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第22章平肝息风药课件_第1页
中药学第22章平肝息风药课件_第2页
中药学第22章平肝息风药课件_第3页
中药学第22章平肝息风药课件_第4页
中药学第22章平肝息风药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十二章平肝息风药

概述一、概念:平---平抑、平定。肝---肝阳,上亢之肝阳。息---平息、宁息。风---内风,肝风内动。凡以平抑肝阳、息风止痉为主要功效,治疗肝阳上亢或肝风内动病证的药物,称为平肝息风药。平肝息风药功能平息肝风、制止抽搐,其中虫类药称为虫类息风药;平肝潜阳药则能使上亢之肝阳潜降,达到阴阳平衡的目的,其中贝壳类的药物称为介类潜阳药。二、功效及适应证:

1、平抑肝阳:治疗肝阳上亢之头痛、眩晕等。

2、息风止痉:治疗肝风内动之抽搐、痉厥等。(1)肝风挟痰,蒙闭心窍之中风、癫痫等。(2)温热病,热极动风之高热、抽搐等。(3)温热病后期,阴液受损,筋脉失养手足瘛纵。三、分类及特点:

1、平肝潜阳药:以矿物、介类为主,重镇之性强。(1)平肝潜阳:治疗肝阳上亢之实证。(2)镇心安神:治疗心神不宁之实证。(大部分药物具有)

2、息风止痉药:以虫类药为主,又称虫类息风药。治疗肝风内动证,无论虚实均可应用。

第一节平抑肝阳药

石决明为鲍科动物杂色鲍等的贝壳。为介类之代表药,性味咸寒。

功效特点:

1、平肝潜阳:治疗肝阳上亢之头痛、眩晕、烦躁、失眠等。本品重镇之性强,专入肝经,平肝潜阳作用好,是平肝潜阳的代表药、常用药。

2、清肝明目:治疗肝火上炎之目赤肿痛等。本品明目作用好,经过配伍,亦可治疗风热上攻之目赤肿痛、目生翳膜;治疗肝肾亏虚,双目失养之目暗不明、目涩流泪、两目昏花、视物模糊等。

3、制酸止痛:治疗胃酸过多、胃脘疼痛等。

4、收敛止血:治疗外伤出血。

用量用法:

1、入汤剂,打碎先煎,用量较大,为20~30克。

2、平肝潜阳、清肝明目,宜生用。

3、制酸止痛、收敛止血,宜火煅应用。

牡蛎为牡蛎科动物长牡蛎等的贝壳。功效特点:

1、平肝潜阳:治疗肝阳上亢之头痛、眩晕、烦躁、失眠等。

2、镇心安神:治疗心神不宁之实证。本品平肝潜阳作用好,又可镇心安神,所以临床常和龙骨配伍同用,可以相互提高疗效。

3、收敛固涩:治疗精气外泄之滑脱证。

4、软坚散结:治疗痰凝气滞之瘰疬、瘿瘤、痰核以及气滞血瘀之癥瘕痞块等。

5、制酸:治疗胃酸过多、胃脘疼痛等。本品制酸作用好,既可抑制胃酸的分泌,又可中和胃酸,是临床治疗消化道溃疡的常用药。

用量用法:

1、入汤剂,打碎先煎,用量较大,为20~30克。

2、平肝潜阳、镇心安神、软坚散结,宜生用。

3、收敛固涩、制酸止痛,宜火煅应用。

代赭石为三方晶系氧化物类矿物赤铁矿的矿石。性味:苦寒、质重;有“重镇降逆”之性。

功效特点:

1、平肝潜阳:治疗肝阳上亢之头痛、眩晕,无论虚实均可应用。

2、镇心安神:治疗心神不宁之实证。

3、降逆:治疗气机上逆之证。(1)降胃气:治胃气上逆之恶心、呕吐、呃逆等。(2)降肺气:治疗肺气上逆之咳嗽、气喘及肺肾两虚之久咳、虚喘等。

4、凉血止血:治疗气火上逆,血热迫血妄行之吐血、衄血及血热崩漏等。

5、本品含硫酸亚铁,可以治疗缺铁性贫血。

注:

代赭石“重镇降逆”之性的体现:重镇:(1)平肝潜阳,治疗肝阳上亢之证。(2)镇心安神,治疗心神不宁之证。降逆:(1)降胃气,治疗胃气上逆之证。(2)降肺气,治疗肺气上逆之证。(3)降气火上逆,治疗气火上逆之吐血、衄血。用量用法:

1、本品为矿物药,用量偏大,常用量20~30克。

2、一般宜生用,入汤剂应先煎。

3、止血宜火煅后应用。注意事项:

1、本品质重、沉降,孕妇慎用。

2、脾虚腹胀、纳呆便溏、中气下陷者,宜慎用。

刺蒺藜刺蒺藜:为蒺藜科植物蒺藜的果实。功效特点:

又名白蒺藜

1、平抑肝阳:治疗肝阳上亢之头痛、眩晕等。本品为植物药,平抑肝阳作用比较缓和,临床偏重于治疗肝阳上亢之虚证。

2、疏肝:治疗肝气郁结之胸胁疼痛、乳房胀痛、痛经等。

3、清肝明目:治疗风热上攻或肝火上炎之目赤肿痛、目生翳膜等。

4、息风止痉:治疗肝风内动之痉挛、抽搐等。

5、祛风止痒:治疗风疹皮肤瘙痒等。

第二节息风止痉药

羚羊角为牛科动物赛加羚羊的角。功效特点:

