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若尔盖站与及红原高寒湿地研究基地项目环评报告_第1页
四川若尔盖站与及红原高寒湿地研究基地项目环评报告_第2页
四川若尔盖站与及红原高寒湿地研究基地项目环评报告_第3页
四川若尔盖站与及红原高寒湿地研究基地项目环评报告_第4页
四川若尔盖站与及红原高寒湿地研究基地项目环评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态环境部制影响报告表项目名称:四川若尔盖站与及红原高寒湿地研究基地项目建设单位(盖章):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编制日期:2020年6月《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厂边界距离等。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3情况 (表一)项目名称四川若尔盖站与及红原高寒湿地研究基地项目建设单位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法人代表联系人通讯地址四川省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9号联系电话传真/610041建设地点阿坝州红原县邛溪镇立项审批部门中国科学院批准文号科发建复字【2019】25020】44号建设性质■新建□改扩建□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M7310自然科学研究和试验发展(平方米)3500绿化面积(平方米)/总投资(万元)2095环保投资(万元)4环保投资3.05%1.1、项目建设目的成都生物所长期致力于生态环境保护与生物多样性保育研究,为长江上游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基础、技术支撑与决策依据。上世纪60年代以来,成都生物所扎根川西北高原,深入系统地开展草地与湿地生态学研究,在高寒草地可持续利用与管理、生物多样性保育、湿地碳循环与气候变化、退化草地和湿地的生态修复等方面积累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和科学数据。同时,在全球变化的影响下,湿地生态系统的变化将更为强烈和复杂。全球变化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强烈影响正在改变着湿地生态系统固有的自然过程,其后果已经并将愈来愈严重地威胁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研究高寒湿地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揭示全球变化与湿地生态系4统之间的作用与反馈机理,对维护区域生态平衡乃至国家生态安全意义重大。21世纪以来,为了更好的恢复并保护高寒湿地,国内已有一部分高寒湿地入选了RMSAR湿地保护名录,显著地保护了高寒湿地。但由于高寒湿地研究基础较弱,人为干扰严重,湿地破坏程度较高,且人们保护意识普遍不高,湿地的保护和恢复任重道远。1.2项目建设必要性若尔盖高原作为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在全球变化的背景下,湿地资源面临着生物多样性丧失、湿地服务功能减弱等重大生态挑战。长期以来,该区域系统性的科学研究和农牧业可持续发展技术研发与推广极为薄弱,是上述问题难以有效解决的重要原因。作为国立研究结构,成都生物所一直致力于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保育研究,在川西北(含若尔盖)地区开展了长期研究工作,具有丰富的科研积累、一流的科研团队以及项目建设的基本条件。根据《中国科学院关于“十三五”科教基础设施成都生物研究所四川若尔盖站项目可 (2018-000052-73-01-001311)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该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科研综合楼1栋,包含科研实验用房、保障及配套用房、设备用房等,同步建设消防水池、化粪池等配套设施。项目新建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投资暂定为1190万元,其中70%由国家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其余30%由我单位自筹解决。根据《中国科学院关于成都生物研究所红原高寒湿地研究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科发建复字〔2020〕1号),为配合“十三五”科教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面向研究所分类改革需求的自主部署平台建设”,满足野外台站网络四川若尔盖站项目的需求,同意红原高寒湿地研究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同意该项目与四川若尔盖站项目共同规划设计、同步实施。该项目新建1500平方米的科研配套所需要的宿舍、食堂等。综上,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红原县邛溪镇。本项目拟新建1栋科研综合楼,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主要包括科研实验用房、宿舍、设备用房等,同步建设消防水池、化粪池及隔油池、硬化铺装、绿化等配套设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以及国务院令第682号《国务院关于修改〈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决定》的有关规定,建设单位在工程开工前应当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依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目录》(生态环境部第1号令)中“三十七研究和试验发展/107专业实验室/其他”,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为环境影响报告表。为此,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5究所委托四川省国环环境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开展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我公司接受委托后,即派技术人员对该项目进行现场踏勘和资料收集,并按照有关技术规范和四川省生态环境厅的有关规定,编制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供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审查。根据现场踏勘,本项目所在区域目前为空地,尚未动工建设。本项目属《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中允许类,故项目符合国家现行产业政策。同时2019年11月15日中国科学院出具了《关于“十三五”科教基础设施成都生物研究所四川若尔盖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科发建复字【2019】25号),明确项目建设1栋科研综合楼,建筑面积为2000平方米。之后2020年1月3日中国科学院出具了《关于成都生物研究所红原高寒湿地研究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科发建复字【2020】1号),确定新建1500平方米的配套宿舍、食堂等。明确本项目是成都生物研究所承建的四川若尔盖站项目的配套建设项目,本项目与四川若尔盖站共同规划设计、同步组织实施。2020年6月17日中科院出具了《关于“十三五”科教基础设施成都生物研究所四川若尔盖站与红原高寒湿地研究基地项目初步设计方案和投资概算的批复》(科发建复字【2020】44号)。综上,本项目符合产业政策要求。3.1规划合理性分析本项目选址为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红原县邛溪镇。