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共页中班语言活动教案范文汇总6篇【精选】中班语言活动教案范文汇总6篇中班语言活动教案篇1活动目标1、提高幼儿听的注意力和理解语言的能力。2、引导幼儿依据动物的外形特征及以往经验猜谜语。3、通过视听讲结合的互动方式,发展连贯表述的能力。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活动准备谜语课件、小动物图片活动过程一、玩问答歌,帮助幼儿回忆各种动物的特征。1、教师问幼儿答。教师:谁的尾巴像把扇?/谁的鼻子像钩子?/谁的背上两座山?/谁的头上长小树?/谁的全身长满刺?/谁会叫人早早起?幼儿依次回答。2、教师总结:原来每种小动物都有自己的特征。二、观察5种动物图片,了解动物的特征。1、提问:这是谁?它长什么样?它是怎么唱歌的?它有什么本领?在哪里见过它们?(以此来让幼儿了解动物的一些相关的`知识。)2、今天有些动物朋友要来我们班做客,不过它们要考考小朋友猜猜它们是谁?猜对了它们就会出来和我们一起玩。三、教师出谜面,幼儿猜谜,了解谜语的特点。1、教师念一则谜语,鼓励幼儿猜出谜底。教师:小朋友仔细听听第一位小客人是谁?教师朗读谜语:小时有尾没有腿,长大有腿没有尾,走起路来蹦蹦跳,伸出舌头把虫逮。2、幼儿猜谜语,并说出理由。3、引导幼儿了解谜语的特点:谜语有谜面、谜底。老师刚才说的儿歌就是谜面,小朋友才出来的青蛙就是谜底。猜谜语游戏就是由一个人说出谜面,其他人来猜出谜底。4、教师出示小青蛙图片,帮助幼儿分析谜面,帮助幼儿掌握猜谜的方法:第一句是讲青蛙小时候的样子,第二句是讲青蛙长大了的样子,第三句是讲青蛙走路的样子,第四句是讲青蛙的本领。总结(巩固掌握谜语的特点):儿歌中的四句话都和小青蛙有关系,说出了小青蛙的样子、特点和本领。这就是谜语。谜面一般是一首儿歌,儿歌里是不能说出动物的名字,而是把它的形象、特征、用途等说出来,猜谜语的人根据谜面的意思动脑筋猜出谜底。5、幼儿学说谜面。四、学猜谜语,尝试根据谜面特征猜出谜底。1、教师朗读谜语:有头无颈,有眼无眉。无脚能走,从不离水。第二位小客人是谁?你是怎么才出来的?用儿歌中的话说出来。教师小结:从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猜出来。2、幼儿学说谜面。3、继续进行猜谜游戏,进一步体验猜谜的乐趣。头上两角长,脖子高过房。身穿花皮衣,不声又不响。(长颈鹿)身穿黑衣袍,尾巴像剪刀。爱在屋檐下,捉虫喂宝宝。(燕子)有个妈妈真奇怪,胸前带着大口袋。不装萝卜不装菜,里面放着小乖乖。(袋鼠)五、延伸活动出示图片,引导幼儿尝试编谜。1、师出示鸭子图片:请小朋友们说说这是什么动物?(公鸡)谁来说说公鸡长的怎样,有哪些特征,有什么本领呢?2、引导幼儿尝试编谜。师:现在我们把公鸡的特征用最简练的话来说,就会是公鸡的谜面:头戴红帽子,身传花衣裳,唱歌喔喔啼,叫人早早起。(师可将幼儿编的谜语在黑板上作记录,并提示幼儿:只要你们用简练的话说出事物的特征,说的顺口一些,就是谜语)延伸活动:饲养小动物:引导幼儿爱护小动物,知道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六、结束部分今天我们学了这些动物的谜语,回家后把谜语读给爸爸妈妈听,请他们来猜一猜。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根据小动物的特征,编一则动物谜语,并请爸爸妈妈帮忙写在纸上,然后交给老师,让大家一起来猜。活动反思1、我觉得我的活动设计适合我班的幼儿。2.在这次猜谜活动中,活动气氛热烈,幼儿猜谜的兴趣浓厚,情绪高涨。基本上都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活动中来,争先恐后的举手发表自己的见解。3、幼儿在猜谜的过程中,能根据谜面的特征,通过联想,推测,判断,很快找出谜底,师幼互动、配合很默契,幼儿愉快地学,大胆地表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4、极个别幼儿参与不积极,我认为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1)自信心不足,害怕猜不对而不敢说。