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的基础理论-脏腑学说_第1页
中医学的基础理论-脏腑学说_第2页
中医学的基础理论-脏腑学说_第3页
中医学的基础理论-脏腑学说_第4页
中医学的基础理论-脏腑学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藏象学说五脏六腑脏腑关系心:君主之官肺:相辅之官脾:仓廪之官肝:将军之官肾:作强之官五脏生命活动的中心,行使生命活动的主要功能。藏精气而不泄。(一)心脏

特点:心主阳气;心恶热;心主喜

心主血脉、主神志。开窍于舌,其华在面,在志为喜,在液为汗。

1、心主血脉主血:推动血液循环。三大要素:心气充沛是关键、血液充盈、脉管通利。心气不足则血流不畅或虚或瘀主脉:脉是心的延伸,从脉搏测心力、心率、心律(人迎、寸口、趺阳)2、心主神志:广义之神: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如面色、眼神、反应、声音、活动等等。“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狭义之神: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对于脏腑的功能有深刻影响。心主血脉,供养神志活动,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心血虚、心血热、心血瘀均会出现神的异常变化:失眠、多梦、烦躁、神志不宁,狂躁不安;反应迟钝、健忘、精神萎靡、昏迷、不省人事。

3、心在志、在液、在体、在窍:(1)在志为喜:本为良性情绪,可以促进血脉循行。过喜则心神涣散。(2)在液为汗:心主血脉,血脉循行皮毛肌肤,血化生汗液,血汗同源。汗为心之液。汗出过多,则心气、心血虚。反之亦然。(3)在体合脉、其华在面。(4)在窍为舌。(二)肺脏

特点:肺为华盖;肺为娇脏;肺喜清润、恶燥热。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开窍于鼻,其华在毛,在志为忧,在液为涕。1、肺主气,司呼吸:

一身之气2、主宣发和肃降:宣发:宣发和布散。肺气向上向外的功能趋势。有助于营养的布散。(浊气、皮毛、汗出)肃降:清肃、洁净、下降。肺气向下的通降,有助于呼吸道的通常和洁净。(清气、清气精微下送、肃清呼吸道)先天精气(肾)水谷精气(脾)自然清气(肺)肺的呼吸均匀和调深入是气生成和气机条畅的根本条件3、通调水道:肺的宣发肃降对于体内水液输布、运行和排泄起着疏通和调节作用。宣肺气能发汗,降肺气能利尿4、肺朝百脉:肺朝百脉(肺循环)有助于心主血脉的功能,推动血液循行。5、肺在志、在液、在体和在窍:(1)在志为忧:悲忧伤肺。(2)在液为涕:(3)在体合皮,其华在毛:皮毛(皮肤、汗腺、毫毛)依赖卫气和津液的温养和滋润,成为抵御外邪的屏障。和肺的宣发密切相关。(4)在窍为鼻:(二)脾脏

特点:脾主升清;脾喜燥恶湿脾主运化、升清,统血。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在志为思,在液为涎。1、主运化:运化是指脾脏具有把饮食物化生为精微,并将精微运送至全身的生理功能。(1)运化水谷精微:营养脏腑、四肢百骸、筋骨皮毛。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2)运化水湿:专指对于水液的吸收、转输与布散作用。脾脏——肺脏——肾脏。水液停留则生痰湿。脾为生痰之源。脾胃是后天之本,在防病、养生方面有着重要意义。“百病皆由脾胃衰而起也”。保护脾胃对于健康和长寿十分重要。2、主升清:脾脏的运化趋势和形式以“升清”为主。升,向上(头面、心肺)输送、提升;清:营养精微。营养头面上焦,维持内脏位置。3、主统血:统摄血液在脉管中运行,不溢出脉外。4、脾在志、在液、在体和在窍:(1)在志为思:过度思虑,气滞气结,脾气不行。(2)在液为涎:(3)在体合肌肉、主四肢:肌肉的丰满健壮和四肢的正常活动与脾的运化密切相关。(4)在窍为口,其华在唇:口味食欲的正常与否。(四)肝脏特点:主升发;喜条达,恶抑郁

;体阴而用阳。肝主疏泄、主藏血。开窍于目,其华在爪甲,在志为怒,在液为泪。1、主疏泄:疏通、发泄、升发。主升主动,刚脏。(1)调畅气机(郁结、横逆)(2)推动血液、津液运行(瘀血、痰湿)(3)促进脾胃运化(4)调畅情志(5)月经周期2、主藏血: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意义:制约肝阳过亢;防止出血;调节外周循环血量;月经;3、肝在志、在液、在体、在窍(1)在志为怒:大怒伤肝;肝阴血不足易于发怒。(2)在液为泪:目干涩或目眵增多、迎风流泪。(3)在体合筋、其华在爪甲:依赖肝血濡养(4)开窍于目:(五)肾脏特性:肾主封藏;肾恶燥;肾为水火之脏。肾主藏精、主水。开窍于耳,其华在发,在志为惊恐,在液为唾。1、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藏精是指肾脏对于精气有闭藏作用,不使精气无辜流失,使精气能够发挥正常的生理作用,确保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精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也是生长发育生殖繁衍的物质基础。人体生长壮老已的自然规律和肾精的盛衰直接相关。肾精的功能活动生理作用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肾阴、肾阳。是一身阴阳的调节中心根本。肾阴虚、肾阳虚。水不涵木、心肾不交、肺肾阴虚。脾肾阳虚、心肾阳虚2、主水:蒸腾气化是津液循环不息以及尿液生成和排泄的主要动力。3、主纳气:有助于肺的吸气,防止呼吸表浅,保证体内外气体交换。肾为气之根。4、肾在志、在液、在体、在窍(1)在志为惊恐:惊恐令人气下气乱,影响肾“藏”的功能。(2)在液为唾:唾液中较为稠厚的部分。(3)在体合骨、其华在发:肾藏精,精生髓,髓充骨,齿为骨之余,脑为髓海。精血互化,发为血之余。(4)开窍于耳及二阴:生殖、二便六腑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确保代谢畅通,排泄糟粕(一)胆贮存胆汁,帮助消化。胆汁的化生和排泄由肝的疏泄调控。(二)胃主受纳腐熟水谷。“有胃则生,无胃则死”。主通降,以降为和。胃气宜降。(三)小肠受盛化物;泌别清浊(四)大肠:形成粪便,传化糟粕。与胃、肺、肾有关。(五)膀胱:贮尿和排尿。与肾的蒸腾气化相关。(六)三焦:主持诸气,通行水道。(一)脏与脏之间的关系:1、心与肺:生理:心主血脉,肺司呼吸。心主血,肺主气。两者是气与血的关系、呼吸与循环的关系。在气血的运行方面,两者要密切配合,气行则血行。病理:肺气不畅则心血瘀阻(肺心病);心血瘀阻则肺失宣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