根据《土地证》(川(2018)红原县不动产权第0000262号)显示,该用地权利人为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权利类型为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权利性质为划拨,用途为科教用地,用地面积为20000平方米。用地现状为空地,不存在拆迁情况。3.2三线一单符合性本项目三线一单符合性情况详见下表:表1-1本项目“三线一单”符合性分析表三线一单本项目情况符合性本项目与生态保护红线符合性分析《四川省生态保护红线实施意见》项目不在《四川省生态保护红线实施意见》划定的生态红线区域内符合本项目与环境质量底线符合性分析《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要求;《环满足相关环境质量标准要求,未超出环境质量底线符合6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声环境质量可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限值本项目与资源利用上线符合性分析土地资源、水资源。本项目用水主要为实验用水及生活用水,水源由城市自来水管网供给。本项目用水量较小,未涉及水资源利用上线。符合本项目与环境准入负面清单符合性分析四川省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第一批)红原县产业准入负面清单项目不涉及其中禁止类涉中类2小类;限制类涉及符合综上,经过与四川省“三线一单”进行对照后,项目不在生态保护红线内、符合环境质量底线要求,未涉及资源利用上线、未列入环境准入负面清单内。3.1项目与《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08)符合性本项目不涉及病理、传染性实验,同时项目所有涉及理化试验分析、测定均送至成都市生物所实验室进行检测,基地不涉及研究。表1-1与《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08)符合性表《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1实验室选址、设计和建造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和建设主管部门等的规定和要求项目选址、设计和建造符合要求2在实验中,对化学品的存放、处理、使用及处置的规定和程序均应符合良好化学室行为标准。符合3样本在机构所属建筑屋内运送应遵守该机构的安全运输规定。样本送到机构外部应遵守现行的有关运输可传染和其它生物源性材料的法规项目实验室仅对动植物多样性研究,送至成都生物所的样品不涉及传染性4实验室废弃物处置的管理应符合国家、地区或地方的相关要求项目实验危废暂存后定期交由资质单位处理性本项目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红原县邛溪镇。根据现场踏勘,本项目所处区域均为空地,本项目东南侧98m处为3户散居住户;西南侧207m处为西南民族大学高原基地;本项目南侧1627m处为热坤社区;项目北侧红原雅克音乐牧场。西侧紧邻紧,其余方位紧邻为草原空地。综上所述,本项目选址合理,与外环境相容。项目名称:四川若尔盖站与红原高寒湿地研究基地项目建设单位: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建设地点:阿坝州红原县邛溪镇建设性质:新建项目投资:总投资2095万元设内容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红原县邛溪镇,本项目项目不涉及P3、P4及转基因实验。本项目拟新建1栋科研综合楼,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主要包括科研实验用房、宿舍、设备用房等,同步建设消防水池、化粪池及隔油池、硬化铺装、绿化等配套设施。(项目所有涉及理化试验分析、测定均送至成都市生物所实验室进行检测,基地不涉及研究。)本项目拟设置湿地和草地生态要素观测,高寒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过程,湿地和草地资源保护与利用三个科研方向,环境监测和数据共享平台、高寒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研究平台、湿地草地退化与恢复研究平台、湿地草地资源保护与利用平台四个平台及八个实验室。(项目所有涉及理化试验分析、测定均送至成都市生物所实验室进行检测,基地不涉及研究。)1.环境监测和数据共享平台开展生态系统的水、土、气、生等生态要素的长期定位观测,建立数据共享信息系统。该平台下主要设置数据采集与监控室和土壤物理实验室。其中数据采集与监控室主要用于野外观测设备数据的采集、传输和存储;监测野外观测设备运行状态;使用人数10人;主要设备包括开路涡动协方差系统,单波段紫外辐射表,雨雪量计,风速、风向仪,自动气象站,水位深度记录仪,风速计,土壤含水量自动观测仪,土壤温湿盐自动观测系统等,使用面积小计78平方米。土壤物理实验室,研究土壤物理特性的变化,如土壤持水量,土壤水分入渗速率、土壤水分蒸散发、土壤孔隙度和土壤温度等,从土壤物理学角度揭示高寒生态系统演变的机制。主要设备土壤温湿度测定仪、土壤蒸渗仪、土壤密度仪、土壤硬度计、电子天平、取土器、纯水蒸馏器、烘箱。环境监测和数据共享平台使用面积合计156平方米。2.湿地草地退化与恢复研究平台湿地草地退化与恢复研究平台主要研究退化草地湿地的相应修复和重建技术。该平台下主要设置生态工程实验室和水文过程模拟实验室。7其中生态工程实验室主要用于湿地草地退化现象和机制研究,退化系统恢复技术研究和评价;使用人数10人;主要设备包括植物生长箱,超低温冰,图像采集系统等;使用面水文过程模拟实验室主要研究流域和尺度上湿地和草地水文过程及影响因素;生态系统地尺度上,水分的运移规律;使用人数5人;主要设备包括便携式流速仪,水位深度记录仪,草地生态水文实时监测系统等,使用面积小计56平方米。湿地草地退化与恢复研究平台使用面积合计144平方米。3.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研究平台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研究平台主要研究高寒湿地生态系统物种、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响应的生态学机制。该平台下主要设置植物生理生态实验室和生态系统过程实验室。其中植物生理生态实验室研究植物群个体生长发育、生理活动及其与生态环境关系,揭示全球变化对湿地草地生态系统的影响;使用人数10人;主要设备包括便携式光合作用测量系统,激光叶面积仪,植物粉碎机,显微镜,便携式光合荧光测量仪,冠层分析仪,植物逆境生理观测系统,植物多酚叶绿素测量计等;使用面积小计78平方米。生态系统过程实验室。研究高寒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源汇关系,如土壤呼吸和甲烷的释放,揭示气候变化背景下高寒生态系统碳汇功能的关键过程。主要设备:人工气候室、气相色谱仪、土壤呼吸自动监测系统、连续流动分析仪、离心机。使用面积小计88平方米。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研究平台使用面积合计166平方米。4.湿地草地资源保护和利用研究平台湿地草地资源保护和利用研究平台主要挖掘和保护湿地草地植物和两爬动物物种。该平台下主要设置两栖爬行动物实验室和植物形态与分类实验室。其中两栖爬行动物实验室研究两栖爬行动物形态演变和多样性;使用人数5人;主要设备包括实时荧光定量PCR仪,纤维测定仪,草地动物多样性图像监测系统等,使用面积植物形态与分类实验室主要研究湿地草地植物形态和结构,植物分类和多样性,植物种质资源的发掘和保护;使用人数5人;主要设备包括激光显微切割系统,正置荧光显微镜,数字切片扫描仪等,使用面积小计55.3平方米。湿地草地资源保护和利用研究平台使用面积合计130.3平方米。表1-2项目建设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序号名称单位数量81建设用地面积m2m200002总建筑面积m2m35003建筑高度m14.5/354建筑密度%5容积率0.1756绿化率%3、项目组成及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组成及主要环境问题见下表。表1-3项目组成及主要环境问题工程分类名称建设内容及规模可能产生的环境施工期营运期主体工程研究平台环境监测和数据共享平台1F,数据采集与监控室,总建筑面积78.00记录。