(2)想表达,但没有举手的勇气,战胜不了自己。5、通过这次猜谜语的教学活动,激活了幼儿的思维,发展了幼儿的想象,培养了幼儿动脑筋的习惯。让幼儿在精心创设的交际情境中切实有效地进行语言实践,不但提高了幼儿的口语交际能力,而且养成良好的口语交际习惯。中班语言活动教案篇2活动设计背景儿歌《好朋友》形式较一致,语言较多重复,易于幼儿记忆内容接近幼儿的生活,幼儿易于理解,通过幼儿的学习能感知两个事物之间的关系,激发幼儿思索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是相关联的,扩散了幼儿的思维,然而在最后一句的问答,“鸟笼对小鸟说:‘我们是一对好朋友。’小鸟说:‘不对,我的朋友是森林、蓝天、白云,还有爱鸟的孩子也是我的好朋友。’”一个转折打断了幼儿的惯性思维,引发幼儿重新思考,激发了幼儿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活动目标1、幼儿能复述儿歌内容,增强幼儿语言表达能力。2、发展幼儿的想象力,扩散性思维的能力。3、激发幼儿热爱自由,热爱大自然,爱护鸟类的情感。教学重点、难点1、引导幼儿进行扩散性的想象。2、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保护鸟类的情感。活动准备1、操作材料:茶壶、水杯,桌子、椅子,笔、纸,钥匙、锁,围巾、手套。2、教具:鸟笼、小鸟,蓝天、白天,大森林和绿草地的背景图。3、同操作材料相同的图片5组,汉字“好朋友”。活动过程1、幼儿分组操作(将操作材料分组摆放好,供幼儿操作)2、教师以情境性的语言引入儿歌内容。你们刚才玩了什么,怎么玩的?听,你们听到没有,有一对好朋友在说悄悄话,我听到了,茶壶对水杯说:“我们是一对好朋友。”水杯说:“对。”(幼儿被老师带入了情景,专注的倾听)我们听到谁在说话,说什么?(教师边请幼儿回答,出示边图片、汉字)水壶为什么对水杯说:“我们是一对好朋友。”那你们仔细看一看,想一想,有哪几对好朋友也经常在一起,他们会说什么呢?幼儿1:围巾和手套是朋友。(教师提醒:那他们会说些什么话呢?)幼儿1完整自己的句型:围巾对手套说:“我们是一对好朋友。”手套说:“对。”幼儿2:笔对纸说:“我们是一对好朋友。”纸说:“对。”3、教师讲述儿歌第一段,幼儿完整的学习。教师:有那么多好朋友在说悄悄话,茶壶对水杯说:“我们是一对好朋友。”水杯说:“对。”围巾对手套说:“我们是一对好朋友。”手套说:“对。”桌子对椅子说:“我们是一对好朋友。”椅子说:“对。”锁对钥匙说:“我们是一对好朋友。”钥匙说:“对。”笔对纸说:“我们是一对好朋友。”纸说:“对。”4、教师引导幼儿进行扩散性的想象。5、引出儿歌最后一段,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保护鸟类的情感。小结:小鸟的朋友是爱鸟的孩子,我们也要鸟的孩子,保护我们的环境,保护小鸟和我们大家的家园,这样,小鸟也会是我们的好朋友。教学反思教师提供给幼儿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和动手动脑的机会,以物品拟人化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和兴趣,兴趣是幼儿主动学习的动力。但幼儿对茶壶、水杯、锁、钥匙等较感兴趣,对笔、纸、围巾、手套不是很感兴趣,我应该考虑到这个问题,准备一些较有新意的.,激发幼儿的兴趣,改变一下儿歌的内容。在学习儿歌内容中利用图片加深幼儿对于作品的理解,并加入了汉字,将口头语与书面语结合,培养幼儿对于汉字的兴趣,但在给儿歌取名字这个环节中,其实有几个名字都很好,因为我只准备了汉字“好朋友”,所以其他幼儿有点失望,我应该及时用粉笔在黑板上写下来,这样就不会打击他们的积极性。在最后一段中以全球最关心的问题——环境保护为切入口,将作品的的句式做了改变,拓展了幼儿的思维,并把语言的发展与时代的要求紧密结合。幼儿注意力集中,也很感兴趣,在活动结束后应加上活动延伸:收集一些资料反映环境的恶化,让幼儿深入的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中班语言活动教案篇3学习目标1能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并能在语言环境中认读生字。