部编版九年级上全册课下注释_第1页
部编版九年级上全册课下注释_第2页
部编版九年级上全册课下注释_第3页
部编版九年级上全册课下注释_第4页
部编版九年级上全册课下注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九年级上全册课下注释

九年级上语文课下注释(最新部编版全册)第一单元:1.《沁园春·雪》毛泽东这首诗选自《毛泽东诗词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诗中“北国”指的是我国北方,“惟余莽莽”形容原野辽阔,无边无际,“滔滔”指黄河波涛滚滚的样子,“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则描绘了群山好像银蛇在舞动,高原上的丘陵好像白象在奔跑的壮丽景象。最后三句是指无产阶级。2.《我爱这土地》艾青这篇文章是艾青的散文,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文章中描写了中国的山川、河流、人民和文化,以及对祖国的美好祝愿。3.《乡愁》余光中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诗中通过描写乡村的景色、风物、人物和生活,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情厚爱。4.《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一句爱的赞颂》林徽因这首诗是林徽因为纪念自己的丈夫而写的。诗中通过描写春天的景象和自己对丈夫的爱,表达了对爱情的赞颂和对逝去的爱人的思念。5.《我看》穆旦这篇文章是穆旦的散文,描写了作者在旅行中所见所闻,对生活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思考。文章中充满了对自然和人文的热爱,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憧憬。第二单元:6.《敬业与乐业》梁启超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敬业和乐业的重要性。文章中提到,只有敬业和乐业的人才能在事业上取得成功,同时也能享受到工作带来的快乐。7.《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雨果这封信是雨果写给英国军官巴特勒的。信中表达了雨果对英法联军侵略中国的愤慨和对中国的钦佩之情。8.《论教养》利哈乔夫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教育的重要性,以及父母在孩子教育中的作用。文章中提到,父母应该注重孩子的品德教育,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独立思考能力。9.《精神的三间小屋》毕淑敏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精神的三间小屋,即内心的世界、家庭和社会。文章中提到,人应该注重自己的内心世界,同时也应该关注家庭和社会,才能实现全面发展。第三单元:10.《岳阳楼记》范仲淹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岳阳楼的历史和文化意义。文章中描绘了岳阳楼的壮丽景象和历史传说,以及对文化传承的思考。11.《醉翁亭记》欧阳修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欧阳修在醉翁亭游玩时的所见所闻和对人生的思考。文章中充满了对自然和人文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领悟和感悟。12.《湖心亭看雪》张岱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湖心亭看雪的情景,通过对雪景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13.