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岁儿童亲子活动设计与指导(高职学前教育)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_第1页
0~3岁儿童亲子活动设计与指导(高职学前教育)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_第2页
0~3岁儿童亲子活动设计与指导(高职学前教育)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_第3页
0~3岁儿童亲子活动设计与指导(高职学前教育)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_第4页
0~3岁儿童亲子活动设计与指导(高职学前教育)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9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亲子教育概述0~3岁婴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与规律新生儿的年龄特点及亲子活动设计与指导2~3个月婴儿的年龄特点及亲子活动设计与指导4~6个月婴儿的年龄特点及亲子活动设计与指导7~9个月婴儿的年龄特点及亲子活动设计与指导10~12个月婴儿的年龄特点及亲子活动设计与指导1~1.5岁幼儿的年龄特点及亲子活动设计与指导1.5~2岁幼儿的年龄特点及亲子活动设计与指导2~2.5岁幼儿的年龄特点及亲子活动设计与指导2.5~3岁幼儿的年龄特点及亲子活动设计与指导0~3岁儿童亲子活动设计与指导全套PPT课件第一单元亲子教育概论学习目标1.了解亲子教育、亲子活动的概念2.掌握几种重要的亲子教育理论3.掌握亲子园活动设计的目标、原则内容、模式和注意事项4.掌握入户指导的意义、原则和内容内容介绍模块一亲子活动概述模块二亲子教育的理论基础

模块三亲子活动设计模块四入户指导模块一亲子活动概述一、亲子教育

亲子教育是20世纪末期开始在美国、日本与我国台湾地区等地兴起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亲子教育不同于我们通常理解的以家长为中心的家庭教育和以儿童为中心的儿童教育,其核心内容是父母与其子女相互尊重、共同教育、一起成长。

亲子教育以亲缘关系为主要维系基础。根据我国特有的家庭状况,这种亲缘关系被扩展为所有与幼儿密切接触的人——看护人与幼儿之间的关系,从而形成看护人与幼儿之间的以互动为核心内容的亲子关系。因此,亲子教育是以爱护婴幼儿身心健康和开发婴幼儿潜能,以及培养婴幼儿个性为目标,以不断提高新生人口的整体素质为宗旨的一种特殊形态的早期教育,其重在提高家人间的感情与责任。

目前,很多家长仅仅了解亲子教育的重要性,而未能掌握科学育儿的方法,从而造成了亲子教育存在很多误区。例如,教养过程中,有的家长溺爱孩子,包办代替,为孩子做了大部分甚至所有的决定,导致孩子没有决策习惯,成为依赖性强、无主见的孩子;大部分的家长只满足于或者只知道让孩子生活在亲友规则、私人化熟人规则中,而未提供适当的职业化熟人与陌生人规则的训练等。二、亲子园

在亲子教育兴起之前,0~3岁儿童基本上是散居在家庭中,由家长养育和教育。20世纪80年代以来,脑科学、生理学、儿科学、发展心理学、学习科学等众多学科的研究成果揭示了早期经验,尤其是人生最初的3年在人一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这些研究成果推动了社会与家长们对婴幼儿早期教养的兴趣和热情。在这样的背景下,20世纪90年代,亲子教育在美国、日本和我国台湾等地开始兴起,0~3岁儿童早教机构应运而生,并逐渐掀起了热潮,亲子园就是早教机构中的典型。

越是人生开端,教养越重要。0~3岁是儿童身体发育、语言学习、认知发展、良好情绪形成、个性萌芽、习惯养成的关键阶段,及早给他们创设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可以有效地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养机构,亲子园开办的目的与宗旨是为0~3岁儿童及其家长提供全面的服务,不但为家长提供学习、交流的场所,帮助他们成为优秀、尽职的家长,还为儿童准备了一个经过精心设计的、良好的活动与交往环境,弥补了家庭教育资源的不足,有效地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综上所述,亲子园是以0~3岁儿童及其家长为主要服务对象,为家长提供早期教养指导与服务,提高家长科学育儿的能力,促进婴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专门而独立的社会教养机构。亲子园是亲子群体之间进行交流、活动的场所;既是孩子成长的乐园,也是家长成长学习的课堂;在早期教育的方式方法上给予父母及看护人具体、专业、系统的指导。三、亲子活动(一)亲子活动的概念不同亲子园的课程设置和活动安排各有不同,但亲子活动是其均会开展的主要活动。一般而言,亲子活动是亲子园教师根据婴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个体差异表现,按照婴幼儿当前的发展需求,事先安排活动内容,设计活动环节,考虑组织实施并创设活动环境,准备活动材料,在一个固定时间和场所,由婴幼儿及其家长共同参与的具有示范性、指导性、互动性的活动。教师通过指导与示范,教会家长开展具有良性互动的亲子游戏和学习活动,观察并了解孩子,进而将活动延伸至家庭。其通过现场的教、学、做活动,使家长获得教养孩子的实践知识和能力。(二)亲子活动的类型一般而言,亲子园亲子活动的类型主要有以下两种:1.分散、自主的个别亲子活动分散、自主的个别亲子活动一般在各个活动区进行,故又称为活动区活动或区域活动。这种亲子活动主要是由早教教师根据孩子的发展需求设置一些趣味活动区域,每次来到亲子园,家长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带孩子进入各区域开展亲子活动。

集中开展的集体亲子活动分为小集体亲子活动和大型集体亲子活动。(1)小集体亲子活动。其一般每次活动不超过12对(以8~10对为宜)婴幼儿及家长参加,婴幼儿年龄差不超过6个月(以相差3个月以内为宜),时间为40分钟左右。(2)大型集体亲子活动。亲子园一般会根据当地的风俗习惯、地域文化、社区活动、节假日等,在每学期开展2~3次大型的、全园性的集体亲子活动,如六一亲子活动、圣诞节活动等。2.集中开展的集体亲子活动(三)亲子活动的意义亲子活动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增进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任何一种感情的升华都有赖于交流。家长选个阳光灿烂的周末与孩子共同进行一次别开生面的亲子活动,可以使孩子更爱家长,也会使家长那颗因工作而疲劳的心得到片刻的安宁。

2.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现代健康理念已将健康的概念拓宽到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能力3个方面。亲子活动寓教于乐,寓知识于游戏中,可以开发孩子的智力,提高其动手能力、反应力、创造力,使孩子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3.有利于激发孩子的潜能每个孩子都有这样一种心理,希望有人看着他,希望自己是亲人视线的焦点。父母鼓励的目光是他们不断进取的动力,也往往能激发他们的潜能,使孩子更优秀、更上进,最终成为真正的人才。模块二亲子教育的理论基础下面主要介绍全脑开发理论、多元智能理论、感觉统合理论、蒙台梭利教育理论、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一、全脑开发理论人脑分为左脑和右脑。左脑、右脑具有不同功能。美国心理生物学家罗杰·斯佩里(RogerWolcottSperry)通过割裂脑实验,证实了大脑不对称性的左右脑分工理论。斯佩里由割裂脑实验得知,左脑是意识脑、学术脑、语言脑,右脑是图像脑、本能脑、潜意识脑、创造脑、音乐脑、艺术脑,左、右脑具有明显不同的思维能力。1.全脑开发的定义全脑开发也叫作全人教育,是以人脑为核心的人的整个身心功能的全面开发。其根据人脑思维的规律和思维发展的规律,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采用相应的内容、形式、方法、手段,训练学生的思维心理、思维形式、思维方法、思维器官,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思维品质,提高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情感和个性,从而使学生加速获取知识,提高学习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完善人格,健全素质,启迪智慧。(1)自信心训练。其让儿童在鼓励和赞美声中锻炼胆量,敢于在众人面前展现自己。(2)感觉统合训练。其通过儿童肢体的大运动,有效地提高儿童皮肤的触觉、前庭感觉和本体感受,促进儿童大脑与体魄的发育。(3)蒙台梭利教学。其通过儿童接触直观的教具和亲自操作,培养儿童独立、专注、协调、有序的能力。(4)奥尔夫音乐教学。其让儿童利用自身的语言与动作来感受音乐,通过游戏方式培养儿童的各种音乐素质和非音乐素质。(5)福禄贝尔数学教育。其通过立体与平面、具体与抽象的教具来提高儿童对形状、线条的敏感及学习几何的兴趣。(6)台湾创造力教学。其通过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提高儿童发散的思维,培养儿童的创造力、想象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7)儿歌童谣教学。其以语言训练为主,通过母子间的肢体动作来感受语言的韵律,生动地再现儿童生活中常见的生活百科知识;其也是进行表现力、理解力的训练。(8)团体游戏。其让儿童积极参与到集体中来,培养团队协作精神,不再以自我为中心,为其以后的人际交往打下基础。(9)戏剧教学。其通过欣赏名曲、名著、经典故事,把情节人物与自己的肢体表现相结合,发现儿童的表演天赋,给儿童一个想象的空间和表演的舞台。二、多元智能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是美国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Gardner)于1983年提出的。加德纳从脑部受创伤病人的研究中发现他们学习能力上的差异,从而提出该理论。传统上,学校一直只强调学生在数学和语文(主要是读和写)两方面智能的发展;但这并不是人类智能的全部,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智能组合。多元智能并非像传统智力所说的那样以语言能力和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为核心,而是以能否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或生产及创造出社会需要的有效产品的能力为核心。多元智能的基本性质是多元的,不是一种能力而是一组能力;其基本结构也是多元的,各种能力不是以整合的形式存在的,而是以相对独立的形式存在的。加德纳认为,支撑多元智能理论的是个体身上相对独立存在着的、与特定的认知领域和知识领域相联系的8种智能,分别是语言智能、音乐智能、数理逻辑智能、空间智能、动觉智能、自省智能、交流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

