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中班音乐教案8篇-1_第1页
集合中班音乐教案8篇-1_第2页
集合中班音乐教案8篇-1_第3页
集合中班音乐教案8篇-1_第4页
集合中班音乐教案8篇-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集合]中班音乐教案8篇

投诉建议我要投稿

工作总结自我总结工作方案活动总结申请书工作方案职业规划求职信个人简历自我鉴定自我评价心得体会策划书讲话稿广播稿通讯稿口号导游词实习报告述职报告

当前位置:壹范文>教学资料>教案>中班音乐教案

中班音乐教案时间:2023-07-2209:48:11教案我要投稿

中班音乐啄木鸟教案推举度:中班音乐《蝴蝶花》教案推举度:《雪绒花》中班音乐优质课教案推举度:

[集合]中班音乐教案8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编写教案是必不行少的,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教案应当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我细心整理的中班音乐教案8篇,欢迎大家共享。

中班音乐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熟识乐曲旋律、结构与节奏,能用小兔“跳、蹦”的基本动作跳出“前、后、前前前”的方位动作。

2、大胆探究创编玩偶兔娃娃的动作,并能合着音乐节奏做动作。

3、享受嬉戏情景所带来的欢乐,进展空间协调力量和结伴交往嬉戏的力量。

活动预备:

1、兔子头饰一个,玩偶兔娃娃。

2、录音机,兔子舞音乐。

活动过程:

听音乐《走路》进场,围半圆坐。

1、幼儿坐成半圆形观赏音乐,感受欢乐心情。

幼儿观赏音乐,并自由做节奏动作,如拍手、拍腿等。

2、叙述玩偶兔娃娃的故事,探究创编玩偶兔娃娃的动作。

师:“这音乐说了一个玩偶兔娃娃开音乐会的故事。夜幕降落的时候,森林里一片宁静,玩偶兔娃娃们聚在草地上,围坐成一个大圆圈,当有魔力的音乐传来,奇迹消失了,玩偶兔娃娃全身活动起来,跳起了欢乐的兔子舞。”

师:“让我们一起变成兔娃娃,起来跳舞吧。”

幼儿创编玩偶兔娃娃的舞蹈动作,全体幼儿表演玩偶兔子舞。

3、学习小兔跳、蹦两个基本动作。

学习第一个基本动作:兔跳。

师:“学会了玩偶兔娃娃的舞蹈,你们想不想去参与小兔音乐会啊?兔娃娃告知我说,要想参与小兔音乐会还要学会小兔跳,你们会不会啊?”请幼儿上来学兔子跳。

师:“对了,兔子跳是用脚尖轻轻地跳,低低地跳,像我这样。还要有节奏地跳,瞧这样。”老师示范,幼儿伴乐自由练习。

学习其次个基本动作:兔子蹦。

师:“兔娃娃们跳得真不错,假如再加上兔子蹦起来的'动作就更好看了,瞧我这样。”老师示范,幼儿伴乐自由练习。

4、组合兔子跳和蹦两个基本动作。

师戴上头饰:“现在,让我这个兔姐姐带你们去参与兔子音乐会吧。!”

幼儿用基本动作组合成韵律动作前行。

5、组织幼儿跳舞出场。

师:“瞧,这里就是开音乐晚会的大草地。咦?怎么没人?”

老师看表皱眉说“哎呀,今日我们练兔子舞迟到了,小兔音乐会结束了,要明天才有了。让我们回去休息休息,养足精神,明天再来吧,小兔子回家咯!”幼儿跳舞出场。

中班韵律活动《捉螃蟹》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随音乐合拍地做出“跳舞、吐泡泡、挠痒痒”动作。

2、让幼儿知道音乐变化的时候,老师的体态是在提示他们做出与音乐相匹配的动作。

3、提示幼儿在做螃蟹横行、隐藏动作时不影响同伴。

幼儿园中班韵律活动:幸福拍手歌

活动目标

1、初步学唱弱起的歌曲。尝试依据前奏的速度变化反映并唱歌。

2、发觉“挨次”在记忆中的作用。

3、在依据歌词拍打自己身体部位的过程中感受韵律活动的欢乐

活动预备

1、幼儿会表演唱歌曲《幸福拍手歌》。

2、幼儿会唱歌曲《头发肩膀膝盖脚》

活动过程:

1、音乐律动《头发肩膀膝盖脚》。

(1)老师带领幼儿随着音乐的节奏,边唱边摸自己身体的相应部位。

(2)转变音乐的速度,幼儿用缓慢、正常、快速三种速度,表演唱《头发肩膀膝盖脚》

2、幼儿学唱歌曲《快来拍拍》。

(1)老师范唱歌曲一遍。

老师在演唱的过程中不做动作,以避开动作干扰幼儿倾听歌曲。

(2)老师引导幼儿回忆歌词内容。

老师:我唱的歌中,拍了身体的哪些地方?