诗词三首这三首诗分别是李白的《行路难(其一)》、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和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些诗歌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悟。第四单元:14.《故乡》鲁迅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鲁迅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现实的反思。文章中描绘了故乡的景象和人物,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反思。15.《我的叔叔于勒》莫泊桑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莫泊桑的叔叔于勒的故事。文章中描绘了于勒的人生经历和对艺术的热爱,以及对生命的思考和感悟。16.《孤独之旅》曹文轩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曹文轩的旅行经历和对生命的思考。文章中描绘了旅途中的景色和人物,以及对孤独和生命的思考和感悟。第五单元:17.《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鲁迅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鲁迅对中国人失去自信的原因和对未来的期望。文章中批判了中国人缺乏自信的现象,同时也表达了对中国未来的美好祝愿。18.《怀疑与学问》顾颉刚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怀疑和学问的关系。文章中提到,怀疑是科学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怀疑才能推动学问的进步。19.《谈创造性思维》罗迦•费•因格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和培养方法。文章中提到,创造性思维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只有通过培养创造性思维才能实现自我发展和社会进步。20.《创造宣言》陶行知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创造的重要性和创造的方法。文章中提到,创造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只有通过创造才能实现自我发展和社会进步。第六单元:21.《智取生辰纲》施耐庵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武松智取生辰纲的故事。文章中描绘了武松的英勇和智慧,以及对正义和良知的坚持。22.《范进中举》吴敬梓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范进中举的故事。文章中描绘了范进的才华和坚韧不拔的精神,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反思。23.《三顾茅庐》罗贯中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的故事。文章中描绘了诸葛亮的才华和智慧,以及对忠诚和信任的坚持。24.《刘姥姥进大观园》曹雪芹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故事。文章中描绘了大观园的壮丽景象和人物,以及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和反思。⑦“主一无适”是朱熹《论语集注》对《论语·学而》“敬事而信”一句的注释,意为专注于某项工作而不分心其他事情。⑧“旁骛”指在正业以外追求其他事物。①《庄子》中记载了佝偻丈人用竹竿粘蝉不失手的故事。孔子问他有何办法,他回答说虽然天地广大、万物繁多,但他的注意力只集中在蝉翼上。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用心专一,就能达成目标。②“曾文正”即曾国藩,晚清军政大臣,被尊称为文正。