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陕西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渐开线蜗杆磨削运动仿真研究所在学院专业班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自095班渐开线蜗杆磨削运动仿真研究[摘要]:现代工业产品对蜗杆蜗轮副在承载能力、传动效率和传动精度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满足这些要求,一方面是采用机械性能更好的材料和必要的热处理,另一方面是提高加工精度,如采用磨削加工来提高蜗杆螺旋面的形状精度和降低表面粗糙度值。因此蜗杆磨削的设计和研究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主要研究渐开线蜗杆的磨削仿真,探讨了蜗杆、砂轮零件的实体建模,砂轮磨削蜗杆的运动仿真等问题。论文首先在深入研究微分几何和空间啮合原理的基础上,选定一组符合国家标准的蜗杆参数在pro/e中建立蜗杆的实体模型。然后,系统的研究了渐开线蜗杆的磨削加工工艺,根据已知的蜗杆齿面形状和包络原理,求得了砂轮廓型,并进一步在pro/e建立了砂轮的实体模型。[关键词]:啮合分析法向直廓蜗杆磨削加工仿真实体建模StudyonthegrindingmotionsimulationoftheinvolutewormHuKaihua(Grade9,Class05,MchanicalDesignManufacturingandAutomation,MechanicalEngineeringinstitute.,ShaanxiUniversityofTechnology,Hanzhong723003,Shaanxi)tutor:HouhonglingAbstract:Nowadays,wormgearingwhichhashigherperformanceinbearingcapacity,transmissionefficiencyandtransmissionprecisionisneededinmodemindustryproducts.Inordertomeetthisdemand,twomeasurescanbetakentodealwithit;oneistoadoptnewmaterialwithhigherstrengthandtotakeheattreatmentonsurface,theotheristoenhancethemanufactureaccuracy,suchastoimprovewormshapeprecisionortodeduceitssurfaceroughness.So,wormgrindingtechnologyresearchanddevelopmenthasimportantandrealmeaning.Inthisdissertation,involutewormhasbeenresearched,andthewayhowtomodelingthewormgearingandgrindingwheelwithhighaccuracyandhowtosimulatewormgearinggrindingwithsmoothmotionalsobeendiscussed.Firstly,surfaceequationofstraightsidednormalwormisbuiltonthebasisofdifferentialgeometryandspatialmeshingtheoryandonthebasisofselectedasetofwormparametersmeetthenationalstandardsinthepro/ewormentitymodelissetup.Then,thesystemofinvolutewormgrindingprocessisstudied,accordingtotheknownwormtoothsurfaceshapeandenvelopeprinciple,typesandcontourareobtained,andfurtherestablishedtheentitymodelofgrindingwheelinpro/e.Keywords:meshinganalysis,involuteworm,Grinding,Processingsimulation,Entitymodeling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作者签名:日期:指导教师签名:日期: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作者签名:日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作者签名: 