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期末文言文阅读能力提升卷(含答案)_第1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期末文言文阅读能力提升卷(含答案)_第2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期末文言文阅读能力提升卷(含答案)_第3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期末文言文阅读能力提升卷(含答案)_第4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期末文言文阅读能力提升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期末文言文阅读能力提升卷(含答案)

文言文阅读能力提升卷-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部编版

阅读下面这篇小古文,完成习题。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http://)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1.这个故事后来演化为一个成语,这个成语是()

A.孤虎之威B.与虎谋皮C.狐假虎威

2.根据句意,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意思。

(1)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

A.生,发育B.增加C.排行中第一的D.掌管

(2)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

A.诚实,不欺骗B.听从,不怀疑C.消息D.随意

3.下列对这则故事中几句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天帝使我长百兽(上天派我为百兽之长)

B.子以我为不信(我不会认为你在说谎)

C.吾为子先行(我与你先走)

D.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看看百兽见到我的表现而不跑开吗?)

4.这篇文言文讲了_______和_________之间的故事。

5.读了这则文言文,你想对老虎说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言文阅读。

杨氏之子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http://)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6.写出下面加点字的意思。(2分)

(1)孔指以示儿曰______________(2)甚聪惠___________________

(3)乃呼儿出_________________(4)此是君家果_______________

7.请将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孔君平诣其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杨氏之子是个怎样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

海瑞清廉

都御史①刚峰海公②,卒于官舍。同乡宦南京者(http://),惟户部苏民怀一人。苏检点其宦囊③,竹箱中俸金④八两,葛布一端⑤,旧衣数件而已。如此都御史那可多得!王司寇凤洲评之云:“不怕死,不爱钱,不立党。”此九字断尽海公生平,即千万言谀之,能加于此评乎?

【注释】

①都御史:职官名称,负责巡按州县,考察官吏。②刚峰海公:即海瑞,字汝贤,号刚峰。③宦囊:做官的俸禄。④金:银子。⑤葛布一端:麻布两丈。21教育网

9.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宦南京者__________________(2)惟户部苏民怀一人______

10.“不立党”有以下理解,哪一项是正确的()

A.不结伙B.不建立党派C.没有朋友

11.理解:海瑞是怎样的一个人?请用原文句子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

邓艾①答晋文王

〔南朝〕刘义庆

邓艾口吃,语称“艾艾②”。晋文王戏之曰:“卿云‘艾艾’,定是几艾?”对曰:“‘凤兮凤兮’,故是一凤。”

(选自《世说新语》,中华书局2009年版)

【注释】

①邓艾:三国时魏人,司马懿(http://)召为属官,伐蜀有功,封关内侯,后任镇西将军,又封邓侯。②艾艾:古代和别人说话时,多自称名。邓艾因为口吃,自称时就会连说“艾艾”。

12.面对晋文王问他有几个邓艾,邓艾是怎么回答的?从中可以看出邓艾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有个成语形容口吃的人说话重复、不流利,这个成语是“____________”。

阅读

掩耳盗铃

范氏之亡也①,百姓有得钟②者。欲负③而走,则④钟大不可负。以椎⑤毁之,钟况然⑥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已也,遽⑦掩其耳。21·cn·jy·com

【注释】①范氏之亡也:范氏是春秋末期晋(http://)国的贵族,被其他四家贵族联合打败后,逃到齐国。亡,逃亡。②钟:古代的打击乐器。③负:用背驮东西。④则:可是。⑤椎(chuī):木槌。⑥况然:形容钟声很响。⑦遽(jù):立刻。【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4.用“______”在文中画出“掩耳盗铃”的意思。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掩耳盗铃》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A.偷别人的东西时,把自己的耳朵捂住就可以了。

B.管好自己的东西,要防止偷窃。

C.自欺欺人的想法和做法是十分愚蠢的。

阅读

何妥善辩

何妥少机警,八岁游国子学,助教顾良戏之曰:“汝娃何,是荷叶之荷?为河水之河?”妥应声答曰:“先生姓顾,是眷顾之顾?为新故之故?”众咸异之。

17.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少机警(年幼)B.助教顾良戏之(与……开玩笑)

C.汝姓何(你)D.众咸异之(不同意)

18.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赞扬了国子学教师何妥的机智。

B.本文讲述了何妥八岁去国子学参加辩论的故事。

C.助教和何妥开玩笑说:“你姓‘何’,是‘荷叶’的‘荷’,还是‘河水’的‘河’?”何妥听后很生气。

D.面对助教的提问,何妥机智地回答说:“你姓‘顾’,是‘眷顾’的‘顾’,还是‘新故’的‘故’呢?”

