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复习上课用-必修一第14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_第1页
高三一轮复习上课用-必修一第14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_第2页
高三一轮复习上课用-必修一第14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_第3页
高三一轮复习上课用-必修一第14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_第4页
高三一轮复习上课用-必修一第14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课程标准:(1)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2)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3)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日本——敌人、朋友?

材料一:“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讲,日本是我们最近的邻邦。一衣带水这个词几乎成了我们形容日本时必不可少的词汇。然而,在地球上现有的国家中,日本却是离我们最远的一个国家。”

——央视主持人水均益材料二:“日本帝国主义是近代中国最凶恶、最野蛮的敌人。”——江泽民材料三:“日本是中国的闹钟,时刻让中国惊醒”

——《读者》甲午中日战争广乙舰靖远舰经远舰来远舰北洋水师军旗亚洲第一世界第四防护巡洋舰装甲巡洋舰

在1890年时,北洋海军二千吨位以上的战舰有七艘,共二万七千多吨;而日本海军二千吨位以上的战舰仅有五艘,共一万七千多吨。然而,1894年,日本悍然发动对大清帝国的战争。它怎敢打“师傅”?究根溯源日本为什么敢于挑起甲午战争?它挑起这场战争的目的是什么?这场战争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甲午战争前中日两国概况比较日本中国政治

经济地缘军事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起来改革后保留封建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腐朽没落的封建统治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国土狭小,资源匮乏地大物博,市场广阔扩军备战,积极准备对外扩张洋务运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军事实力一、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1、背景:①世界形势:②日本:③朝鲜:④清政府:⑤列强:爆发农民起义明治维新后,资本主义发展,出台“大陆政策”,侵华野心蓄谋已久腐败无能默许或支持日本侵略中国第二工业革命完成,由自由资本主义进入垄断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列强加紧对外侵略扩张。(根本原因)(导火线)资源贫乏,国内市场狭小。默许纵容蓄谋已久积极扩张腐败无能避战求和提供契机甲午战争清政府

日本欧美列强朝鲜(东学党起义)“没有别国的帮助,它无论在财政上或军事上都没有独立行动的能力。——列宁(根本原因)(直接原因)1、爆发的原因2、经过清政府仓促应战1丰岛海战2平壤战役3黄海海战4辽东战役5威海战役日本发动侵略战争中日双方正式宣战左宝贵牺牲,叶志超弃城逃跑邓世昌等牺牲,双方损失相当。旅顺、大连失陷,日军屠杀中国居民北洋舰队全军覆灭日本第一阶段第二阶段进攻(1894-1895)3、结果:中国战败,签定《马关条约》中国惨败的原因:1895年4月17日,李鸿章和伊藤博文签订《马关条约》时的情形。VS慈禧:哪管国家兴亡,生日非过不可。“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

明治天皇:以饿肚皮的精神,一天只吃一餐饭,鼓动着他的臣民为战舰捐出口袋里的最后一个铜板。内因:清政府统治腐败;避战求和;清军防务松弛,官兵临阵脱逃。没有动员民众。外因:日本制度先进,蓄谋已久;列强支持日本。

(根本原因)割三地进一步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刺激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赔二亿加剧了人民负担;清政府举借外债,便于列强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开四口使列强的侵略势力深入内地。设工厂拓展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途径,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与以往条约的不同:①经济:商品输出为主②政治:以华治华资本输出为主瓜分中国《马关条约》内容及危害一批工厂二亿白银三块土地四口通商日本倾尽国力打赢这场战争,而堂堂大清帝国却败的一塌糊涂,这场战争可以说是中日两国历史的分水岭,那么,这场战争对日本、中国、甚至远东格局各产生了什么影响呢?4、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1)对中国:一方面:领土主权大量丧失;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受阻,民族危机加重,国际地位下降。另一方面:促使中华民族新觉醒,救亡运动高涨,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经济:小农经济进一步瓦解,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政治: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开始制度革新:维新派发动维新变法,主张君主立宪制;革命派主张民主共和;实业派实业救国。农民阶级掀起反帝爱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清政府:预备立宪、清末新政。思想:促进了新思想的传播(资产阶级思想)社会生活:城市生活方式发生变化。总的来说,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大大加深日本倾尽国力打赢这场战争,而堂堂大清帝国却败的一塌糊涂,这场战争可以说是中日两国历史的分水岭,那么,这场战争对日本、中国、甚至远东格局各产生了什么影响呢?(2)对日本的影响:

