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 化工原理(天津大学第二版)下册部分答案第8章2.在温度为25℃及总压为101.3kPa的条件下,使含二氧化碳为3.0%()的混合空气与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解:水溶液中CO2的浓度为对于稀水溶液,总浓度为kmol/m3水溶液中CO2的摩尔分数为由kPa气相中CO2的分压为kPa<故CO2必由液相传递到气相,进行解吸。以CO2的分压表示的总传质推动力为kPa在总压为110.5kPa的条件下,采膜吸收系数kL=1.55×10-4m/s。假设操作条件下平衡关系服从亨利定律,溶解度系数H=0.725kmol/(m3·kPa)。(1)试计算以、表示的总推动力和相应的总吸收系数;(2)试分析该过程的控制因素。解:(1)以气相分压差表示的总推动力为kPa其对应的总吸收系数为kmol/(m2·s·kPa)以液相组成差表示的总推动力为其对应的总吸收系数为(2)吸收过程的控制因素气膜阻力占总阻力的百分数为气膜阻力占总阻力的绝大部分,故该吸收过程为气膜控制。在某填料塔中用清水逆流吸收混于空气中的甲醇蒸汽。操作压力为105.0kPa,操作温度为25℃。在操作条件下平衡关系符合亨利定律,甲醇在水中的溶解度系数为2.126kmol/(m3·kPa)。测得塔内某截面处甲醇的气相分压为7.5kPa,液相组成为2.85kmol/m3,液膜吸收系数kL=2.12×10-5m/s,气相总吸收系数KG=1.206×10-5kmol/(m2·s·kPa)。求该截面处(1)膜吸收系数kG、kx及ky;(2)总吸收系数KL、KX及KY;(3)吸收速率。解:(1)以纯水的密度代替稀甲醇水溶液的密度,25℃kg/m3溶液的总浓度为kmol/m35.知混合气进塔和出塔的组成分别为y1=0.04、y2=0.002。假设操作条件下平衡关系服从亨利定律,亨利系数为4.13×103kPa,吸收剂用量为最小用量的1.45倍。(1)试计算吸收液的组成;(2)若操作压力提高到1013kPa而其他条件不变,再求吸收液的组成。解:(1)吸收剂为清水,所以所以操作时的液气比为吸收液的组成为(2)6.数为0.0562kmol/(m3·s)。若吸收液中二氧化硫的摩尔比为饱和摩尔比的76%,要求回收率为98%。求水的用量及所需的填料层高度。解:惰性水的用量求填料层高度7.操作条件下的气液平衡关系为;(1)填料塔的吸收率;(2)填料塔的直径。解:(1)惰性对于纯溶剂吸收依题意(2)由填料塔的直径为8.在101.3kPa及20℃的条件下,用清水在填料塔内逆流吸收混于空气中的氨气。已知混合气的质量流速G为600kg/(m2·h),气相进、出塔的摩尔分数分别为0.05、0.000526,水的质量流速W为(1)操作压力提高一倍;(2)气体流速增加一倍;(3)液体流速增加一倍,试分别计算填料层高度应如何变化,才能保持尾气组成不变。解:首先计算操作条件变化前的传质单元高度和传质单元数操作条件下,混合气的平均摩尔质量为m(1)若气相出塔组成不变,则液相出塔组成也不变。所以mmm即所需填料层高度比原来减少1.801m。(2)若保持气相出塔组成不变,则液相出塔组成要加倍,即故mmm即所需填料层高度要比原来增加4.910m。(3)W对KGa无影响,即对KGa无影响,所以传质单元高度不变,即m即所需填料层高度比原来减少0.609m。9.某制药厂现有一直径为1.2m,填料层高度为3m的吸收塔,用纯溶剂吸收某气体混合物中的溶质组质的回收率不低于95%;操作条件下气液平衡关系为Y=2.2X;溶剂用量为最小用量的1.5倍;气相总吸收系数为0.35kmol/(m2·h)。填料的有效比表面积近似取为填料比表面积的90(1)出塔的液相组成;(2)所用填料的总比表面积和等板高度。解:(1)惰性(2)m由填料的有效比表面积为填料的总比表面积为由由填料的等板高度为10用清水在塔中逆流吸收混于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已知混合气中二氧化硫的体积分数解:用清水吸收,操作液气比为水的用量用清水吸收,由11.某制药厂现有一直径为0.6m,填料层高度为6m的吸收塔,用纯溶剂吸收某混合气体中的有害组分。