19.何妥语言的精妙之处在于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

小儿得大龟

昔有一小儿,陆地游戏,得一大龟,意欲杀之,不知方便,而问人言:“云何得杀?”

有人语言:“汝但掷置水中,即时可杀。”尔时小儿信其语故,即掷水中。龟得水已,即便走去。

20.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有人语言()

A.告诉B.话C.说D.代替语言的动作

(2)汝但掷置水中()

A.不过B.徒然C.只要D.姓

21.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尔时/小儿/信其语/故B.尔时/小儿/信其/语故

C.尔时/小儿信/其语故D.尔时小/儿信其语/故

何平叔①美姿仪②,面至白。魏明帝③疑其傅粉④,正夏月,与热汤饼⑤。既啖(dàn),大汗出,以朱衣自拭,色转皎(jiǎo)然⑥。

(选自《世说新语·容止》)

【注释】①何平叔(?—249),即(http://)何晏(yàn),字平叔。南阳郡宛县(今河南南阳)人。三国时期曹魏大臣、玄学家,东汉大将军何进之孙(一称何进弟何苗之孙)。②美姿仪:相貌很美。③魏明帝(204—239):名曹数(ruì,同“睿”),三国魏第二任君主,曹操的孙子。④傅粉:搽粉。汉魏时的贵公子喜欢搽粉,这是当时习气。⑤汤饼:汤面。⑥皎然:形容又白又亮。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2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既啖()(2)以朱衣自拭()

23.选文中描写魏明帝心理的词是“(http://)______”,描写他动作的词是“______”;描写何平叔吃面后外貌的词语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描写他的动作的词是“______”。

课内文言文阅读。

楚人有鬻(yù)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d(http://)ùn)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fú)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24.联系上下文,猜测加点字的意思。

誉之曰:“吾盾(dùn)之坚,物莫能陷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人弗(fú)能应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可同世而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读了这则寓言,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理解

陈太丘与友期①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②,(http://)过中不至,太丘舍③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④?”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⑤。”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⑥之,元方入门不顾⑦。

注释:①期,约定。②日中,正午时分。③舍:舍弃,抛弃。④不,通“否”。⑤委:丢下,舍弃。⑥引:拉。⑦顾:回头看。

27.文中加点字的意思解释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去:离开乃:就,于是

B.去:去掉乃:才

C.去:离开乃:才

D.去:去掉乃:就,于是

28.选出下列句子意思正确解释。

(1)待君久不至,已去。()

A.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

B.您等了我父亲很久他却还没有到,他已经离开了。

C.我父亲没有等您,已经离开了。

D.我父亲等了您不久,已经离开了。

(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A.朋友感到生气,下了车想去拉扯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B.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和元方握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C.朋友感到高兴,下了车想去和元方握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D.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扯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3)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A.和别人相约同行,却相互推诿后离开了。

B.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

C.和别人相约同行,却和其他人先离开了。

D.和别人相约同行,却委托别人来,自己先离开了。

29.选一选,在括号中填上下列句中省略的内容。

A.陈太丘的朋友B.元方C.陈太丘

(1)(____________)过中不至

(2)(____________)去后(____________)乃至

30.《陈太丘与友期》主(http://)要写的是_______和________两个人,通过对比描写,突出了___________聪明、勇敢、识礼、有节,__________无信、无义、无礼,但能接受批评的性格特点。21

参考答案:

1.C2.DA3.A4.老虎狐狸5.老虎啊,你太轻信狐狸了,小动物们不是害怕狐狸,而是害怕你啊!21·世纪*教育网

【解析】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和成语的理解。

解答本题要认真阅读小古文,理解文章意思,再结合成语意思进行作答。

孤虎之威:狐狸与老虎相互勾结而表现出来的威势,比喻权贵当道者与其爪牙串通一气而发出的淫威。

与虎谋皮:同老虎商量,要它的皮。比喻跟所谋求的对象有利害冲突,决不能成功。后多指跟恶人商量,要他牺牲自己的利益,一定办不到。【版权所有:21教育】

狐假虎威: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吓唬百兽,后比喻仰仗或倚仗别人的权势来欺压、恐吓人。

2.本题考查对加点词意思的掌握。

解答本题要理解句子的意思,根据语境进行作答。

(1)“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http://)天帝命也”的意思是:上帝派遣我来做各种野兽的首领,现在你吃掉我,是违背上帝的命令。其中“长”同“掌”,掌管。

(2)“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的意思是:你认为我的话不诚实,我在你前面行走。其中“信”的意思是“诚信、诚实”。

3.本题考查对句子意思的掌握。

B.本句中“子”的意思是“你”,“以”的意思是“认为”,“信”的意思是“诚实”,整句话的意思是:你认为我的话不诚实。

C.本句中“为”的意思是“在”,整句话的意思是:我在你前面行走。

D.本句是一个反问句,应翻译为:观看各种野兽看见我有敢不逃跑的吗?

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根据译文可知,这篇文言文主要讲了老(http://)虎和狐狸之间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凡事应开动脑筋,不能盲目相信,不能被表象所蒙蔽,更不能借助他人的威势欺压别人。

5.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解答本题要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进行作答。

本文讲了一只狐狸借老虎的威风吓跑了森林中的百兽的故事,但是老虎盲目相信狐狸,以为别人是害怕狐狸而不敢靠近,这就告诉我么不能盲目相信别人。2·1·c·n·j·y

【点睛】译文:老虎寻找各种野兽吃掉他们,(http://)抓到一只狐狸。狐狸说:“您不敢吃我!上帝派遣我来做各种野兽的首领,现在你吃掉我,是违背上帝的命令。你认为我的话不诚实,我在你前面行走,你跟随在我后面,观看各种野兽看见我有敢不逃跑的吗?”老虎认为狐狸的话是有道理的,所以就和它一起走。野兽看见它们都逃跑了。老虎不知道野兽是害怕自己而逃跑的,认为它们是害怕狐狸。

6.给……看同“(http://)慧”,智慧于是这7.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我可没有听说过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8.杨氏子是一个非常聪明、冷静、幽默、反应敏捷且想象力丰富的孩子。

【解析】6.本题考查了字词解释。

(1)“孔指以示儿曰”这句古文的意思是:孔君平指着杨梅对杨氏之子说。故“示”是给……看的意思。

(2)“甚聪惠”这句古文的意思是:非常聪明。“惠”同“慧”,聪明,智慧的意思。

(3)“乃呼儿出”这句古文的意思是:于是便叫杨氏子出来。“乃”是于是的意思。

(4)“此是君家果”这句古文的意思是:这是你家的水果。“此”是这的意思。

7.本题考查了古文的翻译。

(1)诣:拜见。“孔君平诣其父”的意思是: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

(2)未闻:没有听说过。示:给……看。“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这句喊得意思是:我可没有听说过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8.本题考查了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和分析。

本文讲述了梁国姓杨的一家中九岁男孩风趣幽默、机智巧妙地应答他人的故事。文章通过故事中的巧妙对答,反映出孩子思维的敏捷和语言的机智幽默。

从“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这句话可(http://)以知道杨氏子是聪明有智慧的孩子;从“为设果”“未闻”可以看出杨氏之子是个懂礼貌的孩子;从“未闻孔雀石夫子家禽”中可以看出杨氏之子是个聪明伶俐、口才很好的孩子。

【点睛】参考译文:在梁国,有一(http://)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个九岁的儿子,非常聪明。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家,于是便叫杨氏子出来。杨氏子为孔君平端来水果,水果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对杨氏之子,并说:“这是你家的水果。”杨氏子马上回答说:“我可没有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9.做官只有10.A11.不怕死,不爱钱,不立党。