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作者签名: 日期:年月日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目录TOC\o"1-3"\h\u212151绪论 页共54页GAMMA=ATAN(Z1/Q)HA1=MHF1=1.2*MHF2=M*(1.2-X2)S=PI*Z1*MTX=CEIL(L/S)LA=TX*M*Z1*PIBETA=GAMMAALPHA_T=ATAN(TAN(ALPHA/COS(BETA)))S0=(M*Z2-M*Q)/2S1=M*QS2=M*Z2S3=360/(4*Z2)+180*TAN(ALPHA_T)/PI-ALPHA_TS4=S2-2.4*MS5=S2*COS(ALPHA_T)S6=M*Z2S7=S2+2*MS8=3*LAS9=M*Q-2.4*MS10=0.38*M(4)建模a建立基准平面DTM1,TOP平面往下偏距S0。b建立蜗杆轴线A1,FRONT平面与TOP的交线。c建立轴线A2,RIGHT平面与DTM1的交线。d建立直角坐标系CS0,x垂直与top平面向上,y垂直与front平面向外,z垂直与right平面向右。e建立直角坐标系CS1,x垂直与DTM1平面向上,y垂直与right平面向右,z垂直与front平面向里。f建立直角坐标系CS2,参照为CS1,相对Z轴旋转角度(前视图看逆时针方向旋转)S3g建立螺旋线,圆柱坐标系为CS0,方程为:r=m*q/2theta=-t*TX*360
\\负号表示螺旋线为右旋z=-t*la图3.2蜗杆螺旋线h草绘曲线,草绘平面为front,参照基准为顶=top草绘参为A_2轴线。画四个同心圆,圆心在A2轴线上,从外到里为S4、S5、S6、S7.并建立关系S4=S2-2.4*MS5=S2*COS(ALPHA_T)S6=M*Z2S7=S2+2*M完成后如图所示:图3.3齿形轮廓接触圆i建立蜗杆基圆渐开线,笛卡尔坐标系为CS2,方程为:r=m*z2*cos(alpha_t)/2
theta=t*60
x=r*cos(theta)+r*sin(theta)*theta*pi/180
y=r*sin(theta)-r*cos(theta)*theta*pi/180
z=0j将上面的渐开线沿RIGHT平面镜向。完成后如图如示:图3.4蜗杆渐开线轮廓将渐开线及四个圆向左移动距离LA,并创建伸出项,选取DTM2为草绘平面,以A1为圆图3.5蜗杆主轴k创建扫描混合特征,原点轨迹线为之前创建的螺旋线,螺旋线的起始点为草绘截面的定位点。图3.6(a)扫描参数图3.6(b)原点轨迹线为第7步建立的螺旋线。草绘两截面,螺旋线的开始和结束为两截面的定位点。截面一如图:
图3.7(a)齿廓截面放大看如图:图3.7(b)具体做法:选择“通过边创建图元”,选择两渐开线及草绘曲线的最外和最里的圆弧线,将渐开线和最里的圆弧线倒圆角,将圆角大小添加到草绘关系里:S10=0.38*m。完成第一剖面绘制。接着同样完成第二剖面的绘制。完成后如下图:
图3.8单头蜗杆成型
l将上面完成的扫描混合特征沿A1轴阵列,个数为Z1,角度为360/Z1。如图
图3.9四头蜗杆
m建立基准点PNT0,镜向后的渐开线与草给曲线的交点。通过PNT0,平行也RIGHT做一个平面DTM3。建立旋转切剪特征,草绘平面front,草绘参照为A1轴线和DTM3。草绘如下:
图3.10(a)截取定长蜗杆完成后,编辑关系
长度尺寸:L=40
直径尺寸:D=m*(q+3)倒角尺寸:θ=1.5*m最后完成如下图:图3.10(b)图3.10(c)蜗杆轴面剖视图4磨削研究及实体表示磨削是利用高速旋转的砂轮等磨具对被加工工件表面的切削加工。磨削用于加工各种工件的内外圆柱面、圆锥面和平面,以及螺纹、齿轮和花键等特殊、复杂的成形表面。由于磨粒的硬度很高,磨具具有自锐性,磨削可以用于加工各种材料,包括淬硬钢、高强度合金钢、硬质合金、玻璃、陶瓷和大理石等高硬度金属和非金属材料。磨削通常用于半精加工和精加工,精度可达IT8~5甚至更高,表面粗糙度对一般磨削为Ral.25~0.16微米,精密磨削为RaO.16~0.04微米,超精密磨削为RaO.04~Ra0.01微米,镜面磨削可达RaO.01微米以下。磨削的比功率(或称比能耗,即切除单位体积工件材料所消耗的能量)比一般切削大,金属切除率比一般切削小,故在磨削之前工件通常都先经过其它切削方法去除大部分加工余量,仅留0.1~1毫米或更小的磨削余量。随着缓进给磨削、高速磨削等高效率磨削的发展,已能从毛坯直接把零件磨削成形。