现场测得的数据如下:V=500m3/h、Y1=0.02、Y2=0.004、X1=0.004。已知操作条件下的气液平衡关系为Y=1.5X。现因环保要求的提高,要求出塔气体组成低于0.002(摩尔比)。该制药厂拟采用以下改造方案:维持液气比不变,在原塔的基础上将填料塔加高。试计算填料层增加的高度。解:改造前填料层高度为改造后填料层高度为故有由于气体处理量、操作液气比及操作条件不变,故对于纯溶剂吸收,由故因此,有操作液气比为填料层增加的高度为12.若吸收过程为低组成气体吸收,试推导。解:由故及101.3kPa,气相的质量速度为0.525kg/(m2·s),液相的质量速度为2.850kg/(m2·s)。已知20℃及101.3kPa时氨在空气中的扩散系数为m2/s,20℃时氨在水中的扩散系数为m2/s。试估算传质单元高度HG、HL。解:查得Pas由8-6,,,查得Pas由8-7,,14.用填料塔解吸某含二氧化碳的碳酸丙烯酯吸收液,已知进、出解吸塔的液相组成分别为0.0085和0.0016(均为摩尔比)。解吸所用载气为含二氧化碳0.0005(摩尔分数)的空气,解吸的操作条件为35℃、101.3kPa,此时平衡关系为Y=106.03X。操作气液比为最小气液比的1.45倍。若取m,求所需填料层的高度。解:二氧化碳的最小气液比为操作气液比为吸收因数为液相总传质单元数为填料层高度为15.6.25。塔内装有DN50金属阶梯环填料,其比表面积为109m2/m3。操作条件下,液相的平均密度为995.6kg/m3,气相的平均密度为1.562kg/m3。(1)计算该填料塔的操作空塔气速;(2)计算该填料塔的液体喷淋密度,并判断是否达到最小喷淋密度的要求。解:(1)填料塔的气相负荷为
填料塔的操作空塔气速为(2)填料塔的液体喷淋密度为最小喷淋密度为,达到最小喷淋密度的要求。16.矿石焙烧炉送出的气体冷却后送入填料塔中,用清水洗涤以除去其中的二氧化硫。已收塔为常压操作,吸收温度为20℃。填料采用DN50塑料阶梯环,泛点率取为60%。试计算该填料吸收塔的塔径。解:查得Pas的质量流量为采用埃克特通用关联图计算泛点气速,横坐标为查图8-23,得纵坐标为对于DN50塑料阶梯环,由表8-10和附录二分别查得1/m故解出m/s操作空塔气速为由圆整塔径,取=1.0m校核,故所选填料规格适宜。取m3/(m·h)最小喷淋密度为操作喷淋密度为>操作空塔气速为泛点率为经校核,选用=1.0m合理。第九章蒸馏1.在密闭容器中将A、B两组分的理想溶液升温至82℃,在该温度下,两组分的饱和蒸气压分别为=107.6kPa及=41.85kPa,取样测得液面上方气相中组分A的摩尔分数为0.95。试求平衡的液相组成及容器中液面上方总压。解:本题可用露点及泡点方程求解。解得kPa本题也可通过相对挥发度求解由气液平衡方程得2.试分别计算含苯0.4(摩尔分数)的苯—甲苯混合液在总压100kPa和10kPa的相对挥发度和平衡的气相组成。苯(A)和甲苯(B)的饱和蒸气压和温度的关系为式中p﹡的单位为kPa,t的单位为℃。苯—甲苯混合液可视为理想溶液。(作为试差起点,100kPa和10kPa对应的泡点分别取94.6℃和31.5℃)解:本题需试差计算(1)总压p总=100kPa初设泡点为94.6℃,则得kPa同理kPa或则(2)总压为p总=10kPa通过试差,泡点为31.5℃,=17.02kPa,=5.313kPa随压力降低,α增大,气相组成提高。3.在100kPa压力下将组成为0.55(易挥发组分的摩尔分数)的两组分理想溶液进行平衡蒸馏和简单蒸馏。原料液处理量为100kmol,汽化率为0.44。操作范围内的平衡关系可表示为。试求两种情况下易挥发组分的回收率和残液的组成。解:(1)平衡蒸馏(闪蒸)依题给条件则由平衡方程联立两方程,得y=0.735,x=0.4045kmol=44kmol(2)简单蒸馏kmolkmol即解得xW=0.3785简单蒸馏收率高(61.46%),釜残液组成低(0.3785)4.在一连续精馏塔中分离苯含量为0.5(苯的摩尔分数,下同)苯—甲苯混合液,其流量为100kmol/h。已知馏出液组成为0.95,釜液组成为0.05,试求(1)馏出液的流量和苯的收率;(2)保持馏出液组成0.95不变,馏出液最大可能的流量。解:(1)馏出液的流量和苯的收率(2)馏出液的最大可能流量当ηA=100%时,获得最大可能流量,即5.