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解析】河南省开封市通许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助您教考全无忧
河南省开封市通许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2023八下·通许期末)若一粒米的质量约为,将数据0.000029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B.C.D.
【答案】C
【知识点】科学记数法—记绝对值小于1的数
【解析】【解答】解:0.000029=2.9×10-5.
故答案为:C.
【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大于10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小于1时,n是负数.
2.(2023八下·通许期末)在平行四边形中,.则()
A.B.C.D.
【答案】B
【知识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比的应用
【解析】【解答】解:∵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
∴∠A+∠B=180°,∠B=∠D.
∵∠A:∠B=2:3,
∴∠B=180°×=108°,
∴∠D=108°.
故答案为:B.
【分析】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得:∠A+∠B=180°,∠B=∠D,结合∠A:∠B=2:3可求出∠B的度数,进而可得∠D的度数.
3.(2023八下·通许期末)在分式中,把的值分别变为原来的2倍,则分式的值()
A.不变B.变为原来的2倍
C.变为原来的D.变为原来的4倍
【答案】C
【知识点】分式的基本性质
【解析】【解答】解:在分式中,把a、b的值分别变为原来的2倍,得,故分式的值变为原来的.
故答案为:C.
【分析】在分式中,把a、b的值分别变为原来的2倍,得,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化简后即可判断.
4.(2023八下·通许期末)在函数为常数,且的图象上有三点,,,则、的大小关系是()
A.B.C.D.
【答案】A
【知识点】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y=(k为常数,且k>0),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位于二、四象限,且在每一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
∴(-3,y1)、(-2,y2)位于第二象限,(2,y3)位于第三象限.
∵-2>-3,
∴y30,
解得m0时,图象经过一三象限,当k0),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位于二、四象限,且在每一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
∴(-3,y1)、(-2,y2)位于第二象限,(2,y3)位于第三象限.
∵-2>-3,
∴y30,
解得m0时,图象经过一三象限,当k<0时,图象经过二四象限,据此建立不等式求解即可.
12.【答案】-3
【知识点】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
【解析】【解答】解:,
∴x2-9=0且2x-6≠0,
解得x=±3且x≠3,
∴x=-3.
故答案为:-3.
【分析】分式等于0的条件是分子等于0,且分母不等于0,据此分别列式求解,即可解答.
13.【答案】0.1
【知识点】频数与频率
【解析】【解答】根据第五组的频率是0.2,其频数是40×0.2=8;
则第六组的频数是40﹣(10+5+7+6+8)=4.
故第六组的频率是,即0.1
【分析】考查频率的定义:第六组的频率=第六组的频数总数据数=[40﹣(10+5+7+6+8)]40=0.1
14.【答案】3
【知识点】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AS)
【解析】【解答】解:作AH⊥y轴于点H,
∵∠ACH+∠BCH=∠CBO+∠BCH=90°,
∴∠ACH=∠CBO.
∵CA=CB=5,∠AHC=∠BOC=90°,∠ACH=∠CBO,
∴△ACH≌△CBO(AAS),
∴AH=OC,CH=OB.
∵C(0,3),BC=5,
∴OC=3,OB=4,
∴CH=OB=4,AH=OC=3,
∴OH=1,
∴A(-3,-1).
∵点A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
∴k=-3×(-1)=3.
故答案为:3.
【分析】作AH⊥y轴于点H,由同角的余角相等可得∠ACH=∠CBO,利用AAS证明△ACH≌△CBO,得到AH=OC,CH=OB,由BC=5以及点C的坐标可得CH=OB=4,AH=OC=3,则OH=1,A(-3,-1),然后代入y=中就可求出k的值.
15.【答案】
【知识点】勾股定理;矩形的性质;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解析】【解答】解:设BD与OA交于点E,过D作DF⊥x轴于点F,
由折叠可得∠CBO=∠DBO.
∵四边形ABCO为矩形,
∴BC∥OA,
∴∠CBO=∠BOA,
∴∠DBO=∠BOA,
∴BE=OE.
∵OA=BD,
∴AE=DE.
设AE=DE=x,则OE=BE=8-x.
∵OD2+DE2=OE2,
∴42+x2=(8-x)2,
∴x=3,
∴OE=5,DE=3,
∴S△CED=OD·DE=OE·DF,
∴DF=,
∴OF==,
∴D(,-).
故答案为:(,-).
【分析】设BD与OA交于点E,过D作DF⊥x轴于点F,由折叠可得∠CBO=∠DBO,根据矩形以及平行线的性质可得∠CBO=∠BOA,进而推出BE=OE,由折叠可得OA=BC=BD,则AE=DE,设AE=DE=x,则OE=BE=8-x,在Rt△ODE中,由勾股定理可得x的值,然后根据等面积法可得DF,由勾股定理求出OF,据此可得点D的坐标.
16.【答案】解:原式=
当时,
原式=.
【知识点】分式的化简求值
【解析】【分析】对括号中的式子进行通分,对括号外分式的分子、分母进行分解,然后将除法化为乘法,再约分即可对原式进行化简,接下来根据分式有意义的条件从0≤x≤4中选取一个整数值代入计算即可.
17.【答案】(1)解:(1)总人数为30÷30%=100,则1.5小时的人数为100-12-30-18=40.
补全条形统计图如下:
(2)1.5;1.5
(3)解:平均数为(0.5×12+1×30+1.5×40+2×18)÷100=1.32.
(4)解:(人)
【知识点】用样本估计总体;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
【解析】【解答】解:(2)由条形统计图可得众数为1.5小时,中位数为(1.5+1.5)÷2=1.5小时;
故答案为:1.5,1.5.
