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7讲宋明理学与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考纲解读]
1.宋明理学。2.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课标要求]
1.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2.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的思想主张,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一、宋明理学1.三教合一(1)背景①汉武帝以后,儒学呈现繁盛之势。②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
也广为传播。梳理与点拨道教(2)表现①魏晋:儒学、佛教、道教相互影响。②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又称“
”。③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
提出复兴儒学。2.程朱理学(1)形成:融合
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2)“二程”①核心:
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主张先有理而后有物。三教合一韩愈佛道天理②把天理和
直接联系起来。③提出“
”的认识论。④把知识、道德和天理联系起来。(3)朱熹①强调理之源在于
,是人性的最高境界。②人性本来与天理一致,强调“存天理,”。③认为“物”指天理、人伦、圣言、世故。(4)影响①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有力地维护了_____________统治。伦理道德格物致知天理灭人欲封建专制②朱熹的《
》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③朱熹的学术思想传至国外,甚至形成“朱子学”学派。3.陆王心学(1)主张①陆九渊:把“心”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认为天地万物都在心中,认为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只需
就可得到天理。四书章句集注反省内心②王阳明: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提出“
”和“知行合一”的学说。(2)影响: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以及伦理道德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二、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1.李贽(1)背景①政治:明朝后期,中国社会内在矛盾空前尖锐,吏治腐败。②经济:江南一带的市民
已有相当强的经济实力。致良知工商业者③思想:道学家把孔子奉为神圣。④个人:李贽目睹了官场的污浊和道学家的伪善。(2)主张①指出孔子不是天生圣人,
也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理论。②认为
依照时代变化而变化。③强调人正当的
。(3)评价:其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时期的要求。儒家经典是非标准私欲资本主义萌芽2.黄宗羲(1)主张①对
制度进行猛烈抨击,尖锐地揭露其是天下之大害。②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③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2)评价:对后世
斗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3.顾炎武(1)背景:明末社会危机日益加剧。(2)思想:经世致用。①目的:挽救国家危亡。君主专制反专制②主张:走出家门,到实践中求真知,力求解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③成就:写成巨著《
》。(3)影响:以
的学风和锲而不舍的学术实践,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4.王夫之(1)主张①认为世界是
的,一切事物都是客观存在的实体。②物质是不断变化的,其发展变化是有
可循的。天下郡国利病书崇实致用规律物质③认为主观的认识是由
引起的。④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具有朴素的_________思想。(2)影响:启示了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5.意义: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客观对象辩证法[学法指导]
“一、一、二”归纳宋明理学图示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深度点拨]三个角度归纳宋明理学对现实的影响中国:和谐、统一世界:和平、发展个人:修身、养性
[学法指导]明清思想家及观点[歌诀识记]儒家思想发展过程儒家一条线,千万别忘记。春秋末创立,战国成大器(蔚然大宗)。秦朝受打击,汉武帝正统立。宋明很讲“理”(理学),明清现生机。康氏(康有为)曾改造,陈氏(陈独秀)大力批。
[史论要旨]
