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的全词翻译赏析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解释]
①:媪:音奥上声,老之韵。于老妇之敬称。
②:无赖:无奈。顽皮。
1.清平乐村居:清平乐,词牌名。村居,这首词的题目,意为乡村生活。“乐”在此处读yuè。
2.茅檐:茅屋,茅屋的屋檐。
3.吴音:当时住在江西东部的上饶,这一带古时是吴国的领土,所以称这一带的方言为吴音,吴地的方言。
4.相媚好:这里指相互逗趣、取乐。
5.翁媪(ǎo):老翁、老太。
6.锄豆:在豆地里锄草。
7.织:编织,文中指编织鸡笼。
8.亡赖:同“无赖”,“亡”读wu,这里指顽皮、调皮。
9.卧:趴。
10.卧剥:趴着剥(莲蓬)。
11.溪东:小溪的东面。
12.莲蓬:莲花开过后的花托,倒圆锥形,里面有莲子。
译文
一所低小的茅草房屋,紧靠着一条清亮照人的小溪。溪边长满了碧绿的小草。一对满头白发的老夫妻,带着微醉的神态,亲热地用吴地的方言在一起谈天逗乐。大儿子在溪东豆地锄草,二儿子在家门口编织鸡笼。最喜爱的是小儿子,趴在溪边剥莲蓬。
【译文二】
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绿绿的小草。含有醉意的吴地方音,听起来温顺又美妙,那满头白发的人是谁家的公婆父老?
大儿,豆地锄草身在河东,二儿,正忙于编织鸡笼。最令人高兴的是小儿的淘气神态,横卧在溪头草丛,剥食着刚刚摘下的莲蓬。
【评点】
这首词是描写农村生活的名作,风格清爽淡雅,富于诗情画意。在表现手法上,全词不事雕琢而纯用白描,绘出了农村一户人家清爽秀丽的环境以及老小五口布满田园情趣的生活画面,表现了农村和平安静、自然朴实的生活,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上片“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点明地点,为全词勾画出一幅清秀的背景图。这是一所茅檐又低又小的草屋,屋旁有一条清亮见底的小溪,溪边长满了绿绿的小草。词人只用两笔,就描绘出了农家的居住环境。“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写的是一对农家夫妇的'生活场景。他们亲热无间地坐在一起,一边喝酒,一边拉家常,悠闲得意。那含有醉意的吴地方音,听起来温顺又美妙。词人采纳白描手法将这对白发翁媪,乘着酒意,彼此“媚好”的情景形象而生动地呈现出来,语句看似平淡,但却概括出了乡间老年夫妻的生活乐趣,以及那种暖和而又满意的幸福生活。
下片四句,词人又将镜头拉近,并不断移动,以白描的手法,描绘出白发翁媪三个儿子的活动和情态。“大儿锄豆溪东”是写大儿子,他是家中的主要劳动力,正在河东的豆地里辛勤地锄草;“中儿正织鸡笼”写二儿子,他年纪尚小,不能去田地耕种,所以在家帮忙编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写小儿子的情态,他不谙世事,只知淘气玩耍,他呀,此时正横卧在溪头草丛,剥刚摘下的莲蓬吃呢。这几句写得极为白话,却将农家三子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令人印象深刻。尤其是最终两句,把小儿子天真无邪的样子,写得饶有情趣,如同神来之笔。“卧”字用得精妙,使一个顽皮、可爱的小孩,跃然纸上,可谓一绝。
全词布局紧凑,词人以小溪为中心,布置画面,呈现人物的活动和情态。茅檐靠近小溪,大儿子在小溪东面的豆地锄草,小儿子横卧在溪头草丛,剥食着刚刚摘下的莲蓬。从这连用的三个“溪”字,可见词人匠心。
[赏析]
在这首词中通过对农村景象的描绘,反映出他的主观感情,并非只在纯客观地作素描。
