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烟台职业学院基本概况一、基本情况烟台职业学院2001年建校,是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烟台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是2010年首批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项目试点院校,山东省高等职业教育示范院校,山东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院校。学院由原烟台职工大学、烟台教育学院、烟台广播电视大学等3所省内一流成人高校,山东省烟台财政学校、山东省轻工业经济管理学校、山东省对外经济学校、烟台工业学校等4所国家、省部级重点中专合并组建而成。1946年举办中专教育;1978年举办大专教育;1996年被教育部确定为山东省唯一一所、全国首批18所高等职业教育试点院校之一,拥有六十余年中专教育、三十余年大专教育、十余年高职教育办学历史。学院地处烟台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紧邻渤海海滨,北面碧海金沙映眼,周边绿树青草葱茏。占地面积15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固定资产8.5亿元,教学仪器设备9000余万元,馆藏图书134万册.设有15个系部,拥有专任教师817人,其中教授59人,副教授387人,具有硕、博士学历学位的298人,高职在校生16000余人,每年面向社会的各类培训达到1。5万人次以上。拥有国家级试点专业1个,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10门,省级示范特色专业6个,省级教学团队3个,省级教学名师2名,省级实训基地5个,先后获得“山东省文明单位"、“全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等省级以上荣誉称号40余个。二、办学特色建校以来,始终坚持“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培养新型实用人才”的办学宗旨,实施“特色立校"、“创新兴校”、“人才强校”三大战略,在教育教学改革、专业建设、校企合作、招生就业、社会服务等诸多方面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高职院校前列,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一)构建了教育教学改革“四个模式”主动融入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形成与社会互融、与行业互通、与企业互动的“区域融合的办学模式”;仿真职业环境氛围,建立课堂与岗位零距离的“以岗定教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真正做到教室和车间一样,教师和师傅一样,学生和员工一样,上课和上岗一样;形成“校企共育的育人模式”,实现德育工作从课堂向车间、从校内向校外的拓展和延伸,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适应能力。(二)建立起与区域产业高度关联的专业体系主动适应区域产业结构升级需要,紧密对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三大战略”,重点培育食品、汽车、船舶、动漫、软件外包等48个经济社会急需专业,初步形成了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要服务方向、基本涵盖烟台主要产业领域的专业体系.(三)确立了“四级融合”的校企合作模式健全完善了“政府推动,行业合作,校企联姻,项目嵌入”“四级融合”的校企合作新模式。与开发区、高新区、牟平区、福山区政府签订人才培养合作协议,每年为区域经济培养输送急需的高技能人才5000余人.