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九单元海水中的化学泰安考情分析基础知识过关泰安真题精练总纲目录山东真题精练核心实验突破泰安考情分析基础知识过关知识点一海洋化学资源知识点二海水晒盐知识点四纯碱的性质知识点三海水“制碱”知识点五盐的化学性质知识点六复分解反应一、含钠化合物之间的转化
①
Ca(OH)2+Na2CO3
CaCO3↓+2NaOH
[或Ba(OH)2+Na2CO3
BaCO3↓+2NaOH]②
Na2CO3+CaCl2
CaCO3↓+2NaCl
(或Na2CO3+BaCl2
BaCO3↓+2NaCl)③
Na2CO3+2HCl
2NaCl+CO2↑+H2O
(或Na2CO3+H2SO4
Na2SO4+CO2↑+H2O)④
2NaHCO3
Na2CO3+H2O+CO2↑
⑤
Na2CO3+CO2+H2O
2NaHCO3
⑥
NaHCO3+HCl
NaCl+CO2↑+H2O
(或2NaHCO3+H2SO4
Na2SO4+2CO2↑+2H2O)⑦
NaCl+AgNO3
AgCl↓+NaNO3
⑧
Na2SO4+BaCl2
2NaCl+BaSO4↓
知识点一
海洋化学资源二、含钙化合物之间的转化
①
CaCO3
CaO+CO2↑
②
CaO+H2O
Ca(OH)2
③
Ca(OH)2+2HCl
CaCl2+2H2O(合理即可)
④
CaCO3+2HCl
CaCl2+CO2↑+H2O
⑤
CaCl2+Na2CO3
CaCO3↓+2NaCl(合理即可)
⑥
Ca(OH)2+CO2
CaCO3↓+H2O(合理即可)
1.海水提镁(1)流程:海水或卤水
氢氧化镁
氯化镁
镁操作Ⅰ为④
过滤
,操作Ⅱ为⑤
蒸发
。(2)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⑥
MgCl2+Ca(OH)2
Mg(OH)2+CaCl2
;⑦
Mg(OH)2+2HCl
MgCl2+2H2O
;⑧
MgCl2
Mg+Cl2↑
。·2.海底矿物天然气水合物的主要成分为⑨
甲烷
,又被称为⑩
可燃冰3.海水淡化特别提醒
膜法右侧海水加压后的变化方法原理
此方法称为
热
法,较为常用的有
低温多效蒸馏法
和
多级闪急蒸馏法
,通过加热蒸发,实现水与盐的分离
此方法称为
膜
法,又称为
反渗透法
,利用一种只允许水分子通过,不允许盐的离子通过的渗透膜,实现水与盐的分离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质质量分数
变小
不变
变小
变大
知识点二
海水晒盐1.海水晒盐(1)原理:
蒸发结晶
,海水经过风吹日晒,使溶剂不断蒸发,溶质质量分数逐渐增大,直至形成饱和溶液,继而析出晶体。(2)海水“晒盐”的过程海水→蒸发池→结晶池→
2.粗盐提纯(1)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详见核心实验突破)步骤:
溶解
→
过滤
→
蒸发
。玻璃棒的作用:
搅拌,加速溶解
;
引流
;
搅拌,防止因局部受热不均匀,造成液滴飞溅
。
(2)粗盐中可溶性杂质的去除蒸发结晶得到的食盐中还含有硫酸钠、氯化镁和氯化钙等可溶
性杂质,可用化学方法除去,净化过程如下:过程化学方程式向溶液中加过量BaCl2溶液
加过量的Na2CO3溶液
加过量NaOH溶液
过滤
加足量盐酸↓蒸发
Na2SO4+BaCl2
2NaCl+BaSO4↓
Na2CO3+BaCl2
2NaCl+BaCO3↓
Na2CO3+CaCl2
2NaCl+CaCO3↓
MgCl2+2NaOH
2NaCl+Mg(OH)2↓
滤液中的溶质有
NaCl
、
NaOH
、
Na2CO3
NaOH+HCl
NaCl+H2O
Na2CO3+2HCl
2NaCl+H2O+CO2↑
特别提醒
1.加入过量BaCl2溶液的作用:除去溶液中的Na2SO4
;2.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的作用:除去溶液中过量的
BaC2
和
CaCl2
;3.加入过量NaOH溶液的作用:除去溶液中的
MgCl2
;
4.加足量盐酸的作用:除去溶液中的
NaOH
和
Na2CO3
。
知识点三
海水“制碱”氨碱法制纯碱(1)制取原料:纯碱是以
食盐
、
二氧化碳
为原料,以
氨
为媒介,采用
氨碱法
制得的。(2)制取原理:
NaCl+NH3+CO2+H2O
NaHCO3↓+NH4Cl
;
2NaHCO3
Na2CO3+H2O+CO2↑
。(3)制取流程:食盐水
饱和食盐水
饱和氨盐水
碳酸氢钠
纯碱特别提醒
1.氨碱法是比利时化学家索尔维发明的,不是我国化
学家侯德榜发明的。2.先通氨气后通二氧化碳的原因:
先通氨气将饱和食盐水变成含氨的饱和食盐溶液易于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
。3.碳酸氢钠先析出的原因:
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小
。4.碳酸氢钠析出后溶液中的溶质种类:溶液中的溶质肯定有
氯化铵
和
碳酸氢钠
(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小,达到饱和后析出,剩余溶液是碳酸氢钠的饱和溶液),可能有未完全反应的
氯化钠
。知识点四
纯碱的性质1.物理性质碳酸钠俗称
纯碱
或
苏打
,通常情况下为
白色
粉末,
易
溶于水,常用于石油精炼、粗盐精制、硬水软化、人造纤维和玻璃生产等,还广泛用于冶金、造纸、纺织印染
和洗涤剂的生产。2.化学性质
(1)与酸碱指示剂作用: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
蓝
色,使无色酚酞试液变
红
色。(2)与酸反应(写图中物质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下同):
Na2CO3+2HCl
2NaCl+H2O+CO2↑
;
Na2CO3+H2SO4
Na2SO4+H2O+CO2↑
。
(3)与碱反应:
Na2CO3+Ca(OH)2
2NaOH+CaCO3↓
;
Na2CO3+Ba(OH)2
2NaOH+BaCO3↓
。(4)与盐反应:
Na2CO3+CaCl2
2NaCl+CaCO3↓
;
Na2CO3+BaCl2
2NaCl+BaCO3↓
。知识拓展
碳酸氢钠的性质和用途1.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通常为白色粉末,
能
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受热易分解。2.碳酸氢钠可做灭火器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剂;是发酵粉的主要成
分;是制造饮料的原料;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知识点五
盐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具体实例或化学方程式溶液酸碱性大多数盐溶液呈中性,但有的盐溶液呈碱性,如碳酸钠溶液可溶性盐+金属→新盐+新金属(置换反应)Fe+CuSO4
FeSO4+Cu
;Cu+2AgNO3
2Ag+Cu(NO3)2
盐+酸→新盐+新酸Na2CO3+2HCl
2NaCl+H2O+CO2↑
;NaHCO3+HCl
NaCl+H2O+CO2↑
;CaCO3+2HCl
CaCl2+H2O+CO2↑
可溶性盐+可溶性碱→新盐+新碱CuSO4+2NaOH
Cu(OH)2↓+Na2SO4
;Na2CO3+Ca(OH)2
CaCO3↓+2NaOH
可溶性盐1+可溶性盐2→新盐1+新盐2Na2CO3+CaCl2
CaCO3↓+2NaCl
;Na2CO3+BaCl2
BaCO3↓+2NaCl
知识点六
复分解反应1.定义: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
化合物
的反应。2.反应可表示为AB+CD
AD+CB。3.特点:在水溶液中相互交换离子,元素化合价不变,即“双交换,
价不变”。4.反应类型(1)盐+酸
新酸+新盐(2)盐+碱
新碱+新盐(3)盐1+盐2
新盐1+新盐2(4)酸+金属氧化物
盐+水5.反应条件:只有当两种化合物交换成分后有
气体
或
沉淀
或
水
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实验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1.实验用品:烧杯、玻璃棒、漏斗、酒精灯、蒸发皿、坩埚钳、
铁架台(带铁圈)、托盘天平、药匙、量筒、滤纸、火柴等。2.实验装置及顺序
3.实验操作(1)称量:用托盘天平称量一定量的食盐。(2)溶解:将食盐倒入烧杯中,用量筒量取一定量的水,倒入烧杯
中。用①
玻璃棒
不断搅拌,直至粗盐不再溶解。(3)过滤:将烧杯中的液体沿着玻璃棒倒入过滤器,进行过滤。(4)蒸发:将仪器按照②
从上到下
的顺序安装好,将过滤后的
溶液倒入蒸发皿,用酒精灯加热蒸发,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待蒸
发皿中③
出现较多晶体
时,停止加热。特别提醒
过滤后若滤液仍然浑浊,其原因可能有:①容器不洁
净;②滤纸已破损;③过滤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等。例1
(2018新泰一模)下图粗盐提纯的操作步骤中,不需要使用玻
璃棒的是
(A)
A.操作ⅡB.操作ⅢC.操作ⅣD.操作Ⅴ解析操作Ⅱ是量取15mL水,所需仪器是量筒和胶头滴管,不需
