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野先生》课件-002_第1页
《藤野先生》课件-002_第2页
《藤野先生》课件-002_第3页
《藤野先生》课件-002_第4页
《藤野先生》课件-00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藤野先生鲁迅学习目标一、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结构.二、分析人物形象,学习抓住人物的典型事例和特征来表现人物思想品质的写作方法。三、体会作者感情,学习鲁迅先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四、品味含义丰富的语句。藤野严九郎(1874---1945)一九零四年至一九一五年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任教。浙江绍兴人,我国伟大的文学家、革命家、思想家。作品有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彷徨》,杂文集《华盖集》等。

鲁迅(1881-1936)文章写作年代及时代背景:课文写于1926年,回忆了1902—1906年留学日本的片段。鲁迅本想以学医来救国救民,但后来却弃医从文了,我们在本课的学习中会认识到作者思想变化的原因。鲁迅留学日本的经历1902年4月到日本,入东京弘文学院补习日语。积极参加反清爱国活动,在《自题小像》诗中发出“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1904年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两年后弃医从文,想以改变国民精神入手,挽救民族危亡。1906年到东京开始文学活动,翻译介绍外国文学作品,并写出《文化偏至论》等一系列论文。1908年从章太炎学《说文解字》,加入光复会。1909年8月,从日本回国。

上页下页返回参考阅读自题小像

鲁迅

灵台无计逃神矢,

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

我以我血荐轩辕。上页下页返回《自题小像》译诗祖国啊,我的心灵无法逃脱对你的眷恋,虽然你风雨飘摇,象夜晚一样黑暗。即使你并不了解我的情感,我也要将一腔热血向你奉献!1904年鲁迅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鲁迅上过课的阶梯教室听读课文:

注音:

绯红(fēi)油光可鉴(jiàn)不逊(xùn)

芦荟(lú

huì)解剖(pōu)烂熳(màn)

芋梗汤(yù

gěng)

抑扬顿挫(yì

cuò)

匿名(nì)

诘责(jié)

瞥(piē)见深恶痛疾(wù)教诲(huì)

杳无音讯(yǎo)

畸形(jī)

驿站(yì)释义:

绯红:鲜红标致:漂亮。文中是反语,用来讽刺诘责:质问并责备油光可鉴:文中是说头发上抹油,梳得很光亮,像镜子一样可以照人

掌故: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的传说或故事。文中指学校里发生过的一些事情。

不逊:无礼。逊,谦逊。托辞:借口仰扬顿锉:(声音)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深恶痛疾:厌恶、痛恨到极点速读课文,思考:1.在这篇回忆性散文中,作者写早年在日本留学时期的生活。在这段经历中,作者所写的事情都发生在那里?请找出文中表明地点转换的语句。重点写发生在哪里的事情?2.文章标题是对全文思想内容鲜明精炼的概括。你认为课文是以什么为中心记叙的,叙述线索又是什么?表明地点转换的语句:“东京也无非是这样”;“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我离开仙台之后”.东京仙台北京理清文章段落结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在东京在仙台在北京,怀念(1---3)(4---35)(36---38)第二部分:4--34第三部分:35--37第一部分:1--3分析课文本文以为顺序,记叙了:

时间先后地点转换作者在日本的经历.以“我”活动地点的变换为标志全文可分成三个部分:在东京在仙台离开仙台

围绕表现藤野先生的崇高品质这一中心组织材料。叙事线索: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选材:东京上野公园樱花盛开阅读“在东京”:东京上野公园的樱花樱花富士山只不过。表达作者对东京的失望情绪。“无非”是什么意思?表现什么感情?

——留着辫子,不肯剪掉,说明他们效忠清王朝,是思想腐朽的保皇党。

——辫子盘在头顶,又说明他们追求时髦,显示自己是“维新派”。一旦维新失败,还可把辫子放下来,表示是“保皇派”。总之,不伦不类,不土不洋,是首鼠两端的两面派。画出了灵魂“清国留学生”辫子盘在头顶,

说明什么?“形成一座富士山”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标致”是什么意思?在这里是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什么感情?

——原意是漂亮,这里是反语,用于讽刺,表示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厌恶。

——比喻。有嘲讽意味。理解作者修辞的艺术

——不好。“成群结队”表示“清国留学生”逛公园、赏樱花的人很多;“实在”对“标致”起强调作用。删去后削弱了讽刺的力量。“精通时事”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了解许多无聊的事,也是讽刺说法。“成群结队”和“实在”

删去好不好?为什么?

——头发上擦了油,梳得很光亮,可当镜子照。有讽刺作用。

原意是镜子,这里用作动词,意思是照镜子。小知识:“鉴”和“监”:“油光可鉴”是什么意思?有什么表达作用?“鉴”是什么词性?什么意思?

