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0.〔2018•XX炎炎夏日,烈日下海滩的沙子热得烫脚,而海水很清凉,榜晚落日后,沙子凉了,海水却依然暖暖的,这主要是因为海水和沙子具有不同的〔A.密度 B.内能 C.热量 D.比热容[分析]水的比热容大,在吸收和放出相同热量时,与同质量的其他物质相比,其温度变化小。[解答]解:水的比热容比沙子的比热容大,同样受热或冷却的情况下,吸收或放出相同热量,水的温度变化比沙小,因此,在受太阳照射条件相同时,海水比沙滩的温度低,放出相同热量时,海水比沙滩的温度高,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水的比热容大在生活中的应用的了解,是一道基础题。3.〔2018·XX下列实例中与"水的比热容较大"这一特性无关的是<A.让热水流过散热器供暖B.用循环水冷却汽车发动机C.沿海地区昼夜温差较小D.夏天在房间内洒水降温故选:D。17.<2018·威海>生活中常用的温度计里面的液体不使用水,请写出两个原因:;.17.水的比热容比较大水的凝固点比较高〔或水在0℃就开始结冰、0℃~4℃时水会反常膨胀24.<2018·威海>在探究热现象的实验中,小明将质量相等的冰和石蜡分别装在两个相同的试管中,并放在一个装有水的大烧杯中进行加热,如图13甲所示,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13乙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将两试管放在同一个装有水的大烧杯中进行加热,目的是。<2>由图13乙可知,<选填"A"或"B">是冰,该物质在第4分钟时的状态为__,冰在熔化过程中增大<选填"分子动能"成"分子势能",当冰全部熔化后,继续加热使烧杯中的水沸腾并持续一段时间,发现试管中的水始终不会沸腾,其原因可能是。〔3加热1分钟,冰、石蜡均为固态,由图13乙可知,此时〔选填"冰"或"石蜡"的比热容较大。18.〔2018·XX标准大气压下,质量为0.5kg、温度为70℃的水放出4.2×104J的热量,水的温度降低了__℃[c水=4.2×103J/〔kg•]。18.204.〔2018·XX下列有关热和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BA.发生热传递时,温度总是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B.一块00C的冰熔化成00C的水后,温度不变,内能变大C.内燃机的压缩冲程,主要通过热传递增加了汽缸内物质的内能D.夏天在室内洒水降温,利用了水的比热容较大的性质16.〔2018•XX"烧烤"是年轻人喜欢的一种美食。空气中弥漫着"肉香"味,这是分子的结果;食物烤熟是通过的方式改变其内能的。[分析]〔1扩散现象,是指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2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解答]解:空气中弥漫着"肉香"味,这是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属于扩散现象;食物烤熟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其内能的。故答案为:扩散;热传递。[点评]本题是一道综合题,考查了学生对分子的热运动、改变内能大小的方式的理解,是中招的热点。9.〔2018•枣庄以下几条摘录是出自某同学在学习"内能"一章时的课堂笔记,其中不正确的是〔A.扩散现象不能在固体之间发生B.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C.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D.摩擦生热是通过做功的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分析]〔1固体、液体、气体都能发生扩散现象;〔2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3晶体熔化时,吸热但温度不变;〔4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解答]解:A、固体、液体、气体都能发生扩散现象,因此,扩散现象能在固体之间发生,故A错误;B、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故B正确;C、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晶体熔化时,吸热但温度不变,故C正确;D、摩擦生热是通过做功的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与热学相关的几个物理量,包括扩散现象、分子间的作用力、吸放热与温度的关系、改变内能的方法等,有一定综合性,但难度不大。22.〔2018•枣庄某班同学利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1在图甲中除了所给的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有天平和秒表。加热过程中,水和煤油吸收热量的多少是通过加热时间长短来判断的。〔2实验中第1、2两个小组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实验组别液体质量/g初温/℃末温/℃加热时间/min1水200254013.5煤油20025406.52水200254012煤油20025405.5通过分析实验数据,能够得出的结论是: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温度,吸收的热量不同〔或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温度,水吸热的热量多。〔3图乙是第1组同学绘制的"吸收热量一时间"和"温度一时间"图象,能正确描述该实验真实情况的图象是C〔选填序号。〔4使质量相同的水升高相同的温度,加热时间应该相同,但1、2两组的同学在交流实验数据时发现:第1小组的加热时间明显偏长,其原因可能是酒精灯的火焰大小不同。〔5这两组同学对图甲的装置进行了改进,将分别装有水和煤油的试管放在同一个烧杯中用水加热,如图丙所示,而不是用两个酒精灯分别加热,这样做的好处是在相同时间内水和煤油吸收的热量相同。[分析]〔1我们使用相同的酒精灯通过加热时间的长短来比较吸热多少,这种方法叫转化法。比较物质吸热能力的2种方法:①使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吸收的热量〔即比较加热时间,吸收热量多的吸热能力强②使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即加热相同的时间,比较温度的变化,温度变化小的吸热能力强;〔2纵向分析表中数据找出相同的量和不同的量,分析析得出吸热与变化量的关系;〔3根据〔1〔2分析;〔4从酒精灯的火焰大小考虑;〔5从吸收热量相同比较。[解答]解:〔1根据转换法,水和煤油吸收热量的多少是通过加热时间的长短来比较吸热多少;故还用到秒表;〔2通过分析实验数据,能够得出的结论是: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温度,吸收的热量不同〔或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温度,水吸热的热量多;〔3加热时间相同,吸收的热量相同,故AB错误,由表中数据,由〔2知,加热相同时间,水升温慢,故C正确,D错误;〔4使质量相同的水升高相同的温度,加热时间应该相同,但1、2两组的同学在交流实验数据时发现:第1小组的加热时间明显偏长,其原因可能是:酒精灯的火焰大小不同;〔5将分别装有水和煤油的试管放在同一个烧杯中用水加热,如图丙所示,而不是用两个酒精灯分别加热,这样做的好处是:在相同时间内水和煤油吸收的热量相同。