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与活动指导全套PPT完整教学课件_第1页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与活动指导全套PPT完整教学课件_第2页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与活动指导全套PPT完整教学课件_第3页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与活动指导全套PPT完整教学课件_第4页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与活动指导全套PPT完整教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第1章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概述第2章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概述第3章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的设计与评价第4章学前儿童自我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第5章学前儿童社会交往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全套PPT课件目录第6章学前儿童社会环境和社会规则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第7章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第8章学前儿童多元文化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第9章学前儿童安全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第10章学前儿童社会问题行为及其干预第1章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概述第一节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内涵与性质第二节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目标第三节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内容第四节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意义

知识结构图

第一节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内涵与性质

一、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相关概念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具有丰富的内涵,它兼具道德性、常识性、生活性和人文性,只有综合理解才能正确地把握其真正的内涵。在充分理解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内涵之前,需要明确以下几个关键性的概念。

(一)社会性

人的需要具有多层性和差异化的特点,一般可归纳为两大类别,即生物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

人的生物性需要即生理性需要,指的是能够基本保持和维系有机体生命和延续种族的一些需要,如对饮食、运动、休息、避痛、排泄、繁衍后代等的需要。这类需要是原始性的,是人类自身本能的需要。

人的社会性需要指的是与人的社会生活相联系的一些需要,如工作、交际、认知、审美、成就等的需要。

(二)社会性行为

社会性行为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对社会其他人或某一事物(事件)表现出的看法、态度、语言和行为等反应。它是在社会交往中产生的,并且指向社会交往中的某一方面或方向。由此可以推断,社会性行为也是个体的交往行为,人们通过这种行为来实现与社会中其他人的正常交往。

社会性行为,根据其交往动机与实际效果,可分为亲社会行为与攻击性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指的是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对他人或事物有益处,能传播正能量的行为。

攻击性社会行为指的是违背社会道德底线或违反社会法律法规,给自己、他人或社会造成一定负面影响的社会行为。

学前儿童社会性行为主要是指学前儿童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各种行为的总称,按交往对象分类,可分为与成年人,如儿童的父母、教师等的交往;与同龄人,如幼儿园的小朋友、街坊邻居小朋友等的交往。

(三)社会化

社会化是个体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学习和掌握知识、语言、技能、规范、价值观等社会行为方式,形成人格的特征,适应社会并积极作用于社会的过程。它是人与社会相互作用的结果。

学前儿童社会化,也就是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是学前儿童能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敢于担当、有独立行为能力的社会人的发展过程。

(四)学前儿童社会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在1996年颁布了《幼儿园工作规程》,在2001年颁布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在2012年颁布了《3~6岁儿童学

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充分体现国家对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关注和重视。

我们可以将学前儿童的社会教育定义为:以社会与人类文明的积极价值为导向,以发展学前儿童的社会性为主要目标,以增进学前儿童的社会认知、培养传播社会正能量的行为、激发社会情感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在尊重学前儿童生活、遵循其社会性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由教育者创设有教育意义的环境和活动,以此来陶冶学前儿童的性情,使其成长为完整、健康的社会人。

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性质

《纲要》是对幼儿园课程具有指导意义的纲领性文件,它将幼儿园课程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大领域。

(一)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学科性质

1.学科理论角度

从学科理论角度来看,学前儿童社会教育需要研究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现象,把握其发展中的社会性规律,探究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方式方法、途径、原则、设计程序、实践等,由此不断完善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理论体系,指导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实践活动朝着人性化、科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2.应用性角度

从应用性角度来看,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是一门有关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方式方法的课程,学习者应该在充分把握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正确理解与把握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基本原理、方式方法、教育内容、教育策略等,灵活自如地把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相关知识融入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中去。

3.实践性角度

从实践性角度来看,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有关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系统性、实践性的教育活动知识,学习者不能用生搬硬套、强制灌输、强拉硬扯等方式把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知识教授给儿童,而应把这些知识内化为自己的内在学识水平、行为规范、思想智慧,这样才能游刃有余地把这些知识教授给学前儿童。

(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与其他领域的关系

《纲要》中对五大领域的内容划分是相对的,实质上各领域的内容是相互渗透的,都从不同的角度促进了学前儿童的社会教育。

1.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与健康领域的关系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和健康领域是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健康包括身体的健康、情绪和心理的健康及道德的健康。其中儿童的情绪和心理健康是社会领域关注的问题。

2.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与语言领域的关系

语言是沟通的关键,通过语言儿童才能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

3.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与科学领域的关系

在科学领域的教育中,不仅要引导儿童探索和认识周围的世界,而且要培养他们热爱世界的意识。

4.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与艺术领域的关系

在人的发展中,社会教育与艺术教育也是相辅相成的。艺术能够陶冶人的心灵,艺术教育的价值也在于它能展示生命的美,弘扬生命的价值,维护生命的尊严与张扬生命的个性。

5.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导向作用

五大领域教育的共同作用在于促进儿童全面的、整体的发展,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在幼儿园的教育中起着导向作用。它既指向个人,又与他人和社会群体密切相关。社会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帮助儿童与世界建立一种恰当的关系,帮助儿童成为一个具备健全人格、有益于人类的人。

第二节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目标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旨在促进儿童的社会化,教育的目的是通过教育使个体成为能够适应社会、参与社会生活的人。儿童的社会性是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发展起来的。

一、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制定的依据

目标是教育活动展开的起点与归宿。在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中,只有确定明确的培养目标,才能选择合适的内容和教学方法。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的制定,以学前教育相关文件、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水平、社会发展的需要等为依据。

(一)以学前教育相关文件为依据

(1)喜欢参加游戏和各种有益的活动,活动中快乐、自信;

(2)乐意与人交往,礼貌、大方,对人友好;

(3)知道对错,能按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行动;

(4)乐于接受任务,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

(5)爱父母、爱老师、爱同伴、爱家乡、爱祖国。

(二)以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水平为依据

要想真正将“以儿童为本”的教育理念落到实处,必须将儿童的发展作为制定课程目标的主要依据。此外,引导儿童社会性健康发展,也是儿童社会教育的最终目的。

在制定社会教育目标时,尤其是对于制定具体教育活动目标的教师而言,需要经常观察儿童,以便真正地了解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水平,从而制定出科学的、合理可行的社会教育目标。

(三)以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依据

学前儿童社会化过程不是单一的,而是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发展完善形成的。社会是发展变化的,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对人的要求不同,应当结合当前社会生活的现实需要与未来社会发展对个体的要求,确定儿童社会教育的目标。

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的结构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具有一定的结构性与层次性,从纵向角度来看,可以分解为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教育活动目标三个层次;从横向角度来看,既可以按照心理结构划分为认知、行为、情感三个方面,也可以按照内容划分为人际交往与社会适应两个方面。

(一)总目标

《纲要》中明确了社会教育的总目标,具体包括:

(1)能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

(2)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

(3)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

(4)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具有初步的责任感;

(5)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指南》把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所应该达到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要求进一步明确为两个方面、七个目标,具体如下:

(1)人际交往方面:

①愿意与人交往。

②能与同伴友好相处。

③具有自尊、自信、自主的表现。

④关心尊重他人。

(2)社会适应方面:

