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防灾减灾心得体会5篇_第1页
全国防灾减灾心得体会5篇_第2页
全国防灾减灾心得体会5篇_第3页
全国防灾减灾心得体会5篇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国防灾减灾心得体会5篇全国防灾减灾心得体会篇1

地震灾难是世界上造成经济损失最严峻和人员伤亡最多的自然灾难之一。在目前地震预报仍是个世界性难题的状况下,我们要加强对地震科普学问的学习,以利于把握正确的避震和自救、互救方法。

当地震发生时,房屋倒塌后所形成的室内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平安地点。特殊是在楼房内的人,选择厨房、卫生间等开间小、不易倒塌的空间、墙角或桌子等结实家具易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避震。在没有桌子等可供藏身的场合,无论如何,都要用坐垫等物爱护好头部。千万不要盲目跳楼和使用电梯。

一位亲身经受过1920年海原8.5级大地震的老人,曾向人们具体介绍了“伏而待定”的详细方法:“在屋内感觉地震时,要快速趴在炕沿下,脸朝下,头靠山墙,两只胳膊在胸前相交,右手正握左臂,正手反握右臂,鼻梁上方凹部枕在臂上,闭上眼睛、嘴,用鼻子呼吸”。

户外的场合,要避开高大建筑物等危急之处,护住头,快速跑到空旷场地蹲下。当大地猛烈摇摆,站立不稳的时候,人们都会有扶靠、抓住什么的心理。身边的门柱、墙壁大多会成为扶靠的对象。但是,这些看上去挺牢固坚固的东西,实际上却是危急的。务必不要靠近水泥预制板墙、门柱等躲避。在繁华街、楼区,最危急的是玻璃窗、广告牌等物掉落下来砸伤人,因此,要留意用手或手提包等物爱护好头部。

全国防灾减灾心得体会篇2

一、领导重视,演练组织到位

领导高度重视是演练胜利的保障。本次应急疏散演练,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演练领导组,制定了比较完善的《平安演练方案》,设立了指挥部,明确了工作人员分工及职责,并在演练前具体向师生讲解预案内容,让师生熟识演练程序。

二、筹划缜密,演练预案平安可行

在方案中就演练的时间、路线、内容、对象都作了详细的说明。对这次演练的详细操作程序、疏散要求与留意事项作了——讲解。为了确保演练活动按方案顺当进行,进一步明确疏散集合地点、疏散挨次和留意事项。要求班主任训练同学,听到警报后,全校师生必需听从指挥,听从命令,马上快速、平安进行疏散,不能再整理物品;不得拥挤、推搡,排好队有秩序地下楼,不得重返教室,更不得喧哗、开玩笑;如发觉有人摔倒,应马上将其扶起,关心一起逃离危急地。要求各司其职,到达规定的位置,完成各自的任务。

三、井然有序,演练效果良好

总指挥通过广播下达命令,在场老师指导同学有秩序地快速避震及疏散。到达目的地,各班主任立刻清点人数,向分管校长汇报。演练指挥小组坐阵统筹,驾驭全局。这次活动全部同学从教室撤离到操场只用了3分钟,演练按预案进行,整个演练过程既紧急、激烈,又有条不紊。提高了我校实际应对和处置实发平安大事的力量,更进一步增加师生的平安意识,增进师生之间的患难真情,真正把握在危急中快速逃命、自救、互救的基本方法,提高抵挡和应对紧急突发大事的力量,整个演练活动达到了预期目标。

四、本次演练贴近真实,但与实战还有肯定差距

演练中有的同学嘻嘻哈哈不够严厉 :撤离教室时各楼层没有分楼层、按规定的延时撤离,所以人员比较集中,相当拥挤,简单发生挤倒、踩踏等事故。

总之,在这次的防震、疏散演练中,我校的师生都增加了这方面的熟悉。

全国防灾减灾心得体会篇3

一、领导有力,组织严密

为确保防灾减灾宣扬训练活动顺当开展,办领导高度重视,5月8日特地召开了会议讨论部署该项活动,拟定了工作方案,明确了活动内容、时间支配、职责分工、活动要求。同时,还提前与市减灾委、市训练局、市天工社区、新苑社区等单位进行沟通协调,确保人员、场地、展台、宣扬资料落实到位。邀请了_电视台、_日报社等市主要媒体对活动状况进行全程跟踪报道,营造了深厚的活动氛围。

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我办在"防灾减灾日"期间主要开展了以下几项活动:

(一)组织防空防灾学问讲座。市人防办在_四中开展了1场防灾减灾应急救援专题讲座,内容包括人民防空基本学问和、

地震应急救援学问、火灾逃命学问等应急避险方法。_四中1000多名师生倾听了讲座,有效地提高了全体师生的防空防灾学问。

(二)开展社区防灾减灾宣扬。在新苑社区和天工社区,集中开展了以"科学防灾,依法应对"为主题的防空防灾学问宣扬活动。在活动现场,市人防办为社区居民发放了1000余份《_市城市居民应急手册》,制作了12块宣扬橱窗,设立了30多块宣扬展板。内容包括人民防空学问、自然灾难、事故灾难和家庭平安等各类大事的应对方法,现场参加人数达800多人。

