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组活动介绍:
1、设置轮值主席一人,统计各小组得分情况。
2、各小组轮值组长一名,负责组织本小组开展活动。
3、学生回答问题不需举手,直接站起来回答。答对按所给题目的分值积分,答错没分,不扣分。
4、学生可以随时讨论问题,不需老师提醒。
5、优秀小组评选办法:
明星小组一个,奖品:《读者》杂志每人一本。
优秀小组两个,奖品:软皮本每人一个。小组活动介绍:
1、设置轮值主席一人,统计各小组1寓言四则穿井得一人ppt课件2穿井得一人《吕氏春秋》穿井得一人《吕氏春秋》二、助读资料:寓言:以劝喻或讽刺性的故事为内容的文学样式。篇幅大多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拟人化的生物或非生物。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寓言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盛行。作品简介:《吕氏春秋》,又称《吕览》,先秦杂家代表著作。战国末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共同编写而成。二、助读资料:学习目标
1.了解寓言、吕不韦及《吕氏春秋》等文学常识。
2.理解课文,积累穿、之、溉、汲、闻、者、及、国、道、于等词语。3.理清故事情节,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和人生启示。学习目标1.了解寓言、吕不韦及《吕氏春秋》等文学活动一:初读感知,培养语感活动二:再读积累,理解文意
活动三:品读赏析,感悟分享学习流程活动一:初读感知,培养语感活动二:再读积累,理解文意活动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咬准字音,把握节奏。标注读音(1分)
朗读(1分)
活动一:初读感知,培养语感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语感朗读:咬准字音,把握节奏。(2分)
活动一:初读感知,培养语感
1、学生熟悉预习内容,马上检查!活动二:再读积累,理解文意1、学生熟悉预习内容,马上检查!活动二:再读积累,理解文2、积累词语(每题1分)说出下列红色词语的意思:1、穿井得一人2、溉汲3、及其家穿井4、有闻而传之者5、国人道之6、求闻之若此7、令人问之于丁氏挖掘,开凿打水浇田等到……的人国都听到,得到向,从2、积累词语(每题1分)说出下列红色词语的意思:挖掘,开凿打3、一词多义
(每题1分)
闻之于宋君(1)之得一人之使有闻而传之者
(2)闻闻之于宋君
求闻之若此
(代词,代“穿井得一人”这件事。)(助词,“的”。)
(动词,听到。)(使动用法,使知道。)(名词,传闻。)
3、一词多义(每题1分)4、古今异义:(每题1分)
道国人道之古义:
今义:5、词类活用:(每题1分)
闻
闻之于宋君讲述道理或道路(使动用法,使……知道。)4、古今异义:(每题1分)讲述道理或道路(使动用法,使……翻译课文(2分)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宋国有一家姓丁的人家,家中没有井,须到外面打水浇田,因此经常有一个人住在外面。等到他家打了一眼井之后,告诉别人说:“我家打井得到一个人。”翻译课文(2分)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13翻译课文(2分)
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有人听到这句话,就传播说:“丁家打井打出了一个人。”国都里的人都讲述这件事,这件事使宋君听见了。翻译课文(2分)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14翻译课文(2分)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宋国国君派人向丁家询问这件事。丁家的人回答说:“得到一个人的劳力,并不是从井中挖出一个人来呀。”
翻译课文(2分)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15翻译课文(2分)
听到像这样的传闻,还不如没有听说。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翻译课文(2分)求闻之若此,不若无16译文:宋国有一姓丁的人家,家中没有井,需要出门(到远处)打水浇田,因此(他家)经常有一个人停留在外面。等到他家打井(成功)之后,他家的人对别人说:“我家打井得到一个人力。”有人听到这话以后就传播给其他人,说:“丁家打井,从井中发现了一个人。”国都里的人都在讲述这件事,(有人)向宋国国君(报告),使(他)听到这件事。宋国国君派遣人向丁家询问这件事。丁家的人回答说:“(我说的是打井)得到了一个劳动力,不是说从井中发现了一个人。”
听到像这样的传闻,还不如没有听说。译文:宋国有一姓丁的人家,家中没有井,需要出门(到远处)打17再读寓言,读出味道:(小组讨论)
文章写了哪些人?人物对“穿井得人”的态度怎样?如何读?(每答对一人1分)
丁氏——告者——轻松愉悦;传之者——传者——沾沾自喜;国人——道者——津津乐道;宋君——问者——审慎谨行;作者——叹者——感慨叹息。按下面句式回答:我认为______(人)应
该读出_________(情感或态度),因为__________。
再读寓言,读出味道:(小组讨论)文18理清情节的方法:寓言写了哪些人哪些事?(每答对一空1分)
活动三:品读赏析,感悟分享
情节,是指事情的变化和经过。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丁氏告人(开端)——闻者传之
————宋君令问
作者感叹(结局)
理清情节的方法:寓言写了哪些人哪些事?(每191.丁家穿井后,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是什么意思?
2.传话的人把这句话听成了什么意思?
3.这则寓言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意思是他家打井得到了一个劳动力。探究寓意:(每题1分)听成了姓丁的人家打井挖出了一个人。对待传闻不能轻信,不能盲从,更不能以讹传讹。
1.丁家穿井后,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是什20谈启示:现实生活中有没有类似情况?如果有,我们应该怎样去对待?(每答对一条1分)
从丁氏的角度看:说话要严谨,表达要清晰,不要产生歧义。
从传之者的角度看: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从国人的角度看:谣言往往失实,切不可轻信流言,盲目随从,人云亦云。
从宋君的角度看:对待传闻应采取调查研究的审慎的态度、去伪存真的求实精神。谈启示:现实生活中有没有类似情况?如果课堂小结:
《穿井得一人》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宋国有家打井节省了一个劳动力,误传为从井挖出了一个人。告诉我们对于传闻不要轻信,也不要瞎传,一定要详察的道理。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对待传闻都应采取调查研究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5年公司、项目部、各个班组安全培训考试试题有完整答案
- 2024-2025安全管理员安全培训考试试题附下载答案可打印
- 2024-2025新员工入职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典优】
- 2025重庆市住宅租赁合同官方版
- 2025农业用地租赁承包合同样本
- 2025年马拉松比赛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房屋租赁合同与房产相关
- 2025新款商业地产租赁合同范本
- 2025年畜禽规模化养殖设备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呼吸制氧合作协议书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PEP四年级英语下册期末试卷(3)(含答案含听力原文无音频)
- 2025年乡村医生公共卫生服务考试题库:公共卫生服务传染病防控跨部门合作试题
- 2025广州房屋租赁合同标准版
- 2025年上海房屋租赁合同模板
- 2024年西医临床模拟训练计划试题及答案
- 初级会计师考试历年真题试题及答案
- 2024年美容师考试要关注的法规与行业标准指导试题及答案
- 2024年汽车维修工社会服务意识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河南三门峡黄河明珠(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昌乐县马宋水库防御洪水方案
- 运输机场机坪运行管理规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