①喜欢并适应群体生活。

②遵守基本的行为规范。

③具有初步的归属感。

(二)年龄阶段目标与分类目标

年龄阶段目标是指针对社会教育不同的侧面和类别确定目标,即针对社会环境、人际关系、社会行为规范与社会文化确定目标。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发展水平的差异,要求教师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提出有差异性的目标;后一年龄阶段的发展以前一年龄阶段的发展为基础。不同类别的目标之间有一定的联系。

分类目标从横向的角度对总目标进行展开。它反映了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内容全面性和完整性,如社会认知、社会行为、社会情感,自我、他人、社会。

(三)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目标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目标是总目标与各年龄阶段目标的具体化,是最具体的目标,是广大家长与一线儿童教师使用一定的方法,采用科学合理的途径,直接实现的教育目标。其主要特点是操作性强、使用范围广、个性化突出等。

三、实现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应注意的问题

(一)目标意识明确

目标是引领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只有确定了明确的教育目标,大家才能有目的、按步骤地组织社会教育活动。

家长、教师要有明确的目标意识,其主要表现如下:

(1)家长和幼儿教师在有目的、按步骤组织的教育活动中,能及时发现教育活动中影响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具体问题,便于采取有效的教育方法,有针对性地做好引导工作。

(2)家长和幼儿教师应注意学前儿童在一日生活中的各种细节,及时敏锐地发现偶然出现的教育机会,从而促使学前儿童在自我意识、人际交往、社会规范等方面能科学有序发展。

(3)学前儿童健康全面发展,不能脱离具体的社会环境,应熟悉社会规则,懂得社会规范。这些需要学前儿童在社会生活中反复练习才能记住。

(二)活动目标明确具体

学前儿童家长与幼儿教师应充分掌握党和国家相关的教育方针与政策,密切结合学前儿童客观发展实际,按照社会教育发展的总体要求,同时结合班级实际、学前儿童个体发展实际等,制定具体明确的活动目标,要避免空洞、抽象。

具体活动目标不是单一的,而是具有系统性、一致性、连续性、阶段性等特点。

(三)设计和选择科学有效的活动形式

实现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幼儿教师应依据学前儿童社会发展水平,选择适合某个阶段儿童感兴趣的具体内容,结合社会教育的特点,采取科学和有效的方式,确保教育目标的实现。

(四)家园共建,为学前儿童创设良好环境

社会教育需要幼儿园、家庭和社会共同参与,通力合作、协调一致,共同促进学前儿童社会性品质的形成。社会形成一个能接纳、关爱和支持学前儿童的环境,有利于学前儿童社会性持续发展;家庭内部关系和谐、民主气氛浓厚,为学前儿童健全人格奠定了坚实基础;幼儿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态度、教育方式方法等,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健康发展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第三节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内容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内容主要是指学前儿童社会领域所包含的特定的现象、事实、规则和问题等基本的组成部分,它们依照一定的原则,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内容是幼儿园社会课程的主体部分,是幼儿园社会课程发挥其功能的关键性因素,是实现社会课程目标的重要保证与手段,是幼儿教师设计与实施社会教育活动的主要依据。

一、选择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内容的依据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是社会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

(一)以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为依据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是学前儿童一切社会教育活动的指南和总体性依据。选择社会教育内容,是开展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的一个主要环节,一定要受到教育目标的指导与制约。

(二)以社会现实为依据

任何理论都来源于实践,最终又回到实践中去,社会现实是理论产生的土壤。社会现实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内容的重要依据。

(1)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离不开社会现实。

学前儿童对自己、他人、社会关系的认知都来源于社会现实。

(2)基础知识体系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现实中的已有知识体系是社会教育内容的依据,这些知识体系为学前儿童提供了更为丰富、生动的学习内容。

(3)幼儿园社会教育内容需要反映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

当今社会发展非常迅速。快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冲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

(三)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水平.

1.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需要

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以社会认知、社会行为、社会情感协调发展为目标,其教育内容也应以这几个方面协同发展为宗旨。

2.学前儿童认识事物的特点

学前儿童认识事物是一个从易到难、从低级到高级、从具体到抽象的发展过程,认识其他社会事物也是如此。

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具体内容

我们将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内容分为自我意识、人际交往、社会环境和社会规范认知、社会文化四个方面。

(一)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即是对自己的认识。自我意识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

(1)帮助学前儿童认识与接纳自己,增进学前儿童的自我价值感与自信心。

(2)帮助学前儿童认识和控制自己的情绪,进而控制自己的行为。

(3)帮助学前儿童学会选择和决断,培养其自主性、独立性与责任感,能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

(4)学会自由表达个人的主张,敢于表达、表明态度。

(5)鼓励学前儿童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充分体验与人交往的快乐。

(6)帮助学前儿童努力做好自己的事情。

(二)人际交往

学前儿童在人际交往中的积极经验有利于其自我发展。

人际交往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

(1)激发学前儿童与人交往的意愿,使其学会合作分享、团结互助,有怜悯心和同情心。

(2)培养学前儿童尊重、理解、关心和赞赏他人的品格,并且掌握基本的人际交往技能。

(3)帮助学前儿童学会自己和他人的兴趣、爱好及想法不同时的解决办法,学会与人友好相处。

(4)帮助学前儿童在人际交往中做到自立、自尊、自信、自主,逐步培养其具备不依赖他人的能力。

(三)社会环境和社会规范认知

社会环境和社会规范认知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

(1)社会环境的认知,是指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下,例如幼儿园、家庭、社区以及公共场所等社会环境中,感知特定的人际关系、物质设施、职业角色以及行为准则等。

(2)社会道德规范和行为规则认知,包括认知环保意识、公德意识、文明用语和行为等。

(3)社会认知发展,是指能结合个人实际做出合理判断,能区分出个人和他人观点的不同。

(4)培养学前儿童爱护、保护环境意识,社会规则意识,促进学前儿童萌发公民

(四)社会文化

社会文化是指人类社会中具有的稳定的价值取向、精神风貌、行为方式及其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也就是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

1.民族文化

了解中国的文字发展历史、绚烂多彩的文学史、各个民族的风土人情、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民俗节日、色彩缤纷的民间工艺等,提升学前儿童对祖国灿烂传统文化的兴趣;让学前儿童了解自己的成长过程,理解父母为之付出的艰辛和努力,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感受周围环境的美好,萌发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多游览自己的家乡,增强热爱家乡与热爱祖国之情。

2.世界文化

引导儿童接触不同国家、不同种族的人,了解和感受他们在肤色、语言、文化风俗、生活习惯等方面的不同,能以理解、尊重的态度对待各国、各民族之间的差异。

第四节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意义

一、促进学前儿童社会化功能社会化是学前儿童适应社会生活、参与社会生活,能在社会环境中独立生存的必要条件。学前儿童的社会化是各个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幼儿园社会教育在学前儿童社会化进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促进学前儿童健全人格功能

(一)促进学前儿童认知、情感、意志、品质系统协调发展

从学前儿童发展的结构来看,学前儿童健全人格的发展是指认知、情感、意志品质系统协调发展。从人类发展的角度来说,人是一种社会关系的总和,总是从孤立自存的状态中不断地把自身解放出来,从而成为一个具体的、现实的、开放的社会人。