要使用玻璃棒。
变式1-1
海洋是丰富的化学资源宝库,通过晾晒海水,可以得到
含少量泥沙的粗盐。实验室为了得到纯净的NaCl(不考虑可溶性
杂质),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
(1)操作①、②、③的名称依次是
溶解
、
过滤
、
蒸发
。
(2)操作①、②、③中都用到玻璃棒,在操作②中,玻璃棒的作用
为
引流
。(3)操作③中看到
蒸发皿中有大量晶体析出
时,停止加热。变式1-2
(2017上海,48,6分)提纯含少量泥沙的粗盐样品,实验过
程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数据如下。
温度(℃)溶解度(g/100g水)2036.04036.66037.3变式1-2
(2017上海,48,6分)提纯含少量泥沙的粗盐样品,实验过
程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数据如下。
①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
36.0
g/100g水。②该实验是利用泥沙难溶于水而氯化钠
易溶于水
的性质进
行提纯的,操作Ⅲ的名称是
过滤
。③关于蒸发叙述正确的是
ac
(选填编号)。a.蒸发是通过加热的方法将水汽化除去的b.所需仪器为酒精灯、蒸发皿、温度计c.搅拌可以防止蒸发过程中食盐飞溅d.加热过程中用试管夹夹住蒸发皿移动,使其均匀受热④溶解时,加入水的合适的量约为
30
(选填“15”“30”或
“60”)mL,理由是
10g粗盐中氯化钠的质量小于10g,根据20℃时,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为36.0g/100g水计算可知,用30mL
水氯化钠能全部溶解,若使用60mL水会导致过滤及蒸发的时间
过长,降低实验效率(注意:本题答案需要解释为什么60mL水不符
合,考生很容易解释不全)
。解析①根据表中数据可知20℃时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为36.
0g/100g水。②泥沙难溶于水,氯化钠易溶于水,加水溶解后过滤
可除去泥沙。③蒸发是通过加热的方法将水汽化除去的,故a正
确;蒸发过程中所需的仪器有铁架台、酒精灯、蒸发皿和玻璃棒,
故b错误;蒸发过程中用玻璃棒搅拌以防局部过热,液滴飞溅,故c
正确;夹持蒸发皿应使用坩埚钳,故d错误。④20℃时氯化钠在水
中的溶解度为36.0g/100g水,则溶解10g氯化钠需要水的体积约
为28mL,因此用30mL水,氯化钠能全部溶解,若使用60mL水会
导致过滤和蒸发时间过长。泰安真题精练考点一海水“制碱”考点四实验探究: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考点三复分解反应考点二盐的化学性质考点一
海水“制碱”1.(2018泰安,19,1分)从海水中制备纯碱和金属镁的流程如下图所
示:
C.上述流程涉及三种基本反应类型D.流程Ⅳ、Ⅴ是通过化学方法富集氯化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A.流程Ⅰ中依次向粗盐水中加入过量Ca(OH)2溶液、Na2CO3溶液
和适量稀盐酸去除杂质B.流程Ⅱ吸氨是使溶液呈碱性,有利于吸收二氧化碳解析粗盐水中主要含有CaCl2、MgCl2等可溶性杂质,过量的Ca
(OH)2溶液,能除去MgCl2,再加过量的Na2CO3溶液,除去CaCl2和过
量的Ca(OH)2,过滤,最后加适量的盐酸,除去过量的Na2CO3和生成
的NaOH,流程Ⅰ能除去杂质,故A正确。流程Ⅱ吸氨是使溶液呈
碱性,有利于吸收二氧化碳,故B正确。流程Ⅰ中发生的反应是氯
化镁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钙,氯化钙与碳酸钠反
应生成氯化钠和碳酸钙,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
氧化钠,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氢氧化钠
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都属于复分解反应;流程Ⅱ发生的反
应是NH4HCO3+NaCl
NaHCO3↓+NH4Cl,属于复分解反应,流程Ⅲ中发生的反应是碳酸氢钠分解为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属
于分解反应,流程Ⅳ是氯化镁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氯