积累2句句子。2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在朗读过程中受到爱的教育。懂得要有爱心,从小学会关心别人。3能根据提示,展开想象,用一、二句话说说“小乌鸦看见妈妈躺在家里飞不动了,会怎么想。”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1.由鸟叫声引入小朋友你们听到了什么?板书:鸟利用象形字的特点记住字形认识笔画竖折折勾2.都说鸟是人类的好朋友,请你们猜猜我们来认识其中的哪一位?媒体出示乌鸦引出“乌鸦”学习生字:乌鸦3.小乌鸦急急忙忙往家飞,他要干什么呢?请听课文录音学生自由回答出示课题40.小乌鸦爱妈妈齐读课题认识“爱”字,用“爱”学说话二、朗读课文,学习生字1.小乌鸦怎样爱妈妈的.呢?自学课文要求:(1)借助拼音,自由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2)读通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3)想一想,这是一只怎样的小乌鸦?2.检查自学(1)拼读生字,正音(2)指名分节读课文(3)交流:这是一只怎样的小乌鸦?出示:懂事可爱学习生字:事3.学习第三节喜欢这只小乌鸦吗?那就把你们的赞美送给小乌鸦吧。(1)出示第三节,指名读学习生字:忘记(2)指导朗读第三节4.学习课文1,2节(1)从哪里看出小乌鸦懂事?同桌读文讨论(2)学生交流出示课文1,2节学习生字:耍(3)师生合作读男女生对读(4)说一说:当小乌鸦看见妈妈躺在家里飞不动了,会怎么想?出示:小乌鸦看见妈妈躺在家里飞不动了,它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组讨论交流5.小乌鸦是怎么做的呢?出示:小乌鸦叼来虫子,一口一口喂妈妈。指导朗读指名读分男女生读6.小结,再读第三节(1)小乌鸦喂妈妈很不容易,才更显出小乌鸦懂事、可爱再读第三节(2)有好多小朋友以前不喜欢小乌鸦,认为它长得不漂亮,现在你学了课文,你有什么话要对小乌鸦说?三、熟读成诵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听歌曲《小乌鸦爱妈妈》3.跟着录音唱4.试背课文四、巩固识字(1)游戏“青蛙捉害虫”(2)请你读读下面的句子,做到不加字,不漏字。爷爷年纪大了,记性不如从前了。出门前,妈妈再三叮嘱我说:“上课要遵守纪律,千万可别忘记了。”中班语言活动教案篇4活动目标:1、学习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片和讲述故事。2、了解雪遇热融化的现象。3、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想象思维能力。4、学习按一定顺序观察和讲述图片内容,并能较完整地讲述故事,5、丰富词汇--暖和、融化。活动重点:按顺序观察和讲述图片内容,并能较完整地讲述故事。活动难点:幼儿的想象思维与语言的结合。活动准备:1、图片《雪人不见了》4张。2、小雪人。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1、教师:小朋友们喜欢雪吗?为什么?那你们喜欢堆雪人吗?2、教师:出示小雪人导入课题,引导幼儿讲讲堆雪人的经历。3、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图片,图片哪些小动物在堆雪人?二、基本部分。1、出示四幅图片,让幼儿自由观察,了解图片大意。2、引导幼儿逐一观察:(1)观察图一,引导仔细观察,提问:①现在是什么季节?天气怎样?②图片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小结:冬季、下雪天。小猴和小熊在一起堆雪人。(2)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图二,提问:天气有什么变化?小猴小熊感觉怎样?你是怎么看出来的?