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大岭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山东省临沂市大岭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山东省临沂市大岭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山东省临沂市大岭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山东省临沂市大岭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临沂市大岭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下列人类活动中,可能导致泥石流发生的是(

)A.陡坡修筑梯田

B.围湖造田

C.过度抽取地下水

D.内蒙古高原垦殖草原参考答案:A2.下表为我国某城市人口资料。读下表完成下列各题。4.该城市自1982年至2000年A.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人口增长迅速B.人口出生率增高,人口老龄化得到缓解C.人口出生率大幅度降低,人口死亡率大幅度增高D.人口增长率很高,有大量青壮年人口迁入5.该城市是A.南京 B.深圳 C.西安 D.沈阳参考答案:4.D

5.B【4题详解】人口数量从1982年的35万到2000年变为701万,所以人口增长率高。新生人口比重降低,人口的出生率降低。所以人口的增长是由于大量人口的迁入导致的。选择D项。【5题详解】该国开放后人口迅速增长的城市是深圳。由于是经济特区的优势政策,经济快速发展,导致大量人口的迁入。故选B。3.下图是“某区域水资源循环利用模式示意图”。读图回答以下题。28.图中字母的含义表述正确的是()A.a表示污水收集,b表示污水处理

B.a表示污水处理,b表示污水排放C.a表示水的污染,b表示水的利用

D.a表示污水处理,b表示水的污染29.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要求增大供水量,可采取的措施有()A.减少区内水体蒸发量

B.提高区内水资源重复利用率C.增加区内降水量

D.增加地下水储量30.如果区内某水体发生了富营养化,可行的治理措施是()A.增加来水量和增加出水量

B.减少来水量和增加出水量C.减少来水量和减少出水量

D.增加来水量和减少出水量参考答案:28.B

29.B

30.A28.读图,图中字母的含义a箭头由污水指向水体或供水系统,a表示污水处理。b箭头指向污水,表示污水排放,被收集在一起。B对。A、C、D错。29.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要求增大供水量,可采取的措施有提髙区内水资源重复利用率,使用再生水,B对。减少区内水体蒸发量,不能直接增大供水量,A错。增加区内降水量需要有降雨条件限制,不易实现,C错。增加地下水储量,需要有丰富地表水来源,不易实现,D错。30.如果区域内某水体发生了富营养化,可能是水体面积小或静水环境,可行的治理措施是增加来水量和增加出水量,加快水体流动速度,A对。减少来水量导致水体面积减小,不利于治理水体富营养化,B、C错。增加来水量和减少出水量,水体的流动性减弱,不利于治理,D错。4.图为“某大城市功能区分布简19~20题。19、该城市空间结构模式属于:A、同心圆模式

B、扇形模式C、多核心模式

D、条带状模式20、若在该城建立一幢集零售、娱乐、餐饮、办公于一体的高层楼房,应布局在:A、a

B、b

C、c

D、d参考答案:B

A5.我国领土的4个端点,按照纬度自高到低的正确排序是A.最北端、最西端、最东端、最南端

B.最北端、最东端、最西端、最南端C.最南端、最东端、最西端、最北端

D.最南端、最西端、最东端、最北端参考答案:B我国领土四至点为:最东: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135°E);最西:新疆的帕米尔高原(73°E);最南:南海的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4°N);最北:黑龙江省漠河以北主航道的中心在线(53°N)。所以纬度最高为最北点,最低为最南点。最东点纬度高于最西点。6.下图中①、②、③是我国几条重要的地理界线,下列有关界线①、②、③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是我国全年均温00C等温线,③是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界线B.②为季风界线,③为第二、三级阶梯(地形)界线C.②为森林与非森林分界线,③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D.②为400毫米年降水量界线,③为农牧业界线参考答案:B7.某地区与众不同的自然、人文景观被其他地区的人们称为”怪”,云南就是其中较为突出的代表。云南十八怪:四季服装同穿戴,鲜花四季开不败,山洞能跟仙境赛,过桥米线人人爱……据此完成问题。云南凭借自身的优势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已逐渐成为我国的花卉产业带,与广东相比,云南发展花卉产业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A.水源

B.地形

C.气候

D.劳动力参考答案:C8.甲市2008年户籍人口出生9.67万人,出生率为0.699%;死亡10.7万人,死亡率为0.773%。甲户籍人口这种自然增长态势已持续14年。下图显示四个地区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据此完成1~2题。1.甲市可能是A.西宁