化钙,属于复分解反应,流程Ⅴ是氢氧化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
和水,属于复分解反应,流程Ⅵ是氯化镁通电分解生成镁和氯气,
属于分解反应,上述流程涉及两种基本反应类型,故C错误;流程Ⅳ
是氯化镁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钙、流程Ⅴ是氢
氧化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通过化学方法富集氯化镁,故
D正确。2.(2015泰安,16,2分)氨碱法生产纯碱的主要反应原理如下:(1)NaCl+NH3+CO2+H2O
NaHCO3↓+NH4Cl(2)2NaHCO3
Na2CO3+CO2↑+H2O对上述信息的有关理解不正确的是
(B)A.用食盐制纯碱需要含碳、氧元素的物质B.(1)中析出晶体后剩余溶液只有一种溶质C.氨盐水比食盐水更易吸收二氧化碳D.碳酸氢钠比碳酸钠受热更易分解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氯化钠
中含钠、氯元素,而碳酸钠中含碳、氧、钠元素,因此用食盐制纯
碱,还需要含碳、氧元素的物质;析出晶体后的剩余溶液中溶质有
NaHCO3、NH4Cl等;氨盐水显碱性,与二氧化碳能反应,比食盐水
更易吸收二氧化碳;碳酸氢钠不稳定,加热易分解。考点二
盐的化学性质3.(2013泰安,30,10分)小亮同学想通过实验探究某企业采用的氨
碱法制的纯碱样品的成分及含量。提出问题1:该纯碱样品中含有哪些物质?猜想与假设:通过分析,小亮做出如下假设:(1)只含有Na2CO3;(2)含有Na2CO3和NaHCO3。查阅资料:
NaHCO3Na2CO3加入稀盐酸现象Ⅰ产生气泡加入饱和石灰水溶液变浑浊现象Ⅱ加入CaCl2溶液无明显现象溶液变浑浊加热溶液至沸腾,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澄清石灰水无明显变化(1)表中的现象Ⅰ为
产生气泡
;(2)现象Ⅱ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Ca(OH)2
CaCO3↓
+2NaOH
。实验探究:为了确定纯碱样品的成分,小亮设计如下实验方案,请
你一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①取少量样品溶于水,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该反应的方程式:
Na2CO3+CaCl2
CaCO3↓+2NaCl
②将上述反应后的混合液过滤,取滤液滴加
稀盐酸(或澄清石灰水)
有气泡产生(或溶液变浑浊)
证明猜想(2)成立实验反思:实验步骤①中,氯化钙溶液过量的目的是
除尽样品溶液中的Na
2CO3
。提出问题2:如何测量该纯碱样品中各物质的含量?(1)为测量该纯碱样品各成分的含量,小亮设计了图(1)装置,通过
称量装置B得到质量变化来确定样品中各成分的含量。该装置
气密性良好,稀硫酸与样品、进入装置B的CO2与NaOH均完全反
应,操作无误,但多次实验发现,测定结果有偏差。造成偏差的原
因有①
空气中的CO2进入装置B被氢氧化钠吸收
;②
装置A中残留的CO2未被装置B中的氢氧化钠吸收
。
(1)
(2)小亮在老师的指导下重新设计了如图(2)的实验装置,该实验
有以下操作步骤:①检查装置气密性,将wg干燥的样品放入锥形瓶中;②称量盛有氢氧化钠浓溶液的B瓶质量;③打开活塞b,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的空气,关闭活塞b;④向锥形瓶中逐滴加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⑤再次称量盛有氢氧化钠浓溶液的B瓶质量;⑥打开活塞b,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的空气;⑦根据B瓶增加的质量,计算样品中各成分的含量。该实验的正确步骤是
①③②④⑥⑤⑦
。解析提出问题1:查阅资料:(1)稀盐酸可以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气体,所以现象Ⅰ
为产生气泡;(2)碳酸钠可以和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OH)2
CaCO3↓+2NaOH。实验探究:碳酸钠可以和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白色的碳酸钙沉淀
和氯化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Cl2
CaCO3↓+2NaCl;碳酸氢钠和氯化钙溶液不反应,但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