1.语言智能语言智能是指个体听、说、读和写的能力。其表现为个体能够顺利而高效地利用语言描述事件、表达思想和与人交流的能力。2.音乐智能音乐智能是指个体感受、辨别、记忆、改变和表达音乐的能力。其表现为个体对音乐,包括节奏、音调、音色和旋律的敏感,以及通过作曲、演奏和歌唱等表达音乐的能力。3.数理逻辑智能数理逻辑智能是指个体运算和推理的能力。其表现为个体对事物间各种关系,如类比、对比、因果和逻辑等关系敏感,以及通过数理运算和逻辑推理等进行思维的能力。4.空间智能空间智能是指个体感受、辨别、记忆和改变物体的空间关系并借此表达思想和感情的能力。其表现为个体对线条、形状、结构、色彩和空间关系敏感,以及通过平面图形和立体造型将它们表现出来的能力。5.动觉智能动觉智能是指个体运用四肢和躯干的能力。其表现为个体能够较好地控制自己的身体,以及善于利用身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能力。6.自省智能自省智能主要是指个体认识自己的能力。其表现为个体能正确把握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把握自己的情绪,对自己的生活有规划,会从各种回馈管道中了解自己的优劣。7.交流智能交流智能是指个体与人相处和交往的能力。其表现为觉察、体验他人的情绪、情感和意图并据此做出适宜反应的能力。8.自然观察智能自然观察智能是指个体辨别环境(包括自然环境与人造环境)的特征并加以分类和利用的能力。

三、感觉统合理论

感觉统合理论(sensoryintegration)简称SI理论,由美国南加州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爱尔丝(AnnaJeanAyres)于1969年首先系统提出。爱尔丝博士认为,感觉统合是指将人体器官各部分感觉信息的输入组合起来,经大脑统合作用,完成对身体的内、外知觉,并做出正确的反应。即机体在环境内有效地利用自己的感官,从环境中获得不同感觉通路的信息(如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前庭觉和本体觉等)并输入大脑,大脑对输入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并做出适应性反应的能力。

(一)感觉统合的功能1.组织功能我们身上的不同感官,把内、外世界的众多感觉刺激传递到大脑中,众多的感觉刺激各有各的传入、传出信道。在此情况下,人要根据获得的这些信息顺利地进行活动,大脑就必须把这些信息组织好。脑部一方面对各种感觉刺激做出反应,下达指令;另一方面又要对各种感觉信息做综合处理。如果各种感觉信息传入和传出的信道畅通,整体协调得当,人的神经系统就会利用这些纷繁的感觉刺激来形成认知、动作等各种适应性活动。这便是感觉统合的组织功能。2.检索功能输入大脑的感觉刺激是非常多的,大脑在意识水平上不可能对此都做出反应。感觉统合把各种信息中最有用、最重要的那部分从中检索出来,以供大脑使用。大脑对统合过的信息进行反应,就更为准确、及时。3.综合功能感觉是局部的、分散的,而外部世界常常是以整体的形式呈现给人的,感觉统合的功能便是把各种感觉信息进行综合,形成整体。例如,人对一个苹果的感知是由眼睛、鼻子、嘴巴、皮肤、手指及关节等各种感觉器官共同完成的,人对获得的有关苹果的各种感觉信息进行了综合,从而形成对一个苹果的完整的感知。2.检索功能输入大脑的感觉刺激是非常多的,大脑在意识水平上不可能对此都做出反应。感觉统合把各种信息中最有用、最重要的那部分从中检索出来,以供大脑使用。大脑对统合过的信息进行反应,就更为准确、及时。3.综合功能感觉是局部的、分散的,而外部世界常常是以整体的形式呈现给人的,感觉统合的功能便是把各种感觉信息进行综合,形成整体。例如,人对一个苹果的感知是由眼睛、鼻子、嘴巴、皮肤、手指及关节等各种感觉器官共同完成的,人对获得的有关苹果的各种感觉信息进行了综合,从而形成对一个苹果的完整的感知。(二)感觉统合失调的表现感觉统合失调的临床表现可分为本体感觉失调、前庭感觉失调、视觉系统失调、听觉系统失调和触觉系统失调。1.本体感觉失调本体感觉是指肌、腱、关节等运动器官本身在不同状态(运动或静止)时产生的感觉。本体感觉失调的儿童表现为:喜欢他人用力推、挤、压;手脚喜欢用力挥动或用力做某些动作;动作模仿不到位,常望着手脚不知所措;俯卧地板时全身较软,头、颈、脑提起特别困难;坐姿不够稳定,坐时会东倒西歪;力度控制能力较差,常会因太用力而损坏玩具或因力度太小而抓不住东西;速度控制能力较差,跑起来难以按指示停止;喜欢蹦跳、踮脚走,以自己跌倒再爬起来为乐。

(1)左右脑平衡失调。左右脑平衡失调的儿童表现为:在体育活动中,动作不协调(不会跳绳、拍球等);在音乐活动中,唱歌发音不准,如唱歌走调、五音不全等;有的在与人交谈、上课发言时,会口吃等;方向感差,容易迷路,不能玩捉迷藏,闭上眼睛容易摔倒;站无站姿,坐无坐相;容易驼背、近视,过分怕黑等。(2)动作协调不良。动作协调不良的儿童表现为:动作协调能力差,走路容易摔倒,不能像其孩子那样会滚翻、骑车、跳绳和拍球。在学习和生活中常常观测距离不准、协调能力差。观测距离不准会使孩子无法正确掌握方向;协调能力差会让孩子手脚笨拙,常撞到东西或跌倒。2.前庭感觉失调前庭是脸的正前方,用于传达视、听、嗅、味等信息,这些信息的处理中心在后颈部脑干(大脑中枢神经)前方的前庭神经核。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前庭神经核构成前庭体系。处理前庭平衡的整个感觉系统称为前庭觉。前庭感觉失调的儿童表现为:喜欢自转,而且转很久不觉头晕;喜欢看、玩转动的东西;喜欢爬高和边走边跳;平衡能力差,走路东倒西歪,经常碰撞东西;颈部挺直时间较同龄儿童短。