与通用、丰田、富士康、甲骨文等世界500强企业,烟台张裕、龙大等国内知名企业紧密合作,引进资金设备4000多万元,共建二级学院和生产性实训车间,其中,富士康投资1200余万元,在校内筹建“富士康学院";上海智翔集团投资1300万元在校内筹建“软件服务外包学院”;通用、丰田各投资300余万元建设教学基地;烟建集团投资350余万元,建设“烟台市建筑业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基地”,每年完成行业培训考核5000余人次.与300多家大中型企业建立稳定的订单培养合作关系,订单教育比例占在校生总数的40%。(三)就业创业与招生工作始终保持省内领先优势每年实现招生5000余人,招生计划、新生报到率、毕业生就业率在全省位居前列,2010年,毕业生正式就业率达到96%.重视学生技能水平提高,毕业生“双证率”100%,其中,高级技能证书获证率56%.2010年,共获得104个省级以上技能大赛奖项,其中国家级36项,省级68项。在2011年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得3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获奖数量位居全省前茅。在全省率先建成占地2000平米的大学生创业园,被评为全省高校大学生创业工作示范院校,在团中央组织的全国KAB创业教育会议上作典型交流。(四)社会服务能力及经济社会人力智力支撑能力日益增强依托校内山东省制造业、船舶制造业以及建筑业、软件外包、国航等一批人才培训基地,面向区域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年均完成各类培训1.5万人次以上,为烟台经济社会培训输送大批急需的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技能人才;依托校企共建的“食品研究所"、“图形图像与模式识别研究所”、“模具研究所”、“自动化研究所”等科研院所,积极开展课题攻关及产品研发、技术服务,直接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2000余万元,为推进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力和智力支撑。三、办学实力建院十年间,历经七校合并、平稳过渡的“合校期”,扩张规模、建设新校区的“建校期”,内涵发展、建设一流高职的“强校期”,学院的办学实力不断实现新跨越,迅速跻身国内一流高职院校行列,2010年8月,被省教育厅确定为山东省示范高等职业院校;12月,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山东省首批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国家骨干高职院校项目建设为学院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立足国内、放眼国际的更高平台、更广视野,人才培养质量、综合实力、竞争优势和办学声誉将有质的提升.目前,学院正以项目建设为契机,充分发扬“顽强拼搏,团结协作,追求卓越,扎实工作”的学院精神,进一步优化结构,强化管理,提高质量,突出特色,增强实力,扎实推进内涵建设,全力以赴建设有规模、有水平、有特色、有影响的国内高水平骨干高职院校。烟台市莱山区滨海中路2018号烟台市具体情况介绍一下是山东省的下辖的一个地级市,地处山东半岛中部,位于东经119°34′~121°57′,北纬36°16′~38°23′,辖4区7个县级市和长岛县。依山傍海,气候宜人,东连威海,西接潍坊,西南与青岛毗邻,北濒渤海、黄海,与辽东半岛对峙,与大连隔海相望,共同形成拱卫首都北京的海上门户。最大横距214公里,最大纵距130公里,面积13745.95平方千米,其中市区面积2643.60平方千米,海岸线曲长702.5千米,海岛曲长206。62千米,人口692万,有少数民族47个.烟台是我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是环渤海经济圈内以及东亚地区国际性港城、商城、旅游城。
