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民族中学高一地理联考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1-2022学年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民族中学高一地理联考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1-2022学年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民族中学高一地理联考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1-2022学年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民族中学高一地理联考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1-2022学年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民族中学高一地理联考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民族中学高一地理联考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下图为我国西气东输线路布局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2.关于西气东输线路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线跨我国三大自然区B.二线自西向东太阳辐射量逐渐增加C.甲、丁两地植被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降水D.二线沿途的自然带类型多于一线23.影响一、二线工程线路布局最主要的因素是A.城市与地形

B.人口与交通线C.植被与水文

D.资金与科技参考答案:22.C

23.A22.一线跨我国两大自然区,故A项错误;二线自西向东太阳辐射量总体上是减少的,故B项错误;甲地位于新疆,地带性植被是荒漠,丁地位于黄土高原地区,地带性植被是落叶阔叶林,故C项正确;二线沿途的自然带类型与一线相似,故D项错误。23.据图可知,一、二线工程线路布局都经过了很多的城市,而且通过地区尽量减小工程量,易于施工建设,故A项正确;交通线路的布局与西气东输线路布局无关,故B项错误;植被、水文、资金与科技不是主要影响因素,故C、D项错误。2.下表为2017年安徽省及安庆市常住人口主要指标统计表,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常住人口(万人)城镇化率(%)出生率(‰)死亡率(‰)人均受教育年限(年)安徽省6254.853.4914.075.909.27安庆市464.348.5712.255.459.015.目前,安庆市:①城市化处于后期阶段

②城市化水平低于全省平均水平③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④人口素质高于全省平均水平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6.安庆市城市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郊区城市化 B.城市中心区空洞化 C.逆城市化 D.再城市化参考答案:5.B

6.A5.根据表格信息,安庆市的城镇化率低于安徽省的平均水平,且城镇化率较低,城市化应该处于中期快速发展阶段,故①错误,②正确;根据表格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差值计算可得安庆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③正确;安庆市人均受教育年限少于全省平均受教育年限,故人口素质低于全省平均水平,④错误。故选B。6.目前安庆市城市化水平较低,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阶段,伴随着经济发展会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城市化水平不高,还不会出现逆城市化也就没有城市中心区空洞化和再城市化。故选A。3.读“兰州市略图”,兰州是一座沿黄河河谷而建成的城市,整个城市呈东西向带状分布,造成这种城市布局特点最主要的区位因素是()A.矿产资源的分布状况

B.政治经济发展C.交通运输的需要

D.地形和河流的分布参考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影响聚落分布的主要因素。兰州沿黄河河谷建立,呈带状分布,是受地形和河流分布影响形成的。4.下图为某地住宅建筑冬至日和夏正日正午日照示意图。读图完成31~32题。31.该地可能位于

A.北美洲五大湖地区

B.刚果盆地

C.撒哈拉沙漠南缘

D.巴西高原32.仅考虑地球运动,图示窗户、屋檐搭配对室内光热的影响叙述错误的是A.利于夏季遮阳,冬季采光B.冬至到春分,正午室内的日照面积逐渐增大C.利于减少室内能源消耗D.春分到夏至,正午屋檐的遮阳作用逐渐增强参考答案:A

B5.下图为我国新疆地区雪线高程等值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2.影响乔戈里峰、博格达峰和友谊峰雪线高程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海陆位置

B.降水量

C.海拔

D.纬度43.影响甲处等值线数值特征及弯曲的主要因素是A.大气环流和地形

B.海陆因素和洋流C.坡度和坡向

D.全球变暖和人类活动参考答案:42.D

43.A试题分析:42.影响雪线高度的因素有纬度、地形导致的温度和降水等,图中三个山峰的雪线总体自南向北降低,属纬度差异所致,纬度高雪线低,纬度低雪线高,A、B、C错,D正确。43.图中甲处等值线向东(数值较大处)弯曲,说明甲处雪线高程较低;甲处地处伊犁河谷地,西风从大西洋、北冰洋带来的水汽遇山地抬升多地形雨,雪线较低,A正确,B、C、错。6.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的是A.资源

