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浙教版科学小升初暑假培优训练(十五):汽化与液化【含解析】_第1页
2023浙教版科学小升初暑假培优训练(十五):汽化与液化【含解析】_第2页
2023浙教版科学小升初暑假培优训练(十五):汽化与液化【含解析】_第3页
2023浙教版科学小升初暑假培优训练(十五):汽化与液化【含解析】_第4页
2023浙教版科学小升初暑假培优训练(十五):汽化与液化【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2023浙教版科学小升初暑假培优训练(十五):汽化与液化【含解析】汽化与液化

1.如图所示,容器底部放水,水上面浮有一层沸点比水高的油,如果对容器底部加热,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开始油蒸发,水不蒸发,然后同时沸腾

B.水先沸腾,油后沸腾,但水和油同时蒸发

C.油蒸发,水不蒸发,直到水全部汽化后,油才沸腾

D.油蒸发,水不蒸发,然后水先沸腾,最后同时沸腾

2.将烧瓶内的水加热至沸腾后移去火焰,水会停止沸腾,迅速塞上瓶塞,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水(如图),你会观察到烧瓶内的水第二次沸腾起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次沸腾时,瓶内气体压强相同

B.两次沸腾时,瓶内水的沸点相同

C.第二次沸腾时和第一次沸腾时相比,瓶内气体压强大

D.第二次沸腾时和第一次沸腾时相比,瓶内水的沸点低

3.纸燃烧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某实验小组把盛有水的纸盒放在火焰上烧,做“纸锅烧水”实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纸锅里的水未加热前,水是不会发生汽化现象的

B.纸锅里的水上方冒出“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珠

C.纸锅里的水沸腾后温度将保持不变,若撤去酒精灯,则水将不会沸腾

D.水烧开时纸盒并未燃烧,这是因为水沸腾时温度不会再升高,没有达到纸燃烧的温度

4.下列关于液化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冬季从户外走进温暖的室内,眼镜的镜片上出现水雾

B.夏季从室外走进空调房内,眼镜的镜片上出现水雾

C.冬季凌晨玻璃窗户外侧常出现水珠

D.夏季开着空调的小汽车内侧玻璃上常出现水珠

5.在使用热水壶烧开水时,当水沸腾时离壶嘴较远的地方有很浓的“白气”,而靠近壶嘴的地方却没有,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白气”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固体小颗粒

B.“白气”的形成需要吸收热量

C.壶嘴处没有“白气”是因为此处温度较高,水蒸气难以液化

D.离壶嘴较远处有很浓的“白气”是因为远处温度低、水蒸气容易汽化

6.如图所示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使烧杯内的水保持沸腾,则插在烧杯中的试管里的水()

A.能达到沸点,可以沸腾B.能达到沸点,不能沸腾

C.不能达到沸点,可以沸腾D.不能达到沸点,不能沸腾

7.刚从开水锅里捞出的鸡蛋拿在手中不太烫,等蛋壳表面水分干了后就很烫了,这是因为()

A.蛋的内部温度很高,有热量向外逐渐散发

B.蛋壳不容易传热,等手发汤要一段时间

C.蛋壳上的水未干时,水蒸发要吸收热量,由于蒸发很快,使蛋壳温度降低

D.以上说法都不对

8.冰箱利用制冷剂作为“热”的搬运工,把冰箱里的“热”“搬运”到冰箱外面,制冷剂是一种既容易汽化也容易液化的物质。下列有关这种电冰箱工作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制冷剂进入蒸发器的管子里迅速液化、吸热

B.制冷剂进入蒸发器的管子里迅速汽化、吸热

C.制冷剂被压缩机压入冷凝器后,会液化、吸热

D.制冷剂被压缩机压入冷凝器后,会汽化、放热

9.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水沸腾时的装置以及实验中不同时刻气泡的情形,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他可以选用量程为-80~60℃的酒精温度计

B.图甲是水沸腾前的现象

C.沸腾时,烧杯中不停地冒出“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

D.小明撤去酒精灯后发现水继续沸腾了一段时间,所以水的沸腾有时候不需要吸收热量

10.生活中常把碗放在大锅内的水中蒸食物,碗与锅底不接触,如图所示。当锅里的水沸腾以后,碗中的汤将()

A.同时沸腾B.不会沸腾,汤的温度总是低于水的沸点

C.稍后沸腾D.不会沸腾,汤的温度能够达到水的沸点

11.“热管”采用液体散热,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高端科技产品上作为散热器。如图是“热管”的工作原理图。管内装有液体,它的A端受热,热管里的液体变成气态,然后从热管中较热的一端向较冷的一端转移B端,热管中较冷的一端通过散热风扇把热量从热管中散发,气态变成液态并回流到热管中较热的A端,热管内的液体起到了搬运热的作用。那么热管内流体在这两端发生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是()

A.A端流体液化吸热,B端流体汽化放热B.A端流体液化放热,B端流体汽化吸热

C.A端流体汽化吸热,B端流体液化放热D.A端流体汽化放热,B端流体液化吸热

12.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包上醮有酒精的棉花,如下图能反映温度计示数随时间变化情况的是(周围的温度不变)()

A.B.C.D.

