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百年孤独》读书笔记一不要温和地走进那良夜对于我这样平庸的读书人,《百年孤独》这种量级的经典给人的压力是很大的。非常汗颜的是,面对经典,我并未激发出见贤思齐或朝闻道般的文学自觉一一当年第一次拜读是因为那是学期的必读书目。硬着头皮读完,便发现马尔克斯早已成功碾碎了我的智商,除了开篇那句“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回想起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之外,我一无所获。再加上当年主讲教授“魔幻现实主义”“后现代”“反传统”“零度写作”“平面化”“原型理论”“互文解读”“空间叙事,,等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操作,我自卑地低下了头,从此放弃了文学理论的考研方向。后又遭遇了时常请我撸串儿喝散啤的那个干巴老头儿一一当年整个大学著名的边缘化硕导、资深愤青,于是就跟着老头儿研究古代文学去了。这样看来,《百年孤独》果然魔幻,我的人生在某种程度上就是马尔克斯改变的,与有荣焉。在通讯和网络极为发达的今天,我们已难切身感受《百年孤独》对中国当代文学的重大影响。但在当年,马尔克斯和《百年孤独》确实掀起了宏大无比的文学浪潮:马尔克斯198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1984年《百年孤独》被翻译成中文在中国出版。当时的中国文坛被彻底震撼了,很快就形成了一股马尔克斯热,直接催生了1985年兴起的“寻根热”。如果我们留意奠定了今日中国文学版图的那些作家和他们的成名作,几乎都多少掩藏着马尔克斯和《百年孤独》的密码。这么多年了,还是莫言老爷子最实在,他曾坦言:“《百年孤独》为中国作家提供了一种在小说不景气的时候挽救小说的方法。”《百年孤独》到底讲了个什么故事?这个问题简单却又深奥。单从文本内容来说,我们不难概括为应考般的标准答案:世界名著《百年孤独》通过对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富有传奇色彩的坎坷命运的描写,展示了这个家族及马贡多小镇百年沧桑的变化(笔者注:语出百度词条和小说各个版本的内容简介)。而如果要讲明白这七代人的故事,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但对小说创作者来说,却值得冒险,于是《百年孤独》的故事架构和叙事技法逐渐成为教科书般的经典案例。今天我们可以看到太多擅长在叙事技巧上闪光的作家或者导演,倒叙、插叙、环形叙事、故事闭环……总之,我们是越来越看不懂了。而家族史也成为长盛不衰的故事类型,一般是爷爷辈儿一笔带过,而后就是本代人为主的叙事,再穿插闪回父辈的恩怨纠葛,最好要有伦理上的混乱和情感上的狗血。不敢说这些叙事手法和内容架构就一定来自《百年孤独》,毕竟一部书即便再令你我高山仰止,我们也需时刻警惕过分赞誉带来的不理性评论。但我们必须承认的是,至少在这两个方面,《百年孤独》做到了极致。马尔克斯成功地将叙事学变成了时空建筑学,他打破过去、现在、将来这种线性结构,对故事的时间线耐心而高超地进行切割和分配。其对小说叙事时间调度之精准与控制之自如,确实无愧于文学大师的称号和诺贝尔文学奖的殊荣。既然是浅谈,我们便不去进行文艺学和叙事学方面更深的探究一一《百年孤独》的叙事学研究早已经成为一门显学。我们不妨就从最浅的叙事符号来欣赏,也依然可以恍然大悟:原来自己看到的很多文学和影视作品都有《百年孤独》的痕迹。举个例子,小说的开篇早已成为人类文学宝库中最经典的开头一一“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回想起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而之后在叙事进入某个精准切割的契点时,这样的符号便不断出现,例如:“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阿尔卡蒂奥将会回想起梅尔基亚德斯为他朗读那一页页不可理解的文字时的颤抖,他自然是听不懂,但那铿锵的音调听起来仿佛教皇通谕的吟唱。”