故答案为:〔1秒表;加热时间长短;〔2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温度,吸收的热量不同〔或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温度,水吸热的热量多;〔3C;〔4酒精灯的火焰大小不同;〔5在相同时间内水和煤油吸收的热量相同。[点评]本题比较不同物比质的吸热能力,考查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的应用和比较吸热能力的方法,为热学中的重要实验。5.〔2018·潍坊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B.60℃的水一定比30℃的水含有的热量多C.热传递过程中,热量由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D.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解析: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比如,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故A错误;B、热量是过程量,不能说含有热量,故B错误;C、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放出热量,低温物体吸收热量,即热量由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故C正确;D、物体的内能增加,可能是从外界吸收热量,也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功,故D错误。故选C。14.〔2018·潍坊〔多选题将某种固态物质放入加热功率恒定的装置中,对其加热至沸腾,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关于该物质说法正确的是〔A.固态时是晶体B.在ab段内能增加C.在cd段仍需吸收热量D.固态时的比热容比液态时大解析:A、由图象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保持50℃不变,所以熔点为50℃,并且为晶体,故A正确。BC、由图象可知,该物质在ab段是熔化过程,晶体熔化时,仍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但内能增加,故BC正确;D、由图象可知,相同的时间内OA段升高的温度大于BC段升高的温度,由Q=cm△t可知:当吸收的热量和质量都相同时,△t越大比热容就越小,固态时的比热容比液态时小,故D错误。故选:ABC。8.〔2018·滨州关于分子,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A.红墨水在水中散开说明分子间有斥力B.吸盘能牢牢吸在玻璃上,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C.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D.糖在热水中溶解得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解析:A、红墨水在水中散开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并不能说明分子间有排斥力,故A错误;B、吸盘能牢牢吸在玻璃上,是因为大气压强,不能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故B错误;C、尘土飞扬属于宏观物体的运动,是机械运动,不属于分子运动,故C错误;D、糖在热水中溶解得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故D正确,故选D。22.〔2018·XX大多数汽车防冻冷却液是以水和乙二醇为原料混合而成的,其中主要成份是水,这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大的特点。配制防冻冷却液时将乙二醇加入水中,二者混合后实际的总体积小于混合前水和乙二醇的总体积,这说明分子是运动的,同时也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隙。[分析]〔1水的比热容比较大;〔2乙二醇与水充分混合后,得到溶液的体积小于小于混合前水和酒精的总体积,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隙。[解答]解:〔1因为水的比热容大,质量相同时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多,故大多数汽车防冻冷却液是以水和乙二醇为原料混合而成的,其中主要成份是水,就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大的特点;〔2水和乙二醇充分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混合前水和乙二醇的总体积,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隙。故答案为:比热容大;分子之间有间隙。16.〔2018•XX探究物质的吸热能力数据如图,用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给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加热,测得数据如下表:升高的温度t/℃20304050加热水的时间t/s6090120150加热煤油的时间t/s30456075结论①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水比煤油吸收的热量多。②一定质量的水,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与升高温度乘积之比,叫做水的比热容。它在数值上等于1kg质量的水,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分析]①我们使用相同的加热器通过加热时间的长短来比较吸热多少,这种方法叫转化法;②根据比热容的下定义回答。[解答]解:①根据转换法,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加热时间长,故水比煤油吸收的热量多。②一定质量的水,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与升高温度乘积之比,叫做水的比热容。它在数值上等于1kg质量的水,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故答案为:①多;②质量与升高温度;1kg。[点评]本题考查转换法、比热容的定义、数据分析的能力。17.〔2018•XX夏天,游泳后刚从水中上岸会感到冷,是因为水分蒸发从人体吸热的缘故。[分析]液体蒸发时吸热,温度降低。[解答]解:夏天,游泳后刚从水中上岸会感到冷,是身上的水汽化成水蒸气,这种汽化方式为蒸发,水蒸发吸受热量。故答案为:蒸发。[点评]本题考查蒸发吸热,属于基础题。19.〔2018•XX质量之比为2:3的甲、乙两种液体,当它们吸收的热量之比为7:5时,升高的温度之比为6:5,则甲、乙的比热容之比为7:4。[分析]知道两物体的质量之比、升高的温度之比、吸收的热量之比,利用吸热公式求甲乙两物体的比热容关系。[解答]解:由题知,m甲:m乙=2:3,△t甲:△t乙=6:5,Q甲:Q乙=7:5,因为Q吸=cm△t,所以===,解得:==7:4。故答案为:7:4。[点评]本题采用公式法求比值,学生要灵活的运用公式进行计算,要细心,防止因颠倒而出错。6.〔2018·聊城关于温度、内能、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物体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