(3)老师再次示范唱歌曲,引导幼儿找出歌词排列的规律。(从头到脚)

(4)老师引导幼儿边唱歌边做动作。老师用点头的动作提前示意幼儿歌曲即将开头。

3、老师尝试用与前奏全都的速度唱歌,做身体动作。

(1)引导幼儿随钢琴弹的不同速度边做动作边唱歌一遍。

(2)老师引导幼儿解决“跟不上”的困难。

老师:这次,我们不仅要把歌曲出来,还要跟着钢琴的速度做动作。假如你觉得自己跟不上,可以怎么办呢?(老师引导他们听前奏并看老师动作的示意)

4、老师与幼儿将歌词中的部分不唱,改成用拍手的方式玩唱歌嬉戏。

(1)老师指导幼儿以较慢的速度玩唱歌嬉戏。

老师:这个歌曲还可以玩更好玩的唱法,我们来试试吧。当唱到“脚”的时候,我们忍住不唱,而是用拍手的方法来代替。

(2)老师与幼儿尝试用正常地速度玩唱歌嬉戏。

老师:我们的伴奏音乐要快一点,大家试一试能不能跟得上呢?

5、音乐表演《幸福拍手歌》。

中班音乐教案篇2

一、活动目标:

1、在情境渲染中感受音乐,用不同的动作和演唱方式表现对音乐形象的理解。

2、在学习歌曲的基础上,初步尝试用衬词和合声的'方法为部分歌曲伴唱,体验多形式演唱歌曲的欢乐。

二、活动预备:

1、大“荷叶”一片,钢琴。

2、前期阅历:初步学习歌曲《青蛙唱歌》。

三、活动过程:

(一)情境渲染、感受表现。

1.出示荷叶,引起爱好。

2.感受音乐强弱,听音乐有节奏地表现。

(二)尝试用不同节奏表现青蛙唱歌。

1.尝试用不同节奏表现青蛙唱歌2.通过榜样示范鼓舞幼儿相互学习。

(三)熟识歌曲,学习用不同演唱方式表现小青蛙、老青蛙的形象。

1.复习歌曲,回忆歌曲。

2.老师范唱、幼儿听辨感受并表现。

3.师幼合作,分角色演唱。

(四)加入衬词,尝试合声方法演绎歌曲。

1.师示范演唱。

2.幼儿尝试加入衬词演唱。

3.将幼儿分成两部分,分声部完整演唱歌曲若干遍。

(四)嬉戏:青蛙捉害虫,结束活动。

1.角色扮演,音乐嬉戏。

2.结束。

中班音乐教案篇3

一、角色扮演跟随音乐入场。

今日,鸟妈妈就带着小鸟们一起飞去森林里玩一玩吧!

二、出示背景图课件,导入活动。

师:"小伴侣你们看,这个地方漂亮吗?都有什么?你知道这是谁的家吗?"(出示动态的小鸟)这儿呀就是小鸟落落的家。

三、说歌词,理解歌曲内容。

1.观看PPT,引出歌曲内容。

师:有一天,小鸟落落的家怎么了?

师:那落落应当找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安家?

2.引导孩子争论:什么地方适合落落安家?为什么让落落找这样的地方安家?(老师依据幼儿回答出示图谱)

3.老师引导孩子按图谱提示完整说出歌词,渐渐过渡到随音乐有节奏的朗诵歌词。

师:你们刚才说的这些话太美了,现在我先把它整理一下,请你们听听看,这样一个地方适不适合落落安家。(老师朗诵歌词)

师:你们觉得这样的地方适合落落吗?那我们抓紧告知落落吧!(师幼朗诵歌词)

师:哇!你们刚才说的画面实在太美了,现在假如给这些美美的画面加上好听的配乐朗诵,让它变得更美,你能做到吗?(幼儿跟随伴奏朗诵音乐)

四、尝试将歌词填入旋律中演唱,体验自学歌曲的乐趣。

1.激发孩子想唱歌的愿望,引导孩子总结自己的学习策略。

师:落落觉得你们说的话很美丽,它想请你们把它唱出来,可以吗?

