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障碍的中西医诊治_第1页
睡眠障碍的中西医诊治_第2页
睡眠障碍的中西医诊治_第3页
睡眠障碍的中西医诊治_第4页
睡眠障碍的中西医诊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睡眠障碍的中西医诊治海南省三亚市中医院脑病科中医师许彦臣

一概述二病因病机三诊治纲要四辨证论治五转归预后六预防调护一概述

(一)定义:不寐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失眠是一种常见症状,正常人可偶尔发生。失眠症是指持续相当长时间对睡眠的质和量不满意的状况,不能以统计上的正常睡眠时间作为诊断失眠的主要标准。对失眠有忧虑或恐惧心理可形成恶性循环,从而使症状持续存在。失眠症要同偶尔失眠或短时失眠(1个月以下)区别开来,以避免滥用药物或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负担。若要由精神、神经和躯体等疾病引起的失眠或作为伴发症状,称之为失眠综合征,而不能诊断为失眠症。(二)不寐与西医病名的关系:失眠(症)、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征、慢性消化不良、贫血、动脉粥样硬化症等以不寐为主要临床表现时,可参考本节辨证论治。失眠的临床形式(1)

睡眠潜伏期延长:入睡时间超过30min;(2)睡眠维持障碍:夜间觉醒次数≥2次或凌晨早醒;(3)

睡眠质量下降:睡眠浅、多梦;(4)

总睡眠时间缩短:通常少于6h;(5)日间残留效应:次晨感到头昏、精神不振、嗜睡、乏力等。

失眠是一组常见的睡眠障碍,以生理心理性失眠最为常见,长期失眠会给人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带来严重不利影响,甚至会造成严重的意外事故。掌握失眠的诊断及治疗程序,对于正确诊治失眠十分必要。(三)源流:

1)《内经》称为“不得卧”、“目不瞑”,《素问·逆调论》曰“胃不和则卧不安”。2)张仲景《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中将其病因分为外感和内伤,提出“虚劳虚烦不得眠”的论述。3)《景岳全书·不寐》中将不寐病机概括为有邪、无邪两种类型。“不寐证虽病有不一,然唯知邪正二字则尽之矣。盖寐本乎阴,神其主也,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其所以不安者,一由邪气之扰,一由营气不足耳。有邪者多实证,无邪者皆虚证。”4)明·李中梓对不寐证的病因及治疗提出:不寐之故,大约有五:气虚,六君子汤加酸枣仁、黄芪;阴虚、血少心烦,酸枣仁一两,生地黄五钱,米二合,煮粥食之;痰滞,温胆汤加南星、酸枣仁、雄黄末;水停,轻者六君子汤加菖蒲、远志、苍术,重者控涎丹;胃不和,橘红、甘草、石斛、茯苓、半夏、神曲、山楂之类。失眠的分类

1、根据病程分为:(1)

急性失眠:病程小于4周;(2)

亚急性失眠:病程大于4周,小于6个月;(3)慢性失眠:病程大于6个月。

2、按原发、继发分类:分为原发性失眠症和继发性失眠症:原发性失眠症:与心理因素或躯体疾病有明显直接关系的长期失眠。继发性失眠症:是由疼痛、焦虑或抑郁引起的失眠。

3、失眠按原因分类:失眠症有内因性失眠、外因性失眠、继发性失眠(症状性失眠)。

1)内因性失眠:心理生理性失眠、主观感觉性失眠、特发性失眠。

2)外因性失眠:睡眠卫生不良性失眠、环境性失眠、高原性失眠、食物过敏性失眠、药物依赖性失眠、酒精依赖性失眠、肢体运动障碍性失眠、觉醒-睡眠节律失调性失眠。3)继发性失眠:心理障碍伴发的失眠、躯体疾病伴发的失眠。