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只是着眼于对黑暗现实的揭露,并没有上升到制度批判的层次,只是儒家思想在新时期的发展,并不能等同于资产阶级民主思想。[深度点拨]李贽的“离经叛道”中的“经”指儒家经典,即四书五经。“道”指道学家,即理学家。1.魏晋时期:佛教、道教广为传播。儒学吸收佛教、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佛教吸收儒家精华,渐趋中国本土化。道教也受到儒学影响,主张“贵儒”“尊道”。2.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又称“三教合一”,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重点与史料重点一魏晋至宋儒学的发展状况3.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即尊道、礼佛、崇儒。佛教和道教的发展,开始挑战儒学的正统地位,儒学大师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4.北宋:儒家学者展开了复兴儒学、抨击佛道的活动;同时,他们冲破汉唐儒学的束缚,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1.程朱理学的形成与主要内容
重点二宋明理学朝代人物主张影响理学的形成北宋程颢、程颐认为宇宙的本原是“理”,提出“格物致知”南宋以后成为官方正统哲学,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南宋朱熹天理是万物的本原,理离不开气;天理在现实社会表现为“三纲五常”;提出“存天理,灭人欲”2.陆王心学与程朱理学的异同程朱理学陆王心学不同点理学思想“理”是万物的本原“心”是万物的本原哲学范畴客观唯心主义思想主观唯心主义思想修养论(方法论)强调“格物致知”
(通过外物求“理”)“心即理”,“致良知”
(通过内心的反省)共同点代表都是宋明理学的突出代表实质以儒家纲常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遏制人的欲求内容①都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理”②都是儒学的新形式③都继承了孔孟“仁”“礼”的思想维护封建统治影响①都有助于维护专制统治,扼杀人的自然欲求②都强调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民族性格起了积极影响3.宋明理学在儒学发展史上的地位(1)理学家们把儒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以哲学思维考察人伦物理,补孔孟所未备,把儒学推向了一个新阶段。(2)理学对儒家学说的集大成作用。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融汇了历代学者对儒学的研究成果,而且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融化到每个人的血液之中。(3)理学家们在思辨学术中的创见,使儒家思想正本清源。宋明理学达到了思想发展史上的新水平。它提出的范畴、命题,所讨论的问题,是新的;它探究的学术理论的广度和深度,是前所未有的。这个学派是同政治密切联系的,是以治国安民、经世致用、稳定社会、协调关系、完善人的德性为最终目的的。(4)强调个人修行,比如“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它对于现代化所带来的一路下行的世俗化,有一定的道德逆挽作用。4.宋明理学的影响(1)积极:宋明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对人的人格、气质、品行、立志、责任感等方面的塑造具有积极的作用。(2)消极:“三纲五常”等伦理道德维护了君主专制统治,摧残、扼杀了人们的自然欲求,抑制了思想的自由发展。史料引证史料宋瓷一扫唐之鲜艳,追求细腻浸润、色调单纯的趣味;而宋代山水画则采用水墨淡彩,表现出人与自然无间的亲密交融和牧歌化的心情和思绪;在服饰风格上,这一点表现得更为明显,朝廷多次定制申饬“务从简朴”、“不得奢靡”,不少学者也纷纷提倡服饰要简洁、朴实。
学会分析这段史料反映了程朱理学在思想上对封建伦理纲常的强调,某种程度上束缚了人们的思想,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当时的审美和意识形态,许多艺术形式追求空灵、含蓄、自然、平淡。1.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产生的条件有哪些?(1)经济因素:①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与发展。②统治者极力推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2)阶级基础:工商业者阶层队伍扩大。(3)思想因素:宋明理学日益僵化,三纲五常扼杀人的天性,科举考试使思想界因循守旧。(4)政治因素:统治者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专制统治走向腐化。重点三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2.明清之际进步思想的主要特点(1)反传统、反教条。以“异端”自居的明朝进步思想家李贽,指责儒家经典并非“万世至论”,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他还提出男女平等和“万物皆生于两”的观点。(2)反对封建专制统治。清初黄宗羲揭露君主“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得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的结论。(3)带有一定的民主色彩。顾炎武提倡“众治”,反对“独治”;强调“经世致用”,力图扭转明末不切实际的学风。