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终末期肝病的营养支持(全文)_第1页
2022终末期肝病的营养支持(全文)_第2页
2022终末期肝病的营养支持(全文)_第3页
2022终末期肝病的营养支持(全文)_第4页
2022终末期肝病的营养支持(全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终末期肝病的营养支持(全文)肝脏是人体新陈代谢的中心场所,也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体。终末期肝病患者常常出现门静脉高压、腹水、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等并发症。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1]表明肝病相关性营养不良也属于其并发症。营养不良在肝硬化患者中发生率高达23%~61%多以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常见[2],终末期肝病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更高,直接影响肝病的预后,因此及时发现肝病患者营养不良,并积极有效地干预非常重要。但目前临床上对肝病患者的营养状况关注、重视不足,准确识别出营养不良人群仍是一大难题,因此本文就终末期肝病营养支持的研究新进展及现状作一综述,旨在为临床诊治提供帮助。1终末期肝病营养不良的病因1.1摄入减少饮食摄入减少是终末期肝病营养不良的重要原因[3]。包括胃肠蠕动慢、腹水等产生的早饱感;微量元素缺乏影响食物口感,如缺锌引起食欲不振及味、嗅觉的变化[4];以及医源性的一些检查要求等均会影响饮食摄入。1.2消化吸收不良终末期肝病患者常常存在门静脉高压性胃肠病,胃肠道黏膜受损及肠道菌群的改变,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淤胆性肝硬化由于胆汁排出受阻,影响脂肪的消化吸收,严重者甚至出现脂肪泻,同时许多脂溶性维生素也不能被人体吸收,导致相应的缺乏症状,有文献[4]报道,93%的慢性肝病患者存在维生素缺乏有研究[5]表明低水平维生素是预后不良的一个重要指标,并且与感染发生有关。1.3代谢异常1.3.1糖代谢异常肝脏是调节和稳定血糖的重要器官,肝功能受损,糖原的生成及储存减少,糖异生增加,以及胰岛素抵抗的存在,部分患者可出现肝源性糖尿病。一项国外纳入9705例患者的系统评价[6]显示,肝硬化患者中糖尿病的总患病率为31%,其中酒精性肝硬化(27%)、丙型肝炎(32%)、隐源性(51%),最高的为非酒精性脂肪肝(56%)。此外,终末期肝病患者还会出现空腹低血糖。1.3.2蛋白质代谢异常肝脏是合成血浆蛋白质的主要场所。肝功能障碍,一方面会使血浆蛋白合成减少;另一方面蛋白质的合成速率小于分解速率,加剧了蛋白质的消耗。此外还有氨基酸的代谢失衡,主要表现为芳香族氨基酸的堆积及支链氨基酸的消耗,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肝性脑病的发生。1.3.3脂代谢异常肝脏合成脂质的能力减低,同时人体以脂肪为能量来源,脂肪的分解代谢加快,甘油、酮体、游离脂肪酸等分解产物的堆积可出现代谢性酸中毒及酮症。1.3.4能量代谢异常终末期肝病患者常常表现为高代谢状态,Müller等[7]的研究表明肝衰竭患者中有18%~30%处于高代谢状态,高代谢会加重营养不良的发生。2营养筛查目前,肝病患者的营养状况可通过一定的工具初步评估,识别出有营养风险的人群进一步进行干预。2.1英国皇家自由医院营养优先工具(RFH-NPT)RFH-NPT是由英国开发出来的用于肝病患者的营养筛查量表,欧洲肝病学会发布的慢性肝病的营养临床实践指南[8]和我国发布的《终末期肝病临床营养指南》[9]都推荐其用于筛查肝病患者的营养状况。RFH-NPT通过三个简单的步骤可将患者分为低营养不良风险(0分)中营养不良风险(1分)和高营养不良风险(2~7分)。RFH-NPT已在欧洲取得很好的成果,Borhofen等[10]研究表明RFH-NPT用于评估慢性肝病的营养状况可作为功和一预。项2019年的研[11]也说明与其他营养筛查工具相比,RFH-NPT筛查营养不良具有准确度、与Boulhosa等[12]国外的肝病很大一部分是因酒精引起,而我国肝病的主要原因是病毒感染,RFH-NPT量表中包含了对患者酒精情况的评估,酒精性肝硬化营养不良的发生率超过病毒性肝硬化[11],可能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其在我国的应用。2020年发表的一项在中国开展的前瞻性研究[13]入155例肝硬化患者,发现RFH-NPT更容易识别出晚期肝病患者营养不良的风险,RFH-NPT评分是影响患者病死率的独立预测因素,而营养风险筛(NRS2002)没有得出此结论。