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15图形的初步认识
【专题目录】
技巧1:活用判定两直线平行的六种方法
技巧2:与相交线、平行线相关的四类角的计算
技巧3:应用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的几种常用作辅助线的方法
【题型】一、线段的中点
【题型】二、角的计算
【题型】三、与角平分线有关的相关计算
【题型】四、余角与补角的相关计算
【题型】五、对顶角相等进行相关计算
【题型】六、邻补角相等求角的度数
【题型】七、平行线的判定
【题型】八、平行线的应用
【题型】九、求平行线间的距离
【考纲要求】
1、了解直线、线段、射线的相关性质以及线段中点和两点间距离的意义.
2、理解角的有关概念,熟练进行角的运算.
3、掌握相交线与平行线的定义,熟练运用垂线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
【考点总结】一、直线、射线、线段与角
直线公理
射线
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直线是向两方无限延伸的,直线没有端点.
直线上一点和它一旁的部分叫做射线,这点叫做射线的端点,射线向一方无限延伸,射
线只有一个端点.
直线上两个点和它们之间的部分叫做线段.线段有两个端点,有长短之分,将某一线段
线段
分成两条相等的线段的点叫做该线段的中点.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叫做两点之间的距离.
直线
射线
线段
与角
角
1°=60',1'=60″.
1周角=2平角=4直角=360°.
余角、补角: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90°,就说这两个角互为余角,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
等;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180°,就说这两个角互为补角,同角或等角补角相等.
对顶角:
一个角的两边是另一个角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则称这两个角是对顶角,对顶
角相等.
角平分线
垂线段公理
线段垂直平分
(2)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到线段两端距离相
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平分线上.
直线外一点与已知线段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1)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定义:垂直平分一条线段的直线叫做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线
等的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1)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2)平行线的性质:
①两条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①两条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平行线
①两条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3)平行线的判定:
①同位角相等,两条直线平行;
①内错角相等,两条直线平行;
①同旁内角互补,两条直线平行.
【技巧归纳】
技巧1:活用判定两直线平行的六种方法
【类型】一、利用平行线的定义
1.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B.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射线平行om]
A.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线段平行
C.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平行
D.以上三种说法都不正确
【类型】二、利用"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如图,已知∠ABC=∠ACB,∠1=∠2,∠3=∠F,试判断EC与DF是否平行,并说明理由.
【类型】三、利用"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如图,已知∠ABC=∠BCD,∠1=∠2,试说明BE∥CF.
【类型】四、利用"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4.如图,∠BEC=95°,∠ABE=120°,∠DCE=35°,则AB与CD平行吗?请说明理由.
【类型】五、利用"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5.如图,已知∠B=∠CDF,∠E+∠ECD=180°.试说明AB∥EF.
【类型】六、利用"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在同一平面内)"]
6.如图,AB⊥EF于B,CD⊥EF于D,∠1=∠2.[来源:Z+xx+k.Com]
(1)试说明:AB∥CD;
(2)试问BM与DN是否平行?为什么?
参考答案
1.C
点拨:根据定义判定两直线平行,一定要注意前提条件:"同一平面内",同时要注意在同一平面内,
不相交的两条线段或两条射线不能判定其平行.
2.解:EC∥DF,理由如下:∵∠ABC=∠ACB,
∠1=∠2,∴∠3=∠ECB.
又∵∠3=∠F,∴∠ECB=∠F.
∴EC∥DF(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解:因为∠ABC=∠BCD,∠1=∠2,
所以∠ABC-∠1=∠BCD-∠2,即∠EBC=∠FCB,
所以BE∥CF(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4.解:AB∥CD,理由如下:延长BE,交CD于点F,则直线CD,AB被直线BF所截.
因为∠BEC=95°,所以∠CEF=180°-95°=85°.
又因为∠DCE=35°,
所以∠BFC=180°-∠DCE-∠CEF=180°-35°-85°=60°.
又因为∠ABE=120°,
所以∠ABE+∠BFC=180°.
所以AB∥CD(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点拨:本题利用现有条件无法直接判断AB与CD是否平行,我们可考虑作一条辅助线,架起AB与
CD之间的桥梁.