【解析】9.本题考查解释词语。

(1)宦南京者:在南京做官的人。宦:做官。

(2)惟户部苏民怀一人:只有在户部做事的苏怀民一人。惟:只有。

10.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

“不立党”意思是不结伙。

故选A。

11.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

“王司寇凤洲评之云:‘不怕死,不爱钱,(http://)不立党。’此九字断尽海公生平,即千万言谀之,能加于此评乎?”意思是王凤洲评价他说:“不怕死,不爱钱,不结伙。”这九个字概括了海瑞的生平。即使千言万语赞扬他,能比得上这三句话的评价吗?由此可知海瑞的特点是:不怕死,不爱钱,不立党。www-2-1-cnjy-com

【点睛】参考译文:都御史海瑞,在官舍死了。(http://)跟他一起在南京做官的同乡的人,只有在户部做事的苏怀民一人。苏怀民检查清点他做官的俸禄,竹箱子里有八两银子,麻布两丈,几件旧衣服罢了。这样的都御史又有几个?王凤洲评价他说:“不怕死,不爱钱,不结伙。”这九个字概括了海瑞的生平。即使千言万语赞扬他,能比得上这三句话的评价吗?

12.邓艾说:“‘凤兮凤兮’(http://),其实只有一只凤凰。”就是说只有一个邓艾。从中可以看出邓艾是一个机智、有才华、有志向的人。13.期期艾艾【出处:21教育名师】

【解析】1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与人物形象的分析。

短文写了面对晋文王问他有几个邓艾,邓艾(http://)回答:“‘凤兮凤兮’,故是一凤。”意思是“‘凤兮凤兮’,其实只有一只凤凰。”“凤兮凤兮”语出《论语·微子》,邓艾引用这句话,意在说明,虽然连说“凤兮凤兮”,其实只指一只凤,与自己说“艾艾”其实只有一个“艾”是一回事。可以看出邓艾的机智、聪明、有才华的人。【来源:21cnj*y.co*m】

13.本题考查成语的识记。

期期艾艾:形容人口吃,吐词重复,说话不流利。

【点睛】参考译文:邓艾说话结巴,自称时(http://)常重复说“艾……艾……”。晋文王和他开玩笑说:“你老是说‘艾……艾……’,到底是几个艾?”邓艾回答说:“‘凤兮凤兮’,其实只有一只凤呀。”

14.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15.(这个人)想背着钟快点跑开,可是钟太大,没法背。16.C21*cnjy*com

【解析】14.本题考查分析字词的含义。

“掩耳盗铃”的原意为捂着自己的耳朵去偷别(http://)人家的铃铛,后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是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可以用文章中“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这句话来解释,意思是生怕别人听到钟声,来把钟夺走了,就急忙把自己的两只耳朵紧紧捂住继续敲。

15.本题考查诗词句子的意思。

欲:将要。负:用背驮东西。则:而,可是表转折。

这句话意思是:有个得到钟的人,想要把它背走,可是钟太大不能背走。

16.本题考查概括内容主旨。

““掩耳盗铃”告诉我们的道理:凡是要客观存在(http://)的东西,它不会依人的主观意志而改变,就如钟的响声一样,只要人碰了它,不管是否捂住耳朵,它都是要发出声音的。现实中,也不乏有人对客观存在的现实不正视、不研究,采取闭目塞听的态度,以为如此,它就不存在了,这和“掩耳盗铃”一样,都是极端的主观唯心主义——唯我论的表现。如果对客观存在的现实不正视、不研究,采取闭目塞听的态度的话,其结果只能是自食苦果。故选C。

【点睛】参考译文:范氏逃亡的时候,有(http://)个人趁机偷了一口钟,想要背着它逃跑。但是,这口钟太大了,不好背,他就打算用锤子砸碎以后再背。谁知,刚砸了一下,那口钟就“咣”地发出了很大的响声。他生怕别人听到钟声,来把钟夺走了,就急忙把自己的两只耳朵紧紧捂住继续敲。

