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理论与实践讲座课件_第1页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理论与实践讲座课件_第2页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理论与实践讲座课件_第3页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理论与实践讲座课件_第4页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理论与实践讲座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幼教质量: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理论与实践

1

今天的关键词2

什么是幼儿园课程?新西兰:课程是在促进儿童学习和发展的专门机构中所发生的所有与儿童直接或间接有关的事情。3中国:课程是在幼儿园有准备的环境中发生的,能够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并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个环节、各种活动的总和。儿童自身教师介入

今天的关键词4教师: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分享框架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5一、课程游戏化是什么?6一个全域(全息)的问题;一个无所不包的问题;一个覆盖幼儿在园一日生活的问题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对立面“小学化”“成人化”幼儿园课程学科化;幼儿园课程知识化;7高控的教师;封闭的提问;刻板的生活;教的痕迹过重;不自主的幼儿;不自信的幼儿;不快乐的幼儿;过于强调常规秩序;过于强调教师权威;幼儿园课程游戏化三个层面

宏观层面:游戏精神(自由、自主和创造)中观层面:一日生活游戏化+教学活动游戏化微观层面:游戏环境创设与游戏氛围营造

游戏时间的充分保证

游戏材料的多样化与低结构

师幼关系的改变

班级管理方式的转型

自主进餐——弹性作息时间……8

课程游戏化的三个层面9

创造儿童的各种体验荷兰文化人类学家胡伊青加曾说过:“游戏的乐趣究竟是什么?何以幼儿要愉快的叫嚷?这是一种被抓住、被震撼、被弄得神魂颠倒的心理状态。”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尤为突出地表现出了体验的特征,课程游戏化就是一个让孩子体验的世界。10

课程生活化

课程经验化

课程过程化

课程情境化

课程游戏化不是幼儿园课程改革和发展唯一的路径11

课程游戏化的实质课程游戏化就是让幼儿园课程更适合幼儿,更生动,更丰富,更有趣,更有效地促进幼儿获得新的经验。12

课程游戏化的理解误区

不是将游戏代替其他课程实施活动不是将幼儿园所有活动都变成游戏不是要重新设计一套游戏化课程,把过去的课程彻底推翻而是确保幼儿基本的游戏活动时间并将游戏理念、游戏精神渗透到课程实施的各类活动之中。13

总结幼儿园游戏化课程并不是要幼儿园课程都以游戏的方式表现出来,而是强调游戏精神在课程中的体现。14

“游戏精神”是一种沟通理性和感性的精神是生命本能得以充分展示和释放的精神是一种闪烁、紧张、轻盈、均衡、冲突、神秘等等诸多要素的组合与对话是一种投入、沉迷、消除种种对立和分裂的精神是一种重复往返和不断更新的结构是无始无终,否定、开放和创造的精神是一种自由的精神15二、课程为什么要游戏化?16

“只有当人充分是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是完全的人。”

——席勒

17

游戏就像一个放大镜,能使儿童潜在的新能力在真实情境中(特别是在学校课堂之类的正式情境中)表现出来之前,就在游戏中首先展现他们。——维果斯基

18

游戏是年幼儿童自我肯定的一种方式,一种手段。游戏使儿童有机会推翻那些由于自己的不成熟和个子矮小而让他们感到自卑的方面,游戏是建立自我能力的一种媒介。游戏和幻想让儿童有机会拥有力量,成为环境的主人。——维果斯基19

一个小男孩把石头抛进河水里,以惊奇的神色去看水中所现的圆圈,觉得这是一个作品,在这作品中看出他自己活动的结果。——黑格尔20

课程游戏化的目的形成一种……的课程文化鼓励游戏欣赏游戏服务游戏观察游戏合理指导游戏游戏是幼儿的自然权利和天然需要21保护儿童权利关注儿童需要优化课程体验落实纲要指南推进课程改革提升教育质量课程游戏化22课程为什么要游戏化?让我们的课程更加………………生动一点有效一点实在一点M1M2M4M3有趣一点23

让学习有趣、有效一点

有趣的学习就是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要研究儿童,努力使活动游戏化、趣味化。有效的学习意味着儿童能获得新经验,能面临问题和挑战,能动员多种感官,能进行经验的积累和重组。24游戏体验的真实性匮乏、体验性缺失

兴奋代替了兴趣;虚假代替了真实;“教”代替了“学”;强制性模仿;体验的空场、缺场;25三、幼儿园课程如何游戏化?26《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27课程游戏化是一个系统工程课程游戏化涉及课程理念的更新,尤其是以儿童为主体的游戏精神的渗透,课程内容的适宜性选择,课程资源的挖掘,课程组织形式的多样化开发,课程评价立场的转变和方式的变革。28课程设计的泰勒原理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的评价课程的实施与组织M1M2M4M3课程目标的设计如果,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皆课程。30那么,课程游戏化首先是幼儿在园一日生活的游戏化。那么,幼儿的一日生活是怎样的呢……………四、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三大路径(一)幼儿园一日生活游戏化探索(二)幼儿园集体化教学活动游戏化(三)江苏省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六大支架31(一)幼儿园一日生活游戏化探索32