③“亵渎”指轻慢、不尊敬。④《庄子·达生》中有“用志不分,乃凝于神”的说法,意为做事不分心,精神就能集中。③《礼记·中庸》中有“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的话,意为安于现状,做好自己份内的事,不贪求超越自己能力范围的事。①“骈进”是并排前进的意思。②《论语·述而》中有“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的话,意为孔子这个人发愤读书时会忘记吃饭,沉浸在学习的快乐中而忘记了忧愁,以至于不知道自己将要老去。③“强聒不舍”指唠唠叨叨、不断说个不停,往往会让人感到厌烦。第七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选自《雨果文集》第十一卷。该信是法国作家雨果所写,描述了英法联军侵略中国期间的情况。信中提到的维多利亚女王是英国女王,而拿破仑皇帝指的是拿破仑三世,他曾在位期间发动过对中国等国的侵略战争。巴特农神庙是雅典卫城的主体建筑,而伏尔泰是一位法国思想家和文学家。额尔金则是一位英国殖民主义者,他的儿子小额尔金则是英法联军火烧园明园的罪魁祸首。1861年,拿破仑三世将抢来的圆明园文物在王宫杜伊勒里宫展出。第八课《论教养》本文选自利哈乔夫的《论教养》,他是一位苏联学者和作家。在文章中,他谈到了教养的重要性和如何培养好的教养。他强调了贤达应该恪守自持,而不是贸然轻率地行事。此外,他还批评了那些矫揉造作和附庸风雅的人。最后,他提到了箴言的重要性,它可以帮助人们做出正确的决定和行动。第九课《精神的三间小屋》这篇文章选自毕淑敏的散文集,她谈到了精神的三间小屋,分别是自惭形秽、广袤的世界和宽宥。她描述了自惭形秽的感受,同时也强调了广袤的世界给予人们的启示和滋养。她呼吁人们要宽宥自己和他人,让爱和理解来填补人与人之间的间隔。最后,她用鸠占鹊巢和李代桃僵的比喻来说明互相帮助和相得益彰的重要性。第十课《岳阳楼记》这篇文章选自范仲淹的《范文正公集》,他描述了岳阳楼的历史和景色。岳阳楼是湖南岳阳西门城楼,始建于三国时期,现存建筑为清同治六年建。范仲淹在文章中描绘了楼的壮丽景色和长江的壮观景象。他还引用了庆历四年和庆历六年的历史事件,来说明岳阳楼的重要性和历史价值。滕子京被贬官到岳州做知州。他是范仲淹的朋友,名叫宗谅,字子京。在此,谪指被贬职,守则是指担任州郡太守。巴陵郡是古代地名,今天位于湖南岳阳。第二年,也就是庆历五年(1045年)到来了。政事顺利,人民和睦。具与俱意思相同,都表示全、皆。增其旧制是指扩大原有规模。这里的制指规模。属与嘱同义,都表示嘱咐。胜状指美丽的景色,胜则意为美好。浩浩汤汤形容水势浩大的样子。横无际涯表示宽阔无边,际涯则是指边际。朝晖夕阴表示早晚阳光变幻无常,畔则是指日光。大观是一幅壮丽的景象。前人之述指上文提到的“唐贤今人诗赋”,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细了。虽然如此,那么……南极潇湘是指南面一直到潇水和湘水。潇水是湘水的支流,而湘水则流入洞庭湖。这里的极表示至、到达。迁客是指被降职到外地的官员,迁则是指贬谪、降职。骚人最初指的是战国时期的屈原,因为他创作了《离骚》,后来泛指文人。看到自然景物而引发的感情,恐怕会各有不同吧?得无则是表示推测。若夫用在一段话开头,以引起下文。至若的用法与此相同。淫雨指连绵不断的雨。霏霏则形容雨雪纷纷而下的样子。开指天气放晴。排空表示冲向天空。日星隐曜是指太阳和星星隐藏起了光辉,曜则是指光芒。山岳潜形表示山岳隐没在阴云中。樯倾楫摧则是指桅杆倒下,船桨断折。倾表示倒下,摧则是指折断。薄暮冥冥表示傍晚天色昏暗,冥冥则是指昏暗。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被说坏话,害怕被批评指责。这里的国指的是国都。景指日光。波澜不惊表示湖面平静,没有风浪。上下天光相接,一片碧绿,广阔无际。万顷则是极言广阔。翔集表示时而飞翔,时而停歇。集则是指停息。锦鳞是美丽的鱼,这里的鳞代指鱼。岸芷汀兰是指岸上和小洲上的花草。芷是一种香草,汀则是指小洲。郁郁形容草木茂盛。长烟一空表示大片烟雾完全消散。一则是指全。浮光跃金是指浮动的光像跳动的金子。这里是形容月光照耀下的水波。静影沉璧表示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这里是形容无风时水中的月影。璧是圆形的玉。