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1页
第七单元 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2页
第七单元 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3页
第七单元 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4页
第七单元 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1页,共5页第七单元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一、单选题1.如表为苏联1932—1937年的固定投资情况(单位:百万卢布),其投资方向A.有利于加快苏联工业化的进程B.致使经济恢复到一战前的水平C.使苏俄政权陷入内优外患困境D.使苏联走出经济大危机的阴影2.下图是载于1919年5月1试卷第1页,共5页第七单元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一、单选题1.如表为苏联1932—1937年的固定投资情况(单位:百万卢布),其投资方向A.有利于加快苏联工业化的进程B.致使经济恢复到一战前的水平C.使苏俄政权陷入内优外患困境D.使苏联走出经济大危机的阴影2.下图是载于1919年5月1日《上海泼克》杂志中的一幅漫画,(注:酒瓶上标明:青岛啤酒,图中英文为:“啤酒已尽,乃以空瓶归还原主。此种计划,未免侮人太甚”)。创作该漫画的作者意在()A.抨击清政府卖国行径B.唤醒国人维护国家主权意识C.倡导开展国民大革命运动D.谴责列强窃取民族酿酒业成果3.十月革命后,针对《土地法令》中包含的“平分土地”的方针,列宁解释说:“土地平均使用不过是达到完全的社会主义的一种过渡办法。为了社会主义的胜利,无产阶级在选择过渡办法的时候,必须向被剥削劳动农民小农让步,只要这些办法不危害社会主义事业。”据此可知,列宁试卷第2页,共5页A.意在指出新经济政策的必要性B.欲瓦解临时政府的阶级基础C.试图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D.丰富和完善了社会主义理论4.二战结束后,中法围绕处置在华战犯问题爆发了一场治外法权存废之争,并由此导致了“白尔丁号事件”。借助战后高涨的民族主义热潮,中国政府迫使法国政府在中法新约签署前关闭了在华领事法庭,随即两国1946年2月签署了中法新约,彻底废除了法国在华治外法权。这反映了A.中国借助治外法权存废之争进行主权宣示B.二战后审判战犯与恢复国家主权相互脱节C.法国在华治外法权废止时间早于英美两国D.中国在二战中的贡献赢得了治外法权废止5.罗斯福在第二次炉边谈话”中指出:“政府在各个工业绝大多数从业人员的协助下,有权制止不公道的做法,并强制执行所订立的协定。”为此,罗斯福政府制定了A.《全国劳工关系法》B.《社会保障法》C.《全国工业复兴法》D.《紧急银行法案》6.爱因斯坦是可以与牛顿相提并论的伟大的科学巨人,他那过人的智慧,他那非凡的洞察力,他那超越时代的卓越贡献成为科学史上难以逾越的高峰。爱因斯坦在科学上的“卓越贡献”不包括A.创建量子理论B.创立狭义相对论C.建立广义相对论D.提出光量子假说7.如表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列强经济实力及其占有殖民地情况表。这一状况直接导致A.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B.抢夺殖民地的斗争白热化试卷第2页,共5页A.意在指出新经济政策的必要性B.欲瓦解临时政府的阶级基础C.试图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D.丰富和完善了社会主义理论4.二战结束后,中法围绕处置在华战犯问题爆发了一场治外法权存废之争,并由此导致了“白尔丁号事件”。借助战后高涨的民族主义热潮,中国政府迫使法国政府在中法新约签署前关闭了在华领事法庭,随即两国1946年2月签署了中法新约,彻底废除了法国在华治外法权。这反映了A.中国借助治外法权存废之争进行主权宣示B.二战后审判战犯与恢复国家主权相互脱节C.法国在华治外法权废止时间早于英美两国D.中国在二战中的贡献赢得了治外法权废止5.罗斯福在第二次炉边谈话”中指出:“政府在各个工业绝大多数从业人员的协助下,有权制止不公道的做法,并强制执行所订立的协定。”为此,罗斯福政府制定了A.《全国劳工关系法》B.《社会保障法》C.《全国工业复兴法》D.《紧急银行法案》6.爱因斯坦是可以与牛顿相提并论的伟大的科学巨人,他那过人的智慧,他那非凡的洞察力,他那超越时代的卓越贡献成为科学史上难以逾越的高峰。爱因斯坦在科学上的“卓越贡献”不包括A.创建量子理论B.创立狭义相对论C.建立广义相对论D.提出光量子假说7.如表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列强经济实力及其占有殖民地情况表。这一状况直接导致A.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B.抢夺殖民地的斗争白热化C.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D.英美矛盾成为最主要矛盾8.1934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向美国议员中学识最渊博的盲人参议员托马斯·戈尔询问对他废除金本位制的看法,戈尔冷冷地回答:“这是明显的偷窃,不是吗,总统先生?”下列阶层中,明显会支持戈尔的是A.大资本家B.中产阶级C.工人D.农民9.1921年7月,苏俄政府决定把一批中小工厂和商店租借给本国的公民、合作社和其试卷第3页,共5页他联合组织。到1924年,国家共租出6488个企业,它们多是磨粉厂、碾米厂、榨油厂等。这做法A.反映了新经济政策的局限性B.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延续C.有利于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D.刺激了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10.