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物流供需与中国物流网络_第1页
中国物流供需与中国物流网络_第2页
中国物流供需与中国物流网络_第3页
中国物流供需与中国物流网络_第4页
中国物流供需与中国物流网络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物流供需与中国物流网络

现代物流是人类进入网络经济时代,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适应社会分工进一步深化和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产物。但传统的“运输+仓储”以及第一方物流与第二方物流占主导地位的格局如何打破,必须研究两个问题:一是物流供需变化规律,如何去培育第三方物流需求;二是如何建设中国物流网络体系,形成物流市场总格局。就此问题谈一点看法。一、中国物流的供需形势经济总量与物流总量成正比。2001年,中国的GDP为9.59亿人民币,商品零售总额为3.76万亿人民币,生产资料销售总额为5.5万亿人民币,进出口总额超过5000亿美元。这必然形成庞大的物流需求量。我们来细分一下:(1)工业企业物流第二产业(工业与建筑业)增加值(亿元人民币)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8537.933612.937222.738619.340557.845487.849069其中:工业42607建筑业64621996-2000年平均增长9.8%(2)流通企业物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人民币)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6202477426843291533113534153375951996-2000年平均增长10.6%(3)农产品物流2000年中国农产品产量总计:77741.3万吨,其中:类年粮棉油料糖料水果水产品林产品肉类禽蛋200046218441.72954.876536225.14278.4266.96124.62243.320014526253228728790

4375

6340

1996-2000年农业产值年均增长3.5%(4)保税区物流2000年对全国15个保税区统计,共完成进出口187亿美元,较好地发挥了对外吸引国际资本的集聚功能和对内幅射的经济扩散功能。这样,由保税仓储引发的国际物流分拨配送功能已成为众多保税区发展的重点,形成了从加工制造、物流分拨到国际物流为核心的服务贸易体系。(5)进出口物流(亿美元)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809289932513241360647435098其中对香港地区出口4651996-2000年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1%(6)批发市场物流2000年末,中国拥有年成交额在1亿元人民币以上的批发市场3087个。全年批发市场成交额为16358亿元人民币,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20%,占当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47.8%。(7)电子商务物流2000年,中国BtoB、BtoC网上交易额7亿元以上人民币,网上撮合,网下交易的700多亿人民币。政府采购2001年已达600亿人民币,其中一部分实现网上采购。据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统计,2000年全国企业提供网上购物方式的:制造业为13.5%,批发业为12.5%,零售业为17.9%。(8)回收物流据统计,60年代以来,全国回收再生资源8亿多吨,总值6000多亿元人民币。目前中国每年有废钢铁300多万吨,废有色金属20多万吨,报废汽车20多万辆,废纸200多万吨、废塑料80多万吨、废玻璃100多万吨。2000年城市垃圾、粪便清运量达1.5亿吨。(9)运输物流

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货物周转量(亿吨公里)357303654543818237841404964445246304旅客周转量(亿人公里)900291439997105591130012261130001996-2000年货物周转量年均增长4.5%1996-2000年旅客周转量年均增长6.4%2000年货物与旅客周转构成

货物(%)旅客(%)铁路31.337公路13.854.3水运5.40.8民航0.17.9管道1.4

“十五”期间,中国将保持7%的GDP增长率。国家计委预测,“十五”期间,中国货运量每年增长3.5%,到2005年,全国货运总量将从2000年的135亿吨,增加到165亿吨。为了满足物流的需求,我国对物流基础设施进行了大量的投入,并形成一定规模。据2000年的统计:1.交通运输(2000年)中国铁路营业里程为6.86万公里中国公路营业里程为140.27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63万公里)中国内河航道营业里程为11.93万公里中国民航营业里程为150.29万公里中国输油(气)管道运输里程为2.48万公里沿海及内河万吨及以上深水泊位581个民用机场139个载货汽车拥有量698.32万辆远洋海运船舶2619万吨位2.仓储据对商业、粮食、物资、供销社、外贸系统统计,拥有仓库3亿多平方米。如果加上交通运输、邮政及工业部门的仓库数量就更大。当然这些仓库大多比较简陋,需要改造。3.集装箱据海关统计,2000年中国进出境集装箱为2546万标箱,其中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为2500万标箱,铁路集装箱发送量为438万标箱(折合10吨箱),除香港以外,上海港、深圳港已进入世界集装箱十大港口之列。4.信息技术至2000年,中国已拥有电信网络干线光缆超过30万公里,并已基本形成以光缆为主体,以数字微波和卫星通讯为辅助手段的大容量数字干线传输网络,其覆盖范围包括全国地市以上城市和90%的县级市及大部分乡镇,并与世界主要国际信息网络连通。“十五”期间,中国将进一步加大这些基础设施的投入。铁路:将投资2700亿,到2005年铁路营业总里程将达到7.5万公里。公路:将增加国道主干线2.6万公里,保证99.5%的乡镇与93%的行政村通公里。港口:将进一步强化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重点建设上海、宁波、大连、天津、青岛、深圳等主要港口第四代以上集装箱码头,完善集装箱疏运系统。内河航运:将改进和新建内河泊位200个,新增吞吐能力2500万吨。航运:到2005年,中国的航空货数量达到280万吨,年增速为13%左右,重点建设北京、上海、广州三个航运中心。集装箱:到2005年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将达到5000万标箱。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到二点,一是中国的物流量很大,二是基础设施可以保证这些物流量,现在要提出的问题是,中国这种传统的物流方式,第一,使物流成本在GDP的比重太高,达到20%,比发达国家高出一倍,以2001年为例,要达到19000亿人民币,亦即2200亿美元;第二,企业物流成本太高,使生产成本与销售成本难于降低,从而影响市场竞争力。出路何在?一是从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变,也就是从物流的粗放式运作向集约式运作发展。二是要改变一、二、三方物流的格局,要培育与发展第三方物流与第三方物流企业。目前中国真正的第三方物流在物流市场中的比例不到10%,而发达国家已达到30%左右,据中国仓储协会2001年2-4月组织的第三次物流市场供需状况调查,