5.解:因为∠B=∠CDF,所以AB∥CD(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因为∠E+∠ECD=180°,
所以CD∥EF(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所以AB∥EF(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6.解:(1)∵AB⊥EF,CD⊥EF,
∴AB∥CD(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2)BM∥DN.理由如下:
∵AB⊥EF,CD⊥EF,∴∠ABE=∠CDE=90°.
又∵∠1=∠2,
∴∠ABE-∠1=∠CDE-∠2.
即∠MBE=∠NDE,∴BM∥DN(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点拨:∠1和∠2不是同位角,不能误认为∠1和∠2是同位角,直接得出BM∥DN,要得到BM∥DN,
可说明∠MBE=∠NDE.
技巧2:与相交线、平行线相关的四类角的计算
【类型】一、利用平角、对顶角转换求角
1.如图,已知直线AB,CD相交于点O,OA平分∠EOC,若∠EOC∶∠EOD=2∶3,求∠BOD的度数.
解:由∠EOC∶∠EOD=2∶3,
设∠EOC=2x°,则∠EOD=3x°.
因为∠EOC+∠________=180°(____________),
所以2x+3x=180,解得x=36.
所以∠EOC=72°.
因为OA平分∠EOC(已知),
所以∠AOC=1∠EOC=36°.
2
因为∠BOD=∠AOC(______________),
所以∠BOD=________.
【类型】二、利用垂线求角
2.如图,已知FE⊥AB于点E,CD是过点E的直线,且∠AEC=120°,则∠DEF=________°.
3.如图,MO①NO于点O,OG平分①MOP,①PON=3①MOG,则①GOP的度数为________.
4.如图,两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平分∠BOD,∠AOC∶∠AOD=7∶11.
(1)求∠COE的度数;
(2)若OF⊥OE,求∠COF的度数.
【类型】三、直接利用平行线的性质求角
5.如图,已知AB∥CD,∠AMP=150°,∠PND=60°.试说明:MP⊥PN.
【类型】四、综合应用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求角
6.如图,∠1与∠2互补,∠3=135°,则∠4的度数是(
)
A.45°B.55°C.65°D.75°
7.如图,∠1=72°,∠2=72°,∠3=60°,求∠4的度数.
参考答案
1.EOD;平角的定义;对顶角相等;36°2.30
3.54°点拨:设∠GOP=x°,则∠MOG=x°,∠PON=3x°,由题意得x+x+3x=360-90,解得x=
54.∴∠GOP=54°.
4.解:(1)∵∠AOC∠AOD=711,∠AOC+∠AOD=180°,
∴∠AOC=70°,∠AOD=110°.
又∵OE平分∠BOD,∴∠DOE=1∠DOB=1∠AOC=1×70°=35°.∴∠COE=180°-∠DOE=180°-
2
2
2
35°=145°.
(2)∵OF⊥OE,∴∠FOE=90°.
又∵∠DOE=35°,∴∠FOD=90°-∠DOE=90°-35°=55°.
∴∠COF=180°-∠FOD=180°-55°=125°.
5.解:如图,过点P向左侧作PE∥AB,
则∠AMP+∠MPE=180°.
∴∠MPE=180°-∠AMP=180°-150°=30°.
∵AB∥CD,PE∥AB,∴PE∥CD,
∴∠EPN=∠PND=60°.
∴∠MPN=∠MPE+∠EPN=30°+60°=90°,[来源:学,科,网Z,X,X,K]
即MP⊥PN.
6.A
7.解:∵∠1=72°,∠2=72°,∴∠1=∠2.
∴a∥b.∴∠3+∠4=180°.
又∵∠3=60°,∴∠4=120°.
技巧3:应用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的几种常用作辅助线的方法
【类型】一、加截线(连接两点或延长线段相交)
1.如图,AB∥EF,CD⊥EF,∠BAC=50°,则∠ACD=(
A.120°
B.130°
C.140°
D.150°
)
【类型】二、过"拐点"作平行线
a."
"形图
2.如图,AB∥CD,P为AB,CD之间的一点,已知∠2=28°,∠BPC=58°,求∠1的度数.
b."
"形图
3.(1)如图①,若AB∥DE,∠B=135°,∠D=145°.求∠BCD的度数.
(2)如图①,在AB∥DE的条件下,你能得出∠B,∠BCD,∠D之间的数量关系吗?请说明理由.
(3)如图②,AB∥EF,根据(2)中的猜想,直接写出∠B+∠C+∠D+∠E的度数.
c."
