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7.1.1.管壳式换热器的结构:17.1.1.管壳式换热器的结构:17.1.2.管壳式换热器的分类1.固定管板式换热器无补偿器带补偿器27.1.2.管壳式换热器的分类1.固定管板式换热器无补偿固定管板换热器——分为带补偿器和不带补偿器两种。优点:1)结构简单;2)造价低。缺点:1)壳程难清洗;2)存在有温差应力。介质须较清洁,不易结垢;管程与壳程温差不大;壳程压力不高。3固定管板换热器——介质须较清洁,不易结垢;3看看二维图特点1.一个大管板,一个小管板,小管板在壳体内滑动——无温差应力;2.管束可以抽出,清洗;3.结构复杂,浮头内漏不便检查;4.管束与壳体间隙较大——影响传热。.2.浮头换热器4看看二维图特点1.一个大管板,一个小管板,小管板在壳体内滑动3.填料函式换热器特点:1.一端可自由伸缩—不产生热应力;2.管束可以抽出,管内外均易清洗;3.填料将壳程介质与外界隔开,易外漏,介质受限制;53.填料函式换热器特点:5U型管式换热器的二维图特点:1.只有一个管板,结构简单;2.管子可以抽出,管间易清洗;3.管子可以自由膨胀;4.管内不便清洗,不易更换;5.结构不紧凑。4.U形管式换热器6U型管式换热器的二维图特点:1.只有一个管板,结构简单;4.7.1.3.管壳式换热器机械设计内容
1.壳体直径及壁厚;2.封头法兰、管件及补强;3.管板结构及强度;4.细部连接结构;5.附件结构;6.管子拉脱力验算;7.壳体热应力校核;8.支座设计。77.1.3.管壳式换热器机械设计内容77.2换热管的选用及其与管板的连接7.2.1换热管选用·常用管子形式:87.2换热管的选用及其与管板的连接7.2.1换热管选用8·常用管子材质:碳钢(10,20),低合金钢(16Mn,15MnV),合金钢(1Cr18Ni9Ti),铜,钛,铝,塑料,石墨等。
管子选用,要注意——单位传热面积的金属耗量,传热效果,结构紧凑,清洗及结垢等等因素。9·常用管子材质:碳钢(10,20),低合金钢(16Mn,157.2.2管子与管板的连接:1.胀接工具:胀管器107.2.2管子与管板的连接:胀管器10胀管结束後:
管板孔边缘弹性回复,挤压管端并贴紧。胀管过程发生:管子端部——塑性变形;管板孔边缘——弹性变形。11胀管结束後:
管板孔边缘弹性回复,挤压管端并贴紧。胀管优点:工艺简单方便;消除间隙——避免间隙腐蚀。缺点:温度升高时,管端会发生松弛——泄漏。适用条件:p≤4.0MPa,t≤350℃。注意:管端硬度<管板硬度。为什麽?如何实现?12优点:工艺简单方便;为什麽?如何实
保证紧密性的方法:管板孔开槽;胀接周边保证清洁;管子硬度低于管板孔周边硬度。保证管端硬度较低并且低于管板硬度的方法:管端退火处理。选材考虑。13保证紧密性的方法:132.焊接优点:高温高压下能保证连接的紧密性;管板孔加工精度要求不高,低于胀接;焊接工艺简单;压力不高时可用薄管板。缺点:存在焊接热应力——应力腐蚀;管与孔间有间隙——形成介质死区,间隙腐蚀。142.焊接优点:14管与管板焊接形式:15管与管板焊接形式:153.胀焊并用克服了单纯的焊接及胀接的缺点,主要优点是:连接紧密,提高抗疲劳能力;消除间隙腐蚀和应力腐蚀;提高使用寿命。施工方式:先胀後焊;先焊後胀。胀接——贴胀;强度胀。焊接——密封焊,强度焊。根据不同情况具体制定施工工艺。163.胀焊并用克服了单纯的焊接及胀接的缺点,7.3.1换热管排列形式1.正三角形和转正三角形排列177.3.1换热管排列形式1.正三角形和转正三角形排列172.正方形和转角正方形排列3.组合排列182.正方形和转角正方形排列3.组合排列187.3.2管间距——换热管中心距。要考虑到:管板强度;清洗空间;管子在管板上的固定方法。等中心距≥1.25倍管子外径。197.3.2管间距——换热管中心距。197.3.3管板受力及管板设计方法207.3.3管板受力及管板设计方法20管板设计方法简介:——管板厚度设计方法。1)管板当作受均布载荷的实心圆平板,按弹性理论求解弯曲应力;2)管束作为弹性基础,计算各种载荷作用下的弯曲应力;3)取相邻四个管板孔间的菱形,按弹性理论,计算均布载荷下的最大弯曲应力。21管板设计方法简介:——管板厚度设计方法。217.3.4管程分程及管板与隔板的连接1.换热面积较大,要进行分程
1).管子太长,设备长径比过大,浪费材料;2).增加流速,提高传热效果。2.分程要求:
1)各程管数大致相同;2)相邻程管壁温差不大于28℃;3)程间密封长度应最短;4)隔板形状应简单。3.常用管程数为:1,2,4,6,8,12。227.3.4管程分程及管板与隔板的连接1.换热面积较大,要进管箱分程:分程举例:2程——4程——23管箱分程:分程举例:4程——234.分程隔板及其与管板间的密封管箱结构:244.分程隔板及其与管板间的密封管箱结构:24隔板:单层及双层。25隔板:单层及双层。251.固定式管板——用于固定式管板换热器。7.3.5管板与壳体的连接结构结构261.固定式管板——用于固定式管板换热器。7.3.5管板与2.非固定式管板272.非固定式管板27浮头式、U形管式和填料函式换热器上的管板为可拆式结构,以便清理壳程。28浮头式、U形管式和填料函式换热器上的管板为可3.管板与壳体的连接结构