4.1蜗杆加工工艺表4.1蜗杆加工工艺规程(适用5~6精度蜗杆)序号工序名称说明设备1粗车Cjk6132数控车床2热处理正火HB180~2203精车蜗杆轴颈及齿顶圆柱面留磨量0.3mmCjk6132数控车床4齿面粗加工Cjk6132数控车床5热处理淬火HRC58~62,局部或高频淬火)6研磨中心孔研磨顶尖7磨磨外圆M2110A外圆磨8精磨半精磨外圆M2110A外圆磨9车螺纹Cjk6132数控车床10铣键槽XK714数控铣床11热处理低温时效160℃~200℃,油热24小时12磨削M2110A外圆磨4.2齿面磨削工艺要求蜗杆磨削的加工余量如下表.表4.2模数淬火后磨削余量≤20.2~0.3>2~30.3~0.4>3~50.4~0.5>5~70.5~0.6>7~100.6~0.7>10~120.7~0.84.3渐开线蜗杆磨削方法选择4.3.1渐开线蜗杆齿形磨削存在的问题(1)径向干涉:当砂轮外径与蜗杆根圆相切时,蜗杆齿根有一部分齿形a0g无法磨削,即,如要磨削蜗杆全齿形a0b0时,砂轮需进入蜗杆根圆里面,称为径向干涉,也叫根切。如图4.1所示。图4.1径向干涉(2)另侧干涉:由于蜗杆齿面为一螺旋面,当磨削左(右)齿面时,砂轮可能与蜗杆右(左)齿面发生干涉,称为另侧干涉。(3)螺旋干涉:展成法磨削蜗杆时,砂轮与蜗杆的理想接触线为蜗杆直母线,当砂轮面与蜗杆在其它位置接触,从而使齿面发生多磨或少磨的现象,称为螺旋干涉。螺旋干涉发生在被磨削齿面,而另侧干涉发生在非磨削齿面。对于径向干涉和另侧干涉,较易理解;对于螺旋干涉,则存在一定的争议。一种意见认为,对于任意直母线螺旋面,由于不同半径处螺旋升角不同,因此都存在螺旋干涉;另一种意见认为,渐开线蜗杆直母线上法线方向恒定,具有可展性,因此采用展成法磨削不存在螺旋干涉。本文倾向于后一种观点,但应注意,采用展成法磨削不但要求被磨削螺旋面具有可展性,还应满足砂轮面与螺旋面接触的直母线上具有恒定的公法线。因此,砂轮面必须为平面、锥面或柱面,砂轮轴线与蜗杆轴线也应有一定的位置要求,以保证它们具有公法线。4.3.2渐开线蜗杆齿形的磨削方法(1)展成法磨削对于普通圆柱直纹螺旋面而言,渐开线螺旋面是唯一的可展面,因此可采用展成法进行磨削。根据砂轮形状的不同,又可分为锥面砂轮磨削法和平面砂轮磨削法。a锥面砂轮磨削法渐开线螺旋面存在以下性质:渐开线螺旋面在任意一直母线处均可有一个密切锥面,锥顶半角为(基圆螺旋角),其轴为曲线率的中心轴。令砂轮轴与蜗杆轴平行,此时蜗杆面上总可以找到一条直母线与砂轮轴相交,令这条直母线绕砂轮轴回转,即得砂轮锥面。该锥面与蜗杆在该直母线处的密切锥面相切,它们的锥顶半角互为余角,即砂轮锥面的锥顶半角为(蜗杆基圆螺旋升角)。锥面砂轮磨制法砂轮修型简单,砂轮轴线调整方便,但容易出现径向干涉和另侧干涉。由于这种磨削方法砂轮轴线与蜗杆轴线平行,因此又称作平行轴磨制法或零度磨削法。b平面砂轮磨削法它是利用媒介齿条的原理,把砂轮平面放在该齿条面内,再加以螺旋运动,便可进行磨制。这时,砂轮平面为直母线的切平面,砂轮轴线为直母线的法线方向。由于蜗杆沿圆周方向有无穷多条直母线,因此砂轮轴线也有无穷多个安装角度。后来采用蜗杆加工时刀具与蜗杆的轴夹角作为砂轮磨削时的安装角,同时进行适当的调试,便可进行磨削。(2)砂轮创成修整磨削法砂轮创成修整磨削法的关键在于砂轮的修形。创成修整器的工作原理为:一个作往复直线运动的金刚石,绕修整器中心轴线旋转,同时又沿轴线移动,对砂轮型面进行修整。创成修整器顶装在磨床前后两顶尖间,金刚石绕轴线的旋转运动和沿轴线的移动通过机床主轴—螺距挂轮—工作台丝杠传动链联系起来。这样三种运动的组合,使金刚石刃尖描绘出假想螺旋体母线“造型运动”的轨迹,同时将砂轮工作面上可能产生干涉的地方修整掉。这种完全按照螺旋体母线造型运动的轨迹来修整砂轮的方法,称为创成修整法。创成修整法最大的优点是不受砂轮直径大小的限制,可以完全消除“螺旋干涉”效应,磨削出没有“畸形”的直母线螺旋面。如英国Matrix单线砂轮万能创成修整器就具有结构简单紧凑,调整精确可靠,使用操作方便等优点,它可以广泛应用于螺纹磨床、蜗杆磨床以及滚刀刃磨机床等设备上。创成修整器的调整计算,主要是修整器金刚石的安装高度和角度的调整计算。创成修整器是通过两组块规(角度调整块规和高度调整块规)来保证金刚石切削刃尖往复直线运动轨迹与假想螺旋面母线位置完全一致。按照螺旋面形成原理,直母线偏离螺旋面轴线的距离就是金刚石高度调整块规组的尺寸ν,直母线相对端剖面的夹角就是金刚石安装角,通过公式可将其换算为金刚石角度块规组尺寸C(单位:mm)(4-3)对于渐开线蜗杆,尺寸ν等于蜗杆基圆半径,等于蜗杆基圆螺旋升角。为避免另侧干涉,砂轮平面一般沿蜗杆分度圆螺旋线方向倾斜,其倾斜角度不影响蜗杆齿形精度。采用创成修整器修出的砂轮型面为一复杂的空间曲面,它与蜗杆的接触也是空间曲线,本文不再详述。4.3.3磨削方法比较(1)平面包络法:砂轮形状简单,如砂轮安装角度适当,可避免径向干涉和另侧干涉。这种方法的缺点是要求砂轮必须绕两个方向旋转,通常只能在精密铲床上实现;(当磨削小齿角渐开线蜗杆,其基圆半径大于实际根圆半径时,砂轮只要调整角度即可,这时也可以在精密螺纹磨床上实现)每次只能磨削一个齿面,磨另一齿面时需要蜗杆调头。