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zhuāntí)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历史(lìshǐ)Ⅱ第一页,共40页。时空(shíkōnɡ)坐标第二页,共40页。1.十月革命后,为摆脱内忧外患的局面,苏俄实行(shíxíng)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国内战争结束后,苏维埃政权想通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结果失败了。苏俄随后实行(shíxíng)的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使苏俄经济很快走出困境,为实现工业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随着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完成,逐步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斯大林模式”,其影响非常深远。主要(zhǔyào)线索第三页,共40页。3.随着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斯大林模式弊端越来越明显。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等都曾进行了改革,但他们的改革都没有冲破斯大林体制的束缚,没有从根本上解决(jiějué)苏联存在的严重问题。第四页,共40页。第1课社会主义(shèhuìzhǔyì)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第五页,共40页。学习目标学测要求高考要求1.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2.理解新经济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第六页,共40页。内容(nèiróng)索引基础认知(rènzhī)学习思考深化探究核心(héxīn)突破巩固练习
随堂反馈第七页,共40页。基础认知(rènzhī)学习思考第八页,共40页。一、非常时期的非常政策1.背景(1)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并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2)帝国主义妄图将新生的政权扼杀在摇篮中。(3)国内地主和资产阶级不断在各地发动叛乱。2.内容(1)农业:实行。(2)工业:企业一律收归国有,实行高度集中的管理政策。(3)产品分配:取消,实行实物配给制。(4)强制(qiángzhì)劳动:实行成年人劳动义务制。苏维埃社会主义(shèhuìzhǔyì)余粮收集制自由贸易(zìyóumàoyì)第九页,共40页。3.特点苏俄在战争逼迫的特定环境下采取的军事性非常措施。4.影响(1)积极方面:为战胜(zhànshèng)国内外敌人提供了保证,使苏维埃政权站稳了脚跟。(2)消极方面:执行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弊病和错误,遭到广大农民的反对。易混易错图解(tújiě)识记第十页,共40页。“战时共产主义(gòngchǎnzhǔyì)”政策是苏俄在特定环境下采取的军事性非常措施,适应了战时的需要,具有必要性;同时它又是苏俄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gòngchǎnzhǔyì)的设想和实践,违背了和平时期经济发展规律,不利于生产力发展,具有空想性。易混易错第十一页,共40页。“战时(zhànshí)共产主义”政策图解(tújiě)识记第十二页,共40页。二、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1.经济危机:四年的世界大战和三年的国内战争,尤其是战争结束后继续实行政策,导致工农业产值大幅度下降,人民生活困苦。2.政治危机:经济危机的发生以及余粮收集制的强化,引发工农的抗议和士兵的叛乱,使苏维埃政权面临(miànlíng)严重的政治危机。战时(zhànshí)共产主义第十三页,共40页。三、新经济政策的实施1.原因(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不适应战争结束后的新情况。(2)严重的经济危机(jīngjìwēijī)和政治危机。2.标志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通过《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报告》。第十四页,共40页。3.内容(nèiróng)领域内容农业以固定的
代替余粮收集制工业(1)改变国营企业高度集中管理的办法(2)坚持国家掌握经济命脉,实行经济核算(3)部分国有企业实行____________商业允许商品买卖,实行________分配废除实物配给制,实行
的工资制粮食(liángshi)税国家(guójiā)资本主义自由贸易按劳取酬第十五页,共40页。4.影响(1)新经济政策使苏俄经济走出困境,为国家实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巩固了工农联盟,从而巩固了苏维埃政权(zhèngquán)。(3)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在总结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找到的一条苏俄向过渡的正确途径,是列宁对俄国社会主义建设进行的一次有益探索。社会主义(shèhuìzhǔyì)工业化思维(sīwéi)点拨(1)(2)第十六页,共40页。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表明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已放弃了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和实践,开始从本国国情出发,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改善和巩固工农联盟,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shílì),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思维(sīwéi)点拨第十七页,共40页。新经济政策实施的特点(1)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shèhuìzhǔyì)建设。(2)在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3)是对社会主义(shèhuìzhǔyì)经济传统观念的一次重大突破,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思维(sīwéi)点拨第十八页,共40页。