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九穴防秋燥_第1页
按摩九穴防秋燥_第2页
按摩九穴防秋燥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按摩九穴防秋燥初秋暑气未消,秋阳余炎,气温仍然较高,但秋季昼热夜凉,天气干燥,“燥邪”就成了秋天的主要致病因素,燥邪引起的疾病被称为“秋燥”。秋燥的表现主要有三种,即干、热、咳。干:“燥胜则干”,燥邪容易伤人津液,出现组织器官缺水,表现为皮肤干燥、皱纹增多、口唇干裂、口干咽燥、声音嘶哑、毛发干燥,甚至脱落、口渴便秘等等。热:初秋夏季余热未尽,如果久晴无雨,最容易出现燥与热混合致病,表现为咽喉肿痛、皮肤疖肿、牙龈肿痛、鼻出血、发热等热性疾病。咳:燥邪致病,首先犯肺,容易耗伤肺之阴津,出现咳嗽、少痰、气喘、胸闷等表现,使原有慢性气管炎和哮喘等肺系疾病的人病情加重。防“干”三穴:照海、太溪、三阴交选择照海、太溪、三阴交3个穴位,每日按摩,可以防止或减轻燥邪伤津所造成的“干”。照海穴照海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尖下方凹陷处。每天按摩2~3次,具有滋补肾阴的作用。按摩照海穴还可以治疗:咽喉干燥,失眠,目赤肿痛,月经不调,痛经等。太溪穴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此穴位是足少阴肾经的主要穴位之一。每天按摩2~3次,具有补肾滋阴的作用,尤其适用于阴虚体质者。此穴还可主治咳嗽,气喘,胸痛咳血,消渴,头痛目眩,咽喉肿痛,牙痛,耳聋,耳鸣,月经不调,失眠,健忘等。三阴交穴三阴交穴位于小腿内侧,内踝尖直上3寸(相当于患者自己的四根手指的宽度),胫骨内侧缘后方凹陷处。每天按摩2次,适用于阴虚体质偏于肺阴虚和肾阴虚者。还可主治失眠,腹痛,肠鸣,腹胀,泄泻,便溏,月经不调,崩漏,带下,不孕,遗精,阳痿,遗尿等。防“热”三穴:合谷、曲池、液门选择合谷、曲池、液门3个穴位,每日按摩,可以防止或减轻燥邪所造成的“热”象。合谷穴合谷穴位置在一手的拇指第一个关节横纹正对另一手的虎口边,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处。每日按压,不拘次数。按压合谷穴还可主治牙疼、耳鸣、眼睛红肿、鼻出血、头痛、咽喉肿痛、便秘、发热、口干等。曲池穴曲池穴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屈肘,横纹尽处。每天按摩2~3次,主治咽喉肿痛,牙痛,目赤肿痛,上肢不遂,手臂肿痛等。液门穴液门穴在手背部,微握拳,掌心向下,在第四、五指间缝纹端。每日按压,不拘次数。可清头目,利三焦,通络止痛。主治头痛、咽喉炎、耳疾、齿龈炎、口干舌燥、夜间口渴等。治“咳”三穴:膻中、天突、太渊选择膻中、天突、太渊3个穴位,每日按摩,可以防止或减轻燥邪伤肺所造成的“咳”。膻中穴在两乳头之间,胸骨中线上,平第四肋间隙,每天按摩2次,能理气止痛、生津增液。主治胸闷,气短,咳喘,心胸痛,心悸,咳唾脓血,产妇乳少,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天突穴在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每天按摩2次,能宣通肺气、消痰止咳。主治哮喘,支气管炎,咳嗽,暴失音,咽喉肿痛,梅核气,咳唾脓血等。太渊穴在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外侧缘。每日按压,不拘次数。能止咳化痰,通调血脉。主治咳嗽,气喘,咳血,胸痛,咽喉肿痛。按摩以上穴位时,用拇指屈曲,垂直按在穴位上,分别按顺时针、逆时针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