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课件_第1页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课件_第2页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课件_第3页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课件_第4页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课件(共20张PPT)

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

学习目标

01

02

03

立足时空观念,了解古代两河流域文明所处的地理位置;知道古巴比伦王国的发展史

时空观念

唯物史观史料实证

家国情怀

立足唯物史观,理解《汉谟拉比法典》的实质和历史价值;

通过分析地理环境对两河流域文明形成的影响,认识到古代东方文明是在适应与改造大河自然环境中发展起来的。

1.文明的起源——地理环境

古代两河流域

观察地图回答问题

1、两河指的是?

2、两河流域指的是?

3、这两河为文明的产生提供了?

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

又称“美索不达米亚”,意为“两河之间的地方”(今伊拉克首都巴格达)

水源、肥沃土壤、交通便利

两河带来的泥沙在下游不断淤积,形成了辽阔的平原,把干旱贫瘠的地区变成了西亚唯一的沃土肥田,《圣经》中的“伊甸园”即在此。

世人向往!万古永存!

新月沃地,人类幸福的伊甸园

古巴比伦,一个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巴比伦有着怎样的发展历程?

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约公元前

3500年

两河流域南部逐渐产生了小城市为中心的小国

兴起

苏美尔人

约公元前

24世纪

公元前

18世纪

约公元前

1595年

公元前

539年

统一

强盛

古巴比伦王国被外族灭亡

亚述帝国

新巴比伦王国

新巴比伦被波斯帝国消灭

灭亡

萨尔贡一世

古巴比伦王国

汉谟拉比

两河流域近3000年的

文明没有延续下去

空中花园(想象图)

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2.古巴比伦的发展概况:

3.文明的发展-成就

阅读教材,归纳古代两河流域有那些辉煌的文明?

两河流域的的主要文明成就

算数

文字

历法

律法

太阴历

楔形文字

60进位制

《汉谟拉比法典》

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楔形文字的发明,促进了社会文化的发展,便利了地区间的文化交流,是两河流域文明产生的重要标志。

60进制

苏美尔人利用月亮的盈亏循环,将从上弦月到下弦月所需要的29天视为一个计时单位,推定当月亮运行经过12个计时单位时(一半是29天,一半是30天),一年就过去了。

六十进制是以60为基数的进位制。与其他进位制不同,六十进制在一般运算和逻辑中并不常用,主要用于计算角度、地理坐标和时间。

苏美尔文明——世界最早的文明

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历法:太阴历和七天一星期制度。

苏美尔人根据月亮的盈亏变化制定了阴历,一年354天,并设置闰月来调整阴历和阳历之问的天数差距。确定了今天星期的名称和7天1周的规定。

1.王国诞生

在后来的1800多年里,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汉谟拉比的统治

对外

对内

各个击破的策略,统一了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

政治

法律

经济

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上都集权

法律上:颁布了《汉谟拉比法典》

大兴水利

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公元前18世纪

汉谟拉比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

众神之王

二、古代两河流域文明成就

2.文明成就感知-《汉谟拉比法典》的特点

国王

汉谟拉比

太阳神沙玛什

权杖

高2.25米,上周长1.65米,底部周长1.90米的黑色玄武岩石柱上,故又名"石柱法",1901年出土

特点:君权神授,王权不可侵犯;

序言部分:汉谟拉比列举和颂扬了自己的丰功伟绩,自称是"巴比伦的太阳",宣扬"君权神授"等思想,并阐明制定法典的目的是"发扬正义于世""为人民造福"。

正文部分:包括282条法律,涉及现代意义上的民事、刑事、诉讼等领域,意在调解自由民之间的财产占有、继承、转让、租赁、借贷、雇佣等多种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

结尾部分:除继续对汉谟拉比歌功颂德外,还强调法典原则的不可改变性。

“查找”英文的短语”lookup”就是源于此

根据图片资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出该法典的主要特点。

二、古代两河流域文明成就

素养探究二

古巴比伦王国

2.文明成就感知-《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

《汉谟拉比法典》

内容

家庭奴隶制

经济领域

社会等级

是古巴比伦的一大特征,奴隶主要来自战俘,可以买卖,男性家长对奴隶有生杀予夺之权,对妻子儿女有绝对权威,在欠债时甚至可以将妻儿送去抵债。

古巴比伦分为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

有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说明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

第二等级

第三等级

第一等级

家庭奴隶制内容可以说明什么问题?

