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三元中学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1页
江苏省苏州市三元中学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2页
江苏省苏州市三元中学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3页
江苏省苏州市三元中学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4页
江苏省苏州市三元中学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苏州市三元中学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读图3“武汉城市图示意图”,完成13~15题。

图313.图示城市圈中,等级最高的城市是A.黄石

B.咸宁C.孝感

D.武汉14.该城市圈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有①武汉市的服务范围包含其它城市的服务范围

②等级低的城市数量多、相距较远③天门市比武汉市的服务种类少、级别低

④各级城市问相互独立、互不联系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5.关于中国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民工潮的涌起阻碍城市化进程

B.正处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期C.已经进入逆城市化阶段

D.城市化高速发展必定优化地理环境参考答案:13.D

14.C

15.B2.下图为“某个组团式城市布局图”,各城区分散布局。完成下面小题。

9.该城市的布局模式有利于A.缩短居民出行距离

B.节省基础设施投资C.加强各区之间联系

D.改善城市生态环境10.该城市规划建设物流园区和化工园区,应分别安排在A.①处和②处

B.②处和③处C.①处和③处

D.②处和④处参考答案:9.D

10.C9.通过读图分析,该图中最明显的地方就是林地分布在城区之间,并且面积较大,有利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D项正确;但这种布局延长了居民出行距离,不利于各区之间联系,加大了基础设施投资,因此A、B、C错。故答案选D项。10.根据所学知识和风频图示:物流园区应布局在交通便利、地租较低、面积较大的①处;而化工园区应布局在风频较小的③处或④处。但④处位于河流的上游,易污染水源,并且④处距离城市较近,易污染城区大气,因此化工园区布局在③处较合适。故答案选C项。点睛:城市的合理规划(1)城市规划的目的: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计划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是建设和管理城市的依据,以达到既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又保护城市环境的目的。(2)合理城市规划的作用:具有超前性,可以保证城市居住和生产活动的正常进行,有效地预防和解决城市化带来的各类问题,有利于建设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3)城市的布局形式:是城市总体布局首先要考虑的重大问题。基本形态有集中紧凑与分散疏松两类。在我国,中小城市只要有条件,大多采用集中紧凑式,有些大城市为了解决市区人口拥挤、工业集中、交通不畅、污染严重等问题,可以分散城市布局。(4)功能区的合理布置(协调工业用地与生活居住用地之间的关系)工业用地靠近交通便捷区位;工业区和居住区之间有方便的联系;需劳动力多的工业区接近居民区合理安排工业用地位置,减少对居民区的污染。基本无污染的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行业可以布置在居民区内。污染大或有火灾危险的企业远离城市,污染空气和水源的工业布置在城市的下风向和水源的下游。工业区和居住区之间设置防护带。在带内加以绿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居住环境免受直接污染。在防护带中一般可设置一些少数人使用的、非长期停留的建筑留有发展余地。(5)城市总体布局方案的比较:要设计多个方案进行综合比较得到最优方案。3.城市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其发展演变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读“某城市空间不同阶段的发展演变模式图”,据此回答1题。图中四个阶段按时间的发展演变顺序,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③①④

D.①④③②参考答案:C4.下表反映了世界主要发达国家能源强度对比情况(能源强度:一次能源供应总量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电力强度:单位产值所消耗的电能,它反映了经济增长率与电力消费之间的关系),据此回答20~21题。

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人均能耗(吨油当量)8.964.244.374.293.504.31能源强度(吨油当量/1000美元)0.270.180.170.160.170.13电力强度(千瓦时/美元)0.360.240.270.230.230.22