17.D18.D19.既巧妙地回答了助教的问题,又不失礼貌

【解析】17.本题考查古诗字词的含义。

A.少机警:何妥小时候就很聪明。少:年幼,小时候。

B.助教顾良戏之:他的导师顾良对他开玩笑说。戏:与……开玩笑。

C.汝姓何:你姓何。汝:你。

D.众咸异之:众人都对何妥的回答感到吃惊。异:吃惊。

故选D。

18.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A.从句子“何妥少机警,八岁游国子学”可知本文赞扬了年幼时的何妥,不是国子学教师何妥,选项说法错误。版权所有

B..从句子“何妥少机警,八岁游国子学”可知何妥八岁时去国子学游玩,不是参加辩论,选项说法错误。

C.从句子“妥应声答曰:‘先生姓顾,是眷顾之顾?为新故之故?’”可知何妥没有生气,而是巧妙地回答了,选项说法正确。21*cnjy*com

D.句子“妥应声答曰:‘先生姓顾,是眷顾之顾?为新故之故?’”意思是“先生姓顾,是眷顾的顾还是新故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19.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从何妥回答的话“先生姓顾,是眷顾之顾?(http://)为新故之故?”中可以看出语言的精妙,既巧妙的回答了问题,又将问题转给了导师,但又不是对他人的不尊重,可从此看出何妥的聪明善辩。

【点睛】参考译文:何妥小时候就很聪明,他(http://)八岁的时候到教育管理机关游学。他的导师顾良对他开玩笑说:“你姓何,是荷叶的荷还是河水的河?”何妥马上回答道:“先生姓顾,是眷顾的顾还是新故的故?”众人都对何妥的回答感到吃惊。

20.AC21.A

【分析】译文:从前有一个小孩,在陆(http://)地上玩耍,捉到了一只大龟,便想杀掉它,但又不知用什么方法,便问别人道:“怎么才能杀掉这只乌龟呢?”有人告诉他:“你只要把乌龟扔进水里,它立刻就会被淹死了。”当时小孩信了这个人的话,就赶紧把乌龟扔进水中。乌龟到了水里,立即就游走了。

20.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文中字词的理解,需要学生结合文中的句子对词语做出合理的解释。

(1)有人语言:正在告诉他;其中“语”的意思是告诉;故选择A。

(2)汝但掷置水中:你只要把它扔到水里;其中“但”的意思是只要;故选择C。

21.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文朗读节奏的划分,需要学生认真的阅读,并选择正确的选项。

根据阅读文言文该句子,可知其白话文为:这个时候小孩信了他说的话,于是把乌龟放在水中。乌龟一回到水里,马上就游走了。

可知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为:尔时/小儿/信其语/故。

故选择A。

22.已经用23.疑与大汗出色转皎然拭

【解析】22.本题主要考查字词解释。

(1)既啖:已经吃完后。既:已经。

(2)以朱衣自拭:用红衣擦脸。以:用。

23.本题主要考查对人物描写方法的掌握。

从“魏明帝疑其傅粉”可知,描写魏明帝(http://)心理的词是“疑”;从“与热汤饼”可知,描写他动作的词是“与”;从“大汗出,以朱衣自拭,色转皎然”可知,描写何平叔吃面后外貌的词语有“大汗出、色转皎然”;从“以朱衣自拭”可知,描写他的动作的词是“拭”。

【点睛】参考译文:何晏姿态仪容都很美,(http://)脸特别白。魏明帝怀疑他搽了粉,当时正好是夏天,就故意给他吃热汤面。吃完后,何晏大汗淋漓,撩起红衣擦脸,脸色反而更加白皙。

24.称赞(http://)不存在25.因为自己把“矛”和“盾”的功力都夸大到绝对化程度,使自己不能自圆其说,处于尴尬局面,无法回答。26.说话、做事都要认真考虑周到,不要自行相互抵触,产生矛盾。2-1-c-n-j-y

【解析】24.本题考查字词解释。

结合“陷”的注释,理解卖者说“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是在夸耀自己的盾,推断出誉”是“称赞”的意思。

联系上下文中卖者和围观者的对话猜测句子的大意,即卖者答不上来,进而猜出句中“弗”的意思是“不”。

结合前文,说说“不可同世而(http://)立”的东西是什么,再根据常识判断出“不可陷之盾”和“无不陷之矛”是不能同时存在的两种事物,进而明白“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