(1)前庭平衡失调。前庭平衡失调的儿童表现为:多动、不安,走路易跌倒;注意力不集中,上课不专心;爱做小动作,调皮任性,容易违反课堂纪律,爱挑剔,很难与其他人同乐,也很难与别人分享玩具和食物,不能考虑别人的需要;思考或做事情缺乏灵活性,不会举一反三;还可能出现语言发展迟缓,说话词不达意,语言表达困难等。(2)前庭网膜失调。前庭网膜失调的儿童表现为:视觉不平顺,喜欢斜眼看东西;注视、追视能力弱,数数时常要用手指指着数;原地转圈很久不觉得头晕;尽管能长时间地看动画片、玩电动玩具,却无法流利地阅读,阅读时经常出现漏读或多字等现象。3.视觉系统失调视觉是人辨认外界物体形状、明暗和颜色特性的一种感觉。人从外界获得的信息中约80%是通过视觉得到的。随着年龄的增长,视觉器官逐渐老化,视觉能力也逐渐变弱。视觉统合失调的儿童在学习时会出现阅读困难(漏读或多字、少字,翻错页码等);计算粗心(抄错题目,忘记进、退位等);写字时常常用力过重或过轻,或出现字的大小不一、出圈出格等视觉上的错误,从而造成学习障碍。(1)即使常看到的东西,他也会害怕。(5)喜欢斜眼看东西。(2)喜欢看着手发呆。(3)对特定的颜色、形状文字特别感兴趣,甚至固执(如广告纸、报纸)。(4)喜欢将物品排队。(6)喜欢躲在较阴暗的角落。(7)喜欢看色彩鲜艳、画面变换较快的广告。(8)喜欢看风扇或转动的东西。(9)喜欢坐车,对窗外景色变化非常着迷。视觉统合失调的儿童还有以下的具体表现:

4.听觉系统失调听觉是声波作用于听觉器官,使其感受细胞兴奋并引起听神经的冲动而发放传入信息,经各级听觉中枢分析后引起的感觉。听觉是仅次于视觉的重要感觉通道。它在人的生活中起着重大的作用。人耳能感受的声波频率范围是20~20000Hz。听觉统合失调的儿童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差,对学习和生活都会产生不良的效果。(1)常会掩耳朵或按压耳朵。听觉统合失调的儿童还有以下具体表现:(2)对尖锐或拉高的声音一点也不讨厌,甚至喜欢。(3)有时对很小的声音感兴趣。(4)在教室里对外界的声音很敏感。(5)常会因听到某种声音而发呆。(6)对某些特定的音乐

固执地喜爱。(7)特别害怕听某些声音。(8)对巨响反应较差,甚至无反应。对别人的话听而不闻,经常忘记老师说的话和留的作业等。(9)喜欢无端尖叫或

自言自语。

5.触觉系统失调触觉统合失调主要是因为触觉神经和外界环境协调不佳,从而影响大脑对外界的认知和应变,即所谓触觉敏感(防御过当)或迟钝(防御过弱)。(1)触觉敏感的儿童不喜欢被人抱,有时甚至拒绝他人触摸、不喜欢或特别喜欢特定质料的衣服等。触觉敏感的儿童一般学习成绩不佳,人际关系冷漠,常陷于孤独之中。(2)触觉迟钝的儿童痛觉迟钝,以致意外碰伤流血而不易察觉;反应慢;有冒险行为,还有自伤、自残情况,且不懂总结经验教训;缺乏好奇心和探索性行为。触觉迟钝的儿童分辨能力弱,学习积极性低下,表现出学习困难、人情冷漠等问题。(三)感觉统合训练的内容1.前庭平衡觉训练前庭平衡觉训练的目的是促进语言组织神经的健全、前庭平衡的发展和视听能力的完整。其训练器材有滚筒、平衡踩踏车、按摩大龙球、滑梯、平衡台、晃动的独木桥、袋鼠袋、圆形滑车等。这种训练一般适用于身体灵活度不足、姿势不正、双侧协调不良、语言发展迟缓、视觉空间不佳、阅读困难、自信心不足、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跌倒、方向感不明,以及学习能力和习惯培养困难的儿童。2.本体感训练本体感训练的目的是锻炼身体的运动能力,使左、右脑均衡发展。其训练器材有跳床、平衡木、晃动的独木桥、滑板、S型垂直平衡木、S型水平平衡木、圆形平衡板等。这种训练一般适用于语言发展迟缓、笨手笨脚、注意力不集中、情绪化,以及创造力不足的儿童。

3.触觉训练触觉训练的目的是强化皮肤、大小肌肉、关节的神经感应,辨识感觉层次,调整大脑感觉神经的灵敏度。这种训练一般适用于爱哭、胆小、情绪化、怕陌生人、笨手笨脚、怕人触摸、发音不正确、偏食、挑食、注意力差和体弱多病的儿童。4.弹跳训练弹跳训练的目的是调整固有平衡,强化触觉神经、关节信息,促进左、右脑的健全发展。这种训练一般适用于站坐无相、情绪化、身体灵活度不够、注意力不集中、触觉发展不佳和关节信息不足的儿童。5.固有平衡训练固有平衡训练的目的是调整脊髓中枢神经核对地心吸力的协调,强化中耳平衡体系,协调全身的神经机能,奠定大脑发展的基础。这种训练一般适用于容易跌倒、脾气急躁、语言发展迟缓、双侧协调不良手脚不灵活、自信心不足的儿童。

玛丽亚·蒙台梭利(MariaMontessori)是意大利的第一位女医学博士,欧洲新教育运动中声誉卓著的教育家。1907年,蒙台梭利在意大利的罗马圣罗伦佐贫民区创办了举世闻名的“儿童之家”,创立了自己独特的幼儿教育理论和方法,极大地推动了现代幼儿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独特的教育理论与“儿童之家”的实践使其成为幼儿教育领域自福禄贝尔以来影响最大的人,被誉为“幼儿园的改革家”。四、蒙台梭利教育理论(一)蒙台梭利的儿童观和儿童发展观蒙台梭利认为,儿童身上存在着与生俱来的内在的生命力,也称为潜力或人类的潜能。这种生命力是一种积极的、活动的、发展着的存在,它具有无穷的力量。蒙台梭利认为,教育的任务是激发和促进儿童的潜力,并按其自身规律获得自然和自由的发展。蒙台梭利认为,生命是活动的,只有通过活动才能发展。这种活动是遵循幼儿自身生命发展规律的活动。为此,教育应该帮助生命的自我活动,凡是干涉生命的自我活动的教育都是应该予以废除的消极教育。作为教育者,要切忌窒息幼儿的内在生命力,切忌用成人的价值标准去要求幼儿。教师应该欣赏幼儿的自我活动,学会观察幼儿和探测出幼儿内在的自我发展规则。蒙台梭利强调以儿童为中心,要重视及关心儿童的存在,以观察的方式来发现儿童期的特殊性,以探索的方式来认识儿童的世界。因此,成人必须建立一个环境来让儿童探索,配合儿童的需求,给他所要的资源,这样才能使儿童正常发展,成为正常化的儿童。关于环境和生命的关系,蒙台梭利认为,环境是帮助生命发展的第二位要素。她认为,环境既能帮助生命发展,也能妨碍生命发展;但是,环境不会像生命那样有所创造,生命能创造和自我发展。要想使儿童走向正常化,那么必须建设一个能帮助他成长的环境,这个环境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爱。二是自由。三、是需要有智力目的的活动和教具。(二)蒙台梭利观察到的儿童敏感期蒙台梭利通过和婴幼儿的互动与观察,发现了人类在婴幼儿时期拥有一种特殊的敏感性,这是人处在生命发展初期所拥有的特性。以下是蒙台梭利教育理论中关于不同敏感期的主要内容:1.手和舌头敏感期(3个月~2岁)这一时期,儿童通过手和舌头发展语言所需的神经组织与相关肌肉的协调性,感觉环境中的物质特性,并使感官的功能和敏感性获得强化,为其智力发展奠定基础。这一时期,启导员或家长应给孩子设置一个没有危险品的环境,并给他提供不同质地的、清洁的物品,让孩子去玩,以满足其敏感期发展的需要。2.语言敏感期(6个月~3岁)这一时期,儿童对语言有最大的兴趣,以模仿成人