当时其他思想家还提出了种种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这些思想对晚清民主思潮的兴起产生了一定的影响。(4)反映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黄宗羲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的主张。史料引证史料一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李贽《藏书·世纪列传总目前论》史料二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黄宗羲《原君》史料三顾炎武提出:“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应当“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才能大治,还提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他反对道学空疏浮泛的学风,提倡走出门户,到实践中求得真知。——《中国思想通史》学会分析史料一表明了李贽反对以孔子的是非观为标准的思想;史料二表明了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的民主思想;史料三表明了顾炎武的民主思想及经世致用的学术观念。三则史料综合说明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们的进步思想对晚清民主思潮兴起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具有向近代转变的意味,但没有从根本上动摇儒学作为文化主导的地位。3.明清之际思想批判对儒家思想的发展(1)继承:主张和谐发展;敢于探索,强调力行。(2)批判: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独裁,提出限制君权;经济上,重视手工业和商业,提倡“经世致用”、“工商皆本”;思想上,批判程朱理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家思想体系。(3)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具有早期启蒙性质和民主色彩。4.对明清之际进步思想的评价(1)积极影响①实事求是的治学方法开清代考证学术之风气,而立足现实、学以致用的观念为后世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来源。②批判君主专制制度,提出种种限制君权的理论设想。对君主专制统治造成了强烈冲击,给后世民众以深刻启迪。(2)局限性:并没有成为时代主流思想,对其所处的时代产生的影响是有限的。作为地主阶级的儒家代表,仅仅反映了当时社会不公平不合理的现象,并没有解决实际问题。[师生互动]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为什么没有成为社会主流思想?提示
(1)明清之际的资本主义萌芽较脆弱,使进步思想的发展缺乏强有力的物质基础。(2)中国文化传统的束缚和影响。(3)高度强化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压制。
1.(2011·广东)“虎溪三笑”讲的是儒者陶渊明、道士陆修静、僧人慧远一起品茗畅谈、乐而忘返的故事。故事本身是虚构的,却在唐宋诗歌、绘画作品中时有出现。据此可以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当时A.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B.佛教开始传入中国C.诗歌创作呈现繁荣局面D.绘画风格以写实为主高考与命题感悟高考解析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的理解。B项是西汉末年,C项是唐朝与时间限制“唐宋”不符,D项“写实”与题干“故事本身是虚构”矛盾。材料“虎溪三笑”反映的是儒、道、佛的融合,唐宋诗歌、绘画作品说明“三教合一”趋势,故选择A项。答案
A2.(2011·天津)长期以来,儒学是一种士大夫之学。明代思想家李贽则提出要正视“世间惟下下人最多”的现实,强调“我为下下人说,不为上上人说”。这说明李贽A.反对儒家的正统思想 B.倡导只为下下人说C.批判地发展传统儒学 D.抨击君主专制制度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材料信息解读能力。从材料可以看出李贽认为普通百姓占据了人口的大多数,一种思想学说要为大多数人服务,被大多数人所拥有,这既是对儒学被少数人垄断的批判,也是对儒学的发扬光大。答案
C3.(2011·北京)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在清代被列为禁书,其主要原因是该书A.将人性与天理对立起来B.质疑孔子的权威性C.主张儒、佛、道三教合一D.抨击君主专制制度解析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记忆与理解。明末清初思想界出现了黄宗羲等为代表的鼓吹早期民主,反对封建君主专制的思想家,给后世民众以深刻的启迪。A是朱熹的观点,C是唐代儒学家的观点,B是李贽的观点。因此选D项。答案
