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亭送别》用剖析课件_第1页
《长亭送别》用剖析课件_第2页
《长亭送别》用剖析课件_第3页
《长亭送别》用剖析课件_第4页
《长亭送别》用剖析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长亭送别2020年9月28日1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元杂剧的四大悲剧:《窦娥冤》(关汉卿)《汉宫秋》(马致远)《梧桐雨》(白朴)《赵氏孤儿》(纪君祥);四大爱情剧:《拜月亭》(关汉卿)《西厢记》(王实甫)《墙头马上》(白朴)《倩女离魂》(郑光祖)2020年9月28日2元曲的组成,包括两类文体:一是包括小令、带过曲和套数的散曲;二是由套数组成的曲文,间杂以宾白和科范,专为舞台上演出的杂剧。2020年9月28日3宫调:宫调是指中国古代音乐的调式,曲与宫调出于隋唐燕乐,南北曲常用的有五宫四调,通称九宫或南北九宫,包括有正宫、中吕宫、南吕宫、仙吕宫、黄钟宫(五宫)、大面调、双调、商调、越调(四调),曲的每一个宫调都有各自的风格,或伤悲或雄壮,或缠绵或沉重。2020年9月28日4曲牌是传统填词制谱用的曲调调名的统称。俗称“牌子”。曲牌牌名来源不一﹐有以地名命名﹐如〔梁州序〕﹑〔伊州衮〕﹑〔福州歌〕﹑〔东瓯令〕等﹔有以曲牌节拍或节奏特点命名﹐如〔长拍〕﹑〔短拍〕﹑〔急板令〕﹑〔节节高〕等﹔有以乐曲曲式结构命名﹐如〔三段子〕﹑〔四换头〕﹑〔三叠排歌〕﹑〔三部乐〕等﹔有的以来源命名﹐如〔文序子〕﹑〔大迓鼓〕﹑〔卖花声〕等﹔有因字面错讹﹐转义为名﹐如〔朝天子〕原是名种牡丹〔朝天紫〕﹔〔醉翁子〕原是唐人讽咏醉公子的篇名。此外尚有其他民族语言的音译﹐如〔者古〕﹑〔魔合罗〕﹑〔拙鲁速〕﹑〔阿纳忽〕等等﹐以及歌者创用牌名。2020年9月28日5杂剧剧本的组成,包括唱(歌唱)、白(道白、对白)、科(动作、表情)三部分。全剧一般由主要演员一人来唱,其他角色有白无唱。主要的角色通常是“正旦”或“正末”,故剧本分“旦本”或“末本”。

2020年9月28日6元杂剧角色上一般分末、旦、净、杂四大类。末,多扮演中年男子。正末指剧中的男主角。旦,扮演妇女的角色。正旦指剧中的女主角。净,扮演性格刚烈或粗暴的人物,通称花脸。杂,扮演杂差、百姓等人物。男配角有副末(次主角)、外末(老年男子)、小末(少年)等;女配角有副旦、外旦、小旦等。

2020年9月28日7净:俗称“大花脸”,大都扮演性格、相貌上有特异之处的人物。如张飞、李逵。丑:俗称“小花脸”,大抵扮演男次要人物。此外,还有孛(bó)老(老头儿)、卜儿(老妇人)、孤(官员)、徕儿(小厮)。2020年9月28日8

王实甫,名德信,大都(今北京)人,中国元代戏剧家。编撰杂剧14种,现仅存《西厢记》、《破窑记》、《丽春堂》三种,他的作品抒情性强,曲词优美,对元杂剧和后来戏曲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他的代表作《西厢记》全名为、

《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共5本21折,该剧取材于唐人元稹的《莺莺传》和金人董解元改编的《西厢记诸宫调》(习称《董西厢》)。2020年9月28日9

《西厢记》1、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2、全剧共五本二十一折3、写张生与崔莺莺这一对有情人冲破困阻终成眷属的故事。2020年9月28日10王实甫在剧中激昂歌颂“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是他创作《西厢记》的民主思想的概括,也是对封建婚姻制度的抨击。《西厢记》虽然也是以功成名就和有情人终成眷属作为团圆结局,但全剧贯穿了重爱情、轻功名的思想,显示出王实甫思想的进步性。

2020年9月28日11佛殿相逢:唐贞元年间,“上朝取应”的洛阳才子张君瑞于河中府(今山西永济)普救寺佛殿偶逢相国崔珏(已故)千金崔莺莺。莺莺“眼角儿留情”,“回顾觑”,张生“怎当他临去秋波那一转”,遂借“塔院侧边西厢一间房”住下“温习经史”。

2020年9月28日12月夜听琴:孙飞虎兵围普救寺欲得崔莺莺,张生修书,召白马将军杜确解围。老夫人许亲复赖婚,张生深夜弹琴作歌,词衷意切,令莺莺“芳心自懂”情难禁。2020年9月28日13红娘传书:张生托红娘传书,“相思恨转添,漫把瑶琴弄。乐事又逢春,芳心尔亦动。此情不可违,虚誉何须奉?莫负月华明,且怜花影重。”表达了亟盼与莺莺月下相会之意。2020年9月28日14莺莺复书:“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张生如约跳墙莽撞而入,却遭莺莺羞辱,怏怏而去。

2020年9月28日152020年9月28日16崔张成婚:张生染病,莺莺放心不下,托红娘问汤药,传情诗:“休将闲事苦萦怀,取决摧残天赋才。不意当时完妾命,岂防今日作君灾?仰图厚德难从札,谨奉新诗可当媒。寄语高唐休咏赋,令宵端的云雨来。”是夜,莺莺冲被封建礼教束缚,迈出决定性一步:与张生私下成婚。2020年9月28日17

理清文意,抓住“送别”二字,分析文中写了几个场面?