经济发展、国力增强、地位提高、亚洲强国、野心膨胀。(3)对远东格局的影响:

清政府的朝贡体系崩溃,中国地位一落千丈;日本地位急剧上升,冲击了英国为主导的不平等条约体系,列强之间矛盾加剧,尤其是日俄矛盾加剧,导致东亚国际关系日益动荡。客观上刺激了中华民族的真正觉醒清政府:维新派:革命派:农民阶级:预备立宪和清末新政戊戌变法决心用暴力推翻清政府义和团运动甲午战争的失败对国内政局造成了怎样的影响?列强纷纷在中国土地上划分势力范围,中国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机。二、八国联军侵华1、原因:民族危机的加深激起中国人民的反抗——义和团运动。列强为镇压义和团运动,巩固扩大侵华权益。①根本原因:②直接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下,列强为了进一步侵略和瓜分中国;2、时间、参加国:1900年夏,英、俄、德、法、美、日、意、奥八国(1)天津——北京

廊坊附近受挫,逃回天津。(2)大沽口——天津

天津陷落。(3)天津——北京

北京陷落,成立联军司令部。3、经过(1900年—1901年)4、结果:中国失败,签定《辛丑条约》

1901年9月7日清政府与德、俄、英、法等十一个帝国主义国家签订了空前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这就是李鸿章和庆亲王奕劻代表清政府与各国列强签约时的情景。①赔款4.5亿②划使馆界③拆炮驻兵④严禁反帝

⑤设外务部内容影响加重人民的负担,税收受列强控制。

“国中之国”,成为列强侵华大本营;腹地置于列强武装控制之下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堕落为“洋人的朝廷”。通过外交途径加强对清政府的控制《辛丑条约》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朝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嘿嘿,你们的地盘,我做主《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中国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汇流。(辛亥革命)鸦片战争《南京条约》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的历程归纳总结思考:列举1840至1900年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史实主要有哪些?1、鸦片战争前后:林则徐主持虎门销烟;镇江战役海龄殉国。2、甲午中日战争中,爱国官兵的反抗:黄海大战中的邓世昌;人民的反抗: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3、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义和团运动的英勇反抗。1、侵华方式:经济上:甲午战前以商品输出为主,甲午战后以资本输出主(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政治上:二鸦后的以华治华变为甲午战后瓜分中国,再变为八国侵华后的以华治华;军事上:军事侵略变为武装控制。小结:

19C40S—20C初列强侵华的主要特点:

2、列强侵华实质:

西方国家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征服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西方列强始终不能灭亡中国的原因是: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3、近代西方列强侵华的影响:

(1)对西方而言:既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原料产地、商品销售市场、资本输出场所,也影响了列强间的相互关系,各国在侵华过程中既勾结又相互争夺。(2)对中国而言:列强侵华的影响表现为双重性——破坏性和建设性破坏性:列强侵华给中华民族带来了灾难,破坏了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阻碍了经济的发展,打断了中国正常的社会发展进程,是造成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根源。

客观上的建设性:列强客观上传播了西方先进的制度、技术、思想文化,给中国旧制度、旧观念前所未有的冲击,促进了中国近代化进程(经济、政治、思想、生活)。a、政治:封建专制制度受到冲击,君主专制最终瓦解;b、经济:自然经济逐步瓦解,民族资本主义出现并缓慢发展;c、思想文化:西方启蒙思想传入,儒家思想受到冲击;d、社会生活:人们的衣、食、住、行开始与国际接轨。

庚子(1900年)是19世纪的最后一年,辛丑(1901年)是20世纪的最初一年。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义和团运动轰然起于民族矛盾的激化之中。他表现了被侵略者对于侵略者郁积已久的愤怒;同时又包含着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的抵抗,包含着旧式小农和手工业者因自然经济分解而蒙受的痛苦;并与百日维新失败后的政局变动牵连相结。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义和团运动--农民自发的反帝爱国运动

材料1:

“最恨和约,误国殃民。上行下效,民冤不伸。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材料2:挑铁道,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一概鬼子都杀尽,大清一统庆升平。

1、请结合材料一思考义和团运动爆发的原因。2、义和团提出的口号是什么?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评价?1、原因:根因: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加深。2、口号:扶清灭洋“扶清灭洋”评价:①体现了朴素的爱国主义精神;②但有一定的盲目排外性.3、影响:积极影响: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企图。打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性质:农民阶级的反帝爱国运动材料2.明治维新后的日本由于改革不彻底,仍保留着浓厚封建残余。广大工人、农民的生活极端贫困,加上日本资源稀少,国内市场狭小,生产发展受到阻碍;劳动人民反抗,社会矛盾尖锐。材料1.