(2)锥面砂轮展成法:砂轮形状简单,对机床调整机构要求低,在铲床、螺纹磨床、蜗杆磨床上都能实现,且能够同时磨削左右齿廓面。但当分度圆螺旋升角较大时,容易产生另侧干涉和径向干涉,因此它适用于磨削分度圆螺旋升角较小的渐开线蜗杆。(3)创成直母线修整法:可消除径向干涉、另侧干涉和螺旋干涉等问题;对磨削对象限制较小,它可以磨削所有直母线蜗杆;砂轮调整角度不影响蜗杆齿形精度。缺点是由于砂轮修整时沿蜗杆圆周方向为断续修整,一般金刚石刃尖每转3°修整一次,因此存在一定的修形误差,齿形加工精度比展成法的略低。在本设计中,采用平面砂轮磨削方法来进行磨削。4.4砂轮表面参数方程设坐标系与渐开线圆柱蜗杆相固连,通过计算得到螺旋面参数方程为:(4-4)式中―蜗杆齿形角u―直廓线车刀刃口参数 ̄车刀转角―圆柱蜗杆基圆直径―螺旋参数设坐标系与盘形砂轮相固连,两者的相互位置如图图4.2渐开线位置坐标P点是渐开线蜗杆螺旋面与砂轮回转面上任意一点的相应点,也是两者接触线C上任一点。蜗杆螺旋面p点的法矢量为:(4-4)砂轮与蜗杆的啮合条件为:经过整理后得到啮合条件为式中:或写成式中―蜗杆螺旋升角A―蜗轮蜗杆的中心距则得出渐开线圆柱蜗杆螺旋面S1上接触线的方程为(4-6)渐开线螺旋面S1上任意一点p1与砂轮回转面S上任意点p为对应点(相切点)。如已知p1的坐标及改点处的法矢量,则能求出p的坐标及法矢量的表达式。把螺旋面上的切削线再转换到回转面坐标系中去,即为回转面S上的一根固定接触线。砂轮回转面上任意一点的径矢为(4-7)式中将、、代入并整理便得到砂轮回转面S上一根固定接触线为(4-8)最后的盘形砂轮回转面的轴向截形方程式为:(4-9)如图:图4.3砂轮截形4.5砂轮的三维建模(1)建立砂轮外轮廓(同蜗杆的渐开线)如下图图4.4砂轮截面(渐开线)(2)定义砂轮的大小图4.5(3)砂轮中心孔图4.6(a)砂轮图4.6(b)砂轮截面剖视图5结构仿真与运动分析通过对以上砂轮、蜗杆零件的设计,设定机构运动仿真的初始条件,然后对砂轮、蜗杆实施变参,将变参后的蜗轮蜗杆进行组装,组装之后,进入Pro/E机构模块,进行约束与快照的设置,然后再定义齿轮副、选取电动机,完成之后,对机构进行运动分析、干涉检查、速度测量,最后制作机构的动画。5.1砂轮蜗杆机构的虚拟装配 (1)Pro/E产品装配模型的特点装配模型的研究早在70年代就开始了,其主要的发展趋势是由图表达的拓扑结构向树表达的登记层次结构发展,装配建模的实质就在于如何在计算机内有效地表达装配体外在的和内在的关系,主要集中在装配模型必须囊括哪些有关的信息和所有这些信息如何恰当地组织起来,才能支持整个CAD系统在其生命周期的全过程一从需求分析、设计、加工、装配到最后的销售维护。装配体模型最基本的组成单元是零件,子装配体和成品装配体[39-41]。a零件(Part)即是通常意义上的零件,是装配体中最基本的物理组成元素,是不可拆分的几何实体,是详细设计中的具体设计对象。b装配体(Subassembl)是装配体中逻辑组成元素之一,是在设计过程中确定的具有定功能的逻辑实体,它由多个零件组合而成。c部件(Component)是装配体中最基本的逻辑组成元索,它是零件和子装配体的并集。d成品装配体(Product)是产品设计的结果,是最终体现设计者的设计意图、实现产品的预定功能的实体,它是由零件和子装配体组成的。(2)对砂轮蜗杆进行虚拟装配a装配环境设置在新建对话框中选取组件,然后取消缺省,选取,确定,b创建基准轴因为没有固定件,采用下列方式。一是先为砂轮蜗杆间的轴中心距建好组建文本参照面和基准轴,以方便对齐;二是在平移时,让砂轮在前视面和组建文件本身的基准面ASM-FRONT对齐,蜗杆的基准面本身在基准面ASM-FRONT的平移基准面ASM-DTM1对齐。如图5.1所示。图5.1创建基准轴c装配砂轮分别用“圆柱”连接类型组装进来,并进行平面的约束,如图5.2所示。图5.2(a)砂轮装配参数图5.2(b)砂轮的固定d装配砂轮分别用“圆柱”连接类型组装进来,并进行槽的约束,如图5.3所示。图5.3(a)蜗杆装配参数图5.3(b)蜗杆磨削的组装图在装配中,特别是复杂零部件的装配,零部件间的干涉是很难避免的,过去往往要到零部件加工结束后,实际装配时才能发现。这不仅造成经济损失,更重要的是延误了研制周期。现在应用了Pro/E中的装配模块,能非常容易的发现零部件之间的干涉,及时对相关零件作修改,把问题消灭在设计过程中。5.2砂轮蜗杆机构的运动仿真在Pro/E的机构模块下,通过设置槽约束、伺服电机、分析参数等检查砂轮蜗杆的运动情况,针对出现的干涉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最后,将机构的运动状态在制作成动画。