施工废工噪声、施工固废办公生活污水、第三次器皿清洗废水及纯水制备自耗水、设备噪声、实验室固废湿地草地退化与恢复研究平台用于研究退化草地恢复措施的效果,模拟围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研究平台1F,植物生理生态实验室,总建筑面积湿地草地资源保护和利1F,两栖爬行动物实验室,总建筑面积9用研究平台2F,植物形态与分类实验室,总建筑面积主要为除不能确定的少量植物需带回实验室辅助工程样品室拟设置样品室2间。1间用于试验土壤样品的保存,内设陈列架、除湿设备等,使用面积33平方米。另1间用于存放试验用植物样品,内设陈列架等,使用面积36.5平方米。使用面积合计69.5平方米。/标本室拟设置标本室1间,用于植物、土壤标本陈列,内设除湿设备、陈列架、文件柜等设备,使用面积62平方米。/资料档案室拟设置档案资料室1间,用于存放文件和影像等资料,内设除湿设备、文件柜等,用于台站历史资料和相关档案的保存,使用面积62平方米。/卫生间拟在二层设置卫生间,供科研人员使用,使用面积18.2平方米。废水设备用房拟设置消防水泵房、纯水制备室2间、柴油发电机房、消平方米。柴油烟气、纯水制备废水等食堂及厨房本项目共有常驻科研人员40人,食堂及厨房使用面积合计为189平方米。油烟、废水等公用工程供电市政电网供电/供水地下水/环保工程废气油烟食堂油烟经1套油烟处理装置处理后至楼顶排放油烟烟气经1套消烟除尘装置处理后至楼顶排放烟气废水污水处理站1个,位于地块西南侧,设计处理规模为10m3/d污泥预处理池1个,位于地块南侧,容积为12m3/d污泥隔油池1个,位于地块西侧,容积为0.5m3/d油脂一般废物暂存间1个,位于1F西北角,建筑面积20m2,用于项目一般固废暂存/危废暂存间1个,位于1F西南角,建筑面积10m2,用于项目危险废物暂存危废注:本项目仅涉及植物样品的前处理;不涉及动物标本制作。本项目位于红原县邛溪镇。项目所用的化学品实际根据化学特性和使用要求,按照实验堆本项目样品前处理过程中产生有机废气通过通风橱收集后经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后经15m排气筒排放,能够实现达标排放;发电机烟气经消烟除尘装置处理后至楼顶排放;实验实验楼内各功能单位分布明确,互不影响,组织有序。综上分析,本项目功能分区明确,满足功能分区要求及办公要求,实验楼总平面布置是合理的。设备本项目所需原辅材料见下表。表1-4原辅材料一览表序号名称有机/无机暂存位置物理性状用量/年/1硝酸钠无机红原45.8kg植物培养2氯化铵无机红原28.9kg植物培养3有机站上液态样品4丙酮有机站上液态样品5石英砂无机站上植物培养6蔗糖有机站上颗粒1瓶/500g植物培养根据《危险化学品名录(2018版)》,项目涉及的原辅材料中危险化学品基本理化性表1-8项目危险化学品一览表名称理化性质CAS号丙酮实验室化学品管理办法:①购买化学品需由相关人员填写购买申请单,经公司负责人审核同意后统一购买。②易制毒化学品的购置、运输、存储必须在有资质符合运输管理规定的单位处购置,实验室存储应当实行专柜专用不得与其它化学品混合存储。③因实验需要使用易制毒化学品时,应前往试剂管理员处填写领用记录。④化学品入库时,凭采购单、发票、实物验收外,还要做到五检查、六核对,即:检查容器是否包装完好,封口是否严密,标签是否完整,字迹是否清晰,张贴是否牢固;核对厂址、出厂日期、批号、规格、数量、失效日期,并做好记录以存查。⑤化学品应有明细购入、使用、报废帐目登记,领取应严格执行审批制度,办理交接手续。⑥化学品采取限额发放的原则,用多少,领多少,剩余的应及时退回试剂柜,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擅自保存。实验室只允许存放少量需用的易燃、易爆品。⑦化学品必须双人双锁保管。保管员和领用人要当面做到三查一看,即:查清名称、数量、质量,看有无破损。试剂管理员应逐日检查易制毒化学品的使用情况、存货量,发现问题及时向实验室负责人汇报。⑧实验人员在使用易制毒化学品时,严禁直接身体接触,应当穿戴劳动防护用品,严禁用嘴品尝识别化学药品,如有需要用鼻子嗅,应当将装有化学品的器皿远离鼻子,用手轻轻扇动闻其味即可。⑨实验人员工作完成后,应当立即更换工作服,实验场所必须整理完毕等验收合格后方可离开。⑩过期报废的化学品,必须向公安局申请报废处理,并由试剂管理员送公安局指定的废物处理厂(场)进行及时处理。2、主要仪器设备项目主要仪器设备见表1-5。表1-5数据采集与监控室主要仪器设备一览表序号设备名称型号单位数量1单波段紫外辐射表/台12雨雪量计/台13风速/台14风向仪/台15自动气象站/台16水位深度记录仪/台17风速计/台18土壤含水量自动观测仪/台19土壤温湿盐自动观测系统/套1表1-6土壤物理实验室主要仪器设备一览表序号设备名称型号单位数量1土壤温湿度测定仪Eppendorf5424R台12土壤蒸渗仪MLS-3020台13土壤密度仪Thermo台14土壤硬度计MINBEADBEATER台15电子天平台16取土器PCJ-SF-10/20台17纯水蒸馏器天津泰斯特WGL125台18烘箱德国赛多利斯台1表1-7生态工程实验室主要仪器设备一览表序号设备名称型号单位数量1人工气候箱浙江拓普400L台12植物生长箱/台13超低温冰箱ASONE超低温保存箱DW-86L-486台14图像采集系统/台1表1-8水文过程模拟实验室主要仪器设备一览表序号设备名称型号单位数量1便携式流速仪/台12水位深度记录仪/台13草地生态水文实时监测系统/台1表1-9植物生理生态实验室主要仪器设备一览表序号设备名称型号单位数量1人工气候箱浙江拓普400L台12植物生长箱/台13多参数水质分析仪/台14便携式光合作用测量系统/台15激光叶面积仪/台16植物粉碎机/台17显微镜/台18便携式光合荧光测量仪/台1表1-10生态系统过程实验室主要仪器设备一览表序号设备名称型号单位数量1人工气候箱浙江拓普400L台12气相色谱仪/台13土壤呼吸自动监测系统/台14连续流动分析仪/台15离心机/台1表1-11两栖爬行动物实验室主要仪器设备一览表序号设备名称型号单位数量1/台12纤维测定仪/台13草地动物多样性图像监测系统/台1表1-12植物形态与分类实验室主要仪器设备一览表序号设备名称型号单位数量1激光显微切割系统/台12正置荧光显微镜/台13数字切片扫描仪/台1要能耗本项目营运期主要能耗情况见表1-13。-13主要能耗一览表序号名称年用量用途来源1电供电市政电网2水9545t/a办公生活用水、清洗用水、纯水制备用水、水浴用水、绿化用水地下水根据成都生物研究所于2018年12月21日取得中国科学院基建批复《中国科学院关于2019年修缮项目的批复》(科发建复字[2018]62号)显示,生活及科研用水水井1口,深度约45米。该部分已施工,预计2019年12月底验收,不在本次申报范围内。本项目设置有设员工食堂、宿舍。项目供水采用地下水,项目设置有食堂、住宿,项目用水主要为办公生活用水、纯水制备用水、实验室器皿清洗用水、绿化用水。项目全年工作时间250日,本项目6~9月为科研人员工作时期,人数为40人,其余时间仅2人在项目值班。劳动定员40人,年工作250天。①办公生活用水根据《四川省用水定额》(DB51/T2138-2016)制定的用水标准,办公生活用水量按0.095m3/人·d计。②纯水制备用水项目内使用的纯水由纯水制备系统制备,本项目设置1台纯水机,纯水制备工艺为:地下水-盘式过滤-超滤-反渗透-纯水,纯水制备效率为80%,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纯水制备用水量为0.625m3/d。④实验用水本项目实验用水主要为理化试验等所需用水,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实验用水为⑤器皿清洁用水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本项目前三次器皿清洁用水量为0.2m3/d,采用地下水;三次后器皿清洁用水量为0.4m3/d,采用纯水。⑥热水锅炉项目设置有电热水锅炉1台,3500kW,用于供暖,根据建设单位资料,锅炉自带有软水器(自来水——离子交换树脂——软水),以去除水中的Ca2+、Mg2+。锅炉用水为软水制备系统用水,部分循环使用,部分外排,每天补充损耗,项目锅炉用水量为0.6m3/d。