何极表示哪里有尽头。宠辱偕忘表示荣耀和屈辱一并忘掉。宠则是荣耀,偕则是一起。把酒临风表示端着酒,迎着风。把则是指持、执。【求】探寻。【古仁人】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或异二者之为】也许不同于以上两种表现。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外界环境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感到喜悲。②【居庙堂之高】指在朝廷做官。庙堂,指朝廷。下文的“进”,即指“居庙堂之高”。③【处江制之远】指被贬谪到边远地区做地方官。下文的“退”,即指“处江湖之远”。④【其必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大概一定会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吧。先,在……之前。后,在……之后。⑤【微斯人,吾谁与归】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将和谁一同归去呢?微,如果没有。谁与归,就是“和谁一同回家”。第十一课、《醉翁亭记》①选自《欧阳修全集》卷三十九(中华书局2001年版)。欧阳修(1007-1072),字水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吉州水丰(今属江西)人,北宋文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②【环滁】指环绕着滁州城。滁州位于安徽东部。③【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树木茂盛,又幽深秀丽的,是琅琊山。蔚然,茂盛的样子。④【峰回路转】山势回环,路也跟着转弯。回,曲折、回环。⑤【翼然临于泉上】亭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临,居高面下。⑥【太守自谓也】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⑦【意】指意趣、情趣。⑧【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于心间,寄托在酒上。⑨【林霏开】树林里的雾气散开。霏,弥漫的云气。⑩【云归而岩穴暝】云雾聚拢,山谷就显得昏暗了。暝,昏暗。⑪【晦明变化】意思是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化不一。⑫【野芳发而幽香】野花开放,有一股清幽的香味。芳,花。⑬【佳木秀而繁阴】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浓密的绿荫。秀,茂盛。⑭【风霜高洁】指天空高远,霜色洁白。①【负者】指背着东西的人。②【休于树】在树下休息。③【伛偻提携】老年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领着走,这里指老老少少的行人。伛偻,弯腰曲背,这里指老人。提携,牵扶,这里指被牵扶的人,即儿童。④【洌】清澈。⑤【山肴野蔌】指野味和野菜。蔌,菜蔬。⑤【陈】陈列、摆放。⑦【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宴中欢饮的乐趣,不在于音乐。醋,尽兴地喝酒。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射】在宴饮时,人们会玩一种叫做投壶的游戏。参与者需要将箭投向壶中,中得多者获胜,失败者则需要按照规定的杯数喝酒。【弈】指下棋。【觥筹交错】在宴会上,酒杯和酒筹交替出现,错综复杂。觥指酒杯,筹则是宴会上用于计数的筹码。【苍颜】形容容颜苍老。【颓然乎其间】形容一个醉醺醺的人坐在人群中间,精神不振。【阴翳】形容枝叶茂密成荫,遮盖阳光。【鸣声上下】指飞鸟在空中上下飞翔并鸣叫。【乐其乐】以游人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形容一个人醉后能够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后则能够用文章来描述这件事情。