21.表中反映出

(▲)A.单位产值耗油量最大的是英国

B.单位产值耗电量最大的是美国C.法国的能源总量比德国丰富

D.发达国家能源消耗量大大超出发展中国家22.日本的能源强度与电力强度值对我国的启示是

(▲)A.广开能源进口渠道 B.改进技术、提高能源利用率

C.改变能源消费结构 D.节约能源,加强能源储备参考答案:21.B

22.B5.大气的水平运动形成风。下图示意近地面同一水平面的气压分布状况。读图完成下题。如果图示现象为近地面AB两地热力环流引起,当两地冷热差异增大后,形成风原动力会A.增大 B.先小后大 C.减小 D.先大后小参考答案:A【详解】热力环流是由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的空气环流,如果图示现象为近地面AB两地热力环流引起,当两地冷热差异增大后,近地面气压差异增大,则气压梯度力增大,故形成风的原动力会增大,A项正确,BCD错误。故选A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高级中心地与低级中心地的数目大致差不多B.同一级中心地的服务范围是不可能重叠的C.不同级别的中心地的服务范围是不可能重叠的D.中心服务范围的形态大致成六边形参考答案:D7.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A.

B.

C.

D.参考答案:D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北极点俯视呈逆时针,南极点俯视呈顺时针。据图可知,AB排除;东经度数增加的方向和西经度数减小的方向均为地球自转方向,C错误,D正确。8.图2为某城市1968年、1990年和2000年同比例尺平面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3.关于该城市发展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②工业区外迁到地势较高的地区③城市功能分区布局更趋合理 ④商业区外移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4.下列条件中,对工业区变迁影响最小的是 (

)A.城市环境保护需要 B.靠近高速公路C.郊区地价低

D.郊区劳动力廉价参考答案:BD9.猕猴桃原产于我国,新西兰引入栽培,将改良后的优良品种称“奇异果”。奇异果生长怕旱、怕风,宜栽培于湿润、疏松、深厚的土壤。新西兰的奇异果高度集中分布在北岛普伦蒂湾沿岸地区,鲜果主要出口到欧洲、日本等地,出口量居世界第一。完成下列小题。26.普伦蒂湾沿岸栽培奇异果的有利自然条件A.低纬地区,热量条件好 B.沿岸有寒流流经,气候湿润C.信风受地形阻挡,风较小 D.沿岸平原,地势低平27.奇异果罐头厂选址的主导因素A.市场 B.交通 C.原料 D.技术参考答案:26.D

27.C26.读图,奇异果分布于新西兰普伦蒂湾沿岸,是中纬度地区,纬度偏低地区,热量条件好;沿岸有暖流流经,气候湿润;这里处于西风带内,主要是西风影响,但该地的西风受地形阻挡,风较小;普伦蒂湾沿岸平原,地势低平,河流泥沙淤积,土层疏松、深厚,适宜栽培奇异果,据此分析选D。27.因为水果不适宜长途运输且保质期短,因此,奇异果罐头厂选址的主导因素接近水果产地,即原料是该类产业布局的主导因素,选C。10.下图是“世界典型农业地城类型分本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8.图中甲、乙、内三地的农业地域类型分别是

A.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业、乳畜业B.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业、大牧场故牧业C.商品谷物农业、季风水田农业、大牧场放牧D.商品谷物农业、大牧场放牧业、商品谷物农业19.关于二种地域类型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乙地域类型农业单位面积产量高,商品率高B.甲、丙地域类型农业科技水平高,劳动力投入量大C.丙地域类型农产品主要面向城市市场,运输最方便D.乙、丙地域类型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参考答案:18.B

19.D【18题详解】图示甲位于东亚、东南亚和南亚沿海,故判断为水稻种植业;乙位于美国中央大平原的中部和北部地区,为商品谷物农业区;丙位于阿根廷潘帕斯草原,为大牧场放牧区。故选B。【19题详解】A项甲为亚洲水稻种植业,其商品率低;错误;B项甲为亚洲水稻种植业,其农业科技水平低;错误;C项丙地域类型农产品主要面向国外市场,运输便利,C错;D项乙地区为美国中部的商品谷物农业,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科技水平高,商品率高,丙为大牧场放牧业,产品主要出口,商品率高,故D项正确。11.墨西哥是个多火山的国家,当地时间2015年1月8日下午5时,位于墨西哥西部的科利马火山再次喷发,火山灰烟柱高达2000米。图1为墨西哥某火山喷发景观,图2示意地球部分圈层。读图完成3~5题。图1