我国的另两个类似的研究[14-15]也同样得出RFH-NPT比NRS2002更适合评估肝硬化的营养状况。目前RFH-NPT在我国及亚洲国家的应用及研究相对较少,未来仍需要更多大样本数据的支持。2.2肝病营养不良筛查工具(LDUST)LDUST由表1中的个主观问题构成,甚至可由患者自己独立完成。在最初的研究[16]中LDUST诊断营养不良的敏感度、特异度及阳性预测价值各为72%75%%,而究[11]中LDUST敏感度和特异度为94.9%58%者[17]为LDUST住院患者不需营养筛查。由于LDUST仅靠主观指标判断而缺乏客观指标,特别是腹水患者由于体液潴留很大程度上不能反映出体质量的真实情况,阴性预测价值较低,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表营养筛查工具的评估内容项目 RFH-NPT LDUST NRS-2002 GMS MNA-SF急性酒精性肝病 √管饲营养 √体液潴留 √ √BMI √ √ √ √体质量变化 √ √ √ √ √饮食情况 √ √ √ √ √活动状况 √ √脂肪和肌肉丢失 √疾病状况 √ √疾病严重情况 √ √年龄 √ √精神疾病 √2.3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NRS2002在临床上应用比较广泛,是目前唯一一个经过循证医学验证的营养评估工具。有研究[18]表明NRS2002适用于早期肝病的营养筛查,在终末期肝病患者中准确率不高。而Traub等[19]的研究则认为NRS2002不适合用于筛查肝硬化营养不良患者。虽然国内外的多部指南都推荐其用于营养筛查,但由于终末期肝病常常合并各种并发症,通用的营养筛查工具NRS2002的应用价值有待商榷。2.4格拉茨营养不良筛查(GSM)GMS是由格拉茨医科大学开发出来的有研究[20]认为GMS能有效的筛查肝硬化营养不良的风险,而2020年的研究[19]则认为GMS不适合筛查肝硬化营养不良。GMS量表与RFH-NPT及MNA-SF相比,考虑到了疾病的不同阶段和严重程度,但未考虑到液体潴留的情况,需研究验证其价值。2.5迷你营养评估-短形式(MNA-SF)MNA-SF是2001年开发出来的在MNA的基础上进行了简化的一种通用营养筛查工具。主要运用于社区、养老院的老年人群的营养筛查。与RFH-NPT相比MNA-SF的假阴性率仅为17%[19]最近的一项前瞻性研究[21]表明MNA-SF精具于RFH-NPT和LDUST但目前在肝病领域,MNA-SF应用较少。3营养评定对营养筛查中发现存在营养不良风险的人群还需进一步进行营养评定,详细评估患者营养不良的状况,以便进行下一步的营养干预。3.1人体成分评定3.1.1BMIBMI受体液潴留的影响应用受限可以计算干体质量BMI(kg/m2)[9]。干体质量即出现体液潴留之前、穿刺引流之后的体质量或者校正后的体质量(轻度腹水减5%,中度腹水减10%,重度腹水减15%,若存在外周水肿再减)加拿大有研究[22]证明干体质量能准确评估等待肝移植患者的营养状况。3.1.2实验室指标常用的指标如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淋巴细胞总数等。医源性补充白蛋白,会影响白蛋白评估的准确性。前白蛋白的半衰期很短,它的变化更容易被临床识别,可作为早期营养不良的预测指标或者治疗后的一个有效的检测指标。肌酐身高指数是指24h尿肌酐量比相同性别和身高的健康人24h尿肌酐量,排除了水钠潴留的影响,可以有效的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但对于肾功能异常的患者不适用。实验室指标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临床上不能靠单一指标进行营养评定,常常需要结合多个指标进行综合判断。3.1.3肌肉质量的评估目前许多研究者认为肌肉减少症也是营养不良的一个表现,是目前的一个研究热点评估肌营养不良的方法包括(1上臂围(AC)褶度(TSF)和上臂肌围(AMC)操作简单且不受体液潴留等因素的影响,可客观反映出患者的营养状况,但操作人需要经过专门的训练。TSF正常参考值男3女3mmAMC(AMC=AC-3.14×TSF)正常参考值:男28女20根据实测和正常的比值判断为正常(>90%)、轻度(80%~90%、中度(60%~80%)及重度(<60%)营养不良。2017年的一项相关研究[23]说明TSF是最有效的人体测量参数,与病死率有关。(2)L3骨骼肌指数。通过影像学方法来反映机体的肌肉状况。L3骨骼肌指数能客观的反映患者的肌肉状况,可作为终末期肝病患者病死率的预测指标[24]。目前国内对此的研究较少。3.1.4生物电阻抗分析(BIA)BIA只需依靠人体成分分析仪即可测量出患者的体脂肪、体内总水份、细胞外水份、体细胞数量等人体指标,与人工测量相比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影响,2020年日本发表的一项针对所有肝硬化患者的相关研究[25表明,BIA测得的数据与肝硬化患者的预后有关。