在连续精馏塔中分离A、B两组分溶液。原料液的处理量为100kmol/h,其组成为0.45(易挥发组分A的摩尔分数,下同),饱和液体进料,要求馏出液中易挥发组分的回收率为96%,釜液的组成为0.033。试求(1)馏出液的流量和组成;(2)若操作回流比为2.65,写出精馏段的操作线方程;(3)提馏段的液相负荷。解:(1)馏出液的流量和组成由全塔物料衡算,可得kmol/h=54.55kmol/hkmol/h=45.45kmol/h(2)精馏段操作线方程(3)提馏段的液相负荷6.在常压连续精馏塔中分离A、B两组分理想溶液。进料量为60kmol/h,其组成为0.46(易挥发组分的摩尔分数,下同),原料液的泡点为92℃。要求馏出液的组成为0.96,釜液组成为0.04,操作回流比为2.8。试求如下三种进料热状态的q值和提馏段的气相负荷。(1)40℃冷液进料;(2)饱和液体进料;(3)饱和蒸气进料。已知:原料液的汽化热为371kJ/kg,比热容为1.82kJ/(kg·℃)。解:由题给数据,可得(1)40℃冷液进料q值可由定义式计算,即(2)饱和液体进料此时q=1(3)饱和蒸气进料q=0三种进料热状态下,由于q的不同,提馏段的气相负荷(即再沸器的热负荷)有明显差异。饱和蒸气进料V′最小。7.在连续操作的精馏塔中分离两组分理想溶液。原料液流量为50kmol/h,要求馏出液中易挥发组分的收率为94%。已知精馏段操作线方程为y=0.75x+0.238;q线方程为y=2-3x。试求(1)操作回流比及馏出液组成;(2)进料热状况参数及原料的总组成;(3)两操作线交点的坐标值xq及yq;(4)提馏段操作线方程。解:(1)操作回流比及馏出液组成由题给条件,得及解得R=3,xD=0.9522)进料热状况参数及原料液组成由于及解得q=0.75(气液混合进料),xF=0.5(3)两操作线交点的坐标值xq及yq联立操作线及q线两方程,即解得xq=0.4699及yq=0.5903(4)提馏段操作线方程其一般表达式为式中有关参数计算如下:kmol/h=25.32kmol/hkmol/h=111.54kmol/hkmol/h=86.22kmol/h则8.在连续精馏塔中分离苯—甲苯混合液,其组成为0.48(苯的摩尔分数,下同),泡点进料。要求馏出液组成为0.95,釜残液组成为0.05。操作回流比为2.5,平均相对挥发度为2.46,试用图解法确定所需理论板层数及适宜加料板位置。解:由气液平衡方程计算气液相平衡组成如本题附表所示。习题8附表x00.050.10.20.30.40.50.60.70.80.91.000.1150.2140.3810.5130.6210.7110.7870.8520.9080.9571.0习题8附图在x–y图上作出平衡线,如本题附图所示。习题8附图由已知的xD,xF,xW在附图上定出点a、e、c。精馏段操作线的截距为,在y轴上定出点b,连接点a及点b,即为精馏段操作线。过点e作q线(垂直线)交精馏段操作线于点d。连接cd即得提馏段操作线。从点a开始,在平衡线与操作线之间绘阶梯,达到指定分离程度需11层理论板,第5层理论板进料。9.在板式精馏塔中分离相对挥发度为2的两组分溶液,泡点进料。馏出液组成为0.95(易挥发组分的摩尔分数,下同),釜残液组成为0.05,原料液组成为0.6。已测得从塔釜上升的蒸气量为93kmol/h,从塔顶回流的液体量为58.5kmol/h,泡点回流。试求(1)原料液的处理量;(2)操作回流比为最小回流比的倍数。解:(1)原料液的处理量由全塔的物料衡算求解。对于泡点进料,q=1kmol/h=34.5kmol/h则解得kmol/h(2)R为Rmin的倍数R=1.70对于泡点进料,Rmin的计算式为于是10.在常压连续精馏塔内分离苯—氯苯混合物。已知进料量为85kmol/h,组成为0.45(易挥发组分的摩尔分数,下同),泡点进料。塔顶馏出液的组成为0.99,塔底釜残液组成为0.02。操作回流比为3.5。塔顶采用全凝器,泡点回流。苯、氯苯的汽化热分别为30.65kJ/mol和36.52kJ/mol。水的比热容为4.187kJ/(kg·℃)。若冷却水通过全凝器温度升高15℃,加热蒸汽绝对压力为500kPa(饱和温度为151.7℃,汽化热为2113kJ/kg)。试求冷却水和加热蒸汽的流量。忽略组分汽化热随温度的变化。