B.延安

C.上海

D.广州2.①②③④四个地区中,人口再生产与甲市处于同一类型的地区是A.①

B.②

C.③

D.④参考答案:1.C

2.A9.读“黄河流域图”。

黄土高原综合治理的正确措施是

A.放弃全部耕地

B.发展水田

C.开发水能

D.植树种草参考答案:D10.阿尔泰山的植被垂直地带性显著,且植被分布下限由西向东升高。生活在该地的牧民以转场的方式进行放牧(一年四季分别在不同的地域放牧)。完成27~28题。27.冬季牧场位于

A.①

B.②

C.③

D.④28.阿尔泰山植被分布的下限由西向东升高,其影响因素主要是A.热量高低

B.降水多少

C.地下水深浅

D.坡度大小参考答案:AB11.菲律宾的保和岛中部,有一大片石灰岩小丘,每逢雨季来临之前,小丘上的草干枯后变为咖啡色,酷似一大堆巧克力,因此得名“巧克力山”。读保和岛简图,完成下面小题。16.观赏咖啡色巧克力山的最佳时间是A.1月 B.5月 C.7月 D.10月17.巧克力山高度为40~120米,山下树木苍翠,山上却是乱草覆盖。山上山下植被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石灰岩地貌,土层浅薄 B.山坡陡峻,水源难以保持C.森林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D.山体海拔高,山上热量条件差参考答案:16.B

17.A16.该地位于10°N附近,夏季气压带风带向北移,该地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为雨季,由材料可知该地雨季到来之前是观赏最佳时间,因此为5月,B正确。17.由材料为可知该山为石灰岩小丘,该地降水丰富热量充足,石灰岩易受流水侵蚀,土层浅薄,不易形成森林,A正确;小丘山坡不会太陡、山体海拔仅40~120米,热量条件好。12.

改革开放以来,许多跨国公司将其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来的生产地转移到我国。据此回答13—14题。13.跨国公司进行产业转移的最终目的是A.帮助我国发展经济

B.在全球推广先进技术C.赚取更高的经济利润

D.不断扩大告诉规模14.产业转移对我国可能带来的影响是A.环境质量的改善

B.失业人口增多C.延缓经济发展

D.促进产业升级参考答案:CD13.读”1949-2009年北京市产业结构的变化图”,完成1

-2题。

1.1949-2009年期间北京市产业结构变化的特点是A.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降

B.第二产业比重持续上升C.第三产业比重持续上升

D.目前第三产业占主导地位2.近年来,部分跨国公司在北京投资相对集中于中关村科技园区。主要考虑的因素是A.土地价格

B.科技水平

C.市场

D.劳动力数量参考答案:1.D

2.B14.读图1“某河流干流和流域范围示意图”,回答1—3题。图11.图中河流的乙~丙河段流域范围非常狭窄,其主要原因是A.水流湍急落差大

B.高山束缚支流短

C.高原气候降水少

D.泥沙淤积河床高2.甲地自然环境的突出特征是

A.干旱

B.湿热

C.高寒

D.林地多3.形成丁地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条件有①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

②交通发达,便于粮食大量出口③历史悠久,种植经验丰富

④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⑤科技发达,机械化水平高

⑥粮食需求量大A.①②④

B.③⑤⑥

C.②④⑤

D.①③⑥参考答案:1.B

2.C

3.D15.在未来的农业生产中,依托于地理信息技术,农民首先可定期获得农田长势的影像资料,再经过系统分析,最后把杀虫剂、化肥施用到最需要的农田,从而减少污染、提高产量。依据图文资料,回答23~24题。

23.这一过程中,依次使用的技术是(

)A.GPS—RS—GIS

B.RS—GPS—GIS

C.GIS—RS—GPS

D.RS—GIS—GPS24.“土地利用信息数据库”在数字城市规划中不能用于(

)A.统计城市流动人口数量

B.确定市区停车场的规模C.决策公交线路合理布局

D.分析应急避难场所数量参考答案:23.D

24.A16.湿地与森林、海洋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在防洪、抗旱、调节气候、控制污染等方面具有其他生态系统所不可替代的功能和效益,被称为“地球之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我国长江流域湿地破坏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①围湖造田②森林破坏③滥捕乱杀④兴修水利