"形图
4.如图,AB∥DE,则∠BCD,∠B,∠D有何关系?为什么?
d."
"形图
5.如图,已知AB∥DE,∠BCD=30°,∠CDE=138°,求∠ABC的度数.
e."
"形图
6.(1)如图,AB∥CD,若∠B=130°,∠C=30°,求∠BEC的度数;
(2)如图,AB∥CD,探究∠B,∠C,∠BEC三者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试说明理由.
【类型】三、平行线间多折点角度问题探究
7.(1)在图①中,AB∥CD,则∠E+∠G与∠B+∠F+∠D有何关系?
(2)在图②中,若AB∥CD,又能得到什么结论?
参考答案
1.C
2.解:方法一:过点P作射线PN∥AB,如图①.
∵PN∥AB,AB∥CD,∴PN∥CD.∴∠4=∠2=28°.
∵PN∥AB,∴∠3=∠1.
又∵∠3=∠BPC-∠4=58°-28°=30°.∴∠1=30°.
方法二:过点P作射线PM∥AB,如图②.
∵PM∥AB,AB∥CD,∴PM∥CD.
∴∠4=180°-∠2=180°-28°=152°.
∵∠4+∠BPC+∠3=360°,
∴∠3=360°-∠BPC-∠4=360°-58°-152°=150°.
∵AB∥PM,∴∠1=180°-∠3=180°-150°=30°.
3.(1)过点C向左作CF∥AB,
解:
∴∠B+∠BCF=180°.又∵AB∥DE,CF∥DE,
∴
∴∠FCD+∠D=180°,
∴∠B+∠BCF+∠FCD+∠D=180°+180°,即∠B+∠BCD+∠D=360°,∴∠BCD=360°-∠B-∠D=
360°-135°-145°=80°.
(2)∠B+∠BCD+∠D=360°.理由如下:
过点C向左作CF∥AB,
∴∠B+∠BCF=180°.又∵AB∥DE,
∴CF∥DE,∴∠FCD+∠D=180°,∴∠B+∠BCF+∠FCD+∠D=180°+180°,即∠B+∠BCD+∠D=
360°.
(3)∠B+∠C+∠D+∠E=540°.
4.解:∠BCD=∠B-∠D.理由如下:如图,过点C作CF∥AB.∵CF∥AB,∴∠B=∠BCF(两直线平行,
内错角相等).∵AB∥DE,CF∥AB,∴CF∥DE(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DCF=∠D(两
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B-∠D=∠BCF-∠DCF.∵∠BCD=∠BCF-∠DCF,∴∠BCD=∠B-∠D.
点拨:已知图形中有平行线和折线或拐角时,常过折点或拐点作平行线,构造出同位角、内错角或同
旁内角,这样就可利用角之间的关系求解了.
5.解:如图,过点C作CF∥AB.∵AB∥DE,CF∥AB,∴DE∥CF.∴∠DCF=180°-∠CDE=180°-138°
=42°.∴∠BCF=∠BCD+∠DCF=30°+42°=72°.又∵AB∥CF,∴∠ABC=∠BCF=72°.
6.解:(1)过点E向左侧作EF∥AB,∴∠B+∠BEF=180°,
∴∠BEF=180°-∠B=50°,又∵AB∥CD,且EF∥AB,
∴EF∥CD,∴∠FEC=∠C=30°,
∴∠BEC=∠BEF+∠FEC=50°+30°=80°.
(2)∠B+∠BEC-∠C=180°.理由如下:过点E向左侧作EF∥AB,又∵AB∥CD,∴EF∥CD,∴∠FEC
=∠C,
又∵∠BEF=∠BEC-∠FEC,∴∠BEF=∠BEC-∠C.
∵AB∥EF,∴∠B+∠BEF=180°,∠B+∠BEC-∠C=180°.
7.解:(1)∠E+∠G=∠B+∠F+∠D.理由:过折点E,F,G分别作EM∥AB,FN∥AB,GH∥AB,如
图所示,由AB∥CD,得AB∥EM∥FN∥GH∥CD,这样∠1=∠B,∠2=∠3,∠4=∠5,∠6=∠D.因
此∠BEF+∠FGD=∠1+∠2+∠5+∠6=∠B+∠3+∠4+∠D=∠B+∠EFG+∠D.