解:由题给条件,可求得塔内的气相负荷,即对于泡点进料,精馏段和提馏段气相负荷相同,则(1)冷却水流量由于塔顶苯的含量很高,可按纯苯计算,即(2)加热蒸汽流量釜液中氯苯的含量很高,可按纯氯苯计算,即11.在常压连续提馏塔中,分离两组分理想溶液,该物系平均相对挥发度为2.0。原料液流量为100kmol/h,进料热状态参数q=1,馏出液流量为60kmol/h,釜残液组成为0.01(易挥发组分的摩尔分数),试求(1)操作线方程;(2)由塔内最下一层理论板下降的液相组成x′m。解:本题为提馏塔,即原料由塔顶加入,因此该塔仅有提馏段。再沸器相当一层理论板。(1)操作线方程此为提馏段操作线方程,即式中kmol/hkmol/h=40kmol/h则(2)最下层塔板下降的液相组成由于再沸器相当于一层理论板,故x′m与y′W符合操作关系,则提馏塔的塔顶一般没有液相回流。12.在常压连续精馏塔中,分离甲醇—水混合液。原料液流量为100kmol/h,其组成为0.3(甲醇的摩尔分数,下同),冷液进料(q=1.2),馏出液组成为0.92,甲醇回收率为90%,回流比为最小回流比的3倍。试比较直接水蒸气加热和间接加热两种情况下的釜液组成和所需理论板层数。甲醇—水溶液的t–x–y数据见本题附表习题12附表温度t℃液相中甲醇的摩尔分数气相中甲醇的摩尔分数温度t℃液相中甲醇的摩尔分数气相中甲醇的摩尔分数1000.00.075.30.400.72996.40.020.13473.10.500.77993.50.040.23471.20.600.82591.20.060.30469.30.700.87089.30.080.36567.60.800.91587.70.100.41866.00.900.95884.40.150.51765.00.950.97981.70.200.57964.51.01.078.00.300.665解:(1)釜液组成由全塔物料衡算求解。①间接加热②直接水蒸气加热关键是计算R。由于q=1.2,则q线方程为在本题附图上过点e作q线,由图读得:xq=0.37,yq=0.71于是显然,在塔顶甲醇收率相同条件下,直接水蒸气加热时,由于冷凝水的稀释作用,xW明显降低。所需理论板层数在x–y图上图解理论板层数附图1附图2习题12附图①间接加热精馏段操作线的截距为由xD=0.92及截距0.323作出精馏段操作线ab,交q线与点d。由xW=0.0425定出点c,连接cd即为提馏段操作线。由点a开始在平衡线与操作线之间作阶梯,NT=5(不含再沸器),第4层理论板进料。②直接蒸汽加热图解理论板的方法步骤同上,但需注意xW=0.0172是在x轴上而不是对角线上,如本题附图所示。此情况下共需理论板7层,第4层理论板进料。计算结果表明,在保持馏出液中易挥发组分收率相同条件下,直接蒸汽加热所需理论板层数增加。且需注意,直接蒸汽加热时再沸器不能起一层理论板的作用。习题13附图习题13附图13.在具有侧线采出的连续精馏塔中分离两组分理想溶液,如本题附图所示。原料液流量为100kmol/h,组成为0.5(摩尔分数,下同),饱和液体进料。塔顶馏出液流量qn,D为20kmol/h,组成xD1为0.98,釜残液组成为0.05。从精馏段抽出组成xD2习题13附图习题13附图解:(1)易挥发组分在两股馏出液中的总收率由全塔的物料衡算,可得qn,D2的计算如下及整理上式,得到则于是(2)中间段的操作线方程由s板与塔顶之间列易挥发组分的物料衡算,得(1)式中将有关数值代入式(1)并整理,得到14.在常压连续精馏塔中分离两组分理想溶液。该物系的平均相对挥发度为2.5。原料液组成为0.35(易挥发组分的摩尔分数,下同),饱和蒸气加料。已知精馏段操作线方程为y=0.75x+0.20,试求(1)操作回流比与最小回流比的比值;(2)若塔顶第一板下降的液相组成为0.7,该板的气相默弗里效率EMV1。解:(1)R与Rmin的比值先由精馏段操作线方程求得R和xD,再计算Rmin。由题给条件,可知解得对饱和蒸气进料,q=0,yq=0.35则(2)气相默弗里效率气相默弗里效率的定义式为(1)式中将有关数据代入式(1),得15.在连续精馏塔中分离两组分理想溶液,原料液流量为100kmol/h,组成为0.5(易挥发组分的摩尔分数,下同),饱和蒸气进料。馏出液组成为0.95,釜残液组成为0.05。物系的平均相对挥发度为2.0。