一、赴亭惜别(送别途中)——表现莺莺为离别而愁苦怨恨之情。二、长亭饯别——刻画莺莺、张生二人缠绵依恋而又无可奈何的心情。三、残照离别(临别叮嘱)——表现莺莺对张生的关心和担心。四、离别愁思(目送行人)——描写莺莺目送张生依依难舍的情景和离别后的痛苦。2020年9月28日18[端正好]一曲是化用谁的诗词?

这首曲子化用了范仲淹的《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2020年9月28日19赏析[端正好]一曲[端]一曲,情景交融,写凄凉的暮秋景象引出莺莺的离愁别恨。曲子的前四句,一句一景,以具有深秋的景物,衬托出莺莺为离别所烦恼的痛苦压抑心情。后两句是莺莺自问自答,在为离别的痛苦而流了一夜眼泪的莺莺心目中,经霜的树林是被她的离情感动而变红的。一个“染”字,沟通景与情的联系,使得大自然的景物融入凝重的离愁,蒙上一层沉郁忧伤的感情色彩,萧瑟的秋景与悲凄的心境化而为一,创造了委婉深沉、令人感伤的悲凉意境。2020年9月28日20[滚绣球]一曲由情及景,用途中的景物为线索来抒发离别的怨恨。柳丝系马、疏林挂斜晖、马慢走车快行、松了金钏减了玉肌等等描写,无不都是由莺莺对张生的依恋惜别之情引发出来的。2020年9月28日21[叨叨令]一曲,用丰富的情态描写补述莺莺动身前已经产生和未来将要产生的愁绪。这段曲词是莺莺在自己丈夫和最知心的丫环红娘面前尽情倾诉离别的痛苦心情,整段曲词无遮无拦,直抒胸臆,用叠词,并间以反复的感叹,造成音节和声韵的回环流转,产生一唱三叹、声情并茂的艺术效果。把莺莺柔肠百结的离别苦痛写得哀哀切切,见情见态。莺莺那种如泣如诉、呜呜咽咽的声气口吻,宛然在侧。2020年9月28日22第二部分

1、刻画莺莺、张生二人缠绵依恋而又无可奈何的心情2、突出了莺莺珍重爱情而轻视功名的思想

2020年9月28日231.从夫人的说话来看,她是怎样一个人?

贪图富贵权势的势利的贵族。2.[脱布衫]中也有环境描写,这里有何作用?渲染张生内心因离别而产生的惆怅凄凉之情。2020年9月28日243.“昨宵今日,清减了小腰围”一句采用了什么手法?与哪一诗句所表情意手法相同?夸张手法,意思是说因为离愁别恨而消瘦了;与李清照的“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同。2020年9月28日254.“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表现了崔莺莺怎样的思想感情?珍惜爱情,轻视功名利禄。5.[满庭芳]中用了几个典故?其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运用孟光献饭的典故,是表现崔莺莺对张生的恭敬体贴之心;运用“望夫石”的典故是表现崔莺莺对张生的爱之深切。2020年9月28日26讨论第三部分

思考:临别叮咛,突出了莺莺的什么思想感情?体现在哪里?1、对张生的关心——[五煞]2、对张生的担心——[二煞]2020年9月28日271.怎样理解[耍孩儿]中的典故?

“红泪”借王嘉《拾遗记》的典故,司马青衫借白居易《琵琶行》的典故,表现主人公因离别而生的伤心之情。“伯劳飞去燕西归”则用牛郎织女的典故表现两人缠绵难舍的心情。2020年9月28日282.[五煞]表明了主人公怎样的心情?

对张生的生活的关心,千叮万嘱,真情自现.2020年9月28日29如何理解莺莺这一人物形象?

莺莺是一名敢于追求婚姻自主和幸福爱情生活的多情钟情的女子。本折一方面描写了莺莺依依不舍的痛苦之情,另一方面也表现了莺莺重情轻利的思想。她为离别而悲啼愁苦,痛极之际,竟埋怨张生忘旧情而轻远别。这种埋怨正是爱极痛极的心理,是一种深情的痴语。莺莺既倾诉着内心的万种离愁、无限幽思。又流露出怕被遗弃的痛苦心理。2020年9月28日30此时此刻,莺莺该有多少肺腑之言要说,然而她对"怜取眼前人"的临别赠言,其实正是她内心隐忧的曲折吐露,也是当时社会中司空见惯的身荣弃妻的悲剧在莺莺心灵上的阴影的反映。在莺莺看来,状元及第并不值得羡慕,最重要的是夫妻并蒂相守。而事实上张生应试是被逼的,他们的分离乃是封建势力的压迫所致。因此莺莺发出了对封建势力的怨恨。2020年9月28日31莺莺还进一步把怨愤指向那可恶的名利思想。"蜗角虚名,蝇头微利"世俗的名利观念造成了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而莺莺却对这种虚名微利表示了极大的蔑视与痛恨,这就把莺莺的思想感情由一般的离别之苦,推到一个更高的水平。2020年9月28日32本文的主题是什么?

歌颂真诚的爱情,表现反封建、轻名利的思想。2020年9月28日33“长亭送别”的曲文在《西厢记》中颇具代表性,既有丽藻,又有白描,既有对前代诗词的借鉴、化用,又有对民间口语的吸收、提炼,在总的风格上,不仅构成了协调的色彩,而且形成了通晓流畅与秀丽华美相统一的特色。论者有《西厢记》是诗剧之说。“长亭送别”是全剧诗意最浓的部分,它在情节上没有多少进展,也没有戏剧矛盾的激烈转化,只是以抒情诗的语言,叙写女主人公的离愁别恨,使全折弥漫着一种淡淡的而又是悠长的衷愁。

2020年9月28日34演讲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