“几个月后,面对行刑队,阿尔卡蒂奥将会回想起此时发生的一切:教室里迷离的脚步声,板凳的磕绊声,最后是黑暗中的躯体以及另一颗心脏的搏动引起的空气悸动。”“多年以后,在临终的床榻上,奥雷里亚诺第二将会回想起那个阴雨绵绵的六月午后,他走进卧室去看自己的头生子。”是否有似曾相识的感觉?这种将过去、现在、将来三个维度杂糅在一起的写法,虽然肯定不是马尔克斯首创,但确实在《百年孤独》中得到了最为典型的发扬。而这样的写法,也渗透到了我们很多的文学和影视作品中,我看到有些质量上乘的网路文学也有不少是这样的结构,印象里以前的《紫川》等一些架空类网路文学便已经带有这样的痕迹。从上面的例子我们看到,《百年孤独》在叙事上并非给我们常规的线性流动感,而是让我们仿佛看到一幅时间织就的巨幅油画一一命运凝固在不同的位置,一切都已注定。这很像《星际穿越》尾声对更高维度的描述一一时间仿佛钢琴般的条状物,也像阿西莫夫《神们自己》里平行宇宙里外星文明所在的世界一一时间也成为固态,就是一个个远处的小山丘。这样看来,《百年孤独》的魔幻现实主义是一种必然,否则是无法承受如此超越的叙事架构和文学想象的。但从文本阅读体验上看,当马尔克斯找到“魔幻”这种适合自身思维和叙事方式的内容外壳时,《百年孤独》便从“叙事炫技”的嫌疑中得到极大的解脱,且给我们更深的阅读震撼。在这方面,若不考虑先后顺序,我们不难看出《百年孤独》确实和莫言先生的风格非常相近,某些时候还让人觉得有些《尘埃落定》的感觉。他们总体上给人的感觉就是,那些魔幻的事情仿佛就长在人物生活的日常中一般自然,时不时就冒出来:煮沸的汤锅放在桌上,会随着一个三岁小孩的寓言,掉到地上打碎;布恩地亚死时下了整整一夜黄花雨;阿玛兰塔与死神交谈,预知自己死期,还给死人带信;乌苏拉煮牛奶久久不开,揭开一看全是蛆虫;阿卡迪奥死时血水流过全镇,一直流到母亲那里;俏姑娘雷梅苔丝随着被闪光的微风吹起的床单升天……之所以如此魔幻的事情,还能与日常的生活平滑地相融,也许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马尔克斯的魔幻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他的魔幻大多源自神话、宗教和民间传说,特别是印第安民间故事。比如,巨人守护冰块取材阿拉伯神话,马贡多的创建仿照了《圣经•出埃及记》,马贡多的毁灭则与《圣经》大洪水的描写很相近,至于更多无处不在的魔幻则仿似印第安老人悠远的民间故事吟唱。工作之后,曾重读《百年孤独》,叙事和魔幻成为印象最深的地方,当时的我不会想到,十年后自己还会再读这本书,那个时候才真正品味出其中一二分深意。这就好像读《红楼梦》,初时读“红”,十二钗和宝黛爱情什么的,后来思“楼”,贾史王薛的内部运营、作者种种运笔和机锋的妙处,最后才是悟“梦”。《百年孤独》也是如此,开始云山雾罩,只觉“百年”所涵盖的无限故事,重重叠叠,魔幻玄妙。而今,第三次再读,才开始琢磨和参悟“孤独”的意味。而那才是《百年孤独》的文眼,也是马尔克斯真正要表达的东西,更是《百年孤独》成为人类文学宝库最璀璨明珠的真正原因。正如马尔克斯在谈起《百年孤独》的创作时曾说:“‘孤独’是这部作品的唯一主题。”《百年孤独》里的人物几乎都处于这种“孤独”当中。这非常有王家卫电影的调调儿,粗糙的生活,细腻的感官,异类的信念,边缘的人生,仿佛永远化不开的梅雨天气,漠漠氤氲中荡过来的缭绕昆腔……“百年孤独”就好似一个魔咒,笼罩着布恩迪亚家族,不,是一切人:从最早一代开始,先前的小镇领导者老霍塞后半生沉迷科学并走火入魔,他一直坐在栗树下沉思,嘴里念念有词,没人能听懂他的呓语,也再也没人走入他的生活。奥雷良诺上校原本是个最擅长煽动民众的人,也发动了无数次战争,然而当他来到权力的巅峰,随之失去了周围人的爱与信任,最终他“宅”回实验室闷头研究金鱼,所有人都已离他而去。阿玛兰塔离开了炙热的爱情,终日织着裹尸布,就这样幽居独处了一辈子。丈夫阿卡迪奥死后,雷蓓卡再也没迈出过家门,最后和老朽颓败的房子一起化为尘埃。纵然坚强如乌苏拉,可以凭一己之力支撑整个家族营生,但最终的结局依然是没人真正爱她,也没人倾听过她,甚至当她的眼睛瞎了,都没人发现。“百年孤独”的发生地小镇马贡多,其实更像是个孤岛,它三面环水,与世隔绝,很原始,很落后,仿佛已完全被现代社会抛弃。