塔顶全凝器,泡点回流,塔釜间接蒸汽加热。塔釜的汽化量为最小汽化量的1.6倍,试求(1)塔釜汽化量;(2)从塔顶往下数第二层理论板下降的液相组成。解:先求出最小回流比,再由最小回流比与最小汽化量的关系求得qn,Vmin。液相组成x2可用逐板计算得到。(1)塔釜汽化量对于饱和蒸汽进料q=0,yF=0.5,Rmin可用下式计算,即而则也可由提馏段操作线的最大斜率求得,即即将qn,W=50kmol/h代入上式,解得(2)第2层理论板下降液相组成x2逐板计算求x2需导出精馏段操作线方程。解得塔顶全凝器16.某制药厂拟设计一板式精馏塔回收丙酮含量为0.75(摩尔分数,下同)水溶液中的丙酮。原料液的处理量为30kmol/h,馏出液的组成为0.96,丙酮回收率为98.5%。塔顶全凝器,泡点回流,塔釜间接蒸汽加热。试根据如下条件计算塔的有效高度和塔径。进料热状况饱和液体总板效率61%操作回流比2全塔平均压力110kPa理论板层数17.0全塔平均温度81℃板间距0.40m空塔气速0.82m/s解:由题给条件,可得取28(1)塔的有效高度(2)塔径精馏段和提馏段气相负荷相同,则式中于是根据系列标准,选取塔径为900mm。17.在连续精馏中分离A、B、C、D、E(按挥发度降低顺序排列)五组分混合液。在所选择流程下,C为轻关键组分,在釜液中组成为0.006(摩尔分数,下同);D为重关键组分,在馏出液中的组成为0.005。原料液处理量为100kmol/h,其组成如本题附表1所示。17题附表1组分ABCDExF0.2130.2440.1830.1420.218试按清晰分割法估算馏出液、釜残液的流量和组成。解:由题意,A、B组分在釜残液中不出现,E组分在馏出液中不出现,且xW,C=0.006,xD,D=0.005。作全塔物料衡算,得将有关数据代入上式,解得计算结果列于本题附表2。17题附表2组分ABCDEΣ/(kmol/h)21.324.418.314.221.8100/(kmol/h)21.324.418.080.320064.1/(kmol/h)000.2213.8821.835.90.33230.38070.28210.00501.0000.0060.38660.60721.0第十一章固体物料的干燥习题解答1.已知湿空气的总压力为100kPa,温度为50℃,相对湿度为40%,试求(1)湿空气中的水汽分压;(2)湿度;(3)湿空气的密度。解:(1)湿空气的水汽分压由附录查得50℃时水的饱和蒸气压,故(2)湿度(3)密度m3湿空气/kg绝干气密度2.常压连续干燥器内用热空气干燥某湿物料,出干燥器的废气的温度为40℃,相对湿度为43%,试求废气的露点。解:由附录查得40℃时水的饱和蒸气压,故湿空气中水汽分压为查出时的饱和温度为25.02℃,此温度即为废气露点。3.在总压101.3kPa下,已知湿空气的某些参数。利用湿空气的H–I图查出附表中空格项的数值,并绘出分题4的求解过程示意图。习题3 附表序号湿度kg/kg绝干气干球温度/℃湿球温度℃相对湿度%焓kJ/kg绝干气水汽分压kPa露点℃1(0.02)86(35)51403232(0.03)793711(160)4.2303(0.04)8642(10)1936354(0.05)(60)42371927.538.5解:附表中括号内的数为已知,其余值由H-I图查得。分题4的求解过程示意图略。4.将、绝干气的常压新鲜空气,与干燥器排出的、绝干气的常压废气混合,两者中绝干气的质量比为1:3。试求(1)混合气体的温度、湿度、焓和相对湿度;(2)若后面的干燥器需要相对湿度10%的空气做干燥介质,应将此混合气加热至多少摄氏度?解:(1)对混合气列湿度和焓的衡算,得 (a) (b)当℃、绝干气时,空气的焓为当℃、绝干气时,空气的焓为将以上值代入式(a)及式(b)中,即分别解得:kg/kg绝干气kJ/kg绝干气由得℃混合气体中的水汽分压解出℃时水的饱和蒸汽压为所以混合气体的相对湿度为(2)将此混合气加热至多少度可使相对湿度降为10%故查水蒸气表知此压力下的饱和温度为76.83℃。故应将此混合气加热至76.83℃。5.干球温度为20℃、湿度为0.009kg水/kg绝干气的湿空气通过预热器加热到80℃后,再送至常压干燥器中,离开干燥器时空气的相对湿度为80%,若空气在干燥器中经历等焓干燥过程,试求:(1)1m3原湿空气在预热过程中焓的变化;(2)1m3原湿空气在干燥器中获得的水分量。