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战争完整版本_第1页
中印战争完整版本_第2页
中印战争完整版本_第3页
中印战争完整版本_第4页
中印战争完整版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印战争历史原因

英国种下中印边界纠纷的祸根:西藏、新疆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与印度在历史上有着长期交往和传统友谊,过去中印两国的地图均按照传统习惯线标画边界,两国人民亦遵守这条传统习惯线。只是在英国统治了印度以后,英属印度当局以印度为基地,把侵略扩张的矛头指向中国的西南和西北边疆地区,这才逐步使中印边界发生了分歧。英印政府利用中印边界从未正式划定的状况,对中国西藏和新疆进行侵略夸张活动,从而埋下了争执的种子。分布范围中印边界全长约2000公里,分为东、中、西三段。双方争议地区面积共约125,000平方公里,其中东段约90,000平方公里,中段约2,000平方公里,西段约33,000平方公里。①东段:争议领土9万平方公里领土,全部被印度占领。中印实际控制线就是非法的“麦克马洪线”。印度地图已经将其作为它的正式、合法边界,并于1987年宣布成立了“阿鲁纳恰尔邦”,同时向该地区大量移民。目前定居在那里的印度人比全西藏的人口总和多两倍。②中段,争议领土2100平方公里,分为4处,全部被印度占领。③在西段,争议领土3.3万平方公里,主要是中国的阿克赛钦地区。其中印度占领巴里加斯一处,其余控制在中国手中。中印边界问题的关键----臭名昭著的麦克马洪线1914年3月,英国侵略者策划由中、英、藏三方在印度西姆拉会谈。中国政府代表未在正式条约上签字,英国代表麦克马洪诱惑西藏地方代表夏扎,胁迫夏扎在画有一条红线作为所谓印藏东段边界线的地图上签字,即为非法的“麦克马洪线”。中印两国的分歧中国观点:由于麦克马洪线是英国殖民政府强加于西藏南部的分界线。并且直到1951年之前,印度政府也未公开承认麦克马洪线。因此,上述争议领土应该属于中国。印度观点:1947年印度立国后,认为他们有权利继承英国殖民者占据的中国领土。因此,他们认为上述藏南地区属于印度。

中国反击第一阶段(10月20日~10月28日)1962年6月起,印军向中国边防军开枪攻击,死伤中国军人数十人。10月20日中国军队反击,战争开始。

1962年10月20日至28日是中国反击的第一阶段。在东段,中国西藏的边防军暂时攻占了藏南和达旺地区;在西段,中国新疆边防军驱除了37处据点的印军。10月24日,中国政府发表声明,提出停止冲突、重开谈判、和平解决边界问题的三项建议。印度表示无法接受,宣布印北地区进入“紧急状态”,并在东线的藏南及达旺地区大力增援士兵。中国反击第二阶段(11月16日~21日)11月16日至21日为中国军队的第二阶段反击。11月14日和16日,印军再次于中印边境发动进攻。在东线,中国西藏边防军在东、西段对印军施以反击,至11月21日,中国西藏边防军占领了印军的16处据点。在西段,中国新疆边防军则占领了印军在班公洛地区的据点。由于印度军队在东线藏南、西线新疆失败,印度朝野提议要求美国介入,当时印度总理贾瓦哈拉尔·尼赫鲁(Jawaharlal

Nehru)同意此说,向美国要求国际介入调停。1962年11月,美国介入并以物资支援印度军队。中国边防军宣布停火,此后两国边境即以麦克马洪线为界,但争议并未就此平息。中印停战中国政府突然单方面宣布停火,各方猜测的主要原因为以下一点或数点:

一、

避免战争长期化,不利于中国军队后勤补给,当时中国军队的后勤运输能力差、方式较落后,主要依靠陆地机械运输,缺少空运。而中印战争期间需经过交通险恶地带且可能受到大雪封锁,所以中国军队后勤需要倚赖附近藏民等人力、牦牛拉车,后勤保障不充足、较脆弱。

二、

国内环境不佳,处于三年困难时期。

三、大陆和台湾的台海问题存在着国民党的国民政府反攻的可能。

四、缺乏安置当时藏南区域内数万印度移民的方式。

五、唯恐战争规模超过冲突起因的需要,防止其他国家等拥有介入战争的理由。停战中国方面于11月22日零时起下令边防军全线停火。12月1日起,中国边防军开始全线后撤至1959年11月7日中印双方实际控制线内,脱离双方军事接触,实际上未再控制西藏藏南和达旺地区,另外还依约将缴获的武器、军车和军用物资交还印方。1963年5月26日前释放和遣返战俘。红色(中国实际控制区)黄色(印度实际控制区)战争结果

中国方面:从麦克马洪线上,再向北撤退20公里。

印度方面:印度官方将藏南和达旺纳入版图。当中国军队取得重大胜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