烟台概况烟台地形为低山丘陵区,山丘起伏和缓,沟壑纵横交错.山地占总面积的36.62%,丘陵占39。7%,平原远眺烟台山占20。78%,洼地占2.90%。低山区位于市域中部,主要由艾山、罗山、牙山、磁山、昆嵛山、招虎山等构成,山体多由花岗岩组成,海拔在500米以上,最高峰为昆嵛山,海拔922.8米.丘陵区分布于低山区周围及其延伸部分,海拔100-300米,起伏和缓,连绵逶迤,山坡平缓,沟谷浅宽,沟谷内冲洪积物发育,土层较厚.因烟台市域降水较充沛,空气湿润,气候温和,低山丘陵一年四季林木葱茏,明媚如画。春天,满山苍翠,花香袭人;夏日,郁郁葱葱,一片生机;秋季,果林红叶,五彩纷呈;到隆冬时节,银装素裹,玲珑剔透。水文状况市域内,河网较发达,中小河流众多,长度在5公里以上河流121条,其中流域面积300平方公里以上的艾山河有五龙河、大沽河、大沽夹河、王河、界河、黄水河和辛安河7条.主要河流以绵亘东西的昆嵛山、牙山、艾山、罗山、大泽山所形成的“胶东屋脊”为分水岭,南北分流入海。向南流入黄海的有五龙河、大沽河;向北流入黄海的有大沽夹河和辛安河;流入渤海的有黄水河、界河和王河。其特点,河床比降大,源短流急,暴涨暴落,属季风雨源型河流。其冲积而形成小平原沙土层厚而肥沃,盛产苹果、大樱桃、梨和葡萄。气候特点年平均降水量为651.9毫米,年平均气温11。8℃,年平均相对湿度68%,年平均日照时数2698。4小时,太阳辐射总量年平均值5224。4兆焦耳/平方米,年平均风速内陆地区3-4米/秒,沿海地区4—6米/秒,全市平均无霜期210天。烟台属温带季风气候,是中国少数几个北面临海的城市(其他有海口\台湾基隆,还有烟台下属的蓬莱),因而夏季空气比较炎热干燥,冬季潮湿阴冷。全年平均气温12℃左右,是我国北方著名的旅游避暑和休闲度假胜地.岛屿分布烟台全市海岸线长达909.3公里,市北、西北部濒临渤海,东北和南部临黄海.有大小基岩岛屿63个,像一崆峒岛颗颗灿烂的珍珠镶嵌在大海之中。面积较大的有芝罘岛、南长山岛、养马岛,有居民的岛15个,分别为长岛县的南长山岛、北长山岛、大黑山岛、小黑山岛、庙岛、砣矶岛、大钦岛、小钦岛、南隍城岛、北隍城岛,龙口市的桑岛,芝罘区的崆峒岛,牟平区的养马岛,海阳市的麻姑岛、鲁岛。烟台(栖霞)苹果,莱阳梨、大樱桃等享誉海内外;是中国重要的黄金产地,黄金储量位居全国第一(县级市中招远和莱州位居前列产量)占全国的1/4以上,其他可开采的矿藏30多种.海水特点沿海表层水温变化较外海明显且幅较大,年平均水温11~14℃之间。海水表层盐度年平均28~31‰左右。潮汐自莱州到龙口沿海为不正规半日潮,龙口到牟平以及海阳市沿海为正规半日潮。烟台市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海岸地貌主要分岩岸和砂岸两种,西起莱州市虎头崖,东至牟平东山北头,是曲折的岩岸,海蚀地貌显著,其余多为砂岸。海岸与海岛交相辉映,海光山色秀丽,名胜古迹众多,是游览避暑胜地。烟台方言烟台方言属胶辽官话,在山东地区比较特别,辽东半岛地区的方言很受烟台话的影响,尤其是大连、丹东等地区的方言,与烟台话非常相似。编辑本段地名由来烟台名称,源于烟台山.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为防倭寇侵扰,当地军民于临海北山上设狼烟墩烟台地区示意图台,也称“烽火台”。发现敌情后,昼则升烟,夜则举火,为报警信号,故简称“烟台”。烟台山由此得名,烟台市也因此而得名。烟台开埠1858年,中英不平等《天津条约》,把登州辟为通商口岸。1861年,清政府派人督办开辟“登州"等通商口岸事宜,英方勘察代表认为登州“滩薄水浅”,看中烟台芝罘湾这一天然良港,清政府便下令烟台为通商口岸。同年,8月22日,烟台正式开埠,1862年在烟台设立“东海关”,这是近代山东第一个对外开放口岸。英国、美国、日本、德国等17个国家先后在烟台设立领事馆,洋学堂、洋行、洋医院相继在烟台建立,洋货洋品也相继由烟台上岸。中国的花生、大豆、丝绸、矿产等土特产也由烟台出口海外。上世纪初年,烟台先后敷设至上海、大沽、大连的水下电缆,成为中国最早设水缆电报的商埠。编辑本段历史沿革烟台,古为东夷族地。夏朝时东夷族在此建国(治所在今莱州市过西).商、西周、春秋时为莱国地,战国属齐,秦代属齐郡,汉代为东莱郡,晋为东莱国,南北朝为东莱、长广郡,隋为莱州,唐置登州、莱州,宋、元因之.明、清为登州府、莱州府。1398年(明洪武三十一年),为防止海寇侵扰,在烟台设奇山守御所,这是烟台最早的城市雏形;在芝罘设烽火台,又称“狼烟台”,烟台由此得名。1858年6月,清政府与英、法等国签订《天津条约》,辟登州等10处为通商口岸.1861年5月改登州为烟台,同时宣布筹建东海关.