解:(1)1m3原湿空气在预热器中焓的变化。当℃、kg/kg绝干气时,由图11-3查出kJ/kg绝干气。当℃、kg/kg绝干气时,由图11-3查出kJ/kg绝干气。故1kg绝干空气在预热器中焓的变化为:原湿空气的比体积:故1m3原湿空气焓的变化为;(2)1m3原湿空气在干燥器中获得的水分。由℃、kg/kg绝干气在H-I图上确定空气状态点,由该点沿等I线向右下方移动与线相交,交点为离开干燥器时空气的状态点,由该点读出空气离开干燥器时的湿度kg/kg绝干气。故1m3原空气获得的水分量为:6.用4题(1)的混合湿空气加热升温后用于干燥某湿物料,将湿物料自湿基含水量0.2降至0.05,湿物料流量为1000kg/h,假设系统热损失可忽略,干燥操作为等焓干燥过程。试求(1)新鲜空气耗量;(2)进入干燥器的湿空气的温度和焓;(3)预热器的加热量。解:(1)新鲜空气耗量蒸发水量绝干空气用量新鲜空气用量(2)进入干燥器的湿空气的温度和焓由于干燥过程为等焓过程,故进出干燥器的空气的焓相等。将kg/kg绝干气代入,解出:℃所以,进入干燥器的湿空气的温度为57.54℃,焓为127.6kJ/kg绝干气。(3)预热器的加热量7.在常压下用热空气干燥某湿物料,湿物料的处理量为l000kg/h,温度为20℃,含水量为4%(湿基,下同),要求干燥后产品的含水量不超过0.5%,物料离开干燥器时温度升至60℃,湿物料的平均比热容为3.28kJ/(kg绝干料.℃)。空气的初始温度为20℃,相对湿度为50%,将空气预热至100℃进干燥器,出干燥器的温度为50℃,湿度为0.06kg/kg绝干气,干燥器的热损失可按预热器供热量的10%计。试求(1)计算新鲜空气的消耗量;(2)预热器的加热量Qp;(3)计算加热物料消耗的热量占消耗总热量的百分数;(4)干燥系统的热效率。解:(1)新鲜空气消耗量,即绝干物料所以20℃时空气的饱和蒸汽压为(2)预热器的加热量Qp,用式11-31计算Qp,即(3)加热物料消耗的热量占消耗总热量的百分数加热物料耗热总耗热量加热物料消耗的热量占消耗总热量的百分数:(4)干燥器的热效率,若忽略湿物料中水分带入系统中的焓,则用式11-37计算干燥系统的热效率。8.用通风机将干球温度、焓绝干气的新鲜空气送入预热器,预热到后进入连续逆流操作的理想干燥器内,空气离开干燥器时相对湿度。湿物料由含水量被干燥至含水量,每小时有9200kg湿物料加入干燥器内。试求(1)完成干燥任务所需的新鲜空气量;(2)预热器的加热量;(3)干燥器的热效率解:(1)新鲜空气耗量绝干物料流量根据℃、kJ/kg绝干气,求出kg/kg绝干气根据℃、,求出kJ/kg绝干气理想干燥器,所以绝干气(a)(b)设温度,查水蒸气表得相应的饱和蒸汽压ps,由(a)式求湿度,再代入(b)式反求温度,若与初设值一致,计算结束。若与初设值不一致,则需重复以上步骤。解得:,对应的饱和温度为:℃,绝干气绝干空气消耗量新鲜空气消耗量(2)预热器的加热量(3)干燥器的热效率本题亦可利用图求。9.在一常压逆流的转筒干燥器中,干燥某种晶状的物料。温度、相对湿度=55%的新鲜空气经过预热器加热升温至后送入干燥器中,离开干燥器时的温度。预热器中采用180kPa的饱和蒸汽加热空气,预热器的总传热系数为85W/(m2·K),热损失可忽略。湿物料初始温度℃、湿基含水量=0.037;干燥完毕后温度升到=60℃、湿基含水量降为=0.002。干燥产品流量=1000kg/h,绝干物料比热容绝干料·℃),不向干燥器补充热量。转筒干燥器的直径D=1.3m、长度Z=7m。干燥器外壁向空气的对流—辐射联合传热系数为35kJ/(m2·h·℃)。试求(1)绝干空气流量;(2)预热器中加热蒸汽消耗量;(3)预热器的传热面积。解:(1)绝干空气流量绝干物料流量水分蒸发量查出25℃时水的饱和蒸气压为3168.4Pa,故新鲜空气的湿度为:对干燥器做水分的衡算,取为1h基准,得:(a)对干燥器做热量衡算得:其中题给kJ/(kg绝干料·℃)题给kJ/(m2·h·℃)∴将以上诸值代入热量衡算式,得:整理得(b)联立式(a)和式(b),解得kg/kg绝干气kg绝干气/h(2)预热器中加热蒸气消耗量加热蒸气压强为180kPa,查出相应的汽化热为2214.3kJ/kg,T=116.6℃。