的言语来快速学习语言,词汇容量快速增加,表达能力迅速增强。启导员或家长应经常和孩子说话、讲故事,或多用反问的方式加强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避免孩子在语言不好的环境中生活。3.秩序敏感期(6个月~4岁)这一时期,儿童将学会知觉归类,了解环境,学会如何对待环境,明了物体与物体之间的关系。启导员或家长应为孩子提供一个有序的环境,各种物品都有固定的位置,使其建立对各种关系的知觉。4.爬行敏感期(7~10个月)这一时期,充足的爬行可以促进儿童小脑的发育,增强脑部控制身体的平衡能力。家长应让孩子充分地爬行,不要怕孩子弄脏衣服,在六七个月时,父母可帮助孩子一点一点向前爬。5.行走敏感期(10个月~2岁)这一时期,儿童开始走向更大的活动空间,其独立性获得增加。家长要给孩子行走的机会。只要有时间,就带孩子出去,让孩子自己行走,注意行走的地方要安全。6.对细小事物的敏感期(1.5~2.5岁)这一时期,儿童通过对细小事物的观察增强观察事物的能力,由小到大扩展观察视野。启导员或家长应注意孩子对周围细小事物的捕捉,培养孩子巨细无遗、综理密微的习惯。7.点画、涂鸦与绘画敏感期(1.5~6岁)这一时期,儿童通过控制笔的能力及外界事物在头脑中的模拟能力培养想象力。启导员或家长应为孩子提供笔、纸张和一些实物,让孩子根据进行点画、涂鸦和绘画。其作用有两个:一是训练孩子控制笔的能力;二是训练孩子在头脑中模拟外界事物的能力,培养其想象力。8.社会性关系敏感期(2.5~7岁)这一时期,儿童从以自我为中心转向与他人交往,开始建立人际关系。启导员或家长首先要尊重孩子的想法,用建议的方式给孩子提供比较准确、美好的概念和方法,在孩子受到委屈和挫折时多给予精神和情感的安慰。9.书写敏感期(3~5岁)这一时期,儿童通过书写文字符号使手具有控制和协调地执笔的能力。启导员或家长应为孩子准备适当的书写环境,提供相应的书写工具和材料,给其示范字的正确写法。11.科学文化敏感期(6~9岁)这一时期,儿童除了自身之外,对自然界的各种知识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一时期,启导员或家长应为孩子提供百科全书和其他种类书籍、光盘等。12.社交敏感期(9~12岁)这一时期,儿童通过扩大人际交往的范围,为成为社会化的人奠定基础。这一时期,启导员或家长不要限制孩子与同学、不同年龄段孩子的交往;但要留心交往的具体情况,否则会造成放任自流,沾染上一些不良习惯。儿童生命中所表现出的敏感期特征,是儿童从环境中获得知识的模式。掌握这些敏感期并适时对儿童进行强化训练,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错过敏感期教育,将会给儿童的发展造成终生的遗憾。(三)有准备的教育环境儿童是永恒的求知者。他们从周围环境中吸收各种

信息,并将它们纳入自身。儿童并不是被动的经验接收者。在一个经过精心设计的、引起学习者兴趣的环境中,儿童会有目的、自由地与环境相互作用,同时产生自己的想法。环境对于儿童生命的成长和发展的影响虽然是间接的。但是,如果启导员或家长忽视了环境的影响,那么对于儿童的身体、智力、精神各方面的发展都会产生不良的后果。蒙台梭利教育中有准备的学习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物质环境应是有秩序的,而且与儿童的身体相协调。物质环境必须具有美感,在视觉上必须和谐。在蒙台梭利教育中,物质环境应不断地改善。1.自由与自制自由是蒙台梭利环境中的首要因素。只有自由的环境,才能使人具有发展的可能;同时,只有在自由的环境中,儿童通过自由的选择才可以获得意志上的独立,使其身体的功能在自由的活动中获得完善和提高,并且使其心理、人格获得完善,最终达到拥有和谐、独立人格的状态。但是儿童的暴力行为、干扰他人的行为等不良行为在蒙台梭利环境中是禁止的。蒙台梭利认为,真正的自由是一种借由教育的帮助而使潜在的生命引导力量得以发展的结果。一旦儿童开始集中精神,他的能量与心智能力也会因此而增强,使其达到自制的人格精神境界。2.社会生活蒙台梭利教育在儿童社会生活教育的实际展开方面有以下三个很显著的特点:(1)混龄生活。人类是群居、社会化的生物。具体到儿童身上也就是人际关系、社会行为的发展。这方面的教育也是教育机构的主要目标和功能之一。(2)强调儿童的尊重与等待。蒙台梭利指出:“我们无法将‘忍耐’的美德‘教’给3岁的儿童,但是靠儿童本身在现实环境中的体验,却是可能的。”在蒙台梭利教室中,每一种东西都只有一件。如果某件东西或教具已有人使用,其他人也想使用时,必须等待使用者结束操作并物归原位后才可以使用。(3)自发的责任感。在蒙台梭利教室中,儿童是工作的主人。他们使用的玩具等都必须归位,并且维持每日工作室的秩序等。3.无奖赏与惩罚在蒙台梭利教育中,强调奖赏与惩罚对于儿童生命发展是无用的。相反,一个正常化儿童会去完成许多令人赞赏的事情而不为他人所知。对他来说,吸引他的是工作中的那份快乐与满足,而不是要被人赞赏或嘉奖。对于儿童的错误,启导员要采取宽容的态度,但并不是无原则的,应在平等、尊重的基础上,在原则范围内解决。4.秩序蒙台梭利认为:“自由活动的儿童,必须从所处的环境中发现一些与自身的内在组织存在直接关系的东西。”环境的外部组织必须模仿或促进儿童的内部秩序,外在的秩序有助于儿童内在秩序感的发展与完善。由于儿童对秩序十分敏感,因此教室的节奏和日常活动必须是可以预料的;学习材料必须有秩序地组织起来,并放置于固定的位置;启导员对儿童的行为指导必须正确且精确。5.真实与自然蒙台梭利指出,环境的真实与自然有助于儿童发展探索内在及外在世界所需的安全感,而成为敏锐的、有常识的生活观察者。真实与自然的环境不仅能使儿童的观察力获得发展,还能帮助儿童建立准确的概念和客观的思维方式。由于儿童心智的吸收力很强,因而蒙台梭利认为,尽量给儿童提供日常生活中能见到的、可以使用的物品。6.美感与氛围蒙台梭利认为,美能够提高幼儿对生活的反应能力,而真正的美则是以简洁为基础的。教室中的氛围必须和谐、轻松而温暖,以吸引儿童乐于参与其中。8.平等、尊重、关爱在蒙台梭利环境中,儿童是作为环境的主体和主人存在的。这个方面同传统学校的以教师和教学为主导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要想实现蒙台梭利环境中儿童为主人的特点,那么就必须要求启导员对儿童做到真正的平等、尊重、关爱。就儿童本身来说,处于尊重、平等、关爱的环境中,他们会更具安全感,会更好地把注意力放在发展自身的心智与精神的成长上。9.蒙台梭利学习材料有准备的教学环境是为了让儿童通过成功地操作和重复简单的工作,获得一种自我感觉、自我控制感以及对环境的掌握感。这些简单的工作指的是用蒙台梭利教育的方法操作蒙台梭利学习材料(教具和其他材料)。蒙台梭利学习材料通常由简单到复杂,随着儿童新经验的逐步获得而增加活动难度。这使儿童在过渡到需要更多步骤和判断的活动之前,获得对技能、材料或概念的控制感。评价蒙台梭利学习材料时,主要衡量的是整套材料的构成,而不是对其中的高级材料进行评价。一个优秀蒙台梭利教室的标志是,启导员是一个科学启导员;启导员使用的学习材料是一套经过精心设计的材料。五、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为联邦德国著名音乐家卡尔·奥尔夫(CarlOrff)所创建。奥尔夫认为,表达思想和情绪是人类的本能欲望,并通过语言、歌唱(含乐器演奏)、舞蹈等形式自然地表达,自古如此,这是人原本固有的能力。音乐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不断地启发和提升这种本能的表现力,而表现得好不好则不是追求的最终目标。在奥尔夫的音乐课堂中,孩子们有机会进入丰富的艺术世界,音乐不再仅仅是旋律和节奏,而是与儿歌说白、律动、舞蹈、戏剧表演甚至是绘画、雕塑等视觉艺术相联系的。他们可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去关注特定的一个声源,去倾听、辨别,想象来自生活和自然界的不同的声音。