图23.图1中山体岩石的组成物质直接来自图2中的A.①

B.②

C.③

D.④4.图2中存在生命物质的圈层有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5.大气中的火山灰对其覆盖地区的影响有A.减弱大气反射

B.增强太阳辐射C.增强地面辐射 D.增强大气逆辐射参考答案:DAD12.读某地地质地形剖面图,图中1、2、3、4、5、6为地层编号,并表示地层由老到新。据此回答24~25题。

24.若图中①处与②处的相对高度为10米,为了固定沙丘应该在哪里扎设草方格沙障最合适()A.①

B.②

C.③

D.④25.若图中4号地层为含油层,则开采石油的最佳地点是

()A.①

B.②

C.③

D.④参考答案:24.C

25.A13.读“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分析回答33~34题。33.在竞争环境下,城市的每一块土地用于哪种经济活动,取决于各种活动的:

(

)A.规模的大小

B.重要的程度

C.付出租金的高低

D.由政府的决策34.土地租金高低取决于下列因素:①距离市中心的远近②土地利用方式③交通通达度④企业的支付能力,其中主要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参考答案:C

B14.内蒙古自治区某山有一处花岗岩(侵入岩)石林景观(下图)。图中石林形成过程的先后顺序是(

)A.地壳下降—岩浆活动—风化、侵蚀

B.地壳上升—岩浆活动—风化、堆积C.岩浆活动—地壳下降—风化、堆积

D.岩浆活动—地壳上升—风化、侵蚀参考答案:D从题干知,该石林的主要组成岩石为花岗岩,是岩浆冷却凝固所形成的,因此有岩浆活动的过程,“石林”景观出露地表,要经过地壳的上升过程,再受到外力的风化和侵蚀作用,故石林形成过程的先后顺序是岩浆活动—地壳上升—风化、侵蚀。故选D。15.阿根廷的新鲜牛肉可以供应到西欧人的餐桌上,其主要原因是(

)A.大型集装箱的使用 B.海上冷冻船的发明C.水下隧道的开通 D.大型航空运输机的使用参考答案:B20世纪初,阿根廷的新鲜牛肉可以供应到西欧人的餐桌上,其主要原因是海上冷冻船的发明和使用,使新鲜牛肉可以供应更远的范围。选择B项。16.北京市市长刘淇在“2002年首都绿化建设总结动员大会”上提出,在五六年内把北京建设成为“环境友好型城市”,实现绿色奥运的目标。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以上材料中“环境友好型城市”中的“环境友好”是重在强调

A.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对立B.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和谐统一C.城市环境的绿化程度D.在北京市的规划过程中充分采用各国建筑师的建议和方案,以达到中西合璧,让各国的运动员都能接受北京参考答案:B17.自3月21日至9月23日,下列现象正确的是A.北极圈内极昼范围的变化:大→小→大B.北半球夜长的变化:短→长→短C.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大→小→大D.地球公转速度:快→慢→快参考答案:18.

图11所示自然要素的联系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差异性

B.整体性

C.区域性

D.单一性参考答案:B19.图为“四种常见天气系统经过不同地区时气压变化过程曲线图”,读后回答6~8题。

6.天气系统过境时,不会出现阴雨天气的曲线是A.①

B.②

C.③

D.④7.暖锋过境后与冷锋过境后的共同天气现象是A.气温上升B.气压下降

C.气温骤降D.天气转晴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天气系统过境时会带来大风、雨雪天气B.②天气系统垂直方向上的气流以上升为主C.③天气系统过境后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D.④天气系统过境时天气晴朗参考答案:B