(二)促进学前儿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从发展的内容来看,学前儿童健全人格的发展是指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也是幼儿园教育的根本目标。

三、促进学前儿童文化传承功能

社会教育是整个社会的职责,是由社会组织和计划的,在个体学习和社会教育共同发挥作用的过程中促使人的社会化完成的教育实践。社会教育对文化的传承作用体现如下。

(一)保存功能

(二)交流功能

(三)优化功能

(四)更新功能第2章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概述第一节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内容与特点第二节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理论基础与意义第三节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因素

知识结构图

第一节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内容与特点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是指学前儿童从一个自然人,逐步掌握社会的道德行为规范与社会行为的技能,成长为一个社会人,逐渐步入社会的过程。

一、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内容

社会性是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体,为适应社会生活所表现出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即为适应社会生活所形成的符合社会习俗的行为方式。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也称作学前儿童社会化。社会化就是个体在社会环境相互作用中获得其所处社会的各种行为规范、价值观和知识技能,成为独立的社会成员并逐渐适应社会的过程。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是个体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阶段,是每个学前儿童成为负责任的、有独立行为能力的社会成员的必经途径,学前儿童在这个过程中丰富自己的社会经验,形成个性,不但成为具有社会作用的客体,而且成为具有社会作用的主体。

(一)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既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核心内容,又是影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因素。儿童自出生之日起,就生活在各种社会关系中。儿童在早期的社会交往中主要存在三种人际关系:亲子关系、师幼关系和同伴关系。

1.亲子关系

亲子关系是一种血缘关系,在广义上指家庭中父母与子女间的交往活动,其中也包括与非血缘但承担抚养责任的养父母、继父母的亲子关系;在狭义上指以血缘和共同生活为基础,以抚养、教养、赡养为基本内容的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的总和。亲子关系是儿童早期生活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也是最持久的一种关系,对个体社会心理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

良好的亲子关系的建立对儿童情绪情感及健康人格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2.师幼关系

师幼关系指的是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儿童与教师在保教过程中形成的较稳定的人际关系,师幼关系具有事务性与情感性双重属性。幼儿园中一切的教学活动和生活活动都在教师与幼儿的互动中展开,师幼关系在幼儿园的人际关系中处于核心地位。良好的师幼关系能有效地促进师幼的共同成长,反之则会给师幼双方带来不利影响。

良好的师幼互动可增强幼儿的安全感与自信心。

3.同伴关系

同伴关系指的是儿童与生理及心理年龄相仿或临近的其他儿童之间的交往关系。相比前两种人际关系,在同伴关系中,儿童是主动的参与者,人际互动具有平等、互惠的特点。

同伴交往相比于亲子交往更能够促进儿童社交技能的提高。

(二)性别角色

心理学研究认为,性别既是一种生理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前者指的是男性和女性自出生起,在生理结构和生理机能方面的差别。后者指的是社会文化对男性和女性差异的理解,反映了社会区分男性和女性的一般标准。对于社会现象中的性别,人们常用性别角色这一概念来描述。

性别角色是进行社会分工的重要依据之一,是指个体由性别差异而引起的,能够促使儿童表现出符合社会成员期待的行为模式的心理特征。性别角色意识的形成对个体的自我认同、自我意识的发展以及社会秩序的维护都具有重要作用。性别角色的发展是个体通过对自身性别的认知及社会生活中的观察学习所获得的一系列适应当下社会文化的社会行为模式,是个体社会性发展的主要方面。

性别角色是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方面,也是学前儿童不断社会化的产物。

(三)亲社会行为

美国学者威斯伯指出,亲社会行为是“所有与侵犯性行为等否定性行为相对立的行为”。马乔里·J·克斯特尔尼克等人也对亲社会行为进行过定义,他们认为亲社会行为是能够善意地帮助和支持他人,或使他人受益的行为。执行者在执行这些行为时一般不期望得到外部回报。亲社会行为是指个体在社会交往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符合社会规范与社会期望,并且对他人、群体以及社会产生有利影响的社会行为。

(四)攻击行为

攻击行为是指不符合社会规范且故意伤害他人的行为,与亲社会行为同属于儿童道德发展的范畴。

社会性行为当中的攻击行为,不但会对他人和集体造成危害,还不利于儿童自身社会性的发展。

二、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特点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阶段性与持续性

(二)情境性与模仿性

(三)道德发展的从他性

(四)道德情感由不稳定向稳定发展

第二节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理论基础与意义

社会性是个体在适应社会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基本的心理和行为特征。个体在与他人的人际交互作用中,自身的自我概念、情绪情感、个性品质、行为习惯、社会认知等各方面获得的发展与变化过程就是人的社会性发展。

一、社会性概念的界定

东西方学者对社会性概念的界定有些差异。西方有学者认为儿童的社会性是由其稳定的内部结构和通过遗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特性,认为儿童社会性发展心理结构包括社会情感、社会行为技能、社会认知、自我意识、道德品质和社会适应六大系统。

我国有学者从发展心理学和幼儿教育角度定义,认为幼儿社会性是指幼儿在与社会生活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掌握社会规范,形成社会技能,学习社会角色,获得社会性需要、态度、价值,发展社会性行为,并以独特的个性与人相互交往,相互影响,适应周围社会环境,由自然人发展为社会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幼儿心理特征。

尽管在描述方式上有些不同,但从本质上来说都是一样的,即与人交往的能力、社会生活的技能等。社会性是指个体在掌握社会规范、形成社会技能、学习社会角色的社会化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心理特征。

二、社会性发展的结构

从社会性的心理构成要素上看,它包括社会性认知、社会性情感和社会性行为三个方面,其中社会性认知又包括自我认知与社会认知;社会性情感又包括自我体验与社会情感;社会性行为又包括自我控制与社会行为。

社会性认知、社会性情感和社会性行为三个方面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

(一)社会性认知

社会性认知是指个体与社会生活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对他人、对自己、对社会关系、社会规则等的认知。从对象看,社会性认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向内的对自我的认知,包括对自己和他人的各种心理活动及观点等的认识,如认识自己的体貌特征、性格爱好、他人的优缺点等;二是向外的对社会生活的认知,如对社会生活中的人、规范、环境和文化等的认知。向内的认知与向外的认知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

(二)社会性情感

社会性情感是指个体与社会生活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对自我、对他人、对事物的情感体验。社会性情感包括两方面的情感体验,一是向内的对自我的情感体验,即自我体验,如对自身容貌、能力、性格等方面的情感体验;二是向外的对社会生活的情感体验,即社会情感,如对社会生活中的人和事物的体验。向内的体验与向外的体验是相互影响的,两者越协调,社会适应性越好。

(三)社会性行为

社会性行为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生活相互作用过程中习得的,为适应社会生活而采取的稳定的行为倾向与行为技能。同样,社会性行为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向内的控制即自我控制,如调控自己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等;二是向外的行为即社会行为,如在社会生活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态度、语言和行为等。向内的行为与向外的行为也是相互影响的,社会行为的产生与发展离不开个体的自我控制,而社会行为的过程与结果也会影响个体的自我控制。