B.消费水平

C.生产能力

D.科技水平参考答案:B7.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现象说明了:A.城市内环境质量相对下降,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降低B.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C.大城市中心区萎缩,城市人口比重迅速下降D.大城市经济发展停滞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城市内环境质量下降,而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同时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这样就引起了大城市的人口向乡村和小城镇迁移,但城市人口比重并没有迅速下降,经济发展也没有停滞。故选B。

考点:逆城市化8.读右下图,回答49~50题。49.该气候类型在世界上分布最典型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A.季风水田农业B.商品谷物农业C.大牧场放牧业D.乳畜业50.该农业地域类型在该地区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①该气候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②城市众多,消费市场广阔③劳动力丰富

④机械化水平低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参考答案:D

A9.读图2,a、b、c分别表示0~14岁、15~64岁、65岁以上三种年龄人数所占总人口比重,据此回答4~5题。图24.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国家中,老龄化问题最严重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5.图中②国0~14岁年龄人数所占总人口比重大小及应采取的相应正确措施是(

)A.70%

鼓励生育

B.60%

计划生育C.15%

采取移民政策

D.30%

鼓励人员出国参考答案:CB10.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3.图中a、b、c、d、e分别表示A.蒸发、地表径流、水汽输送、下渗、地下径流B.下渗、地表径流、蒸发、水汽输送、地下径流C.水汽输送、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蒸发D.水汽输送、下渗、地下径流、蒸发、地表径流14.当降水量相同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表起伏大,则坡面水流慢 B.植被覆盖密,则截留雨水多C.岩体破碎多,则地下径流小 D.降水强度大,则坡面下渗多参考答案:13.C

14.B13.本题考查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判断图中e为海洋上的水通过蒸发在海洋上空形成小水滴,为蒸发环节;a环节将海洋的小水滴输送到陆地上空,为水汽输送环节;b环节表示河流水流入海洋,为地表径流环节;c环节表示河流水变为地下会,表示下渗环节;d为地下水注入海洋,表示地下径流环节,据此判断C正确。14.本题考查水循环各环节之间的相互关系,当降水量相同时,地表起伏越大,坡面径流汇聚的时间越短,流速越快,植被覆盖率越高,截留的能力越强,截留的雨水越多;岩体越破碎,越有利于下渗;降水的强度越大,下渗越少,形成的地表径流越多,综上分析,ACD错误,B正确。11.读工业区位选择模式示意图。完成18~19题。18.下列工业部门与工业模式二对应的是

()A.时装设计

B.炼铝厂

C.电视机装配

D.水果罐头厂19.关于工业模式三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产品运输成本较高,布局宜靠近市场B.因大气污染严重,宜布局在郊外C.目前该产业在我国由沿海向内陆转移D.该模式的工业在布局时受科技影响较大参考答案:D

C12.下列各种地表形态中,由同一种外力作用形成的是A.瀑布、冲积扇

B.三角洲、冲积平原C.河流峡谷、风蚀城堡

D.黄土高原、喀斯特地貌参考答案:B13.造成“狮身人面像”缺损严重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河流侵蚀作用

B.风化和风蚀作用C.喀斯特作用

D.海蚀作用

参考答案:B14.读“某城市某功能区内的日均地铁分时段客运量统计图”,回答14-15题。14.根据客流量的时段统计,该功能区最可能是

A.高级住宅区

B.中心商务区

C.电子工业区

D.公园游览区15.关于该功能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工厂企业集中

B.文化教育发达

C.环境污染严重

D.地租昂贵

参考答案:B

D15.地球上的极光是太阳风被磁场捕获,轰击大气层,使大气电离产生的发光现象。金星是我们观测到的除日、月之外的最亮天体,金星大气层比地球大气层浓密,导致只有少量的太阳辐射能到达金星地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金星上没有极光现象,其最合理的解释是(

)A.距太阳远

B.大气稀薄

C.夜短昼长

D.没有磁场2.关于金星亮度大的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自身能够发光

B.大气反射作用强C.大气逆辐射强

D.地面反射作用强参考答案:1.D

2.B1.极光是太阳风被磁场捕获,轰击大气层,使大气电离产生的发光现象。金星大气层比地球大气层浓密,金星上没有极光现象,其最合理的解释是没有磁场,D正确。2.行星不能自己发光,靠反射大阳光而发亮。金星大气层浓密,大气对太阳光的反射作用强,亮度大,B正确。16.近100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的波动,总体上气温呈上升趋势。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全球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明显增加。据此完成下列问题。23.全球气候变暖可能对我国造成的影响是(