(2)∠E1+∠E2+∠E3++∠En=∠B+∠F1+∠F2++∠Fn-+∠D.
1
【题型讲解】
【题型】一、线段的中点
例1、如图,已知AB=8cm,BD=3cm,C为AB的中点,则线段CD的长为_____cm.
【答案】1
【提示】
先根据中点定义求BC的长,再利用线段的差求CD的长.
【详解】
解:①C为AB的中点,AB=8cm,
1
1
①BC=AB=×8=4(cm)
,
2
2
①BD=3cm,
①CD=BC﹣BD=4﹣3=1(cm)
,
则CD的长为1cm;
故答案为:1.
【题型】二、角的计算
例2、如图,直线m①n,直角三角板ABC的顶点A在直线m上,则①的余角等于()
A.19°
B.38°
C.42°
D.52°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过C作CD①直线m,①m①n,①CD①m①n,①①DCA=①FAC=52°,①=①DCB,①①ACB=90°,
①①=90°﹣52°=38°,则①a的余角是52°.故选D.
考点:平行线的性质;余角和补角.
【题型】三、与角平分线有关的相关计算
例3、如图,AB①CD,①EFD=64°,①FEB的角平分线EG交CD于点G,则①GEB的度数为(
)
A.66°
B.56°
C.68°
D.58°
【答案】D
【提示】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求得①BEF,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得①GEB.
【详解】
解:①AB①CD,
①①BEF+①EFD=180°,
①①BEF=180°﹣64°=116°;
①EG平分①BEF,
①①GEB=58°.
故选:D.
【题型】四、余角与补角的相关计算
例4、如图,E是直线CA上一点,FEA40,射线EB平分CEF,GEEF.则GEB(
)
A.10
【答案】B
【提示】
B.20
C.30
D.40
先根据射线EB平分CEF,得出①CEB=①BEF=70°,再根据GEEF,可得①GEB=①GEF-①BEF即可
得出答案.
【详解】
①FEA40,
①①CEF=140°,
①射线EB平分CEF,
①①CEB=①BEF=70°,
①GEEF,
①①GEB=①GEF-①BEF=90°-70°=20°,
故选:B.
【题型】五、对顶角相等进行相关计算
例5、如图,AB和CD相交于点O,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①1=①2
【答案】A
B.①2=①3
C.①1>①4+①5
D.①2<①5
【提示】根据对顶角性质、三角形外角性质分别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解:由两直线相交,对顶角相等可知A正确;
由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可知
B选项为①2>①3,
C选项为①1=①4+①5,
D选项为①2>①5.
故选:A.
【题型】六、邻补角相等求角的度数
例6、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CD,垂足为点O.若BOE40,则AOC的度数
为(
)
A.40
【答案】B
【提示】
B.50
C.60
D.140
已知OECD,BOE40,根据邻补角定义即可求出AOC的度数.
【详解】
①OECD
①COE90
①BOE40
①AOC180?COEEOB180904050
故选:B
【题型】七、平行线的判定
例7、如图,工人师傅用角尺画出工件边缘AB的垂线a和b,得到a①b,理由是()
A.连结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B.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C.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一条而且仅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
D.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答案】B
【提示】根据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判断即可.
【详解】解:
①由题意a①AB,b①AB,
①①1=①2
①a①b
所以本题利用的是: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故选:B.
【题型】八、平行线的应用
例8、
如图,AB//CD,
直线EF分别交AB,CD于点E,,EG平分BEF,EFG64,EGD
F
若
则
的大小是(
)
A.132
【答案】C
B.128
C.122
D.112
【提示】利用平行线的性质求解FEB,利用角平分线求解BEG,再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可得答案.
【详解】解:
AB//CD,
EFGFEB180,
EFG64,
FEB18064116,
EG平分BEF,
FEGBEG58,
AB//CD
BEGEGD180,
EGD18058122.
故选C.
【题型】九、求平行线间的距离
例9、设AB,CD,EF是同一平面内三条互相平行的直线,已知AB与CD的距离是12cm,EF与CD的距
离是5cm,则AB与EF的距离等于_____cm.
【答案】7或17.
【提示】
分两种情况讨论,EF在AB,CD之间或EF在AB,CD同侧,进而得出结论.