(1)设置伺服电动机按已知条件,蜗杆对设置等速1m/s,如图5.4所示图5.4(a)机构运动装配图图5.4(b)电机设置参数图5.4(c)设置伺服电机(2)设置机构分析参数图5.5(a)运行分析图5.5(b)(3)砂轮蜗杆的干涉分析首先,在机构中做干涉分析如图5-6所示,从图可以看出,砂轮蜗杆在运动时存在干涉,从前面砂轮蜗杆的创建来看,这个干涉不是因为设计问题而生成的,而是因为主动轮和从动轮间的不正确对齐而生成的。因此,应重新对齐主动轮与从动轮,具体做法是:先设置图形对齐约束,以控制齿对齿的运动。然后再将设置结果做成快照。在设置前,将先前做的齿轮副设置删除,否则它会干扰约束的操作。经过重新调整发现,机构的干涉明显减少,如图5.6(a)所示图5.6(a)图5.6(b)机构中做干涉分析图5.6(c)捕获动画(4)制作蜗轮蜗杆机构动画(见图5.7)图5.7视频动画5.3干涉拟合曲线蜗杆内旋风加工和外旋风加工通理:有干涉和齿形修正的问题,刀径和螺旋线升角的大小对加工的结果影响较大。1.干涉问题可通过改变轴交角来解决:一般,轴交角≈(分度圆螺旋线升角+根圆螺旋线升角)/2即可解决。2.齿形修正的问题,当精度要求高时必须进行。图5.8为某四头渐开线蜗杆内旋风加工的结果(廓形)情况:a图是轴交角≈(分度圆螺旋线升角+根圆螺旋线升角)/2,基本无干涉;b图是轴交角=齿根圆螺旋线升角,干涉比较大;c图是轴交角为分度圆螺旋线升角,有干涉;。根据蜗杆加工工艺可得出砂轮的安装应该与刀具的位置基本保持一致,从而推出砂轮与蜗杆的轴夹角。轴夹角图5.8干涉分析图5.8(a)轴夹角为24图5.8(b)轴夹角28图5.8(c)轴夹角21通过这样的的方法,连续改变轴夹角,将会发现干涉范围也会随之而变化下面是在两组不同参数下获得的多组数据,从而绘制出两条拟合曲线。表5.1Z1=4,m=2Z1=6,m=2轴夹角(。)干涉()轴夹角(。)干涉()200.26631.50.113210.193320.10722.50.10232.50.099230.077330.08923.20.0733.50.07723.40.059340.06523.50.05534.20.06123.6034.40.05523.80.05834.50.049240.06134.60.04724.20.06534.70.04324.40.07534.80.03924.60.08934.90.03524.80.105350.04624.90.11735.10.054250.13435.20.06625.50.25535.40.099260.49535.50.12326.50.864360.333271.32736.50.69427.51.866371.185283.612382.228293.757393.15绘出如下表:图5.9(a)干涉范围随轴夹角变化图图5.9(b)干涉范围随轴夹角变化图图5.9(c)通过曲线可以观察出,轴夹角在某一范围内将取得最小值,所以只要改变轴夹角,便可提高蜗杆的磨削精度。6总结6.1全文总结本论文主要研究工作:1)根据齿轮啮合理论,选择合适的参数,及关系方程进行三维建模;2)研究了渐开线蜗杆的加工方法及应用于渐开线蜗杆的磨削技术,比较出了加工高精度渐开线蜗杆的磨削方法;3)运用三维建模软件pro/e,建立了蜗杆、砂轮的实体模型;4)通过三维软件,进行了运动仿真研究,并对其运动进行了分析,为今后进一步对蜗杆的加工打下了基础。6.2研究展望论文工作到此,通过参数建模调试,到最后的的运动仿真,并且通过蜗杆的形状建立砂轮的模型,最终推到砂轮的磨削方法,至此已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这也仅仅是完成了一部分工作,这个课题还有需要解决的问题:(1)磨削运动仿真的效果还不理想,由于没有考虑到环境背景,以及为了程序运行的流畅,模型表面三角形划分不够精细,还不能达到照片级的要求。(2)在研究精确磨削渐开线蜗杆的过程中,没有考虑各种误差对加工出来的蜗杆齿面的影响。(3)本论文建立的模型是用来指导后续的数控加工的,是否符合实际情况还需要在实践中检验和研究;而且仅仅实现了渐开线蜗杆运动副的运动仿真,没有研究一系列主要设计参数变化时,对与啮合理论有关的重合度、接触线等的影响并实现其仿真。今后应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参考文献[1]凿轮手册编委会.齿轮手册第2版[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2]郭蕴玉.磨工工艺学(初级版)[M].科学普及出版社,1982[3]濮良贵,纪名刚.机械设计(第八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4]胡来瑢.空间啮合原理及应用[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87[5]陈定方,罗亚波.虚拟设计[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6]梁锡昌,邵明,吉野英弘,李元元,周玉山.