【庐陵】庐陵部,即今天的江西吉安。【崇祯五年】指公元1632年,这是明朝思宗朱由检的年号。【更定】指晚上八点左右,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为更,每晚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打鼓报告初更开始,称为“定更”。【拏】指撑船。【拥毳衣炉火】指裹着裘皮衣服,围着火炉取暖。毳指鸟兽的细毛。【雾凇沆砀】指冰花周围弥漫着白色的水汽。雾溢指在寒冷的天气中,雾气结冰在树木的枝叶上形成的白色松散冰晶。沆砀则是形容白色水汽弥漫的样子。【长规一痕】指在雪中,西湖长堤上留下了一道痕迹。【焉得更有此人】形容想不到还会有这样的人。焉得指“哪能”。【三大白】指三大杯酒。白指古代罚酒时使用的酒杯。【客此】指客居此地。【舟子】指船夫。【相公】旧时对士人的尊称。【行路难】这是李白写的三首乐府古题之一。【金樽清酒斗十千】指金酒杯盛有价格昂贵的清醇美酒。斗指一种计量单位,一斗值十千钱,形容酒美价贵。【玉盘珍羞直万钱】指玉盘里装满了价值万钱的佳肴。羞指美味的食物,直则是指价值。【闲来垂钓碧溪上】相传姜尚(姜太公)在未遇到周文王之前曾在渭水的磻溪垂钓,后来辅佐周武王灭商。②这里已经是指此地已经到达某种状态。③阴沉、昏暗的意思。④缺乏生气和热闹的氛围。⑤“啊”是现在常用的写法,指语气词。⑤印象的意思。⑦共同的意思。③谋生的意思。①“猫”这个字是根据乡下人的发音创造的,作者在信中提到,现在想起来可能是指獾。②封建社会中,大家族每年都会有祀祖的活动,由各房轮流主持,轮到的称为“值年”。③按照旧时的迷信说法,人的生辰八字要五行俱全才吉利,五行缺土则不吉利,取名时可以用土或土偏旁的字来补救。①一种用于捕捉鸟兽的工具。②现在写作“捡”。③“鬼见怕”和“观青手”都是小贝壳的名称,旧时浙江沿海的人们用线穿起来,戴在孩子的手腕或脚踝上,据说可以避邪。④猪獾,头长嘴尖,样子像猪,喜欢在夜间活动,会损坏庄稼。⑤没有来由地、无缘无故地。①向来的意思。②这么多的意思。③一年中定期上涨的潮水。④现在写作“稀奇”。⑤苏醒、复活的意思。⑥大腿的意思。⑦形容瘦弱或细长。①轻视、看不起的意思。②拿破仑·波拿巴(1769-1821),十九世纪法国政治家、军事家,历任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第一执政(1799-1804),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1804-1815)。③乔治·华盛顿(1732-1799),美国政治家、军事家,美国第一任总统。④被任命为大官的意思。道台是清代官职“道员”的俗称。⑤表示不满的感叹词。⑥吃惊的意思。①身体因寒冷、受惊等而蜷缩、抖动。现在多写作“瑟缩”。②屏障、墙壁,这里指隔膜。③二十的意思。①一种礼节,两手抱拳上下略微据动。②形容轻松畅快的意思。③亏本、赔本的意思。④装饰的意思。⑤青黑色的颜色。①声气相投的意思。②这里形容生活不稳定,到处奔波。现在写作“狐转”。③任意胡为的意思。缺少钱,经济境况不好,这就是“拮据”。底货指的是不时兴了的陈货。铜子是法国旧时的一种硬币,一个铜子等于五生丁,一百生丁等于一法郎。栈桥是码头上延伸到海面上的长桥,供旅客上下船或装卸货物用。哲尔赛岛是英吉利海峡中的一个小岛。不列颠指的是英国。牡蛎是一种软体动物,又称“蚝”,汁水指的是它的肉,因为是软体的,所以像是汁水一样。褴褛是指衣服破烂不堪。阔绰指排场大,生活奢侈。嘟囔则是不断地、含混地自言自语。圣玛洛是法副西北部的海港,这里是船名。眺望指从高处往远处看。本文选自《草房子》第八章,作者为顾颉刚。程颜和张载都是北宋理学家。视察则是指察看、审察。三皇、五帝是传说中的古代帝王,但说法不一。有些人认为三皇指的是伏羲、神农、女娟,而根据《史记》,五帝则是黄帝、颛项、帝喾、唐尧、虞舜。“腐草为萤”这个成语出自《礼记·月令》,意思是腐草能够变成萤火虫。“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这句话出自《孟子·尽心下》,原本是指完全相信《尚书》不如没有《尚书》,后来也被用来泛指不要迷信、拘泥于书本。《大学章句》是朱熹对《礼记》中的一篇《大学》进行分章断句、加注释后独立出来的一本书。“大儒”是旧时用来指学问渊博的著名学者的称呼。