13.如图所示,甲实验中烧杯内盛有水,试管内盛有乙表中所列的一种液体,在标准大气压下,若对烧杯底部继续加热,最终发现试管内的液体发生沸腾,则试管内盛的液体是()

A.水B.酒精C.煤油D.水或酒精

14.小科同学在4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探究,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水的表面积和水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1)通过A、B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有关。

(2)通过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

(3)小科同学猜想水蒸发快慢还可能与水的质量有关。于是继续进行了如下探究:在相同环境下的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同时滴上一滴和两滴水(如下图)。结果发现甲图中水先蒸发完,于是他得出结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质量有关,水的质量越小蒸发越快。小柯同学认为小科的实验设计存在问题,理由是。

15.下表所示为常用的两种温度计内测温物质的凝固点和沸点情况.某同学想利用温度计完成“研究水的沸腾”实验。

测温物质凝固点/℃沸点/℃

水银-39357

酒精-11778

(1)为了完成本次实验,由表格知,应选用测温物质为________的温度计。

(2)如图甲所示,刚倒入热水时发现温度计表面模糊,很难看清示数,主要原因是________。

(3)烧杯上方加一纸盖后进行实验,如图乙所示.每隔1min记录温度计示数(见下表),4min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丙所示,此时温度为________℃,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读数,由表可知水的沸点为________℃.请在图丁中作出本实验的温度-时间曲线________.

时间/min012345678

温度/℃8890929497989898

16.如图甲是探究“液体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

在液体沸腾过程中,观察到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可知该液体的沸点为________℃,虽然液体的温度不变,但要继续加热,所以说液体在沸腾的过程中要不断_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

答案及解析

1.C

【解析】沸腾的条件:①达到沸点;②继续吸热;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据此分析判断。

对容器底部加热,水和油都会吸热,由于蒸发不需要一定的温度,所以油会不断蒸发;下面的水由于被上面的油膜覆盖,因此无法蒸发。下面的水达到沸点后还会继续吸热,因此水会沸腾;上面的油的沸点高于水的沸点,因此在水没有完全汽化前不会沸腾。当下面的水全部汽化后,油吸热达到沸点开始沸腾。故C正确,而A、B、D错误。

2.D

【解析】向瓶底浇冷水后,瓶内水蒸气遇冷放热液化成小水珠,使得瓶内气体压强减小,使液体沸点降低,液体重新沸腾起来。所以第二次沸腾时比第一次沸腾时,瓶内气体压强小,第二次沸腾时比第一次沸腾时,瓶内水的沸点低。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3.A

【解析】A.纸锅里的水未加热前,虽然不能沸腾,但会蒸发,所以水会发生汽化现象。故A错误,符合题意;

B.纸锅里的水上方冒出“白气”,实际是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珠。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纸锅里的水加热到沸腾后温度将保持不变,若撤去酒精灯火焰,水无法吸热,故水将停止沸腾,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纸锅中盛着水,水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最高温度是100℃,纸锅受水的影响,不会超过100℃,没有达到纸的着火点,所以纸锅不会燃烧,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A

【解析】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叫液化,液化向外放热,因此液化现象总是发生在温度较高的一侧,据此分析判断。

A.冬季时,户外温度低,室内温度高,因此进入温度高的室内水蒸气会在镜片上液化形成水雾,故A正确;

B.夏季时,室外温度高,而空调房内温度低,所以从房内出门时,室外的水蒸气会在低温的镜片上液化出现水雾,故B错误;

C.冬季时,玻璃外侧温度低,内侧温度高,因此水柱出现在内侧,故C错误;

D.夏季,开着空调的小汽车玻璃外侧温度高,内侧温度低,因此水珠出现在外侧,故D错误。

5.C

【解析】AB.水沸腾时看到的“白气”是水壶内出来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液化过程需要放出热量,故AB错误;

C.由于壶嘴处温度较高,达不到液化的条件,因此从壶内出来的水蒸气不能被液化,故C正确;

D.在壶嘴较远处,空气温度较低,壶内出来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空气被液化成小水珠,故D错误。