尽管苏联取得了五年计划的成就,但苏联社会在大多数西方人看来,却并不是一个值得效仿的社会主义乐园。符合历史事实的解释是A.苏联取得的成就完全是苏联政府的自吹自擂B.苏联国民经济协调发展,但人民生活幸福指数低C.苏联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D.苏联的发展道路是模仿西方市场经济的产物11.1939年9月,毛泽东认为当时的国际形势是“德意帝国主义集团和英法帝国主义集团之间,为了争夺对殖民地统治权的帝国主义大战,是迫在眉睫了。在战争中,为了欺骗人民,为了动员舆论,战争的双方都将不顾羞耻地宣称自己是正义的,而称对方是非正义的”。由此可以判断()A.当时中国尚未加入世界反法西斯同盟B.当时中国对国际形势的判断严重有误C.毛泽东认识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D.毛泽东的观点着眼于二战初期绥靖政策的延续12.马克思主义也被称为科学社会主义,它之所以被称为“科学”,主要在于其()A.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B.揭示了剩余价值规律C.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D.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性13.美国记者约翰·里德是1917年俄国革命的亲历者,他认为“布尔什维克成功的唯一原因在于:他们实现了最基层百姓那普遍又单纯的愿望,号召他们起来摧毁旧制度,然后同他们一道,在旧制度的废墟上构建起新制度的框架”。据此理解十月革命的性质是A.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B.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C.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斗争试卷第3页,共5页他联合组织。到1924年,国家共租出6488个企业,它们多是磨粉厂、碾米厂、榨油厂等。这做法A.反映了新经济政策的局限性B.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延续C.有利于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D.刺激了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10.尽管苏联取得了五年计划的成就,但苏联社会在大多数西方人看来,却并不是一个值得效仿的社会主义乐园。符合历史事实的解释是A.苏联取得的成就完全是苏联政府的自吹自擂B.苏联国民经济协调发展,但人民生活幸福指数低C.苏联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D.苏联的发展道路是模仿西方市场经济的产物11.1939年9月,毛泽东认为当时的国际形势是“德意帝国主义集团和英法帝国主义集团之间,为了争夺对殖民地统治权的帝国主义大战,是迫在眉睫了。在战争中,为了欺骗人民,为了动员舆论,战争的双方都将不顾羞耻地宣称自己是正义的,而称对方是非正义的”。由此可以判断()A.当时中国尚未加入世界反法西斯同盟B.当时中国对国际形势的判断严重有误C.毛泽东认识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D.毛泽东的观点着眼于二战初期绥靖政策的延续12.马克思主义也被称为科学社会主义,它之所以被称为“科学”,主要在于其()A.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B.揭示了剩余价值规律C.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D.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性13.美国记者约翰·里德是1917年俄国革命的亲历者,他认为“布尔什维克成功的唯一原因在于:他们实现了最基层百姓那普遍又单纯的愿望,号召他们起来摧毁旧制度,然后同他们一道,在旧制度的废墟上构建起新制度的框架”。据此理解十月革命的性质是A.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B.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C.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斗争D.不妥协的爱国主义运动14.论及二战期间1943年的欧洲形势,有学者说:“1943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根本性好转的一年。”为论证该观点,你可以选择的依据是①北非战事宣告胜利结束①苏德战场德军失去了主动权①法西斯轴心国开始瓦解①日本海空军主力基本被消灭A.①①B.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15.有学者认为,俄国十月革命期间通过的《土地法令》《和平法令》等一系列法令,是“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实验”。这一认识是基于这些法令试卷第4页,共5页A.完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B.以改造旧社会为目的C.实现了苏俄工业国有化建设D.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二、材料分析题16.材料中国作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主要成员国之一,在与盟国共同抗击法西斯侵略的过程中,既得益于同盟国家的援助也为同盟国家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战略支持。就对日空战而言,1941年6月苏联卫国战争爆发后,苏联因忙于对德作战,对华支援减少。