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经济语篇概念隐喻各有的文化特色,比较语言学论文_第1页
中英经济语篇概念隐喻各有的文化特色,比较语言学论文_第2页
中英经济语篇概念隐喻各有的文化特色,比较语言学论文_第3页
中英经济语篇概念隐喻各有的文化特色,比较语言学论文_第4页
中英经济语篇概念隐喻各有的文化特色,比较语言学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英经济语篇概念隐喻各有的文化特色,比较语言学论文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经济活动的运行与发展得到了广泛关注,对经济活动的分析报道也层出不穷。21世纪财经网、(中国日报〕〔ChinaDaily〕等中外权威报刊的经济语篇中存在大量的隐喻描绘叙述,对其分析有助于理解经济活动中的概念,对经济活动起指导作用。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概念隐喻理论出发,在Lakoff和Johnson的分类基础上,将经济语篇中的隐喻概念分类分析,发现概念隐喻在中英经济语篇中的普遍性。汉英民族文化和社会背景存在较大差异,人们的体验认知受其影响也存在差异,因此中英概念隐喻各有文化特色。一、概念隐喻理论早在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就提出了隐喻的概念,他在(诗学〕章。概念隐喻理论以为,隐喻是从始源域〔sourcedo-main〕到目的域〔targetdomain〕的跨领域映射〔cross-domainmapping〕。人们将详细熟悉的概念映射到抽象陌生的概念上,这种映射是单向的和部分的,不是随意的,所映射的部分与原来的部分保持概念一致。以ARGUMENTISWAR为例,用人们熟悉的战争概念来描绘叙述相对陌生的辩论概念。战争可视为一个概念系统,战争作为始源域,将对战双方、紧张局势、胜负结果等因素分别映射到辩论目的域中,使之简单化、详细化。21世纪以来,国内学者对概念隐喻也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束定芳、蓝纯、赵艳芳、王寅、王斌、李福印等学者纷纷展开研究。隐喻已经成为认知科学中的重要话题,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哲学、心理学、语言教学、翻译学等等。从认知角度研究隐喻打开了认知科学的新一页,为将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Lakoff和Johnson在书中总结了概念隐喻的三种类型:方位隐喻〔orientationalmetaphor〕、本体隐喻〔ontologicalmetaphor〕和构造隐喻〔structuralmetaphor〕,它们互相联络,并不孤立。方位隐喻使我们通过空间概念来认识世界。例如:HAPPYISUP;SADISDOWN〔高兴是上,悲戚是下〕。本体隐喻是将抽象情感或概念的非自然物体想象成为具有空间界线和体积的自然物体〔江静,2006〕。例如:INFLA-TIONISANENTITY〔通货膨胀是实体〕。构造隐喻使我们用高度构造性和简单描绘叙述性的概念去构造另外的概念,如TIMEISMONEY〔时间是金钱〕。本文在这里分类基础上进行细分,通过分析语料发现中英经济语篇中概念隐喻的共性和差异。二、经济语篇中的隐喻概念本文将经济语篇中的常见隐喻分为五个隐喻概念:方位性隐喻、市场是战争、资金是流水、经济是建筑物、经济现象是气候。〔一〕方位性隐喻〔Orientationalmetaphor〕方位性隐喻是参照空间方位组建的隐喻概念。将生活中体验得到的上下、高低、前后等空间概念映射到情绪、数量、地位、权利等抽象概念中,构成一系列用方位词表示出的语言形式。在牵涉资金、价格、数量、质量等概念时,方位性隐喻颇为常见。〔1〕武锅股份的国外业务量有所增长,因而,关联交易也逐年攀升。〔2〕仅8个月时间股价即从73.95港币的高位跌至24.85港币,跌幅高达66%。〔3〕Chinalocaldebtsgrowthdown,problemshang.〔4〕Localgovernmentdebtpilesup.〔二〕市场是战争〔Marketiswar〕随着经济商业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剧烈,经济语篇中价格战、贸易战、广告战、工资战频频出现。