预热器中消耗热量的速率为:其中∴加热蒸气消耗量=kg/h(3)预热器的传热面积10.采用常压并流干燥器干燥某种湿物料。将20℃干基含水量为0.15的某种湿物料干燥至干基含水量为0.002,物料出干燥器的温度是40℃,湿物料处理量为250kg/h,绝干物料的比热容为1.2kJ/(kg绝干料·℃)。空气的初始温度为15℃,湿度为0.007kg水/kg绝干气,将空气预热至100℃进干燥器,在干燥器内,空气以一定的速度吹送物料的同时对物料进行干燥。空气出干燥器的温度为50℃。干燥器的热损失3.2kW。试求(1)新鲜空气消耗量;(2)单位时间内预热器消耗的热量(忽略预热器的热损失);(3)干燥器的热效率;(4)若空气在出干燥器之后的后续设备中温度将下降10℃,试分析物料是否会返潮。解:(1)新鲜空气消耗量对非理想干燥器,,需联解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方程求出。由物料衡算式得(a)由热量衡算式其中:代入上式,得(b)联解(a)式和(b)式,得kg/kg绝干气,新鲜空气消耗量为(2)单位时间内预热器消耗的热量QpkJ/h=45.90kW(3)干燥器的热效率(4)若空气在出干燥器之后的后续设备中温度将下降10℃,物料是否会返潮用图查,下,空气的露点为26℃,而物料降温10℃后为30℃,所以物料应该不会返潮。11.对10kg某湿物料在恒定干燥条件下进行间歇干燥,物料平铺在1.0m1.0m的浅盘中,温度=75℃,湿度=0.018kg/kg绝干气的常压空气以2m/s的速度垂直穿过物料层。现将物料的含水量从=0.25kg/kg绝干物料干燥至=0.15kg/kg绝干物料,试求(1)所需干燥时间;(2)若空气的t、H不变而流速加倍,干燥时间如何改变?(3)若物料量加倍,而浅盘面积不变,所需干燥时间又为多少?(假设三种情况下干燥均处于恒速干燥阶段。)解:(1)恒速段干燥速率由空气℃,kg/kg绝干气,查图得℃,相应水的汽化热,空气对物料的对流传热系数:湿空气的质量速度:湿空气密度:湿空气比体积:恒速干燥段时间:(2)空气气速加倍后kg/(m2·s)kg绝干料/m2,不变恒速干燥时间:(3)物料加倍后,加倍12.在恒定干燥条件下进行间歇干燥实验。已知物料的干燥面积为0.2m2,绝干物料质量为15kg,干燥时间无限长时物料可被干燥至15.3kg。假设在实验范围内,物料的干燥速率与含水量呈线性关系。实验测得将湿物料从30.0kg干燥至24.0kg需要0.2h。试求在相同干燥条件下,将湿物料由30.0kg干燥至17kg需要多少时间。解:设干燥速率与物料含水量之间的关系为:(a)因为时,据题意代入(a)式,得所以分离变量积分,得将,代入得所以,当时13.某湿物料经过5.0h恒定条件下的干燥后,含水量由=0.35kg/kg绝干料降至=0.12kg/kg绝干料,已知物料的临界含水量=0.15kg/kg绝干料、平衡含水量=0.04kg水分/kg绝干料。假设在降速阶段中干燥速率与物料的自由含水量()成正比。若在相同的干燥条件下,要求将物料含水量由=0.35kg水分/kg绝干料降至'=0.06kg水分/kg绝干料,试求所需的干燥时间。解:恒速干燥阶段干燥时间:降速干燥阶段干燥速率与物料的自由含水量(—)成正比,因此,临界点处:降速段干燥时间:总干燥时间:将第一次干燥实验的数据代入,解得第二次干燥实验的条件与第一次相同,即、S、、、均不变,不变。所以,第二次干燥实验的干燥时间为:
大型化工装置拆除运输方案一、工程概况二、运输路线三、运输时间安排四、运输车组车辆配置五、车组操作程序六、公路运输安全措施七、运输安全保证措施工程概况:拆除,我公司负责运输吊钩下接货,走公路至大庆市油田现场车面交货。货物基本信息如表:序号设备名称外形尺寸(cm)重量(t)数量(台)预计装车时间1炼油设备各种2023.09,152炼油设备2023.10未完工二、运输路线:1.