⑤环境污染A.①②④

B.③④⑤

C.①②⑤

D.①③④11.从保护湿地和发展经济的角度看,不合理的行为有(

)A.修筑梯田、固定耕地,解决贫困山区的粮食问题B.停止挖沙,打坝蓄水,恢复沼泽地C.利用文化生态优势,发展旅游等绿色产业D.加大投入,进行改造,建湿地公园参考答案:10.C

11.A10.长江中游地区的围湖造田,使得湿地萎缩,森林破坏导致泥沙淤积严重,导致湖泊蓄洪能力降低,环境污染使得湿地净化水质的作用降低,①②⑤对。而滥捕乱杀会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兴修水利调节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与湿地破坏无关,③④错。故选C。11.湿地开垦为耕地虽然扩大了耕地面积,但湿地的生态功能大大减弱,会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A符合题意。停止挖沙,打坝蓄水,恢复沼泽地、利用文化生态优势,发展旅游等绿色产业、加大投入,进行改造,建湿地公园等措施可以有效保护耕地,故选A。17.下图示意浙江省某地2016年1月21~25日的天气变化。完成23、24题。23.该地21日出现暴雪天气的主要原因是A.气压低,暖湿气流强烈上升

B.冷空气强烈抬升暖湿空气C.气压高,干冷气流强烈下沉

D.暖空气强烈抬升干冷空气24.该地24日风力减小,其主要原因是A.气温下降,气压上升

B.气温上升,气压下降C.雪过天晴,天气转好

D.水平气压梯度力减小参考答案:23.B

24.D第23题,造成浙江某地出现暴雪的天气系统是冷锋,产生冷锋雨雪的主要原因是冷空气提升暖湿气流,导致暖湿气流上升过程气温降低,其中的水汽凝结成为雨雪。第24题,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风力大小主要取决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因此该地24日是冷锋过境后,被单一冷气团控制,水平气压梯度力减少,故风力减小。18.陕西榆林地区“乌金(煤)遍地”,资源非常丰富,但在5年前,该地“村村点火,处处冒烟”,被人们戏称为“黑三角”。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在资源开发初期,当地适合发展(

)A.食品工业

B.高耗能工业

C.农产品加工工业

D.高新技术工业16.近年来,该地区逐渐形成图7所示的发展模式。有关该模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实现了环境效益,减少了经济收益

B.减少了生产规模,延长了产业链C.加强了资源开发利用的广度和深度

D.扩大了污染范围和污染物的来源参考答案:15.B

16.C15.该地煤炭资源丰富,在资源开发初期,因经济技术、观念等影响,通常是发展粗放型、高耗能的采掘工业。故B正确。16.图中循环生产的模式,达到废物资源化,减小了污染范围和污染物的来源,加强了对当地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深度和广度,增大了生产规模,延长了产业链,从而实现了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双赢。故C正确。19.表层海水盐度分布的规律是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低纬度和高纬度递减。受洋流影响,同一纬线上暖流经过的海区盐度偏高,寒流经过的海区盐度偏低。读某海区表层海水等盐度线和等温线图,图中实线表示海水等盐度线(%),虚线表示海水等温线(℃)。读图回答比较海水等温线a、b、c的大小关系()A.a>b>c

B.c>b>a

C.b>a>c

D.a>c>b参考答案:B20.煤炭燃烧时会排放二氧化硫等污染物,为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许多地方都使用了洁净煤(如脱硫)技术。读煤炭脱硫效率图,完成第13~14题。13.关于煤炭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均煤炭资源不断减少,主要是因为人类的不合理利用B.煤炭是我国目前主要的能源消费形式C.煤炭主要是由海洋生物演化而来的D.我国南方各省区煤炭资源都很缺乏14.关于洁净煤技术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该技术脱硫效率达到100%B.该技术可以减小pH和酸雨危害C.该技术使煤炭资源得到了循环利用D.该技术提高了煤炭资源利用的经济价值参考答案:13.B14.D解析:第13题,人均煤炭资源不断减少主要是因为煤炭资源总量有限,且是非可再生资源,而人口数量却不断增加;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煤炭主要是由森林沉积后演化而来;中国南方各省区除了贵州省煤炭较多外,其余普遍缺乏煤炭资源。第14题,洁净煤技术脱硫效率没达到100%;洁净煤技术可使煤炭燃烧时排放的酸性气体减少,酸雨危害减小,pH增大;该技术没有体现煤炭资源的循环利用,但提高了煤炭资源利用的经济价值。21.下图为我国某地局部降水(雪)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6.导致图中雨雪分界线在甲、乙两地发生弯曲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

