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与开辟及启示_第1页
论文: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与开辟及启示_第2页
论文: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与开辟及启示_第3页
论文: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与开辟及启示_第4页
论文: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与开辟及启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与开辟及启示【摘要】: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经过了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是中国共产党人经过多年流血牺牲、历尽千难万险探索出来的,符合中国国情的一条革命道路。这条道路的开辟与道路理论的形成有着一个逐渐认识和提高的过程,其中毛泽东在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都做出了历史性贡献。这一理论的诞生,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标志,是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型。【关键词】:毛泽东;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道路;武装斗争;农村根据地一、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与开辟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在国民党的统治下,中国社会的半殖民性质没有改变。中国革命转入低潮,中国共产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国民党统治集团捕杀的网罗张遍了全中国,革命的工会、农民协会等也被查禁或解散,工农运动走向低潮,反革命力量大大超过了有组织的革命力量。在这种严酷的背景下,怎样继续坚持革命?中国革命的道路应该怎样走?毛泽东等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最先警醒,开始了长期的艰苦的探索。在革命的危急关头,1927年7月中共中央临时决定了三件大事:举行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召集中央会议。同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秘密召开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清算了大革命后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选出了以瞿秋白为首的中央临时政治局。毛泽东在会上阐述了必须依靠农民和“枪杆子里出政权”的思想。会议还提出改编革命队伍的任务。八七会议是中国革命从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的转折。大革命的失败,以血的教训教育了中国共产党,使党对掌握革命武装的极端重要性有了刻骨铭心的认识。1927年8月7日,毛泽东在中央紧急会议上提出了“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的著名论断。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这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9月9日,毛泽东等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爆发。起义军公开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帜。在攻打长沙失败后,起义部队南下,开始了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12月11日,中共广州省委书记张太雷和叶挺、叶剑英等领导了广州起义。从大革命失败到1928年初中共先后在各地领导了近百次武装起义。党虽然认识到武装夺取政权的极端重要性,但是由于对中国国情、中国革命的性质等问题还缺乏充分认识,上述武装斗争的方向没有指向广大的农村,而是主要在城市进行武装暴动。在根深蒂固的“城市中心论”的影响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等大小百余次起义,都以攻打和占领大中城市为中心,都失败了。实践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并不符合中国国情。在反革命势力控制全国政权,掌握强大的反动武装并占据中心城市的情况下,城市无产阶级没有条件发展和壮大自己,从而改变敌强我弱的局面。在无产阶级的力量没有发展起来之前,通过在城市举行武装起义夺取政权的道路是不可能成功的。毛泽东指出,“革命的中心任务和最高形式是武装夺取政权,是战争解决问题。”这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不论在中国还是在外国都是对的。但在这个基本原则下,武装夺取政权的具体形式、具体道路,则基于各国条件的不同,而不应强求一致,应由各国无产阶级政党根据本国的具体国情而定。毛泽东在领导秋收起义攻打长沙的计划受挫时,毅然率领起义部队向湘赣边界地区的井冈山进军,从而迈出了开创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第一步,党的工作重心开始由城市逐渐向农村转移。在建立和发展农村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毛泽东创立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理论。就在毛泽东探索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同时,以城市为中心的思想仍在发展并不断左右着党的指导思想。由于受共产国际和我们党内存在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的影响,党内“左”倾教条主义者仍顽固坚持“城市中心论”。对于党在农村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吸收大量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分子加入红军,共产国际认为,“大部分党员不是工人阶级成分,而是农民。……是十分不正常的”。受共产国际的影响,我们党的一些领导人也认为,“党的组织成分是农民占百分之八十以上!这是我党的绝大危机”!共产国际这种脱离中国实际,教条主义地对待中国革命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共产党从中国实际出发,对适合中国特的革命道路的探索。【参考文献】[1]王沪宁,王梦奎,王维澄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13-116.[2]周战超.中国革命独创性道路的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J].党建杂志,2002,(9):32-33.[3]杨鸣,宗成康.土地革命初期中共中央的探索对武装革命道路理论的贡献[J].军事历史研究,2005,3:26-31.[4]杨会清.中国革命的农村战略与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