D

C20.读“太阳外部示意图”,回答7—8题。7.读“太阳外部示意图”可知,黑子位于图中的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8.耀斑位于图中的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参考答案:7.A

8.B21.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距离太阳最远的行星是A.水星

B.土星

C.天王星

D.海王星参考答案:D22.读我国某年良种奶牛的主要分布表(单位:万头)。影响我国良种奶牛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内蒙古71.9

青海11.5新疆118.9

云南10.4黑龙江69.8

北京9.5河北61.2

上海5.8山东21.1

天津4.6陕西15.7

山西12.7A.交通和市场 B.饲料和劳动力C.饲料和市场 D.劳动力和技术参考答案:C【详解】根据表格中数据,良种奶牛分布最多的是新疆、内蒙古等牧区,是因为畜牧业发展需要饲料,内蒙古、新疆这些地方草场分布较广,饲养有优良的饲料。在河北、黑龙江牲畜也很多,是因为两省靠近京津市场,市场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故城市对乳畜产品需求量大也影响我国良种奶牛分布,影响农民饲养良种奶牛的主要因素是市场。C对。表格中数值表示交通、技术、劳动力不是主要因素,A、B、D错。故选C。23.右图为某日太阳光照局部示意图,其中阴影表示黑夜,虚线为极圈,直线为经线圈,箭头表示地球的自转方向。完成24-25题。24.该日为A.春分日

B.夏至日C.秋分日

D.冬至日25.关于图中a、b、c、d四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a点两侧的日期不同

B.b点的地方时为18点C.c点的角速度和线速度最小

D.d点的正午太阳髙度角最大参考答案:D

D24.读某区域地理环境演变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3.引起图中地理环境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大气环流

B.地壳运动

C.海陆位置

D.人类活动4.图示地理环境的演变过程主要体现了(

)A.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B.地理环境的差异性C.地理环境的稳定性

D.地理环境的复杂性参考答案:3.B

4.A试题分析:3.根据图中地理事物的相互关系及演变过程分析,引起图中地理环境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地壳运动,因为地壳运动引起地表形态发生变化,地表形态和地表性质发生变化,引起气候的变化,促使整个地理环境演变。故选B。4.图中各地理因素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制约关系,演变过程主要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故选A。25.据下图完成下列各题。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北半球为夏季

B.A处气压中心为亚洲低压C.该季节中国东部盛行西北风

D.B气压中心为北太平洋高压20.气压带、风带在北半球成块状分布的原因是(

)A.太阳辐射

B.地形地势

C.海陆分布

D.洋流分布参考答案:19.C

20.C19.此时亚欧大陆形成高压中心,为北半球的冬季,A处为亚洲高压;冬季中国东部盛行西北季风,C正确;B气压中心为阿留申低压。20.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陆增温和冷却速度快于海洋;冬季大陆气温低,空气冷而重形成高压中心,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切断,只保留在海洋上,在太平洋上的叫阿留申低压,在大西洋上的叫冰岛低压,气压带风带在北半球成块状分布,C正确。26.液态水的存在是地球生命起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下列叙述中与地球液态水存在有密切关系的是(

)①地球上昼夜更替的周期较适中

②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③地球处于一个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

④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参考答案:D二、填空题(共10分)27.下图为太阳系和太阳大气层结构示意图,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所示共有__________级天体系统,它们是__________。(2)小行星带位于图中L行星和E行星之间,即__________(选择填空)。A.地球与火星之间

B.金星与地球之间C.火星和木星之间

D.木星与土星之间

下表是太阳系行星轨道倾角

地球天王星木星火星土星金星水星海王星轨道倾角0°0.8°1.3°1.9°2.5°3.4°7°1.8°注:轨道倾角是其他行星公转轨道面与地球公转轨道面的夹角

(3)图中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为__________,从北极上空观察为__________时针。上表表明八大行星的__________(选择填空)。A.公转方向相同

