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武术的地域文化特征研究
不同的地理环境是不同民族和不同民族文化多样性的根本原因。福建武术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南方独特的地域文化的孕育下,其运动形式、技术特征、价值理念都深深地烙上了中国南方社会发展变迁的印记。福建武术凝聚着民族的文化情结,见证着历史的发展变迁,捍卫着古代中华的疆土完整。笔者依据福建武术自身的内涵和内容,利用文化层次说,将福建武术文化形成的特征归纳为:物质特征、社会特征及精神特征三个层面。面对国家“文化强国”的战略部署,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武术,在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方面义不容辞。因此,本文站在“文化自觉”的角度,从文化、历史等方面对福建武术的三个文化层面进行分析,旨在挖掘与弘扬福建武术文化,进一步提升中华武术文化的价值。1地域文化的体现文化有地域,人类活动总是在特定的空间进行,文化创造也是如此。不同地域的自然条件、地理环境以及人文因素都各具特点。不同地域的人们在生产生活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性格、思维、习惯、风俗、语言等各有差异,从差异中我们可以总结出文化的地域性特征。即如胡小明所说:“中国自古有‘南人善舟、北人善马’‘南拳北腿’之说,是对地理环境影响人类身体活动的概括。”“多山”是福建特色的区域特色。福建省山地和丘陵占总面积的82.39%。“山地和丘陵的比例很大,位于中国沿海地区和亚热带东部省份的第一位。”1.1山水交错的人文地理环境景观人文地理位置丰富了一代又一代的祝福建筑。在渔猎文明、农业文明和海上贸易文明的阶段,祝福建筑远离当地的山川。同时,生活于此的当地人由于长期受人文地理的规训,逐渐积淀形成一定的身体习惯,如人们日常的耕作是在水田、斜坡和极狭小的田垄间,人们的出海捕鱼或海外贸易活动是在风浪中颠簸的行船上,其他的日常活动甚至与人搏斗,也往往无法避免山坡、山径等危险场所,这些自然条件都需要人们在生产生活的过程中屈膝降低重心,加大两脚之间的距离,以保持身体的稳定,进而使当地人下肢和腰腹部力量得到锻炼,下盘稳固1.2u3000使用手法简单,容易形成动作和训练这是福建一块独特的土地,使福建人更小心地使用脚法。如果他们不了解情况,他们很难站起来。即使它也是一个相对较低的位置。《永春白鹤拳谱》载:在康熙至道光年间的20个套路180个动作中,记录的腿法仅有1次,且动作简单,只有蹬、弹、踩等,起腿位置仅仅到腰。福建拳演练通常要绷紧全身肌肉,如永春白鹤拳的“腹内硬如铁”,以及五祖拳的“提百会则头挺,牙关起而项强,两肩坠而心胸守,十趾跷则足力生,卸大椎以通中气,兜前足以固膀胱,束裆而夹尾闾”等等。这些演练要求主要缘于步法稳固且躲闪空间的限制,需要更多地依靠手法进攻与防守,但这难免会出现防守空当,因此对身体的抗击打能力要求极高。2封建时期北方汉人大量进入福建封建时期,民族矛盾复杂,阶级斗争激烈,战争频繁。当时的福建地处偏远,相对封闭的自然环境使得其开发迟缓,社会经济比较落后,中原地区一直视其为外化之地。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福建一直远离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中心,社会环境相对稳定,在战乱频频的时代,它反而成为北方人口避难的理想场所。从东汉末年起,就不断地有饱受战乱之苦的北方人民成批地向福建等地迁移,形成历史上所谓的“衣冠南渡”。其中八姓入闽是福建历史上第一次北方汉人大规模进入福建。《九国志》云:“永嘉二年(308年),中州板荡,衣冠始入闽者八族:林、陈、黄、郑、詹、邱、何、胡是也。”2.1u3000福建武术宗族2.1.1宗族等多主体资格宗族制度是中国典型的文化现象之一。在摩尔根看来,宗族是“由共同祖先的血缘关系形成的一个群体,该群体有自己的名字和其他特征,并根据血缘关系进行组合”。”2.1.2宗族中心本位文化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宗族中心的基本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中国人的人格特征,并产生了完整的孝道文化概念。