笛卡儿(1596-1650)是法国哲学家、物理学家和数学家,也是解析几何的创始人。而“流俗”则指社会上流行的风俗习惯(含贬义)。本文选自《中外母语教材选粹》(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是郭常义、胡晓丁翻译的《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一文,原作者是美国实业家罗菇·费·因格。孜孜不倦指勤奋努力、不知疲倦。“汲取”是指吸取的意思。谷登堡是德国人,他发明了铅活字印刷术。罗兰·布歇内尔则是美国实业家。本文选自《陶行知全集》第四卷(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作者是教育家陶行知。文章中提到的人物包括法国雕塑家罗丹(1840-1917)、清初画家八大山人(朱耷,约1626-约1705)、古希腊雕刻家菲迪亚斯(约前490一约前431)、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家、雕塑家、建筑师米开朗基罗(1475-1564)。《易经》又称《周易》,是儒家经典之一,相传是周文王在狱中所作。《正气歌》是南宋抗元将领文天祥在狱中所作,表现了宁死不降的气节,为世所传诵。而尼赫鲁(1889-1964)则是印度政治家,印度共和国第一任总理,在狱中创作了《尼赫鲁自传》。雷塞布(1805-1894)则是法国企业家,曾主持开挖苏伊士运河,该运河于1859年开凿,1869年建成通航,是红海和地中海之间最重要的国际航道之一。第二十一课《智取生辰纲》节选自《水浒传》。故事背景是杨志押送生辰纲前往汴梁祝寿。生辰纲是一批寿礼,纲是宋代运输货物的组织。施耐庵是元末明初小说家,生平事迹不详。在故事中,杨志押送生辰纲前往汴梁,途中遇到了梁中书的老管家谢都管和他的奶公。他们告诉杨志他们可以帮助他顺利抵达汴梁。在途中,他们遇到了一些厢禁军,杨志和他的伴当们用朴刀与他们战斗。最终,他们成功地抵达了汴梁,并赶上了太师蔡京的生日。北京在北宋时期被建为陪都,而东京则是指北宋的国都汴梁,今河南开封。古代驿路旁会标记里程,单数里程称为“单牌”,双数里程称为“双牌”,例如“五里单牌,十里双牌”。他们选择赶在太师蔡京的生日前到达汴梁,以此向他表达敬意。⑤确实如此。⑥“辰牌”是古代报时的一种方式,表示上午七时至九时。而“申牌”则表示下午三时至五时。⑦“申时”即下午三时至五时。⑧“嗔”指生气、发怒。⑨“干系”指责任。⑩最终还是如此。⑪“洒家”是宋元时期关西一带男子的自称,相当于现在的“咱们”。⑫这里的“夫子”指挑夫。⑬“尴尬去处”指容易出麻烦的地方。⑭“这厮”是对人的轻蔑称呼,相当于现在的“这家伙”、“这小子”等。⑮“动不动”指动辄、经常。⑯“强杀”又作“强煞”,表示最多、顶多。⑰“竟这样摆架子”指居然这样摆出架子来。⑱“分付”指吩咐、命令。⑲“看他不得”指看不惯他那样子。⑳“奈”同“耐”,指忍耐。㉑“吹嘘”指急促喘气。①“情知道被差出来”指明知是被派遣出来的。②“恁地”指这样、如此。③“怨怅”指怨恨、不满。④“巴”指盼望、等待。⑤“却理会”指再作处理。⑥“省得”指懂得、知道。⑦“搬口”指搬弄是非。⑧“着意”指在意、上心。⑨“兀的”是语气助词,与否定词连用,表示反问。⑩“其实”指实际上、确实。⑪“休见他罪过”指不要归罪于他们。①“强人”指强盗。②“兀自”指还、仍然。③“数内”指其中。④“分说”指分辩、辩白。⑤“逞辩”指显示自己的机智。⑥“呕死俺”指气死我。⑦“无千无万”指成千上万,不知多少。⑧“诺诺连声”指恭敬地连连答应。⑨“口浅”指口快,有话说不出。⑩“量你……提辖”指杨志在东京时身上没钱,就拿祖传的宝刀在街上叫卖。无赖牛二百般寻衅,杨志忍无可忍,杀死牛二,到官府自首,被判充军到大名府。梁中书兔了他的罪,又让他做提辖。而“遭死的”则指犯了死罪的人。⑪“合”指应该。⑫“剜”指挖。⑬“影”指隐隐约约地显现。⑭“价”相当于现在的“地”。⑮“行货”指货物。⑯“江州车儿”是一种独轮小车。⑰“搭”是量词,表示块。⑱“朱砂记”指皮肤上的红色胎记。⑲“呵也”是表示惊讶、惋惜等的语气词。①“你颠倒问”指你反过来问我们。②“小本经纪”指小生意、小买卖。③“漳州”是现在安徽怀远、风阳一带的地名。④“如常”指平常。⑤“却才”指刚才。⑥“请”指请客吃饭。⑦“去休”指走吧。⑧“没命的”指亡命之徒。⑨“五贯足钱”指整五千个钱。贯是旧时用绳穿钱,一千个钱称为一贯。⑩“理会”指明白、懂得。⑪“吃嘴”指贪吃。