(3)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图三,提问:小熊和小猴正在干什么?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3、请幼儿连贯讲述1-3幅图。4、引导幼儿想象小雪人进屋后,会发生什么情况。5、幼儿想象后,出示图片4,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理解融化的意义。丰富词汇:暖和,融化。)提问:发生了什么事情?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提问:为什么雪人不见了?他到哪去了?6、请幼儿试着完整讲述。注意:用词要恰当,简练。7、幼儿观察小雪人不见了(融化了),感知雪遇热融化的现象。三、结束部分教育幼儿冬天不怕冷,教育幼儿多锻锻炼身体。如下雪,可让幼儿堆雪人,把雪握在手里,巩固雪遇热融化的知识经验。活动反思:在活动中,我首先让幼儿看,想,然后说,最后听,始终将幼儿放在主体地位,使幼儿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能力和想象能力都得到了发展。幼儿按一定顺序讲述故事,初步了解雪遇热融化的现象,加深对冰雪的认识。本节课幼儿的兴趣极高。讲述范例:冬天的早晨,小猴从梦中醒来,发现窗外变得一片洁白。"下雪喽!下雪喽!"小猴一边快活地喊着,一边往小熊家跑。小猴和小熊堆起一个笑眯眯的'大雪人,圆圆的脑袋,胖乎乎的身体,真好玩。这时,又刮起北风,天气变得更冷了。小猴用手捂着耳朵大叫:"我的耳朵要冻掉啦!小熊也抱着肩膀发抖:"我快变成小冰熊啦!""进屋吧!"小猴建议。"不行,不能让雪人自己在外面挨,我要陪着他。""你真笨!"小猴说:"我们把他抬进屋里不就行了吗?"小熊和小猴真的抬着雪人进了屋。屋里的大火炉烧得很旺,温暖极了。小熊和小猴觉得很舒服,一会儿就趴在桌上睡着了。可是雪人一点也不舒服,他不停地流汗、流眼泪。小熊和小猴睡起觉来,等他们醒来,发现小雪人已经不见了,他们惊讶极了。小朋友,你们能告诉小猴和小熊这是怎么回事吗?中班语言活动教案篇5设计意图: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家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环境保护工作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保护环境已成为我国甚至国际上一个重要的、刻不容缓的主题。对于幼儿园来说,我们应该怎样对他们进行环保教育,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呢?为此,我设计了《垃圾的悄悄话》这一活动内容,目的是让幼儿从小养成一个良好的卫生习惯,激发幼儿保护环境的意识。活动目标:1、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合理处理垃圾、保护环境的兴趣。2、认知目标:引导幼儿理解“垃圾对话”的内容。丰富词汇:“发霉”、“变形”、“你推我挤”、“吵吵闹闹”。3、能力目标:鼓励幼儿对变废为宝进行大胆想象,发展幼儿的想象力。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5、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活动重、难点:引导幼儿理解“垃圾对话”的内容。丰富词汇:“发霉”、“变形”、“你推我挤”、“吵吵闹闹”。活动准备:1、PPT、故事图片。2、旧报纸、矿泉水瓶、塑料袋、纸盒。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小朋友们,大家好,平时我们都喜欢用悦耳的声音和朋友聊天、交谈。但我发现了一个小秘密:垃圾朋友喜欢说悄悄话,今天,我想带大家一起来听听它们说了些什么!请大家欣赏故事《垃圾的悄悄话》!(二)丰富词汇1、教师播放PPT,讲述故事,幼儿倾听并回答问题。提问:哪些垃圾在说悄悄话呢?(旧报纸、矿泉水瓶、塑料袋、纸盒)2、观察图片,请幼儿描述图片内容,并根据图片简单复述故事内容。提问:旧报纸说了什么悄悄话?