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七节-心脏功能训练_第1页
第二章-第七节-心脏功能训练_第2页
第二章-第七节-心脏功能训练_第3页
第二章-第七节-心脏功能训练_第4页
第二章-第七节-心脏功能训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节心脏(xīnzàng)功能训练

第一页,共四十六页。编辑课件一运动对心血管系统(xìtǒng)的影响——提高肌肉摄氧能力——对循环调节1心率和心搏出量心率改变常与运动强度一致(yīzhì)

影响心搏出量的主要因素有2心脏每分输出量心输出量=每搏输出量×心率=每分摄氧量/动静脉氧分压差具有良好训练者安静时心率较慢,而心搏出量则因左室收缩期末容量缩小而增大,故心脏每分输出量并不减少。

第二页,共四十六页。编辑课件3血压:血管阻力和静脉血回流动力型、耐力型和大肌群参与的运动项目,平均动脉(dòngmài)压增高甚微。在无氧、等长收缩及仅有小肌群参与(如用手进行运动)的大强度运动时,平均动脉压明显增高。

第三页,共四十六页。编辑课件4.心血管的失健和健化

任何运动减少以及卧床休息超过2-4周以上,均不可避免地出现心血管系统的失健现象;具体表现为安静时心率增快,每搏量减少,心肌(xīnjī)收缩做功效率降低,从而使在亚极量运动中,不是以增高每搏量而是以增快心率来保证运动中足够的每分输出量。失健现象是可逆的。第四页,共四十六页。编辑课件二常见导致心功能减退(jiǎntuì)的因素(一)影响心功能的因素原发性心肌收缩(shōusuō)力受损心室的压力负荷(后负荷)过重心窒的容量负荷(前负荷)过重高动力性循环状态心室前负荷不足第五页,共四十六页。编辑课件二常见(chánɡjiàn)导致心功能减退的因素(二)衰竭发作的诱因感染过度体力活动情绪激动钠盐摄入过多心律失常妊娠和分娩输液(特别是含钠盐的液体)、输血过快和(或)过多洋地黄使用过量(guò〃liàng)或不足、药物作用其他第六页,共四十六页。编辑课件三心功能评定(píngdìng)1、NYNA(纽约心脏病学会心功能分级)Ⅰ级:体力活动(huódòng)不受限,一般的体力活动不引起过度的乏力、心悸、气促和心绞痛。Ⅱ级:轻度体力活动稍受限,一般的体力活动即可引起心悸、气促等症状。Ⅲ级:体力活动明显受限,休息时尚正常,但低于日常活动量即可引起心悸、气促。Ⅳ级:体力活动完全丧失,休息时仍有心悸、气促。第七页,共四十六页。编辑课件2运动(yùndòng)试验应用于调整住院过程中的体力活动、出院前的评定、心导管的检查、确定(quèdìng)所需运动程序。一般主张急性心肌梗死、冠脉搭桥术后等住院过程中及出院前评定时,心血管疾病康复,用低水平运动试验。第八页,共四十六页。编辑课件1低水平运动(yùndòng)试验——平板试验方法1)其是让受检者按预先设计的运动方案,在能自动调节坡度和速度的活动平板上,随着活动平板坡度和速度(运动强度)的提高进行走-跑的运动,以逐渐(zhújiàn)增加心率和心脏负荷,最后达到预期的运动目标。

第九页,共四十六页。编辑课件2)踏车试验:坐位和卧位踏车试验(BicycleErgometer)等为下肢用力的试验,用于下肢运动障碍者的手摇功率(gōnglǜ)计(臂功率(gōnglǜ)计)试验为上肢试验第十页,共四十六页。编辑课件1.绝对禁忌证(1)急性心肌梗死(2天内);(2)药物未控制的不稳定型心绞痛;(3)引起症状和血流动力学障碍的未控制心律失常;(4)严重动脉新狭窄(xiázhǎi);(5)未控制的症状明显的心力衰竭;(6)急性肺动脉栓塞和肺梗死;(7)急性心肌炎或心包炎;(8)急性主动脉夹层。第十一页,共四十六页。编辑课件3代谢(dàixiè)当量——代谢当量(metabolicequivalent,MET)是以安静、坐位时的能量消耗为基础,表达各种活动时相对能量代谢水平的常用指标,是评估心肺功能的重要指标。1METs相当于耗氧量3.5ml(kg·min),即安静坐位时,人体(réntǐ)每千克体重、每分钟消耗氧气3.5ml第十二页,共四十六页。编辑课件4.心脏超声评定心功能