三、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意义

(一)社会性发展是儿童健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性发展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体格发展、认知发展共同构成儿童心理发展的三大方面。

(二)社会性发展是学前儿童适应社会生活的重要基础

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对儿童未来社会生活的支持作用上。个体自出生以来就处于复杂的社会环境中。

第三节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因素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受众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可以分为内外两个维度。内部因素主要指自身因素,即学前儿童自身的特性。内部因素包括儿童自身的个性特点,如年龄、性别、外貌和气质类型等;外部因素则指环境因素。外部因素包括家庭、社区、教育机构及大众传媒等。

一、自身因素

在影响学前儿童社会化发展的各种因素中,其自身因素是基础,因为任何外在因素都必须通过个体自身才能发挥作用。

(一)生物因素

学前儿童社会化的发展首先要受成熟这一生物因素的影响,而成熟则取决于基因所决定的时间表。

其次,遗传特性也对学前儿童社会化发展影响颇深。

(二)心理因素

学前儿童的心理因素也在影响着其社会化的发展,气质类型、性格特点、语言表达能力、智力发育程度等都制约其社会化发展的进程。

二、环境因素

任何人的成长都离不开周围环境的影响,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离不开其生活的环境。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有重要影响的环境因素主要有以下五个。

(一)家庭

(二)幼儿园

(三)同伴群体

(四)社区文化

(五)大众传播媒介

电视也给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这种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电视有可能使儿童在认知上与现实产生距离。

(2)电视会影响儿童现实的交往关系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3)儿童可能会学习模仿一些不健康的电视节目,对其社会性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可见,随着大众传媒社会化作用的加强,引导学前儿童正确认识和接纳大众传播媒介的内容,趋利避害是非常必要的。

第3章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的设计与评价第一节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的途径第二节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的设计方法第三节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的设计与评价

知识结构图

第一节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的途径

一、专门性活动专门性活动指的是学前儿童家长或教师根据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目的和计划,根据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选择合适的、针对性强的教育内容,选取科学合理的教育教学方式和方法,对学前儿童进行社会教育的形式。

专门性社会教育活动有多种形式,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综合教育活动

综合教育活动是指教师的教育形式并不局限于某种单一形式和手段,而是综合运用上课讲解、游戏活动、谈话引导、实地参观等多种教育形式和手段来对学前儿童实施社会教育活动。

(二)游戏活动

儿童游戏是适于学前儿童玩耍的游戏,以开发儿童的智力和动作协调性等为主要目的。在游戏活动中,学前儿童运用一定的知识和语言,借助各种物品,通过身体活动和心智活动来探索世界。

(三)区域活动

区域活动是学前儿童活动中一种重要的自主活动形式,可根据学前儿童的发展需要和主题教育目标设立立体化育人环境,充分利用教育资源,有效运用活动形式,组织学前儿童进行自主选择、合作交往、探索发现的学习、生活和游戏活动。

二、随机教育

随机教育是指教师在学前儿童日常生活、交往中随时随地抓住有利时机对学前儿童进行即时教育。随机教育是专门性社会教育活动的延伸、补充和深入,是学前教育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学前儿童社会性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

(一)教育活动中的随机教育

社会性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连续不断的过程,因此,学前儿童社会性教育培养就必须在学前儿童的日常生活中随时、连贯地进行。

(二)日常生活中的随机教育

在日常家庭生活中,家长可通过引导儿童观看电影电视、儿童读物等接受教育;家长可带领儿童接触大自然,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接受教育;家长可鼓励学前儿童参加劳动,培养学前儿童的劳动意识和生活技能。

(三)其他领域中的随机教育

幼儿园的教育内容可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和艺术五大领域,各个领域的内容互相渗透。教师要提高开展其他领域活动时的教育意识,抓住各种教育契机,对学前儿童全面进行社会教育。

三、家园合作

幼儿园和家庭是影响学前儿童生活的两个最重要的因素,幼儿园和家庭需要紧密结合,才能为学前儿童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家庭教育是幼儿园教育、学校教育的先导和基础,家庭和幼儿园的结合可以使幼儿园教育目标更具适宜性和可行性,同时也可使家庭教育更具科学性,也保证了教育的连续性。

(一)加强与家长的日常联系,保持沟通

幼儿园要经常邀请家长参加幼儿园活动,如幼儿园开放日、节庆活动、亲子运动会、家长进课堂等,但要注意不要局限于形式主义。

(二)建立家园联系手册

建立家园联系手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替代家长与教师面对面的交流,这种交流方式更坦诚、更有效。

(三)充分调动家长积极性,参与教育过程

儿童的家长具备不同的职业、特长、经历背景,应充分利用这些教育资源来丰富幼儿园的社会教育活动,使家长成为教育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和活跃力量,使家长和教师之间形成教育合力,加强教育效果。

(四)利用网络平台

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不但给沟通交流带来了便捷,也为我们家园合作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第二节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的设计方法

教育方法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形成的实现其教育思想的策略性途径,包括教师直接指向教育内容的教学方法、学生学习方法指导及学前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方法。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教育方法是实施教育内容、实现教育目标的纽带。

一、以发展认知为主的方法

(一)谈话法

谈话法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前儿童围绕一个生活中的主题,回忆已有生活经验并进行交流的方法。

运用谈话法应注意以下问题:

(1)谈话内容要选择贴近儿童生活的话题。

(2)教师要精心设计谈话内容,引导儿童参与谈话,层层深入。

(3)要注意谈话节奏的把控,给予儿童思考的时间。

(二)讲解法

讲解法是向学前儿童说明一些简单的、基本的知识和道理,使他们了解规则及其意义,知道一些基本的事实,了解判断事物的基本标准。运用讲解法时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1)讲解过程中要引导学前儿童对讲述内容产生兴趣。

(2)讲解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描述。

(3)讲解要具体、直观、形象,有针对性。

(三)讨论法

讨论法是教师指导学前儿童就某些社会性问题或现象相互启发、相互学习、交流意见的教育方法。运用讨论法要求学前儿童有一定的社会生活常识和经验。

运用讨论法应注意以下问题:

(1)选好讨论的主题。

(2)讨论内容符合学前儿童年龄阶段的特点。

(3)教师要创设宽松、平等的讨论气氛,引导讨论。

(4)做好讨论的总结工作。

(四)参观法

参观法是指教育者根据社会教育的目的与任务,组织学前儿童在园内或园外的场所对实际事物和现象进行观察、思考,进而获得新的社会知识与社会规范的教育方法。

运用参观法应注意以下问题:

(1)参观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2)参观时要适时给予指导,保证儿童的安全。

(3)参观后要做好总结。

(五)演示法

演示法是指在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中,教师依据社会教育目标,向学前儿童出示实物、图片、教具、播放影像等,使学前儿童通过观察获得相应的社会知识、社会情感及社会

行为的一种教育方法。运用演示法应注意以下问题:

(1)结合语言交流形式,使学前儿童明白在演示过程中应感知哪些内容。

(2)使学前儿童将感知与理解相结合,不能只停留于直观感知层面。

(3)要充分准备好演示材料,规划好演示步骤。

二、以陶冶情感为主的方法

(一)陶冶法

陶冶法是通过环境的感染来激发学前儿童社会性情感,并影响其社会行为的方法。

运用陶冶法应注意以下问题。

(1)应为学前儿童创设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形成良好的幼儿园文化。

(2)设立具有整体性、统一性的幼儿园环境氛围。

(3)尽可能地让环境说话,避免过多的言语说教。

(二)移情训练法

移情训练就是通过故事、情境表演及日常交谈等形式,使学前儿童理解、分享别人的情感情绪体验,以便在日后生活中,对他人类似的情感、情绪产生习惯性的理解和分享。运用移情训练法应注意以下问题:

(1)要以学前儿童社会性情感发展需要为依据来创设情境,选择符合学前儿童年龄与认知发展需要的情感情绪。

(2)移情的发生建立在情绪识别与命名上,教师要从情绪辨别与情绪命名入手进行教育。

(3)移情的发生需要利用学前儿童的自我中心意识,通过情感换位,让学前儿童以自己的情绪去理解他人情绪,以自己的情感去体验他人的情感。

(4)移情训练中选择移情对象应变换身份、性别,以便于训练学前儿童对各种不同的人物移情,使学前儿童形成泛化的不受移情对象与自己关系影响的移情。

(5)移情训练法应与情境演示法、角色扮演法、行为练习法等有机结合,可以让各种形式、方法相辅相成,从而使移情训练达到最佳效果。

(三)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就是学前儿童遵循角色要求和期望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行为。

运用角色扮演法应注意以下问题。

(1)应创设学前儿童熟悉的或能够理解的社会生活环境和角色。

(2)可以让学前儿童自由选择、分配、创造角色,鼓励儿童进行创造性扮演。

(3)扮演角色不应“固定化”或“标签化”,但由于儿童喜欢模仿,所以扮演的角色尽量以正面形象为主。

(4)教师在角色扮演活动中多鼓励性格内向、不善言谈的儿童,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活动中。

(5)教师可平行参与学前儿童的活动,与儿童共同扮演角色,这样既可以提高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又方便进行有效的指导。

三、以培养行为为主的方法

以培养行为为主的方法主要是幼儿教师参与实践活动,并适时恰当地给予反馈,或让幼儿观察榜样行为,来培养他们的社会性行为的方法。

(一)实践法

运用实践法应注意以下问题:

(1)实践内容和要求应适合学前儿童的发展水平和接受能力。

(2)实践法最重要的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重视培养儿童的积极性和兴趣。

(3)实践过程中要注重教授方法,培养儿童的主动思考能力和创造性。

(4)实践过程中应有意识地引导儿童勇于克服困难,培养他们的毅力。

(二)行为练习法

行为练习法是组织学前儿童按照正确的社会行为要求反复进行练习,促使儿童掌握和巩固某种社会行为技能的方法。运用行为练习法应注意以下问题:

(1)做行为练习之前要进行正确的行为示范,指导儿童模仿并纠正有偏差的行为。

(2)行为练习的内容应是儿童易于接受的,要能够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和兴趣。

(3)行为练习要循序渐进,并且需要长期反复进行,以帮助儿童行为得以加强和巩固。

(三)示范法

示范法是指在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中,教师用典型榜样人物的好思想、好行为和典型事迹去影响和教育儿童,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品质。设置社会情境,树立良好的榜样,使学前儿童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进行模仿,可以有效地促进学前儿童良好社会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对学前儿童影响较大的榜样典型主要有以下两类:

(1)广为人知的英雄模范人物。

(2)儿童身边的人和事,比如幼儿教师。

(四)行为强化法

行为强化法是通过对学前儿童社会性行为的评价,达到对儿童进行社会教育的方法。强化评价多种多样,一般常用的是正强化和负强化。正强化是指对儿童的良好行为表现给予表扬、鼓励、奖励等肯定性评价,它能提高儿童的积极性,激发儿童亲社会言行的出现。负强化是指对儿童的不良行为给予警告、规劝、批评、惩戒等否定性评价,它能纠正儿童的不良行为。

运用行为强化法应注意以下问题:

(1)强化要及时。

(2)强化要恰当。

(3)以表扬、奖励为主。

第三节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的设计与评价

一、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的设计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一次具体的活动方案设计主要包括活动名称、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以及活动延伸。

(一)活动名称

活动名称要能比较准确地反映出教育活动的主要内容、发展目标,紧扣活动主题,同时符合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特点,比如“快乐的圣诞节”“小小音乐家”等。

(二)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是进行教育活动最终要达到的目的,应全面、具体,以适宜性为原则。学前儿童的社会教育目标是一个由多种内容构成的、多层次的体系。学前儿童的社会教育目标主要分为以下六个层次:总目标(即课程目标)、学年目标、学期目标、月目标、周目标(单元教育目标)、具体教育活动目标。

(三)活动准备

活动的准备包括物质材料的准备和知识经验的准备。幼儿园的教学过程是学前儿童在与教师、同伴的互动中得以主动发展的过程,因而任何一次教学活动,教师都应该进行认真准备。活动准备主要包括:儿童经验准备、环境布置、活动所需教具、媒体、操作材料等。活动准备是否完备会直接影响教学活动的质量。

(四)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的核心主体部分,是社会教育活动的终极展示,并涵盖社会教育设计活动的具体活动步骤,体现活动主要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活动导入

2.活动开展

3.活动总结

(五)活动延伸

活动延伸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活动延伸是教师完成本次活动的教学内容,学前儿童初步达到既定目标后,视儿童在本次活动中的接受程度,与教师呼应配合所引出的情绪程度以及剩余时间的多少而灵活掌握的阶段。广义的活动延伸是在具体活动结束后,教师为巩固学前儿童所学内容,更好地实现活动目标所设计的一切活动。

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的评价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的评价是对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评价是以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为对象,根据特定的目标,采用可行的评价技术和方法,对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现象及其效果进行测定,分析目标的实现程度,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的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活动名称评价

对学前儿童社会活动名称的评价,主要看儿童社会教育活动的名称能否概括整个社会教育活动的内容,能否紧扣活动主题,能否符合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特点,能否使用童趣化语言,能否被学前儿童理解和接受,能否尽可能地调动儿童的参与性和互动性。

(二)活动目标评价

对活动目标的评价主要包括:

(1)是否符合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的总目标。

(2)是否符合学前儿童的年龄阶段目标。

(3)是否全面又重点突出。

(4)是否具备可操作性。

(5)目标的表述是否清晰、明确、统一。

(三)活动准备评价

对教学活动准备的评价,主要是对活动开始前学前儿童的学习经验准备和教学物质准备的评价。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准备可以从儿童和教师两个层面进行评价。

(四)活动过程评价

对教学活动过程的评价,主要是从活动导入、活动开展、活动总结三个环节进行。在活动导入环节要能引起儿童参加学习的兴趣;在活动过程中要充分保证学前儿童的自由活动时间,教师要有效引导学前儿童顺利开展活动,并及时加以指导。总结环节是教师能引导学前儿童对活动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强化巩固、迁移延伸,从而保证活动圆满结束。