齿轮及其刀具制造的研究[M].重庆大学出社,2001[7]王树人,刘平娟.圆柱蜗杆传动啮合原理[M].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8]樊爱华,胡忠东.虚拟现实的建模技术[M].计算机仿真,1997[9]王光建,梁锡昌.机械传动零件的加工仿真[M].现代制造工程,2005[10]曲贵龙.磨削加工技术的发展趋势[J].磨床与磨削,2000[11]闫萍萍,张丙喜,唐东红.磨削齿轮用蜗杆形砂轮的设计[M].工具技术,2004[12]沈永鹤.磨削蜗杆砂轮的修整[M].机械制造,2003[13]侯力,黄成祥,殷国富,樊庆文.蜗杆形成原理及面向对象的建模方法[M].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02[14]吴序堂.齿轮啮合原理(第2版)[M].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15]徐宏涛.数控加工工艺[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7[16]江甫炎.近代齿轮制造工艺[M].航空工业出版社,1994[17]基于Pro/E的渐开线蜗杆的参数化设计.中国西部科技2010年08月(中旬)第09卷第23期第220期[18]Ghoi,Jong-Geuna,YangMin-Yang.1n-processpredictionofcuttingdepthsinendmilling.InternationalJournalofMachineToolsandManufacture,1999(39):705-721[19]YangMin-yang,KwanOh-dal.Atoolconditionrecognitionsystemusingimageprocessing.ControlEngineeringPractice,1998(6):1389-1395[20]BlackmoreD,LenM.C,ShinF.Analysisandofdeformedsweptvolume[J].ComputerAidedDesign,1992,11".516-536[21]Leavitt.J,MesschexW.Automaticgenerationof3DenvelopesProo.NASAConferenceComputer-AidedGeometryModeling1984:113-119[22]DaehlemM,LycleT,Schumatered.Mathematicalmethodsforcurvesandsurface.VanderbiltUniversityPress,1995:527-742致谢本次毕业设计,得到了侯老师的悉心指导,以及各位同学的关心和帮忙。使得我在设计过程中少走了许多弯路,学到了更多的东西。通过这次毕业设计,我不仅学到了更多的专业知识,更学到了许多许多从事科研事业的经验以及做人的道理。这些都是我一生享用不尽的财富。本次设计由于作者水平有限,经验缺乏,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在渐开线蜗杆磨削仿真运动研究中肯定存在许多的不足,请各位老师给以批评和指正。最后,再次对在这次设计中给以我帮助的老师、同学表示感谢。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学位论文作者(本人签名):年月日学位论文出版授权书论文密级:□公开 □保密(___年__月至__年__月)(作者签名:_______导师签名:______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独创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成果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设计(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二〇一〇年九月二十日
毕业设计(论文)使用授权声明本人完全了解滨州学院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本人愿意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同意学校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或采用影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设计(论文);同意学校在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前提下,建立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系统,公布设计(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允许他人依法合理使用。(保密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作者签名:二〇一〇年九月二十日