B。物体运动越快,内能越大C.热传递能改变物体的内能
D.0℃15.〔2018·XX将盛有凉牛奶的瓶子放在热水中<如图所示>,通过_热传递_方式改变牛奶的内能,
图中乙是250g牛奶与热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则牛奶在加热过程中吸收的热量为___1.25×104______J.[C牛奶=2.5×10³J/〔㎏·℃]
7.〔2018·东营水煎包是东营特色名吃,其特色在于兼得水煮油煎之妙,色泽金黄,一面焦脆,三面嫩软,皮薄馅大,香而不腻。在水煎包的制作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B①水煎包"香气四溢",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②水煎包能被煎成金黄色,是因为油的沸点比水的沸点低③木柴燃烧时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④往热锅内倒入水会产生大量的"白气","白气"是水汽化形成的⑤锅盖不断被水蒸气顶起而发生"跳动",此时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锅盖的机械能A.①②③⑤B.①③⑤C.①③④⑤D.②③④⑤13.〔2018·XX暑假里,小丽跟妈妈去XX动植物园游玩。如图12所示,植物园区鲜花盛开散发出阵阵花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______________,动物园里黑天鹅在水中嬉戏,黑天鹅与水中倒影的大小___________。13。无规则运动〔热运动相等8.〔2018·XX一种被称为"笑气"的成瘾性麻醉气体〔N2O已开始毒害青少年,不法分子利用气体分子在不断做无规则运动的特点,使人不知不觉中毒上瘾。长期吸食"笑气"会导致人中枢神经系统受损而瘫痪。同学们务必保持高度警惕![解答]解:"笑气"〔N2O是由分子组成的,气体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吸食后使人不知不觉中毒上瘾。故答案为:做无规则运动。7.〔2018·黔南太阳能安全、卫生、环保,我国近年来大力开发了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飞机等。一同学家中太阳能热水器容量为0.1m3,则满箱水的质量为100kg:太阳能热水器1h使满箱水从20℃升高到30℃,水吸收的热量4.2×106J。[解答]解:〔1由ρ=可得,水的质量:m=ρV=1.0×103kg/m3×0.1m3=100kg;〔2水吸收的热量:Q吸=cm△t=4.2×103J/〔kg℃×100kg×〔30℃﹣20℃=4.2×106J。故答案为:100;4.2×106。〔2018·黔南〔2如图乙,提起水平接触水面的玻璃板,需要的力大于玻璃板的重力,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2当玻璃板与水面接触时,玻璃板与水分子之间存在作用力,当用力向上拉时,除重力外,还要克服水分子间的作用力,所以拉力比玻璃板的重力要大,反映了水分子和玻璃分子间存在引力的作用。〔2分子之间存在引力。7.〔3分〔2018•XX端午节吃粽子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对"煮粽子"的情景分析正确的是A.粽子温度升高,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来增大内能B.锅边沿冒出的大量"白气"是水蒸气C."粽子飘香"说明分子在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D.水温升高,水的比热容变大考点:物态变化、分子动理论、比热容专题:物质的形态和变化、内能解析:A.粽子温度升高,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来增大内能,错误,是通过热传递来改变内能的。B.锅边沿冒出的大量"白气"是水蒸气,错误,水蒸气看不见,看见的是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C."粽子飘香"说明分子在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正确。D.水温升高,水的比热容变大,错误,物质的比热容在状态没有改变时,比热容不改变。故选C6.〔2018•XX汽车紧急刹车时,轮胎温度急剧升高,内能增大,图中四个事例中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与之相同的是〔[分析]改变物体内能有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做功主要有摩擦生热和压缩气体做功,做功实质是能量的转化;热传递是内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是从一个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其实质是能的转移。[解答]解:汽车紧急刹车时,轮胎与地面摩擦,克服摩擦做功,轮胎温度急剧升高,内能增大,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的;A、钻木取火是克服摩擦做功,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故A正确;B、金属勺放在热汤中,金属勺吸收热量,是通过热传递改变内能,故B错误;C、食品放入冰箱内,食品放出热量,属于热传递改变内能,故C错误;D、物体放在取暖器旁边,会吸收热量,属于热传递改变内能,故D错误;故选:A。[点评]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是等效的,但有着本质的区别:做功是能量转化的过程,是其他形式能和内能的转化;热传递是能量的转移过程,是内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13.〔4分〔2018•XX在太空中,把各种固态材料放进特制的太空炉,对材料加热使其内能〔选填"增大"或"减小"而熔化,再降温使其变成新的固态材料,然后随着卫星或飞船返回地球,这样的加工的材料叫太空材料。当一块加工好的太空材料从太空返回地球时,其质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考点:内能、质量。专题:内能、物质的属性解析:改变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质量是物质的属性,不随温度、状态、形状、位置的变化而变化。答案为:增大、不变。12.