5.心脏导管(dǎoguǎn)检查测定心功能

6.其他:动态心电图、遥测心电图7.心血管疾病的残疾评定第十三页,共四十六页。编辑课件心肺功能(gōngnéng)测定观察指标(zhǐbiāo):(1)耗氧量与摄氧量(VO2)(2)代谢当量(MET)(3)无氧阈(AT或VO2AT)(4)最大心率(HRmax)、心率储备(HRR)(5)血压反映通气变化的几个指标(1)血气分析的指标(2)气体交换率(R)与呼吸商(RQ)第十四页,共四十六页。编辑课件反应通气的指标:1.潮气量(TC)为1次平静呼吸,进出肺内的气量(qìliàng)。正常成人约5OOml。2.肺活量(VC)肺活量为潮气量、补吸气量和补呼气量之和。正常男性约3470ml,女性约2440ml第十五页,共四十六页。编辑课件3每分钟通气量(VE)是指每分钟出入肺的气量,等于潮气容积×呼吸频率/分。正常男性每分钟静息通气量约6663±200ml,女性约4217±160ml。4呼吸储备(chǔbèi)(BR)5二氧化碳通气当量6最大二氧化碳产量第十六页,共四十六页。编辑课件2.心肺运动(yùndòng)试验的临床应用(1)直接评定心脏功能容量和肺功能状态。(2)评价运动受限的病理生理、功能损害的严重程度。(3)呼吸困难的鉴别诊断(zhěnduàn)(心、肺、肺血管等)。(4)评定心血管和肺疾患治疗方式的效果。(5)评估外科大手术的危险性及预后。(6)评估器官移植生存潜能(心脏移植、肺移植等)。(7)康复医学运动处方个体化制定。(8)运动医学、运动计划、训练方案的制定。(9)劳动力评定。

第十七页,共四十六页。编辑课件四心脏功能运动的基本(jīběn)方法(一)有氧耐力训练——耐力是指人体(réntǐ)持续进行工作的能力:包括力量耐力、速度耐力、专门耐力和有氧耐力4种耐力训练一般是指有氧运动或有氧耐力训练有氧耐力训练旨在提高机体心肺功能,调节代谢,改善运动时有氧供能能力,是以身体大肌群参与、强度较低、持续时间较长、以规律的运动形式为主的训练方法。第十八页,共四十六页。编辑课件——适应症(1)不同程度的心肺疾患。(2)各种代谢性疾病。(3)其他影响心肺功能的情况如手术或重病后恢复期等。(4)维持健康,增强(zēngqiáng)体能,延缓衰老。

第十九页,共四十六页。编辑课件运动(yùndòng)处方(1)运动形式大肌群参与的活动:步行、慢跑、游泳、骑自行车、越野滑雪、滑冰、园艺、家务劳动等活动都是可选择的有氧耐力训练(xùnliàn)的运动形式对年老体衰者,或有残疾妨碍从事上述活动者,力所能及的日常生活活动同样可产生有益的作用,如整理床铺、收拾房间、打扫卫生等。第二十页,共四十六页。编辑课件1)最大摄氧量的百分比(%VO2max):50%~85%VO2max强度为有氧耐力训练强度,低于50%VO2max强度的运动适合于心脏病人及老年人。2)最高心率的百分比(%HRmax)或靶心率60%~90%HRmax3)代谢当量数(MET):2~7MET的运动强度适宜(shìyí)有氧耐力训练4)自我感知运动强度分级RPE量表中11-15级为推荐运动强度5)无氧阈:有氧耐力训练要低于无氧阈的水平

第二十一页,共四十六页。编辑课件3)运动持续时间美国疾病摔制和预防中心以及美国运动医学院向每个美国成年人推荐中等运动强度的运动,少量、多次、每天累计30分钟。

基本训练的安排可分为间断性和连续性两种。训练强度与时间呈反比关系,在额定运动量的前提下,训练强度越高,所需时间越少,训练强度越低,所需时间越长。5—15分钟的准备及整理活动4-8周内运动持续时间可适当短些,之后,逐渐(zhújiàn)增量至目标时间第二十二页,共四十六页。编辑课件(4)运动频率目前一般推荐运动频度为每周3—7次(5)运动量的调整训练后患者无持续的疲劳感和其他不适,不加重原有疾病的症状,是运动量合适的指标。(6)训练的实施准备活动(huódòng)、训练活动(huódòng)和结束活动(huódòng)第二十三页,共四十六页。编辑课件——注意事项1)用规范(guīfàn)的方法确定运动强度(2)有氧耐力训练前应进行身体检查(3)注意循序渐进(4)持之以恒(5)根据季节变换和环境不同调整运动(6)注意防止发生运动损伤(7)针对不同疾病、不同人群、不同训练目的制订相应的运动处方第二十四页,共四十六页。编辑课件(8)表现为过度训练时应调整运动量或暂时中止训练

①不能完成运动。②活动时不能交谈。③运动后无力或恶心。④慢性疲劳。⑤失眠。⑥关节疼痛。⑦清晨安静时突然出现(chūxiàn)明显的心率变快或变慢。第二十五页,共四十六页。编辑课件(9)有关运动训练的具体要求

