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青春与法同行_第1页
让青春与法同行_第2页
让青春与法同行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v.让青春与法同行——中学生普法教育的实践与探索近日,轰动全国的复旦大学投毒案终于尘埃落定,被告人林森浩犯成心杀人罪,被依法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这起案件让我联想到了前几年的马加爵成心杀人案、药家鑫开车撞人并将人刺死案等等,这些“天之骄子〞们的行为实在让人扼腕叹惜。生命是最可珍贵的,任何理由在生命面前都显得苍白无力。有外在知识无内在约束,教育应反思。因此围绕这些案件,人们总是在讨论关于大学生法制教育的缺失问题。其实,大学生犯罪不能单纯归咎于大学教育,更应该引起我们对中小学教育的重新审视。作为一个教育者,在痛心之余,我也不断地反思,为什么现在的孩子缺少对法律应有的敬畏?缺乏对生命的爱惜和足够的理性?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孩子会走上XX犯罪的道路?我认为教育体系的失衡是一个重要原因。在现行应试教育的体制下,学校教育普遍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虽然素质教育喊了这么多年,但对一所学校的评价往往还是以升学率的上下、教学成绩的优劣作为一个重要甚或是唯一的标准,这必然导致学校在开展教育活动时,过度重视知识的传授,而无视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对学生进展普法教育,让青春与法同行,不应该只是大学教育的任务,中学阶段更应引起重视。一是因为中学阶段是学生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可塑性极强。古代教育家孔子就说过“少成假设天性,习惯如自然〞,说的就是从小养成了什么样的习惯,习久成性,就会形成什么样的品质。因此,在中学阶段对孩子进展普法教育,有利于他们养成守法的习惯。二是据有关资料显示,近年来,中学生XX犯罪一直呈上升趋势,而且出现低龄化倾向。其主要原因是中学生的心智不成熟,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淡薄,行为缺乏自制力,或为追求享受、或为寻求保护,或出于讲义气或泄愤报复,或受到他人的XX或者好奇心的驱使,从而走上犯罪的道路。所以,对中学生进展普法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学校应该利用校园这一特定的文化传播空间,发挥各相关课程和相关活动在普法教育方面的作用和功能,使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和参加各种有益活动的过程中承受系统的普法教育。主要可以从四个方向入手:一、普法教育要列入学校教学方案2013年8月,教育部、司法部、中央综治办、共青团中央和全国普法办联合出台意见指出,要落实法制教育相关课程和活动,将法制教育纳入学校总体教育方案。所以,学校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应当将普法教育作为一门课程列入教学方案。学校在实施普法教育时,要做到“方案、教材、教师、课时〞四到位,即教学方案中要对普法教育作出专门的规划,要有专门的普法教材,要聘请从事普法教育的专职或兼职教师授课,要安排专门的普法教育课时。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要做好监管,防止普法教育课程流于形式或被挤占挪用。二、普法教育要与德育工作严密结合学校开展德育工作时,应当把普法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这有利于培养学生树立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促进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也是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和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需要。强化普法教育在学校德育工作中作用,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1、学校可以专门开展以普法教育为主题的德育活动。如开展法律知识竞赛、开办模拟法庭、举行普法黑板报比赛、开辟专门的普法教育宣传栏等等。另外,还可以聘请司法系统的专家作为学校的法制副校长,定期到学校开办“法律讲堂〞,为师生进展法律知识讲座。2、通过其他形式的德育主题活动强化普法教育。比方开展“理想·责任〞教育、感恩教育、学雷锋活动等,都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选项是非观念,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3、利用学生的团队活动和学科兴趣小组渗透普法教育,努力使得学生的普法教育网络化、系统化。三、普法教育要与道德教育、心理安康教育相结合普法教育与道德教育、心理安康教育的结合,可以防止空洞的说教,提高普法教育的生动性、针对性和有效性。道德教育、心理教育与普法教育是相辅相成、不可或缺的。普法教育的重点通常是加强对学生的法律知识教育,仅仅是一种对知识层面的感性认知,而道德教育那么是要加强学生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培养学生的仁爱之心、恻隐之心、容忍之心,教育学生爱惜生命、尊重他人人格,让学生知道生命是最可珍贵的。而这些最根本的内容却往往都是普法教育中最容易被忽略的。心理安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普法教育的重要辅助内容。中学生在心理上处于半成熟、半幼稚的阶段,容易产生逆反心理,有些时候会导致过激行为。心理安康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念,克制逞强好胜、霸道急躁的心理,提高自制力,走出偏执、抑郁、焦躁的心理环境,防止因小事而发生恶性案件。学校还要建立学生心理咨询室,安排具有一定资格的心理教师坐诊,对有心理疾患的学生给予适当的治疗。四、普法教育要与家庭教育结合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与孩子的成长密切相关。作为孩子的监护人,家长应当履行对孩子的抚养、监护、教育的义务。把普法教育作为家庭教育的一局部,是家长义不容辞的责任。俗话说,教育者要先受教育。家长应当首先了解和熟悉相关的法律知识,了解国家关于青少年管理的有关政策,了解国家的法律动向,在相关问题上能给孩子一个正确的引导,使其认识到法律的实用性和现实性,懂得知行统一的必要性;其次,家长应当有高雅的生活情趣,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能够给孩子树立起典范,让孩子有一个可以效仿的正确目标;第三,家长要充分利用与子女共处的时间,探讨法律问题,剖析古今案例,帮助子女明辨是非,不做XX犯罪之事;第四,家长要及时观察和了解孩子的思想和心理动向,特别是对一些错误的思想和做法要及时加以矫正,帮助其度过心理“危险期〞。第五,家长要注重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和正确观念的形成,帮助其增强区分是非、区分良莠的意识,这对于培养学生自律和自我约束能力将会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另外,作为家长,要给孩子更多的XX权利,在学好文化知识的同时,全面培养孩子多方面技能,陶冶情操,给孩子更多的空间,让他们在紧X学习之余能够得到充分放松。要学会与孩子平等交流,做知心朋友,及时了解孩子在各个阶段的心理状态,防止在身体、情感或性情上打骂、压服孩子,要在关爱上下功夫,让孩子体验到父母的关爱和家庭的温暖,感觉到心理上有所依靠,这也有利于学生正确人格的形成。同志曾经指出:法制教育要从娃娃开场,我们的小学、中学都要进展这个教育。中学时期是一个人一生中的重要阶段,加强对青少年尤其是在校学生的普法教育是培养和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