表1-14项目用水预测及分配情况间类型容量用水标准最大日用水量备注6~9月办公生活用水40人0.095m3/3.8m3/d废水经(食堂废水经隔油池处理)预处理池处理后排入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经处理后达《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表1冲厕用水标准后回用于绿化、冲厕废水纯水制备用水/纯水制备效0.625m3/d实验用水(仅萃取等)//(采用纯实验废液经收集后作为危废处置器皿清洁用水前三次//0.2m3/d前三次器皿清洁废水经收集后作为危废处置三次后//0.4m3/d(采用纯废水与办公生活废水一起排入新建预处理池处理后排入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锅炉用水//06m3/d绿化用水6000m26m3/d部分用水来源于项目废水经处理后回用合计/其余月份办公生活用水2人0.095m3/经(食堂废水经隔油池处理)预处理池处理后排入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经处理后达《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表1冲厕用水标准后回用于绿化、冲厕废水锅炉用水//0.6m3/d绿化用水6000m26m3/d部分用水来源于项目废水经处理后回用/总计//6.79m3/d/表1-35项目纯水用水情况一览表用水名称用水标准用水规模用水情况日用水量(m3/d)实验用水//纯水0.1器皿清洁用水//纯水0.4合计0.5本项目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本项目污水采用生活污水和实验室废水分流制。实验废液和第一二次器皿清洗水全部作为危废处置;外排废水主要为办公生活污水、第三次清洗废水、纯水制备自耗水。6~9月:污水排放量按用水量3.8m3/d的85%计。外排废水主要为办公生活污水(食堂废水经隔油处理)、第三次清洗废水、纯水制备自耗水,经(食堂废水经隔油池处理)预处理池处理后排入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经处理后达《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表1冲厕用水标准后回用于绿化、冲厕废水,不外排。剩余月份:仅有2人于站上值班,仅涉及办公生活污水,污水量按用水量的85%计,经(食堂废水经隔油池处理)预处理池处理后排入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经处理后达《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表1冲厕用水标准后回用于绿化、冲厕废水,不外排。本项目用电由市政电网供给,年用电量预计约为3.0万kW·h。备用电源:本项目设置1间柴油发电机房,配备1台柴油发电机。本项目劳动定员40人(科研时期),6~9月(按120天计),8小时工作制;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位于阿坝州红原县邛溪镇,根据现场踏勘,项目所在区域为空地,不存在原有污染问题。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红原县位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中部。地理坐标为北纬31°51~33°19′、东经101°51′~103°23′。全县平均海拔为3600米,县城邛溪镇海拔3507米,总面积8439.94平方公里,南北长154公里,东西宽55公里。县城距成都445公里,距州府9.94平方公里。本项目位于阿坝州红原县邛溪镇,具体位置详见附图1。地势为东南向西北倾斜,地貌具有山原向丘状高原过渡的典型特征。县境中部查针梁子高耸隆起,形成自然分界线,海拔3600多米,南部为山原,北部为丘状高原。境内珠串状盆地和小盆地广泛分布,俗称坝子。全县中山地貌面积为2865.13平方公里,高山地貌面积1107.68平方公里,丘原地貌面积为1861.11平方公里,高平原地貌面积为2606.02平方公里,县境周边皆有高山(鹧鸪山、羊拱山、哲波山、海子山),全县形成不规则的条盆状地形。以查针梁子为县境两大水系分水岭,东南为长江水系大渡河流域,占全县流域的21%,北部为黄河水系白河、黑河流域,占全县流域面的79%。县境内沼泽分布广泛,是中国工农红军过草地的中心地带,沼泽面积240万亩,占县总面积的20%,水色呈茶褐色,不能饮用,多为软水。气候类型属大陆性高原寒温带季风气候,主要特征是:寒冷,四季难以明显划分,春秋短促,长冬无复,热量低;干雨季节分明,雨热同季;日照长,太阳辐射强烈;灾害性天气多。一月为冷月,平均为-10.3℃,最热为7月,平均气温10.9℃;极端最低气温为-36℃,最高25.6℃。年均日照2417时,1970年最长,达到2644小时,1961年最短,为2095小时,年均降水为753毫米,80%是集中在5~10月,年均积雪期为761.工程地质项目建设区域上位于红原弧形构造内。该构造中的褶皱多为复式褶皱,相对平缓,且有从弧形外侧向盾地中心褶皱由紧密变舒缓的趋势。浚构造带内主要分布有三组断裂,互成共轭关系的北西向和北东向扭性兼挑性断裂以及属于南北向构造体系的近南北向弧断裂。拟建场地位于三组断裂交汇的三角地带,北东侧为北西向采日玛一瓦切断裂,南西侧为北东向色阿柯断裂,以上两组区域断裂破碎带宽约15m,以糜棱岩化压碎岩为主。而南北向断裂中的瓦切辖曼主干断裂带位于二场区东侧,距场区约1km,其活动性较大,控制着场区附近断陷较深的白河河谷的形成,断裂向近南北而偏北北西向。2.水文地质拟建场地邻白河支流,场地地下水为赋存于第四系卵石土层中的孔隙潜水及上层滞水,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以蒸发、地下径流方式排泄,勘察期测得地下水位于2.40m左右。3.地震红原县位于巴颜喀拉山地震带东部边缘与龙门山地震带交接地带该震带内自1915次,6.0~6.9级地震10次,目前该地震带正处于相对活跃期中,未来还有可能发生Ms经调查,评价区域内无自然保护区、无列入国家及地方保护名录的珍稀濒危动植物及古、大、珍、奇树木分布。20状况 环境、生态环境等):本项目位于红原县邛溪镇,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中有关基本次评价引用阿坝州生态环境局2019年公布的《2018年阿坝州环境质量报告书》中主要环境空气质量评价结论:2018年,阿坝州共布设环境空气质量省控监测点位13个。2018年,全州13个县(市)城区所在地环境空气质量均达标。2018年,全州二氧化硫月平均浓度范围为10〜16微克/立方米,二氧化氮月平均浓度范围为9〜17微克/立方米,一氧化碳24小时平均第95百分位数浓度范围为0.7〜1.4毫克/立方米,可吸入颗粒物月平均浓度范围为24〜55微克/立方米,细颗粒物月平均浓度范围为10〜26微克/立方米,各监测项目月平均浓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2018年,全州臭氧日最大8小时平均的第90百分位数浓度范围为81〜134微克/立方米,由于受阿坝州独特地理环境和气候的影响,夏季日照时间长、强度高的气候特点,臭氧浓度呈春夏季高,秋冬相对较低的态势。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中6.4款中6.4.1项目所在区域达标判O项污染物全部达标即为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6.4.1.2、根据国家或地方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公开发布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情况,判断项目所在区域是否属于达标区。如项目评价范围涉及多个行政区(县级或以上,下同),需分别评价各行政区的达标情况,若存在不达标行政区,则判定项目所在区域为不达标区;6.4.1.3、国家或地方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未发布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情况的,可按照HJ663中各评价项目的年评价指标进行判定。年评价指标中的年均浓度和想用百分位数24h平均或8h平均质量浓度满足GB3095中浓度限值要求的即为达标。综上所述,根据《2018年阿坝州环境质量报告书》,项目所在区域红原县基本污染物全部达标,项目所在区域为达标区。为了解周边水体质量情况,委托四川省工业环境监测研究院于2020年3月21日~23日21对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四川若尔盖站项目所在地地表水及噪声进行了监测。该项目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红原县西南民族青藏基地旁。2.1、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1)监测断面本次地表水监测共设置2个断面,断面位置见表3-1。表3-1地表水监测断面位置序号编号监测断面位置1本项目排口上游500m22#本项目排口下游1500m(2)监测项目pHBODCOD、NH3-N、TP、TN、悬浮物、石油类、粪大肠杆菌。