【分析】(1)利用1小时的人数除以所占的比例可得总人数,然后求出1.5小时的人数,据此即可补全条形统计图;
(2)找出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即为众数,位于第25、26个数据均为1.5,求出平均数即为中位数;
(2)根据时间乘以对应的人数,然后除以总人数即可得到平均数;
(4)利用1.5、2小时的人数之和除以总人数,然后乘以800即可.
18.【答案】(1)证明:∵
∴ED∥BF,AB∥CD,
∴∠E=∠F,∠ABC=∠DCF,∠EAB=∠ABC,
∴∠DCF=∠EAB.
∵AE=CF,∠DCF=∠EAB,∠E=∠F,
∴
(2)证明:由(1)得
∴AB-AM=CD-CN,即BM=DN.
∵
∴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知识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
【解析】【分析】(1)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得ED∥BF,AB∥CD,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E=∠F,∠ABC=∠DCF,∠EAB=∠ABC,则∠DCF=∠EAB,根据已知条件可知AE=CF,然后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进行证明;
(2)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M=CN,结合线段的和差关系可得BM=DN,然后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进行证明.
19.【答案】(1)解:点C的横坐标为1,且在的图象上
将A、C的坐标代入得
∴.
∴
(2)解:在中,当时,
∴B(4,0)
∴
∴
∴
∵点D在y轴负半轴上
∴D的坐标为(0,-4).
【知识点】两一次函数图象相交或平行问题;一次函数图象与坐标轴交点问题
【解析】【分析】(1)将x=1代入y=3x中可得y=3,则C(1,3),然后将A、C的坐标代入y=kx+b中即可求出k、b的值;
(2)根据k、b的值可得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令y=0,求出x的值,可得点B的坐标,由S△COD=S△BOC结合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得yD,结合点D在y轴负半轴上就可得到点D的坐标.
20.【答案】(1)解:设小张跑步的平均速度为x米/分,则小张骑车的平均速度为1.5x米/分
∴
经检验是所列方程的根∴小张跑步的平均速度为210米/分.
(2)解:由(1)得,小张跑步所用时间(分)
骑车用的时间(分).
在家取票和寻找“共享单车”共用了5分
∴小张从开始跑步回家到赶回奥体中心需要(分)
∴小张不能在演唱会开始前赶到奥体中心.
【知识点】分式方程的实际应用
【解析】【分析】(1)设小张跑步的平均速度为x米/分,则小张骑车的平均速度为1.5x米/分,小张骑车的时间为,跑步的时间为,然后根据骑车的时间比跑步的时间少用了4分钟建立方程,求解即可;
(2)根据路程÷速度求出跑步、骑车所用的时间,然后求出小张从开始跑步回家到赶回奥体中心的时间,再与23进行比较即可判断.
21.【答案】(1)解:过A作轴于D
∵B(5,0)∴
∵
∴
∴
∵
∴
∴A(9,3)把A的坐标代入得
再把A(9,3),B(5,0)代入得
∴
∴
(2)解:由(1)知,,为等腰三角形
∴①当时
∴P(0,0)或(10,0),
②当时,由(1)知,,
∴点P与点B关于AD对称.
∴
∴
∴P(13,0)
③当时,设P(a,0)
∵A(9,3)B(5,0)
∴
∴
∴
∴
即:满足条件的点P的坐标为(0,0),(10,0),(13,0),.
【知识点】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直角坐标系内两点的距离公式
【解析】【分析】(1)过A作AD⊥x轴于D,根据点B的坐标可得OB的值,由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得AD的值,根据OB=AB=5结合勾股定理可得BD的值,然后求出OD,得到点A的坐标,代入y=中求出m的值,据此可得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将A(9,3),B(5,0)代入y=kx+b中求出k、b的值,据此可得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由(1)知AB=5,△ABP为等腰三角形,当AB=PB=5时,不难求出点P的坐标;当AB=AP时,由(1)知BD=4,则点P与点B关于AD对称,DP=BD=4,然后求出OP的值,进而可得点P的坐标;当PB=AP时,设P(a,0),利用两点间距离公式可得点P的坐标.
22.【答案】(1)解:过P作,交AB于M,交CD于点N
∵
∴
∴
∵四边形是正方形
∴
∵
∴
∴
∴
∵
∴可证四边形是矩形
∴
∴
∴.
(2)解:点P运动的过程中,的长度不变.
连接OB,
∵O为正方形ABCD对角线AC的中点,
∴OB⊥AC,
∴∠AOB=90°,
∴∠AOB=∠EFP=90°,
∴∠OBP+∠BPO=90°.
∵∠BPE=90°,
∴∠BPO+∠OPE=90°,
∴∠OBP=∠OPE.
由(1)可得PB=PE,
∴△OBP≌△FPE(AAS),
∴PF=OB.
∵AB=2,△ABO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OB==,
∴PF为定值,.
【知识点】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矩形的判定与性质;正方形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
【解析】【分析】(1)过P作MN∥AD,交AB于M,交CD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技术部门需求调研模板技术创新引导版
- 2025资产抵押合同
- 2025浓缩混凝土购销合同
- 厂区安全知识培训心得
- 大隐静脉曲张护理查房课件
- 2025宽带互联网接入服务合同
- 2025照明设备供应合同标准范本
- 2025商铺租赁合同范本大全
- 卵巢的功能教学课件
- 营养学自考试题及答案
- 医疗责任险产品介绍
- 膝关节解剖完整版本
- 医院水、电、气故障报修、排查、处理流程
- 2024年旧钻井杆销售合同范本
- 网络安全攻防演练报告
- 2023年《安徽大学学生手册》在线考试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安全评估合同
- 《全面质量管理》习题集(含答案)
- DB21T 3947-2024 普通公路装配式混凝土桥梁下部工程施工技术规范
- DL∕T 432-2018 电力用油中颗粒度测定方法
- 《水处理生物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