(五)活动延伸评价

对活动延伸的评价,主要从活动的价值性和可持续性两方面进行。在评价活动延伸时,首先要评价活动的价值性,此活动延伸是否对学前儿童的心理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提升价值,而非单纯为了活动延伸而进行延伸。同时还要兼顾活动延伸的可持续性,是否为后续的其他教育活动提供经验和心理支持。第4章

学前儿童自我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第一节学前儿童自我意识概述第二节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年龄特征第三节学前儿童自我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知识结构图

第一节学前儿童自我意识概述

自我意识是指主体对其自身的认识,包含人在实践活动中对自己以及自己与自然、自己与他人、自己与社会等关系的意识活动。学前儿童的自我意识是指学前儿童在与人交往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对其自身的认识和调节,不仅反映了学前儿童对自己所在的环境和在社会中所处地位的认识,还反映了其评价自身的价值观念。良好的自我意识教育是个体实现社会化目标、完善人格特征的重要基础和保证。

一、学前儿童的自我意识

(一)自我意识的内涵

1.以意识活动的形式划分

从意识活动形式来看,学前儿童的自我意识表现为具有认知的形式、情绪的形式和意志的形式。

(1)属于认知形式的有:自我感觉、自我观察、自我概念、自我印象、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等,统称为“自我认知”。

(2)属于情绪形式的有:自我感受、自爱、自尊、自怜、自卑、自傲、责任心、优越感等,统称为“自我体验”。

(3)属于意识形式的有:自立、自主、自制、自强、自卫、自信、自律等,可以统称为“自我控制”。自我控制总是为自我实现服务的,它主要表现为个人对自己行为的监督和调节,使之达到自我的目标。

自我意识的三种表现形式相互联系和融合,便组成一个人个性的中心内容——自我。自我就是个人意识的凝聚,也就是个人对自己自觉的观念系统。

2.以意识活动的内容划分

从意识活动的内容上看,自我意识又可分为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

(1)生理自我使一个人把自我和非我区别开来,意识到自己的生存是寄托在自己的躯体之上的,是个人对自己的生理属性的意识,包括占有感、支配感、爱护感和认同感等。

(2)社会自我是指个人对自己的社会属性的意识,包括个人对自己在各种社会关系中的角色、地位、权利、义务等的意识。

(3)心理自我是指个人对自己的心理属性的意识,包括对自己的感知、记忆、思维、智力、性格、气质、动机、需要、价值观和行为等的意识。

3.以自我观念划分

就自我认知中的自我概念来说,又可分为现实自我、投射自我和理想自我。

(1)现实自我是个人从自身立场出发对现实中自我的各种特征的认识。

(2)投射自我是个人想象他人对自己的认识,如想象他人心目中自己的形象,想象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自我感。

(3)理想自我是指个人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对将来的自我认识。理想自我是将来欲追求的目标,不一定与现实自我相一致。

(二)自我意识的维度

1.以结构划分

许多心理学家在自我意识结构的划分上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两分法、三分法、四分法。

(1)持两分法的学者认为,作为人的主观活动的高级形式——意识、自我意识等,深刻地体现着人类不仅能适应环境,而且能改造环境这样一个本质属性。

(2)持三分法的学者认为,自我意识也像人的全部意识一样,其表现具有认识、情绪和意志的形式,即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节。

(3)持四分法的学者认为,自我意识随着思维的发展而发展,其内容一方面逐渐扩大、分化和丰富,另一方面逐渐概括化、整体化和统一化。

2.以形式划分

自我意识的集中表现形式有四个方面:

(1)自我存在。

(2)自我地位。

(3)自我的双重性,即积极的自我和消极的自我。这是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逐渐分化出来的两个对立的方面。

(4)自我的世界观与人生观。

二、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产生和发展

(一)自我意识的产生

关于自我意识的研究,达尔文、提德曼、普莱尔等人都观察过婴儿对镜子中出现自己形象的反应。

(二)自我意识的发展

1.自我意识的发展规律

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其自我意识也会不断发展变化,主要呈现以下四种发展趋势。

第一,儿童自我认识的内容从反映外部的、可直接观察的、具体的、有明确参考系统的向与其相反的方向发展。

第二,学前儿童的自我结构从简单的结构发展到分化的、多重的结构,最后逐渐出现层次性,形成复杂的、整合的自我结构系统。

第三,儿童的自我评价从以他人评价为主发展到独立的自我评价,与此同时儿童不断脱离自我中心,自我评价的客观度也随之提高。

第四,儿童自我功能上表现出社会适应性逐渐提高的特

点。

2.自我意识的发展内容

广义来讲,自我意识又称自我、自我概念等;狭义来讲,又称自我认知、自我知觉、自我形象、镜像自我、自我监控、自我调节、自我评价、自尊等,但这些只是自我意识的一个

方面或一个过程。具体来说,它包含了人在实践中对自身、对自然、对他人、对社会等关系的意识活动。自我意识是人类意识的最高形式。

第二节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年龄特征

个体的自我意识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在其与周围环境长期的相互作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个体自我意识的成熟使得个体能独立地按照一定的目标和准则评价自己的品质和能力,能够较为全面地评价自我,辩证地看待自我,有目的地塑造自我、改造自我、完善自我。

一、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产生与形成的标准

我国学者认为,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产生与形成具有四个标准:

一是儿童从动作对象中能够区分自己的动作,并逐步意识到自己的动作、动作的目的和动机,这就产生了初级的自我意识;

二是儿童能把自己和自己的动作分开,知道自己是活动的主体;

三是儿童能使用自己的名字,即儿童能用自己的名字或他人对自己的称呼来称呼自己。这表明儿童产生了概括自己的意愿和关于动作表象的自我感觉;

四是儿童能使用第一人称“我”来代表自己。

二、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年龄特征

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顺序一般表现为自我认识—自我命名—自我评价,也就是由“主体我”发展为“客体我”,并且开始具有简单的自我评价能力。

(一)自我认识

(二)自我命名

(三)自我评价

三、学前儿童自我发展的趋势

儿童生来并无自我意识,只有当他们把自己和自己的动作区分开,把自己作为活动的主体时,才开始意识到自我的存在和力量。当儿童开始使用“我”这个词,才标志着自我意识的发生。

(一)儿童自我认知内容的发展趋势

儿童自我认知的内容从反映外部的、可直接观察的、具体的、有明确参照系统的特点,向与其相反的方向发展。

(二)儿童自我结构的发展趋势

儿童自我的结构从简单的结构发展到分化的、多重的结构,最后逐渐出现层次性,形成复杂的、整合的自我结构系统。

(三)儿童自我评价的发展趋势

儿童的自我评价从以他人评价为标准发展到独立的自我评价,同时儿童又在不断地脱离自我中心,自我评价的客观度逐步提高。

(四)儿童自我功能的发展趋势

儿童自我功能的发展趋势体现出社会适应性逐渐提高。儿童区分外部自我和内部自我的能力不断增强,逐渐能够比较客观地判断社会交往情境,并据此判断而表现出复杂的社会自我。

第三节学前儿童自我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一、学前儿童自我教育活动的类别自我概念即一个人对自身存在的体验,是指个体对自我能力(包括认知能力、身体运动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的看法和知识,以及对自我的总体评价。它所表达的是人们关于自己身心特点的主观知识,所回答的是“我是谁”的问题。

