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记中蝗虫的特点_第1页
昆虫记中蝗虫的特点_第2页
昆虫记中蝗虫的特点_第3页
昆虫记中蝗虫的特点_第4页
昆虫记中蝗虫的特点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昆虫记中蝗虫的特点昆虫记蝗虫的特点和生活特征蝗虫的特点:头部的一对触角是嗅觉和触觉合一的器官。它的咀嚼式口器有一对带齿的发达大颚,能咬断植物的茎叶。蝗虫的生活习性:蝗虫种类繁多,产的卵均以在土中越冬。蝗虫可分为群居型和散居型两类,散居型一般没有远距离迁飞习性,而群居型的成虫有成群迁移和迁飞习性,且迁飞具有一定的方向性。迁飞时在空中可持续1~3天之久。蝗的成虫食量较大,主要吃草,特别爱吃禾本科植物。蝗虫的特点(《昆虫记》中蝗虫的特点)1、蝗虫雄成虫体长35.5~41.5毫米,雌成虫39.5~51.2毫米。体通常为绿色或黄褐色,常因环境因素影响有所变异。颜面垂直,触角淡黄色。前胸背板中隆线发达,从侧面看散居型略呈弧形,群居型微凹,两侧常有暗色纵条纹。前翅狭长,常超过后足胫节中部,有褐色、暗色斑纹,群居型较深。后翅无色透明。群居型后足腿节上侧有时有2个不明显的暗色条纹,散居型常消失或不明显。后足胫节通常橘红色,群居型稍淡,沿外缘通常具刺10~11个。2、蝗虫一般属于兼性滞育昆虫,多以卵在土壤中的卵囊内越冬,仅诸如日本黄脊蝗、短脚斑腿蝗等少数种类以成虫越冬。在1年中发生的世代数,取决于该物种的生物学特性与不同地区的年有效积温、食物、光照及其各虫期生长发育情况。例如亚洲飞蝗在我国分布区1年发生1代。东亚飞蝗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北分布地区为2代,而江、淮河流域的高温干旱年份则为3代或不完整3代;华南地区4~5代。中华稻蝗在长江及其以北地区1代,江南则为2代。《昆虫记》中描述的灰蝗虫有哪些特征呢?《昆虫记》灰蝗虫的特点和生活特征是体型,体长35.5-41.5毫米,雌成虫39.5-51.2毫米。体通常为绿色或黄褐色,常因环境因素影响有所变异。颜面垂直,触角淡黄色。灰蝗虫以植物叶片为食,喜食芦苇、稗草、白茅、狗牙草及蒿类植物,虾须草和海蓬子。前胸背板中隆线发达,从侧面看散居型略呈弧形,群居型微凹,两侧常有暗色纵条纹。灰蝗虫的生活习性。灰蝗虫是夜伏昼出,无明显趋光性。当灰蝗虫密度大时,由于相互感觉而形成条件反射,加剧活动,灰蝗虫容易形成群聚、静伏、拥挤,然后向某一方向跳跃群迁。成虫与蝗蝻的食性相同,均为植食性,而且成虫期补充营养强烈,约占一生总食量的75%以上。昆虫记蝗虫的特点和生活特征「科普」《灰蝗虫》主要写了蝗虫从幼虫经最后一次蜕皮成为成虫的过程,写得很详细。既说明了蜕皮的完整过程:从准备好蜕皮的架势,到反复缩张运动来在外皮的背部撕开一条裂缝,再到背部、头部、触须、腿、肚腹依次从裂缝中挣脱出来,到最后蝗虫翻转身子头朝上,慢慢展开翅膀,完完全全成为成虫;同时重点描述了带锯齿小刺的腿从外皮薄膜中蜕出而对外皮丝毫无损、鞘翅和翅膀沿着已有的翅脉网络构建起来的神奇过程。看完这个神奇的过程,作者感慨生命的伟大,否定了某位研究者“生命不过是物理力和化学力的一种冲突而已”的观点,认为生命是不可思议的,无法简单复制的。读本文可以收获的三点体会:1,科学研究,哪怕是现象观察,都需要长时间全身心的投入,比如蜕皮到展开翅膀,过程需要三个多小时,其中完全蜕皮也需要40多分钟。2,在研究中,除整体的了解掌握外,需要对自己疑惑部分进一步的实验或局部细化研究,比如作者就对蜕皮部分做重力实验来确认其起初类似流体、折断发育一半的翅膀用显微镜观察来确认翅脉网络早已存在。3,写文章,现象描述如果较长,一定要及时的穿插针对局部的观点和相关扩展,既避免读者的审美疲劳,也能及时的佐证和提炼作者自己的观点,毕竟写文章还是要有自己想法观点的,科普文章也要如此。解释一下鞘翅,至少我刚开始没理解。蝗虫,其实很多昆虫都是这样,有一对前翅和一对后翅。前翅覆盖在最外面,较硬,起保护作用;后翅宽大柔软,常折叠在前翅下面,是飞行的主要器官。至于为什么叫前后,而不是上下,是因为蝗虫结构为头、胸、腹三个部分,胸部又分前中后三部分,各长了一对足,中胸和后胸各长了一对翅膀,按前后部位顺序来命名,中胸长的叫前翅,后胸长的叫后翅。鞘翅,其实就是前翅。另外,扩展一点生物知识:蝗虫一生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阶段,若虫共要蜕皮5次才能成为成虫。蝗虫的特点有哪些1、蝗虫具有适应迁飞的结构和能力,它们能连续飞行1~3天,飞行速度达到每小时6~12千米,并且能在1000~1500米高空中自由飞行。因为蝗虫的整个身体披着一层坚硬的几丁质外壳,不怕风吹日晒,能适应各种外界环境。2、蝗虫的头部下面长着一个坚硬的咀嚼式口器,依靠它能够快速咬碎各种农作物。蝗虫嗜咬成性,它们不但咬农作物,连人家里面的书籍、衣物等也咬得支离破碎。蝗虫的后足腿节特别膨大,节内具有发达的肌肉,善于跳跃,它一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