D4.(2012·浙江)人类文明历经千百年的隔绝、碰撞、交融,不断走向新的“解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间发生了人类精神的奠基。这个时代称为“轴心时代”。在此时代中,许多杰出的思想家几乎同时产生于中国,印度与西方,而他们互不知晓。——摘编自雅斯贝斯《哲学导论》材料二李贽: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咸以孔子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顾炎武:且叹夫百余年以来之为学者……置四海之困穷不言……以无本之人,而讲空虚之学,无见其从事于圣人而去之弥远也。王夫之: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日之有昼夜,犹人之有生死,世之有鼎革也。纪世者以一君为一世,一姓为一代足矣。——李贽《藏书》、顾炎武《亭林文集》、王夫之《思问录》材料三主张改制的人,往往引证中国历史及孔子之言,以破中国不能维新之说。……谓经书系孔子假古人言论,按自己的想法写成,证明孔子亦是一位维新派。……倡导维新的人物,无一不受到西方的影响。真正了解西方文化,又有洞悉中国病源所在的为严复。——摘编自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1)结合所学,指出“轴心时代”中国思想家孔子、老子思想的主要内容,并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在西方学术史上的地位。(2)根据材料二,分别概括李贽、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3)材料三中“证明孔子亦是一位维新派”的思想家是谁?他在这方面的代表作是什么?概述严复在宣传维新理论上的贡献。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从宏观上把握材料,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第(1)问,首先根据所学知识概括孔子、老子思想的主要内容,然后综合苏格拉底和亚里士多德的学术贡献,概括其学术地位,注意与孔子、老子在中国学术史上的地位作比较。第(2)问,要根据三则材料分别概括他们的思想。第(3)问,由材料三中“谓经书系孔子假古人言论,按自己的想法写成,证明孔子亦是一位维新派”可以看出这是康有为的《孔子改制考》内容的体现;严复的最主要贡献是译著了《天演论》,先根据材料概括,然后结合所学知识把握其思想。
答案
(1)孔子:仁、礼、中庸;老子:道、无为、小国寡民。苏格拉底: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我”;亚里士多德: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2)李贽:反对盲从孔子,认为不能以“圣人”之言作为判别是非的标准;顾炎武:注重实学,经世致用;王夫之:强调“天地之化日新”,提出了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3)康有为。《孔子改制考》。翻译《天演论》;宣传、提倡进化论,成为维新派的理论武器。1.(立意:从文明的传承与发展的角度看儒家思想的演变)儒学从创立到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主流思想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在此过程中不断与时俱进,适应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创新是儒家思想不断发展演变的动力。理学的出现与走向成熟,体现了儒学的新发展。这一新发展主要表现在A.提出君权神授,强调尊君B.将儒家伦理提升到“天理”的高度C.继承德治主张,强调民本思想D.形成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思想体系仿真命题解析理学将儒学的忠、孝、节、义提升到了“天理”的高度,并形成一整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思想体系,B、D两项相比,D项是主要表现。A项应是西汉董仲舒的重要主张;C项由孟子最早提出。故选D项。答案
D2.(立意:宋明理学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民族精神方面的影响)明朝嘉靖年间,户部主事海瑞向深居西苑、潜心修道、不理朝政的皇帝上疏,直言其“竭民脂膏,滥兴土木,二十余年不视朝,法纪弛矣”。此举A.意在规劝嘉靖皇帝遵守法律B.履行监察部门的监督职责C.体现了理学倡导的社会责任感D.反映了君臣间的权力之争解析海瑞的上疏属于忧国忧民,没有体现君臣权力之争。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贸安全综合知识题库及答案解析
- 电力职业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 绵阳光子科创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中层及员工备考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餐饮管理师《餐饮经营管理与食品安全》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全科医生常见病例诊断治疗模拟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考试考前冲刺测试卷附有答案详解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
- 造价工程师之土建建设工程计量与计价实务考前冲刺模拟试卷A卷含答案
- 会议接待服务师安全理论知识考核试卷含答案
- 钻石琢磨工安全规程测试考核试卷含答案
- 玻璃制品加工工班组评比模拟考核试卷含答案
- 枣树常见病虫害课件
- GB/T 41304.2-2022知识管理方法和工具第2部分:设计理性知识建模
- 发酵罐染菌分析思路与纠正预防措施
- 八大特殊作业(八大危险作业)安全管理知识与规范培训课件
- 生物硫磺课件
- 论语名著导读课件
- 《罗织经》全文及翻译
- ISO 31000-2018 风险管理标准-中文版
- 提高安装永久起搏器患者术后24h下床活动率品管圈
- 偏振光实验报告(物理系)
- JJF1208-2008沥青针入度仪校准规范-(高清现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