)A.各地降水量普遍增大

B.南方与北方温差变大C.水稻种植的北界北移

D.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24.为减轻二氧化碳浓度增大而导致的气候变化的危害,各国政府应(

)A.改变能源消费结构,提高天然气的使用比例B.遵守国际公约,控制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C.减少煤炭的使用量,降低能源污染税费D.扩大耕地面积,培育新的农作物品种参考答案:23.C

24.B23.全球气温升高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因蒸发强烈,将会变得更加干旱;南北温差则不会变大,但1月0℃等温线将北移,水稻种植的北界也可能北移,会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影响,但是总体上是弊大于利。24.煤炭和天然气均属于化石燃料,应该减少使用;为控制使用量,应该采用经济手段,提高能源污染税费;为了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各国政府应加强国际合作,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积极采用新能源。17.地球生态系统中的主体和最活跃的因素是:A.大气

B.生物

C.岩石

D.水参考答案:D18.2011年4月底国务院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公布信息,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1.91个百分点。我国“未富先老”国情是下列哪一个因素造成的:A.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不够快

B.计划生育C.众多年轻人口到国外定居

D.人口基数太庞大参考答案:B19.下表为某国历史上四个不同时期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甲乙丙丁四个年份人口变动的情况反映了人口增长模式的一般规律,据此回答1---2题。年份甲乙丙丁人口出生率(%)3.83.82.91.3人口死亡率(%)2.43.21.71.0自然增长率(%)1.40.61.20.31、四个年份的先后顺序是A甲、乙、丙、丁

B乙、甲、丙、丁C乙、甲、丁、丙

C甲、丙、乙、丁2、该国家所在的地区可能是A北欧

B非洲

C东南亚

D拉丁美洲参考答案:BA20.世界大洋的平均盐度约为

A.3.5%

B.4.1%

C.1.0%

D.35%参考答案:A21.据《信息时报》报道,位于北回归线上的广州出现“头上有烈日,脚下无人影”的有趣景象。广州出现这种有趣景象的原因是:A.阴雨天

B.太阳直射

C.观察角度不同

D.太阳斜射参考答案:B位于北回归线上的广州出现“头上有烈日,脚下无人影”的有趣景象。广州出现这种有趣景象的原因是太阳直射,直射时影子在脚下,看不到,B对。阴雨天无烈日,A错。与观察角度无关,C错。烈日在头顶,不是斜射,D错。22.下图示意我国1960~2045年的劳动人口增长变化(含预测)。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我国劳动人口数量最多的年份是A.1965年 B.1980年C.2015年 D.2045年2.未来10年劳动人口数量的变化将导致A.老龄人口增加 B.用工成本上升C.人口增加 D.人才大量外流参考答案:1.C

2.B1.读我国1960~2045年的劳动人口增长变化示意图可知,2015年前我国劳动人口增长率一直大于零,2015年为零,2015年以后为负值,说明2015年劳动人口开始停止增长,达到最大值,故C对。2.未来10年我国劳动人口增长率为负值,意味着我国劳动人口数量呈逐年下降趋势,随着劳动人口数量呈逐年下降,直接导致劳动力数量不足,企业用工成本上升,B对;劳动人口数量减少,即青壮年人口在减少,会影响到将来老龄人口也减少,而不是增加,A错;未来10年劳动人口数量逐年下降,即青壮年人口数量在减少,不会导致人口增加,C错;由于劳动人口数量减少,人才短缺,有利于人才大量流入,D错。23.读某地地质构造与地形示意图,回答l8~l9题。18.图中岩石最有可能含有化石的是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②④19.关于图中P、Q两处地形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只受内力作用

B.只受外力作用

C.受内、外力共同作用

D.先受外力侵蚀,后受挤压力作用参考答案:18.A

19.C24.关于地球结构说法正确的是A.岩石圈为莫霍面以上固体部分

B.一般认为岩浆来源于软流层C.生物圈是地球上一切生物的总和

D.水圈由地表水和地下水组成参考答案:B25.北京时间5日8点时A.

东京(东九区)区时为5日7点

B.