(一)发展学前儿童自我概念和自我评价的活动

自我概念的形成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方面,它像一个过滤器,进入心理世界的每一种知觉都必须通过这一过滤器。

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的一种形式,是主体对自己思想、愿望、行为和个性特点的判断和评价。

自我评价是一种重要的评价形式,它属于人的自我概念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提高自信心的活动

自我体验是伴随自我认识而产生的内心体验,是自我意识在情感上的表现,即主我对客我所持有的一种态度。它反映了主我的需要与客我的现实之间的关系。

自信心也称信心,是自我体验的核心要素,它对儿童个性的形成及未来生活均有重要影响。因此,自信心是培养儿童自我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自信心是一种反映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成功完成某项活动的信任程度的心理特征,是一种积极、有效地表达自我价值、自我尊重、自我理解的意识特征和心理状态。

(三)增强自我调节的活动

自我调节就是自我意识对心理与行为的控制、调节作用。表现在始动或阻止行为、心理活动的转移、心理过程的加速或减速、积极性的加强或减弱、动机的协调、根据所拟订的计划监督检查行动、动作的协调等。自我调节系统是以自我意识为核心的。自我意识是意识发展的最高阶段,在个体发展过程中出现较晚,并以系统的形式存在着。自我意识对各种心理现象与行为的调节作用是彼此联系的,所以称之为自我调节系统。自我调节系统对个性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学前儿童自我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案例

第5章

学前儿童社会交往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第一节学前儿童人际交往教育活动概述第二节学前儿童亲子交往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第三节学前儿童同伴交往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第四节学前儿童师幼交往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知识结构图

第一节学前儿童人际交往教育活动概述

一、认识学前儿童人际交往在信息化、多元化和开放化的今天,人与人之间更注重的是团体协作的精神,人际交往能力在个体的发展中显得更为重要。学期儿童人际交往能力的高低不仅影响到童年期的同伴关系和个体的社会化进程,而且会影响到成年以后的人际交往。

(一)学前儿童人际交往的内涵

人际交往,也称人际沟通,是指个体通过一定的语言、文字或者肢体动作、表情等表达手段将某种信息传递给其他个体的过程。学前儿童的人际交往指学前儿童与成人的接触、交流或者与同伴的学习、交往、游戏的过程中,运用语言或非语言符号系统相互沟通,进行情感交流的活动。

(二)学前儿童人际交往的影响因素

在学前儿童人际交往过程中,我们发现有的儿童比较大度,乐于分享自己的玩具,有的比较自私,不喜欢别人碰他的东西;有的比较温和,脾气谦和温顺,有的比较霸道,爱发小脾气;有的喜欢交流,在群体中处于中心地位,有的比较沉默,遇见生人脸红,有害羞腼腆的表现。这表明了学前儿童人际交往行为的多样性。之所以行为具有多样性是因为学前儿童的人际交往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学前儿童自身因素、父母因素、教师因素、同伴因素和社会物质环境因素。

1.学前儿童自身因素

1)年龄特征

学前儿童的人际交往方式和需求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表现出不同的共性特征。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理论归纳了人生八个阶段的心理社会发展,如表5-1所示。

2)个体差异

个体差异主要是指儿童之间的不同情况,主要包括个性差异、观点认知选择能力差异和社会信息加工技能差异等方面。

(1)性别、身高、外貌等生理因素影响着儿童被选择和被接受的程度。

(2)儿童的气质、情绪等影响着他们对同伴的态度与交往中的行为。

(3)儿童的气质类型也会影响人际交往的形成。

气质类型与心理/行为表现如表5-2所示。

2.父母因素

亲子关系是儿童早期生活中重要的人际交往关系,是交往时间最长、最频繁及最稳定、影响最深远的一种血缘关系、抚育关系与教养关系。

(1)亲子交往是一种社会环境,在这种环境中儿童的模仿性极强,在耳濡目染中效仿学习了父母在人际交往中的语言、行为动作等必要的社会交际能力,并运用到之后的人际交往中。

(2)在亲子关系中,儿童开始积累自我有效的交际经验。

(3)亲子关系构建了一个安全网络,在这个网络当中,父母传达的外部世界的观念,对儿童的交际态度有深刻的影响。

3.教师因素

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教师能直接参与儿童的人际交往的过程。

(1)教师干预的积极因素。

(2)教师干预的消极因素。

4.同伴因素

儿童进入幼儿园后便开始进行独立的人际交往,人际交往的对象、同伴对其交际能力的影响日渐显著。通过观察可以发现,儿童在与同伴的交流过程中精神上能愉悦与放松,使儿童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更大的热情与耐心。因为同伴有着相似的年龄和心理发展水平,儿童更乐于和易于接受同伴的影响。

5.社会物质环境因素

社会物质环境因素作为重要的外在因素,同样也会影响儿童人际交往的发展。现代城市儿童多数长期生活在钢筋水泥的世界里,缺乏与大自然接触的机会,感受不到通过与同伴间的互相合作、相互探索带来的大自然的信息和快乐。

(1)科技的影响。

(2)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

(3)玩具的影响。

按照玩具构成也可以划分为四大类,如表5-3所示。

(三)学前儿童人际交往的行为表现

1.各年龄阶段学前儿童人际交往的表现及标准

(1)3岁前儿童的表现。

(2)4岁儿童的表现。

(3)5岁儿童的表现。

(4)6岁儿童的表现。

(5)学前儿童交往诊断标准。

经过研究,相关学者制定出五条学前儿童交往诊断标准,具体如下:

①儿童在一定的年龄阶段有不少于一个的同龄朋友。

②儿童在得不到任何利益的情况下仍愿意不计报酬地帮助他人。

③儿童做错事情之后,虽然没有被发现,但愿意主动站出来承认错误。

④在他人做了对不起自己的事情的时候,能宽容地谅解对方。

⑤学会与他人分享一些快乐与喜悦。

2.学前儿童人际交往中产生的问题

(1)攻击性行为。

几乎每个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攻击行为,主要出现在当自己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或者是获得受到限制时,会出现打人、踢人、咬人等攻击性行为。

(2)破坏行为。

破坏行为是指儿童故意打破物品,并以此为乐趣的行为。

(3)退缩行为。

儿童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不喜欢与陌生人交往,不喜欢人多的交际场合,喜欢独处,躲避生人,这种情形一般称之为退缩行为。

(4)欺骗行为。

儿童的欺骗行为大多表现为偷拿别人的物品或者是说谎。造成儿童的欺骗行为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儿童有意识地说谎以达到某些目的,另一种是由于儿童心理发展特点造成的,对于这两种情况要采用不同的方式和态度加以处理。

(5)残忍行为。

一般来说儿童是小天使,但是有些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会出现残忍地对待小动物的“恶魔”行为。

(6)嫉妒行为。

嫉妒行为是儿童嫉妒心理外显的具体表现,是对别人在品德、能力方面胜过自己而产生不满与怨恨情绪时候表现出的一种消极的行为。

二、学前儿童人际交往教育的实施

儿童的人际交往是其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方面,这不仅是学前儿童个体生存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学前儿童人际交往教育的原则