1、清热平肝:治疗肝阳上亢之头痛、眩晕等证。

2、清热止痉:治疗肝阳化风或热极动风之抽搐、痉挛等证。本品清热作用好,既可以平肝,又可以止痉,治疗肝阳上亢证和肝风内动证,以火热壅盛而致的更为适宜。

3、清肝明目:治疗肝火上炎之目赤肿痛、热毒聚结之翳膜遮睛等。

4、清热解毒:治疗温热病,壮热、神昏、谵语及麻疹紫黑者。亦可以治疗疮疡痈肿等。

用量用法:

1、羚羊角多为磨服,锉末服,用量0.3~0.5克。

2、可以入汤剂,须镑薄片,先煎,用量5~10克。但一般不用,以免浪费药材。

3、息风止痉用量偏大,锉末服,1~2克。

牛黄为牛科动物牛的干燥胆结石。功效特点:

1、息风止痉:治疗温热病热极动风,症见高热、神昏、惊厥、抽搐等。本品药性寒凉,清热作用好,息风止痉偏重于治疗热极动风之证。

2、化痰开窍:治疗温热病,热入心营之高热神昏、谵语烦躁等;肝风挟痰,蒙闭心窍之中风,神志昏迷、喉间痰鸣、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痰热蒙闭心窍之惊痫、抽搐等。

3、清热解毒:治疗火热上炎之咽喉疼痛、口舌生疮、牙银肿痛、目赤肿痛;热毒壅盛之疮疡痈肿;痰火郁结之瘰疬、痰核等。

用量用法:

1、本品不入汤剂,多入丸、散剂应用。

2、一般用量0.1~0.3克。止痉、开窍用量大,0.5~1克。

3、外用适量,研粉敷患处。

天麻、钩藤天麻:为兰科植物天麻的块茎。钩藤:为茜草科植物钩藤的带钩茎枝。共同点:

1、息风止痉:治疗虚风内动之四肢蠕动等。

2、平抑肝阳:治疗虚阳上亢之头痛、眩晕等。通过配伍,亦可以治疗肝风挟痰之惊痫;破伤风之抽搐、痉挛、角弓反张;风痰眩晕等。不同点:天麻:

1、药性偏平,息风止痉无论寒热均可应用。

2、祛风通络止痛:治疗肢体麻木、手足活动不利、半身不遂、筋骨疼痛、风湿痹痛等。

3、本品没有明显的降血压作用。

钩藤:

1、本品药性偏凉,治疗肝风内动、肝阳上亢之证,伴有热象者更为适宜。

2、有明显的降血压作用,适用于治疗高血压病属肝阳上亢或肝火上炎者。

3、疏散风热:治疗风热上攻之头痛、目赤肿痛以及风疹透发不畅者。用量用法:

1、入汤剂宜后下,以防有效成分钩藤碱被破坏,降低药效。

2、常用量10~15克。全蝎、蜈蚣全蝎:为钳蝎科动物东亚全蝎的干燥体。蜈蚣:为蜈蚣科动物少棘巨蜈蚣的干燥体。共同点:

1、息风止痉:治疗惊风、抽搐、痉挛等。二药息风止痉作用强,经常相须配伍同用。既可以提高疗效,又可以降低毒性。主治肝风内动之实证。(1)温热病高热、抽搐之急惊风。(2)中风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等。(3)破伤风。

2、解毒散结:治疗热毒疮痈肿痛;痰热互结之瘰疬、痰核;蛇虫咬伤等。

3、祛风通络止痛:治筋脉拘挛、关节变形之顽痹。二药性善走窜,通达内外,祛风通络作用好,善于治疗风湿痹证,久痹入络、入骨之顽痹。亦治顽固性正偏头痛等。不同点:

全蝎:息风止痉作用好。蜈蚣:解毒散结作用强。用量用法:

1、多研粉吞服,用量0.5~1克。

2、可以入汤剂,用量一般3~5克。注意事项:

1、二药均有毒,主要是对神经系统的强烈抑制作用,严重者可致呼吸衰竭而死亡。所以用量不宜过大。

2、孕妇禁用或慎用。地龙、僵蚕地龙:为钜蚓科动物参环毛蚓等的干燥体。僵蚕:为蚕蛾科昆虫家蚕幼虫感染白僵菌而致死的干燥体。共同点:

1、息风止痉:治疗惊风、抽搐、痉挛等。不同点:地龙:

1、药性寒凉,偏于治疗温热病热极动风之高热、烦躁,神昏、抽搐等。亦可治疗痰火上扰之小儿急慢惊风;肝火上炎或风热上攻之目赤肿痛。

2、清热通络:治疗风湿热痹,关节红肿疼痛等。亦可治疗中风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等。

3、清肺平喘:治疗热性咳喘,痰多色黄者。

4、利尿通淋:治疗热结膀胱,小便淋漓涩痛者。

5、清热解毒:治疗痄腮。化水外涂。

用量用法:

1、入汤剂,5~10克。

2、鲜品10~20克,化水冲服。

3、研粉吞服,1~2克。僵蚕:

1、疏散风热:治疗外感风热之头痛、目赤、咽痛及风疹瘙痒等。

2、化痰散结:治疗痰气郁结之瘰疬、痰核等。

3、本品既可以息风止痉,又可以化痰通络,临床亦可治疗中风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用量用法:

1、入汤剂,5~10克。

2、研粉吞服,1~2克。平肝息风药的小结

一、平肝息风药的常用配伍:

1、热极动风者,配伍清热泻火解毒之品。

2、痰热蒙闭心窍者,配伍清热化痰之品。

3、肝风挟痰者,配伍化痰之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