〔2018•呼和浩特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某同学选取相同质量的水和食用油各200g,用如图甲所示两组相同的器材进行了实验,水和食用油相同时间吸热相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物质初始温度/℃加热时间/min最后温度/℃水20645食用油20670〔1请在图乙所示的坐标图上,作出两组实验数据的"温度一时间"图象:〔2由实验数据分析可知,水的吸热能力强〔选填"水"或"食用油";〔3若加热到相同的温度后停止加热,冷却相同时间后水的末温高〔填"水"或"食用油"。[分析]〔1根据描点法作图;〔2我们使用相同的加热器通过加热时间的长短来比较吸热多少,这种方法叫转化法。比较物质吸热能力的2种方法:①使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吸收的热量〔即比较加热时间,吸收热量多的吸热能力强②使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即加热相同的时间,比较温度的变化,温度变化小的吸热能力强;〔3根据△t=分析。[解答]解:〔1根据表中数据,在坐标体系中找出对应的点,然后连接起来,如下所示〔水的温度一时间"图象为黑色,食用油的为红色:〔2由实验数据分析可知,加热相同时间,水升温慢,根据比较吸热能力的第2种方法,水的吸热能力强;〔3因水的吸热能力强,即水的比热容大,根据△t=,若加热到相同的温度后停止加热,冷却相同时间,放出的热量相同,根据△t=,水的温度降低的小,故水的末温高。故答案为:〔1如上;〔2水;〔3水。[点评]本题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考查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的应用和比较吸热能力的方法,为热学中的重要实验。20.〔2018•呼和浩特小丽和小亮在学习了"分子热运动"的知识后,知道"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为此,小丽说:"放在我家衣柜里的樟脑丸过几天就变小甚至消失,就是这个原因。"小亮说:"阳光照到屋子里,有时能看到许多的灰尘在空中飞舞,也是这个道理。"请分别判断小丽和小亮的说法正确吗?并分别说出理由[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比较小,是纳米尺度内的,我们用肉眼是看不到的;我们能够看到的不是分子,是固体的小颗粒。[解答]答: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过几天就变小,说明卫生球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阳光照到屋子里,有时能看到许多的灰尘在空中飞舞,灰尘是固体小颗粒的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所以小丽的说法是正确的,小亮的说法是错误的。[点评]本题考查分子的运动,解答本题我们一定要区分开分子的运动和固体小颗粒的运动。30.〔4分〔2018•XX小明家里的电热水器里装有50kg、20℃的水,通电后将水加热到70℃,已知ρ水=1.0×103kg/m3,c水=4.2×103J/〔kg•℃。求:〔1电热水器里水的体积〔2水吸收的热量。[分析]〔1已知水的质量和密度,利用公式V=得到水的体积;〔2已知水的比热容、质量和初温度,末温度,利用公式Q=cm△t得到水吸收的热量。[解答]解:〔1因为ρ=,所以水的体积为V===0.05m3;〔2水吸收的热量为Q=cm△t=4.2×103J/〔kg•℃×50kg×〔70℃﹣20℃=1.05×107J。答:〔1电热水器里水的体积为0.05m3;〔2水吸收的热量为1.05×107J。[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密度变形公式和热量计算公式的应用,计算环节简单,是一道基础题。12.〔2018•XX下面是两个有关热学方面的观点,请用实例说明它们是错误的。〔1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冰在熔化过程中,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变。〔2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压缩空气做功,使空气温度升高。[分析]〔1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虽然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2做功和热传递都能使物体的温度升高,改变物体的内能;[解答]解:〔1晶体熔化过程中,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如故〔1错误;〔2物体的内能增大,可能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由于外界物体对它做了功;如压缩空气做功,使空气温度升高,故〔2错误。故答案为:〔1冰在熔化过程中,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变;〔2压缩空气做功,使空气温度升高。[点评]本题考查吸热温度不一定升高,以及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是基础题。13.〔2018•XX进入XX市古蔺黄荆老林风景区时,我们闻到了花香,这是花香分子的扩散现象;[分析]〔1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花香分子在空气中做无规则运动越快,人们闻到的花香味越浓烈;[解答]解:〔1我们闻到了花香,这是一种扩散现象,是由于花香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形成的;故答案为:扩散;[点评]物理知识渗透在生活的每个角落,同学们要注意思考、积累。因此在森林中旅游,导游向你建议,不要随意丢弃玻璃瓶,就是这个道理。3.〔1.5分〔2018•XX下列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分析错误的是〔A.夏天,常用干冰给食品保鲜,利用了干冰升华吸热B.烧开水时看见冒"白气",是水汽化生成的水蒸气C.打开酒精瓶的瓶塞后,屋里弥漫着酒精味,这说明酒精分子在不停地运动D.常用水给汽车发动机冷却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大的特性[分析]〔1物质直接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升华,升华吸热;〔2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称为液化,液化放热,"白气"通常是指大量的小水珠;物质由固态变为气态叫升华,升华吸热;〔3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4水的比热容较大,与其它物质相比,在质量和升高的温度相同时,水吸收的热量最多。[解答]解:A、夏天,常用干冰给食品保鲜,干冰有固态直接变成气态,是升华现象,干冰升华吸热,故A正确;B、当水烧开时,从壶嘴冒出温度较高的水蒸气在空气中遇冷放出热量,液化成小水珠,故B错误;C、打开酒精瓶的瓶塞后,教室里弥漫着酒精味,是扩散现象,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故C正确;D、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降低相同的温度,水放出的热量多,所以暖气装置中用水来供热;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所以汽车发动机中用水来冷却,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物态变化,分子运动,以及比热容是一道综合题。