——鲁迅是抱着“科学救国”的目的去日本留学的,但是,这些“清国留学生”置国家危亡于不顾,白天逛公园,晚上学跳舞,打着“维新”的旗号,却又不学无术,思想腐朽,忠君保皇,所以鲁迅厌恶他们。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鲁迅为什么厌恶“清国留学生”?不离题。有两个作用:交代离开东京的原因,引出与藤野先生的交往。表现自己的爱国主义精神(本文暗线,也是主题的一个方面)。理解本段在结构上的作用

这一段并没有写藤野先生,是否离题?在东京所见所闻——清国留学生的丑态修辞:夸张、比喻、反语

所感——

厌恶之极,不屑与之为伍不学无术思想腐朽爱国

虽然得到一些优待和关照,但面对日本人民善良的心地和友好的情谊,作者推断为“物以希为贵”,感到受到的不是尊重,而是一种辛酸,一种弱国国民难于承受的内心的辛酸,这里反映出他极强的民族自尊心。在仙台爱国在仙台相识相处离别课文如何描写初见藤野先生的形象?目睹印象——耳闻亲见——治学严谨生活俭朴学者形象藤野严九郎外貌——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

举止——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声调——缓慢而很有顿挫白描文中具体写了与藤野先生相处的哪几个典型事例,分别表现了藤野先生的什么思想品质?添改讲义正直热忱、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纠正解剖图严格要求、循循善诱、尊重科学关心解剖实习真诚关怀、正直无私、热情了解裹脚认真求实的精神严谨的治学态度正直热诚没有民族偏见治学严谨记叙了与藤野先生相处的哪几

件事?表现了他的什么品质?添改讲义---认真负责纠正解剖图---关心实习---热情诚恳了解裹脚---求实精神品质高尚严格要求抓住人物的

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匿名信事件

看电影事件在仙台

鲁迅在《〈呐喊〉自序》中作过解释:“我的梦很美满,预备卒业回来,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

由此可见,他是怀着救国救民的强烈愿望选择学医。

可就在医专学医时——如课文描述的那样——有一次看枪毙中国人的电影,说是由于“给俄国人做侦探”,而围观的“也是一群中国人”,这使鲁迅受到极大的刺激,于是促使鲁迅萌发“弃医从文”的思想。他“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提倡文艺运动了。”

由此可以看出,选择学医,又弃医从文,深深浸透着鲁迅强烈的救国救民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实践着他“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弃医从文的原因匿名信事件——个人与祖国的尊严受到侵犯看电影事件——思想受极大震动,民族自尊心受到严重挫伤爱国在东京所见所闻----憎恶至极

匿名信事件----愤慨心酸看电影事件----悲愤震动弃医从文----忧国忧民暗线感情线索爱国双线结构:明线: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暗线: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变化(作者的爱国情感—弃医从文)文章最后可看出“我”对藤野先生的感情是怎样的?答:怀念与感激“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一个。”“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藤野先生送给鲁迅的照片

(1)藤野先生帮作者添改讲义,可见他教学认真,并且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能以公正之心对待来自弱国的学生;(2)他纠正作者的解剖图,还向作者了解中国女人裹脚的事,可见他治学严谨求实;(3)他还关心作者思想意识的进步,对作者给予了极大的关心、鼓励和真诚的帮助。藤野先生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能够做到这些尤其难能可贵。所以,他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藤野先生只是个普通人,作者为什么说他“伟大”,请结合具体事例谈谈你的看法。)品味课文似褒实贬的讽刺手法:找出下列句子中明似褒义实为贬义的词语,并体会所表达的讽剌意味。

(4)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正人君子——这是反语,用来讽刺那些为军阀正客张目而自命为“正人君子”的人。主题探究1、关于课文,有下面几种不同的理解,讨论一下,究竟应该怎样理解。(1)标题是“藤野先生”,课文主要赞扬藤野先生的高贵品格。(2)课文大半内容写作者的经历和思想,主要表现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3)课文写作者人生道路上的一段往事,因此既写了藤野先生,又写了自己的思想历程。

歌颂藤野先生是这篇文章的主旨。作者一直怀念藤野先生,作者的爱国主义感情则使作品更有深度,使藤野先生的形象也更为感人。小结(本文中心):

本文依据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和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来记叙。这篇回忆性散文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真挚怀念,赞扬了他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作者追述了自己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文中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给下列句子选择正确的义项:1.大概是物以稀为贵罢。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头,尊为“胶菜”;福建野生着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龙舌兰”。A介绍浙江缺少大白菜,北京缺少芦荟。B分析白菜在浙江、芦荟在北京受优待的原因是物以稀为贵。C指出中国留学生在仙台受优待的原因是仙台没有第二个中国留学生。D用比喻的方法,写出了中国留学生在仙台受优待原因是“物以稀为贵”,表达了一个弱国国民的心酸和隐痛,反映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2.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60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A.作者认为中国是弱国,中国人就是低能儿,日本爱国青年看不起中国人是有理由的。B.作者认为中国是弱国,中国人就是低能儿,只能忍受日本爱国青年的蔑视。C.作者认为中国是弱国,弱国的学生能力差,因此得60分以上就容易被日本学生怀疑。D.作者模拟日本“爱国青年”的口吻,用两层荒谬的推理,表达自己作为弱国国民的极度激愤和无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