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1、中国最早出现“地理”一词是在《易经·系词》,西方最早出现“地理”一词是在《地理学》。2、人类的生产活动要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农业生产必须因地制宜。兴建工业企业要考虑到原料、能源、水源、市场和运输等条件。3、在解决全球性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防灾减灾,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地理学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4、因纽特人在冰天雪地中捕鱼、南美的足球比赛和狂欢节,欧洲意大利威尼斯的“水城”、荷兰的风车,非洲传统舞蹈。5、我们当地的传统节日及风俗习惯有:春节贴春联,蒸年馍;正月十五闹元宵;清明节;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全家团圆,吃月饼;6、地图是我们日常生活和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分为普通地图、指向标地图、经纬网地图三种。现在保存下来的世界最古老的地图刻制者是苏美尔人。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指向标箭头的方向一般为北方。地图的三要素是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7、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比例尺=比例尺主要有数字式、文字式、线段式三种表示形式。分母大,比例尺小,尺小范围大,内容少(即表示的内容不详细)。8、在野外辨认方向的方法有:指南针定向,北极星定向、太阳定向等。9、阅读地理图书是获取地理信息,丰富地理知识的基本途径;访问互联网站是收集地理信息的便捷途径。第二章1、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盖天说—浑天说—麦哲伦环球航行—现代探测技术。证明地球是一个两级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2、地球的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3、地轴、经线、纬线都是人们为了研究方便虚拟的,不是真实存在的。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形状是圆圈,最大的纬线圈是赤道,赤道的纬度是,从赤道向两极纬线逐渐缩短。北极是北纬,南极是南纬(即南北纬最大度数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4、-为低纬度地区,-为中纬度地区,-为高纬度地区。5、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叫经线,经线的形状为半弧形,每条经线长度相等,经线指示南北方向。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是经线又称本初子午线,是经度的起始线。东西经的最大度数为,东经和西经实际上重合为一条经线。组成经线圈的条件:一个是东经,一个是西经,且两个度数相加为(如与组成一个经线圈)。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西经(W),东经(E)。6、由经线和纬线交织成的网络叫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方便的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点的位置。7、地球有两种运动方式:自转和公转。其中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绕着地轴转,周期为一天(24小时),产生的地理现象有昼夜更替,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公转的方向也是自西向东,绕着太阳转,周期为一年(365天),产生的地理现象有四季冷暖差异、昼夜长短变化。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顺时针方向旋转。8、海洋占70.8%,陆地占29.2%,即“七分海洋,三分陆地”。从南北半球看,北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于南半球的;从东西半球看,东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于西半球的。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但是从整体来看,还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9、面积较大的陆地叫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陆地伸进海洋的部分叫半岛。岛屿和它附近的岛屿合称大洲。中国所在的大洲是亚洲,亚洲的西面是欧洲,亚洲和欧洲的大陆部分是一个整体,称作亚欧大陆,是地球上最大的一块大陆,占陆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全世界共有七个大洲,按面积从大到小排列分别是:亚洲、非洲、北美洲(形状像展翅高飞的鸟)、南美洲(形状像鸡腿)、南极洲(形状像大象的头)、欧洲(形状像机枪)、大洋洲。10、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南极洲(因为南极点在南极洲上,故南极洲跨所有经度);跨经度最广且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是亚洲;赤道穿过的大陆是南美洲大陆和非洲大陆;赤道穿过的大洲除了南美洲和非洲外,还有亚洲和大洋洲,赤道穿过的是这两大洲的岛屿。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是北美洲和欧洲;全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是大洋洲和南极洲。10、亚洲与欧洲的主要分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北美洲与南美洲的主要分界线:巴拿马运河(巴拿马运河沟通大西洋(加勒比海)和太平洋);非洲与亚洲的主要分界线:苏伊士运河(苏伊士运河沟通大西洋(地中海)和印度洋(红海));亚洲与北美洲的主要分界线:白令海峡;亚洲与欧洲的主要分界线:直布罗陀海峡;南美洲与南极洲的主要分界线:德雷克海峡;欧洲与北美洲的主要分界线:丹麦海峡。助记:亚欧两洲本一体,乌拉高加分两边;亚非原本相连接,苏伊运河来割断;亚非北美隔水望,白令海峡在中间;中美南北来牵线,巴拿运河又阻拦。11、洋是海洋的主要部分,一般离大陆较远,面积广阔,深度多在2000米以上;海是海洋的边缘部分,面积和深度比大洋小得多,靠近大陆,由半岛或岛屿与大洋隔离开来;海峡是沟通两个海域之间的狭窄水道,是重要的海上通道。12、四大洋按面积顺序排列: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其中最大、最深、岛屿最多的是太平洋;世界第二大洋是大西洋,形状略呈“S”形;最小最浅的是北冰洋。助记:水域四大洋,太平最深广,大西“S”样,印度北冰洋。13、地表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总称为地形。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五种基本类型。海拔是地面某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14、平原和高原的共同特点是地表起伏小,不同的是,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而高原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边缘比较陡峭。山地和丘陵的共同特点是地表崎岖不平。不同的是,山地较高,海拔多在500米以上,坡度较陡,沟谷较深;而丘陵较低,海拔大致在500米以下,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盆地四周多被山地或高原环绕,中部相对低平。也有些盆地内部分布着起伏的丘陵,但比四周的山地、高原仍要低得多。15、世界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世界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世界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世界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世界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世界最深的海沟:马里亚纳海沟。16、海底地形主要有:大陆架、大陆坡、大洋中脊、洋盆、海沟。其中最深的地带是海沟,最平坦的地带是洋盆,最活跃的地带是大洋中脊,火山活动比较强烈。17、等高线: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点连接成的线称为等高线,等高线越密集的地方表示坡度越大。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平原,黄色表示山地,颜色越深海拔越高。18、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四周低中间高的表示山顶;四周高中间低的表示盆地;从等高线高多依山伴水,沿河流、山麓或公路分布。许多乡村民居体现了当地的文化习俗和环境特点。29、世界各地居民有着不同的建筑分割。这些民居既能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又与居民的社会经济生活密切联系。30、寒冷地区的民居墙体厚实,屋内建有壁炉或火坑,窗户比较小,有的窗户还装上双层玻璃。在冬天积雪较多的地方,房顶大多高耸。湿热地区的民居墙体相对单薄,门窗开得较大,并建有较完备的排水系统。如干栏式民居(俗称高脚屋)是东南亚的传统民居形式;多采用木材、竹子等材料修建;北非的传统民居窗户较小,房屋多采用石材和泥土等材料修建,墙体较厚实。31、作为人类宝贵财富的世界文化遗产,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某个国家、民族的文化的精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制度、民风民情、宗教习俗、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32、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古代的城堡(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银行岗前培训上机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医学e类护理事业编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安全培训师工作职责课件
- 矿山安全员考试题库6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国家开放大学《农业经济学基础》期末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定西市2025年公需课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建筑技工考试题库(附答案)
- 2025年小学体育教师资格证面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考研《西医综合》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市场营销导论》期末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化学试题
- 2025广西送变电建设有限责任公司第二批项目制用工招聘89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北京门头沟区招聘社区工作者21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浙江杭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所属事业单位招聘高层次、紧缺人才4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6届高三语文9月联考诗歌鉴赏试题汇编含答案
- 2026中车广东轨道交通车辆有限公司校园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三年级数学计算题专项练习及答案集锦
- 养殖业危险废物处理方案
- 2025邮政储蓄银行四川省分行社会招聘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100题】2025年时政试题及答案
- 高处作业考证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