(3)监测时间2020年3月21日~23日。(4)监测结果本次监测结果见下表。表3-2地表水监测结果监测项目单位监测点位、时间及结果本项目所在地白河上游500m处1#本项目所在地白河下游1000m处2#2020年2020年2020年2020年2020年2020年水温℃7.86.75.17.66.84.8悬浮物mg/L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化学需氧量mg/L989五日生化需氧量mg/L1.1氨氮mg/L0.2730.2370.2340.3110.317总氮mg/L0.320.210.320.360.410.44总磷mg/L0.0410.0450.0460.0480.0520.054石油类mg/L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0.020.05粪大肠菌群个/个/2.4×1023.4×1025.4×1023.8×1024.5×1025.9×1022.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1)评价因子pHBODCOD、NH3-N、TP、TN、悬浮物、石油类、粪大肠杆菌。(3)监测时间2020年3月21日~23日。(2)评价标准22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III类标准。(3)评价方法本次评价采用单项水质指数评价法,公式为:SijCij/Csi式中:Si,j——单项水质因子i在第j点的标准指数;Ci,j——(i,j)点的评价因子水质浓度或水质因子i在监测点(或预测点)j的水质浓度,mg/L;Csj——水质评价因子i的水质评价标准限值,mg/L。对具有上、下限标准值的指标pH,公式为:SpH,j=(7.0-pHj)/(7.0-pHsd)pHj≤7.0SpH,j=(pHj-7.0)/(pHsu-7.0)pHj>7.0式中:SpH,j——pH值的标准指数;pHj——pH值实测值;pHsd——水质标准中规定的pH值下限值;pHsu——水质标准中规定的pH值上限值。水质评价因子的标准指数大于1时,表明该评价因子的水质超过了规定的水质标准,已经不能满足相应的水域功能要求。(4)评价结果由上表可以看出,监测断面均未超标。故本项目评价区域内地表水水质能够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III类水域水质标准要求,水质良好。为了解本项目所在区域声环境质量现状,本次环评委托四川华皓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于2019年9月16日对本项目所在地声环境质量现状进行监测。环境噪声。准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评价结果本项目声环境质量评价结果见表3-3。表3-3声环境质量评价结果监测项目监测点位单位监测时间、时段及结果2020年3月21日昼间夜间环境噪声本项目东侧场界外1m处▲1#dB(A)4743本项目北侧场界外1m处▲2#dB(A)4741本项目西侧场界外1m处▲3#dB(A)4541本项目南侧场界外1m处▲4#dB(A)4641本项目东南侧139m住户处▲5#dB(A)4742本项目西南侧200m西南民族大学青藏基地处▲6#dB(A)4842备注:噪声监测结果按《环境噪声监测技术规范噪声测量值修正》(HJ706-2014)已修约。结果表明,本项目所在区域各监测点昼夜噪声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区域内声环境质量良好。本项目选址于红原县邛溪镇,项目所在地为主要为草原生态。根据调查,项目所在区域内无野生动物及珍惜植物,无文物古迹等需特殊保护的目标。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本项目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如下:本项目大气环境保护目标为项目所在区域大气环境,应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2、地表水环境本项目地表水环境保护目标为评价河段白河水质,应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I类水域标准。声环境保护目标为以本项目所在地为中心200m范围内的噪声敏感点,项目所在地声环境质量应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表3-9本项目主要环境保护目标环境类别环境保护目标性质方位距离保护级别大气环境声环境3户散居住户住宅东南侧98m《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中2类标准西南民族大学高原基地科研西南侧207m地表水环境《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2324GB3838-2002)Ⅲ类标准25用标准 环境质量标准1、环境空气: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表4-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限值污染物名称SO2NO2PM2.5PM10COO3浓度限值(mg/m3)1小时平均0.50///0.16(8h平均)24小时平均0.07540.2年平均0.060.040.0350.07//2、地表水环境: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I类水域标准。表4-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限值项目pHCODBOD5NH3-NTP标准限值(mg/L)6~9≤20≤4≤0.23、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表4-3声环境质量标准限值项目昼间夜间标准限值[dB(A)]6050污染物排放标准1、废水:执行《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表1冲厕用水标准。表4-4水污染物排放限值控制项目BODNH3-NLas大肠杆菌色度pH控制指标≤3.0≤30倍6~9 (DB51/2377-2017)表5无组织排放浓度其他2.0mg/m3;餐饮油烟执行《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表2中最高允许排放浓度“2.0mg/m3”标准要求。3、噪声:施工期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营运期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表4-5噪声排放限值项目昼间夜间施工期排放标准[dB(A)]7055营运期排放标准[dB(A)]605026总量控制指标本项目涉及总量控制指标为VOCs。项目实验室产生有机废气量为:0.87kg/a(无组织)27分析 述(图示)(一)施工期工艺流程介绍本项目施工期为土建工程,包括场地平整及基础工程、主体工程、装饰工程等。施工期工图5-1本项目施工期工艺流程及产污情况图1、场地平整及基础工程在场地平整施工、基础开挖、地基处理(岩土工程)与基础施工时,由于挖土机、运土卡车等施工机械的运行,将产生一定的噪声;同时产生扬尘,属无组织面源排放,源强不易确定;基础开挖引起原有土地利用类型的改变,会造成生态变化并引起一定程度的水土流失。同时产生施工人员生活废水和生活垃圾。体工程卷扬机、钢筋切割机等施工机械的运行过程中将产生一定强度的噪声;在挖土堆场、建材搬运和汽车运输过程中会产生扬尘等环境问题。、装饰工程在对构筑物的室内外进行装修时(如表面粉刷、油漆、喷涂、裱糊、镶贴装饰等),钻机、电锤、切割机等产生噪声;油漆、喷涂、建筑及装饰材料等产生废气、废弃物料及少量污水。28(二)施工组织为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顺利,施工阶段需成立专门的工程建设指挥部及专职的监理部门,以便对全段施工计划、财务、外购材料、施工机具设备、质量要求、施工验收及工程决算进行统一管理、监督。施工单位应进行周密的施工进度计划,组织精良的施工队伍,配备先进的机械设备,采购充足的筑路材料。工时序本项目施工应先考虑整体和谐性,先对临时的工程进行施工,然后分段、分区域进行施工,先进行建构筑物的基础施工,建筑购物主体同时施工,再对地面建筑进行施工及设备安装,最后进行绿化工程等施工。