供货方企业自身第三方生产企业原材料物流执行主体71%8%21%

生产企业成品物流执行主体一部分外包一部分自理36%43%21%商业企业物流执行主体74%13%13%在全世界,第三方物流以年增长15-20%速度上升,中国也是一样。下一步我们要做好二件事:一是要创造条件,让生产企业、流通企业的物流活动从自身分离出来,交给第三方物流企业。第二,第三方物流企业要提高服务水准,形成网络,发展增值服务,真正使企业降低物流成本。二、统筹规划,企业运作,建设中国物流网络中国作为一个转型国家,作为一个刚加入WTO的国家,必须加强宏观调控。考虑到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过“期货热”、“房地产热”、“开发区热”的教训,为防止出现“物流园区热”,中国政府必须作出一个物流发展的总体规划,防止重复建设,浪费资源。我认为,中国的物流业发展可以重点发展七个物流区。第一,珠江三角洲物流区。珠江三角洲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是中国的制造业中心之一,是中国的南大门,交通发达,经济实力雄厚。2001年,广东省的GDP占全国的11%,税收占全国的七分之一,出口占全国的40%。珠三角还有香港、澳门的优势,香港是国际商业中心、航运中心、旅游中心、金融中心,与珠江三角洲融合为一体,优势互补,已形成区域优势。在珠三角地区,拥有香港、广州、深圳等世界级集装箱码头与航空港。第二,长江三角洲物流区。这一区域同样是中国经济高度发达的地区,经济总量大,拥有上海、宁波国际港与南通、张家港、南京、安庆、芜湖、杭州等主要内河港。上海已规划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目前,全球最大的20多家班轮公司已进驻上海口岸,境外航商在上海设立子公司或办事处的已有100多家,货运代理2500多家。上海与香港一样,将成为世界各大航商的聚集地之一。第三,环渤海物流区。这一区域拥有天津、秦皇岛、大连、青岛等港口,还拥有北京、沈阳等大城市,幅射到东北、华北地区。运输量与工业产业集中度高,原材料物流量大。第四,郑州物流区。郑州地处中原腹地,是京广、陇海两大铁路干线交汇处,也是国道主干线京珠、连霍高速公路和310、107国道的交汇处,历来是商品集散地,有较大幅射能力,物流总量大。2000年郑州各种运输方式(不包括城市内交通)完成货运量15160万吨,其中公路12654万吨,铁路1798万吨,“九五”平均增长8.3%;2000年完成客运量12323万人,其中公路10715万人,铁路1520万人,“九五”年均增长8%。郑州是全国最大的零担货物中转站与全国重要的集装箱基地,是区域性中心城市。第五,武汉物流区。武汉地处长江中游,与上海、重庆遥相呼应,也是东西、南北铁路、公路交汇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有较强的幅射力,物流总量大。武汉是全国重要的内河集装箱基地与航空港。第六,西安——兰州物流区。西安——兰州是西北重镇,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桥头堡,所在陕西与甘肃省连接着山西、河南、湖北、四川、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地处黄河中游与上游,陇海线中部,是通住中亚必经之路,西气东输的重要节点,古代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这一地区矿产资源、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货运与客运量大。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推进,以西安——兰州——乌鲁木齐为三点一线必然形成西北地区的物流区域中心,并实施三个城市的优势互补。第七,重庆——成都物流区。地处西南地区中心地带,与云南、贵州、西藏、青海、甘肃、陕西、湖北接壤,是铁路、公路、水运、民航的交通枢纽。是中西部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人流的重要运衢。改革开放以来,成渝地区是吸引外资的重要区域。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推进,重庆——成都必然形成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