7.〔1.5分〔2018•XX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内能增加,可能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B.0℃的冰熔化成0℃的水内能不变C.汽油机的压缩冲程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D.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转移[分析]〔1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内能;〔2物体温度升高或者降低时,内能随着增大或减小;但是物体内能变化时,温度不一定变化;〔3汽油机的做功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压缩冲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4热量是一个过程量,存在于热传递过程中,只能说吸收或者放出热量,不能说含有或者具有热量;热量是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的。[解答]解:A、物体内能增加,可能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外界物体对它做了功,故A正确;B、0℃的冰变成0℃的水,需要吸收热量,尽管质量和温度不变,但内能增加,故B错误;C、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C错误;D、热量是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的,内能大的物体温度不一定高,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物体内能变化时,温度不一定改变;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能的转化,热传递,是一道综合题。12〔2018·XX如图所示,XX人都爱吃牛肉面。牛肉面在制作过程中,很远的地方都能闻到香味,这是由于分子的______造成的。将一碗牛肉面端起来感觉很烫手,是由于通过______的方式增加了手的内能。夹起牛肉面的筷子是______杠杆(选填"省力"、"等臂"或"费力")。12.无规则运动;热传递;费力12.解:(1)端上一碗牛肉面,香味扑鼻而来,这时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做无规则运动;
(2)端碗时很烫手,手从碗上吸收了热量,是通过热传递方式增加了手的内能。
(3)筷子在使用的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的杠杆,属于费力杠杆。
故答案为:无规则运动;热传递;费力。
(1)不同的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分子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
(2)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热传递和做功。
(3)将杠杆的五要素与筷子进行对应,然后再利用动力臂与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即可确定杠杆类型。
本题考查了分子运动、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及杠杆的分类,相对比较简单,属于基础题。3.〔2018·XX对以下各种热现象的解释,其中正确的是()DA.海边昼夜温差变化比沙漠中小--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小B.寒冬,草木上有白霜--是因为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而液化C.深秋,清晨河面上冒"白气"--是因为河面上水蒸气的汽化D.往手臂皮肤上涂些花露水,会感觉凉爽--是因为花露水蒸发时吸热3.解:
A、沿海地区和沙漠地区相比,沿海地区水多,水的比热容大,在相同的吸放热条件下,水的温度变化小,冬暖夏凉,昼夜温差小;沙漠地区多砂石,砂石的比热容较小,在相同的吸热条件下,砂石的温度变化大,故A错误;
B、白霜是固态的小冰粒,它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变成的,属于凝华现象,故B错误;
C、"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故C错误;
D、花露水蒸发时要吸收热量,所以在皮肤上涂一些花露水,花露水蒸发时带走部分热量,会感到凉爽,故D正确。
故选:D。
(1)水的比热容大,在同样吸放热条件下水的温度变化小;
(2)物质从液体变为固态是凝固过程,凝固放热;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过程,熔化吸热;
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是液化过程,液化放热;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过程,汽化吸热;
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是凝华过程,凝华放热。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是升华过程,升华吸热。
本题考查了比热容的应用以及生活中的物态变化,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分清物质变化前后的状态,是中考的热点。2.〔2018·XX如图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壁玻璃筒中放一小团硝化棉,迅速向下压活塞,硝化棉就燃烧起来.这是因为活塞压缩空气做功,达到了硝化棉的燃点.2.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温度升高6.<2018·XXA>XX沿海地区昼夜温差较小,而内陆沙漠地区昼夜温差较大,这主要是因为海水与砂石相比具有较大的CA.密度B.内能C.比热容D.质量17.<2018·XXA>宋词《解语花·上元》中写道"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其中"满路飘香麝"是由于分子在不停地做_______________。17、无规则运动9.<2018·XX>物质M通过吸、放热,出现三种不同物态,如图8所示,甲乙丙物态依次为CA.固液气B.气液固C.气固液D.液固气23.<2018·XX>如图25所示,用加热器给初温均为20℃<1>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25所示,此时乙的温度为__________℃<2>甲液体第30s的内能__________35s的内能<选填"大于"、"等于"、"小于"><3>小明根据图26中。至30s图线及题目所给信息得出:甲液体的比热容比乙液体的大。你认为小明的说法是否正确?__________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_________23.