碳气体,所以加入稀盐酸后可以观察到有气泡冒出。实验反思:碳酸钠也可以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为了防止碳酸钠
对碳酸氢钠的检验产生干扰,应该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将碳酸
钠全部除去。提出问题2:(1)装置B与大气相通,空气中的CO2会进入装置B而被
吸收,此外装置A中会残留一部分CO2,故测定结果有偏差。考点三
复分解反应4.(2014泰安,20,2分)现有a、b、c、d四种无色溶液,分别是碳酸钾
溶液、硫酸溶液、氯化钡溶液、盐酸中的一种。两两混合后出
现下图所示的现象,试确定a、b、c、d分别为
(D)
A.硫酸溶液、碳酸钾溶液、氯化钡溶液、盐酸B.氯化钡溶液、盐酸、碳酸钾溶液、硫酸溶液C.碳酸钾溶液、硫酸溶液、盐酸、氯化钡溶液D.盐酸、硫酸溶液、碳酸钾溶液、氯化钡溶液解析碳酸钾溶液、硫酸溶液、氯化钡溶液、盐酸四种溶液中,
氯化钡溶液与碳酸钾溶液、硫酸溶液混合都会产生白色沉淀,结
合图中信息可确定d为氯化钡溶液,c、b分别是碳酸钾溶液和硫
酸溶液中的一种,则a为盐酸;根据盐酸与碳酸钾溶液混合产生气
体,与硫酸混合无现象,结合图中信息,即可确定c为碳酸钾溶液,b
为硫酸溶液。5.(2012泰安,24,3分)重结晶后的食盐中往往还含有少量的硫酸
钠、氯化镁、氯化钙等杂质,它们在溶液中主要以S
、Mg2+、Ca2+的形式存在,为将这些杂质除净,可向食盐溶液中加入过量的
氢氧化钠、碳酸钠、氯化钡溶液,然后加入盐酸调至溶液pH=7,
最后经过过滤、蒸发得到精盐。下列操作及加入溶液顺序错误
的是
(D)A.BaCl2、NaOH、Na2CO3、过滤、HClB.BaCl2、Na2CO3、NaOH、过滤、HClC.NaOH、BaCl2、Na2CO3、过滤、HClD.Na2CO3、BaCl2、NaOH、过滤、HCl解析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将镁离子除去;加入过量的
氯化钡溶液可以将硫酸根离子除去;先除镁离子,或者先除硫酸根
离子都可以,钙离子用碳酸钠除去,但是碳酸钠溶液要在氯化钡溶
液之后加入,这样碳酸钠会除去反应剩余的氯化钡,杂质离子都沉
淀了之后,再进行过滤,最后再加入盐酸除去反应剩余的氢氧根离
子和碳酸根离子,据此分析各选项,D选项不符合上述要求,故
选D。6.(2016泰安,25,5分)初中化学中,我们学习了酸和碱发生中和反
应的实质是H++OH-
H2O。如下图。
像这种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叫离子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一般按以下步骤:(以Na2SO4与BaCl2反
应为例)①写出Na2SO4与Ba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2SO4+BaCl2
BaSO4↓+2NaCl
;②把易溶于水、易电解的物质写成离子形式,把难溶的物质、气
体和水等仍用化学式表示。上述方程式可改写成:2Na++S
+Ba2++2Cl-
BaSO4↓+2Na++2Cl-;
③删去方程式两边不参加反应的离子:Ba2++S
BaSO4↓;④检查方程式两边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和电荷总数是否相等。请回答:(1)下列各组中的离子,在pH=3的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C
;A.Na+、Mg2+、Cl-、S
B.Na+、K+、Cl-、OH-C.Na+、Cu2+、Cl-、S
D.Na+、K+、Cl-、C
(2)写出稀盐酸滴在石灰石上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CaCO3+
2H+
Ca2++H2O+CO2↑
;(3)写出一个与离子方程式Mg+2H+
Mg2++H2↑相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Mg+H2SO4
MgSO4+H2↑或Mg+2HCl
MgCl2+H2
↑
;(4)酸、碱、盐在水溶液中发生的复分解反应实质上就是两种化合物在溶液中相互交换离子的反应,只要具备生成物中有气体或
沉淀或
水(或H2O)
,反应就能发生。解析Na2SO4与Ba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O4+BaCl2
BaSO4↓+2NaCl。(1)pH=3的溶液显酸性,H+和OH-反应生成水,故B不符合题意;H+和
C
