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运动的水分子H2O水是由_________构成水分子是由___
___构成一个水分子是由_____构成回顾复习篇水分子氢原子和氧原子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一组惊人的数据:一滴水(按20滴水的体积为1mL计算)里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如果10亿人来数一滴水里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需要数3万年才能数完。一个水分子的质量约3*10-23g。一个水分子的体积约3*10-23mL。这些数字说明了什么?水分子的质量和体积很小!我实验:1.将品红滴入烧杯中的清水,观察现象;2.将品红分别滴入热水和凉水中,再观察现象。我推理: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且温度越高,运动越快。
我实验:将20ml水和20ml酒精混合,并震荡,观察现象。我推理:分子之间有间隔(温度越高,间隔越大;温度越低,间隔越小)分子间隔大小的一般顺序:气体>液体>固体
分子的特征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的体积质量都很小分子在不停的运动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知识迁移分子原子分子很小分子在不停的运动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原子很小原子在不停的运动原子间有一定的间隔用分子的知识解释为什么湿衣服晒在空气流通的地方干得快。在加压的情况下,可以将24L的空气装入容积为8L的篮球中固体碘投入含淀粉的溶液中能够让溶液变蓝色,碘蒸汽同样可以产生这样的现象1.七月的公园,百花盛开,阵阵花香,沁人心脾。花香四溢的现象说明()
A.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分子具有一定的质量
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D.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在线测试:A2.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可用分子的知识加以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A.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大小随温度而改变
B.蔗糖溶解是因为分子很小
C.气体易被压缩是因为气体分子间隔很小
D.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D3.用分子、原子的观点分析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解释不合理的是()
A..50mL水与5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分子之间有间隔
B.八月桂花飘香﹣﹣分子在不断运动
C.1滴水中约含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
D.水结成冰﹣﹣分子停止运动D4.在降温和加压下,氧气变为液态氧,其原因是 ()A.分子大小发生变化B.分子间距离增大C.分子间距离减小D.分子改变了E.分子的质量发生了变化5、以下生活、学习经验,不能说明分子间有空隙的是()A.打气筒能将气体压缩B.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C.物体有热胀冷缩的现象D.海绵能吸水CD液态固态气态一、水的三态变化:问题一:水在发生三态变化时,构成水的水分子发生了什么变化?
阅读完课本22页针筒实验,由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水在发生三态变化时,水分子的
和
不会变化,变化的只是水分子的
和
。这样的变化是
。种类大小间隔排列方式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分子本身不变化学变化:分子改变了不同状态的水中水分子的排列固态的水:水分子有序排列,分子都在固定的位置上振动。液态的水:水分子无序排列,在一定体积内较自由地运动。气态的水:水分子自由运动,充满整个容器或自由地向空间扩散。
二、水的天然循环
阅读课本25页,由此你能得出大自然的水究竟是怎样循环的呢?
地球上水的储量很大,但是淡水不到3%,其中可饮用的淡水不到0.3%三、天然水的人工净化不溶性杂质可溶性杂质(包括颜色,异味)微生物
多识一点明矾是一种净水剂,溶于水后可促进水中悬浮杂质的沉降,从而起到一定的净水作用。水的人工净化方法静置沉降
吸附沉降(常用吸附剂:明矾)除去大颗粒不溶性杂质所用方法沉降水的人工净化方法除去小颗粒不溶性杂质所用方法过滤过滤是将不溶性固体和液体分开的方法,所以过滤前需要加水将固体溶解。
多识一点1、过滤需要哪些仪器?2、怎样组装这些仪器?3、操作时需要特别注意什么?1、过滤需要哪些仪器?2、过滤装置图铁架台,漏斗,烧杯,玻璃棒一贴:二低:三靠:滤纸紧贴漏斗的内壁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液面低于滤纸边缘倒液体的烧杯靠玻璃棒玻璃棒轻靠滤纸三层处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过滤操作要点:【思考】(1)滤纸为什么要紧贴漏斗的内壁?答:如果不紧贴有气泡,会影响过滤速度【思考】(2)液面低于滤纸边缘?答:如果液面高于了滤纸边缘,液体会从滤纸和漏斗之间流下,影响过滤效果【思考】(3)倒液体的烧杯为什么要紧靠玻璃棒,玻璃棒起什么作用?答:否则液体会洒在外面玻璃棒起引流的作用【思考】(4)漏斗下端管口为什么要靠烧杯内壁?答:防止液体溅出【思考】某同学发现过滤后得到的液体仍然浑浊,请大家帮他找找原因?