说明:男性家长制对奴隶和妻儿有绝对权威

2.文明成就感知-《汉谟拉比法典》的实质、地位

事件:穆某向鲁某借了一大笔钱赔偿了别人的经济损失并且答应3年后一定按时还钱。但是3年之后穆某无力偿还之前的债务,他只好把其妻子、儿女卖给鲁某,妻子不从,状告穆某将自己与子女买为债奴。

我是小法官

人物介绍:

有公民权的自由民鲁某;没有公民权的自由民穆某

你会做出怎样的判决,为什么?

奴隶来源:战俘、购买

依据:

第117条:倘自由民因负有债务,将其妻、其子或其女出卖,或交出以为债奴,则他们在其买者或债权者之家服役应为三年。

判决结果:穆某妻子申诉无效,驳回申诉

家庭奴隶制:男性家长拥有绝对权威。

你还能从法典条文中得出什么信息?

二、古代两河流域文明成就

2.文明成就感知-《汉谟拉比法典》的目的

第199条倘彼损毁自由民之奴隶之眼,或折断自由民之奴隶之骨,则应赔偿其买价之一半。

第200条倘自由民击落与之同等之自由民之齿,则应击落其齿。

第201条倘自由民击落穆什钦之齿,则应赔偿银三分之一明那。

根据第199条和200条,其真的符合同态复仇的原则吗?

为什么有这样的区别?

不符合

根本目的是为了保护统治阶级(奴隶主)的利益

“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同态复仇法

原始观念:保留了原始社会的同态复仇法。

二、古代两河流域文明成就

2.文明成就感知-《汉谟拉比法典》的实质、地位、意义

第199条

倘彼损毁自由民之奴隶之眼,或折断自由民之奴隶之骨,则应赔偿其实价之一半。

第278条

倘自由民购买奴婢,未满月而该奴即患癫痫,则买者得将其退还卖者而收回其所付之银。

想一想:《汉谟拉比法典》维护的是哪个阶级的利益?有何地位?历史意义是什么?

实质: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巩固统治

地位: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意义: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二、古代两河流域文明成就

2.文明成就感知-《汉谟拉比法典》的评价

探究问题:请同学们思考,如何评价这部法典?

提示:1.将之放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探讨;2.全面思考,辩证分析的原则

《汉谟拉比法典》试图明确地、永久地调整一切社会关系,因而,它不仅阐明了古巴比伦的法律制度,也照明了当时的社会。

—《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

维护统治阶级(奴隶主)

的利益,奴隶毫无地位。

量刑重,刑罚残酷,具有

一定的野蛮性和原始性。

家庭奴隶制,男性家长地位高

……

局限性

进步性

评价

积极:①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典。②《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消极:《汉谟拉比法典》处处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奴隶无地位可言。

空中花园

古巴比伦王国灭亡后,古代两河流域还经历了亚述帝国和新巴比伦王国时期。新巴比伦的一个国王为满足王后的思乡之情,在宫中修建了一个空中花园。空中花园种满了奇花异草,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公元前539年,新巴比伦王国被伊朗高原上兴起的波斯帝国消灭,古代两河流域文明至此终结。

知识扩展

三.古巴比伦王国

知识归纳

目的

宣扬思想

主要内容

实质

地位

等级严格:分为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

奴隶制发达:战俘是奴隶的主要来源;

商品经济活跃:对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作出规定

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的成文法典;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君权神授

保护私有制和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维护社会秩序,巩固统治

三.古巴比伦王国

伊拉克战争中无人看管的古巴比伦遗址

伊拉克极端组织用电钻破坏文物

战争的诅咒似乎不肯放过这个消失的“伊甸园”,战争的创伤在一点一点侵蚀这个古老文明的血肉。

战争影响人类文明的发展!

文明成就:文字:楔形文字

历法:阴历

数学:60位进制

法律:《汉谟拉比法典》

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建筑:空中花园

出现时间:公元前3500年

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公元前18世纪)

(统一、君主专制、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地理概况:西亚幼发拉底河

底格里斯河

(苏美尔人)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课堂总结

美索不达米亚

考点突破

1.(2023兰州)刻写《汉谟拉比法典》的石柱上部的浮雕,呈现的是巴比伦人的太阳神沙玛什向国王汉谟拉比授予权杖的情景。该情景表达的思想是()

A.君权神授B.专制主义C.人文主义D.理性主义

2.(2023宜昌)在古巴比伦王国,一个奴隶因为不承认自己的主人而被处以割耳之刑。此判罚的依据是()

A.《查士丁尼法典》B.《十二铜表法》

C.《汉谟拉比法典》D.《拿破仑法典》

A

C

3.(2023鄂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