此后,英、法、美等17个国家陆续在烟台设领事馆。1862年2月14日,登莱青兵备道由莱州移驻烟台,道台崇芳兼任东海关监督。1904年改称登莱青胶道,辖登州府、莱州府、青州府和胶州。1911年11月12日,同盟会山东分部在烟台举义.13日成立山东军政府(次日改为山东烟台军政分府)。民国初,撤销府、州.1914年5月,设胶东道,治所烟台。1925年为东海道。1932年,烟台特区直隶省民政厅。1945年,设烟台行政区。烟台行政区划1947年,烟台设为省辖市。建国之初,今烟台分属文登专区、莱阳专区和烟台市管辖,隶属山东省政府.1956年撤销文登专区,并入莱阳专区,下辖1市15县,即威海市(县级)、文登县、乳山县、荣成县、莱阳县、掖县、栖霞县、黄县、蓬莱县、长岛县、福山县、招远县、牟平县、海阳县、莱西县(1983年后划归青岛)、即墨(1961-1978属烟台)。1958年,改莱阳专区为烟台专区,其行政管辖范围相当于今烟台、威海两市全部及青岛市的一部分。1967年,烟台专区改为烟台地区,直属省政府。1983年,烟台地区改为烟台市(地级市),实行市管县,原福山县、烟台市(县级市)分别改为福山区和芝罘区,烟台市下辖2区1市12县.1983年11月成立地级烟台市。蓬莱市蓬莱市位于山东半岛北端,濒临黄渤二海,东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总面积1128平方公里,沿岸环境优美、风光绮丽,是中国沿海对外开放城市、国家级风景旅游区和重要的港口城市,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境内有闻名中外的避暑旅游胜地蓬莱阁,素以八仙过海美传和海市蜃楼奇观著称于世,更以“人间仙境”享誉海内外。蓬莱市海岸线长60公里,—20米等深线以内浅海水域30万亩,刺参、鲍鱼自然分布面积2万多亩,沿岸潮流通畅,藻类丛生,是海参、鲍鱼、扇贝、海胆等生长和繁衍的优良场所,是中国重要的海珍品增养殖基地。蓬莱阁蓬莱阁是古代登州府署所在地,管辖着九个县一个州,是当时中国东方的门户。久负盛名的登州古港,是中国古代北方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和军港,与我国东南沿海的泉州、明州(宁波)和扬州,并称为中国四大通商口岸,并且是我国目前保存得最完好的古代海军基地。蓬莱依山傍海,所以又以“山海名邦”著称于世,山光水色堪称一绝。一、基本情况同武汉黄鹤楼、湖南岳阳岳阳楼、江西南昌滕王阁齐名,被誉为我国古代四大名楼.蓬莱阁虎踞丹崖山巅,它由蓬莱阁、天后宫、龙五宫、吕祖殿、三清殿、弥陀寺六大单体及其附属建筑组成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面积1。89万平方公里.这里是观赏“蓬莱十大景"中“仙阁凌空”、“渔梁歌钓"二景的最佳观景处。灵阁凌空:蓬莱阁高踞丹崖极顶,其下断崖峭壁,倒挂在碧波之上,偶有海雾飘来,层层裹缠山腰,画栋雕粱,直欲乘风飞去。游人居身阁上,但觉脚下云烟浮动,有天无地,一派空灵.前人诗云:“嵯峨丹阁倚丹崖,俯瞰瀛洲仙子家。万里夜看日赐谷日,一帘晴卷海天霞。”渔梁歌钓:蓬莱阁下海中,道道礁石高出水表,如翘如跃,名曰渔梁.时有三五老翁垂钓其上,得鱼掬水而烹,佐酒怡然自得,乐极而歌,此唱彼和,一派恬淡情韵,大似桃花源中世界。前人诗云:“舴艋乘风挂揖轻,虬龙蛰穴浪花平。一声(矣+欠)乃千山静,万里沧浪试濯缨。”[二、地理位置蓬莱阁在蓬莱市区西北的丹崖山上,1982年与水城同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面积有32800平方米。蓬莱阁包括三清殿、吕祖殿、苏公祠、天后宫、龙王宫、蓬莱阁、弥陀寺等几组不同的祠庙殿堂、阁楼、亭坊组成的建筑群,这一切统称为蓬莱阁.自宋嘉裕年间起,历代都进行了扩建重修。秦始皇访仙救药的历史故事和八仙过海的神话传说,给蓬莱阁抹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因而古来即有“仙境"之称.世传蓬莱、方丈、瀛洲在海之中,皆神仙所居,人莫能及其处。其言恍惚诡异,多出方士之说,难于取信。而登州所居之邑曰蓬莱,岂非秦汉之君东游以追其迹,意神仙果可求也,蓬莱不得见,而空名其邑曰蓬莱?使后传以为惑.据方士三山之说,大抵草木鸟兽神怪之名,又言仙者宫室伟大,气序和平之状,餐其草木,则可以长生不死。