奥尔夫音乐教育的最大特点是,关注对

孩子内心世界的开发,使孩子不会把学音乐当成一种负担或功利性行为,而会全身心地投入音乐世界中,用肢体、语言、乐器自由地演绎音乐,以独特的方式表达思想和情绪。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给孩子的个性发展提供了无限的空间,使孩子在集体表演中培养了集体意识与合作精神。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基本内容包括6个方面,分别是:听力训练;节奏训练,内容为打击乐器奏法及应用;律动训练,内容为声势、形体、游戏等训练及应用;语言学习,内容为音乐语言教学训练及应用;创造性能力培养;奥尔夫器乐的练习,内容为节奏、音条乐器、竖笛、键盘训练。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有以下几个特点:1.综合法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一种先进而独特的音乐教学法。它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使儿童不仅能兴致勃勃地参与音乐活动,而且能综合提高语言能力、理解能力和表演能力。2.即兴创造性奥尔夫音乐教学法鼓励儿童的创新精神,音乐活动中有大量的机会给予儿童进行即兴创作。即兴创作是每个人具有的本能反应。例如,6岁以前的儿童,听到音乐时能随乐而舞,边舞边哼唱。3.强调本土化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整体内容和方法都鼓励和启发人们自己去创造和安排,其自身也在不断地吸收新的东西,不断地发展。4.参与性高奥尔夫教学不同于传统音乐教育的很明显的一点是参与性。在它的课堂里,没有旁观者,每个孩子都在教师的带动下通过说、唱、动、奏来体验音乐,而不是教师的说教、传授和示范。、5.适合所有人音乐是人与生俱有的一种智能,音乐是人人都需要的。哪怕是在襁褓中的婴儿,也能体会到音乐带来的愉悦。儿童的音乐感受能力的发展远远先于其表现能力。在其不会唱,也不懂得演奏时,其能用稚拙的肢体摆动和含糊不清的语言来表现其听到音乐时的欣喜与兴奋。这就好像在其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明白成人的语义要远远先于他们清楚地表达出来。因此,当一个孩子还不会唱、不能演奏、不会跳舞的时候,他就已经能够感受音乐了。模块三亲子活动设计一、亲子活动的目标和设计原则(一)亲子活动的目标活动目标是对活动预期结果的主观设想,是在头脑中形成的一种主观意识形态,也是活动的预期目的,为活动指明方向。亲子活动目标是指在实施亲子活动之前,对亲子活动所能达到的结果的期望。它是婴幼儿发展需求在亲子活动中的具体体现。在制定亲子活动目标时,不仅要考虑婴幼儿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年龄特点,也要考虑家长科学育儿的需求,还要符合当代育人理念对婴幼儿发展的指引。在制定亲子活动目标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亲子活动目标要符合婴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能力水平亲子活动目标不仅要考虑婴幼儿各个发展方面的阶段目标,更要考虑婴幼儿的实际情况和发展水平。活动目标的制定还要结合本阶段婴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遵循“最近发展区”的原理;活动目标的制定还要遵循幼儿的认识规律,幼儿的认识规律为动作-感知-表象-概念。2.亲子活动目标要具体、明确,有较强的针对性、可操作性亲子活动目标既是活动的起点,也是活动的终点。活动目标是否具体、是否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会直接影响活动是否能有效开展。活动目标要具体、明确,有较强的针对性、可操作性。3.亲子活动目标既要面向全体,也要注意个体需要作为集体的活动必须围绕一个统一的活动目标进行,活动目标既有统一要求,又能适应不同儿童的需要。制定的活动目标要有一定的弹性,要让大多数儿童能达到既定的一般目标,也要让个别幼儿能完成最低的目标。4.亲子活动目标的制定要注意各方面目标之间的整合亲子园的教育目的是促进婴幼儿全面、和谐地发展。亲子园的活动是整合性的活动。亲子活动目标的整合性主要表现为:根据活动内容的特点充分挖掘活动的价值,活动目标尽量体现婴幼儿各方面发展的目标,某次活动可根据实际活动内容侧重于某个领域,多次活动时应考虑全面发展目标的达成,以促进婴幼儿全面、和谐、整体地发展。目标制定好后,还应进行不断反思、使其尽可能更加合理和完善。(二)亲子活动设计的原则亲子活动设计的形式灵活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可谓繁杂多变。但是,无论怎样变化,亲子活动的设计应坚持以下几个原则:1.适宜性适宜性是指亲子活动的组织者要根据婴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确定符合发展需要的活动目标。适宜的目标应是既高于婴幼儿的现实发展情况,又是婴幼儿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的水平;既考虑婴幼儿某一方面发展的需要,又着眼于婴幼儿整体发展的需要;既考虑婴幼儿群体的水平,又兼顾婴幼儿之间的差异。因此,亲子活动的目标一定要符合婴幼儿发展的需要,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2.适度性适度性是指亲子活动的内容选择要科学、适度。由于婴幼儿的年龄小,活动要注意动、静交替,集体活动、分散活动相结合,时间不宜过长。在集体活动中,可以穿插一些自由、放松的活动。3.指导性指导性是指亲子活动的专业人员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面对家长或看护者开展科学育儿的具体指导活动。因为家长或看护者的教育行为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因此,亲子活动的指导对象应该是这些成人,通过指导他们与孩子共同游戏和交流,传播教育孩子的新观念,使他们进一步体验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在实践中的应用价值,提高他们科学育儿的水平和能力。、小案例某亲子课上,莎莎老师让每个小朋友选一把自己喜欢的颜色的小椅子,乐乐选了一把红色小座椅后跑向妈妈,妈妈一把抱住了乐乐,问道:“乐乐喜欢什么颜色啊?”乐乐还没有说出来,妈妈紧接着又说了一句:“是不是红色?”乐乐点了点头,坐在椅子上。老师带领大家拿着小沙锤敲手鼓,要求每个孩子要用小沙锤敲手鼓三下。乐乐看了看小沙锤,跑到了触觉球旁边,妈妈喊道:“乐乐回来。”乐乐没有听,而是用手摸触觉球表面的凸起。其他小朋友都已经准备就绪了,妈妈直接跑过去,把乐乐抱回了原位,并把小沙锤塞到了乐乐手中,指着小鼓说:“敲三下。”乐乐敲了一下,妈妈说:“再敲。”乐乐又敲了一下,妈妈说:“老师说是敲三下,再来一下。”说完后就看着乐乐。然而,乐乐突然把小沙锤反着拿了起来,用把手的一端敲鼓。妈妈从乐乐手中夺回小沙锤,以常规的方式放到了乐乐手中。这时,乐乐不再玩小沙锤了,开始看身边的小朋友玩。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家长一直在积极地参与活动,按教师的示范动作来严格要求孩子,但其要求仅是语言上的高控制性的要求,缺少具体的行为示范,以及生动、丰富的语言来指引婴幼儿以正确的方式操作玩教具。当婴幼儿对某些事物感兴趣或以非常规但安全的方式进行游戏时,家长应抓住指引孩子发展的大好机会,保护孩子的好奇心,用尽可能多的语言去描述玩教具的外形、玩法,去引导孩子以正确的方式来探索学习。组织者在设计亲子活动过程时,应了解家长在教育方面的问题和经验,可以适当将家长的好做法引进亲子活动的过程中。只有充分运用这些宝贵的教育资源,亲子活动才能实现预定的目标。4.互动性互动性是指在亲子活动中应调动家长和孩子参与的积极性。一方面,要注意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互动;另一方面,要注意组织者与家长之间的互动。5.开放性亲子活动的方式应该是开放的,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的,可以根据季节不同适当安排在室内或室外活动。组织者应根据孩子年龄的不同来确定活动时间的长短,指导者可以是专业人员,也可以是社区中有经验的志愿者,还可以是有经验的父母。二、亲子活动的内容和模式亲子活动可以全方位地开发孩子的运动、语言、认知、情感、创造、社会交往等多种能力,使孩子在快乐的活动中增进亲子感情,促进亲子间的交流,最终促进孩子健康、和谐地发展。(一)亲子活动的内容亲子活动的内容选择对于完成亲子活动的目标是至关重要的。在选择亲子活动的内容时,应充分考虑婴幼儿的年龄特点、生活经验、兴趣、需要等。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语言教育、动作教育、认知教育、社会性教育、营养和喂养、卫生和保健6个方面。必须指出的是,尽管从不同的作用上划分为6个相对独立的方面,但是在具体实施时,并不意味着6个方面完全分割开来实施。事实上,这6个方面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在具体实施的时候,经常需要相互渗透、相互支持,这样才能真正达到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的目标。