B.公转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C.公转速度相似

D.公转轨道都为椭圆形的轨道(4)图中M、N分别表示___、_____。下列自然现象与太阳辐射关联密切的是__(选择填空)。①生物活动

②大气运动

③火山爆发

④水的运动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参考答案:(1)二(两)

太阳系(或恒星系),行星系

(2)C

(3)自西向东

B

(4)色球层

日冕层

B整体分析: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八大行星的公转轨道倾角相差不大,表示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与太阳辐射关联密切的自然现象是生物活动、大气运动、水的运动。火山爆发能量来自地球内部。(1)图中所示共有二级天体系统,它们是太阳系或恒星系、行星系。(2)小行星带位于图中L行星和E行星之间,即火星和木星之间,C对。(3)图中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观察为逆时针。上表表明八大行星的公转轨道倾角相差不大,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B对。表格不能表示公转方向相同,A错。表格数据不能表示公转速度、公转轨道都形状,C、D错。(4)图中M、N分别表示色球层、日冕层。与太阳辐射关联密切的自然现象是生物活动、大气运动、水的运动,①②④对。火山爆发能量来自地球内部,与太阳辐射无关,③错。B对,A、C、D错。28.读某海域大洋环流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该环流位于______半球,分布的海洋有______、

。(2)A、B、C、D属于暖流的是___________、

。(3)甲、乙两地海水温度较高的是______,洋流A、C能使流经海区温度降低的是________。(4)若该海域是太平洋,则洋流A的名称是________,洋流C对沿岸地区的气候影响为_____,该海域有世界著名的大渔场_________。参考答案:(1)南

太平洋

印度洋

大西洋(无顺序)

(2)A

D

(3)甲

C

(4)东澳大利亚暖流

降温减湿

秘鲁渔场解析:(1)根据纬度,该环流属于中低纬度环流,呈逆时针方向,位于南半球,分布的海洋有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2)A、B、C、D属于暖流的是A、D。(3)甲、乙两地海水温度较高的是甲,甲是暖流,乙是寒流。洋流A、C能使流经海区温度降低的是C,是寒流。(4)若该海域是太平洋,则洋流A的名称是东澳大利亚暖流,洋流C对沿岸地区的气候影响为降温减湿,该海域有世界著名的大渔场秘鲁渔场。29.读太阳光照图(阴影表示黑夜,非阴影表示白天)和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左图所示日期是___________前后,此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图2中a、b、c、d哪一点?________。

(2)图中A,B两点的地方时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这一天C点的昼长是________

,D点的日出时间是当地地方时________时。

(3)该日A,B,C,D四点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的是________

,白昼时间最长的是________。

(4)2017年10月18日上午9:00,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此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右图中的________(ab、bc、cd、da)段。此日南半球处于________(季节)参考答案:(1)12.22;d(2)12;2;8;6(3)C;B(4)cd;春季解析:(1)左图中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故所示日期是12月22日前后,此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对应图2中d点。

(2)读图可知,A位于白昼的中间,为12时,B比A晚10个小时,为2时,C点此时为8时,正值日出,故白昼时间为(12-8)*2=8小时;D点位于赤道,日出时间是当地地方时6时。(3)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从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故该日A,B,C,D四点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的是C,越往南,白昼时间最长,故白昼时间最长的是B。

(4)2017年10月18日上午9:00,此日为秋分-冬至,太阳直射点位于右图中的cd段。此日南半球处于春季。30.读美国部分农业区和工业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B所在区域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_;其中,A区域主要农作物是____________,B区域主要农作物是_____________。该区域农业生产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是__________(传统/新)工业区,图中显示该工业区区位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C工业区是美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导工业是______________,影响其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商品谷物农业玉米小麦