长往之士,莫不欲到其境而脱于无何有之乡。际海而望,翕然注想物外,不惑其说者有矣。嘉?辛丑,治邦逾年,而岁事不愆,风雨时若,春蓄秋获,五谷登成,民皆安堵。因思海德润泽为大,而神之有祠俾,遂新其庙,即其旧以构此阁,将为州人游览之所。层崖千仞,重溟万里,浮波涌金,扶桑日出,霁河横银,阴灵生月,烟浮雾横,碧山远列,沙浑潮落,白鹭交舞,游鱼浮上,钓歌和应。仰而望之,身企鹏翔;俯而瞰之,足蹑鳌背.听览之间,恍不知神仙之蓬莱也,乃人世之蓬莱也。上德远被,恩涵如春,恍若致俗于仁寿之域,此治世之蓬莱也.后因名其阁曰蓬莱,盖志一时之事,意不知神仙之蓬莱也三、历史文化蓬莱阁的主体建筑建于宋朝嘉祐六年(公元1061年)坐落于丹崖极顶,阁楼高15米,坐北面南,系双层木结构建筑,阁上四周环以明廊,可
八仙过海供游人登临远眺,是观赏“海市蜃楼"奇异景观的最佳处所。阁中高悬一块金字模匾,上有清代书法家铁保手书的“蓬莱阁”三个苍劲大字,东西两壁挂有名人学者的题诗。位于蓬莱阁下的仙人桥,结构精美,造型奇特,传说为“八仙"过海的地方.蓬莱蓬莱阁道教名胜。在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市城北一公里处的丹崖山巅。创建于宋嘉祐六年(1061年),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巡抚李戴于其旁增建了一批建筑,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知府杨丰昌和总兵刘清和主持进行扩建,使其大具规模,后又得以多次修缮,1982年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阁高15米,双层木结构,重檐八角,四周环以朱赤明廊,供人极目远眺,阁上名人匾额楹联众多,犹以清代大书法家铁保书的“蓬莱阁"巨匾著称。阁下面临大海,建筑凌空,海雾四季飘绕,素有“仙境”之称。史载秦始皇、汉武帝都曾为寻求仙药先后来此,传说秦方士徐福受始皇之遣由此乘船入东海去求仙丹,著名的“八仙过海"神话故事传亦在此,自古为文人墨客雅集之地,历来是道教炼士修真之境,阁之附近现存留历代文人雅士观海述景题刻二百余处;登临阁廊,举目远望,长山蓬莱阁夜景图列岛时隐时显,东北海疆碧波连天,春夏之际,海市蜃楼时时光临登州海上,使人耳目一新,心旷神怡.阁南有三清殿、吕祖殿、天后宫、龙王宫等道教宫观建筑,均依丹崖山势而筑,层层而上,高低错落,与阁浑然一体,总建筑面积达18900余平方米;阁东有苏公祠,东南建观澜亭,为观赏东海日出之所,西侧海市亭,因为观望海市蜃楼之境而名,又因其三面无窗,亭北临海处筑有短垣遮护,亭外海风狂啸,亭内却燃烛不灭,故又名避风亭,亭内墙壁上嵌有袁可立《观海市》诗石刻九方.整个建筑陡峭险峻,气势雄伟,朱碧辉映,风光壮丽.是山东著名的旅游胜地。蓬莱阁自古为名人学士雅集之地,阁内各亭、殿、廊、墙之间,楹联、碑文、石表、断碣、琳琅满目,比比皆是,翰墨流芳,为仙阁增色不少。蓬莱阁前常出现“海市蜃楼”奇观,苏东坡的“东方云海空覆空,群仙出没空明中。荡摇浮世生万象,岂有贝雀藏珠宫”,袁可立的“纷然成形者,或如盖,如旗,如浮屠,如人偶语,春树万家,参差远迩,桥梁洲渚,断续联络,时分时合,乍现乍隐,真有画工之所不能穷其巧者”,正是“海市蜃楼”奇景的生动写照。风景概貌蓬莱阁下,有一座蓬莱水城.水城沿着丹崖绝壁向南筑起,为我国现存古代海军基地之一,又名备倭城,原为宋代边防水寨“刁鱼寨"旧址。明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依山势构筑城墙,引海水入内,以停泊船舰,操练水师。蓬莱水城周长约1.8公里,面积25平方公里,整个城池只有南北两门,北门叫水门,门上建有栅闸,以控制船只出入;南门为振阳门,与陆地相连,供车马行人出入。北门设有两座炮台,分列东西,控制附近海面。水城进可攻,退可守,实为一严密的海上防护体系,在我国海港建筑史占有重要地位,具有极高的历史文物价值。主体建筑蓬莱阁为双层歇山并绕以回廊,上悬清书法家铁保手书的金字匾额,给人以浑厚凝重之中不失明媚亮丽的感觉。登阁环顾,神山秀水尽收眼底.由于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这里不仅一年四季景色有异,就连一日之间也变幻无穷,清晨,在观澜亭看红日初升,霞光万蓬莱阁风景图片二道,蔚为壮观;黄昏,漫步阁下赏晚潮万顷,富有诗情画意。