B.大气环流C.地形

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17.下列对甲、乙两地天气的叙述,正确的有()①甲地中雨,乙地中雪②甲地小雪,乙地小雨③甲、乙两地风向均为偏北风,乙地风力较强④甲、乙两地风向均为偏南风,甲地风力较强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参考答案:16.C

17.A16.根据经纬度可以判定甲为四川盆地、乙为巫山,地形的变化导致气温的变化,进而影响降雨(雪)的分布。甲地位于四川盆地,地势低,气温高,使得降雨(雪)偏北;乙地附近为巫山,地势高,气温低,使得降雪偏南。17.甲地位于四川盆地,海拔较低,气温较高,所以降雨,而乙地海拔较高,气温较低,所以降雪;风向可以根据等压线的数值变化规律确定。22.关于区域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区域环境是指区域内的自然环境B.受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区域环境是不断发展变化的C.区域环境是指区域内的人文环境D.区域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随人类生产力的进步而增大参考答案:B区域环境是指区域内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综合;受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区域环境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区域环境是指区域内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区域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随人类生产力的进步而增大或减小。故选B。23.鲁尔区为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而采取最适宜的措施是A.改造煤炭,化学工业,节省能源消耗B.缩减煤、铁两大工业部门及厂矿企业的生产规模C.搬迁所有的传统工业,兴建高技术产业D.新建或迁入电子,汽车和石油化工等工业部门参考答案:D24.下列区域中,区域特点描述最具体、最详细的是A.辽中南工业基地

B.珠江三角洲

C.连云港经济开发区

D.东部经济地带参考答案:C25.下图是我国四个不同地区城市化的典型模式。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8.四个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共同特点是(

)A.外来资金支持城市化

B.工业化带动城市化C.政府投资促进城市化

D.人口迁移导致城市化19.以上四个地区城市化过程中都会出现的问题是(

)A.资源短缺

B.劳动力短缺C.环境质量下降

D.农产品供应不足参考答案:18.B

19.C18.图示反映尽管区域的城市化的根本原因不同,但其城市化的直接原因都是工业化。19.城市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系列的“城市病”,包括城市环境质量下降、交通拥挤、住房困难、失业率上升和社会治安混乱等问题。26.湿地作为与森林、海洋并称的全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具有保持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被称为“地球之肾”、天然水库和天然物种库。据此回答下面小题。17.湖泊是重要的湿地形式,除了补给河流、调蓄洪水之外还有重要的生态价值。下列选项中与表中所示现象发生无关的是()

总面积/km2面积大于1km2的湖泊数/个20世纪50年代83400284820世纪80年代709882305减少数量12412543A.大规模围湖造田,使水面日益退缩B.过度引水灌溉,导致湖泊补给不足C.水体富营养化,水华大量出现D.人口增长,用地规模扩大18.乌鲁木齐市北郊的青格达湖周边有30平方千米的湿地,被称为“乌鲁木齐的肺”,这里也是数万只候鸟的迁徙栖息地。2005年11月,这块湿地周边村庄发生了禽流感。这说明A.新疆气候干旱,湿地不能充分发挥其生态作用B.湿地周围被大量开垦增加了人、畜与候鸟的接触C.为了防控禽流感的发生人类应该填平湿地,阻止候鸟D.湿地面积与禽流感发生范围呈正相关参考答案:17.C

18.B【17题详解】据材料判断,表格所述情况为湖泊面积减少,湖泊数量减少。A.大规模围湖造田是面积减小的原因之一,故A对,但不符合题意。B.过度引上游的河水灌溉,导致湖泊补给不足,导致湖面面积减小,故B对,不符合题意。C.水体富营养化导致蓝藻等现象爆发,引发生态问题,但不会导致湖泊数量减少,故C错,符合题意。D.人口增长,用地规模扩大,可能会围湖搞建设,占用湖泊用地,故D对,不符合题意。故选C。【18题详解】A.根据材料,该湖泊被称为“乌鲁木齐的肺”,且候鸟集中,因此可以发挥其生态作用,A不对。B.这块湿地周边村庄发生了禽流感说明湿地周围被大量开垦增加了人、畜与候鸟的接触,增加了病菌的传播,B对。C.人类通过填平湿地来阻止禽流感是不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C不对。D.湿地面积与禽流感发生的范围没有材料证明呈正相关,D不对。故选B。二、判断题(共10分)27.(判断题)区域之间存在差异性,区域内部不存在差异性。