从感觉上说,马贡多很有贾樟柯电影里小镇的味道一一孤岛和孤岛上的人们,被四周的现代化包围,纵然他们看到现代的光,但价值和观念的落差,仿佛对其进行了降维打击,他们面对的是一堵永远不可翻越或打碎的玻璃幕墙。有很多人说,马贡多是拉丁美洲的缩影,还有人说,布恩迪亚家族象征着全人类的孤独,这其实并非危言耸听,是很有一些道理的。文学即人学,读文学作品也许不能让我们“变成更好的自己”,但有时却能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只是,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我们走过很多路,付出很多汗水,受了很多委屈,才终于明白,“更好地认识自己”并不等于“变成更好的自己”。《百年孤独》给人最锋利的考验即是:如何在“更好地认识自己”的刀锋上为“变成更好的自己”渡劫重生。人生有时仿佛就像一个圆,起初我们一门心思“变成更好的自己”,经过很多年被现实按在地上反复摩擦,我们就如奥雷良诺一般认清了现实,我们开始重新审视这些,重新审视自己。终于有一天,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又开始一味诋毁和逆反“变成更好的自己”,觉得那就是“学生思维”,这个过程也许会持续到中年,直到自己不知不觉变成了“中年油腻”。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百年孤独》更适合做中年人的摆渡人一一它让我们在还没来得及油腻之前,赶紧走向生命应有的彼岸。孤独虽是一种宿命,但并非就意味着毁灭。在《百年孤独》中,孤独者都是自愿走向孤独的,无论是老霍塞,还是奥雷良诺上校抑或雷蓓卡、菲南达等等。虽然在世俗视角下,他们的生活令人不可思议,但从他们个人的精神世界里,他们其实已经完成了自我的救赎。“现实”是油腻者的通行证,“孤独”是觉醒者的墓志铭。是的,《百年孤独》绝非止步于“孤独”的“丧文学”,相反,它是引导你我这般普通人对抗平庸的“法华经”。书中那些孤独者也许各有各的不幸,但他们借由“孤独”的接引,最终摆脱了精神的焦灼和苦难,找回了内心的平和与宁静。寂寞的人,总是一脸矫揉造作的苦相,惟孤独者精神之光永存,并必然在自我世界中寻得快乐与满足。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医学研究员招聘面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资深运维工程师招聘面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消防员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消防考试题库及答案初级
- 初级会计单选题库及答案
- 2025年策略咨询师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影视制作助理招聘面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统计分析员人员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答案
- 铁路货运安全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创新研究员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工会专业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真题版)
- 单位票据管理办法
- 【2025年】浙江省湖州市【辅警协警】笔试真题含答案
- 图木舒克市供热管理办法
- 安全生产标准化全套档案
- 景区厕所安全管理制度
- 脑卒中康复治疗教案
- 2025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上海市松江区高考英语一模试卷
- 采购交期管理指导手册
- 《抗凝治疗新进展》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