2.幼儿尝试看图谱将歌词填入旋律中用轻声演唱歌曲。

师:你们发觉没有,在小鸟后面要怎样?那在这首歌中还有哪些地方有空拍?你来认真听一下。(师范唱歌曲)幼:请来o︴这儿o︴;有山o︴有树o︴。

师:你们听得真认真,那在空拍时要怎样做才能唱对呢?(师幼争论)

师:这个空拍的难题被你们轻而易举就解决了,那在唱到"这儿的风景最美"时,应当怎样唱出美丽而骄傲的感觉?那你再认真听老师唱一遍。

师:那现在你们能不能用好听的声音加上好看的表情、动作进行演唱。孩子们跟旋律有感情地演唱。

3.分男女演唱形式练习歌曲。

4.画面消失小鸟落落的动态图片及背景音:"伴侣们,感谢你们为我找的新家,我很喜爱,感谢你们,再见!"

五、活动延长

师:小伴侣们,落落为什么要找新家?小伴侣们,虽然落落现在已经有了新家,但是还是有许多小鸟们由于各种缘由失去了他们的家,那我们应当怎么做?

小结:鸟类是我们的`伴侣,我们要爱惜他们,爱护自然就是爱护他们的家!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通过情境导入、表演、嬉戏等形式,来激发幼儿的爱好,使幼儿能够乐观参加,并融入到活动氛围中,用自己的肢体进行表演,深刻体会小鸟的欢乐心情,从中萌发爱惜小鸟和关爱大自然的情感。下面是课后的的几点思索:

1、环境的创设:在音乐活动中,我认为环境是必不行少的。只有让幼儿感受到了音乐中的氛围,才能熏陶幼儿去理解、感受音乐,通过观赏、倾听这一环节,老师一个小的示意,一个小的动作,一个小的表情,都不能疏忽,由于都能在音乐活动中起到很好的作用。幼儿能跟着你的感受去感受,跟着你的投入去投入。

2、图谱的运用:在音乐活动中,图谱是很重要的,不要求教具的多,而要求教具的恰到好处,怎么样用适当的教具让幼儿在活动中起到什么作用?是我们所剧烈追求的。在这节课中,我利用利用图谱,关心孩子记忆歌词,减轻由于记忆歌词所产生的负担。

3、老师的引导:最终是一个表演pk环节,是让幼儿尽情表现动作、表情、神态等一系列创编的细节,但是没有老师的引导,幼儿的动作就显得非常单一、拘谨。和幼儿进行恳切的沟通,和他们谈话,老师的动作引导,来启发幼儿的想象,这样幼儿在创编环节中,就又有了新的想法,老师也应赐予肯定的确定,这样幼儿的创编欲望也就无穷无尽了。

在这次的活动中,消失的最大的问题是教的痕迹过于明显,音乐活动应当是以感受为主,让孩子在感受音乐中去学唱歌曲,感受音乐的旋律以及音乐要表达的感情。但是在活动过程中,老师强势要求孩子去学音乐,学歌词,学旋律,最终变成一堂学唱音乐的活动而不是孩子从音乐中去感受去学会。

中班音乐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会歌曲,幼儿体验喜、怒、哀、乐的情感。

2、尝试改编歌词,并能依据节奏唱一唱。

3、幼儿体验探究的爱好,有表演的欲望。

活动预备:各种表情挂图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嬉戏《身体乐器》:依据不同性质、节奏鲜亮的音乐(进行曲、舞曲)启发幼儿探究把身体当作乐器,在音乐的伴奏下,发出种种有节奏的声音。做到口、手、脚协作较协调全都。

2、发声练习:《问好》师生接唱,要求连接紧凑。

二、学习歌曲

1、观看表情图并作出相应的表情。

争论当你是这种表情是你会怎么样?(让幼儿作出动作)

2、分段观赏歌曲

(1)第一段观赏后提问:“刚才小伴侣欢乐时是怎样做?”