、施工安排本项目场地平整、地下室开挖等基础工程宜安排在旱季施工,以避免雨季造成基础水位上升或泥石流冲刷对基础工程的影响,从而确保工程质量。同时,对起控制作用的关键工程,以机械创造多个作业面同时展开施工,确保全段按时完工,及时发挥效益。本项目采用全封闭打围施工。织场外交通:本项目东侧紧邻省道209,周边交通便利,可为项目提供良好的交通条件。结合项目周边路网关系,项目车辆运输将会对沿线居民正常出行及该区域交通造成一定的影响,施工单位应采取以下措施进行缓解:①合理安排运输时间。②运输车辆在途径沿线居民区时,应降低车速,以减少运输作业对居民的影响。6、施工总平面布置原则①车辆出入口服从现有道路流向与流量及现场条件,并经有关部门批准。②阶段平面布置与该时期的施工重点相适应。③划分施工区域和材料堆放场地,保证材料运输道路环环通畅,施工方便。④符合工程施工流程要求,减少对专业工种和各工程方面的干扰。⑤施工场地布置时考虑文明施工创优的需要,做到简洁、美观。⑥各种生产设施布置便于施工生产安排,且满足安全防火、劳动保护的要求,临设布置尽量不占用施工场地。29⑦临电电源、电线敷设要避开人员流量大的楼梯及安全出口,以及容易被坠落物体打击的范围,电线尽量采用暗敷方式。⑧一旦室外总体施工开始,区域内影响总体施工部分服从建设单位对总体施工安排,施工区域内临设、库棚、堆场相应调整、移位。7、施工场地布置合理性分析本项目施工期不设食宿,施工营房仅作为办公用房。施工现场在布置时应采取以下措施:①在场界四周设置临时围墙,以防止外来人员进入施工工地,确保安全施工。②施工过程中使用防护网,保证安全文明施工,防止高空抛物。同时,可减轻周围环境敏感点受施工粉尘的影响。③布置施工临时道路时,应利用项目四周道路为主要交通及运输道路,考虑人流、物流、交通安全等因素,保证场内运输畅通。④堆放场地要求平整、压实,高出临时道路100mm~150mm,并用三合土垫底或红砖铺地。各种型号的材料及构件应分类堆放,堆放场地应有良好的排水设施。⑤出入口设置车辆冲洗设施,对建筑材料进出车辆进行严格的冲洗,并对车辆的外观作一定的要求。易飞散物质运输要求严密遮盖,避免沿途洒落。随时对运输路线进行清扫和冲洗,保持道路清洁。⑥做好管网的碰接,保证施工现场雨、污水系统排水通畅,防止施工期间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乱排乱放,施工废水经过隔油、沉淀后回用。综上所述,本项目施工场地布置合理。7、施工环保手册①组织机构为切实做到施工过程中对周围环境、水利的保护工作,搞好本工程的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等各项工作,将环保、水保工作落实到受控状态,得到可靠的保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国务院《建筑工程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交通部《公路路基路面环保技术规范》和其他有关环保法律、法规,为防止和减少环保事故,保证全体建设者的生命和财产环保,特成立项目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并明确机构各级成员的环境保护责任。组长:1名副组长:1名成员:4~5名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工程科,负责环境保护日常管理工作,做到认真落实建设项目“三同30未批准修正环境管理计划环境监察记录未通过控制文件归档时”制度,以确保项目实施顺利进行。未批准修正环境管理计划环境监察记录未通过控制文件归档②环保程序环境管理的程序及监察计划按以下流程图进行:分析本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因素制定环境保护措施和环境管理计划批准配置环保设备施工现场环境控制批准配置环保设备工艺改进环保培训临时驻地环境控制环保培训环保检查评通过执行下阶段环境管理计划图5-2环境管理程序③施工期管理措施A.人员环保培训及意识教育项目部坚持贯彻国家《环境保护法》、《土地法》及交通部、项目办及地方省市有关环境保护的法规,制定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并建立奖惩制度,将环保的具体措施落实到人头。环境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在项目经理、副经理和总工程师指导下,制定环保培训计划,对职工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学习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使职工明白环境保护的重大意义,了解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B.环保培训计划施工期环保培训计划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a.《环境保护法》及国家和交通部有关环境保护的法规的学习。b.本项目可能对环境有影响的因素分析及对策。c.本项目的环境管理方案,环境保护职责及相应的奖惩制度的发布。d.具体环保措施的落实。31e.环保监察计划的实施及环保控制记录的管理。f.环保检查评审方案的发布。④施工守则根据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灰霾污染防治的通知》(川办发〔2013〕32号)中的相关要求加强施工场地扬尘的控制,全面督查建筑工地现场管理“六必须”、“六不准”的执行情况,即:必须打围作业、必须硬化道路、必须设置冲洗设施、必须湿法作业、必须配齐保洁人员、必须定时清扫施工现场;不准车辆带泥出门,不准运渣车辆冒顶装载、不准高空抛撒建渣、不准现场搅拌混凝土、不准场地积水、不准现场焚烧废弃物。(三)施工期污染物的排放及治理气污染物本项目施工期的废气主要来源于施工扬尘、施工机械废气及装修阶段的装修废气,其中以施工扬尘对环境空气质量影响最大。(1)施工扬尘本项目在建设施工过程中的大气污染主要来自施工场地产生的扬尘。在施工阶段,产生扬尘的作业主要有场地平整、地下室开挖、回填、建材运输、露天堆放、装卸等过程,如遇干旱无雨季节,加上大风,施工扬尘将更严重。经类比分析,施工场地扬尘浓度一般约为3.5mg/m3,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影响。为减轻施工期扬尘对大气环境的影响,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按照《防治城市扬尘污染技术规范》(HJ/T393-2007)进行施工,尽量减少扬尘对环境的影响,采取以下扬尘防治措施:①施工现场架设2.5~3米高施工围墙且安装喷淋装置,封闭施工现场,采用密目安全网,以减少结构和装修过程中的粉尘飞扬现象,降低粉尘向大气中的排放,达到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1.5m,不扩散到场区外;脚手架在拆除前,先将脚手板上的垃圾清理干净,清理时应避免扬尘。②施工单位文明施工,定期对地面洒水,并对撒落在路面的渣土及时清除,清理阶段做到先洒水后清扫,避免产生扬尘。③施工车辆进出施工场地必须实施限速行驶,同时施工现场主要运输道路采用硬化路面并进行洒水抑尘;在施工场地出口放置防尘垫和运输车辆冲洗设施及配套的地面排水沟、沉淀池,货物运输车辆出入现场时应进行防尘处理。④运输车辆采取密闭运输(使用防尘布覆盖),装填时需进行压实,装填高度严禁超过车斗防护栏;车辆卸货时禁止直接倾倒、抛撒;施工期材料尽可能适量、适时采购,运至施工场32地后,应尽快使用,禁止在施工场地长时间堆放。⑤进行机械剔凿或切割作业时,作业面局部应遮挡、掩盖或采取水淋等降尘措施。⑥在主体结构施工阶段,应在建筑外立面设置喷雾降尘设备。⑦结构施工、装饰装修阶段,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0.5m,施工现场非作业区达到目测无扬尘的要求。⑧施工过程中,楼上施工产生的建筑渣土,禁止直接向下倾倒,必须运送地面。建筑物内施工垃圾的清运,应采用相应容器或管道运输,严禁高空抛掷,严禁焚烧各类废弃物。⑨禁止在风天进行渣土堆放作业,建材堆放地点要相对集中,建筑垃圾应及时清运,对易产生扬尘的堆放材料应采取覆盖措施,禁止露天堆放;对粉末状材料应封闭存放;可能引起扬尘的材料及建筑垃圾搬运应有降尘措施。裸露的场地和集中堆放的土方应采取覆盖、固化或绿化等措施。⑩风速大于4m/s时,禁止进行开挖、沥青铺设、材料运输等作业。同时,施工单位还需严格按照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灰霾污染防治的通知”(川办发〔2013〕32号)中的相关要求加强施工场地扬尘的控制。环评要求:土石方和建筑垃圾临时堆场采取薄膜覆盖,土石方及时回填、外运,建筑垃圾及时清运。