〔158〔2小于〔3正确由题意可知0-30s甲、乙所吸收的热量Q吸相同,由图可知温度变化Δt也相同,由可知,因为m甲<m乙,所以C甲>C乙。4.〔2018·XX端午节,妈妈蒸制粽子的过程中,涉及到的有关物理现象表述正确的是〔A.蒸粽子时,冒出的"白气"是汽化现象B.粽子香味扑面而来,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C.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升高D.蒸粽子主要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答案]B10.〔2018·广西北部湾生活中的热现象随处可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A.夏天酒水降温,是利用水蒸发吸热B.冬天搓手取暖,说明做功可以改变内能C.海边昼夜温差小,是因为海水的比热容小D.端午节米棕飘香,说明分子不停做热运动8.〔2018·XX端午节那天,妈妈煮荼叶蛋时小明闻到浓郁的茶叶蛋香味,这是属于现象。若将质量为2kg的水温度从20℃加热到70℃时,水吸收的热量是J。8.扩散;4.2×105。14.<2018·XX>隔水蒸鸡是XX常见的一道菜,其做法是:将鸡肉用盘子盛好放在装有清水的汤锅上蒸熟盘子里的汤汁是水蒸气形成填物态变化名称烹饪时整个房间都能闻到鸡肉的浓香味,这是发生了象。14.液化扩散1.<2018·XX>泡温泉时感觉身体会发热,这是通过的方式改变了身体的内能。烈日下,小兵去游泳池游泳,他感觉到游泳池边的水泥地面很烫脚,但游泳池里的水却很凉,这是因为水的大的缘故。1.传递热容1.<2018·XX>物理学拓展了人类对微观世界和宏观宇宙的认识。研究发现,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的构成的。1.分子12.〔2018·XX在室温下,用绷紧的橡皮膜把一空锥形瓶的瓶口封上,然后把瓶子放入热水中,橡皮膜会向外凸,下列关于瓶内气体的描述错误的是〔DA.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会加剧B.内能会增大C.质量会不变D.压强会减小2.〔2018·XX液体很难被压缩,主要是因为A.液体分子不停地运动B.液体分子间存在引力C.液体分子间存在斥力D.液体分子间没有空隙答案:C16.〔2018·XX如图所示,用力将空气压缩引米仪的活塞迅速下压,玻璃筒底部的干棉花冒烟燃烧,压缩过程能量的转化方式是▲能转化为▲能。答案:机械;内3.〔2018·XX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的是〔C6.〔2018·XX下列事例中,通过做功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D7.<2018·XX>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D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B.0℃的冰的内能为零C.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D.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33.<2018·XX>当严寒即将来临时,为了预防果实结冰,果农会用水喷洒果树.请你解释这种做法的道理:▲▲.33.水的比热容大降温时能放出更多的热量,且水结冰时会放出热量,可以减慢环境温度的降低,从而保护果实.25.〔2018·XX〔7分如图所示是"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现象"的实验装置,小华将初温和质量相等的色拉油和水分别装在相同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并不断搅拌,每隔0.5min测量一次温度,数据记录在下表中。加热时间/min00.51.01.52.02.53.03.54.0温度/℃色拉油20.020.320.721.523.025.027.029.031.0水20.020.220.521.022.032.024.025.026.0<l>选用相同的酒精灯,是为了使单位时间内色拉油和水▲相同,不断搅拌的目的是使色拉油和水▲。<2>图中已经画出色拉油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开始部分并不是直线,导致此现象的原因是除色拉油外还有▲吸收热量,为尽量减小这种影响,写出一种改进方法:▲。<3>根据上表实验数据,在图中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分析图像可知,当色拉油和水升高相同温度时,▲需要的时间短,▲需要吸收的热量更多。25.<1>吸收的热量均匀受热<2>容器提高容器的初温<3>色拉油水16.<2018·XX>关于温度、内能、热量说法正确的是CA.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B.正在沸腾的水的温度一定是100C.冬天搓手变暖是通过做功使手的内能增大D.热胀冷缩中的"热""冷"是指内能19.<2018·XX>五月五是端午!到处能闻到米粽的飘香,其实这是由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运动所致。19.无规则<或热> 26.<2018·XX>蓄水量为1吨的太阳能热水器现在装满了30℃的水,经过光照后升高了20℃,则水吸收的热量是J。[c水=4.2×103J/〔kg·26.8.4×1072.<2018·XX>下列一些关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其解析正确的是BA.夏天,盛冷饮的杯子外壁出现水珠,这是水的汽化现象B.寒冬,房间窗户玻璃的内表面出现冰花,这属于华现象C.夏天,在教室内酒水可以降温,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原故D.寒冬,在冰雪覆盖的路面上微盐便于除雪,是因为盐可以提高冰雪的熔点10.<2018·XX>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打开香水瓶,不久就满屋子都能闻到香气,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B.打扫教室地面时,看到灰尘在空中飞舞,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C.酒精和水混合后体积减小的实验,说明分子间有引力D.堆在墙角的煤会使墙体内部变黑,说明分子间有引力9.<2018·XX>生活中热现象随处可见,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CA.端午米飘香,能闻到米粽的香味是由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B.夏天在河边觉得沙子热得发烫而水却很清凉,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C.塑料吸盘能牢牢吸在坡璃上,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D.冬天很冷的时候搓手感到暖和,是用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28.<2018·XX>〔5分在探究"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的实验中,加热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使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它们吸收热量的多少,看看这两种物质的吸热情况是否存在差异。