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高一地理知识点梳理
人教版高一地理知识点总结11.大气受热能量来源:太阳辐射大气受热过程:太阳辐射大气削弱地面吸收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保温)2.热力环流(最简单的大气运动)海陆热力环流:白天吹海风,晚上吹陆风.因为白天陆地升温比海洋快,陆地形成低压,海洋是高压;晚上陆地降温比海洋快,陆地形成高压,海洋是低压.3.大气水平运动:水平气压梯度力:它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方向与等压线垂直;由高压指向低压.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左.摩擦力:它斜穿等压线.影响风速,摩擦力越大,风速越小;还会影响风向与等压线的夹角.风向:高压低压风力(风速):等压线密(气压梯度大),风力(速)大人教版高一地理知识点总结2一.农业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气候.水源.地形.土壤):改造--温室农业.梯田.施肥.浇水.2.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地租.政策.劳动力)市场决定着农业的类型和规模.交通条件(特别是保鲜和冷藏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扩展.3.技术因素(育种.机械.化肥.农药)培育良种(高产.耐旱.耐寒.耐储存等品种):有利于扩大种植面积.
机械化: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施用化肥.农药等:可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1.商品谷物农业(1)分布: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俄罗斯等国.(2)主要品种:小麦.玉米(旱地作物,便于机械化生产).(3)形成条件(区位优势):自然条件:地势平坦,耕地广阔,地广人稀.社会经济条件:交通发达,技术水平高技术条件:机械化程度高.(4)特征: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家庭农场为主2.水稻种植业:(1)分布:东亚.东南亚.南亚季风区(2)区位条件:①气候: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适合水稻生长②地形:河流下游平原或河口三角洲,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利于耕作③劳动力:(属劳动密集型农业)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利于精耕细作④历史:种植历史悠久,传统经验丰富(3)特征:①小农经营②单产高,商品率低③机械化水平低④水利工程量大3.混合农业(1)主要是牲畜和谷物的混合农业.我国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主要是渔业与林业的混合农业.(2)分布:欧洲.北美.澳大利亚(〝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坐在矿车上的国家〞)等.(3)特点(墨累-达令盆地的〝小麦--牧羊带〞为例)①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互惠互利:种植业为畜牧业提供饲料,畜牧业为种植业提供肥料休耕和轮作.(有利于恢复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种植.牧场.②有效合理的农事安排:小麦农忙(播种5-6月.收割_-_月)正式放牧的闲时.③灵活的生产选择:根据市场确定是多种植小麦还是多牧羊.(4)区位优势:
自然因素:①气候:气候温暖湿润②地形:平坦开阔③土壤:土壤肥沃④水源:灌溉条件好社会经济因素:①地广人稀,农场规模大②交通便利③市场广阔,面向国际市场④机械化水平高⑤科技水平高⑥政府鼓励扶持4.大牧场放牧业(1).分布地区(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等国).(2)特点: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商品率高.(3)区位条件:①气候温暖.草类茂盛;②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③距海港近.水陆交通便利.(4)措施:①培育良种牛,加强对牛群病害的研究②围栏放牧,划区轮牧③开辟水源,种植饲料④改善交通条件5.其他农业地域类型地域类型分布地区形成原因主要特点迁移农业某些原始部落地区生产力水平低,〝刀耕火种〞影响生物多样化;气候恶化乳畜业发达国家,我国大城市周围等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大城市经济发达,人口集中,对牛奶及其制品的需求量大商品率高;机械化水平高;受城市分布的影响大;集约化程度高等.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自然因素:原料.土地.水源社会经济因素:劳动力.市场.交通.政策.技术.动力(能源)工农业基础人教版高一地理知识点总结3学习目标1.说出人口迁移.国际人口迁移.国内人口迁移的含义.2.据相关资料,分析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国际人口迁移的不同特点及原因.3.对比分析.说明我国_49至改革开发前与改革开发后,我国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原因.4.根据案例,分析归纳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影响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人口迁移的概念.主要类型2.人口迁移的意义3.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难点: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教学内容安排知识结构:教学思路:学时建议:2学时教学资源建议1.本节教材中的表格数据.图像及文字资料;以及中图版教材.地图册.影像资料2.《人文地理学》王恩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3.《中国文化地理概述》胡兆量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_4.相关网站:
5.生活经验:1.调查自己家族中每个人的出生地.迁移经历及原因.2.调查本区(县)近几年人口迁移状况.教法与学法策略1.人口的迁移(1)读图分析法:引导学生阅读图.相关图片,根据图说明人口的迁移状况,阅读教材,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说出人口迁移的类型即国际人口迁移.国内人口迁移及其含义.(2)社会调查法:联系学生生活体验,组织学生调查自己家族中每个人的出生地.迁移经历及原因,得出人口迁移的概念.2人口迁移的因素:(1讲授法: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和图像,对比分析讲授国内及国际人口迁移的原因和意义.(2读图分析探究法:阅读相关历史资料及图像,分析.说明我国.美国各主要历史时期中,国内人口的迁移规模.特点.原因以及因此而产生的影响,归纳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教学评价建议:1调查.收集并整理本市或本区(县)有关人口迁移的资料,探究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原因,并写出调查报告或小论文.2根据视频资料讨论:〝民工潮〞讨论:民工流动的方向.原因.人教版高一地理知识点总结4人口的数量变化一.人口的自然增长1._99.10._世界60亿人口日;_.1.6,中国_亿人口;至_年,世界总人口已达67亿.