(2)施工机械废气施工期间使用机动车运送原材料、设备和建筑机械设备的运转,均会排放一定量的CO、NOx以及未完全燃烧的THC等,其属间断性无组织排放,特点是排放量小,加之施工场地开阔,扩散条件良好,对其不加处理也可达到相应的排放标准。在施工期内应多加注意施工设备的维护,使其能够正常的运行,提高设备原料的利用率。环评要求:项目施工期选择环保型机械设备,运输车辆按规定方向进出(施工出入口设置于地块西侧),减少怠速行使,将尾气排放降到最低。在施工期内多加注意施工设备的维护,使其能够正常的运行,从而避免施工机械非正常运行而使产生的废气超标排放。(3)装修废气装修废气主要产生于室内外装修阶段。装修废气的主要污染因子是作为稀释剂的二甲苯,此外还有较少量的醋酸丁酯、乙醇、丁醇等,该废气的排放属无组织排放。装修阶段的装修废气排放周期短,作业点分散。因此,在装修油漆期间,应加强室内的通风换气,油漆结束完成以后,也应每天进行通风换气一至二个月后才能投入使用。装修结束以后,竣工验收时应委托有监测室内环境空气质量资质的单位进行检测,室内污染物指标达到《室内空气质量标准》33(GB/T18883-2002)、卫生部2001年制定的《室内空气质量卫生规范》及《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的限值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以确保室内装修废气不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环评要求:1)施工方采用质量好、国家有关部门检验合格、有毒有害物质含量少的油漆和涂料产品;2)加强施工管理,最大限度地防止跑、冒、滴、漏现象发生,减少原材料浪费带来的废气排放;3)施工作业场所加强通风,保证空气流通,降低污染物浓度;4)施工作业人员配戴防毒面罩和口罩,保证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5)装修须采用符合国家要求的环保材料,装修过程中注意室内通风,装修完成后,不能急于投入使用,应先找有资质的室内环境检测部门进行检测,如发现有污染超标处,须经治理达标后方可投入使用。污染物本项目施工期废水主要为生活污水和施工废水。(1)生活污水本项目不设食宿,施工营地仅用于施工人员办公,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施工高峰期民工数为20人,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排放量按每人0.05m3/d计,则施工期生活污水产生量为1m3/d,生活污水经临时预处理池处理后在周边草地灌溉。(2)施工废水施工期水污染物主要来源于机械的冲洗、楼层地面及墙面的冲洗、材料的洗刷以及桩基础施工中排出的泥浆等。该部分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为pH(一般大于7)、SS、COD、石油类。LSSmgL经类比分析,预计本项目施工期施工废水排放量为5m3/d。为防止施工废水对项目所在区域地表水环境造成影响,环评要求建设单位应采取以下污染防治措施:①施工期土石方和建筑垃圾临时堆场应采取薄膜覆盖,防止因雨水冲刷造成水土流失。施工场地四周设临时围墙,设沉淀池及排水沟,施工废水经沉淀后全部用于建筑工地洒水和车辆冲洗。②施工期机械和车辆冲洗废水含有少量油污,应在施工机械和车辆所在项目施工区内出口处设置清洗设施及冲洗池,清洗施工机械、车辆所产生的含油废水不得随意弃置和倾流,设小型隔油池及排水沟,含油废水经隔油、沉淀处理后循环使用。③在施工过程中基坑降水要根据地质勘察报告中的地下水位高低来确定,一般情况下是在基坑开挖前必须把地下水位降到设计基坑底标高。本项目设置1F地下室,施工期地基开挖会涉及到基坑降水,降低地下水位所排放废水属于清下水,经沉淀池沉淀处理后可用于机械冲洗水34和运输车辆冲洗水,多余的可直接排放。环评要求:项目施工期在场地四周设临时围墙,设隔油池、沉淀池和排水沟,施工废水经隔油、沉淀后全部用于建筑工地洒水和车辆冲洗;生活污水经临时预处理池处理后草地灌溉处理。严禁废水以任何方式排放至项目周边地表水体内。施工期噪声主要来源于施工现场的各类机械设备噪声,不同施工阶段和不同施工机械发出的噪声水平是不同的,且有大量设备交互作业。因此,施工作业噪声将会对本项目内外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各施工阶段主要施工机械设备噪声源强值见表5-1。表5-1施工期主要机械设备源强值施工阶段声源声源强度[dB(A)]施工阶段声源声源强度[dB(A)]土石方阶段挖掘机78-96装修、安装阶段冲压机95空压机75-85手工钻卷扬机无齿锯结构阶段混凝土输送泵////空压机75-85//表5-2施工期交通运输车辆源强值施工阶段运输内容车辆类型声源强度[dB(A)]土石方阶段土石方运输大型载重车84~89底板及结构阶段钢筋、商品混凝土、墙体材料等混凝土罐车、载重车80~85装修阶段各种装修材料及必备设备轻型载重卡车75~80由表5-1和表5-2可知,施工期各机械设备的动力噪声源声级一般在85dB以上,其在多台机械设备同时作业时,各台设备产生的噪声会产生叠加。根据类比调查,叠加后的噪声增值约为3~8dB(A)。本项目场界四周主要为空地及在建工地,目前无较为敏感的环境敏感点,为实现施工场界噪声达标排放,施工期必需采取以下噪声防治措施:①选用低噪设备,定期对施工设备进行检修,维持设备良好的运行状态。②合理布置施工平面,施工出入口设置上尽量避免影响现有交通;将施工营房、木工房、钢筋加工间布置于地块东侧,不影响本次项目的施工。③科学管理,文明施工。装卸、搬运木材、模具、钢材等严禁抛掷,材料运输车辆进场要专人指挥,场内运输车辆实施限速、禁止鸣笛。④合理安排施工时间。⑤施工前应进行公示,同时,建设单位应要求施工单位在现场张贴通告和投诉电话,建设单位在接到投诉电话后及时与当地环保部门联系,以便及时处理各种环境纠纷。施工期经过采取上述噪声治理措施后,场界噪声可以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标准的要求,实现达标排放。体废物(1)土石方本项目土石方平衡见表5-3。表5-3土石方平衡总方量方量处置方案土石方开挖量7490m3场内平衡用作填方及绿化量7490m3弃方0m3环评要求:建设单位应在施工现场设置临时堆场,并树立标示牌,临时堆场布置于地块北侧。施工过程中应控制临时堆场占地面积和堆放量,开挖土石方须覆盖薄膜。严禁土石方倾倒至项目周边地表水体内。(2)建筑垃圾本项目建筑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建筑施工材料的废边角料等。根据工程内容及统计资料,本项目总建筑面积为3500m2,则工程施工将产生的建筑垃圾约为4.0t。环评要求:对于施工期间产生的可回收利用的废料(如钢筋、钢板、木材等下角料)通过分类收集后交废物收购站处理;对不能回收的建筑垃圾(如混凝土废料、含砖、石、砂的杂土等)应及时清运至政府部门指定的建筑垃圾堆放场所。同时,为确保建筑垃圾处置措施落实,建设单位或施工总承包单位在与建筑垃圾清运公司签订运输合同时,应要求承包公司提供废弃物去向的证明材料,严禁随意倾倒、填埋,不得出现超载、撒漏、不到指定地点卸货等现象。严禁建筑垃圾倾倒至项目周边地表水体内。(3)生活垃圾本项目施工高峰期民工数为20人,生活垃圾产生量按0.5kg/人·d计,施工期生活垃圾产生量为10kg/d。生活垃圾经袋装收集后,由环卫部门统一运送到垃圾处理场集中处理,严禁就地填埋或焚烧,以避免对区域环境空气和水环境质量构成潜在的影响。失鉴于工程拟选地为草原,随着施工土石方开挖的进行,发生水土流失的可能性增大,因此,评价要求,本工程手续齐备后尽快施工,以减轻水土流失。本项目施工过程中在基础工程开挖区内,因改变表土结构,挖出的土石方因结构松散,如开挖期间遇暴雨,水土流失量将有所增大;在施工区域内,会因机具车辆碾压、施工人员的践3536踏和土石的堆放等因素会使土地原有植被受破坏,土壤裸露,极易被雨水冲刷,造成一定的水土流失。环评要求施工单位应采取以下措施防止水土流失:①施工期土建工程应尽量避开雨季,以使水土流失量控制在最低限度,并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以及当地有关部门的要求进行施工。②根据对工程建设过程中扰动、破坏原地表面积的预测,工程开挖及施工临时设施占地将对原地表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设施构成破坏,应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应予补偿。③开挖的土石方及时用于回填、绿化,尽量减少回填土石在场内的堆放面积和数量;同时,为防止雨水、洪水径流对堆料场和渣(土)体的冲刷,需采用编织带或其它遮盖物进对其行遮盖,以减少损失。