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春夜洛城闻笛》(24张)课件_第1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春夜洛城闻笛》(24张)课件_第2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春夜洛城闻笛》(24张)课件_第3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春夜洛城闻笛》(24张)课件_第4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春夜洛城闻笛》(24张)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春夜洛城闻笛春夜洛城闻笛李白洛阳城一、学习目标1.了解李白在诗歌史上的地位为以后学习李白的诗歌奠定基础。2.理解诗文通过意象表达思想感情的写法,能够背诵诗文。3.品味诗歌思乡怀亲的主旨。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李杜”。爱饮酒作诗,喜交友。其诗风雄奇飘逸,艺术成就极高。其诗歌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二、作者生平701年·出生5岁·迁居江油18岁起·往来于旁郡25岁·扬州27岁·安陆成家30岁·终南山干谒无果32岁·返回安陆35岁·长安献诗42岁·玄宗召见45岁·赐金放还56岁·入幕永王58岁·流放夜郎62岁·客居当涂25岁·望天门山25岁·望庐山瀑布28岁·送孟浩然之广陵32岁·行路难36岁·将进酒43岁·清平调43岁·蜀道难45岁·梦游天姥吟留别49岁·静夜思53岁·独坐敬亭山54岁·秋浦歌54岁·赠汪伦57岁·永王东巡歌59岁·早发白帝城618712755827907初唐盛唐中唐晚唐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陈子昂李白杜甫

王维孟浩然王昌龄高适岑参崔颢刘长卿张九龄贺知章白居易李贺刘禹锡元稹韩愈柳宗元孟郊贾岛韦应物李商隐杜牧韦庄皮日休

开国玄宗即位安史之乱文宗即位灭亡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东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三、诵读诗文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东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三、诵读诗文

谁家玉笛暗飞声“暗”有断续、隐约之意,这与诗的情境是一致的。“谁家”,意即不知谁家,“谁”与“暗”照应。

起句即从笛声落笔。已经是深夜,诗人难于成寐,忽而传来几缕断续的笛声。这笛声立刻触动诗人的羁旅情怀。

散入东风满洛城第二句着意渲染笛声,“散入东风满洛城”是艺术的夸张。

笛声本来是高亢的,又当更深人静之时,

再加上春风助力,于是在诗人的想像中,这优美的笛声飞遍了洛城,仿佛全城的人都听到了。诗人积淀于心中的故园之思本来是深沉的,被笛声中的乐曲一触发,便更是不可收拾,广漠无际地延伸开来,仿佛充塞了整个洛阳城,洛城便成了思乡的愁城。“散”是均匀、遍布。笛声随着春风传到各处,为“满洛城”的“满”字设铺垫,相得益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春夜洛城闻笛》(24页)ppt精品课件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春夜洛城闻笛》(24页)ppt精品课件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全诗紧扣“闻”字,抒写诗人闻笛的感受,笛声的幽怨激起了诗人无限的离别之感和思乡之情。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春夜洛城闻笛》(24页)ppt精品课件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春夜洛城闻笛》(24页)ppt精品课件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情三,四两句写诗人自己情怀,却从他人反说。强调“此夜”,是面对所有客居洛阳城的人讲话,为结句“何人不起故园情”作势。这是主观情感的推衍,不言“我”,却更见“我”感触之深,乡思之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春夜洛城闻笛》(24页)ppt精品课件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春夜洛城闻笛》(24页)ppt精品课件朗诵诗歌要求:节奏要轻缓语调要轻扬语气要沉郁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春夜洛城闻笛》(24页)ppt精品课件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春夜洛城闻笛》(24页)ppt精品课件三、理解诗文不知从哪儿传来悠扬的笛声,它随着春风飞入整个洛阳城。侧耳倾听才知是一曲折杨柳,谁又能不被勾起思乡之情呢!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春夜洛城闻笛》(24页)ppt精品课件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春夜洛城闻笛》(24页)ppt精品课件《折杨柳》:古乐曲。古人别离,折杨柳相赠,以寄托伤离之情。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闻感借笛中吹奏的《折杨柳》曲,表达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四、体味感情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春夜洛城闻笛》(24页)ppt精品课件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春夜洛城闻笛》(24页)ppt精品课件1、诗中能揭示主旨的诗句是:

它表达了诗人听到《折柳曲》后思念家乡的感情的思想感情。2、触发诗人故园之恋的句子是:“折柳”是全诗的关键:“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此夜曲中闻折柳。五、妙点演析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春夜洛城闻笛》(24页)ppt精品课件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春夜洛城闻笛》(24页)ppt精品课件3、古人写诗非常讲究炼字,常有一字传神的妙处。诗赏析诗中“暗”和“满”的表达效果

“暗”有断续、隐约的含义,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却不期然地打动了许多听众,引起人们无限的忧伤;“满”字运用夸张的艺术手法,极写夜之宁静,笛之悠扬,反衬诗人内心闻笛后的孤寂心情。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春夜洛城闻笛》(24页)ppt精品课件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春夜洛城闻笛》(24页)ppt精品课件4、“折柳”在诗中指《折杨柳》曲,“柳”与“留”谐音,所以古人常借“柳”表达与亲朋好友离别时的留恋之情,请你默写一句古诗中含有“柳”的诗句。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春夜洛城闻笛》(24页)ppt精品课件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春夜洛城闻笛》(24页)ppt精品课件中华民族是一个故土难离的民族,这种民族精神不断滋养、强化着我们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热爱故乡是一种崇高的感情,对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的眷恋又会升华为对祖国的深情,恋乡之情与爱国主义是相通的。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春夜洛城闻笛》(24页)ppt精品课件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春夜洛城闻笛》(24页)ppt精品课件你还知道哪些思念故乡的诗文?拓展延伸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春夜洛城闻笛》(24页)ppt精品课件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春夜洛城闻笛》(24页)ppt精品课件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