【详解】
解:分两种情况:
①当EF在AB,CD之间时,如图:
①AB与CD的距离是12cm,EF与CD的距离是5cm,
①EF与AB的距离为12﹣5=7(cm)
.
①当EF在AB,CD同侧时,如图:
①AB与CD的距离是12cm,EF与CD的距离是5cm,
①EF与AB的距离为12+5=17(cm)
.
综上所述,EF与AB的距离为7cm或17cm.
故答案为:7或17.
图形的初步认识(达标训练)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下列条件中能说明a∥b的是(
)
A.12
B.34
C.24180
D.14180
【答案】B
【分析】利用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对各选项进行分析即可.
【详解】解:A.当①1=①2时,不能判定a①b,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当①3=①4时,①3与①4属于同位角,能判定a①b,故选项符合题意;
C.当①2+①4=180°时,①2与①4属于同旁内角,能判定c①d,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当①1+①4=180°时,不能判定a①b,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判定,解答的关键是熟记平行线的判定条件并灵活运用.
2.如图,a∥b,143,则2的度数是(
)
A.137°
B.53°
C.47°
D.43°
【答案】D
【分析】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即可得.
【详解】解:ab,143,
2143,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关键.
3.如图,若ABCD,CDEF,那么①BCE=(
)
A.180°-①2+①1
C.①2=2①1
【答案】A
B.180°-①1-①2
D.①1+①2
【分析】先利用平行线的性质说明①3、①1、①4、①2间关系,再利用角的和差关系求出①BCE.
【详解】解:如图,
①ABCD,CDEF,
①①1=①3,①2+①4=180°,
①①4=180°-①2,
①①BCE=①4+①3=180°﹣①2+①1.
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掌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4.如图,AB∥CD,GH平分AGF,166,则2的度数为(
)
A.114
【答案】D
B.66
C.75
D.57
【分析】根据平行的性质可得①1=①BGF,则可求出①AGF,再根据HG平分①AGF,即可求出①2.
【详解】①AB∥CD,①1=66°,
①①1=①BGF=66°,
①①AGF=180°-①BGF=180°-66°=114°,
①HG平分①AGF,
①①2=1①AGF=114°×1=57°,
2
2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
角平分线的性质,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①1=①BGF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5.如图,ABCD,CDE140,则A的度数为(
)
A.40
【答案】A
B.50
C.60
D.140
【分析】根据补角的定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计算求值即可;
【详解】解:①AB①CD,
①①A=①CDA,
①①CDA=180°-①CDE=180°-140°=40°,
①①A=40°,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相交线和平行线,掌握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关键.
6.将一副三角板按如图所示的位置摆放在直尺上,则1的度数为(
)
A.75
【答案】B
B.105
C.120
D.135
【分析】利用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先求出2和3的度数,再根据平角的定义求出4的度数,最后由
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解:如图,
①2906030,
3904545,
①41803045105,
①a∥b,
①14105.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平角的定义.关键是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
角相等进行解答.
二、填空题
7.如图,直线a∥b,则1的度数为______.
【答案】30°##30度
【分析】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即可求解.
【详解】解:①a∥b,
①①1=30°.
故答案为:30°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熟练掌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是解题的关键.
8.如图,AB①CD,点E在CA的延长线上.若①BAE=50°,则①ACD的大小为_____.
【答案】130°##130度
【分析】延长DC,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①ECF=①BAE=50°,即可得.
【详解】解:如图所示,延长DC,
,
①AB①CD,
①①ECF=①BAE=50°,
①①ACD=180°﹣①ECF=180°﹣50°=130°.
故答案为:130°.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三、解答题
9.已知,ABC和DEF中,AB∥DE,BC∥EF.试探究:
(1)如图1,B与E的关系是______,并说明理由;
(2)如图2,写出B与E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3)根据上述探究,请归纳得到一个真命题.
【答案】(1)BE,理由见解析
(2)BE180,理由见解析
(3)如果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者互补
【分析】1)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①B=①1,①1=①E,即可得出答案;
(
(2)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①B+①1=180°,①1=①E,即可得出答案;
(3)根据(1)(2)可推出,如果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者互补.