福建武术在其久远的发展过程中,没有形成类似西方体育项目统一化的根本原因,应归属于“宗族中心”的文化特征。福建武术的教育传统有“不传其他姓氏”、“不传男女”等规则。因此,福建武术中拥有大量的以姓氏命名的拳种。如“黄氏太极拳”“巫家拳”“孙门”等等2.1.3武术文化影响着全族成员的共同遵守在福建宗族文化的影响下,福建武术从宋明时期开始创建宗族学校。这种以宗族为中心的武术文化至今仍在影响着人们。武术不仅是族人强身强种、看家护院的本领,为全族成员所共同遵守的武德文化更是世代流传。如在连城拳的发源地隔田村,在农闲或雨天,村民们群聚祠堂或厅堂,聘请拳师教习武术,至今仍有70%左右的农户会弄拳舞剑。隔田村练武祠堂里还挂着很多励志标语和先祖家训等等。“唔怕(不怕)千招会,就怕一招精”“功夫莫生事,手艺不误身”“敦偷钧纪和睦乡齿,耕读为业新近善仁。互助互敬济困扶危,不可入赘不可螟蛉。孤独冥寡敬老怜贫,远去弊端明德修身。戒去赌博奸盗邪淫,家规明训风夜躬行,奉公守法国课早完。”等等,正是这些尽显宗族文化的家训诫语与连城武术一起构筑了享誉江南的连城拳文化。2.2u3000名福建人的武术品质2.2.1主体以:福建南派武术福建是中国南方武术的发源地之一。自古以来,他就致力于武术的普及。明代抗倭名将俞大猷擅长少林长剑技,其武功得自同安人李良钦。《福建通志·艺术传》卷三载:“李良钦,同安人。少任侠结额,得异人授棍法,神明变化,纵横莫当。”关于历代福建民间习武的记载,散见于各种史籍中。例如,宋人刘克庄在《漳州谕舍记》中说:“汀、赣贼入畲者,教以短兵接战。”即百姓接受造反者的武艺训练,共同对抗地方政府。宋朝的农民军领袖廖恩也“尤精武艺。”(乾隆《将乐县志》)《系年要录》卷三记载:“建州范家兄弟,武艺高强,成为走私贩盐集团的首领。”种种史料显示,福建民间有着广泛而悠久的尚武传统。2.2.2u3000福建独特的历史地域环境福建武术和武术的传统主要来自福建省独特的地理位置。首先,福建地区虽雨量丰富,但降雨时间不均,加上山地存水困难,导致旱灾频发。在旱情严重时,农民的温饱得不到保障,往往村民或村落之间发生冲突打斗。《福建史稿》载,宋代福清“自唐天宝间壅流灌田凡数万亩,岁久,沟湖为豪右所侵,遇旱干,民挺刃争水,讼不绝。”两宋时期是福建人口剧增期,到嘉定十六年(1223年),福建人口已过万,比唐后期元和年间(806-820年)增加了9.2倍2.2.3u3000福建武场的新发展体育的特点是福建历代武场众多,武术英雄。宋绍定五年(1232年)安溪(今福建泉州)就建有演武亭,明正德年间重建演武场。在明代晋江县城(今鲤城区)有5个教场,在府提督衙内建有箭道(即靶场),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设“射圃”。南安被设为郡县后即设“演武场”。《漳州府志》载:该地明代有武进士52人、清代78人。据清道光《晋江县志》载:自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至清道光八年(1828年)晋江县共考中武举人407人;自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至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共考取武进士73人。明万历二十五(1607年)晋江人庄安世中武状元。据《福建通志》卷五五、卷五七载:明、清两朝,福建地区共有武进士433人、武举人4u3000466人。以连城拳为例,福建连城的习武之风源自宋代,当时武馆遍布,历代以武进取功名者甚多(据《连城县志》载,仅明、清两代就有144人考取武举人,8人考取武进士),并形成了风格独特的连城拳,崇武之风可见一斑。3福建武术历史演变宋代福建武术起源于宋代,距宋朝几千年。福建武术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延续着民族奋斗的基因,福建历史的变迁也融合着福建武术的身影。一次次的斗争,不断给福建武术注入新鲜的活力,进而构建起福建武术厚重的文化精神体系3.1抗清复台是福建武术发展传播的过程16世纪,东西方殖民地来到中国之后。19世纪,福建人民开始了反对外国侵略者的斗争。嘉靖年间(1522-1566年),福建沿海倭寇肆虐,人民饱受其苦,为了打击倭寇,朝廷派遣戚继光和俞大猷等名将率兵清剿。