〔1为了得到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在实验室里通常使用的测量工具是。〔2在相同条件下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给水和煤油加热,要使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对〔"水"或"煤油"加热的时间更长。〔3根据实验数据,小明作出了水和煤油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选填"a"或"b",煤油的比热容为J/〔kg•℃[C水=4.2×103J/〔kg•℃]。〔4若电加热器上标有"220V,500W",则一个电加热器正常工作10min。消耗电能J。28.:〔1天平;〔2水;〔3a;2.1×103;〔43×105J。14.〔2018·XX劣质的油性油漆、板材、涂料、胶粘剂等材料含有较多的甲醛、苯、二甲苯等有毒有机物,用来装修房屋,会造成室内环境污染,这是因为有毒有机物分子都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这种现象在夏天时特别严重,因为越高,越剧烈。14.温度、分子运动。10.〔2018·襄阳分子热运动和机械运动的研究对象不同:机械运动是,分子热运动是。10.物体;分子。20.〔2018·襄阳〔3分张军在做"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实验时,使用相同的电加热器给水和煤油加热,得到如下数据:〔1本实验中,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是通过比较来反映。〔2分析1、3号烧杯的实验记录,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在质量相等、升高的温度相同时,吸收的热量不同。〔3分析1、2号烧杯的实验记录,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种物质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的有关。20.〔1加热时间;〔2不同物质;〔3质量。烧杯号物质质量m/g初温t1/℃末温t2/℃加热时间t/min1水300203012.32水15020306.23煤油30020306.14煤油30020253.1<2018·XX>作为文明公民,不应该在公共场所吃有气味的食品。请说明其中的道理。答:因为食品的异味会通过空气向四周扩散,给大家造成影响。所以不应该在公共场所吃有气味的食品。<2018·XX>我们感觉手冷时,通常采用搓手的方式使手变暖。请解释这样做的理由。答:因为搓手可以通过摩擦做功使手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所以会使冷手变暖。24.<2018·XX>〔2分为营造清静的生活环境,近两年来,成宁市已经实现所有城区"禁鞭"。燃放鞭炮产生的烟尘飞扬〔选填"是"或"不是"分子运动。24.不是26.<2018·XX>〔3分用天然气烧水,水烧开后,壶盖不断向上动,此过程中能量转化与四冲程汽油机的冲程的能量转化相同;若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有50%被水吸收,在标准大气压下把5Kg的水从20℃加热至沸腾,需完全燃烧m3天然气。〔C水=4.2×103J/〔kg·℃q天然气=4×107J/m326.做功8.4×10-2〔此空2分6.<2018·XX>下列内容中不属于分子动理论基本知识的是<
C
>A.物质由大量分子、原子构成的
B.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C.热量只能自发地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
D.物质内的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5.<2018·XX>如图所示,2018年4月2日8时15分左右,
,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入大气层,绝大部分器件在进入大气层过程中烧蚀销毁,剩余部分落入南太平洋中部区域。天宫一号飞行器在这个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动能和重力势能都增加
B.机械能保持不变C.内能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的
D.减少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成内能25.<2018·XX>工匠用钢铁打制刀具时,有一个重要流程叫"淬火",把刚打制成型的刀具放到炉火中充分煅烧,然后将其迅速放入水中骤冷。现有一成型的合金钢刀具的质量为1㎏,温度为20℃,放入836℃的炉火中煅烧足够长时间,迅速取出放入5㎏、20℃的水中冷却。最后与水达到共同的温度[不计过程中的热量损失,c水=4.2×103J/<kg·℃>,c合金钢=0.42×103J/<kg·℃>]求:〔1此刀具在火炉中吸收了多少热量?〔2淬火后水的温度为多少摄氏度?25.
〔1Q合吸=cm△t=0.42×103J/<kg·℃>×1㎏×<836℃-20℃>=3.4272××105J<2>合金钢和水产生热传递,不计热损,则Q合放=Q水吸把Q=cm△t代入两边,得:c合m合〔t0合-t=c水m水〔t-t0水0.42×103J/<kg·℃>×1㎏×〔836℃-t=4.2×103J/<kg·℃>×5㎏×〔t-20℃解得淬火后水的温度为t=36℃2、<2018·XX>生活中的许多现象都与我们学过的物理知识有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B.钻木取火,利用做功来改变物体的内能C.人工湖能调节气温,利用水的比热容小D.夏天吃冰糕,看到冰糕周围冒"白气"是汽化现象11.〔2018·XXA小册在家煮汤圆,有关煮汤圆过程中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刚从冰箱冰冻室取出的速冻汤圆没有内能B.汤圆内能增大是通过热传递方式来实现的C.汤圆在煮的过程中体积变大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D.汤圆煮熟关火后水不冉沸腾是因为为水分子停止运动12.<2018·达州>如图所示是小李同学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探究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第6min时的内能第8min时的内能〔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该物质在CD段的比热容是AB段比热容的倍〔被加热物质的质量和吸、放热功率不变。12小于;2。3.<2018·眉山>分子动理论是人们用来解释热现象的初步知识,以下几幅图中所描述的物理现象不符合分子动理论内容的是〔D8.<2018·眉山>下表中有几种物质的比热容,小张同学根据提供的数据得出了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C几种物质的比热容/[J•〔kg•℃﹣1]水4.2×103铁0.46×103酒精2.4×103铜0.39×103煤油2.1×103干泥土0.54×103冰2.1×103水银0.14×103A.