致谢时间飞逝,大学的学习生活很快就要过去,在这四年的学习生活中,收获了很多,而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和一直关心帮助我的人分不开的。首先非常感谢学校开设这个课题,为本人日后从事计算机方面的工作提供了经验,奠定了基础。本次毕业设计大概持续了半年,现在终于到结尾了。本次毕业设计是对我大学四年学习下来最好的检验。经过这次毕业设计,我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比如操作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合作精神、严谨的工作作风等方方面面都有很大的进步。这期间凝聚了很多人的心血,在此我表示由衷的感谢。没有他们的帮助,我将无法顺利完成这次设计。首先,我要特别感谢我的知道郭谦功老师对我的悉心指导,在我的论文书写及设计过程中给了我大量的帮助和指导,为我理清了设计思路和操作方法,并对我所做的课题提出了有效的改进方案。郭谦功老师渊博的知识、严谨的作风和诲人不倦的态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他身上,我学到了许多能受益终生的东西。再次对周巍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其次,我要感谢大学四年中所有的任课老师和辅导员在学习期间对我的严格要求,感谢他们对我学习上和生活上的帮助,使我了解了许多专业知识和为人的道理,能够在今后的生活道路上有继续奋斗的力量。另外,我还要感谢大学四年和我一起走过的同学朋友对我的关心与支持,与他们一起学习、生活,让我在大学期间生活的很充实,给我留下了很多难忘的回忆。最后,我要感谢我的父母对我的关系和理解,如果没有他们在我的学习生涯中的无私奉献和默默支持,我将无法顺利完成今天的学业。四年的大学生活就快走入尾声,我们的校园生活就要划上句号,心中是无尽的难舍与眷恋。从这里走出,对我的人生来说,将是踏上一个新的征程,要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回首四年,取得了些许成绩,生活中有快乐也有艰辛。感谢老师四年来对我孜孜不倦的教诲,对我成长的关心和爱护。学友情深,情同兄妹。四年的风风雨雨,我们一同走过,充满着关爱,给我留下了值得珍藏的最美好的记忆。在我的十几年求学历程里,离不开父母的鼓励和支持,是他们辛勤的劳作,无私的付出,为我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我才能顺利完成完成学业,感激他们一直以来对我的抚养与培育。最后,我要特别感谢我的导师赵达睿老师、和研究生助教熊伟丽老师。是他们在我毕业的最后关头给了我们巨大的帮助与鼓励,给了我很多解决问题的思路,在此表示衷心的感激。老师们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和深厚的理论水平都使我收益匪浅。他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给与我很大的帮助,使我得到不少的提高这对于我以后的工作和学习都有一种巨大的帮助,感谢他耐心的辅导。在论文的撰写过程中老师们给予我很大的帮助,帮助解决了不少的难点,使得论文能够及时完成,这里一并表示真诚的感谢。基于C8051F单片机直流电动机反馈控制系统的设计与研究基于单片机的嵌入式Web服务器的研究MOTOROLA单片机MC68HC(8)05PV8/A内嵌EEPROM的工艺和制程方法及对良率的影响研究基于模糊控制的电阻钎焊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的研制基于MCS-51系列单片机的通用控制模块的研究基于单片机实现的供暖系统最佳启停自校正(STR)调节器单片机控制的二级倒立摆系统的研究基于增强型51系列单片机的TCP/IP协议栈的实现基于单片机的蓄电池自动监测系统基于32位嵌入式单片机系统的图像采集与处理技术的研究基于单片机的作物营养诊断专家系统的研究基于单片机的交流伺服电机运动控制系统研究与开发基于单片机的泵管内壁硬度测试仪的研制基于单片机的自动找平控制系统研究基于C8051F040