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专题·仿写_第1页
初三专题·仿写_第2页
初三专题·仿写_第3页
初三专题·仿写_第4页
初三专题·仿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仿写中天实验仇定荣哲人说道:“伟大的创造源于学习和模仿,文学创作是如此,语文学习也是如此。”

其实,中考尤何尝不是如此呢?典型示例:1.发挥想象,仿写句子。(2分)童年是一个谜,混沌初开,稚嫩好奇;少年是一幅画,色彩绚丽,烂漫天真;青年是一首诗,激情澎湃,________。

答题技巧:符合青年特点,形容词短语。参考答案:乐观自信、浪漫潇洒、热情开朗……

(2001年常州中考题)

2.从除例句以外的23个大写英文字母中任选1个,发挥想像,仿写句子。(2分)例句:A是一座金字塔,是进取。B是两个联结在一起的心,是友谊。C是未满的月牙儿,是缺憾。仿句:

(2002年常州中考题)答题技巧:前句的字母形状好似某一对象,后句应是该对象的某种象征意义或包含的哲理。参考答案:D是一把竖琴,是快乐;O是一轮太阳,是朝气;S是一条曲线,是优美;F是一根拐杖,是帮扶;H是互相牵着的手,是真情;X是人生的交叉路口,是选择;W是一条崎岖的山路,是坎坷。

3.仔细揣摩下面两个语句的内容和写法,再仿写一句。(2分)当一个人怀疑自己时,他忘记了建立自信是一种习惯;

当一个人踌躇满志时,他忘记了谦卑为怀是一种习惯等;

,_____________

。(2003年常州中考题)

答题技巧:前句为反面的不良处境或表现,后句应从正面提出应对策略;句式应与例句一致。参考答案:当一个人悲观失望的时候,他忘记了乐观自信是一种习惯;当一个人浑噩度日的时候,他忘记了阅读好书是一种习惯;

4.仔细揣摩下面两个语段的内容和写法,再仿写一个80字左右的语段。(4分)有一个人去应征工作,随手将走廊上的纸屑放进了垃圾桶,被考试官看到了,他因此得到了这份工作。

——原来获得赏识很简单,养成好习惯就可以了。有个青年在脚踏车店当学徒。有人送来一部坏了的自行车,他除了将车修好,还把车子擦拭得漂亮如新。车主将自行车领回去的第二天,那个青年被挖到他的公司当了领班。

——原来出人头地很简单,吃点亏就可以了。

(2004年常州中考题)答题技巧:叙事简明、完整;结论贴切,能准确反映事件的意义或蕴含的道理。参考答案:有一家商店经常灯火通明,有人问:“你们店里用什么牌子的灯管?那么耐用。”店主回答说:“我们的灯管也常常坏,只是我们坏了就换而已。”

——原来保持明亮的方法很简单,只要常常更换就可以了。有个小孩对母亲说:“妈妈,你今天好漂亮。”母亲问:“为什么?”小孩说:“因为妈妈今天没有生气。”

——原来要拥有漂亮很简单,只要不生气就可以了。仿写要领

1.句式相同——仿句必须与试题提供的例句保持一致。

2.修辞一致——仿句所用的修辞,必须与例句一致。有些题目,明确要求仿句必须与例句构成排比,就更要注意。

3.对象同类——陈述的对象应优先考虑与例句陈述的对象是同类事物,实在不行,可以是不同类事物。

4.结构对称——努力追求“对联”风格,词性相同、词义相对、字数相同或相近。

5.富有文采——语句优美,展示文学才华。

6.情感健康——格调高雅,热情奋进,不可流露消沉、颓废的情绪。

常规型仿写题变式型仿写题

从表面上看,并不感觉到是仿写题,题干和问题本身,一般不会直接提到仿写,但只要仔细分析,就会发觉仍然是仿写题;而且一旦知晓是仿写,发现了内在的规律,捕捉到了隐含的“玄机”,答案就唾手可得。

【例1】

“三”这个数字也被广泛地应用于时空和算数。凡极言时间之长、空间之大、数量之多,古时多用三或三的倍数来表示。如“三人行必有我师”、“三思而行”、“十八层地狱”等。(3分)

该段介绍“三”在时空和算数方面的表达功能,下面几个成语中的“三”却恰与之相反。请以这几个成语为例,在该段后面再补写一段话。三寸金莲三言两语三三两两

(2005年常州中考题)答题技巧:从第二、第三句发现规律,先说说“三”的作用,后举例。

有时,表示时间之短、空间之小、数量之少,古时也用“三”来表示。如“三寸金莲”、“三言两语”、“三三两两”等。【例2】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已正式下闸蓄水。为了让船舶上下通行,大坝建有五级永久船闸。(如图所示)船上下通行时须穿过永久船闸的五级船闸。如,船从坝的下游往坝上通行时,先进入五闸室,入口处的闸门关闭后,船闸自动充水,将停泊在五闸室内的船往上抬升,待该闸室内的水位与四闸室平行时,打开闸门,船“上”到四闸室。如此反复,船像爬楼梯一般不断攀升,直到到达坝上水面,完成过闸过程。请问:船如果是从坝的上游往坝的下游通行时,又如何通过永久船闸呢?(答案限120字以内)(4分)上下一放一下降低二下二下下落底

【例3】

齐大饥。黔敖(齐国一富商)为食(准备食物)于路,以待饿者食之(给他们吃)。有饿者蒙袂(mèi)辑屦(袖子遮着脸,拖拉着鞋),贸贸然(两眼昏昏无神的样子)来。黔敖左奉(捧)食,右执饮,曰:“嗟(喂)来食!”饿者扬其目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终不食而死。——《礼记.檀弓》

“嗟来之食”的故事流传至今,已成为一个成语;请根据《现代汉语词典》对“拔苗助长”的释义,解释它的意义。

【拔苗助长】宋国有个人,嫌禾苗长得太慢,就一棵棵地往上拔起一点,回家还夸口说:“今天我帮助苗长了!”他儿子听说后,到地里一看,苗都死了(见于《孟子.公孙丑》)。后来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4分)(2004年常州中考题)

【嗟来之食】(提示:答题不超100字。故事情节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不能全文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题技巧:故事叙述大致完整(2分),点明出处(1分),成语意思基本解释清楚。(1分)

参考答案:古时候齐国发生了大饥荒。有个叫黔敖的富商在路上施舍饮食,对一个饥饿的人大声吆喝:“喂!来吃。”饥饿的人说,我就是不吃‘嗟来之食’才落到这个地步的,终于不食而死(见于《礼记.檀弓》)。今泛指带有污辱性的施舍。常州市中考优秀作文中的仿写

不仅在中考试题中,经常出现仿写题,而且在中考作文(特别是满分作文),也不乏“仿写”类佳作。《你在我心里》

倚窗而坐,欣赏朗朗书声,读出悠悠古诗。倚窗而坐,聆听声声教诲,记下漫漫师情。倚窗而坐,倾诉长长心声,铭记真真友情。倚窗而坐,完成页页练习,细数点点繁星。我倚窗而坐,窗——我的挚友,你在我心里。2008年常州中考满分作文开头

旅途漫漫归期远,一封浸湿了泪雨的家书,传递来平安和祝福。梦中花落数十载,一曲深情诵唱的《回家》,传递来无限愁情和期盼。(开头)

海峡对岸,余光中的乡愁传递而来。……

海峡对岸,洛夫的悲痛与绝望传递而来。……

海峡对岸,百万同胞的期盼传递而来。……(正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