深化探究(tànjiū)核心突破第十九页,共40页。提示变化:由直接过渡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变为间接过渡的新经济(jīngjì)政策。原因:通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起严重的经济(jīngjì)危机和政治危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失败。中心措施:实行国家资本主义。主题新经济(jīngjì)政策1.新经济政策的必要性史料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经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bànfǎ)……直接实现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苏联兴亡史》思考据史料分析,苏俄的经济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变化后的中心措施是什么?提示第二十页,共40页。2.新经济政策的内容与特点史料一必须后退,再后退,从国家资本主义转到由国家调节买卖和货币流通,商品交换没有得到丝毫结果,私人市场比我们强大,通常(tōngcháng)的买卖代替了商品交换。——《列宁选集》史料二对列宁来说,新经济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是暂时的退却,“后退一步是为了前进两步”。——《全球通史》思考(1)据史料一思考“再后退”指的是什么?提示(tíshì)由商品交换后退到市场经济(私人买卖)。提示(tíshì)第二十一页,共40页。提示特点: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指导生产,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启示:制定国家政策应一切(yīqiè)从实际出发、从国情出发,应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社会稳定,符合民意。(2)综合以上史料分析新经济政策的突出(tūchū)特点,从中能得到哪些启示?提示(tíshì)第二十二页,共40页。新经济政策(zhèngcè)的原因及特点(1)原因①直接原因:克服战时共产主义政策(zhèngcè)造成的消极后果,摆脱面临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②根本原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zhèngcè)不是一种与当时生产力相适应的经济体制,战时共产主义政策(zhèngcè)作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一种模式在实践中遭到了失败,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对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进行了重新思考。史论(shǐlùn)总结第二十三页,共40页。(2)特点①运行方式上: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shèhuìzhǔyì)经济建设。②所有制结构:在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③经济理论上:新经济政策是对社会主义(shèhuìzhǔyì)经济传统观念的一次重大突破,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第二十四页,共40页。深化(shēnhuà)提升比较(bǐjiào)“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1)不同点
政策项目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背景国内战争、物资匮乏内战结束、社会政治和经济危机主要内容农业余粮收集制固定粮食税工业工业国有化公有制为主体,公私并存商业国家垄断贸易市场自由贸易分配平均主义按劳分配第二十五页,共40页。特点①行政手段管理经济②单一公有制①利用商品和货币关系(市场)发展经济②部分恢复私有制,公私并存经验教训对战争胜利起重要作用,但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是符合俄国国情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2)相同点①都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政策(zhèngcè)。②都涉及农业、工业、商业等方面。③都巩固了苏维埃政权。第二十六页,共40页。巩固练习(liànxí)随堂反馈第二十七页,共40页。1.读下图,下列引言与图片主题相符合的是A.“一切为了(wèile)前线,一切为了(wèile)战胜敌人”B.“通过国家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C.“谁不加入集体农庄,谁就是与苏维埃政权为敌”D.“今后15年内不仅赶上并且超过美国”答案(dáàn)解析(jiěxī)123456《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插图:“列车上的乘客必须参加一天义务劳动”√第二十八页,共40页。解析“列车上的乘客(chéngkè)必须参加一天义务劳动”体现了劳动义务制,是1918年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与此相关的是A项;B项为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故排除;C项为1927年开始的农业集体化政策,故排除;D项为经济计划,故排除。123456第二十九页,共40页。解析本题抓住题干关键信息:1919年3月及日用必需品由国家统一分配,这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取消自由贸易(zìyóumàoyì)及实行实物配给制有关,故选A。年3月苏维埃政府将全国城乡存在的各种形式的合作社,一律联合(liánhé)并改组为统一的消费公社,规定全体城乡居民都必须加入消费公社,日用必需品由国家统一分配。由此可知,苏维埃政府A.取消了自由贸易 B.实行成年人劳动义务制C.鼓励私人办企业 D.征收固定粮食税答案(dáàn)解析123456√第三十页,共40页。3.(2016·江苏学业水平)1921年,列宁承认农民对目前建立的关系是不满意的,并且“这种不满意是合理(hélǐ)的”,他说:“(这)首先而且主要是一个政治问题,因为这个问题的本质在于工人阶级如何对待农民。”列宁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A.