BIA是通过测量不同部位的电阻抗来估计人体的成分,水和电解质高的部位,电阻抗低,而脂肪和肌肉的电阻抗较高对于电解质紊乱截肢等患者有一定的局限性近年来,由BIA衍生的相位角(PA)能克服BIA的局限性可靠的识别营养不良PA≤5.0°能很好地预测肝硬化肌肉减少症的发生[26]。2020年发布的一项研究[27]显示PA不受水的响,肝硬患者死的独预测素。但上述研究纳入对象均较少,需进一步验证。3.1.5双能线吸收法双能线吸收法是利用线间接测量出人体的脂肪、骨密度等人体成分,反映出人体的营养状况,但临床上使用费用高、有辐射,在肝病营养评估方面应用较少,多用于诊断骨质疏松和测量骨密度。3.2复合型营养评定工具3.2.1主观整体评价(SGA量表SGA是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营养评定工具,主要内容包括近期体质量改变饮食改变胃肠道症状活动能力改变应激反应肌肉消耗TS、]踝部水肿八个方面。研究[28表明与握力和人体测量进行营养评估相比,]可预测肝硬化患者的严重程度和短期生存,而另一项研究[29认为与骨骼肌指数相比,SGA与死亡率无关,预测肝硬化营养不良的效果有限。由于SGA评估内容中客观指标太少,且肝病的发展一般较缓慢,可能会低估患者营养不良的情况。3.2.2伦敦皇家自由医院整体评价量表(RFH-GA)RFH-GA是由英国皇家自由医院形成的改良版的SGA,在SGA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客观指标如BMI、AMC和进食变化情况。RFH-GA诊断的严重营养不良,与肝移植术后感染发生、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总住院时间都有相关性,可用于终末期肝病预后判断及肝移植分配参考条件。[30]。4营养干预慢性肝病营养不良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及时有效地进行合理的营养干预对改善患者的预后非常重要。4.1能量我国2017年发布的《慢性肝病患者肠外肠内营养支持与膳食干预专家共识[31]和《终末期肝病临床营养指南》[9]及2019年欧洲临床营养和代谢学会发布的肝病临床营养指南[32]均推荐患者每日应供给1.3倍的基础能量消耗,欧洲肝病学会指南[8]推荐摄入能量参照实际体质量但不低于35Kca·kg-1·d-1的标准供给。但目前很少有患者能够真正达到此标准。4.2三大营养物质4.2.1葡萄糖终末期肝病患者常常存在糖耐量异常、胰岛素抵抗,甚至肝源性糖尿病,出现高血糖状态,甚至葡萄糖转化为脂肪,促进脂肪肝的发生,进一步损害肝脏此时应该适当减少葡萄糖的摄入同时加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合理的葡萄糖供应能对肝病患者产生益处。推荐限制葡萄糖摄入量<[d[33]《终末期肝病临床营养指南》9]建议葡萄糖供能占非蛋[白能量不低于50%~60%。4.2.2蛋白质推荐每日蛋白质摄入5g。终末期肝病患者低蛋白血症发生率高,蛋白质供应的原则是保持正氮平衡,确保患者能耐受且不会加重患者肝性脑病的发生风险。对于肝性脑病患者目前在蛋白质的推荐方面存在一定的争议,我国一般认为严重肝性脑病患者应限制或者减少蛋白质的摄入,而欧洲普遍认为肝性脑病患者限制蛋白质是不利的。目前尚有待进一步研究验证其合理性。此外,人体对不同来源的蛋白质耐受不同,奶制和植物蛋白的耐受性较好。植物蛋白含蛋氨酸和半胱氨酸较少,其衍生蛋白鸟氨酸和精氨酸较多,另外植物蛋白还含有较高的纤维成分,可促进氨的代谢理论上更适合肝性脑病患者但也可能会导致腹泻胀气等不适[34],需综合考虑。4.2.3脂肪脂肪摄入过高可能会导致脂肪肝的发生,加重肝脏的损害。一般建议肝病患者脂肪乳剂占40%~50建议终末期肝病患者肠外营养应用结构脂肪乳或中/长链脂肪乳≤1g·kg-1·d-1[35]。4.3支链氨基酸研究[36]证实支链氨基酸对肝性脑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欧洲和中国的指南均推荐肝性脑病者补充支链氨基酸。另外,可补充L-鸟氨酸-L-天冬氨酸的口服或静脉制剂预防肝性脑病的发生[37-38。4.4微量元素和维生素肝病患者应补充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如硒、锌、维生素A、维生素D等甚至可定期检测维生素A维生素和锌水[39]若合并骨质疏松者须补充钙剂一项2020年的Meta分析[40]表明125-二羟基维生素D3[1,25(OH)]2D3还具有一定的抗纤维化作用。4.5改善肠道微生态肠道微生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