传统的战争图式中有进攻、防守、对峙、战胜、伤亡、输赢等因素,这些构造被映射到对应的目的域即市场上,就构成了商场如战场的表述。〔1〕当下民用液化气市场竞争停留在低层次上,洋气进军这个市场将使用何种武器?〔2〕Whetheritiscalledatradewarornot,thepunitivemeasuresagainstChinaareapossibilityinEu-rope.〔3〕VWSchief,underfire,fightsback.〔三〕资金是流水〔Capitalisliquid〕水的流动源源不断,富有活力。将水的概念图式映射到经济领域,以更好地解释经济范畴中的概念。〔1〕尽管发行节拍、申购规模得到了控制,但申购资金对二级市场流动性的分流效应仍然存在。〔2〕审计署点名中石油国资流失。〔3〕StatesisnotapartytotheERM,soitcanletitscurrencyfloatmoreprecisely,sinkrelativetothemarkandthecurrencies.〔四〕经济是建筑物〔Economyisbuilding〕良好建筑物的特征是有合理的构造、稳固的基础,能挡风遮雨,不易倒塌。在汉英文化中,人们对建筑的认知类似,将建筑概念映射到经济的稳定与发展中。〔1〕与河南省商务厅及郑州市郑东新区管理委员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为郑州业务的开展奠下稳固基石。〔2〕ThreatofsectorsanctionsmaybedrivingPutintotrytoavoidpenaltiesthatcouldhaveadevastatingimpactonthealreadyshakyRussianeconomy.〔3〕Whenconfidencedisappears,marketsdeclineandcollapse,countriesstumbleandpainbegins.〔五〕经济现象是气候〔Economicphenomenonisclimate〕人们的生产生活与天气的关系非常密切,对天气的关注度非常高,因而气候的隐喻使用在经济活动中也较频繁。〔1〕从IPO正式开闸以来,市场对新股的关注度持续升温。〔2〕国际油价阴晴不定国内成品油调价预期现分歧〔3〕Whetheritisarealtempestorjustastormintheteacupwoulddetermineifauthoritieswillsubstan-tiallyloosenitsmonetarystance.三、隐喻的普遍性与差异性认知语言学以为,概念隐喻与人的体验认知密切相关。汉英虽属不同语系,但由于人们日常生活的体验认知类似,对方位、战争、流水、建筑物、气候等方面的理解认知相近,在描绘叙述经济领域的抽象概念时,运用的概念隐喻类似。这证明,隐喻作为人类基本的认知方式之一具有普遍性。同时,汉英分属汉欧语系,文化和社会背景存在较大差异,认知寓于各自的民族文化与社会背景中,带有各自的文化色彩。概念隐喻是非字面意义的表示出,由推理〔inferring〕得出。在推理中,文化对意义的解读产生宏大影响。举例来讲,战争隐喻中汉语会出现回马枪四面楚歌等具有鲜明中华特点的喻体,蕴含了中华民族丰富的历史典故,打上了民族文化的烙印,也证明了文化对隐喻认知的宏大影响。四、结束语经济活动中的概念对读者来讲较为陌生抽象,隐喻概念形象地解释了经济运行发展的情况,使人们更易理解经济的运作及开展。本文通过对中英报刊经济语篇中隐喻概念实例的分析,说明概念隐喻在汉英经济语篇存在的普遍性,讨论了汉英概念隐喻的差异性及其社会文化原因。本文的研究存在一些缺陷:收集的语料不够丰富,对英语文化的分析不够。本文也希望通过分析汉英经济语篇中概念隐喻的运用,加深对概念隐喻理论的理解,做出更深切进入的研究。以下为参考文献:[1]Aristotle.Poetics[M].Trans.W.H.Fyfe.Cambridge:HarvardUn-iversityPress,1932.[2]Lakoff,GJohnson,M.MetaphorsWeLiveby[Z].Chicago,1980.[3]Lakoff,G.TheContemporaryTheoryofMetaphor[Z].InAnd-rewOrtony(ed),1993.[4]江静.三种概念隐喻的英汉比照研究[J].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