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滤纸已经破损在大家的帮助下,该同学过滤后终于得到了澄清的液体,他兴奋地说出:“我终于制得了纯水!”这种说法正确吗?不对,其中还有可溶性杂质,细菌等除去可溶性杂质所用方法蒸馏除去微生物,细菌所用方法消毒杀菌、常用消毒剂:氯气、漂白粉、臭氧除去色素和异味使用活性炭吸附蒸馏装置
蒸馏后得到的水中还有杂质吗?怎么证明?向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某些物质
加热蒸发仪器:铁架台,酒精灯,蒸发皿,玻璃棒操作过程:将液体倒入蒸发皿里,加热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免液体局部过热而溅出,待蒸发皿里还有少量液体(出现大量固体)时停止加热。加热后,蒸发皿里没有任何残留物出现,说明蒸馏得到的是纯水。所以说蒸馏是净化程度最高的净化方法。2、过滤除去颗粒较大的不溶性杂质1、沉降除去颗粒较小的不溶性杂质3、消毒杀菌除去细菌、微生物4、蒸馏除去可溶性杂质净化天然水的步骤和作用3、吸附除去有色、味的杂质自来水生产过程沉降过滤吸附消毒杀菌
1、下列净化水的操作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过程的是(
)
A.
沉淀
B.
消毒
C.
过滤
D.
蒸发2、下列各组物质可用过滤的方法分离的是()A、铁粉和硫磺B、食盐和水C、木炭和水D、酒精和水大显身手BC4.下列净化的操作,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
)
A.
静置
B.
吸附
C.
过滤
D.
蒸馏CD3、下列关于过滤操作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的内壁
B.
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的边缘
C.
为了加快过滤的速度,可用玻璃棒在过滤器中搅拌液体
D.
玻璃棒要轻轻地斜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多识一点:1、硬水和软水的区分方法:2、硬水软化的方法:(1)蒸馏(2)煮沸用肥皂水,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泡沫较少的是硬水硬水与软水
(二)纯净物和混合物1、纯净物的概念宏观概念:由同一种物质组成微观概念:由同一种分子(原子)构成常见代表:蒸馏水(纯水)、氧气,氢气
H2OO2H2
(二)纯净物和混合物1、混合物的概念宏观概念: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微观概念: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分子(原子)构成常见代表:硬水(软水)、空气,铝合金
1、日常生活中下列物质可以看作是纯净物的是
(
)A.矿泉水
B.酸牛奶
C.冰水
D.自来水2.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纯净的空气
B.矿泉水
C.食用醋
D.二氧化碳3.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石油
B.液态氧气
C.食醋
D.水泥砂浆CDB4.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清澈的矿泉水
B.医用生理盐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公开招聘工作人员56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网校专用)
- 2025年新乡市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毕业生25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含答案详解)
- 2025安徽工程大学高层次人才招聘6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考点梳理)
- 2025江苏鑫氟天科技有限公司招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
- 2025河北承德市消防救援支队政府专职消防队员招聘73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模拟题)
- 2025年河北秦皇岛抚宁区为部分区直单位选调全额事业工作人员1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2025年烟台莱阳市卫生健康局所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35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名校卷)
- 2025吉林白城师范学院招聘高层次人才57人(1号)模拟试卷有答案详解
- 2025广东广州市公安局招聘辅警48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
- 2025春季中国核工业二四建设有限公司社会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1套完整答案详解
- 法语幼儿教学课件1
- 钩针课件教学课件
- 淮阳豆门乡消防安全培训课件
- 海上风电场安全培训课件
- 2026届高考备考数学总复习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 2025版CSCO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解读
- 红星照耀中国第九章课件
- GB/T 13090-2025饲料中六六六、滴滴涕的测定
- (2025)学法用法考试题及答案
- 巴以冲突的原因
- 占用道路施工组织方案(3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