这首词是从农村的一个非劳动环境中看到一些非劳动成员的生活剪影,反映出春日农村有生气、有情趣的一面。上片第一、二两句是望中所见,镜头稍远。“茅檐低小”,邓《笺》引杜甫《绝句漫兴》:“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此正写南宋当时农村生活条件并不很好。假如不走近这低小的茅檐下,是看不到这户人家的活动,也听不到人们讲话的声音的。其次句点明茅屋距小溪不远,而溪上草已返青,实暗用谢灵运《登池上楼》“池塘生春草”语意,说明春到农村,生气无限,又是农忙季节了。略含醉意,迤逦行来,及至走近村舍茅檐,却听到一阵用吴音对话的声音,使自己感到亲切动听(即所谓“相媚好”),这才发觉这一家的成年人都已下田劳动,只有一对老夫妇留在家里,娓娓地叙家常。所以用了一个反问句:“这是谁家的老人呢?”然后转入对这一家的其他少年人的描绘。这样讲,主客观层次较为分明,比把“醉”的主语指翁媪似更合情理。
下片写大儿锄豆,中儿编织鸡笼,都是写非正式劳动成员在搞一些副业性质的劳动。这说明农村中绝大多数并非坐以待食、不劳而获的闲人,即使是未成丁的孩子也要干点力所能及的活儿,则成年人的辛苦勤奋可想而知。“卧”字的确使用最妙,它把小儿躺在溪边剥莲蓬吃的天真、活泼、顽皮的劲儿,和盘托出,跃然纸上,从而使人物形象鲜亮,意境耐人寻味。表现出只有老人和尚无劳动力的年龄最小的孩子,才悠闲得意其乐。这实际上是从《庄子·马蹄篇》“含哺而熙(嬉),鼓腹而游”的描写化出,却比《庄子》写得更为生动,更为含蓄,也更形象化。特殊是用了侧笔反衬手法,反映农村生活中一个舒适闲适的侧面,却给读者留下了大幅度的想象补充余地。这与的一首《鹧鸪天》的结尾,所谓“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正是同一机杼,从艺术效果看,也正有异曲同工之妙。
诗人描绘了一家五口在乡村的生活情态,表现了生活之美和人情之美,体现了对田园安静、安静生活的艳羡与憧憬。
这首小词近年来各种选本多已入选,有的选本还有简洁说明。如胡云翼先生《宋词选》云:这首词环境和人物的搭配是一幅极均匀自然的画图。老和小写得最生动。“卧剥莲蓬”正是“无赖”的形象化。中华书局1979年出版的《辛弃疾词选》云:这首词可以说是一幅农村素描。它写得清爽活泼,寥寥几笔,就勾画出清溪茅舍一家老小的生动情景,使人仿佛身临其境。俞平伯先生《唐宋词选释》云:本篇客观地写农村景象,老人们有点醉了,大的小孩在工作,小的小孩在玩耍,笔意清爽,似不费劲。上引诸家之说有一共同特点,即认为这首词对农村景象是在进行客观描述。我却以为词中也反映出的主观感情,并非只在纯客观地作素描。基于这个动身点,对词的文句就产生了不同的理解。比如上片第三、四两句,我就认为“醉里”是自己带有醉意而不是指农村中的“翁媪”。现将拙作《读词散札》第十二则转引如下:辛弃疾《清平乐村居》上片云:……胡《选》及俞平伯师《唐宋词选释》本皆以“醉”属诸翁媪,疑非是。此“醉里”乃自醉,犹之“醉里挑灯看剑”之“醉里”,皆自醉也。若谓翁媪俱醉,何由知之?且醉而作吴音,使不醉,即不作吴音乎?“相媚好”者,谓吴音使生媚好之感觉,非翁媪自相媚好也。盖醉中闻吴语而悦之,然后细视谛听,始知为农家翁媪对话也。此惟夏承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空调工程考试题及答案
- 铸管退火工专项考核试卷及答案
- 快递设备运维师职业技能考核试卷及答案
- 烧结球团原料工应急处置考核试卷及答案
- 光纤套塑工突发故障应对考核试卷及答案
- 粉矿烧结工测试考核试卷及答案
- 碳五正异构分离装置操作工基础知识考核试卷及答案
- 今日律师考试题及答案
- 磨毛(绒)机挡车工标准化作业考核试卷及答案
- 钒氮合金工职业技能考核试卷及答案
- JJF(浙) 1200-2023 冷链物流设施设备温湿度参数校准规范
- 2025年中医诊断学试题
- 高二秋季开学第一课班会课件:启航高二把握未来
- 坐席岗位笔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吉林省高考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 2024陆上风电项目造价指标
- 生命教育 课件 .第一章 生命诞生
- 2025年安徽省农业职业技能大赛(水生物病害防治员)备赛试题库(含答案)
- HACCP体系评审表范本
- openEuler系统管理与服务器配置 课件 第8章网络连接
- 《民营经济促进法》解读与案例分析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