1.系统性原则

人际交往行为是个体的、一系列的行为系统,因此在对学前儿童进行人际交往教育的时候,应注意行为的系统性,遵循系统性的原则。

2.实践性原则

实践性原则指在学前儿童人际交往教育的过程中,关注儿童的意识、语言、动作等多方面发展,引导儿童全面、系统地掌握人际交往的技能,并且在各种生活场景中提供机会让他们进行实践。

3.一致性原则

学前儿童人际交往一致性原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家长与教师要充分重视自身行为、准则的一致性,并且严格按标准要求儿童,为其树立一个积极健康、具有正能量的榜样;另一方面,要保持“家园同步”的一致性。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与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致而复杂的任务。”

4.因材施教原则

每个儿童都是小天使,但是天使的样貌却各有不同。教师与家长应针对儿童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进行有针对性的人际交往教育。

5.榜样性原则

儿童的认知交往教育是交际意识的形成与良好的交际行为习惯的养成,这与认知教育不同,空洞的讲道理和概念的灌输往往很难收效。

(二)学前儿童人际交往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人际交往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部分,渗透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培养学前儿童的人际交往能力的方法与途径是多种多样的。通常学前儿童人际交往的教育方式可以通过父母、亲人、教师、同伴来提高儿童的人际交往手段与策略。

1.集中系统性的人际交往教育

集中系统性的人际交往教育是指专业教师采用的教学活动形式,通过有计划、有目的地利用故事、儿歌、谈话、表演、游戏等手段,向儿童系统地传达人际交往的知识,帮助儿童学会人际交往的方法,创造环境指导儿童进行交往,促进儿童建立人际交往的意识与情感,形成积极的交往态度,掌握基本的交往策略,理解社会中人际交往的规则,从而为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打下坚实的基础。

2.日常生活中随机的人际交往教育

人际交往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时时刻刻。日常生活中学前儿童表现出的人际交往能力是最真实自然的,体现出每个儿童不同的人际交往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与教师要注意学前儿童礼貌性语言的认知与培养,养成助人、分享、谦让等友好的行为及诚实、礼貌、遵守社会公德的文明习惯。

3.游戏活动中体验人际交往行为

游戏活动是促进学前儿童人际交往能力提高的重要途径与手段,因为在这个阶段,儿童内心对游戏充满喜爱,游戏能最大程度地满足儿童的内在需求,通过游戏与同伴之间的频繁交往会让他们体会到人际交往快乐的一面。

4.群体活动中感受人际交往规则

人类是群居的动物,家长与教师不能将学前儿童的人际交往范围局限在家庭、幼儿园之中,要为他们创造条件,在社会上实践他们的人际交往策略,积累人际交往经验,提升人际交往能力。

第二节学前儿童亲子交往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一、亲子交往的概念在已有研究中,赵红霞和关永红认为,亲子交往是在儿童与其父母之间进行的,特别是情感方面的交往过程。总之,亲子交往是指父母与子女之间在情感态度、观念想法、行为技能等方面通过言语或者非言语方式进行相互交流、沟通的过程。

二、亲子交往的意义

亲子交往对学前儿童身心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认同社会规则:亲子交往中的言传

从儿童呱呱坠地那一刻开始,儿童已经开始从一个自然人向社会人过渡。

(二)体验积极社会情感:亲子交往中的依恋

依恋是抚养者与儿童之间形成的一种稳定的情感联结。

(三)发展亲社会行为:亲子交往中的身教

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不仅受到父母教诲的影响,而且受到父母自身行为的影响。

三、亲子交往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一)直接指导:父母在场时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一般而言,当父母、教师和幼儿在同一场域的时候,教师才可以对亲子交往的学习活动进行直接指导。这些场域包括家长参与的学习活动和游戏活动。

1.学习活动的设计和指导

在家长开放日或者其他特定时间,家长可以入园参与到儿童的学习活动中。

(二)间接引导:父母不在场时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当父母与教师、儿童不在同一场域的时候,教师无法对亲子交往活动进行直接指导,只能通过引导儿童活动发起亲子交往,从而为亲子交往提供机会,带来挑战。

1.与父母相关的教育活动

与父母相关的教育活动是指以父母及其爱好、工作等为教育内容的活动。

2.请父母帮忙的教育活动

当父母不在场时,教师对亲子交往的引导直接作用于儿童。除了开展以父母及其爱好、职业等为内容的活动外,也可以引导儿童与父母在家开展与幼儿园教育活动相关的活动。

(三)间接引导:儿童不在场时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当儿童与家长、教师不在同一场域的时候,教师同样无法直接、即时地指导亲子交往。这时,教师可通过家长会等形式与家长就某一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交流,引导家长和儿

童开展科学、有效的亲子交往。

第三节学前儿童同伴交往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一、同伴交往的概念同伴,是指年龄或者心理水平相近的个体。同伴交往的相关定义有很多种。同伴交往可以定义为:具有平等地位(年龄相近或者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在活动中通过言语或者非言语的方式进行交流、协作的过程。

二、同伴交往中的典型行为

儿童与同伴之间的交往包括许多不同的形式。根据已有经验,汇总出同伴交往中的部分典型行为,具体包括:争抢、模仿、合作、分享、告状、欺负等行为。

(一)争抢行为

争抢行为是指儿童与同伴之间以某物或者以某事为焦点而发生的肢体或者语言上的冲突和对抗反应。

(二)模仿行为

班杜拉认为,模仿就是观察者以整体知觉的方式观察到示范者在一定情境中对某一刺激物的反应,并且以表象的方式在意识中再现,借助语言符号系统的思维表征作用,从而熟练、牢固地掌握特定情景中的特殊反应。

模仿既是儿童的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人类的一种学习方式。

(三)合作行为

从已有研究中发现,合作行为产生的前提是儿童的共同活动,合作行为持续的关键在于实现共同目标。

合作行为是儿童的一种亲社会行为,也是我们成人期望看到的发生在儿童间的行为。

(四)分享行为

分享行为是指儿童主动、自愿与同伴共享某种资源,并且从中获得愉悦体验和心理满足的一种社会行为。分享行为是一种利他行为,具有主动、自愿的特点,同时伴随着积极的情感体验。这就是分享行为的特征,即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讲的“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五)告状行为

告状行为是指儿童在他们自己认为受到同伴的侵犯或者发现同伴的某种行为与幼儿园的集体规则、教师的某项要求不相符合的时候,向教师发起的一种互动行为,突出的目的是要借助教师权威的力量影响、约束、改变、阻止同伴的行为。

(六)欺负行为

欺负行为是指发生在儿童之间的力量相对较强的一方主动、有意对弱小一方经常实施的、有伤害性的行为。奥维尤斯认为欺负行为具有三个典型特点:属于攻击行为或者故意伤害行为;反复与长期进行该行为;人际关系之间以力量不对称为特点。

儿童的欺负行为和儿童的气质类型等自身特征、家庭环境、社区环境紧密相关。因此,面对儿童的欺负行为,教师可以从多个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