(1)
解:BE,理由如下:
如下图,
①AB①DE,
①①B=①1,
又①BC①EF,
①①1=①E,
①①B=①E;
故答案为:BE;
(2)
解:BE180,理由如下:
如下图,
①AB①DE,
①①B+①1=180°,
又①BC①EF,
①①E=①1,
①①B+①E=180°
故答案为:BE180;
(3)
解:由题意得:如果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者互补.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性质、命题与证明,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图形的初步认识(提升测评)
一、单选题
1.如图,直线l1∥l2,等腰直角ABC的两个顶点A、B分别落在直线l1、l2上,ACB90,若118,
则2的度数是(
)
A.35
B.30
C.27
D.20
【答案】C
【分析】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CAB45,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23,进而可得答案.
【详解】解:如图标记①3,
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CAB45,
l1//l2,
23,
118,
2451827,
故选:C.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
相等,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2.如图,ABD为ABC的外角,BE平分ABD,EB∥AC,A65,则EBD的度数为(
)
A.50
【答案】B
B.65
C.115
D.130
【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AEBA65,再根据BE平分ABD,即可得到EBD的度数.
【详解】解:①EB∥AC,A65,
EBA65,
又BE平分ABD,
EBDEBA65,
故选:B.
【点睛】此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以及角平分线的定义,熟记平行线的性质是
解题的关键.
3.如图,AB∥CD,EF交AB、CD于点E、F,FG平分EFD,若AEF=70,则EGF的度数为
()
A.70
【答案】B
B.35
C.50
D.55
【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求出EFD的度数,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出GFD的度数,再由平行线
的性质得出结论即可.
【详解】解:ABCD,
①AEF=EFD=70
FG平分EFD交AB于点G,
①GFD=1EFD=1?70=35
2
2
ABCD,
EGF=GFD=35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熟练掌握该性质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4.将一副直角三角尺按如图所示放置(其中①GEF=①GFE=45°,①H=60°,①EFH=30°)
,满足点E在
AB上,点F在CD上,AB①CD,①AEG=20°,则①HFD的大小是(
)
A.70°
B.40°
C.35
D.65°
【答案】C
【分析】由角的和差可求解①AEF的度数,结合平行线的性质可求解①EFD的度数,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
理可求解①EFH的度数,进而可求解.
【详解】解:①①AEG=20°,①GEF=45°,
①①AEF=20°+45°=65°,
①AB①CD,
①①EFD=①AEF=65°,
①①EFH=30°,
①①HFD=65°﹣30°=35°.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性质,求解①EFD的度数是解题的关键.
5.如图,已知直线a,b,c,d中,ca,cb,直线b,c,d交于一点,若236,则1等于(
)
A.34
【答案】D
B.36
C.56
D.54
【分析】首先根据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得出a,b互相平行,再运用平行线的性
质,得出13,再根据平角定义,可得出2390,结合已知可求出1的度数.
【详解】如图,
①ca,cb,
①a∥b
①13
①cb
①490
①234180,
①2390,
①1290
①236
①190254.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垂直定义和平角定义,熟练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0-2021中考古诗词表达技巧类鉴赏(含答案)
- 2026届国家管网集团高校毕业生招聘笔试参考题库(浓缩500题)及答案详解【名校卷】
- 2026秋季国家管网集团山东分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含答案详解(能力提升)
- 2026国网湖南省电力校园招聘(提前批)笔试模拟试题浓缩500题附答案详解(培优)
- 2026秋季国家管网集团华中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含答案详解(巩固)
- 2026国网内蒙古电力公司高校毕业生提前批招聘笔试参考题库浓缩500题附答案详解
- 国家管网集团2026届高校毕业生招聘笔试备考试题(浓缩500题)(含答案详解)
- 2026国网广西电力校园招聘(提前批)笔试模拟试题浓缩500题附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2026国家管网集团北方管道公司秋季高校毕业生招聘考试参考试题(浓缩500题)含答案详解(完整版)
- 2026秋季国家管网集团西北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笔试模拟试题(浓缩500题)及参考答案详解(培优a卷)
- 2025年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培训考试试题含答案
- 汽车充电桩场地安全使用协议书9篇
- 小学三年级英语教学计划
- 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目
- 禾川x3系列伺服说明书
- 菜鸟驿站店面转让协议
- 2022年山东春季高考语文真题含答案
- 蒂森I型诊断仪最新说明书
- 15夏天里的成长PPT课件
- 植物体中物质的运输
- 流线模拟及其在油气田开发中的应用--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