伦敦(零时区)区时为4日0点C、纽约(西五区)区时为6日19点

D、悉尼(东十区)区时为5日10点参考答案:D26.广州和纽约地方时不同,主要是因为:A、两地地理纬度不同

B、两地地理经度不同

C、两地自转线速度不同

D、两地自转角速度不同参考答案:B二、填空题(共10分)27.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上图中,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位于A点时,北半球的节气是

,位于B点时成都的白昼时间为

小时。地球公转从C到D运行时,太阳直射点向

(方向)移动。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位于C点时,北京的白昼变

(长、短),全球出现极昼的区域的范围是

。(2)在上图中,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位于C点时,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

(快、慢),此时亚欧大陆上的气压中心为

,受此影响,中国东部地区的气候特征为

。参考答案:(1)夏至

12

南极圈以南

(2)快

亚洲高压(蒙古高压)

寒冷干燥解析:(1)据图可知,A位置时地轴倾向于太阳可判断为夏至日时;C为冬至日时,再根据地球公转方向可判断D为春分日B为秋分日。二分日时全球各地昼夜等长,昼长12小时;地球公转从C冬至日到D春分日运行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且向北移动。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位于C点冬至日时,北京的白昼变长,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2)据上题分析可知,C点为冬至日时,日期为12月22日,接近近日点1月初,地球公转速度较快,此时亚欧大陆为高压中心,即亚洲高压,受此影响,我国东部地区受西北季风影响寒冷干燥。28.读图,回答问题。北半球某月海平面气压分布示意图(1)A气压中心名称为:______________(2)此季节C地风向为______________,D风向为______________(3)E气候类型为______________,此季节气候特征为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2)西北

东北

(3)地中海气候

温和多雨【详解】(1)结合海陆轮廓和气压值,A气压中心名称为亚洲高压。(2)此季节亚洲大陆受冷高压控制,C地风向为西北风,D风向为东北风。(3)E地位于地中海沿岸,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此季节是冬季,气候特征为温和多雨。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我国也出现了世界特有的“农民工”现象,他们是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农民工”很像鸟一样的南飞北迁,形成“候鸟”现象。这给我国自然和社会环境带来了重大影响。材料二下图为我国省际人口流动规模统计图(港澳台资料暂缺)(1)材料体现我国省际流动人口最大的是

(省区)。其原因是:①

;②

。(2)我国省际人口流动最少的省区是

,其不能大量吸引外省区人口流入原因有:①

;②

。(3)目前我国西部最大的省际人口流入地是

(省区),每年8—10月流入该地区的农民工从事的农业生产活动是

。参考答案:(1)广东

该地率先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快;劳动力(农民工)需求量大,工资报酬高;西部内地,经济落后,劳动力过剩

(2)西藏

生态环境脆弱,环境人口容量小;经济落后,吸引力小(3)新疆

棉花采摘解析:(1)读图表可知,我国省际流动人口最大的为广东省。促进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为经济因素,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导致大量人口迁移。广东省位于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经济发达,需要大量廉价劳动力,就业机会多,吸引大量外地农民工进入。(2)读图表可知,在我国各省区中,西藏的人口流动数量最小,主要原因在于,经济发展落后,对于外来务工人员的吸引力小,且西藏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环境人口容量小。(3)读图可知,在我国西部各省区中,新疆是省际人口流动最大的省区,在8—10月为当地棉花采摘期,需要大量劳动力。【点睛】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都属于人口移动,根本区别在于居住地是否发生长期改变。2、经济因素往往起着重要作用。3、在某种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促使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1)自然环境因素:是影响人口迁移的基础因素。例如,美国部分老年人在退休以后由东北部“冷冻地带”向西部、南部“阳光地带”迁移,主要受气候条件影响;随着大庆油田、攀枝花铁矿、金昌镍矿等的开发,吸引大量人口迁人,主要受矿产资源的影响;近代山东、河北大量人口闯关东,主要受土地条件的影响。(2)生态环境变化:受工程建设、自然灾害等因素影响,导致生态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在局部地区、特殊时期往往成为引起人口迁移的主导因素。例如:5·12坟川大地震后,北川县部分人口外迁山东;三峡工程建设使大量库区人口外迁;西北地区随着土地荒漠化的发展,出现沙进人退的现象。(3)政治因素:在特殊时期可能引起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例如,我国实行西部大开发战略,吸引东部部分人口到西部地区工作;海湾战争期间,大量伊拉克居民迁往其他国家。