矿泉水瓶、塑料袋、纸盒呢?3、幼儿尝试表演《垃圾的'悄悄话》的故事情境,体会垃圾朋友的心情。师:其实,垃圾朋友已经来到我们身边,那谁愿意当垃圾桶,让垃圾朋友待在里面?旧报纸在哪里呢?矿泉水瓶、塑料袋、纸盒呢?(将实物发给对应的角色,老师出示图片提醒,共同进行表演)4、地球被污染前后的对比。师:垃圾越来越多,再这样下去地球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了(出示垃圾遍地扔的图片,引导幼儿对图片进行描述,激发幼儿合理处理垃圾、改善环境的兴趣和欲望)我相信大家一定喜欢住在干净、整洁的环境里。(出示环境优美的图片,与垃圾遍地做对比)(三)变废为宝那我们应该怎样合理处理垃圾呢?你觉得它们还有用吗?有些什么用呢?教师小结:垃圾也有自己的价值,我们要用心发现,相信大家一定可以合理处理垃圾、变废为宝!附故事:人们把不用的、不想留下来的东西扔到垃圾桶里,桶里的垃圾越来越多,挤得喘不过气,垃圾你推我挤,吵吵闹闹。旧报纸说:“我的身体被菜汁弄湿了,发霉了,还有一股难闻的气味呢,难受极了。其实,我还很有用的。”矿泉水瓶说:“实在太挤了,我的身体变形了。”塑料袋、纸盒也在轻轻地叹气:“哎,人们扔的垃圾越来越多,再这样下去地球不知道变什么样了,真担心。”六、活动延伸:收集更多不同的垃圾,对它们进行合理的分类。活动反思:我们每天的日常生活都会产生大量的垃圾,而这些垃圾已经对我们的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和侵害,因此,我选择了这一既贴近我们生活又被我们忽视的“垃圾”这一活动内容,希望通过活动激发幼儿的环境报意识。环保事业任重而道远,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不是一节活动就能完成的,需要我们从生活中的点滴做起,逐步树立幼儿保护环境的意识。中班语言活动教案篇6目的:1.欣赏并理解作品,会运用作品中的语言比较连贯完整地回答问题。2.懂得为大家做好事,自己也会得到快乐的道理。3.能大胆地与他人交往、交流。准备:1.根据故事内容绘制幻灯片。2.每人1个小花籽头饰。过程:一、放欢快的音乐,师生自由地做快乐的动作跳入活动室。二、导入,提问:师:小朋友,刚才跳舞的时候你们快乐吗?那么什么是快乐呢?(幼儿自由讨论,说说自己对快乐的理解。)大家都说的很好,那想不想听听别人的快乐啊?今天,老师带来一个朋友,看,它是小花籽,我们和小花籽问好吧?(幼儿向小花籽问好)现在,小花籽要给大家讲一个关于它去找快乐的故事。三、理解故事的前半部分。1.出示小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边缘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方案
- 三方合资公司协议合同
- 再生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新型建材加工与城市建筑环保整合
- 化工企业科创园项目节能评估报告
- 五金灯具转让合同范本
- 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可行性分析
- 房屋无偿使用合同书5篇
- 私募基金投资基础设施项目的机遇与风险
- 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2026届数学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幼儿成长档案电子通用版
- 短视频:策划+拍摄+制作+运营课件(完整版)
- 首都师范大学本科生重修课程自学申请表
- 第四章路面施工.ppt
- mr9270s文件包中文说明书
-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CA6140的传动系统分析
- HIV-1病毒载量测定及质量保证指南
- Wiley数据库使用方法(课堂PPT)
- 蚀刻液周知卡
- 锦屏一级水电站左岸坝肩化学灌浆试验
- LST 3212-2021 挂面(高清正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