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D不符合题意。(2)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CO3+2H+
Ca2++H2O+CO2↑。(3)与离子方程式Mg+2H+
Mg2++H2↑相对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为Mg+H2SO4
MgSO4+H2↑或Mg+2HCl
MgCl2+H2↑。(4)复分解反应实质上就是两种化合物在溶液中相互交换离子的
反应,生成物中有气体或沉淀或水,反应就能发生。考点四
实验探究: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7.(2014泰安,26,4分)海洋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海水“制碱”
体现了化学科学在改造物质中的智慧。下图是某厂生产纯碱的
工艺流程图:
请完成下列问题:(1)该厂最终产品有
纯碱、氯化铵(或碳酸钠、氯化铵)
(填物质名称);(2)流程Ⅰ中为了除去杂质,加入过量BaCl2溶液、NaOH溶液和Na
2CO3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C
(填字母序号);A.加入三种溶液的顺序不能调整B.加入三种溶液将粗盐水中的S
、Mg2+、Ca2+转化为沉淀C.按流程Ⅰ所加溶液的顺序除杂,过滤后得到四种沉淀(3)在流程Ⅱ中,如果加入氨气不是为了生产氯化铵,氨气在制碱
过程中的作用是
使溶液显碱性,有利于二氧化碳的吸收
;(4)写出流程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NaHCO3
Na2CO3+CO2↑+H2O
。解析(1)除去氯化钙、氯化镁、硫酸钠后,再进行氨化、碳酸
化,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铵,碳酸氢钠以结晶形式析出,加热碳酸
氢钠可以得到碳酸钠,通过降温结晶可以得到氯化铵,因此该厂最
终产品有碳酸钠和氯化铵。(2)加入三种溶液的顺序可以调整为:
先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除去氯化镁,再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
液除去硫酸钠,最后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除去氯化钙和过量的
氯化钡;加入三种溶液能够将粗盐水中的S
、Mg2+、Ca2+分别转化为沉淀;按流程Ⅰ所加溶液的顺序除杂,过滤后得到四种沉
淀,它们是硫酸钡、氢氧化镁、碳酸钙和碳酸钡。(3)在流程Ⅱ
中,如果加入氨气不是为了生产氯化铵,氨气在制碱过程中的作用是使溶液显碱性,有利于吸收二氧化碳。(4)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
成碳酸钠、水、二氧化碳。山东真题精练考点一
海水“晒盐”1.(2016淄博,15,2分)海水“晒盐”得到的是粗盐,粗盐提纯的步
骤可简单地概括为:溶解—过滤—蒸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A.实验前需要查阅资料,了解食盐在室温时的溶解度B.粗盐若未能充分溶解,则实验结果中食盐的含量将偏低C.过滤后得到的滤渣是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D.蒸发时需将滤液全部蒸干再停止加热解析蒸发时,应加热到有较多晶体出现时停止加热,不应该全部
蒸干再停止加热,故D错误。考点二
海水“制碱”2.(2016青岛,16,1分)“NaCl+CO2+NH3+H2O
NaHCO3↓+NH4Cl”是著名的“侯氏制碱法”的重要反应。下列有关叙述正确
的是
(D)A.NaHCO3是纯碱B.析出晶体后剩余溶液中溶质只有NH4ClC.配制饱和食盐水时,可通过搅拌来提高食盐的溶解度D.向饱和食盐水中先通入氨气的作用是使溶液呈碱性,促进二氧
化碳的吸收解析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纯碱是Na2CO3,故A错误;析出晶体后
剩余溶液中溶质有NH4Cl、NaHCO3等,故B错误;配制饱和食盐水
时,搅拌只能加快食盐的溶解,不能提高食盐的溶解度,故C错误;
氨气的水溶液显碱性,能更好地吸收二氧化碳,故D正确。3.(2016枣庄,35,4分)1926年的“联合制碱法”改进了国外的纯碱
生产工艺,主要流程如图所示:
(1)它是由我国著名化学家
侯德榜
创立的。(2)如何取出从沉淀池中不断结晶析出的碳酸氢钠:
过滤