(拍手)作出相应的表情,引导幼儿拍出|xx|xxx|的节奏型。

(2)其次段观赏后提问:“小伴侣焦急时会怎样做?”

(跺脚)作出相应的表情,引导幼儿用脚跺出|xx|xxx|的节奏型。。

3、完整地观赏歌曲。引导幼儿演唱歌曲

三、创编歌曲

幼儿尝试用动作、表情来表现歌曲中的喜、怒、哀、乐等情节的变化。

生气时(噘嘴)、难受时(轻哭)、兴奋时(大笑)

并且将创编的内容唱一唱。

四、表演歌曲

引导幼儿将创编好的歌词完整唱一唱。

幼儿园中班音乐韵律活动:嫩芽长出来

幼儿园中班音乐韵律活动:嫩芽长出来

活动目标:

1、据音乐想象嫩芽初锭和生长新叶的'情状。

2、结合音乐感受和想象。并用肢体动作大胆表现。

活动重点:用肢体动作表现嫩芽初锭情状。

活动难点:结合音乐大胆表现。

活动预备:象征嫩芽的手饰。用嫩绿的皱纸栓在手上。

活动过程:

一、芽怎样长。

1、春天来了,树枝上的嫩芽长出来了,你们知道树枝上的嫩芽是怎么长出来的吗?它是怎样长成绿叶的?

2、启发幼儿想象自己是一个芽苞苞,用动作表现发芽的过程。老师以肢体和布满活力的神情,引导幼儿表现。

二、绿绿的嫩芽长出来。

幼儿听老师弹奏一遍音乐,告知幼儿这段音乐讲的就是嫩芽长出来的事情。

我们再认真地听一遍音乐,想一想芽苞苞怎样长成嫩芽,又怎样长成一片新的绿叶?

听了音乐,我们好象观察:芽苞苞长出来,一点一点长成了嫩芽。嫩芽抬起头,太阳照着它,暖阳阳的。嫩芽又仰起头喝雨水。就这样嫩芽渐渐长成了一片绿绿的新叶子。

我们再认真听一遍音乐,想想嫩芽生长的样子。

引导幼儿感受音乐,留意乐曲前半段和后半段的不同,老师用语言、动作提示幼儿留意音乐的变化。

引导幼儿带手饰,依据音乐的变化表现嫩芽的生长过程。

请一些表现力较强的幼儿商定用哪些动作进行表现,并进行表演。

中班音乐教案:劳动最光荣

中班音乐教案篇5

设计思路:

《吓了一跳》是《惊愕交响曲》的选段,传奇当时伦敦的贵妇是音乐会的常客,但是她们常常听不懂海顿的音乐,只是在那里附庸风雅,每每在乐队演奏时打瞌睡。海顿知道后特别生气,于是他就写了这部《惊愕交响曲》,乐曲刚开头很轻柔、舒缓,贵妇们又在昏昏欲睡,刹那间消失一个由全乐对演奏的强音,将打盹的贵妇吓了一跳,傻了眼的贵妇被惊醒之后,也哈哈大笑,此后人们就把这部作品称为《惊愕交响曲》。中班孩子有了表现欲,把交响乐用猫和老鼠的'故事让孩子用动作表现出来,便于孩子理解和接受,通过猜故事、看动画嬉戏的形式贯穿整个活动,使幼儿能开心地投入到整个活动中。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的变化,并能用动作表现出来。

2.情愿参与音乐活动,并体验活动的乐趣。

活动预备:

课件、猫和老鼠的头饰。

活动过程:

1.音乐入场,并进行节奏训练。

《天使》入场,《握手舞》节奏训练。

2.初次观赏乐曲。

师:我带来了一首好听的乐曲,请你听听它有几段?

小结:这首乐曲叫《吓了一跳》是海顿《惊愕交响曲》的选段,它有两段,是一首AB式的乐曲。

3.分段观赏乐曲。

师:我们先来听乐曲的第一段,听完后告知我你感觉怎么样?你想干什么?用什么动作来表现?(幼儿表演)

我们来听一听其次段,听完后告知我你感觉怎么样?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现?(幼儿表演)

4.再次观赏乐曲,并用动作表现乐曲。

师:这首乐曲里面藏有一个猫和老鼠的故事,让我们再来听一遍这首乐曲,请你们猜一猜猫和老鼠发生了什么事?