一般来说,亲子活动的内容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身体运动0~3岁婴幼儿的动作教育主要是指对婴幼儿身体运动技能方面进行的系统训练活动。其具体包括大运动技能的训练和精细动作技能的训练等。其中,大运动技能训练主要指头颈部、躯干和四肢等幅度较大的动作,如抬头、翻身、坐、爬、站、走、跳、独脚站立、上下楼梯、四肢活动和姿势反应、躯干平衡等运动能力的训练。精细动作技能训练主要指手指的动作,以及随之而来的手眼配合能力训练,如抓握、摇动、摆弄、拇指与食指对捏、握笔画、搭积木、穿扣眼、模仿画线、折纸、使用筷子等技能训练。2.语言语言教育主要是指以促进婴幼儿语言能力的提高为目的,在0~3岁婴幼儿的生活环境中,成人与婴幼儿进行的一系列语言交流活动或专门的语言训练活动等。其具体包括提高婴幼儿倾听和辨析语音的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训练,其核心是培养婴幼儿的倾听能力和口语能力。3.认知认知教育主要是指对0~3岁婴幼儿的认知能力进行训练,以及在此过程中帮助0~3岁婴幼儿积累一定的知识经验。认知能力训练主要包括感知、记忆、注意、思维和想象等方面能力的训练。0~3岁婴幼儿的认知教育应当以感官教育为基础,注重积累具体、直观的认知经验,为其未来抽象的认知经验的获得奠定坚实的基础。4.情感0~3岁婴幼儿的情绪和情感对其生存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情绪和情感也是激活心理活动和行为的驱动力。亲子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婴幼儿倾听、感受轻柔、欢快的音乐等音乐游戏,经常与婴幼儿一起唱童谣、歌曲,鼓励婴幼儿大胆涂鸦,表达自己的情感。5.社会性社会性是指个体在其生物特性的基础上与社会生活环境相互作用。0~3岁婴幼儿社会性的发展表现为自我意识的发展、亲子关系的建立、玩伴关系的建立,这些必须通过交往和引导其与他人交往进行培养。亲子活动中,教师可引导婴幼儿主动与人打招呼,鼓励婴幼儿多与同伴共同游戏、积极交往让婴幼儿体验与他人共同生活的乐趣。(二)亲子活动的模式亲子活动的模式从组织形式上划分,可分为集体活动、小组活动、个别活动。无论哪种模式的亲子活动,都要注意以下几个基本环节的组织:1.活动开始在活动开始时,组织者要用简洁的语言向家长说明活动的主要内容,对他们提出必要的要求;然后,引起家长与孩子的兴趣,使大家进入活动状态。2.活动进行开展指导活动时,组织者要向家长交代活动的要求。活动可以是面向集体的,也可以是分成小组或单独进行的。组织者要注意引导家长观察孩子的活动过程,避免包办代替,防止急躁情绪。由于孩子年龄小,要充分考虑到适当的休息和放松,可以安排一些喝水、小便等生活活动的环节。这时,组织者可以有意识地指导家长如何引导孩子学会基本的生活能力。3.活动结束活动结束时,组织者不仅要小结一下今天的活动情况,也要对家长提出回家后的要求,使亲子活动的指导延伸到家庭,使亲子活动的目标更好地实现,使广大家长的教育能力不断提高。三、亲子活动设计的注意事项为了使亲子活动真正成为家长获得科学育儿的重要途径,组织者要注意以下几点:(1)有明确的活动目标和要求。(2)设置开放的育儿时间。(3)及时总结。(4)关注孩子的成长。模块四入户指导一、入户指导的概念入户指导是指由专业指导者进入目标家庭,为其提供早期教养方面的支持与服务,并对其家庭教养行为进行指导的早期教育指导方式。入户指导是针对散居在社区、家庭的0~3岁婴幼儿的特点而进行的一种早期教育指导方式。具体来说,它是指早教教师走进儿童家庭,向家长介绍0~3岁婴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基本知识,宣传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指导科学的家庭教育策略和方法,促使家长树立正确的育儿观,掌握更多的育儿方法,促进婴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的一种早期教育指导方式。入户指导是由国家教育政策引领、从实际需求出发、在社区层面开展的家庭教养支持服务项目。入户指导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1.转变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使其掌握科学的育儿方法0~3岁婴幼儿的生长发育是父母、祖辈最关心的问题。入户指导可以改变0~3岁婴幼儿父母、祖辈的错误教育观念,建立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念,学会科学的育儿方法。通过建立家庭教育指导档案,帮助教师、家长更加深入、细致地了解每个孩子生长发育、生活习惯、思维特点、性格特征和成长中的问题。2.帮助家长提高选择玩具的水平,发挥玩具最大的教育功能玩具是亲子活动的重要工具,家长也意识到玩具能刺激孩子的身心发展。在入户指导中,指导人员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及发展特点引导家长尽量利用家中现有的玩具和可利用资源进行亲子活动;并教给家长如何发挥玩具最大的教育功能。二、入户指导的意义3.为家长解除困惑,提高家长的育儿能力缺乏科学育儿知识是家长们最大的困惑。入户指导前的电话沟通、入户指导中的咨询环节以及入户指导后的电话回访过程,指导人员都必须倾听家长的心声,了解其家庭教育现状,了解其困惑,捕捉教育契机,给予适时的指导,提高家长的育儿能力。4.通过收集资料,了解早教家长的现实需求入户指导对指导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有一定的要求,不但要求指导人员对婴幼儿的普遍性特征有一定的了解,对每个婴幼儿的特殊性特征也要关注和研究。入户指导人员应收集入户指导对象资料,通过分析问题,了解家长的现实需求,适时、适当地调整入户指导方案,让入户指导真正成为进行社区早教指导的有力手段。三、入户指导的原则入户指导的方式灵活多样,内容因人而异。但是,无论内容与方式怎样变化,都应坚持以下几个原则:1.顺应原则入户指导应尊重婴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顺应婴幼儿的天性,创设适宜的环境,促进每个婴幼儿在原有的基础上全面、和谐地发展。2.活动原则入户指导可为家庭提供安全、可操作、能满足婴幼儿发展需要的活动材料,并指导家长开展丰富多样的、符合婴幼儿发展阶段特点的游戏活动,让婴幼儿在快乐的游戏中开发潜能,获得发展。3.融合原则0~3岁婴幼儿的身心健康是发展的基础。在入户指导中,应把婴幼儿的健康、安全和养育工作放在首位;指导家长做好保教工作;教育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4.差异原则入户指导应重视婴幼儿在生长与发育、动作发展、语言发展、认知发展、情感与社会性发展等方面的差异,关注多元智能,更多地实施个别化的教育,促进婴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入户指导的内容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提供直接、有效的信息支持和情感支持入户指导可以提供给家长关于孩子发展的信息,传授基本的教养知识及技能;为家长甚至整个家庭提供一定的健康及生活信息,包括产后检查、压力管理及饮食平衡等相关信息。2.指导家长正确参与孩子的游戏首先,鼓励家长以平等的态度参与孩子的游戏。游戏的主角是孩子,引导家长不要包办代替。其次,引导家长正确处理游戏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引导家长在游戏中鼓励孩子从错误中寻找答案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家长在游戏中发现孩子的坏毛病并及时纠正。最后,引导家长通过增加玩具和游戏材料,用启发、建议、提示等方法来丰富游戏情节;引导家长在评价孩子游戏中的表现时以表扬、鼓励为主。四、入户指导的内容3.指导家长为孩子创设适宜的游戏房游戏房对丰富幼儿的家庭游戏活动起着积极的作用。入户人员指导家长根据幼儿的兴趣和家庭的空间条件布置游戏房;让孩子参与布置。家长从环保的角度出发,与孩子一起收集一些自然物、废旧材料等布置游戏房。4.指导家长为孩子提供适宜的玩具玩具是孩子开展游戏的物质基础。入户指导中,要指导家长合理选择玩具。例如,引导家长与孩子以碟子、杯子、筷子等为乐器敲击出自己喜爱的节奏。5.鼓励家长为孩子提供多渠道的游戏伙伴孩子的游戏离不开伙伴。入户人员应分析家庭情况,鼓励家长为孩子提供多渠道的游戏伙伴。首先,家长应尽可能地抽出时间参与孩子的游戏,成为孩子的成人伙伴。其次,家长在家应重视为孩子创设与小伙伴一同游戏的机会,为孩子提供同龄伙伴。思考与练习1.简述亲子教育、亲子活动的概念。2.简述全脑开发理论、多元智能理论、感觉统合理论、蒙台梭利教育理论、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内容。3.简述亲子活动设计的目标、原则、内容、模式和注意事项。4.简述入户指导的意义、原则和内容。感谢聆听,敬请指正!第2单元0~3岁婴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与规律学习目标1.了解婴幼儿生理发育的过程2.了解婴幼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生理发育的特点3.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年龄的概念5.掌握0~3岁婴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4.掌握婴幼儿生长发育的规律6.能观察并记录0~3岁婴幼儿身心发展的状况学习内容