2.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3某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基数大小共同影响.
4.人口数量变化原因:①生产力水平;②医疗水平;③政策;④传统观念;⑤社会保障体系;⑥婚姻制度;⑦教育水平;⑧宗教信仰.5.人口增长的时空差异:
①时间差异:②空间差异:6.趋势: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总趋势是不断增长的.发达国家人口总数将较为稳定,有的国家将出现负增长;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相对缓慢.7.中国人口问题:①人口老龄化严重(因为医疗.计划生育);②人口性别比例失调;③人口素质较低.
应对措施:①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②弘扬尊老爱老的传统,关心照顾老年人.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1人口增长模式由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三个指标构成.公式: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2.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特点:3大部分发达国家(欧洲.北美为代表)为现代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为传统型,中国.新加坡.韩国.古巴为现代型,世界为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1一个地区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人口自然增减和人口迁移(机械增长).【辨识:人口流动,范围更大,包括人口迁移;短期.如出差.上学.度假.探亲】
2.人口迁移:一段时间内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人口迁移的判断:是否发生了地域上的移动(行政区位的改变,最小单位为县市);是否有居住地的改变;时间的改变(通常为一年)3在世界六大洲中,那些始终是人口迁入区:北美洲.大洋洲;哪些时候总是人口迁出区:亚洲.非洲;二战前迁出,二战后迁入:欧洲;二战前迁入,二战后迁出:拉丁美洲.
4.分类:⑴.国际人口迁移
;
①概念:人口跨国界并改变住所达到一定时间(通常为1年)的迁移活动.②⑵.;国内人口迁移①概念:在一国范围内,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移居的现象.②A.古代:B.现代5.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①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就业机会.经济收入)——主导作用.交通运输和通信.教育.家庭婚姻;②宗教;③个人动机和需求;④政治因素:战争.政策.政治变革;④自然因素:气候.土壤.水.自然灾害.矿产资源6.人口迁移的影响①迁入地:提供充足的劳动力;促进经济的发展;增加城市压力;增加城市管理难度.②迁出地:加强了迁出地与外界经济文化的联系,促进经济发展;人地矛盾导致劳动力不足,人才的流失.人教版高一地理知识点总结5交通运输网的形成与发展趋势:分一种运输方式形成的运输网.两种以上运输方式形成的运输网及不同地域的综合运输网.发展趋势:交通运输不仅日益网络化.国际化,而且日益高速化.大型化和专业化理解记忆]交通运输线.站的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地形条件和地质条件)2社会因素(人口和城市)3经济因素(主导因素和决定性因素)4技术因素(作保障)a影响铁路的建设的区位因素:经济.社会因素成为决定性因素.以京九铁路为例1合理布局交通网,
;二是上海港的经济腹地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三是上
2.促进沿线经济的发展,;二是上海港的经济腹地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三是上3.维持香港的长期稳定和繁荣,4.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保证b.影响公路的建设的区位因素:修筑公路,1.要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避开那些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复杂的地段.2.尽量少占农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麻醉科医疗纠纷案例分析考试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口腔科常见器械使用与消毒考试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外科手术规范操作流程考核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全科医学家庭医生服务水平评估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麻醉科术前术中术后管理考试答案及解析
- 2025年急救学常见急症处理技能模拟考试答案及解析
- 2025年整形美容外科美容整形手术术前术后护理试题答案及解析
- 2025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南院(第三批)招聘合同制人员464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老年医学多病共存处理考核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口腔医学器械使用技能考察答案及解析
- 地震逃生知识培训
- 《济南市城镇燃气领域重大隐患判定指导手册》
- 卢卡奇的《历史与阶级意识》
- JJG693-2011燃气泄漏检测仪器检定规程
- 三峡大学科技学院实习报告及实习成绩考核鉴定表模板
- 电缆电线技术标书
- 柔性压力传感器制备法
-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 (免费分享)工商银行业务委托书打印版
- GB 5226.1-2008机械电气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全套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