①穿戴(chuāndài)宽松、舒适、透气的衣服,最好穿运动鞋。②掌握个人能力的限制,定期检查、修正运动处方,避免过度训练或训练不足。③饭后及空腹时不做剧烈运动。④运动时发现不适,应停止运动及时就医。⑤药物治疗发生变化时,要注意相应调整运动方案。⑥戒除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酗酒等。⑦运动训练后不宜立即洗热水澡。第二十六页,共四十六页。编辑课件机体对有氧训练(xùnliàn)的适应心脏每搏量增加,心输出量增大,动静脉氧差增加,VO2max提高(tígāo)。心脏呈离心性肥厚

骨骼肌组织的适应第二十七页,共四十六页。编辑课件——有氧耐力运动(yùndòng)的作用(1)增加机体功能性做功能力(2)增进人们对生活的良好(liánghǎo)感觉(3)减少心脏病、糖尿病、肥胖和癌症的发生,(4)延缓衰老,增加寿命(5)有益调节代谢,防止某些代谢疾病的发生(6)提高纤维蛋白的溶饵活性(7)适当的有氧运动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8)调节血压第二十八页,共四十六页。编辑课件——常用耐力运动的方法(fāngfǎ)1步行和慢跑2自行车3跳绳4游泳第二十九页,共四十六页。编辑课件(二)力量(lìliɑng)、抗阻和等长运动训练——训练(xùnliàn)原则——训练方法1运动方式2运动量3进度4注意事项第三十页,共四十六页。编辑课件(三)作业运动(yùndòng)或作业治疗(四)娱乐活动(五)心脏康复运动方案1.住院患者运动方案(Ⅰ期)2.出院患者或家庭运动方案(Ⅱ期)3.社区运动方案(Ⅲ期)

第三十一页,共四十六页。编辑课件一、 病例(bìnglì)姓名:李三性别:男年龄:45岁诊断(疾病):收缩性心力衰竭(xīnlìshuāijié)

病历摘要:一个星期前出现活动时呼吸加重气喘、心悸,休息时缓解,伴有无缘咳嗽、食欲不振、恶心

第三十二页,共四十六页。编辑课件主要问题:不能完成日常活动,心脏功能缺陷(quēxiàn)既往史:高血压病史10余年第三十三页,共四十六页。编辑课件二、心肺功能(gōngnéng)的评定1、NYNA(纽约心脏病学会心功能分级):Ⅰ级:体力活动不受限,一般的体力活动不引起过度的乏力、心悸、气促和心绞痛。Ⅱ级:轻度体力活动稍受限,一般的体力活动即可引起心悸、气促等症状。Ⅲ级:体力活动明显受限,休息时尚(shíshàng)正常,但低于日常活动量即可引起心悸、气促。Ⅳ级:体力活动完全丧失,休息时仍有心悸、气促。

第三十四页,共四十六页。编辑课件经过评定(píngdìng):患者属于NYNA心功能Ⅱ级。第三十五页,共四十六页。编辑课件2、六分钟步行(bùxíng)试验

6分钟内步行距离:<150米心衰程度严重(yánzhòng)150~425米中度心衰426~550米轻度心衰第三十六页,共四十六页。编辑课件经试验患者6分钟步行距离是450米,提示(tíshì)轻度心衰。第三十七页,共四十六页。编辑课件3、呼吸(hūxī)功能初步的评定0级:日常生活能力(nénglì)和正常人一样1级:一般劳动较正常人容易出现气促2级:登楼、上坡时出现气促3级:慢走100米以内即感气促4级:讲话、穿衣等轻微动作便感到气短5级:安静时就有气短,不能平卧第三十八页,共四十六页。编辑课件

——评定(píngdìng)后患者处于2级测得患者肺活量是:2700ml(正常约为3500ml)第三十九页,共四十六页。编辑课件三、PT处方(chǔfāng)分四个阶段进行(jìnxíng),第一、二阶段先进行(jìnxíng)下肢的训练,第三阶段进行(jìnxíng)上肢的训练,第四阶段进行(jìnxíng)全身训练。

第四十页,共四十六页。编辑课件第一阶段:步行1、练习(liànxí)强度:选在走廊进行,从短距离开始,以后逐渐增加。2、练习时间和频率:先从10分钟开始,前三天每天一次,三天之后每次30分钟,每天一次持续1个。第四十一页,共四十六页。编辑课件第二阶段:上下(shàngxià)爬楼梯

1.练习强度:锻炼初期的强度不易过大,以达到(dádào)最大心率的60%~70%为佳,适应后可提高到80%~85%。2.练习时间:开始是30min,逐渐增加到45min。3.练习频率:5次/周;持续4个月4.注意事项:(1)运动时间不包括热身和整理活动的时间。(2)最好以慢跑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