家庭农场经营,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水平高,科技水平高。(2)传统;(煤、铁等)矿产资源丰富水陆交通便利(3)硅谷微电子工业知识和技术解析:(1)结合美国农业的知识可以判断是商品谷物农业。A是玉米,B是小麦。商品谷物农业特点是家庭农场经营,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水平高,科技水平高。(2)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是以煤铁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传统工业;图中显示该工业区区位优势是(煤、铁等)矿产资源丰富和水陆交通便利。(3)从位置和工业类型可以判断C工业区是美国“硅谷”,主导工业是微电子工业,影响其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是知识和技术。三、综合题(共38分)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我国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赵白鸽博士在第14届世界生产力大会上表示,我国正面临着全球最大的、最快速的人口迁移运动。我国广大农村人口缺乏充分的公共服务与保障;农村的大量剩余劳动力,在未来20年将外出务工、经商,农民的有序流动和合法权益的保护亟待加强;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大量流失,使农村老龄化程度超过城市。引发老人照料和子女教育等社会问题,2000万留守儿童的成长环境堪忧。材料二我国人口的文化、教育、科技素质亟待提高,难以适应激烈的综合国力的竞争,特别是女性儿童的辍学已经成为国民教育中最薄弱的环节。解决出生人口素质问题已迫在眉睫,每年我国有80万~120万缺陷人口出生,全国累计的残障人口已超过6000万,相当于法国的人口。(1)关于我国未来20年的人口迁移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国家组织的人口流动数量大量增加B.人口流动主要是自发性的C.流动数量有逐年减少的趋势D.人口流动方向错综复杂,没有明显的主流方向(2)由于大量农村人口中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流失,农村出现了“留守家庭”“________”等现象,我国针对农村人口素质不高提出的基本国策是________、________,其中重点应提高农村________人口群体素质。(3)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归纳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及农村由人口迁移可能引发哪些人口问题。参考答案:(1)B(2)留守儿童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女性(3)人口迁移是为了寻求更好的经济待遇,改善个人及家庭生活。此外,战争、宗教、社会变革、国家政策、生态环境改变以及个人动机和需求都会导致人口迁移。由于人口迁移可能会出现农村人口老龄化、人口性别比例失调、人口素质降低等问题。32.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填写下列字母代表的地理含义(8分)A

C

F

G

参考答案:A沉积岩

C岩浆

F变质作用

G外力作用33.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甲图中①处地貌主要分布在________,在乙图中,与甲图中①处地貌相同的是___(填字母)。(2)简述甲图中②处地质构造的形成过程。(3)乙图中河流在C处河流侵蚀作用以______和_____侵蚀为主,河谷横剖面往往呈______型。(4)乙图中A处的地貌类型简述其成因。参考答案:(1)河流流出山口处

B(2)地壳运动产生强大压力和张力,超过了岩石的承受能力,岩体发生断裂,两侧岩体沿断裂面发生相对位移(3)向下

向源头

“V”(4)位于河口附近,地形平坦,加上海水的顶托作用,河水流速减慢,泥沙沉积,形成三角洲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质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变化,区别内外力作用对地表的影响,河流地貌的形成以及分布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1)本题考查流水作用形成的地貌。一般在河流的上中游主要表现为侵蚀和搬运,在下游表现为堆积,流水侵蚀作用常常形成沟谷(v型)、瀑布和峡谷;流水堆积作用常常在山前形成冲积扇或洪积扇、在河流中下游形成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①地为冲积扇,常常形成于河流的出山口,图乙中,C位于山谷,B位于河流的出山口,冲积扇易形成于B位置。(2)读图分析可知,②处岩层发生断裂,岩层发生错位,因此②为断层,断层的形成主要是在地壳运动过程中,产生强大压力和张力,超过了岩石的承受能力,从而导致岩体发生断裂,两侧岩体沿断裂面发生相对位移,从而形成断层。(3)读图分析可知,乙图中C位于河流的上游,靠近发源地,该处因落差大、水流急,故侵蚀作用为溯源侵蚀、下蚀,多成“V”型谷,而下游河段因落差小、水流缓,故侵蚀作用为侧蚀。(4)读图分析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