故选C。

6.B

【解析】当大烧杯中的水沸腾后,尽管不断吸热,但烧杯中的水温度不再升高,保持水的沸点温度不变;小试管中的水从大烧杯中吸热,温度达到水的沸点后,就和烧杯中的水的温度一样,就不能从烧杯中继续吸热,这时虽然达到了沸点,但不能吸收热量,所以不会沸腾,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C

【解析】刚从锅里捞出的鸡蛋表面附着一层水,而水分蒸发吸收鸡蛋表面的热量,可以使鸡蛋表面的温度暂时降低,所以感觉不太烫。故C正确,ABD错误。

8.B

【解析】AB.制冷剂是一种既容易汽化又容易液化的物体;工作时冷凝器里的液态制冷剂,经过一段很细的毛细管进入冰箱内冷冻室的管子里,在这里迅速汽化,从冰箱的内部吸收热量,使冰箱内部的温度降低,故A错误,B正确;

CD.电动压缩机使制冷剂蒸气压缩而液化,压入冰箱外的冷凝器管里将热量放出,故CD错误。

9.B

【解析】(1)将水的沸点与温度计的量程进行比较即可;

(2)根据气泡上升过程中的大小变化判断是否沸腾;

(3)水蒸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根据液化的知识分析;

(4)液体沸腾的条件:①达到沸点;②继续吸热,据此判断。

【解答】A.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因此不能用量程为-80~60℃的酒精温度计进行测量,故A错误;

B.沸腾前,上面水温低,下面水温高,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减小,所以甲是沸腾前的情况,故B正确;

C.“白气”是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滴,不是水蒸气,故C错误;

D.水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并继续吸热;虽然撤去了酒精灯,但是烧杯底部的温度仍然高于100℃,水能从烧杯底部继续吸热,所以会沸腾一段时间,故D错误。

10.D

【解析】沸腾的条件:①达到沸点;②继续吸热,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如果碗内的汤的温度低于外面水的温度,那么汤可以从外面吸热而升温。当锅里的水沸腾后,碗中的汤可以达到水的沸点,但是无法从锅内继续吸收热量,因此不会沸腾,故D正确,而A、B、C错误。

11.C

【解析】“热管”被加热的一端,吸收芯中的液体在汽化时要吸热,因此这一端的温度不会很快升上去;

没有被加热的那一端,原来温度较低,吸收芯中液体汽化的蒸气在这一端液化放热,因此,它的温度会升高。故选C

12.A

【解析】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叫蒸发,蒸发吸热,据此分析温度计的示数变化规律。

【解答】温度计上的酒精吸收温度计的热量而蒸发,于是温度计的示数逐渐下降;当酒精完全蒸发后,温度计又吸收周围空气的热量,于是它的示数逐渐上升,直到与室温相等,故A正确,而B、C、D错误。

13.B

【解析】沸腾的条件:①达到沸点;②继续吸热,据此分析判断。烧杯内盛有水,根据水的沸点100℃可知,试管内液体的最高温度可达100℃。试管内液体发生沸腾,那么说明它的沸点低于100℃,故B正确,而A、C、D错误。

14.表面积AC由图像可知甲乙质量不同,液体表面积不同,实验设计过程中没有控制变量唯一,因此实验结论不可靠

【解析】(1)[1]比较A、B两图可得水的温度和水上方空气流动速度相同,不同的是水的表面积,所以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表面积有关。

(2)[2]要研究水蒸发的快慢与水的温度的关系,应控制水的表面积和水上方空气流动速度相同,液体温度不同,故选AC。

(3)由图像可知甲乙质量不同,液体表面积不同,实验设计过程中没有控制变量唯一,因此实验结论不可靠。

15.(1)水银

(2)水蒸气遇到冷的温度计液化成小水滴附在上面

(3)96;98;图略(用平滑的曲线即可)

【解析】(1)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涨冷缩的原理工作的,因此必须保证它们是液态;而一般情况下,物质在沸点以上是气态,在沸点以下是液态,因为水的沸点在100℃,所以要测量沸水的温度必须测温液体的沸点在100℃以上;

(2)表面模糊其实就是存在小水珠,根据水蒸气的液化现象分析即可;

(3)弄清温度计的分度值,根据液柱位置读出示数;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据此确定水的沸点。将表格中对应的点找出来,将相邻的点连接起来即可。

【解答】(1)酒精的沸点为78℃,而水银的沸点为357℃,因为水银的沸点高于100℃,所以应该选择水银温度计;

(2)刚倒入热水时发现温度计表面模糊,很难看清示数,主要原因是水蒸气遇到冷的温度计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