模块一0~3岁婴幼儿的生理发育模块二0~3岁婴幼儿的心理发展模块一0~3岁婴幼儿的生理发育一、婴幼儿生理发育的过程(一)运动系统——人体动力装置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3部分组成,是人们从事劳动和运动的主要器官。运动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运动。简单的移位和高级活动如语言、书写等,都是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实现的。运动系统的第二个功能是支持,构成人体基本形态,维持体姿。运动系统的第三个功能是保护。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形成了多个体腔,颅腔、胸腔、腹腔和盆腔,以保护脏器。从运动的角度看,骨是被动部分,骨骼肌是动力部分,关节是运动的枢纽。能在体表看到或摸到的一些骨的突起或肌的隆起,称为体表标志。它们对于定位体内的器官、结构等具有标志性意义。1.骨骨以不同的形式连结在一起,构成骨骼。骨骼形成了人体的基本形态,并为肌肉提供附着,在神经支配下,肌肉收缩牵拉其所附着的骨,以可动的骨连结为枢纽产生杠杆运动。婴幼儿的骨骼生长有以下几个特点:(1)骨骼生长迅速。婴幼儿在不断长个子,也就是说,骨骼在不断加长、加粗。长骨骼就需要钙、磷等原料,还需要维生素D,使钙、磷能被人体吸收和利用。营养和阳光是婴幼儿长骨骼所必需的(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到皮肤上可制造出维生素D),运动也是骨骼发育的重要条件。(2)腕骨没钙化好。人共有8块腕骨,在人出生时全部为软骨,以后逐渐钙化,要到10岁左右才能全部钙化。因此,婴幼儿的手劲儿小,为他们准备的玩具要轻。(3)骨盆还没长结实。婴幼儿的骨盆和成人不同,还没长结实。幼儿在蹦蹦跳跳时,要注意安全。(4)骨骼柔软,易弯曲。成人的骨头好比干树枝,不易弯曲;婴幼儿的骨头硬度小,好比鲜嫩的柳枝,易发生弯曲。(5)不良姿势易致脊柱变形。人体的脊柱生理性弯曲是随着人的动作的发育逐渐形成的。要到人发育成熟的年龄,脊柱生理性弯曲才能完全固定下来。在脊柱未完全定型以前,不良的体姿可以导致脊柱变形,发生不该有的弯曲,脊柱的功能也将受到影响。体姿,即坐、立、行时身体的习惯性姿势。(2)预防扁平足。婴儿会站、走以后逐渐出现脚弓。但是其脚底的肌肉、韧带还不结实,若运动量不合适,就容易使脚弓塌陷,形成扁平足。家长要注意,婴幼儿的运动量过大,会使脚底肌肉过于疲劳而松弛;缺乏运动,脚底的肌肉、韧带得不到锻炼,也不会结实。另外,给婴幼儿穿的鞋要合脚,合脚的鞋不仅穿着舒服,还有利于脚弓的发育。2.骨连结骨连结是指骨与骨之间的连结,也可称为关节。家长应注意保护婴幼儿的关节和韧带,要注意以下几点:(1)勿猛力牵拉婴幼儿的手臂。婴幼儿的肘关节较松,容易发生脱臼(俗称掉环)。(2)预防扁平足。婴儿会站、走以后逐渐出现脚弓。但是其脚底的肌肉、韧带还不结实,若运动量不合适,就容易使脚弓塌陷,形成扁平足。家长要注意,婴幼儿的运动量过大,会使脚底肌肉过于疲劳而松弛;缺乏运动,脚底的肌肉、韧带得不到锻炼,也不会结实。另外,给婴幼儿穿的鞋要合脚,合脚的鞋不仅穿着舒服,还有利于脚弓的发育。3.骨骼肌参与构成运动系统的肌肉是骨骼肌。其为运动系统的收缩组织,能以关节为支点牵动被其所附着的骨而产生运动。婴幼儿肌肉的发育有以下几个特点:(1)容易疲劳。婴幼儿肌肉的力量和能量的储备都不如成人,很容易疲劳。在组织幼儿户外活动时要适时让幼儿休息,避免过度疲劳。(2)大肌肉发育早,小肌肉发育晚。幼儿会跑和跳了,可是画直线却比较困难,这与不同的肌肉发育早晚有一定的关系,家长应根据婴幼儿的肌肉发育特点开展适当的教养活动。(二)呼吸系统——气体交换站机体吸入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的过程称为呼吸。1.呼吸系统的组成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及肺组成。呼吸道是传送气体、排出分泌物的管道,包括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1)鼻。鼻是呼吸道的起始部分,是保护肺的第一道防线。鼻还是嗅觉器官。(2)咽。咽是呼吸和消化系统的共同通道,分别与鼻腔、口腔和喉腔相通。(3)喉。喉是呼吸道最狭窄的部位。呼出的气流使声带震动,发出声音。(4)气管和支气管。气管和支气管黏膜的上皮细胞有纤毛,气管和支气管上的灰尘、微生物被黏液黏裹,经纤毛的运动,把它们扫到咽部,人们将其吐出来就是痰。(5)肺。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血液里的废气(二氧化碳)被呼出;呼入的氧气进入肺泡,再经血液循环运往全身。胸腔有节奏地扩大与缩小称为呼吸运动。人呼吸的快慢与年龄和运动程度有关。2.婴幼儿呼吸系统的特点.(1)易发生鼻塞。(2)嗓子容易发哑,要注意保护。(3)空气污浊时,容易缺氧。(4)婴幼儿以腹式呼吸为主。(三)循环系统——循环不已的运输流循环系统是一个密闭、连续性的管道系统,它包括心脏、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血管是运送血液的管道。血液在循环全身的过程中,把携带的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给组织和细胞,再把二氧化碳和代谢废物运送到肺及排泄器官。血液是存在于心脏和血管里的液体,包括血浆和血细胞两部分。血细胞由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组成。在人体表面的一些部位,如颈部、腋下、大腿根等处有淋巴结,淋巴结有消灭病菌的作用。在婴幼儿教养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给婴幼儿测脉搏时,要等婴幼儿安静下来后再测0~15岁儿童的心跳次数均值如表2-1所示。我们可以发现,儿童的年龄越小,每分钟心跳次数越多。因为婴幼儿的心肌薄弱、心腔小,所以其心跳要比成人快阿。给婴幼儿测脉搏时,要等婴幼儿安静下来后再测。表2-10~15岁儿童的心跳次数均值年龄每分钟心跳次数/次新生儿1401~12个月1201~2岁1103~4岁1055~6岁957~8岁859~15岁752.锻炼可强心,但要适度经常锻炼可使心肌收缩力加强,跳动时会搏出更多的血液。人从小锻炼可以增强心脏的功能。但是运动量过大这就会导致过度疲劳。3.预防动脉硬化始于婴幼儿预防动脉硬化关键在于一个“早”字。婴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可以使其受益终生。4.预防颈部淋巴结肿大用手摸摸小儿颈部两侧,常可以摸到几个疙瘩,这就是颈部淋巴结。如果淋巴结像黄豆大小,可略微活动,压上去不疼,就是正常的淋巴结。小儿患口腔炎、扁桃体炎、中耳炎,或头上长疖子,都可使颈部淋巴结肿大。(四)消化系统——人体食品加工管道消化是指食物通过消化管的运动和消化液的作用被分解为可吸收成分的过程。消化系统是由消化管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的。1.口腔口腔是消化道的起始部分。口腔内有牙、舌等器官。(1)乳牙的萌出与保护。①乳牙的萌出。婴儿吃奶期间开始长出的牙叫乳牙。婴儿一般在6~7个月时出牙,最迟不晚于1岁。乳牙共20颗。乳牙可以嚼食物,有利于食物消化。②乳牙的保护。乳牙对婴幼儿的发育有重要的影响。如果不注重乳牙保护,不管是对孩子的生理还是心理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婴幼儿乳牙的保护要注意以下几点:A.提供充足的营养和阳光。B.进行适宜的刺激。C.避免外伤。D.漱口和刷牙。(2)恒牙的萌出与保护。①恒牙的萌出。在孩子6岁左右,最先萌出的恒牙是第一恒磨牙,又称六龄齿。上、下、左、右4颗六龄齿,长在乳磨牙的里面,并不与乳牙交换。家长要注意教育孩子保护六龄齿,刷牙时里里外外都要刷到。②恒牙的保护。保护恒牙最重要的是预防牙齿排列不齐。常见的牙齿排列不齐有下兜齿(地包天),即下牙咬在上牙的外面;开唇露齿,即上、下牙咬不到一起,有明显的距离;虎牙等。这些情况不仅会使孩子的面部失去和谐、自然的面容,而且会影响其咀嚼能力,说话会漏风走音。预防孩子的牙齿排列不齐,家长要注意以下几点:A.用奶瓶给婴儿喂奶、喂水时,要把婴儿抱起来,呈坐位。B.恒牙刚长出来,要叮嘱幼儿不要用舌头舔牙,以免牙齿向外翘。C.有的幼儿有偏侧咀嚼的习惯,会使另一侧的颌骨发育不好,两侧面颊不对称。D.幼儿长期鼻子不通气,用嘴呼吸,就会使门牙向前突出,形成噘嘴。2.胃胃是消化管中最宽大的部分。胃的上口与食道连接处有一组环形的肌肉叫作贲门,胃的下口与十二指肠连接处也有一组环形的肌肉叫作幽门。贲门收缩就犹如口袋扎紧了口,胃内的东西就不倒流。婴儿的贲门比较松弛,且胃呈水平位,即胃的上口和下口几乎处于水平状态,好像水壶放倒了。因此,婴儿吞咽下空气后,吃下的奶就容易随着打嗝流出口外,这就是漾奶。为了减少漾奶,喂过奶后,要让婴儿伏在大人的肩头,轻轻拍其背,让打嗝排出咽下的空气,然后再让其躺下。3.肠肠是指从幽门至肛门的消化管。肠是消化管中最长一段,也是功能最重要的一段。人们常说:“孩子是直肠子,吃完就想拉。”这是因为婴幼儿有明显的胃结肠反射,食物进到胃里,就会反射性地引起肠子加快蠕动,将粪便推向直肠、肛门。(1)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如果孩子大便不定时,有了便意却正玩得高兴,把便意抑制回去了,日久就会便秘。因为排便是一种反射活动,当粪便进入直肠,就对直肠壁的机械感受器产生压力刺激。该刺激一方面传入脊髓的低级排便中枢,一方面上达大脑