(三)组织学校应急疏散避险演练。5月12日下午,由市人防办联合市红十字会_四中等学校开展了防震疏散演练。参与疏散演练的同学共800多名,整个疏散过程组织严密,井然有序。为进一步增加广阔同学防空防灾学问和应急避险力量,市人防办民防志愿者队伍还特地在现场演示了应急救援方法,为同学具体讲解了骨折部位固定、头部受伤包扎、止血等常见的医疗抢救常识。

(四)开展城区防灾减灾主题宣扬活动。在我市人流密集的华润万家广场开展了"防灾减灾日"现场询问活动,为过往市民群众发放《市民应急手册》和防空防灾应急避难场所示意图,现场解答市民提出的各类问题。

(五)乐观利用各类媒体宣扬。在宣扬周期间,协调_电信、_移动、_联通公司发送防灾减灾公益短信30万条,在

全市各在建人防工程悬挂了以防灾减灾为主要内容的宣扬横幅,

三、宣扬到位,效果明显

整个"防灾减灾日"宣扬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主题突出、效果明显,受到了学校师生和社区居民的热闹欢迎。通过此次宣扬活动,进一步提升了全市居民的防空防灾学问水平和应急避险力量,增加了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扩大了人防学问宣扬训练的影响面,树立了人防的良好形象,为人防事业的健康快速进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下一步,我办将连续加强防灾减灾宣扬活动的制度建设和机构建设,与市民政、训练等部门建立防空防灾学问训练常态机制,组织开展好"9.18防空警报试鸣日"等活动,进一步巩固人防在全市防灾减灾工作中的地位,促进我市人防工作取得更好的进展。

全国防灾减灾心得体会篇4

自然灾难,包括人造灾难,都是人们最大的敌人.自然灾难有很多,比如,地震、酸雨、温室效应、台风等.人造灾难有火灾、水土流失等.远在古代,人们没有防范意识,都是求神拜佛保佑平安.随着社会的进展,人们懂得用科学道理、有用的方法来爱护自己,削减灾难威逼到自己的生命.本文将告知大家怎样用科学的方法来防震减灾,爱护自己,爱护家园.

据调查,全国有很多地方发生大地震,如1514年云南大理大地震,1975年辽宁海城大地震,1605年海南琼州大地震,1786年四川康定南地地震,1976年唐山大地震……如此多灾难,损伤惨重,特殊是唐山大地震,有20多万人死亡和受伤.

其实,有些灾难是可以预防的.地震发生前,会有些预兆.比如马等牲畜会摆脱缰绳,并疯狂地往外跑;正在冬眠的蛇会涌出洞外;蜜蜂会惊飞、逃跑;狗会狂吠,还有一些家畜会出圈,处处窜跑;老鼠成群结队搬家……这些预兆可以让人们提前知道将发生地震,假如发觉这些动物有这些反常现象,须先辨别真假,再向地震局报告,以防在先,及早撤离.

地震发生了并不是就必死无疑,其实,还有许多自救的方法.例如:地震了,你被压在废墟的底下,这时候,你不要盲目乱动,要冷静,先把手抽出来,渐渐地挪动废墟,先保持呼吸顺畅,再想方法呼吸,喊人员来救你.假如发生地震时你在家里,必需立刻钻到坚硬、并且没有倒塌的小房间中躲避,以免砸伤.还有,要贴着结实的墙壁或在门口蹲着,在房子倒塌后,再求生,要避开被弄伤.假如在野外,肯定要避开悬崖,防止掉下山.还有要预防山体滑坡,以免滑下去.假如在学校,肯定要听从老师的指挥,躲到课桌下,留意爱护头部,假如在上体育课,要避开高大的建筑物,不要被砸伤.假如在电影院,要躲在观看椅底下避震,要避开挂在天花板上的灯、空调的悬挂物,用东西爱护头部,听从指挥人员指挥撤离现场.在商场发生了地震,要避开玻璃柜,避开货物、广告牌、灯等物品.假如在公共汽车内,要躲在椅子底下或蹲下,要稳住重心,扶好扶手.

全国防灾减灾心得体会篇5

很多东西失去了可以再来,唯有一件东西例外,这就是珍贵而脆弱的生命。20_年5月12日,人们都沉醉在奥运圣火传递的高兴中,就在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发生了8。0级的大地震,顷刻间三崩地裂,房屋倒塌,摧毁了一座又一座的城市,人们的生死安危都定格了这一瞬间。此时的四川已经面目全非,四川的川,汶川的川,北川的川,再也不是以前的大好山河,而是人们遍体鳞伤的鲜血和哭天喊地的泪水。

生命是珍贵的,这个道理谁都明白,但就在地震的那一瞬间,有的人却将生的盼望留给别人,将死亡的威逼留给自己。德阳市东汽中学的老师潭千秋,在地震的那一刻,他张开犹如钢铁的手臂护住了四个同学,就是那双曾传播很多学问的手臂,从死神手中夺回了四个年轻的生命。这种无私的爱,已经超越了师爱,而是一种人间的大爱。

还有一个宏大的母亲,在地震来临之际,用自己的身体守护着熟睡的小宝宝,一心一意为他承当苦痛。就在她生命中的最终一刻,用手机写下了一条短信:“珍宝,假如你还活着,肯定要记住,妈妈爱你。”当人们救出这对母子时,那孩子还在妈妈的怀里熟睡,但他的妈妈却永久的离开了他,再也见不到她的小宝宝了。就是这位母亲,为了自己的孩子而付出了珍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