但在抗倭初期,由于不适应倭寇“长刀善跃”的技术特征,明军伤亡惨重。为了有效地克敌制胜,戚继光发明了鸳鸯阵法,极大地打击了倭寇的嚣张气焰,成为取得抗倭战役胜利的重要手段众所周知,郑成功是福建泉州的一代民族英雄。他一生致力于抵抗民族压迫和外国侵略。郑成功从小习武,且十分勤奋,每天一大早就到村里的卧牛山练武术。在反清复明的过程中,他非常重视水师训练,对训练要求很严格。在自己建立的水师中,以习武训练士兵,一方面锻炼官兵的体格,另一方面培养其勇猛的斗志。《台海使搓录》载:“成功重操练,舳舻陈列,进退以法。将士在惊涛骇浪中,无异平地,跳踯上下,矫捷如飞。”正是郑成功的严格训练,他的水上部队不但多次打败清朝水师,而且一再击溃荷兰的舰队。郑成功抗清复台的过程,也正是福建武术发展传播的过程。而其反抗殖民侵略、光复国土的驱荷斗争,更使他的爱国主义精神得到充分的发扬,也成为一代代闽人武术传习的重要内容。3.2闽技艺与反清复明运动紧密相关清朝统治者实行民族歧视政策,残酷的政府激起了清朝人民的抗清斗争。为了生存,以福建沿海为代表的东南沿海民众揭竿而起,反抗朝廷,谋求自身发展和民族复兴。这也造成福建等沿海省份帮会林立,秘密组织众多。福建各地方团练组织、教门、结社等纷纷参与,使闽武艺与反清复明运动紧密联系在一起。如天地会、洪门、小刀会等都与闽武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天地会3.3弘扬国术,弘扬爱国精神,建设社会文化如果说,抵抗历史爱国主义侵略者、维护民族尊严的精神是福建武术文化的精神,那么,近代福建人将这种爱国主义精神转化为建设家乡的动力,融入经济发展的崛起。二十世纪初,当时的侨领陈嘉庚先生就致力于福建武术的传扬,他曾邀请由泉州永春分馆28人组成的“闽南国术团”到东南亚各国进行为时一年的巡回交流表演,在当时社会历史条件下,福建武术弘扬了国术,极大地振奋了华侨民族精神,陈嘉庚先生兴奋地作联赠送:“谁号东亚病夫此耻宜雪,且看中华武术我武维扬。”“勿忘黄帝子孙任人鱼肉,相率中原豪杰为国干城。”他还留下部分拳师在新加坡、马来西亚传艺授拳。从此,福建武术在东南亚地区迅猛发展,蔚为大观,福建武人将吃苦耐劳、勇猛剽悍的性格转化为冒险进取、敢拼爱赢的闽商精神。商海成功后,他们又体现出了关心乡里、热心公益的大义情怀。如今的闽商已经成为中国热心公益的五大商帮之一。纵观福建武术形成与发展的历史,爱国主义精神始终贯穿其中,构成了福建武术发展的精神主线4福建武术与民族传统文化的联系民族传统文化反映了民族的历史进程,反映了民族独特的精神气质。福建武术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福建为中心,辐射东南沿海各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国家能源吴忠市2025秋招能源与动力工程类面试追问及参考回答
- 中国移动晋中市2025秋招笔试行测题库及答案网络优化与维护类
- 国家能源宜春市2025秋招笔试综合知识题专练及答案
- 大唐电力连云港市2025秋招面试专业追问及参考法学岗位
- 中国广电上饶市2025秋招笔试模拟题及答案
- 中国移动佛山市2025秋招行业解决方案岗位专业追问清单及参考回答
- 临汾市中石化2025秋招笔试模拟题含答案油气储运与管道岗
- 菏泽市中储粮2025秋招战略研究博士岗高频笔试题库含答案
- 中国移动周口市2025秋招笔试行测题库及答案供应链采购类
- 中国联通柳州市2025秋招笔试行测题库及答案技能类
- 生产主管转正工作总结
- 2025至2030中国高纯铝行业发展趋势与行业发展研究与产业战略规划分析评估报告
- 2025年期货从业资格之《期货法律法规》真题附答案详解【巩固】
- 幼儿园各项安全管理制度汇编
- 2025年“安全生产年”工作总结(2篇)
- GB/T 2481.1-2025固结磨具用磨料粒度组成的检测和标记第1部分:粗磨粒F4~F220
- 2025-2026秋学生国旗下演讲稿:第4周涵养文明习惯点亮成长底色-养成教育
- 配电电缆故障定位试卷与答案
- 四川日普精化有限公司年产3000吨脂肪酸酰胺与1000吨有机硅树脂涂剂配套设施改造项目环评报告
- 辽宁省沈阳市基层诊所医疗机构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名单目录信息
- 锅炉空预器清洗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