世传蓬莱有十处仙景。“海市蜃楼”为一奇观,每年春夏,夏秋之交,空晴海静之日,时有海市出现,海上劈面立起一片山峦,或奇峰突起,或琼楼迭现,时分时聚,缥缈难测,不由人不心醉神迷.千百年来,慕名而至的文人墨客络绎不绝,虽然大饱眼福的人不过十之一二,却留存了观海述景的题刻二百余石。近代爱国将领冯玉祥也为此题写了“碧海丹心”四个道劲有力的鲜红大字。虚幻的琼楼玉宇为古老的“蓬莱仙境”增添了神奇的色彩,如今,整修一新的古阁又焕发出炫目的光彩,以崭新的姿态迎接着游人,激发着人们对美好未来的追求。素有仙境之称的蓬莱,传说蓬莱、瀛州、方丈是海中的三座神仙,为神仙居住的地方,自古便是秦皇汉武求仙访药之处。广为流传的“八仙过海”的神州传说,便源于此,相传吕洞宾、铁拐李、张果老、汉钟离、曹国舅、何仙姑、蓝采和、韩湘子八位神仙,在蓬莱阁醉酒后,凭借各自的宝器,凌波踏浪、飘洋渡海而去,留下“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的美丽传说。因为蓬莱阁的神奇景象和宏伟规模,与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并称为“中国四大名楼”.阁内文人墨宝、楹联石刻,不胜枚举。蓬莱阁现已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传说汉武帝多次驾临山东半岛,登上突入渤海的丹崖山,寻求“蓬莱仙境",后人就把这座丹崖山唤作蓬莱。恍如仙境丹崖山立在海边,临海的一面是陡峭的绝壁,山岩纹理是暗红色,故有此名。蓬莱是古代登州府署所在地,管辖着九个县一个州,是当时中国东方的门户。久负盛名的登州古港,是中国古代北方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和军港,与我国东南沿海的泉州、明州(宁波)和扬州,并称为中国四大通商口岸,并且是我国目前保存得最完好的古代海军基地。明末设巡抚于登莱,曾出过袁可立等十四位登莱巡抚,登莱随成重镇.蓬莱依山傍海,所以又以“山海名邦”著称于世,山光水色堪称一绝。蓬莱阁风景图片四蓬莱阁建于山顶。远远望去,楼亭殿阁掩映在绿树丛中,高踞山崖之上,恍如神话中的仙宫.蓬莱的魅力不仅在于它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和苍茫豪放的山海风光,而且在于它有着美丽动人的神话传说。(在我们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神话中,有两个很重要的系统。一个是昆仑神话系统,一个是蓬莱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电商平台运营团队入职培训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光纤宽带接入与宽带提速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国际广告宣传代理合同
- 2025版建筑渣土运输与污水处理服务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版美容院员工培训与技术交流合同
- 二零二五版海外房地产项目劳务派遣劳动合同
- 2025版咖啡厅租赁合同书(含人力资源管理与培训)
- 2025电商产品研发与运营合作协议书0814
- 2025版房地产广告代理服务与技术支持合作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返聘研发人员知识产权保护合同
- 园区改造运营方案(3篇)
- 2025年大学辅导员考试题库真题及答案
- 腮红画法教学课件
- 二零二五版便利店员工劳动合同模板
- 弱电设备运输方案模板(3篇)
- 2025-2030中国重水市场运行态势与未来竞争力剖析报告
- 企业职工感恩教育
- GB 17051-2025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
- 品牌管理部组织架构及岗位职责
- 临沧市市级机关遴选真题2024
- 【物化生 高考西北卷】2025年高考招生考试真题物理+化学+生物试卷(适用陕西、山西、青海、宁夏四省)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