⑫“勾当”指事情。⑬“早是”指幸亏、幸好。⑭“不打紧”指不要紧。④“左右”指反正。⑤“一般”指一样、同样。⑥“还”指付给。【打什么不紧】有什么事情很重要吗?【不道得】这不应该吗?【过口】指下酒时说的话。【一了不说价】一向不讲价钱。【好不君子相】看起来很没规矩。【戴头识验的,也这般啰唆】即使是有身份的人也会吵闹寻事。【还言语】用对方说的话来回应对方。【吃】被,让。【陪个小心】说句道歉的话。【谢】推辞。【一发上】一起拥上来。【面面厮觑】互相望着发呆。【聒噪】早期白话小说中江湖人物打招呼的常用语,相当于“打扰了”“麻烦了”。【我且问你】说书人提醒听众的习惯用语。【三阮】指玩小二、阮小五、既小七兄弟三人。【计较】计策,办法。第二十二课、《范进中举》本文节选自《儒林外史》第三回(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描写明清时期科举制度下读书人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作者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号粒民,全椒(今属安徽)人,是清代小说家。【进学】在明清科举制度中,童生通过县考初试、府考复试,再参加由学政主持的院考(道考),考取的列名府县学籍,叫进学,也就成为秀才。每三年举行一次乡试(省一级考试),秀才或监生应考,考中的就是举人。【现世宝】指丢脸的人。【带挈】提携,让你沾我的光。【相公】对秀才的称呼。【浑家】妻子。【体统】规矩。【行事】行当,行业。【见教】指教(我)。【腆】挺。【乡试年】乡试开考的那一年叫做“乡试年”。【文会】旧时读书人为准备考试,在一起写文章、切磋学问的集会。【盘费】旅费,下文的“盘缠”意思相同。【碎】吐唾沫,表示唾弃、斥责或辱骂。【宗师】对一省总管教育的学官的尊称。【老爷】对举人的称呼。【文曲星】旧时迷信的说法,文曲星是主管文运的星宿。因此,写文章好的人能够高中做大官,都是文曲星下凡的。【抛】量词,现在写作“泡”。【馆】旧指熟师教书的地方。【把与】拿给,送给。【嗑】用法同“喝”。【夹七夹八】形容说话乱七八糟,没有条理。【摸门不着】被骂晕了,不知道该怎么办。【火候】这里指写文章的功夫。【无场外的举人】没有不进考场就能中举的。【两个时候】两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四个小时。1.报录人向考生报喜的人,也被称为“报子”。2.喜钱是指给报录人的赏钱。3.央及是恳求,请求。4.一地里指一路上。5.草标是插在物品上的草棍,作为出售的标志。6.道是是以为是。7.高邻是对邻居的尊称。8.顽是指嬉闹,玩笑。9.报帖是旧时向升官或考试得中的人家送去的喜报,帖指官府文书。10.讳是旧时为了表示对某人的尊敬而不直呼其名,叫作“避讳”。讳某的意思是某个字应该避免使用。11.亚元是指乡试中举,第一名称为解元,第二至第十名称为亚元。12.京报连登黄甲是科举时代写在喜报上表示祝贺的恭维话,意思是以后还会有会试、殿试连续的捷报。殿试录取进士分为三等,称为“三甲”,榜用黄纸写,所以称为“黄甲”。13.交是指跤。1.拙病是指难治的病。2.在下是对自己的谦称。3.迎猪是指取回已订购的猪。4.二汉是指男佣工。5.星宿是我国古代指星座,共分二十八宿。6.斋公是指长年吃斋的人。7.叙功是评功。8.局不过是指虽然自己不愿意,但碍于情面,也只好屈从。局指逼迫。9.小心是指顾虑。1.何消是指不必,不用。2.舞是指弄,摆弄。3.部中是对医生或治病兼卖药的人的称呼。1.绾是指把头发盘绕起来打成结。2.得罪你们说是指说句不怕你们见怪的话。3.我小老是老年人谦称自己。4.先年是指先前,从前。5.大红全帖是用大红纸折叠成折子的帖子,共有十面,横阔十倍于单帖,表示郑重和恭敬。6.葵花色员领是明朝官员的一种常礼服,黄灰色圆领衣服。员同“圆”。7.金带、皂靴是黄腰带、黑靴子。8.平硫了头是相互对着磕头行礼。9.世先生是对有世交的平辈的敬称,世表示世交,指两家世代有交往。这种称呼是旧时人们拉关系时的客套话。下文的“世兄弟”也表示同样的意思。1.桑梓是指家乡。古时住宅旁常栽桑树、梓树,后人就用“桑梓”指代家乡。2.晚生是指后进的人在前辈面前谦称自己。3.题名录指同科考中的举人名册。4.房师是科举时代乡试和会试分房阅卷,由各房考宫加批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