建立工兵农代表苏维埃 B.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 D.推广社会主义集体农庄答案(dáàn)解析(jiěxī)123456√第三十一页,共40页。123456解析建立工兵农代表苏维埃是在俄国十月革命期间,时间上与材料不符(bùfú),故A项错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开始实施于1918年,在当时所处的战争条件下,这种政策基本上是正确的,不会出现“农民对目前建立的关系是不满意的”,故B项错误;1921年3月,俄共(布)十大通过了《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议,规定农民在交纳粮食税后,剩下的粮食由自己支配,故C项正确;1927年,联共(布)十五大提出了农业逐步集体化的方针,此后,一场大规模、群众性的集体化运动开始了,故D项错误。第三十二页,共40页。4.(2017·江苏镇江学业水平模拟)“农民被准许在市场上公开出售他们的农产品。私人可以(kěyǐ)经营小商店和小工厂。不过,列宁设法使国家控制了土地所有权,控制了他所称的‘制高点’(银行业、对外贸易、重工业和运输业)。”列宁的这一政策A.在战争状态下推行 B.全面恢复了资本主义C.在苏联被长期贯彻 D.利用了商品市场手段答案(dáàn)解析(jiěxī)123456√第三十三页,共40页。123456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俄国农民此时已获取了苏维埃政府许可的自由贸易权,很显然这是战后的新经济政策而非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故A项错误;新经济政策只是在一定范围内而非全面恢复资本主义经济,故B项错误;新经济政策在苏联只执行七年左右(zuǒyòu)的时间而非长期执行,故C项错误;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就是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来恢复发展苏联经济并修复和巩固工农联盟,故D项正确。第三十四页,共40页。世纪20年代,有作家说:“他们在各个角落织补着支离破碎(zhīlípòsuì)的工业网,重新组织俄国的商业,促使俄国大地开始复苏。”这主要体现了A.十月革命的作用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作用C.新经济政策的作用 D.斯大林体制的作用答案(dáàn)解析(jiěxī)123456√解析从材料信息“组织俄国的商业”,可以看出是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新经济政策利用商品、市场、货币关系发展社会经济,使俄国经济有了很大发展。第三十五页,共40页。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们上层(shàngcéng)制定的经济政策是同下层脱离的,这一政策没有造成生产力的提高,而这一点在我们的党纲里却被认为是刻不容缓的任务。……向纯社会主义形式和纯社会主义分配直接过渡,是我们力所不及的。如果我们不能实行退却,即把任务限制在较容易完成的范围内,那我们就有灭亡的危险。——《列宁全集》材料二1920年11月,苏俄人民委员会发布租让法令,允许外国资本家在苏俄经营租让企业或同苏维埃国家组织合营股份公司。列宁强调要通过租让制发展苏俄经济改善工人生活,同时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生产管理方法。——徐天新、许平、王红生《世界通史》现代卷123456第三十六页,共40页。材料三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rénlèi)社会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邓小平文选》第三卷123456第三十七页,共40页。解析从材料一“这一政策没有造成生产力的提高(tígāo),而这一点在我们的党纲里却被认为是刻不容缓的任务”可以看出当时脱离实际的经济政策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根据所学知识可以知道“实行退却”的经济政策是新经济政策。(1)材料一中列宁所说的“同下层脱离的”经济政策和“实行退却”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解析卷-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生活中的透镜必考点解析练习题(含答案详解)
- 2024年突发大气污染事件应急监测考核试卷
- 2024年中国北京同仁堂有限责任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真题
- 2025年广东省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考试(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C1类)(机械类)冲刺试题及答案
- 解析卷-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光现象专项测评试卷(附答案详解)
- 解析卷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光现象-光的色散定向攻克试卷(附答案详解)
- 2025年金属冶炼单位主要负责人考试(金属冶炼铁合金冶炼、锰冶炼、铬冶炼)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全国数控车工高级技师技能知识笔试试题(附答案)
- 2024年省燃气经营企业从业人员考试(液化天然气储运工)仿真试题及答案四
- 2025海南省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考试自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级经济师资格考试(知识产权专业知识和实务)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套)
- 企业章程标准版范本
- 2025年cocos lua面试题及答案
- 新闻出版行业中层后备干部培训班学习心得体会
- 同业客户管理办法
- 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农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全国青少年“学宪法、讲宪法”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出租库房安全管理办法
- 美团培训课件
- 《不信教不涉黑不涉恶专题党课》课件
- 新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章节考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