(填
操作名称);碳酸氢钠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
灭火器的二氧化碳发生剂(或食品工业的发酵粉或制造饮料的原料或治疗胃酸过多
的药剂等)
(写出一种即可)。(3)它使原料氯化钠的利用率从70%提高到96%,主要是因为设计
了
Ⅰ
(填流程图中的编号)的循环。解析(1)联合制碱法是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创立的。(2)从固
体和液体的混合物中分离出固体的方法为过滤;碳酸氢钠可以作
发酵粉、灭火器的二氧化碳发生剂或治疗胃酸过多的药剂等。
(3)根据流程图知,母液中溶质为氯化铵,向母液中通氨气并加入
氯化钠,冷却析出副产品NH4Cl,循环Ⅰ是将未反应的氯化钠返回
沉淀池中,提高了氯化钠的利用率。循环Ⅱ是将煅烧碳酸氢钠时
生成的二氧化碳进行循环利用。考点三
纯碱的化学性质4.(2016聊城,20,6分)多角度看物质,有助于加深对物质的认识。
Na2CO3是一种常见的盐,请回答:(1)Na2CO3溶液显碱性,其pH
>
7(填“<”“>”或“=”);(2)Na2CO3可看成是碱和氧化物反应的产物,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
CO2+2NaOH
Na2CO3+H2O
;(3)Na2CO3作为反应物之一,请写出一个符合A+B→C+D的化学方
程式:
Na2CO3+Ca(OH)2
CaCO3↓+2NaOH
。解析(1)Na2CO3溶液显碱性,其pH>7;(2)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
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
Na2CO3+H2O;(3)碳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钙溶液的反应符合A+B→C+D规
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OH)2
CaCO3↓+2NaOH。考点四
复分解反应5.(2017济宁,5,2分)酸、碱、盐溶解性表为我们确定常见物质的
溶解性提供了方便,下表是溶解性表的一部分,结合表格和溶解度
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常见酸、碱、盐的溶解性表(20℃)
OH-N
Cl-S
C
Ca2+微溶溶微不A.绘制表格的依据是物质的溶解度B.常见物质一般可分为:溶、微溶和不溶C.Ca(OH)2、CaSO4和CaCO3的溶解度都大于1gD.Ca2+、N
、Cl-三种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解析CaCO3的溶解性是不溶,溶解度小于0.01g,故选项C说法错
误。考点五
海水晒盐、制碱、制镁综合题6.(2017烟台,18,7分)十三五期间,烟台将建设大型海水淡化厂。
绿色生态、综合利用海洋资源将是设计的重点。如图是某设计
院设计的综合利用海水的流程图。据图回答问题:
(1)反渗透膜法与滤纸过滤法在原理上都是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19919-2025小艇窗、舷窗、舱口盖、风暴盖和门强度和密封性要求
- 出租承包鱼塘合同范本
- 农村集体住宅合同范本
- 农村菜地维修合同范本
- 协议书艺术家画展合同
- 创维光伏融资合同范本
- 冠状疫苗采购合同范本
- 合同履行期满补充协议
- 劳动合同顺延协议范本
- 合同范本草场租赁合同
- 【MOOC】工程图学-中国矿业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政府采购评审专家考试题库(完整版)
- 一次性赔偿协议样本
- 合伙果园合同范本
- 12J201平屋面建筑构造图集(完整版)
- 个体工商营业执照变更委托书
- 2023年文山州富宁县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总医院招聘考试真题
- 课内文言文知识点梳理(原文+注释+翻译)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 十年(2015-2024)高考真题数学分项汇编(全国)专题15 函数及其基本性质(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对称性)小题综合(学生卷)
- 2024年个人信用报告(个人简版)样本(带水印-可编辑)
- 开展学校德育工作专题研究记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