运输起止地:四、运输车组车辆配置序号1运输车组车辆配置1号车组参数表1厂牌陕汽产地中国型号F2000驱动形式6×4发动机功率440匹马力最大扭矩2200Nm/1000-1500rpm轮胎1200R20桥荷(吨)前8后32自重(吨)10外形尺寸7.36米×2.5米×3.3米牵引重(吨)200配备数量1台低平板参数表2轴线数2纵11轴轴载(吨)25轮胎数88单胎载荷3.125自重(吨)50载重量(吨)250外形尺寸长17米,宽3.4米,高1.07米数量1部车组参数表3车货总重车组总长车组总宽车组运行高度25米序号2运输车组车辆配置2号车组参数表1厂牌东风产地中国型号DFL4251A2驱动形式6×4发动机功率380匹马力最大扭矩1800Nm/1000-1500rpm轮胎1200R20桥荷(吨)前8后32自重(吨)8外形尺寸7.36米×2.5米×3.3米牵引重(吨)80配备数量1台低平板参数表2轴线数3桥轴载(吨)17轮胎数12单胎载荷4.25自重(吨)16载重量(吨)80外形尺寸长12米,宽3.2米,高0.7米数量1部车组参数表3车货总重车组总长车组总宽车组运行高度80吨20米3.2米4.5米五、车组操作程序(1)挂车的组装接货前,按设备的参数配备好适合的牵引头,拼好所需轴线板。(2)挂车组装载流程按照既定路线在厂方人员带领下进入车间指定地点接货,接货时板车纵向中心线对齐货物纵向中心线,货物重心与板车承载中心重叠,并在设备与板车接触地放上薄橡胶皮,封固货物,苫好苫布(3)封车加固在设备的每个吊点处采用下压式八字加固法进行捆扎,每个捆扎点用5吨手拉葫芦和钢丝绳捆扎。加固时钢丝绳、手拉葫芦等与变压器接触点用垫好以防摩擦刮伤设备表面油漆。所用工装、索具与变压器有接触的部位都要用胶皮片进行隔离。(4)捆扎加固措施要切实可行的做好捆扎加固工作,捆扎前要检查捆扎索具的完好度,如有索具磨损严重情况,坚决禁止使用。捆扎要牢固可靠,同时又不得损伤设备,在设备与车辆之间要加垫薄橡胶皮增大摩擦系数,无吊点设备应征求业主方技术人员的意见。六、公路运输安全措施(1)车组装载后,起步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护色洗发水行业市场分析及投资价值评估前景预测报告
- 2025湖南湘潭市韶山学校公开招聘教师15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夺冠)
- 2025内蒙古气象部门招聘70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典优)
- 2025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泌尿外一科录入员招聘1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夺冠系列)
- 2025黑龙江东北林业大学生态学院校内招聘2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历年真题)
- 2025广东中共中山市委政法委员会所属事业单位招聘事业单位人员4人模拟试卷及1套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甘肃省平凉市博物馆公益性岗位人员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各地真题)
- 2025年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人民法院招聘司法辅助人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2025年晋江市林业和园林绿化局公开招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
- 2025年江西职业技术大学高层次人才招聘51人模拟试卷及1套参考答案详解
- 淮北矿业安全管理办法
- 诊所日常运营管理规范流程
- 2025年止血技术理论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 ECMO护理进修汇报
- 首钢职务职级管理办法
- 建筑施工职业健康与安全防护指南
- 2025国家保安员资格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考英语试卷
- 跨境电商股权分配协议范文
- 2025年深圳中考化学试卷真题(含答案)
- 三甲医院影像科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