(4)社会因素:交通和通信事业的发展,减少了人口迁移的阻力,促进了人口迁移。文化教育和婚姻往往成为青年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家庭对老年人和未成年人的迁移常起重要作用。30.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大西洋洋流分布图”材料二2010年4月20日,美国墨西哥湾一座石油钻井平台“深水地平线”发生爆炸,每天近5万捅石油排放到海里,漏油时间长达3个月,酿成史上最大的原油泄漏事故。(1)①洋流的名称是_______,使其形成的盛行风是_______。(2)②洋流按性质属于_______,其对沿岸的气候有_______、_______的作用。

(3)P为世界著名的

渔场,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

(4)材料二所述原油泄漏事件中欧洲西海岸也受到污染,是因为洋流能够_______污染范围,泄漏的石油依次通过_______和_______(填洋流名称)扩散到该海域。(5)有关图中③洋流,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A.使沿岸地区减温减湿

B.能缩短欧洲到北美的航行时间C.能使北极圈内的部分港口终年不冻

D.属于上升补偿流,形成大渔场参考答案:(1)北赤道暧流

东北信风

(2)寒流

降温

减湿

(3)纽芬兰

寒暧流交汇,鱼类饵料丰富

(4)扩大

墨西哥湾暧流

北大西洋暧流(5)C【详解】(1)根据图示洋流分布位置,①洋流的名称是北赤道暖流,根据纬度位置,使其形成的盛行风是东北信风。(2)②洋流按性质属于本格拉寒流,其对沿岸的气候有降温、降湿的作用。

(3)P是纽芬兰,为世界著名的渔场,其形成原因是寒暧流交汇,鱼类饵料丰富。

(4)材料二所述原油泄漏事件,欧洲西海岸也受到污染,是因为洋流能够扩大污染范围,泄漏的石油依次通过墨西哥湾暖流和北大西洋暖流扩散到该海域。(5)图中③洋流是北大西洋暖流,使沿岸地区增温增湿,A错。该洋流流向欧洲,会延长欧洲到北美的航行时间,B错。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能使北极圈内的部分港口终年不冻,C对。属于风海流,是盛行西风常年吹动形成,不能单独形成大渔场。【点睛】纽芬兰附近为世界著名的渔场,其形成原因是寒暧流交汇,鱼类饵料丰富。洋流能够扩大污染范围。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能使北极圈内的部分港口终年不冻。三、综合题(共38分)31.下图是世界两大工业区所在位置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据图分析日本工业区的主要分布特点及原因。(2)试分析美国东北部传统工业区的优势区位条件。(3)图中两工业区的集聚程度都相当高,试分析工业集聚的利与弊。参考答案:(1)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交通便利。(2)丰富的煤炭、铁矿及水资源;便利且廉价的水运(水、陆等交通便利);城市众多,市场广阔;发展历史悠久,工业基础雄厚。(3)利:加强信息交流和协作;降低运费和能耗;充分利用基础设施;节约生产成本,获得规模效益。弊:用地紧张;交通拥堵;原料、燃料供应困难;加剧地区的环境污染。【分析】考查日本工业区的主要分布特点及原因,美国东北部传统工业区的优势区位条件,工业集聚的利与弊。(1)由图可知,日本工业区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原因是日本国内资源贫乏,需要从国外进口资源和能源;由于国内市场有限,要向国际市场出口大量的工业品。日本沿海地区多优良的海港,海运便利,便于原料、燃料的进口和工业产品的出口,故其工业区的分布主要是临海型。(2)传统工业区的优势区位条件可从资源、交通、市场及发展历史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美国东北部发展历史悠久,工业基础雄厚,有丰富的煤铁资源,便利的水陆交通,人口城市密集,市场广阔,这些优越的区位条件促进了其传统工业区的形成与发展。(3)工业区的集聚有利方面应主要从便于交流与协作、减小运输距离、共用基础设施、获得规模效益等方面分析,不利方面应主要从用地情况、交通、原料和燃料的供应及对环境的影响等方面分析。32.读某日正午太阳高度纬度分布图11,回答下列问题。(15分)(1)此日太阳直射纬线是_________,这一天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是由直射纬线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递减;按四季划分,这时我国处于________季。(2)此日出现极昼现象的纬度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出现极夜现象的纬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