二病因病机

人之寤寐,由心神控制,而营卫阴阳的正常运作是保证心神调节寤寐的基础。因情志失常,饮食不节,劳倦、思虑过度及病后、年迈体虚等,导致心神不安、神不守舍,不能由动转静而致不寐病证。(一)、病因情志失常饮食不节劳逸失度病后体虚失眠的常见原因

1、生理性原因:出差、倒时差、轮班、坐车船、光线太强、噪音、异常气味的刺激、环境影响(战争、风雨雷电等)、吸烟、饮用兴奋性饮料等。2、病理性原因:疼痛、搔痒、呼吸疾病(如咳嗽、哮喘、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阵发性心动过速)、消化系统疾病(如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肠的痉挛性疼痛)、泌尿系统疾病(如尿路感染、水肿)、神经系统疾病(如三叉神经痛、偏头痛)、精神疾病(如焦虑症、抑郁症、疑病症、恐惧症、强迫症、精神分裂症)、内分泌系统疾病(如甲亢、更年期综合征)。3、精神心理性原因:工作紧张、失恋、家庭纠纷、黑白事件、突发事件等。

4、药物性原因:长期服用抗抑郁药物等引起的失眠。

不寐的病因虽多,但其病理变化,总属阳盛阴衰,阴阳失交。一为阴虚不能纳阳,一为阳盛不得入于阴。其病位主要在心,与肝、脾、肾密切相关。(二)病机三诊治纲要

(一)、诊断依据1.轻者人寐困难或寐而易醒,醒后不寐,连续3周以上,重者彻夜难眠。2.常伴有头痛、头昏、心悸、健忘、神疲乏力、心神不宁、多梦等症。3.本病证常有情志失常,饮食不节,劳倦、思虑过度,病后,体虚等病史。4.经络系统及实验室检查,未发现有妨碍睡眠的其它器质性病变。生理心理性失眠症诊断标准1、患者的症状符合失眠诊断标准2、失眠至少持续一个月。3、患者有条件性睡眠困难/或高度唤醒的证据,符合下面至少一条:(1)过分关心睡眠和高度担心失眠。(2)在规定的上床时间或小睡时间内很难入睡,但是当不打算睡觉时,在单调的活动中入睡不难。(3)在远离家中的地点比在家中睡得好。(4)思维兴奋以插入性想法或不能意愿地停止阻睡思维活动为特征。(5)高度躯体紧张,如无法放松让自己入睡。4、睡眠干扰不能用其他睡眠障碍、内科或神经科障碍、情感障碍、药物或物质滥用更好的解释。(二)、病证鉴别

不寐应与一时性失眠、生理性少寐、它病痛苦引起的失眠相区别。不寐是指单纯以失眠为主症,表现为持续的、严重的睡眠困难。若因一时性情志影响或生活环境改变引起的暂时性失眠不属病态。至于老年人少寐早醒,亦多属生理状态。若因其它疾病痛苦引起失眠者,则应以祛除有关病因为主。

(三)、相关检查

不寐主要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表现为入睡困难,或寤而不寐,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主观上主要有问卷、量表等测量,客观上采用多导睡眠图(PSG)来判断:

①测定其平均睡眠潜伏期时间延长(长于30分钟);②测定实际睡眠时间减少(每夜不足6.5小时);③测定觉醒时间增多(每夜超过30分钟)。四辨证论治(一)、辨证要点

本病辨证首分虚实。

虚证,多属阴血不足,心失所养,临床特点为体质瘦弱,面色无华,神疲懒言,心悸健忘。实证为邪热扰心,临床特点为心烦易怒,口苦咽干,便秘溲赤。次辨病位,病位主要在心。由于心神的失养或不安,神不守舍而不寐,且与肝、胆、脾、胃、肾相关。(二)、治疗原则中医药治疗总原则:补虚泻实,调整脏腑阴阳实证泻其有余,如疏肝泻火,清化痰热,消导和中;虚证补其不足,如益气养血,健脾补肝益肾,在此基础上安神定志,如养血安神,镇惊安神,清心安神。西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