单片机的嵌入式系统开发基于单片机的液压动力系统状态监测仪开发模糊Smith智能控制方法的研究及其单片机实现一种基于单片机的轴快流CO〈,2〉激光器的手持控制面板的研制基于双单片机冲床数控系统的研究基于CYGNAL单片机的在线间歇式浊度仪的研制基于单片机的喷油泵试验台控制器的研制基于单片机的软起动器的研究和设计基于单片机控制的高速快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短循环走丝方式研究基于单片机的机电产品控制系统开发基于PIC单片机的智能手机充电器基于单片机的实时内核设计及其应用研究基于单片机的远程抄表系统的设计与研究基于单片机的烟气二氧化硫浓度检测仪的研制基于微型光谱仪的单片机系统单片机系统软件构件开发的技术研究基于单片机的液体点滴速度自动检测仪的研制基于单片机系统的多功能温度测量仪的研制基于PIC单片机的电能采集终端的设计和应用基于单片机的光纤光栅解调仪的研制气压式线性摩擦焊机单片机控制系统的研制基于单片机的数字磁通门传感器基于单片机的旋转变压器-数字转换器的研究基于单片机的光纤Bragg光栅解调系统的研究单片机控制的便携式多功能乳腺治疗仪的研制基于C8051F020单片机的多生理信号检测仪基于单片机的电机运动控制系统设计Pico专用单片机核的可测性设计研究基于MCS-51单片机的热量计基于双单片机的智能遥测微型气象站MCS-51单片机构建机器人的实践研究基于单片机的轮轨力检测基于单片机的GPS定位仪的研究与实现基于单片机的电液伺服控制系统用于单片机系统的MMC卡文件系统研制基于单片机的时控和计数系统性能优化的研究基于单片机和CPLD的粗光栅位移测量系统研究单片机控制的后备式方波UPS提升高职学生单片机应用能力的探究基于单片机控制的自动低频减载装置研究基于单片机控制的水下焊接电源的研究基于单片机的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基于uPSD3234单片机的氚表面污染测量仪的研制基于单片机的红外测油仪的研究96系列单片机仿真器研究与设计基于单片机的单晶金刚石刀具刃磨设备的数控改造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基于MSP430单片机的电梯门机控制器的研制基于单片机的气体测漏仪的研究基于三菱M16C/6N系列单片机的CAN/USB协议转换器基于单片机和DSP的变压器油色谱在线监测技术研究基于单片机的膛壁温度报警系统设计基于AVR单片机的低压无功补偿控制器的设计基于单片机船舶电力推进电机监测系统基于单片机网络的振动信号的采集系统基于单片机的大容量数据存储技术的应用研究基于单片机的叠图机研究与教学方法实践基于单片机嵌入式Web服务器技术的研究及实现基于AT89S52单片机的通用数据采集系统基于单片机的多道脉冲幅度分析仪研究机器人旋转电弧传感角焊缝跟踪单片机控制系统基于单片机的控制系统在PLC虚拟教学实验中的应用研究基于单片机系统的网络通信研究与应用基于PIC16F877单片机的莫尔斯码自动译码系统设计与研究基于单片机的模糊控制器在工业电阻炉上的应用研究基于双单片机冲床数控系统的研究与开发基于Cygnal单片机的μC/OS-Ⅱ的研究基于单片机的一体化智能差示扫描量热仪系统研究基于TCP/IP协议的单片机与Internet互联的研究与实现HYPERLINK"/detail.htm?368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文化产业经典IP全权授权与转让独家合作协议
- 美食城档口租赁及餐饮设备购置一体化服务合同
- 连锁便利店员工招聘、培训及员工心理辅导合同
- 能源项目招投标及合同管理体系优化方案
- 自费出国留学签证办理及行前培训合同
- 院校与企业共同培养国际化人才合作协议
- 医院医疗护理管理人员聘用及护理团队建设合同
- 集体荒山承包与林业可持续发展合作合同范本
- 2025保险公司债权转让合同
- 2025年学历类自考公共课英语(二)-计算机应用基础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卷)
- 2025年广安市中考化学试卷真题(含标准答案及解析)
- 10.4热机【2025秋北师大新版九上物理主题式课件】
- 甲醇改装培训课件
- 贵州人民版一年级劳动上册全册教案
- 2025年度事业单位考试(D类)《中学综合应用能力》新版真题卷(附答案)
- 口腔设备学发展史
- 2025年广西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二)答案
- 外墙防水渗漏红外检测技术
- 监控系统维护方案
- 二手电车买卖合同范本
- 中介拍卖合同协议书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