兼作法兰情况:293.管板与壳体的连接结构
兼作法兰情况:29管板不兼作法兰结构:30管板不兼作法兰结构:307.4其它附件的作用与结构7.4.1折流板及支撑板作用:a.提高壳程流体流速,改变流动方向—提高传热效率。b.支撑换热管。形式:a.弓形;b.圆盘-圆环形;c.扇形。317.4其它附件的作用与结构7.4.1折流板及支撑板3折流板的固定方法32折流板的固定方法327.4.2旁路挡板壳体与管束之间存在有较大间隙时,为避免流体走短路,沿纵向设置板条,迫使流体穿过管束。337.4.2旁路挡板壳体与管束之间存在有较大间隙时,为避免7.4.3拦液板作用:在立式冷凝器中,用来减薄管壁上的液膜以提高传热膜系数。347.4.3拦液板作用:在立式冷凝器中,用来减薄管壁上的液7.5温差应力7.5.1.温差应力的产生:357.5温差应力7.5.1.温差应力的产生:3536367.5.2管子拉脱力的计算
——限于管子与管板胀接情况。1.介质压力和温差力对管板的作用:假设管壁温度>壳壁温度377.5.2管子拉脱力的计算
——限于管子与管板胀接情况2.拉脱力的计算计算的目的:保证胀接接头的牢固连接和良好的密封性。拉脱力定义:管子每平方米胀接周边上所受的力,单位为帕。引起拉脱力的因素为:操作压力和温差力。(1)操作压力引起的拉脱力qp:介质压力作用的面积f如图示382.拉脱力的计算计算的目的:保证胀接接头的牢固连接和良好的密介质压力p,取管程压力和壳程压力两者中的较大者。管子外径为d0;管子胀接长度为l。则拉脱力为:(2)温差力引起的拉脱力qt:每根管承受温差力为σt×at。则拉脱力为:(3)合拉脱力:两者使管子受力方向相同—取之和;两者使管子受力方向相反—取之差。39介质压力p,取管程压力和壳程压力两者中的较大者。(2)温差力(4)拉脱力判据:计算合拉脱力必须小于许用拉脱力:q<[q]管端不卷边,管板孔不开槽——取2.0MPa。管端卷边或管板孔开槽——取4.0MPa。许用拉脱力[q]的确定:40(4)拉脱力判据:计算合拉脱力必须小于许用拉脱力:q<[q7.5.3温差应力的补偿目的:解决壳体与管束轴向变形的不一致性。或者说,消除壳体与管子间的刚性约束,实现壳体和管子自由伸缩。补偿方法:
1.减小壳体与管束间的温度差使传热膜系数大的流体走壳程;壳壁温度低于管壁温度时,对壳体进行保温。2.装设挠性构件壳体上安装膨胀节;(见书P217图7-38)将直管制成带S形弯的管。如氨合成塔内的冷管:417.5.3温差应力的补偿目的:解决壳体与管束轴向变形的不3.采用壳体与管束自由伸缩的结构(1)填料函式换热器423.采用壳体与管束自由伸缩的结构(1)填料函式换热器42填料函结构之三43填料函结构之三43(2)浮头式换热器44(2)浮头式换热器44浮头式换热器结构之二45浮头式换热器结构之二454.套管式结构
如三十万吨合成氨装置中的废热锅炉;464.套管式结构
如三十万吨合成氨装置中的废热锅炉;46氨合成塔中双套管式触煤筐冷管结构47氨合成塔中双套管式触煤筐冷管结构477.5.4膨胀节结构及设置——装在固定管板式换热器上的挠性元件。1.膨胀节的作用及结构形式:作用:对管子与壳体的膨胀变形差进行补偿,以消除或减小温差应力;2.结构形式:1)平板焊接膨胀节;2)波形膨胀节;487.5.4膨胀节结构及设置——装在固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建筑施工-安全培训课件-BIM与安全
- DB5404-T 0016-2024 林芝乌龙茶加工技术规范
-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课件 第七章 调查研究
- 醉鹅娘红酒知识培训课件
- 老年人护理教学课件
- 企业数字化升级方法论谢陵春
- 老年人培训养生知识课件
- 老年人合理用药课件
- 老年人再婚教学课件
- 老年人中医健康知识培训课件
- 2025-2026秋安全主题班会教育记录(22周):第1周秋季开学安全第一课
- 2025-2026学年粤人版(2024)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2025年上半年系统架构设计师《综合知识》考试真题及答案
- 牧护关镇街道小学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工作计划
- 2025年《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培训考核试卷附答案
- 2025-2030矿山机械跨境电商新模式拓展及品牌出海战略报告
- 养老金融科普知识培训课件
- 慢性咳嗽大讲堂课件
- 互联网企业文化调研报告及分析框架
- 农村商业银行三年发展战略规划与实施方案
- 暂住人员管理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