19世纪中叶,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建立起中央集权近代天皇制国家。明治政府大力推进现代化,兴办企业,80年代中期开始工业革命。

“欲经营天下,开拓万里之波涛,布国威于四方。”

——明治天皇《御笔信》国家独立自卫有途二:主权线(国之疆域);利益线(与国安危相关地区)

——首相山县有朋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后,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国力逐渐强盛但由于日本仍保留着浓厚的封建残余势力,国内市场狭小,因此人民起义不断日本统治集团急需从对外侵略扩张中寻求出路制定了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大陆政策日本台湾朝鲜满蒙中国亚洲乃至全世界美国英国法国德国俄国列强的态度希望日本成为其侵略中国和朝鲜的助手利用日本牵制俄国在远东发展势力乘机夺取新的权益侵略中国东北和朝鲜准备尚未就绪支持默许怂恿不干涉

上面连环图显示日本对朝鲜的侵略过程,你知道其中反映的史实吗?看图说史1.史学界有人认为“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化的一个重要分水岭”,其主要依据是

A、甲午战后列强侵华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B、甲午中日战争宣告洋务运动破产,刺激维新变法运动兴起

C、甲午战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D、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D2、有人说,甲午中日战争是传统中国与近代中国的分水岭,这种观点的主要依据是A、《马关条约》允许在华投资设厂B、甲午中日战争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C、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D、民族工业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D3、梁启超曾说:“我支那四千年之大梦唤醒,始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这里“大梦唤醒”的表现是A.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口号掀起革新图强运动B.以义和团为代表的农民阶级反洋教运动风起云涌C.民族资本主义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夹缝中艰难起步D.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领导救亡图存斗争D4、1895年,日本人终于拿到了想要的《马关条约》,西方政界议论纷纷,下列西方政界的议论符合史实的是①美国:中国,你的一个孩子走了。②英国:我们终于可以获得减免税率了。③法国:伙计,我们的机器也搬运到中国去。④德国:我们现在终于可以把使馆设在中国北京啦。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B颐和园石舫吉野号巡洋舰19世纪末最华美的艺术品19世纪末航速最快的巡洋舰之一慈禧太后挪用海军军费修造明治天皇从宫廷费用中省出30万供海防战争报道:

1894年11月,中日甲午战争期间,日军攻陷旅顺,对市内居民连续四天进行杀戮,老弱妇孺无一幸免。屠杀过后全市仅剩三十六人被留下埋葬同胞尸体,估计超过二万人遇害。“尸体抬了一个月才抬完。两万多尸体,堆成尸山,日本人用火,烧了十几天才烧完,将骨灰埋在白玉山东麓”。日本血洗旅顺看了这些图片文字你的感受是什么?

当时中国是大国,有四亿人口,军队95万,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日本是小国,军队只有29万,后方遥远,供应不便,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可是最终清政府失败了。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材料一:“海军备款三千万,仅购数艘,而西太后即命提款,营构颐和园。问海军衙门所管何职,则颐和园之工程也。”材料二:日军向驻守牙山的清军发动进攻后,李鸿章命告清军统帅:“日兵来牙窥探,可置之不理……切勿自我先挑衅”。丰岛战役后,清军失利退至平壤。李鸿章仍命令:“先定守局,再图进取”。材料三:黄海大战后,清军主力尚存。1895年,日军进犯北洋海军基地威海卫。丁汝昌主动请求歼敌,李鸿章下令:“如违令出战,虽胜亦罪”。

材料四:清军的枪炮大都购自英德美法等国,有的炮弹没有炸药,只有沙土,根本不能使用。军舰的炮弹虽然“实储火药,然配储不多,且药线铁管仅实煤灰,故弹中敌船而不能裂”。因此,北洋舰队在海战中吃亏很大。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清政府应朝鲜政府请求派兵帮助镇压日本乘机派军队开进朝鲜

鸦片战争后开放的通商口岸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开放的通商口岸

中日甲午战争后开放的通商口岸近代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1895-1898年间,国内新创建的商办厂矿企业,资本在万元以上就有六十多家,其中80%属于轻工业。不仅原来较好的上海、广州、汉口、天津等城市,民族工业有所发展,其他一些地方也出现了商办厂矿企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