(

)参考答案:错误区域之间存在差异性,区域内部也存在差异性,完全相同是没有的。28.各种交通运输线路的建设主要考虑自然因素和技术因素的影响。参考答案:B略29.在水能丰富地区可布局有色金属冶炼等高耗能部门。参考答案:A三、综合题(共38分)30.读“遥感技术工作原理示意图”,并根据图中提供的相关信息回答以下问题。(1)从A图中可以看出,此遥感技术所利用的运载工具是_______,这种运载工具采用的是_______方式对地面物体进行感知和识别。这种方式的遥感技术,对地面的分辨力是较________(高/低)的。(2)在B图中,传感器接收的是_________,它的产生是由于_______,在这个遥感过程中,传感器之所以能够对地面的物体进行分辨,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飞机航空摄影高(2)地面物体反射或辐射的电磁波信息地面接收太阳辐射光或大气对太阳辐射散射光的能量、自身受热也能产生电磁波不同物体、不同环境条件,其反射或辐射的电磁波是不同的,传感器有识别这种电磁波的能力31.读下面的材料,回答相关问题。(24分)材料一太湖目前的藻类比10年前增长了5倍,部分监测点每升水中的藻类数量已超过1亿个,整个太湖水面已有2/3的面积达到中等富营养化状态,如不加以治理,太湖将会因全部富营养化而“窒息死亡”。材料二近年来,赤潮在我国近海发生的范围越来越大,持续的时间越来越长,危害越来越严重。1997年到1999年的3年间,共发生大规模赤潮45起,我国已成为一个赤潮灾害多发的国家。(1)太湖及近海水域的富营养化现象主要来自哪些污染?

(2)无机氮和无机磷化合物大量排入太湖及近海地区会引起哪些后果?

(3)下列区域中最容易发生赤潮的是()A.杭州湾

B.莱州湾 C.辽东湾

D.珠江口(4)如果要在短时间内使藻类植物大量减少,采取下列哪一措施最为有效()A.大量引入肉食性鱼类B.大量除去肉食性鱼类C.大量引入以浮游动物为食的鱼类D.大量除去摄食浮游动物的鱼类(5)你认为治理水污染应采取哪些措施?参考答案:(1)主要来自工业、农业、生活污水以及水运、旅游业污染。(8分)(2)无机氮和无机磷化合物大量排入太湖及近海地区,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引发赤潮,富营养化加速了湖泊自然演替过程,还可能使饮用水水质变坏,危害人体健康。(6分)(3)D(2分)(4)D(2分)(5)加强法制观念,坚持依法治污;强化人们的环境意识,自觉保护环境,通过采取有效措施治污,减少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清除湖底淤泥;有些湖泊可采取引入活水、放养草食性鱼类等措施以减轻富营养化程度。(6分)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5分)材料一

下图为贵州省略图。贵州省拥有国家级贫困县50个,贫困人口623万,是全国贫困人口最多、比重较高的省份。根据“十三五”规划,贵州省拟通过易地搬迁实现142万贫困人口脱贫,就近相对集中安置迁出人口。(1)简述贵州省地形地貌的主要特征。(4分)(2)贵州省主要地质灾害有滑坡、______、泥石流和地面塌陷等,分析该省地面塌陷多发的原因。(4分)(3)分析贵州省将易地搬迁作为脱贫途径的主要原因。(4分)(4)在第一、二、三产业中,各写出一个易地搬迁后劳动力就业的合理方向,并分别说明理由。(3分)参考答案:⑴高山、山地为主;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岩溶地貌广布;地表崎岖。⑵崩塌。可溶性岩石多,地下溶洞发育;岩石裂隙发育,透水性好;地下水溶蚀作用强等。⑶人均耕地少;土壤贫瘠;地表水缺乏;交通运输不便等。⑷特色、生态农业等:农业类型多样,种植经验丰富。农产品加工业等:农产品种类丰富,生产成本低。旅游业等:旅游资源丰富、特色明显。解析:本题以贵州省略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