④动土前在项目周边建临时围墙,施工道路采用硬化路面,在施工场地建排水沟,并在排水沟出口设沉淀池,将雨水引至沉淀池处理后回用,尽力减少施工期水土流失。⑤后期绿化建设中,应优先选用固沙植物,覆盖的泥土应不超出绿化边界,并及时种植草木巩固泥土,防止雨水冲刷造成土流失,以改善项目的生态环境。(一)营运期工艺流程本项目拟设置湿地和草地生态要素观测,高寒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过程,湿地和草地资源保护与利用三个科研方向,环境监测和数据共享平台、高寒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研究平台、湿地草地退化与恢复研究平台、湿地草地资源保护与利用平台四个平台及八个实验室。项目实验室涉及到的理化性质实验均在理化分析实验室内进行,其余实验室均不涉及化学实验研究。1.1环境监测和数据共享平台:土壤物理实验室,研究土壤物理特性的变化,如土壤持水量,土壤水分入渗速率、土壤水分蒸散发、土壤孔隙度和土壤温度等,从土壤物理学角度揭示高寒生态系统演变的机制。主要设备土壤温湿度测定仪、土壤蒸渗仪、土壤密度仪、土壤硬度计、电子天平、取土器、纯水蒸馏器、烘箱。1.2湿地草地退化与恢复研究平台的水文过程模拟实验室,用于模拟不同水位、降雨量、温度的变化下土壤的参数,含水量,土壤371.3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研究平台:生理生态实验室,通过人工气候室及培养室对植被进行培养,用于研究植物的生长,通过生态系统过程实验室。研究高寒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源汇关系,如土壤呼吸和甲烷的释放,揭示气候变化背景下高寒生态系统碳汇功能的关键过程。主要设备:人工气候室、气相色谱仪、土壤呼吸自动监测系统、离心机。使用面积小计88平方米。1.4湿地草地资源保护和利用研究平台1.5项目植物样品的前处理图5-2工艺流程及产物环节主要工序简述如下:①植物采取提取38主要为野外和实验室培养植物(包括植物的根、茎、叶等),同时根据实验目的分别采取植株的不同部位,不能将各部位样品随意混合。其次,植物材料的采集具有适时性、即在植物不同生长发育阶段,适时采样分析。在该过程中还要防止样品变质和污染。②样品测定前处理和保存1、种子样品的前处理和保存主要分为研磨和切片处理。2、样品的前处理和保存采回新鲜样品后,全植株样品应根、茎、叶、种子等分开。要制成干样的,需要经过净化、杀青、烘干等一系列前处理。净化:新鲜样品从野外取回后,常常沾有泥土等杂质,应用柔软的湿布擦拭,不应用水冲洗。杀青:为了保持样品化学成分不发生转移和损耗,需要将样品至于110℃的烘箱中杀青15~20Min。烘干:样品杀青后,应立即降低烘箱的温度的温度,维持在70~80℃直到样品恒重为止,温度过高会把样品烤焦,一般样品所需时间大约为1d。③样品的测定及分析(运至成都生物研究所进行,本项目不涉及)1.待测组分的提取将样品置于一定的溶剂(乙醇、纯水提取液)中匀浆后提取待测成分。2.待测组分的分离纯化通过常用的分离纯化技术包括盐析技术、离心技术等,例如向含有待测组分的粗提取液中加入高浓度中性盐达到一定的饱和度,使待测组分沉淀洗出的过程称为盐析。3.样品中待测组分得测定通过滴定分析等方法对所需检测的植物营养成分、有效C、N等。④数据记录 (二)营运期污染物汇总主要为实验过程中有机试剂挥发产生的少量有机废气及酸雾。本项目外排废水主要为办公生活污水、器皿清洗废水及纯水制备自耗水。39本项目实验设备噪声值均较小,其主要噪声源为超净工作台抽风系统运行噪声。体废物本项目运营期固体废物包括生活垃圾、纯水制备设备废反渗透膜、废包装材料、污水处理站预处理池污泥等一般废物和实验废液、第一二次清洗水、废试剂瓶等危险废物。(三)营运期污染物排放及治理①产生情况本项目实验室使用的乙醇、丙酮等会挥发产生有机废气,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有机废气产生量约为原材料用量的10%,本项目乙醇用量为10L/a、丙酮用量为1L/a,年工作时间为960h,则本项目有机废气产生量为0.87kg/a,产生速率为0.0009kg/h。②治理措施本项目仅涉及样品的前处理,只在植物形态与分类实验室进行植物样品的萃取、叶绿素、植物抗性测定工序等,会使用到乙醇、丙酮,根据业主资料项目乙醇、丙酮用量较少,实验室仅设置1套通风橱,废气经通风橱收集后经管道(风量1000m3/h)送至1套活性炭吸附装置 (TA001),有机废气经吸附处理后由15m高排气筒排放(DA001,H=15m)。③排放情况项目废气排放情况见表5-1。表5-1本项目现状恶臭污染物产生及排放情况名称污染源污染物产生量防治措施有组织排放kg/hkg/ht/t/有机废气植物形态与分类实验室VOCs0.00090.05694通风橱+活性炭吸附+15m排气筒0.0001表5-2本项目废气无组织排放情况排放源面源参数(面积×高)污染物产生情况排放情况kg/akg/hkg/hmg/m3室等VOCs0.870.00090.000090.08注:植物形态与分类实验室面积约为130m,高度按3m计算,换气次数为3次/h,则项目实验室换气量1170m3/h。由上表可知,本项目有机废气无组织排放量为0.0864kg/a,排放速率为00009kg/h,浓度为0.08mg/m3。能够满足《四川省固定污染源大气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DB51/2377-2017)表5无组织排放浓度其他2.0mg/m3。401.2食堂油烟(1)产尘情况本项目营运期食堂就餐人数为40人,根据类比调查,城镇居民人均食用油用量为30g/人•d,一般油烟挥发量占总耗油量的2~4%,按平均2.83%计算,则营运期食堂油烟产生量约8.49kg/a。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食堂平均每天烹饪时间4h,则食堂油烟产生速率为0.008kg/h。(2)拟采取措施项目拟在食堂设置1套油烟净化器(风量2000m3/h,收集效率85%,处理效率85%)用于处理本项目产生的食堂油烟,油烟经处理后经烟道至楼顶排放,排放浓度为0.51mg/m3。项目营运期间,食堂油烟的排放浓度满足《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表2中最高允许排放浓度“2.0mg/m3”标准要求。1.3发电机油烟设备运行时,燃烧废气中主要含有CO、NOx、TSP和未完全燃烧的碳氢化合物THC,经类比分析,烟尘、SO2和CO浓度可达到150mg/Nm3、366mg/Nm3、270mg/Nm3左右。要求设置与发电机配套的消烟除尘装置,排放的废气经管道至楼顶排放。由于柴油机使用时间较少,仅停电时启用,加上采取净化措施,对周围大气环境影响很小。2.1科研工作时期(6~9月)①产生情况本项目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本项目污水采用生活污水和实验室废水分流制。实验过程中实验废液和前三次器皿清洗水全部作为危废处置;废水主要为办公生活污水、三次后清洗废水、纯水制备自耗水、锅炉浓水。办公生活污水排放量按用水量3.8m3/d的85%计,则生活污水最大日排放量为3.23m3/d。三次后器皿清洗水为0.4m3/d,用水量的85%计,三次后器皿清洗废水最大日排放量为0.34m3/d;纯水制备自耗水为0.125m3/d;锅炉浓水为0.51m3/d。②治理措施1)实验废液、前三次器皿清洗废水实验过程中实验废液和前三次器皿清洗水全部作为危废处置,集中收集后运回成都交由危废单位转运处理,并签订协议;2)生活废水、三次后器皿清洗水、纯水制备自耗水、锅炉软水制备浓水根据调查,本项目所在区域市政雨、污管网目前正在规划中。项目生活废水含生活办公、食宿废水,食堂废水经隔油池(容积为0.5m3)处理后汇同生活废水、三次后器皿清洗水、纯水制备自耗水一起进入预处理池处理后经由一体化污水处理站处理后达《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表1冲厕用水标准后回用于冲厕、绿化用水不外排。项目科研时期污水排放总量为504.6m3/a,4.21m3/d,本项目自建污水处理站1个(10m3/d),污水处理站处理工艺如下:出水水质为《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表1冲厕用水标准:表5-3回用水项目和指标(单位:mg/L、pH为无量纲)控制项目BODNH3-NLas大肠杆菌色度pH控制指标≤3.0≤30倍6~9附图5-2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图3)高寒地带污水处理设施可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