你觉得第一段是谁来了,它在干什么?怎样用动作表演?其次段是谁来了,发生了什么事?怎样表演?那我们一起跟着音乐来表演表演这个故事,你觉得发生了什么事,你就怎样表演!看哪个小伴侣和别人表演的不一样。(幼儿用动作表现乐曲)

5.观看动画,用动作表现乐曲。

师:猫和老鼠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发生了什么事?第一段是谁来了,它要干什么?请你用动作表演表演。(猫肚子饿了要去抓老鼠)又发生了什么事,老鼠怎么样了?(猫被老鼠打晕了,老鼠出来偷东西、跳舞)

你们想不想表演表演这个故事,请你选择一个你喜爱的头饰,我们一起来表演。

中班音乐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初步熟识乐曲的旋律,学习用身体动作和语音节奏来表现音乐。

2.依据自己的生活阅历,创编有关煎荷包蛋和冒烟的身体动作。

3.在轮番做身体动作,念语言节奏的时候,掌握好自己动作和声音。

活动预备:

1.幼儿有观看成人煎荷包蛋的阅历。

2.幼儿用书《荷包蛋》,投影仪。

3.小铃、铃鼓、响板若干。

活动过程:

一、幼儿观看用书《荷包蛋》画面,理解图中内容。

1.观看用书。

老师:大家看看图上有什么呀?

2.幼儿观看图中小伴侣的脸部特征,理解图的含义。

老师:我们看看这几个做伴侣跟平常画的小伴侣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3.幼儿边听音乐边说语音节奏:看看看、闻闻闻、吃吃吃、笑笑笑。

二、幼儿依据自己的阅历,创编煎蛋和冒烟的身体动作。

1.老师哼唱曲谱,幼儿回忆妈妈在家里做煎鸡蛋的.动作并做一做。

2.老师反馈幼儿创编的一种煎蛋动作,一边哼唱曲谱一边带领幼儿进行集体练习。

3.老师哼唱曲谱,幼儿创编荷包蛋冒烟的动作。

三、幼儿听老师用比较慢的速度哼唱乐曲,完整地用动作表现乐曲。

1.老师哼唱曲谱的前16小节,幼儿做煎蛋和鸡蛋冒香气的身体动作。

老师:我们一起听着音乐来煎鸡蛋,让鸡蛋煎得冒出热腾腾的香气。

2.幼儿听音乐,完整地做身体节奏动作。

四、老师用身体动作指挥,幼儿分声部练习身体节奏动作。

1.幼儿选择打击乐器,尝试演奏乐器。

老师:我来做指挥,你们看我的指挥来煎荷包蛋。

2.幼儿尝试为乐曲配器。

老师:煎荷包蛋我们用什么乐器?冒烟动作我们用什么乐器?

3.幼儿在老师指挥下,完整地演奏乐曲。

中班音乐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能随音乐做“推”和“倒”的动作。

2、能依据嬉戏需要掌握“推”和“倒”的动作力度。

3、体验和自我嬉戏的乐趣。

4、感受音乐节奏,愿意参加音乐嬉戏活动,体验嬉戏的欢乐。

5、依据歌词内容做相应的动作。

活动预备

自制的《墙头草》图谱。

活动过程

1、谈话激发爱好。

师:你们知道墙头草吗?他有什么特点?老师念一首儿歌名字就叫《墙头草》,你们听听儿歌里的墙头草有什么特点?

2、学习歌曲《墙头草》。

提问,而歌中有谁?墙头草有什么特点?

出示《墙头草》图谱,依据图谱有节奏地读歌词,引导幼儿进一步理解歌词内容。

老师清唱歌曲引导幼儿观赏,熟识旋律熟识歌词内容。

3、随音乐做身体动作。

引导幼儿创编两编导的动作。

提问:①你们知道墙头草被风吹动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吗?②能用动作表现出来吗?

要求倒的时候保持不跌倒。

引导幼儿按节奏作出推的动作。

提问:风吹墙头草的时候可以用什么动作表示?

4、依据音乐玩嬉戏。

老师示范玩嬉戏,简介玩法和规章。

师:这个音乐还能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