幼儿一日活动作息时间表7:30来园活动11:30观察、散步

8:45早操12:00午睡

9:20点心14:30起床

9:35教学活动14:55点心

9:55户外活动15:15午操

10:20游戏活动15:20户外活动

10:50餐前准备16:40游戏活动

11:00进餐17:00离园

33幼儿园户外游戏丰富性玩法研究

棍类类游戏(打门球)研究重点:持棍击球关键经验:持棍击球的多种可能性不同年龄段层级游戏的关键经验:●●●●●●小班持棍带球行进持棍击球向大目标持棍击球进大门中班一杆击球大小目标一杆击球远近洞一杆击球倒打入大门大班●●●●●●●●●●击球进小门击打目标击球过梯斜坡击打目标击球接球双人击球入门双人竞赛34跳房子类游戏研究重点:跳房子关键经验:跳房子的多种可能性不同年龄段层级游戏的关键经验:●●●●●●小班双脚并拢跳双脚并拢连续跳双脚并拢转身跳中班双脚并拢跳双人竞赛双脚并拢连续跳双人竞赛连续跳双人竞赛大班单脚跳投准单脚跳踢准组合跳35绳类游戏(踩高跷)研究重点:平衡关键经验:锻炼身体平衡的多种可能性不同年龄段层级游戏的关键经验:●●●●●●小班踩绳行进踩绳跨过竹梯,折返踩绳跨过积木,折返中班踩绳或高跷绕过积木或垫子踩绳或高跷顶沙包左右跨行踩绳跨或高跷顶沙包跨行,挑战高度和宽度大班踩高跷顶沙包,跨过障碍踩高跷顶沙包、踩线行进踩高跷双人合作,过障碍36球类游戏(蚂蚁运粮)研究重点:运球关键经验:运球的多种可能性不同年龄段层级游戏的关键经验:●●●●●●小班滚球行进踢球行进持物运球行进双人中班拍球行进腰间传球双人头顶传球双人大班●●●●●●●●●●夹球行进肚背合作运球双人多元传球双人腰背传球多人37区域游戏丰富性玩法的探索之旅38课程游戏化的关键在教师,焦点在幼儿,幼儿行为总能折射教师的思想和作为。39(二)幼儿园集体化教学活动游戏化40

内容的选择;材料的投放;师幼的互动;问题的设计;课堂的管理;幼儿的参与;……“集体化教学活动”的游戏化研究

41自主的儿童趣味性挑战性(三)江苏省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六大支架42

六大支架支架一:户外游戏环境的开放性探索支架二:熟读、深入领会《指南》支架三:班级区域环境的儿童化设计支架四:自主进餐支架五:一公里课程资源调查支架六:弹性作息时间制度43支架一:户外游戏环境的开放性探索

一是户外低结构建构材料的开发。1、购置大型防腐木,并加工成大型积木的段、块,家长义务劳动配合打磨砂滑处理并上油,创生了户外大建构的区域材料。2、购置PPR水管按需切断,购置弯头、三通等,幼儿拼搭建构。

3、晨间户外锻炼散养式。

4、大面积铺开户外种植。利用围墙空间、平台的栏杆空间悬吊种植物。44具体流程1、观察1名幼儿,观察3次,每次3分钟,用白描方式记录;

2、每周教师会议交流3-4个人的观察记录,交流中有写观察记录的老师自己讲述观察记录、提出困惑,全体教师讨论、评价、支招、质疑;

3、教师会议后,写记录的老师针对自己的记录整理讨论过程。

链接:观察记录表三45案例:户外自主性游戏探索之旅46支架二:熟读、深入领会《指南》

9月,每个老师根据自己所带班级、熟读《指南》相应年龄段目标,根据目标举出3个案例。年级组内交流;

10月,每个老师根据自己本学期已实施或未实施的主题,将主题下的集体活动进行分析,并罗列出主题活动能完成《指南》中哪些具体目标;年级组内交流。

11月,将支架2和支架5结合,每个老师从自己的兴趣出发,在幼儿园200米范围内寻找教育资源,预设和自己所带年龄段相匹配的主题、预设此主题下的集体活动,罗列出主题活动能完成《指南》中哪些具体目标;年级组内交流。12月,幼儿园大组交流、讨论实施支架2和支架5情况。47学习故事的基本程序回应(做)识别(懂)注意(看)儿童这里发生了什么?什么样的学习可能发生了?如何支持孩子的学习?48

学习故事的内涵学习故事由新西兰学前教育学者卡尔(Carr,2004)提出,是一种用来记录、评价和支持儿童学习的方式。49

学习故事的特点

首先,学习故事是为了支持儿童进一步学习所进行的评价,而不是对学习结果的测评。

其次,学习故事是在日常教有教学情境中所做的观察,用图文的形式记录下儿童学习过程的一系列“魔法时刻”,关注的是儿童“能做的”(Cando)、感兴趣的事情,而不是儿童“不能做的”、欠缺的地方。

再次,教师的计划和支持儿童进一步学习的方法、策略和内容是建立在分析所观察到的与儿童学习有关的信息的基础上的。

50学习故事,展现了每个儿童学习过程中的“WOW/惊喜/魔法”时刻,是一系列高质量的”抓拍”或者记录下来的小片断。51

儿童宣言《TeWhariki》提出了新西兰幼教工作者的理想宣言:儿童是以有能力、有自信的学习者和沟通者的身份成长的,身体、心理、精神健康,有安全感和归属感,知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