随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面对共同的侵略者日本,中、美结为同盟,开始了军事上的密切合作。尽管作为同盟的中、美两国国力相差悬殊,但双方的军事合作并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援助与被援助关系,更有基于共同战略利益和各自优势的彼此照应,体现了互为战略支持的合作关系。中国向美国提供了浙江、江西、四川等省多个空军基地,美国利用中国提供的空军基地实施对日本本土空袭。中美作为盟国彼此照应,共同为中国战场和太平洋战场贡献力量,最终赢得对日战争的完全胜利。——摘编自袁成毅:《从对日空战看中美相互战略支持》(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美对日空战中相互支持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美对日空战中相互支持的意义。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自16世纪50年代中欧海路开通至19世纪,中国保持巨额贸易顺差达两个半世试卷第4页,共5页A.完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B.以改造旧社会为目的C.实现了苏俄工业国有化建设D.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二、材料分析题16.材料中国作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主要成员国之一,在与盟国共同抗击法西斯侵略的过程中,既得益于同盟国家的援助也为同盟国家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战略支持。就对日空战而言,1941年6月苏联卫国战争爆发后,苏联因忙于对德作战,对华支援减少。随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面对共同的侵略者日本,中、美结为同盟,开始了军事上的密切合作。尽管作为同盟的中、美两国国力相差悬殊,但双方的军事合作并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援助与被援助关系,更有基于共同战略利益和各自优势的彼此照应,体现了互为战略支持的合作关系。中国向美国提供了浙江、江西、四川等省多个空军基地,美国利用中国提供的空军基地实施对日本本土空袭。中美作为盟国彼此照应,共同为中国战场和太平洋战场贡献力量,最终赢得对日战争的完全胜利。——摘编自袁成毅:《从对日空战看中美相互战略支持》(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美对日空战中相互支持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美对日空战中相互支持的意义。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自16世纪50年代中欧海路开通至19世纪,中国保持巨额贸易顺差达两个半世纪之久。葡萄牙学者戈迪尼奥的研究表明,日本白银产量的绝大部分和占美洲产量一半的世界白银流入了中国,数量十分庞大,因此他将中国形容为一个“吸泵”,形象地说明了明清中国吸纳了当时全球巨量的白银。据史料记载,16~18世纪,中国向全世界出口的商品约有236种之多,其中手工业有137种,占总数的一半以上。其中生丝、丝织品出口最多,其次是瓷器和茶叶等。质优价廉的中国商品在与欧洲、美洲各地商品的较量中势如破竹。——摘编自陈昆、汪祖杰《国际竞争力、海上贸易与套汇:明朝中后期白银流入的考察》材料二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思想界兴起了一股关注和讨论苏联的热潮。当时很多人认为苏联是一个自由、民主、平等的国度,苏联实现了一种最大多数人的民主。同时,美苏复交、苏法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苏联加入国联等都受到中国知识界的密切关注和高度评价。当时中国知识界认为苏联妇女地位有较大提高,并认为苏联“绝大多数的家庭,都充满了美满的、愉快的家庭生活”,苏联教育是“计划着去迎合苏联人民的需要的”。当时中国知识界介绍评论最多的是苏联取得成功的法宝一计划经济。20世纪30试卷第5页,共5页年代初,中国国内兴起了一股声势浩大的计划经济思潮,这体现了当时知识界希望中国迅速强大抵御侵略的愿望。——摘编自郑大华、张英《论苏联“一五计划”对20世纪试卷第5页,共5页年代初,中国国内兴起了一股声势浩大的计划经济思潮,这体现了当时知识界希望中国迅速强大抵御侵略的愿望。——摘编自郑大华、张英《论苏联“一五计划”对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知识界的影响》(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清时期中国成为世界白银“吸泵”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30年代中国知识界介绍和评论苏联的角度,并分析当时中国计划经济思潮出现的原因。答案第6页,共1页参考答案:1.A2.B3.D4.A5.C6.A7.B8.A9.C10.C11.D12.C13.A14.C15.B16.(1)背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成立;苏联忙于对德作战,对华支援减少;太平洋战争爆发;(2)意义:支持了中国抗战;扭转了盟军在战场上的被动局面;推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17.(1)原因:中国手工业具有对外竞争力:中国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明代白银货币化的影响:新航路开辟加强了中欧之间的贸易联系:欧洲从美洲掠夺了大量白银。答案第6页,共1页参考答案:1.A2.B3.D4.A5.C6.A7.B8.A9.C10.C11.D12.C13.A1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