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自主学习习惯 提升学生综合能力_第1页
养成自主学习习惯 提升学生综合能力_第2页
养成自主学习习惯 提升学生综合能力_第3页
养成自主学习习惯 提升学生综合能力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下载后可编辑养成自主学习习惯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无论教师讲得多好,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让他们自学,不培养自学能力,是无论如何也学不好的。因此,我们应重视自学能力的培养。”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已经具有初步的阅读能力,如何根据这一年段的特点,进一步培养他们阅读的自学能力,有助于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课前预习,旨在感知

要想提高课堂效率,课前预习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教师应要求学生首先了解每单元的主题和训练重点,对整个单元教材的内容和要求有一个总体印象。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备一个预习本,在课文新授前,要求学生写预习日记,教师可以提出预习要求,学生在预习中通过自己思考、与人讨论、上网、查阅资料等,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感知,自己解决了一部分疑难问题,另一部分问题又可以在课堂中有的放矢地听老师辅导,参与讨论,从而提高课堂效益。

二、课上引导,重在自悟

课堂上让学生自己“读”懂,远比教师越俎代庖让学生“听”懂的效果好,教师应该通过启发、诱导、点拨,帮助学生释疑解难,引导学生走进课文所描绘的语言环境,贴近人物的内心世界,让学生自己去思考领悟、体会,使学生由不知到知,不懂到懂,不会阅读到逐渐学会阅读,以此达到“讲不包办代替,学不依赖老师”的教学效果。

1.领悟用词的准确。中高年级学生已经具有初步的理解能力,教师应着重引导学生去归纳理解词语的方法,以利于今后正确地运用。可以用以下几种方法:一是联系上下文理解。如《石头书》一课中:“刨根问底”这个成语,学生通过查字典可以查出词义:把事情的底细追究清楚。这还不能说明学生已经充分理解了这个词的意思,可以让他们多读几遍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川川和磊磊为了弄清楚石头书是怎么一回事,一连问了勘探队员叔叔六个问题,一直到彻底弄明白为止,这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做法就叫“刨根问底”。这样,学生对于这个词语就不是仅仅停留在表层的理解上。这是悟词常用的方法。二是动作演示法。例如,“武松走了一程,酒力发作,热起来了,一只手提着哨棒,一只手把胸膛敞开,踉踉跄跄,奔过乱树林来。”在理解“踉踉跄跄”一词时,教师只需模仿醉酒的人走路的动作,其意就不言而喻了。三是换词比较法,用另外一个近义词替换,比较那个词用得更准确。如《开国大典》中“他们清早到了北京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中的“直奔”一词,如换成“走向”就反映不出人们参加开国大典的急迫心情了。

2.领悟句意的深刻性。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往往是每一课的重难点,我在教学中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让学生在读中自悟。一是抓关键词语的理解。如《船长》中有这样一个句子:“面对死亡,他又一次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从字面上看,这个句子很简单,没有难懂的词。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能理解到这层意思:哈尔威船长是一位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英雄。但这样的理解显然是不到位的,因为忽略了“又一次”这一关键词。这就需要我们抓住“又一次”,让学生想一想:“又一次”说明了什么?通过对这个词的揣摩和体会,明白句子的深层意思:哈尔威船长一生都严格要求自己,履行做人之道。在灾难突然到来的时候,他选择了以身殉职,再一次体现了他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伟大精神。这样的理解就深入到位了。二是理解句子中的象征意义。如《爷爷的芦笛》结尾有这样一个句子:“海边的孩子,不沾点海水就长不结实。”教学这个句子的时候,我对学生说:“这个句子的意思,是讲身上沾了海水,人就长得高大,健壮。”学生听后马上否定了我的说法,因为谁都知道海水与人的长高长大是没有任何关系的。否定了这个表层意思,那就必须找到一个合理的解释。于是学生就开动脑筋,思考里面的深层意思。通过讨论、交流,理解了“海水”的象征意义,那就是一个人必须见世面,经过实际的锻炼,才能变得坚强、勇敢和成熟。三是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句子含义。如《最大的麦穗》中有这样一个句子:“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这个句子包含着非常深刻的哲理,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去理解体会,学生自然就明白了该句子是告诉我们“要抓住眼前的机会,不要让机会白白地溜走”,而不需要教师作太多的理性分析。

3.领悟谋篇的巧妙。语文教材有许多篇目不但文词优美,思想意义深刻,而且在谋篇布局上风格各异,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领悟篇章结构的安排特点,如倒叙、插叙手法的运用;开头、过渡、总分结构、首尾照应等手法的运用。

4.领悟感情的真挚。中高年级教材中有许多课文都表现了强烈的感彩,浓缩着他们对祖国对人民的爱。教学中可以通过深情并茂的朗读,再辅助于音乐、图片等多媒体手段的运用,来更好地陶冶学生的情操,增强美感,渗透思想品德的教育。

三、课后深化,志在创新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言文字的学习出发点在‘知’,而终极点在‘行’,到能够‘行’的地步,才算具有这种生活的能力。”因此我在上完一篇课文后,总是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语文课外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开阔视野,发展思维,提高能力,培养兴趣。如教学《大瀑布的葬礼》后,让学生为非格雷特总统写演讲稿,教学《虎门销烟》后让学生写“站在林则徐像前”,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此外,让学生根据文意、诗意为课文绘制插图、办手抄报等,运用不同方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