皮质引起便意。2)预防脱肛。直肠从肛门脱出称为脱肛,看上去,像在肛门外有一截“红肉”。脱肛会使孩子十分痛苦。脱肛初始仅在用劲排便时出现,便后可以自动缩回。后来可能要用手帮助送回去,不大便时(如哭闹时)也可出现。引起脱肛的常见原因有以下几个:①先天因素。小儿盆腔组织结构发育未完善,支持直肠的周围组织薄弱、固定不牢。②后天因素。腹腔内的压力长期处于增高状态,如用力排便、剧烈咳嗽、呕吐、频繁腹泻、长期消化不良、便秘、排便时十分费力、排便习惯不良、坐便盆时间过长等,都可以导致脱肛。(五)泌尿系统——人体废物处理厂泌尿系统包括肾脏(泌尿)、输尿管(输尿)、膀胱(贮尿)和尿道(排尿),其主要功能为排泄。婴幼儿的泌尿系统有以下几个特点:1.由无约束到有约束排尿婴儿时期,当婴儿膀胱内尿液充盈到一定量时,就会发生不自觉的排尿,这是由于婴儿的大脑皮质发育尚未完善,对排尿尚无约束能力。出生后半岁左右,家长可以从把尿开始训练婴儿自觉排尿的能力。1岁左右,婴儿会用动作、语言表示要撒尿了,这时应训练幼儿坐便盆排尿。2.尿道短,容易发生上行性感染成人男性尿道长约20厘米,女性尿道长约3~4厘米。小孩尿道短,尤其女孩更短,新生女婴尿道仅1~2厘米长。家长要注意以下几点:(1)家长要注意女孩外阴部的清洁,擦大便应从前往后擦,要给孩子勤换洗尿布,每天要洗屁股。(2)男孩阴茎头部外层的皮肤叫作包皮。家长可轻轻将男孩的包皮往下捋,露出阴茎头,将污垢洗去,以预防炎症,并使包皮口放松,避免发生包茎。(3)四五岁以上的幼儿,发生急性肾炎的渐多。眼皮肿是急性肾炎最早的表现。如果家长发现幼儿的眼皮肿,要注意其尿的颜色,看是否呈洗肉水样,是的话一定要高度重视。(六)感觉系统——人体与外界沟通的途径1.皮肤皮肤是指身体表面包在肌肉外面的组织,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主要承担着保护身体、排汗、感觉冷热和压力等功能。皮肤身兼数职,具有多种生理功能:第一,皮肤是感觉器官。第二,体温的相对恒定是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条件,皮肤在调节体温上起着重要的作用。第三,皮肤还是排泄器官,随着汗液分泌,一些代谢的废物被排出体外。婴幼儿的皮肤有以下几个特点:(1)皮肤的保护功能差。婴幼儿的皮肤薄、嫩,易受损伤。若不注意其皮肤清洁,就很容易生疮长疖。家长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常给孩子洗澡。②给孩子理发时,注意不要弄破头皮。③孩子的指甲长了要剪短。④要给孩子穿着质地柔软、吸水性强、不掉色的衣料的内衣。⑤不要用化妆品去遮盖小孩天然健美的肌肤。⑥不要给孩子戴各种金属饰物。2)皮肤调节体温的功能差。婴幼儿皮肤的散热和保温功能都不及成人。环境温度过低,孩子皮肤散热多,容易受凉或生冻疮;环境温度过热,孩子易受热中暑。空气浴、阳光浴和冷水浴可以增强孩子对冷、热的适应能力。家长可以采用以下几个方法:①经常带孩子在户外活动,②在室内也可以用冷空气进行锻炼。③从夏天开始让幼儿用冷水洗脸、洗手。(3)皮肤的渗透作用强。婴幼儿的皮肤渗透作用强。有机磷农药、苯、酒精等都可经皮肤被吸收到体内,引起中毒。家长要注意:凡盛过有毒物品的容器要妥善处理,不能让孩子拿着玩;需要在孩子的皮肤上涂拭药物时,要注意药物的浓度和剂量,不得过量。2.眼睛——视觉器官眼睛是人的视觉器官。由眼球和眼的附属器官组成,

主要部分是眼球。家长要注意婴幼儿眼睛的以下几种情况:(1)生理性远视。新生儿的眼球外观几乎是正圆形的,眼球晶状体和睫状肌的调节能力较差,平行光线通过屈光系统后成像,落在视网膜之后,表现为远视眼。(2)斜眼。当两眼向前平视时,两眼的黑眼珠位置不匀称,称为斜视(斜眼)。由于两眼位置不匀称,看东西时就不能同时注视一个物体而出现双影。(3)弱视。用两只眼睛看东西才有立体感。如果一眼视力好,另一眼视力很差,实际上只利用一眼的视力,则为立体盲。3.耳——听觉器官耳位于眼睛后面,具有辨别振动的功能,能将振动发出的声音转换成神经信号,然后传给大脑。在脑中,这些信号又被翻译成我们可以理解的词语、音乐和其他声音。耳是听觉和位觉(平衡觉)的外周感觉器官。耳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外耳露于体表,中耳和内耳埋藏在颞骨岩部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