一杯水比一桶煤油的比热容小B.液体的比热容一定比固体的比热容大C.水吸收或放出热量的本领较强,常用作冷却剂D.比热容是物质自身的性质之一,只和物质的种类有关3.<2018·XX>如图所示,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紧紧压在一起,在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这个实验事实说明〔CA.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 B.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C.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D.分子之间存在斥力3.〔2018·XX关于分子热运动及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扩散现象只能发生在气体与液体中B.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C.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D.0C的冰块内没有内能19.〔2018·XX汽车发动机工作时,需要对它进行冷却。人们常常选用"水"作冷却液,这是因为水的____________
较大,冷却效果好;当水吸收发动机缸体热展后,水的内能____________。19.比热容增加1.〔2018·XX下列用做功的方式使冰熔化的是〔BA.太阳照射B.相互摩擦C.浸入热水D.炉火加热19.〔2018·XX如图所示是发动机采用循环流动的水进行了冷却,这是利用水的较大的特性,若水箱中装有10kg的水,水温上升10℃,水吸收的热量为J.〔c水=4.2×103J/〔kg•C。19.比热容;4.2×105。8.<2018·XX>在研究"不同物质的温度变化与吸热关系"实验中,取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分别装入相同烧杯中,用相同的加热器加热,如图A所示。<1>图B为某时刻的温度,其示数为℃。<2>分析图C可知,吸收相同热量,液体升温更高;液体更适合作汽车发动机的冷却液。<3>若甲、乙液体从图C所示的初温分别升高到40℃和35℃,吸收热量之比为2:1,则甲、乙液体的比热容之比为。8、<1>39<2>乙甲〔33:213.<2018·XX>端午情浓,粽叶飘香。端午节那天,小明家里弥漫着粽子的清香。这一现象表明〔DA.分子间存在引力B.分子间存在斥力C.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慢D.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8.<2018·XX>如图是一辆长达30m的无轨电动列车,它外观采用流线型结构,与燃料汽车相比,行驶时电动机比内燃机的噪声小很多,与有轨电车相比,它拐弯灵活,下列关于无轨电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流线型结构有利用减小行驶中受到的空气阻力B.灵活拐弯时无轨电车的运动状态不改变C.行驶时噪声小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电动车取代燃料汽车可减小对大气的污染[答案]B16.<2018·天津>将图12所示装置中的玻璃板抽掉后,两个瓶了内的气体会彼此进入对方,这种现象叫做____,16.扩散;15.<2018·XX>今年5月在XX省漠河县举行"杜鹃花"节活动中,小红参加了从西林吉镇政府到古莲机场的徒步活动,道路两边白桦林下是绽放的杜鹃花海,以徒步的小红为参照物,杜鹃花是运动〔选填"运动"或"静止"的。闻到阵阵杜鹃花香,这是扩散现象。[解答]解:〔1以徒步的小红为参照物,杜鹃花的位置不断改变,所以是运动的;〔2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我们能闻到杜鹃花香,是杜鹃花的分子运动到空气中,发生扩散的缘故。故答案为:运动;扩散。[点评]此题考查了物体运动状态的判断和扩散现象,是一道联系实际的应用题,难度不大。3.〔2018·XX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BA.冬天大雪纷飞 B.桂花香飘满园C.成群的蝴蝶翩翩起舞 D.美丽的烟花在空中绽放11.〔2018·XX经常下厨的小关发现,同时用相同的燃气灶加热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水和食用油,油的温度总是升高得快些。这是因为〔BA.水的比热容小,吸热后温度升高得快B.油的比热容小,吸热后温度升高得快C.在相同的时间内,水吸收的热量较多D.在相同的时间内,油吸收的热量较多3.扩散现象可以说明CA.分子间有引力B.分子间有斥力C.分子间有间隙D.分子定向运动19.〔2018,XX株洲水煮花生是一道风味小吃。煮花生过程中,通过〔填"做功"或"热传递"方式使其内能增大;利用〔填"机械"或"热"运动使花生仁具有各种调料味。答案:热传导热9.〔2018·XX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无规则运动的是〔AA.扫地时灰尘飞舞B.车加油时,能闻到气味C.加了白糖的水会变甜D.秋天,桂花飘香27.〔2018·XX铁水很热,冷水很冷,但它们都有________能。冬天搓手可以感到温暖,是通过________的方式改变内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题库必背100题附答案详解(综合卷)
- 2025呼伦贝尔农垦集团有限公司社会招聘50人备考含答案详解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基础试题库含答案详解【基础题】
- 2025内蒙古呼伦贝尔扎兰屯市教育系统“校园引才”27人笔试备考完整参考答案详解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从业资格考试真题附答案详解【满分必刷】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综合练习附参考答案详解(基础题)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通关检测卷【必刷】附答案详解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通关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练习题库(夺分金卷)附答案详解
- 押题宝典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题库带答案详解(达标题)
- 冷水机组技术要求及质量标准
- 新版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课件
- 小学地方课程教案(全面完整版)
- 山西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
- 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司机(2020版)
- 《社会学概论》全套课件-PPT
- 动力弹塑性分析滞回模型-迈达斯
- 驾驶员实用英语口语
- 小学六年级上册音乐-第1课《我的祖国》--湘教版(12张)ppt课件
- 脐疗-望脐知健康ppt课件
- 完整版陆河客家请神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